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共17页PPT资料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PPT教学课件
型2。.热带迁移土农地业
住所
(1)概念:是______和____亚__马均孙不河固定的一种 原刚始果的盆农地业地域类型。
(2)分布:目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流域、
____________等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
(3)生产过程
(4)存在问题:破坏_自__然__植__被____,土地中 _养__分__流__失______严重,_土__壤__肥__力___急剧耗竭, 农作物产量锐减。
总之,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基本,一般 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社会经济因 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对农业区位的选择, 更多的是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二、农业的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一定地域内形成的 __较_稳__定____ 的 、成_型____ 的区_域_性______ 农 业 生 产 类
( )2.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产生了当时最进步的思想是
B
A.洋务思想 B.早期维新思想 C.维新思想 D.马克思主义
( ) 3.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
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D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或(托古改制)
4、利与弊
利:减少阻力,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 思想彻底决裂
5、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以孔子之 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 从当地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因素入手,逐 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 然因素;其中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 的影响极大,所以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 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如:在我国,甘蔗主要生长在南方,甜菜主要分 布在北方等。
维新运动的兴起全面版ppt课件
归纳:维新思想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①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②上书: 公车上书 ③组织学会或学堂:强学会、保国会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④创办报刊:《中外纪闻》
《国闻报》 《时务报》
对号入 座
图说新思想
陈独秀
1 7
黄兴
2 8
梁启超
3 9
李鸿章
4 10
魏源
5 11
曾国藩
6 12
(1)人类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论: 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
(2)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3)思想特点及其利弊、成因 4.主要维新活动: (1)公车上书 (2)创办《中外纪闻》 (3)成立强学会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 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 典,都是西汉末年刘歆等人 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 权而伪造的,是“伪经”。 因此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 称之为“新学”。
(2)创办《中外纪闻》: 康有为在京津沪等地创办,宣传变法主张
(3)成立强学会: 概况:1895年 康有为在北京、上海成立 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 性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宗旨:签研订《习马西关学条,约交》流变法思想 结果:被查封,解散
梁启超
(1873-1929)
广东新会人,号任公。 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并 协助其进行变法理论的撰 述,1895年参加了公车上 书和强学会的活动。是与 康有为齐名的戊戌变法领 导人之一。
》 向西方学习,变——法薛图福强成。《筹洋务议·变法
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 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 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 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 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历史课《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
历史课《维新运动的兴起 》课件
目 录
• 引言 • 维新运动的背景和概况 • 维新运动的思想主张及社会影响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结语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维新运动的兴起 课程性质:历史课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维新运动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主要人物和影响
课程背景
时间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 于晚清时期,面临内忧外患局
维新运动的发展历程
早期改良思潮
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一股要求改革和现代化的思潮 。
洋务运动
19世纪末,清朝政府中的一些开明官员推动了洋务运动,试图通 过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来振兴国家。
维新运动的形成
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一些知识分子和官僚开始倡导 维新变法,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
维新运动的主要参与人物
康有为
19世纪末,康有为在广州等地宣传变法革新思想,并创办了《时务报》等报刊,成为维新 派的重要领袖。
梁启超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和助手,他通过发表多篇论文和讲演,积极宣传维新思想和推动变 法。
谭嗣同
谭嗣同也是维新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03
维新运动认识到广大民众的力量和作用,注重发动和组织群众,这启
示我们在当代社会中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
03
立足国情放眼世界
维新派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既立足国情,又积极学习西方先进
文化和技术,这启示我们在当代社会中要立足国情,同时放眼世界,
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和技术。
04
课堂互动与讨论
问题引导式学习
强国强种
维新派强调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和 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近代化,以实现 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
历史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ppt
社会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民众生活困 苦,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对帝国主 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表示强烈
的不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崛起 ,他们渴望摆脱列强侵略,实
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政治背景
清政府面临着内外压力,开始进行改革。 清政府进行了洋务运动,但失败了,这使得人们开始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对未来的展望
坚持改革开放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历史经验表明 ,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 强的必由之路。
推动现代化建设
要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 平。
弘扬中华文化
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 世界。
加强国际合作
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 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反对封建专制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民主自由的政治理念 ,为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推动民族觉醒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促使更多人投入 到反帝爱国运动中。
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观念的更新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带来了新的文化观念,如推崇科学、民主、进步等,更新了当时中国社 会的文化氛围。
坚持法治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时期,虽然倡导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措施,但是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约 束。在现代社会,法治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需要坚持法治原则,推动 法治建设。
强化国民素质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时期,国民素质普遍较低,这也是该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 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
THANK YOU.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弱小的维新派得不到同盟者和群众支持。维新运 动兴起之时,中国还没有面向大众的、与资本主 义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事业,也基本上没有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
维新运动便局限于具 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 的知识分子的狭小圈 子里,改革不为大多 数人所理解和支持。 相反,反对改革的言 行在当时有着很深厚 的社会基础。
维 新 派 同 封 建 顽 固 势 力 的 论 战 的 内 容
顽固势力(包括洋务派)
维 新 派
“宁可亡国,不可 变法” 兴民权会“大乱四 起”导致外国干涉 而亡
“能变则强,不变则 亡” 兴民权,实行君民 共主的君主立宪制 。 科举制“锢民智”“坏 心术”“滋游手”,“ 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 可”。
康有为故居 -广东南海 市丹灶镇苏 村
康 有 为 铜 像
康氏宗祠
著书立说:宣扬变法维新的理论
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着力引伸和附会孔子的学 说,作为维新的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考》 和《孔子改制考》,对维新运动影响最深。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两书都是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西方资产阶级 的进化论和改革思想。这些著作的发表,给了顽 固势力以有力的冲击,为推行维新运动奠定了理 论基础。
(1865—1898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 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 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 同始!
