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响起

合集下载

让音乐元素在语文课堂中灵动起来

让音乐元素在语文课堂中灵动起来

让音乐元素在语文课堂中灵动起来摘要:在小学语文经典课堂上,很多特级老师都用到了音乐元素,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觉感受,把文本想象和音乐联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切实感受文中之情,从而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音乐元素语文艺术感染力想象力音乐是情感高度凝结的艺术,它以浓烈的真挚打动人,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音乐同样是一门艺术。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将音乐这门艺术应用起来,把适当的音乐元素与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经典课堂上,很多特级老师都用到了音乐元素,充分调动了学生听觉感受,把文本想象和音乐联想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切实感受文中之情,从而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具体来说,我认为音乐元素在语文课堂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激情引趣,营造情感氛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是一首”流动的诗”,是一幅”美丽的画”。

它用极富想象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优美的和声等手段把孩子们带入一种愉悦的情境之中,使孩子们的思维随着音乐一起奔放,产生无尽的想象,因而也创造了浓郁的情感和艺术氛围。

学生长期受固定的僵化教学模式被激活了,很容易进入文本的意境中。

不仅如此,适当的音乐作品能使师生产生共鸣,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能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可谓一箭双雕了。

如朱自清的《匆匆》,感情含蓄蕴藉,曲折深沉,文中那”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等对时间稍纵即逝的描写无不浸润着作者淡淡的哀愁。

这种感情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迷离的恍惚、深沉忧郁的色彩。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于课文内涵之情想吻合的氛围,我在教学朗诵时选择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乐曲柔美清新,倾诉出作者对时间一晃而过而自己没有很好地把握的忧伤心情。

