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散文发展脉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散文发展脉络

汉代散文发展脉络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的局面,文学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并没有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生机,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也屈指可数。

两汉王朝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纵观整个汉代散文的发展,我国汉代散文经历了西汉,东汉两个时期,演变诸体大至,文质相生,异彩纷呈。

西汉初期: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建国之初,统治者一心治理国家,巩固政权,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总结秦亡教训,以利长治久安的政论文。汉初政论文受战国说辞和辞赋的影响,大多气势磅礴,感情激切。先是陆贾的《新语》,接着是贾谊的《过秦论》等专题政论文。贾谊把汉代散文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两汉政论散文虽是基于先秦诸子散文,但有明显不同于先秦诸子的文章。汉代散文家由于处在大一统的新政治格局下,是他们的文章比先秦诸子散文缺少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度,显得严谨质实。除贾谊外,晁错的《言兵事疏》,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等最为著名。

西汉中期:即汉武帝至宣帝在位时期,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时期,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大批辞赋作家,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四大赋”。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标志着以地方诸王为中心的汉赋创作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的到来。

此外,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也是西汉一部大著述。同时,宣扬君权神授的儒家思想备受统治者的青睐,这种局面影响到散文创作上来,表现为汉初纵横驰骋的文章风格被此时出现的“天人相与“”灾异谴告“的今文经学代替,代表作家有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在文章上,变纵横驰骋为典雅醇正,变激切无忌为委婉含蓄,变藻饰富丽为质朴平易,游谈之风荡然无存。此外,出现的桓宽的《盐铁论》

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司马迁的《史记》做为西汉前期散文与西汉后期散文的创作的过渡作品,历来备受推崇。它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伟大的散文著作。其中“本纪、列传、世家”更是开我国专题文学的创作先河,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之言”的创作宗旨“余述历黄帝以来的3000多年的历史,其材料的丰富,调查的广泛,研究的深入更是前无古人的。在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史上,《史记》不仅集先秦之大成,而且为后代之楷模,后代凡优秀的散文家无不传承它的精神,那种”其弥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尔而见义远“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史记》可谓我国散文创作的颠峰之作,鲁迅曾评价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西汉后期: 汉元帝即位。开始嫔击“王霸杂用”的儒学,采用所谓的“纯儒”。至此,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反映在散文创作上,其文章彻底改变了受战国影响而表现出来的驰骋文风,形成了普遍的书生论道,引经据典,大谈天人感应,导致散文创作中,思想沉闷,缺乏文采,几乎没有什么文学成就。但随后,出现的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对抗后,又重新为散文的创作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扬雄的《太玄》、《法言》,刘向的《新编》、《说苑》、《列女传》。其中为妇女列传的《列女传》更是文学的一种创造。

东汉时期:东汉文坛与西汉相比,变化很大。他们所关注的热点已经跨越出宫廷苑囿,从更广阔的范围寻找有价值的题材。创作宗旨转变为如何看待和处理赋的社会公用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现实的黑暗以及统治集团的高压政策,使士人普遍受压抑,他们更多地运用“赋”来抒发自己的不平,赋的风貌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比较著名的作品有班固的《两都赋》及张衡的《二京赋》。

东汉散文在西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在《史记》的影响下,东汉产生了不少史转著作,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

文样式也崭露头角,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少于体散文家也着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文章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浮华文风有所校正。

东汉后期,因政治日趋腐败,社会更加黑暗,散文作品因此由前期活跃在思想,文化,学术领域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政治,指陈时弊,重要作家和作品有桓谭《新论》,其文既无西汉后期以来日趋典雅雍容的风貌,更无扬雄的拟古艰深,而是纵意而谈,不刻意修饰,通俗如口语,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的散文作品。

总之,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发展过程中,两汉散文的发展,演变在众多的优秀散文作家手中“述理于心,著言于翰‘且“杂用为文绮”锻炼成为语言运用的艺术,将直接的实用性和艺术的审美价值结合起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斐然,影响巨大的文学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