谭嗣同字复生,号 壮飞,湖南浏阳人,出 身于官僚家庭。维新运 动的中坚骨干和杰出的 思想家、政治活动家。 是维新领袖人物中最激 进的思想家。1898年慈 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谭嗣同拒绝友人营救。
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下,人们逐步认识 到,要救国,只有维新。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③ 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 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
总结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 演,竟失败得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 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 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 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 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 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 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个道路。此后,孙中山 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进一步发展起来。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步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传播开来, 逐渐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 动。
维新派宣传新主维张
向皇帝上书。最有名的为1895年向光绪帝“公车上书” 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梁启超《变法通议》严复《天演论》
介绍外国变法教训。《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
性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这些政令和 措施并没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 不彻底的改革方案。 维新派试图通过光绪帝推行这种改革方案,遭到了封建守旧势 力的激烈反对。1898年9月,慈禧太后软禁了光绪帝,搜捕维 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身, 史称”戊戌六君子”。 103天的”百日维新”,除京师大学堂保留外,其余都被废除。 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1(28张PPT)(人教版选修1)
6年之后……
林永升
黄海海战实景
gkxx精品课件
邓世昌
民族危亡
引进技术
救亡图存
改变制度
gkxx精品课件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
山雨欲来风满楼
--维新运动的兴起
gkxx精品课件
康有为档案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贴 照
籍 贯 广东南海 年 代 1858-1897 片
处
婚姻状况 已 婚 爱 好 上书皇帝
今年是……
gkxx精品课件
今年的120年前是……
gkxx精品课件
1888年是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年
• 这一年,是光绪十四年 • 这一年,清政府呕心沥血多年的帝国北洋水师正式建
成 。清朝成为当时世界第四、亚洲第一海军大国 • 这一年,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只身来到北京,上书万言,
“极言时危,请及时变法 ”
维新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 维新思想,“思想界之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 ”
gkxx精品课件
正当维新思想给全国人民带来思想 的冲击的同时,1895年之事,给全国人 民心灵上巨大的打击……
gkxx精品课件
签订《马关条约》
gkxx精品课件
康有为档案
gkxx精品课件
康有为档案
姓 名 康有为 性 别 男
贴
籍 贯 广东南海 年 代 1858-1897
照 片
婚姻状况 已 婚 爱 好 上书皇帝
处
生平大事
著书立说
上书皇帝
办报开会
gkxx精品课件
“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 “合群非开会不可”
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 gkxx精品课件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维新思潮
甲午海战的失败
知识分子的觉醒
学习西方,学习日本
变法维新的思潮
维新派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取日新以图自强,
去因循以厉天下。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
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 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 雄于地球。
非新无以为进,
非旧无以为守。
康有为
梁启超
严 复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 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
进步意义。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 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 主张设立议会,限制过重的皇权,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 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宣传、影响促进了资产 阶级革命的发展。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 史发展的趋势。 爱国意义。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面对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 掀起的瓜分狂潮,挺身而出,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呼吁“保国”,反对“瓜 分”,是近代中国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场爱国运动。
启蒙意义。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把旧式书院和私塾逐渐转变为近
代学校,广泛建立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社团。他们大力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 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使 他们重新认识世界,为后来人们接受新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这种思想影响不
会因政变而消失。
原因
求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 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在内忧
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一.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国际局势:政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经济:欧美列强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国内局势:政治: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加剧;洋务运动失败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根本原因)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传播二.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1.向皇帝上书。
康有为向光绪帝上书,著名的有1895年发起的‘公车上书’。
2.著书立说。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康有为向光绪帝介绍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4.办学会。
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5.设学堂。
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6.办报纸。
梁启超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四.百日维新的内容教育改革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设译书局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
经济建设康有为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另因为官办企业多弊病,故也着重鼓励民办企业。
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在各省设分局。
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中西各法切实开垦。