应该说音乐内涵和作者当时的心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让职教语文课堂音乐响起

让职教语文课堂音乐响起
2 0 NO . 0 09 2
学 术 论 坛
Sce c n T c n lg n o 8 in e a d e h oo y In v 鬲 _ F
让级 技工学校 江 苏连云港 2 2 0 ) 2 0 6 摘 要: 音乐能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富学生的精神 生活,陶冶思 想情意 , 高思堆和想象能 力。在语 文教 学 中适时适度地 进行 音 乐欣 丰 提 赏 , 有助 于提 高教 学效果 。 将 关键 词 : 音乐 语文 兴趣 意境 审美 情感 中图分类号 : 6 3 G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6 4 0 S ( 0 9O () o 8 一 l 1 7 — 9 X 2 0 ) 7b一 l 5 o
相 关 音 乐 , 课文 插 上 音 乐 的 翅 膀 , 给 便于 学 生 理 解 课 文 , 强 审 美 教 育 。唐 朝 诗 人 王 加 维 的 Ⅸ 元二 使 安西 》一 诗 以凝 练 的语 言 、 送 真 切 的感 情 , 功 地 展 现 了送 别友 人 赴 西 成 域 的 动 人 情 景 。 “ 辞 一 出 , 时 传 诵 不 此 一 足 ” 并 很 快谱 成 歌 曲 。全 曲基 本 上 以一 个 , 曲调 变化 反复 , 唱 三 次 , 又称 《 关 三 演 故 阳 叠》 。由于 诗 中有 “ 阳关 ” 渭 城 ”两 个地 、“ 名, 又称 《 关 曲 》 渭 城 曲 》 阳 、《 。课 堂 上 播 放 合 唱 曲 Ⅸ 关 三 叠 》 便 于 学 生 理 解诗 词 阳 , 的 别 名 , 为 歌 词演 唱 的 形 式 以 及 作 者 表 作 现 的依依惜别之情 。 又 如 “ 乐 教 父 ” 罗 大 佑 的 歌 词 —— 音 《 象七 十 二变 》入 选 《 学语 文 》 教材 诗 现 大 歌 篇 , 首歌 唱 出 了 2 世纪 八 九十 年 代 , 这 O 海 峡 两 岸 中 国青 年 面 临 社 会 转 型 时期 所 特 有 1引进音乐 , 导入新 课 , 激起学 生的求知欲 的 迷 惘 、困 惑 、痛 苦 和 思 考 。 它 比较 贴 切 因而 会 产 生 情 运 用 音 乐 , 设 情 境 , 入 课 文 。 如 这 个 时 代 学 生 的 内 心 体 验 , 创 导 收 《 总理 , 在 哪 里》 一 课 , 周 你 播放 Ⅸ 总 理 , 感 共 鸣 , 到 音 乐 在 语 文 教 育 过 程 中 特 有 周 你 在 哪 里 》 歌 曲精 彩 片 断 后 , 深 情 的 语 的 效 果 。 用 在讲 课文 的重要关 键段落 的时候 , 引 调 叙 述 。在 周 总 理 逝 世 一 周 年 的 日子 里 , 著 名 男 高 音 家 李 光 羲 演 唱 了 这 首 歌 , 入 音 乐 , 重 点 的 突 破 很 有 帮 助 。如 Ⅸ 当 对 回 在 想一 念一 你 … … ” 一 句 结 束 后 , 上 、 声 》 这 篇 说 明 文 , 引导 学生 理 解 回声 的 台 插 回 , 台下 、演 员、观 众都 是 热 泪盈眶 。同年 , 他 知 识 时 , 入 无 伴 奏 小 合 唱 《 声 》 既 能 将 这首 歌 带 到 了 法 国 , 动 了整 个 巴 黎 , 轰 博 激 发 学 生 的 求 知 欲 望 , 能 使 学 生 获 得 较 又 得 了崇 高 的 荣 誉 。这 是 为 什 么呢 ? 因为 这 形 象 的 回声 知 识 。 《 听潮 》是 一 篇 优 美的 抒 情 散文 。记 得 首 歌 不 仅 唱 出 了 中 国 人 民的 心 声 , 且 唱 而 我 海 , 出 了 世 界 人 民 的心 声 。 今 天 , 们 以 同 样 那 天 上 课 时 , 放 的 是 钢 琴 曲 《 之 恋 》 我 海 的 心情 学 习 这 首 歌 的歌 词 , 怀 人 民 的 好 随 着音 乐 的 起 伏 , 的温 柔 、娴 静 、汹 涌 、 缅 总理 。 壮 观 , 学生 的脑 海 中不 断 浮 现 , 学生 被 在 当 征 老师 的 点拨 就使 学 又如 在 上 《 月 , 们 看海 去 》这 首 诗 音 乐 的魅 力 “ 服 ”时 , 六 我 既 又 歌 时 , 抓 住 现 在 的 很 大 一 部 分 学 生 比 较 生 对 文 章 的境 界 理解 加 深 , 参 与 教学 , 我 同 喜 欢 流 行音 乐 这 一 心 理 , 先 让 同 学 们 欣 引起 兴 趣 , 时 使 学 生 主 动 积 极 地 领 会 波 首 赏 周 迅 演 唱 的 《 海 》 让 周 迅 那 沙哑 而 又 澜 壮 阔 的 人 生 乐 章 这 个 主 题 。 看 , 比如 教 《 雀 东南 飞 》这 首 长 诗 , 插 孔 穿 率 真 的 歌声 引领 同学 们 “ 仰起 海风 吹红 的 脸 悄 悄 飞去 东 南 边 , 实我 的 想 法 很 简 单 , 播 放 何 占 豪 、 陈 刚 创 作 的 小 提 琴 协 奏 曲 其 就 是 想 和 你 去 看 海 ” 然后 启 发 同 学 思 考 《 山伯 与祝 英 台》 。 粱 。这 首 曲子 表 现 对 美 好 歌 曲里 的 “ 海 ” 和 诗歌 里 的 “ 海 ” 是 生 活 的 追 求 、 向往 和 对 封 建 压 迫 憎 恨 、 反 看 看 不是 一 回事 , 而 引到 对 本诗 “ 从 看海 ”象 征 抗 的 中心 , 《 与 孔雀 东南 飞 》有 异 曲 同工 之 或 或 意 义 的 理 解 , 而 引 到 对 本 诗 主 旨 的 探 讨 妙 。音 乐或 高 亢 或 低 沉 , 急 促或 悠 长 , 进 上 来 … … 强 烈或 轻 柔 , 低 起 伏 变 化 不 已 , 故 事 情 高 与 在 学 习 Ⅸ 门宴 》 时 , 鸿 我首 先 让 学生 听 节 的 发 展 也能 有机 地 结 合 。在 讲 到 长诗 的 歌 曲 《 王 别 姬 》 音 乐 声 响起 , 生 立 即 结 尾部 分是 , 笛 的 华 彩 旋 律 , 合着 竖 琴 霸 , 学 长 结 把 被歌 曲 中所 体 现 出 来 的项 羽 对 虞 姬 的 万 丈 的 演 奏 , 音 乐 带 进 入 了神 仙 境 界 。再 加 独 柔 情 以 及 英 雄 末 路 的 无 奈 深 深 吸 引 , 后 上 在 弱 音 器 的 旋 乐 背 景 上 , 奏 小 提 琴 重 然 表 我 问 : 曾经 是 ‘ “ 力拔 山兮气 盖 世 ’的项 羽 , 新 奏 出 了 爱情 主 题 , 现 了 人 民 的 愿 望 和 翩 人 怎 么会 沦 落 到 这 样一 种 下 场 呢 ? ” 这 就 将 想 象 —— 梁 祝 双 双 化 成 彩 蝶 , 翩 起 舞 , 学 生 的 思 维 引入 了恰 当 的 轨 道 , 他 们 在 们 歌 颂 着 他 们 忠 贞 的 爱 情 , 憬 着 自 由 美 让 憧 不知不 觉中进入角色 。 好 的 生 活 。 由此 , 生 们 在 这 美 妙 的 乐 曲 师 声 中 , 从 梁 山伯 与 祝 英 台 联 想 到 课 文 中 又 的 刘 兰 芝 和 焦 仲 卿 。 这 时 , 生 们 的 眼 前 学 2运用音乐 , 理解课 文 , 加强审美教育 有的课文本 身就是 歌词 ,唱词 , 引人 仿 佛 出现 了鸳 鸯 相 向 鸣 、 彩蝶 恋 花 舞 的 美

