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考点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内涵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社会化的内涵:
(1)从时间方面理解,是个人社会化设计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2)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3)从关系方面理解没,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二)社会化的内容
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基本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方面。
二、社会化的类型
(一)基本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基本社会化的任务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二是社会性成年,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预期社会化: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
如职业学校教育、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等。
(二)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继续社
会化是基本社会化的延续、完善和发展,是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年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文化以及调适个人与社会的角色关系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的一种特殊表现是发展社会化,这是一种为适应生活的变化、承担起新的角色而主动学习与调适的过程,它的突出表现为拓展知识基础、变更职业技能、改变角色能力等,例如成人教育。
(三)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个行为模式的过小。
再社会化的两种基本类型: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正向社会化: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的传递和教化过程。
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文化反哺。
三、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超我是对从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是对人格的审查、意识和社会监控。
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能够解释感觉得来的信息,也能够找到既现实又可接受的方法来满足生物上的需要。
(二)库利和米德的自我理论
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觉察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再次,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
米德将自我分为两部分:“自我”和“客我”。
“自我”是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客我”是个人所想象的一套组织化的他人的态度。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
认为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
1、前常规水平,其中第一阶段为服从于惩罚阶段;第二阶段为相对功利主义阶段。
2、常规水平,其中第三阶段为好孩子阶段;第四阶段为法律秩序阶段;
3、后常规水平,其中第五阶段为社会契约合法性阶段;第六阶段为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
一、生物因素
社会化的的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来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二、环境因素
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
它是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一)家庭
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
(二)学校
学校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社会化环境因素。
(三)伙伴群体
(四)工作单位
(五)社区
(六)大众传媒
三、互联网
是指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信息系统。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正面影响:
1、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
2、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3、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规范;
4、“虚拟环境”为青少年提供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消极影响:
会造成精神失控;网络法制不健全,导致了网络犯罪大众化,严重地损坏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中的文化冲突,给青少年带来了心理的困惑及行为上的障碍;沉溺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更加喜欢利用虚拟的“人际交往”替代现实的“人际交往”,在家中与父母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课外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少。
四、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洗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通常包括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斗争和人际交往等形式。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的表现:
1、观察学习
2、角色扮演
3、知识积累
第三节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3、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二)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开发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三)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的行为的价值在于实际利益的活得。
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角色都是功利性角色。
表现性角色:是指主要不是以获得经济利益和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任何一个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1、角色期待,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2、角色领悟,是指角色承担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理解。
3、角色实践,是指角色承担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四、社会角色的失调
角色失调的情况:
1、角色紧张,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上的手足无措,称之为角色紧张。
2、角色冲突,指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常由于角色的期望的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引发。
是一个人承担了多种角色后,其自身内部发生的冲突。
3、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
4、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5、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起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色失败现象。
第四节人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社会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
中国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
社会化目标确立的依据:
1、社会化的目标总是与人们生活的一定社会相联系,社会合格成员必然是社会发展和进步所需要的人。
2、人的社会性特征,是通过不同社会群体的阶梯逐步实现的,社会合格成员的资格,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群体合格成员的形式反映和体现出来的。
3、个人既是社会化的对象,又是社会化的主体,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
过度社会化是指社会化程度过高或速度过快,超过了个人社会化标准的畸形社会现象。
社会化不足是指社会化程度过低或过慢,低于其所处年龄阶段所要求的水平的社会现象。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
一切属性,既包括人的智力和体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审美能力等。
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