颁发制器及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论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论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魏源的《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康有为与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
他们吸收来自西方的知识,先后推动自强运动与维新运动,这一波改革风潮最后引发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一维新运动简要历程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史称“公车上书”。
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
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
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
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创办了《湘报》。
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
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
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借后来被成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全国人心激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治实践。
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
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
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1888 年 赴北京, 上书潘祖荫、翁同龢、徐桐 三巨头, 畅论变法救国之道, 颇引起官场的注 意; 之后康试递上清帝万言书, 力陈自强运动 以来虽学习西法, 内中说:“变成法,通下 情,慎左右”。 但效果不彰, 证明旧体制已不足应付新世局, 若不及时变更,无以救危局致富强, 此为康上 清帝第一书。由于出语直率, 此折无人敢递, 且以康“首创此论, 朝士大攻之”。
自由主义(英国)。 民族主义。
黄克武,将梁启超视作中国温和自由主义的先声。
"群己平衡" “严复和他的前辈与同 代人不同,不仅对西 方富强的秘诀何在甚 为关切,而且对西方 思想家对这些事物是 怎么想的有强烈兴 趣”。史华兹 。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In Search for Wealth and Power: Yan Fu and the West)
1889年秋康有为回到广州,晤见今文学家 廖平,受其影响,由古文经转向今文经。 1890-1894广州办学。
《新学伪经考》刊行于1891年。 论证西汉古文经为刘歆伪造。
1895年,入京会试。上清帝第二、三、四书。 第三书被光绪皇帝见到,“上览而喜之”。 此折最引人瞩目的是提出开议院。“上览而 喜之”。 开议院此时虽已非特别新鲜, 在康之前, 王韬 等人早已提过, 但康无疑是向皇帝提出此议的 第一人。 1898年1月上第五书, “国事付国会议行, 采择万国律侧,定宪法公私之分”。
梁启超(1873-1929)
祖父名维清(1815年—1892年),号镜泉,是秀 才。 祖母黎氏(1817年—1873年),系广西提督、 武探花黎大刚之女。父亲名宝瑛(1849年—1916 年),字莲涧,在乡教书。母亲为赵氏(1852年— 1887年)。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
11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课程标准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 物的政治主张。 2.学习要点 (1)早期改良思潮。 (2)康梁维新思想。 (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一、早期改良思潮 1.产生背景 19世纪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 2.代表人物 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人。 3.主要目的 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
7
问题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2
②康有为不是直接移植西方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 立等学说,而是利用儒家的权威来宣传变法的合理性。在《新学伪 经考》中,康有为把西方的进化论同古代传统文化相结合,否定中 国古代的历史循环论,阐述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进步观点。《孔子改 制考》将孔子当作民权、平等的倡导者,主张变革的先师,利用孔 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 历史依据。把西方的进化论、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融合是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突出特点。
9
问题1
问题2
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①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即康梁维新思 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 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创 办新式学校。③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 进步的。 (2)区别:①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还 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②早期维 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 将其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梁启超 :(1873-1929)是康有为的学生和得力助 手。担任《时务报》的主笔写了
《变法通议》等重要文章指出“法者天下之 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明确提出中国 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 教育制度。他的政论在爱国知识分子和开明 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大加强了维新变法的 声势。
严复:(1854-1921)曾在英国学习海军除了撰写 维新变法的政论外更大的贡献是把西方的社 会政治学说介绍到中国.康有为在他的政论中 吸收了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进化论史观。 谭嗣同:(1863-1898)湖南人主要著作《仁学》 在这部书中虽然认为中国的威望危亡“唯变 法可以救之”但就其思想深层而言带有民主 革命的色彩。
而且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广求利源放 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的民族资本 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 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从18世纪70年代初到1898年中国 在工矿、航运、新式金融等行业的商办 近代 企业有250家多数是19世纪90年代以后 设立的。其中可以知道具体投资的189 家企业的总投资额有2844万多元。”
(3)阶级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 台。
(4)思想条件: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 现的早期维新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 思想理论基础。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 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 变法
主要内容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 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 主要内容有: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新旧力量对比悬殊。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 这场运动的失败主要原因是维新派代表的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缺乏彻底反封建勇气 维新派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不敢摧毁封 建势力不想推翻现有的政权和制度希 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变法图强把 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在理论指导上打出孔子的招牌进行变法虽然具 有减少改革阻力的策略意义但也暴露 了维新派的软弱无力 2.缺乏彻底反帝勇气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虽然同帝国主义有矛盾缺乏彻底反抗帝国主义 的勇气认为不必正面反对帝国主义通 过资本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就能免于帝国 主义的侵略甚至寄希望于英美的支持。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维新运动的过程、意义和结果,了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和努力,认识到资产阶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教学难点:理解资产阶级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过程:导入:提问:为什么说维新运动是一场“昙花一现”的运动?同学们都知道,这场运动只持续了一百零三天,时间非常短,所以称为“昙花一现”,同学们注意到了这场运动的时间短,但忽略了这场运动“玉质芳华”的一面,这场运动,也是寻求中国出路一次宝贵的探索,但由于其局限性,使这场运动如昙花一般转瞬凋谢,思之令人感叹。