轻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轻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轻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轻音乐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1. 背景音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配合课堂氛围和内容,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课前、课后或者课间休息的时候播放一些柔和的轻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在阅读诗歌、故事或者名篇时,通过播放相应的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和理解能力,增强学习乐趣。

2. 文学作品配乐在教学文学作品时,通过选择合适的轻音乐来配合文学作品的朗读或演讲,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蕴含着深刻意境的古典音乐,来配合学生朗读富有情感的诗歌或者表演文学经典作品,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文学作品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共鸣与体味。

在教学课文时,适时地选择一些轻音乐来配合课文朗读,可以更好地表现出课文所描绘的氛围和情感。

比如在讲述一些温馨、感人的故事时,可以选择一些柔和的音乐,来增强情感表达和氛围的烘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二、轻音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作用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意境。

适当地选择背景音乐或者配乐,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鉴赏能力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轻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更加敏感地捕捉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这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理解课文内涵、提升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提高情感投入适当地运用轻音乐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温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学习兴趣。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还可以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和自信心的培养。

4. 增强学习乐趣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运用轻音乐,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增加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的自然和谐感,可以带给学生一种愉悦和放松的心理感受,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让优美的音乐融入语文课堂

让优美的音乐融入语文课堂

神 ,还 能受到 阿炳 身残志坚 的人格 魅 力的熏 陶和感 染 ,知道 在人 生道路 上 要乐观 向上 ,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 三 、用歌 曲渲 染气氛 ,把握朗 读 的技巧 朗读 课 文 时 ,选 一 首 与课 文 情 感 一致 的乐 曲同步播 放 ,音 乐 的感染 力会 促使 学生尽 快进入 角色 ,理解 内 容 ,演绎 自己对课文 的感受 。 《 黄河 的主人 》第一小 节描写 了 黄河 万 马奔 腾 、浊浪排 空的气 势 ,显 示 了大 自然震撼 人心 的力量 。学 习这 部分 ,我要 求学生 画 出描 写黄河 的 气 势的词 语读一 读 ,学 生很 容 易就 找 到了 “ 万 马奔腾 ” “ 浊 浪排 空” “ 胆 战心 惊”这 些词语 ,可 是总是 很难读 出气 势来 。于是 ,我播放 了~段 雄浑 的百架 钢琴 合奏 曲 《 黄 河大合 唱 》。 学 生再读时 ,借助 钢琴 曲的 感染 力 , 就能将 自己对课文 的感 受 读得 酣 畅淋 漓。 四 、用歌 曲激 发情 感 ,放 飞想象 的翅膀 人 的 情 感 的产 生 和 发 展 依 赖 于 定 的情境 ,儿童 更是如 此 。因而在 阅读过 程 中 ,需要 读者 有一定 的理解 力 ,才 能在 想象 中构造起 作者所 描绘 的艺术 形象 、艺术情境。 教学 《 沉 香救 母 ( 二) 》第二 小节 时 ,我 引 导学 生 : “ 你 从 哪 些 词 句 中 ,知道 沉香 为救母 亲是不 畏艰 难险 阻的 ?请画 画圈 圈。” 交流时 ,学生 总结 出这样 几点 :翻高 山 、跨深 涧 、 野 果充饥 、泉 水解 渴 、不顾 血泡 、血 痕 ……从 字里行 间 ,学生感 受到 了沉 香救 母 的坚 定决 心 。为 了让 学生 有更 深 的体 会 ,我 紧接 着 播 放 了 《宝 莲 灯 》的主 题 曲 《想 你 的 三 百 六 十 五 天 》, “ 沉香在 救母 的途 中就仅仅 只 遭 受到这 些磨难 吗 ?你能从 乐 曲中想 到 沉 香 还 可 能 遭 受 到 其 他什 么 磨 难 吗 ?” “ 我 看到 了他发 烧时 孤助无 力 的样子 。”一位 同学站 了起来 。 “ 我 看到 了沉香 单衫 薄衣 ,赤脚行 走在 雪 地 的情形 。” “ 老师 ,我还 看到他 被 野兽 围困的情景 了。”…… 这就 是音 乐所 创设 的想象 空 间 ,在这 里学 生可 以 自由放 飞想象 的翅膀 ,根 据各 自的 理解 翱翔于蓝天碧空 中。 音 乐 与 语 文 课 堂 相 结 合 ,可 以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可 以填 补 他 们 理 解 上 的 空 白,可 以不 经 意 地 把 握 朗 读 的 技 巧 ,可 以 自由放 飞 想 象 的翅 膀 ,可 以 开 发 学 生 的多 元 智 能 …… 让 流 淌 的 音 乐 走 进 我 们 的 语 文 教 学 ,让我 们的课 堂成为灵 动 的课堂