“如何一夕凋,殂谢亦可伤。
”饶宗颐:《优昙花诗》“莫言过眼花时短, 玉质芳华照世间。
” 次虞愚:《咏昙花》一、戊戌维新派运动(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1、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1)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投资设厂利润丰厚,刺激了中国一部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民族工商业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种手段,而且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广求利源,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从18世纪70年代初到1898年,(中国)在工矿、航运、新式金融等行业的商办近代企业有250家(多数是19世纪90年代以后设立的)。
其中,可以知道具体投资的189家企业的总投资额有2844万多元。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1版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在香港和上海游历的经历使他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进步性,决心向西方寻找救国的真理,多次上书清帝,要求变法图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战影响
除旧:精简机构,裁 汰冗员,取消旗人由 国家供养的特权
布新:鼓励官绅士民 上书言事,各省举荐 通达市政的新政人才
政治上如何除旧布新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设立铁路、矿物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业
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取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 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 兴办邮局,裁撤驿站
戊
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
戌
主张设立议会,限制过重的皇权,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
维
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宣传、影响促进了资产
新
阶级革命的发展。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
运
史发展的趋势。
动 ➢ 爱国意义。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面对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
工程管理152
非新无以为进, 非旧无以为守。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 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
✓向皇帝上书(如康有为) ✓著书立说(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如康有为) ✓办学会(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 ✓设学堂(如长沙时务学堂) ✓办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湘报》)
运 求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
动 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在内忧
的 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
开 展
有维新,要维新,也只有学外国。那是的外国也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 步的,他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日本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
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只经历了 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以外, 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维新派人士和参与或 同情变法的官员,或被囚禁,或被革职,或遭放 逐。以慈溪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扼杀维新变法的 政变,史称戊戌政变。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二
、 ➢ 进步意义。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
改革科 举制度, 废除八 股
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 京师设立大学堂,筹办铁 路、矿务和医科等专门学 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 生到海外留学。
教 育
科举 文化教育方面 文化
准许民间 创办报馆。 学会,设 立译书局, 组织翻译 外国书刊
建立新式军 队,装备新 式武器,按 新法练兵
军事
添兵造船, 添加海军 实力
也想向日本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
逐步形成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甲午海战的失败
维新思潮
知识分子的觉醒
学习西方,学习日本
变法维新的思潮
维新派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取日新以图自强, 去因循以厉天下。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 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 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 雄于地球。
论战的焦点
要不要维新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设 议院,施行君主立 宪制
封建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 宁亡国不可变法
反对兴民权、设议 院,实行君主立宪 制
维新派
变着天下之公理
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 立宪政权
要不要提倡西学, 改革教育制度
坚持科举取士,反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对西学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训
他们重新认识世界,为后来人们接受新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这种思想影响不
会因政变而消失。
原因 教训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的这么快,这不但暴露 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的 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想要争取国家 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 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 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君子”流 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 上革命的道路。此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就进一步发展了起来。
一
(一)
历史背景
、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
戊 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
戌 维 新
本主义开辟道路。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 觉醒。.。而站在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前列的,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呼吁“保国”,反对“瓜
意
分”,是近代中国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场爱国运动。
义 ➢ 启蒙意义。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把旧式书院和私塾逐渐转变为近
和
代学校,广泛建立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社团。他们大力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
教
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