音乐与语文课相融,效果倍出

音乐与语文课相融,效果倍出

音乐与语文课相融,效果倍出人人都知道音乐带给人美好的享受,能陶冶人的情操,能给人以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适当渗透音乐也能引起师生共鸣,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语文优质竞赛课中渗透适当的音乐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我从事小学教学三十余年,大部分时间都是教语文和音乐,但没有把音乐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也就在这几年实行新课改,使用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时。

语文课、竞赛课运用视频或图片资料及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才慢慢尝试把音乐渗入语文教学中,结果发现语文教学确实离不开音乐,竞赛课更离不开音乐。

在这次学区竞赛课中我收获更大。

一、导入新课引入音乐,营造有活力的情景氛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场自会对每一节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音乐导入则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如一支兴奋剂。

让学生快速的进入课文。

如讲《搭石》一课时,开始我用三幅图片引入。

学生看图,配着那欢快、悠扬的水声、鸟叫声和青蛙的叫声。

老师用柔情甜美的声音解释说着:“在那郁郁葱葱的树林中,在那陡峭的大山中,在那崇山峻岭中,到处都有一条条小溪。

小溪给我们带来多少欢乐和多少烦恼。

”接着引出课文《搭石》。

在讲解刘章爷爷家乡的小溪,那静静躺在小溪中的一排排搭石,那是最让作者难忘的家乡的小溪。

美妙的音乐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教学时教师以音乐、图片导入,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直观,让竞赛课更加精彩。

你看讲台下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神,这时,我才知道这些农村孩子虽然不懂欣赏高档的音乐,但是他们对音乐也满怀着热爱与渴望。

在他们的世界里,音乐好像一首诗,好像一幅画,好像梦寐以求的童话。

每当老师把音乐渗透到语文教学时,孩子们那一双双睁得大大的眼睛,我就领悟到孩子心里的求知欲。

二、品读赏析中引来音乐,加深理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文章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体现,小学四年级课本《搭石》是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作了十三年;每年每天都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家乡人们走搭石的协调美、谦让美、敬老美、。

乐文相依,相得益彰——小学语文课堂与音乐的有效融合

乐文相依,相得益彰——小学语文课堂与音乐的有效融合

卷首语07乐文相依,相得益彰——小学语文课堂与音乐的有效融合吴秋萍音乐可以舒缓我们的压力,慰藉我们疲惫的身心。

音乐的相伴使我们感到惬意,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总之我们的生活需要音乐。

在我们的生活里,音乐无处不在。

对于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有了音乐的点缀,我们的课堂会更有温度,有了音乐的陪伴,一切知识都可吟唱。

配乐吟诗是我们自古以来就传承下来的优良习惯,从诗经到宋词再到元曲。

音乐这门艺术为小学语文课堂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音乐使用的合理得当,会让课堂气氛更加放松和愉悦,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艺术的享受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音乐与语文的结合使这两个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将音乐有效地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呢?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与音乐的有效融合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一、利用熟悉的音乐,导入语文课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课堂中。

如果将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音乐导入到语文课堂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都忽视了语文和其他各个学科的整合,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各学科的融合可以使专业知识得到拓展,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局限性,使各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

单一乏味的文字由于缺乏一定的情感融合,所以无法达成理想的教学成效。

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段比较有广西壮族特色的音乐,随着音乐的响起,清亮的芦笛声将学生们的思绪渐渐地吸引到课文中,教师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开始进行领读,有了音乐的引导,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老师娓娓的介绍,学生们对桂林山水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通过音乐的导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探究,要让学生在切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教学中出现的疑点、难点、重点进行精心的设计。

让音乐回荡在语文课堂上

让音乐回荡在语文课堂上

让音乐回荡在语文课堂上【摘要】语文教学中合理地选取音乐,既增强了文章和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又营造了一种与文章完美和谐的气氛。

语文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充分激发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音乐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教育适当,节奏与和声比什么都深入人的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

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合理地选用音乐,可以创设理想的教学情景和和谐完美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身心放松,共同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

这是对课堂调控和驾驭的一种最佳选择,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

1.导入新课时采用音乐音乐在导入新课时有两重功效:其一是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创设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是通过播放适当的歌曲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文章的主题含义。

导入新课时尽量选用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使学生放松,创设情境,打好课堂基础。

如:在教《七律长征》时,可以通过播放《长征组歌》的节选引入,学生在歌声中能领会到长征的艰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以及必胜的英雄气概,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播放《好汉歌》,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精神振作,意气风发;讲余光中的《乡愁》时,配上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离家的孩子》,渲染深沉悲伤的情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短时间内将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2.课文朗读中运用音乐在教学中,把课文朗读与音乐结合起来,整个课文就好似有了灵动的色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干巴巴的朗读效果好得多,特别是那些要求背诵的课文,如果让学生听听,再跟着读读,就能耳到、眼到、口到、心到,调动多种感官。

如在读散文《春》一文时,选配《春之声》,让学生在欢快流畅的节奏中感受春天的美好;读《最后一课》时配《长城谣》,其乐曲悲壮苍凉,而且感情基调、思想内容与文章完美融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探究讨论时选用音乐新课改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探究和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讨论的教学方法。

让语文课堂插上歌声的翅膀

让语文课堂插上歌声的翅膀

让语文课堂插上歌声的翅膀“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怎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这一问题。

想到自己不是擅长音乐吗?不如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看看如何?没想到这种方法真的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后来在教学中我经常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范读课文,可配上乐曲。

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对什么样的课文配什么样的乐曲,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般情况下,对于抒情散文之类的课文,可选择钢琴曲、萨克斯曲或轻音乐来配。

对于童话、寓言、科幻之类的课文,可选择比较欢快的乐曲来配。

语文课文大部分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而选的。

但是,小学生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完全进入作品去感受文章表达的深刻内容。

这时,适度的音乐欣赏就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引起学习兴趣,共同体验作品内容。

有些课文内容与某些歌词的内容很接近,并且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的,可以让学生听此歌或学唱此歌。

比如:我在教《掌声》这篇课文时,就用了这种方法。

课文内容与韦唯唱的《爱的奉献》歌词的意思比较相近,特别是歌中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这几句话很有帮助。

根本不需要老师反复地讲解这几句话的含义。

因为同学们已经从歌声中领悟到其中的深刻含义,尽管欣赏音乐只占课堂时间的几十分之一,但教学效果却远远超过了时间的界限。

有些文章本身就是一首美的乐章,像古体诗词都有它固定的曲调和韵律,还有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许多清新优美的散文诗,也同样充满了音乐的遐想。

这类文章教学时的关键是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何使学生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感兴趣成了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及时地选择相应的音乐适时适度地让学生欣赏,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以《听潮》一课为例,谈谈体会。

浅谈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当今中小学,尤其是高中教育,课堂教学被高考牵着走,即使语文课堂也显得沉闷,既如此,不妨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让音乐的美流淌其间,会使我们的语文课更富情趣与韵味。

无论在教学的开头、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结尾,都可以让音乐发挥其作用。

一、导入音乐激发学习兴趣。

用音乐来导入,可以营造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很快地溶入课堂。

“导入”也叫“开讲”。

在一堂课中,教师如何敲响这第一声引领学生向”新知”进军的鼓点,确实应当“不同凡响”,需要做精心的艺术构思。

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为把学生尽快带入文中描绘的意境,利用与课文心灵相通的音乐导入新课,能紧扣学生的心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

比如:在学习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时,就先让学生听由本词改编的《春花秋月》一歌,让学生在一段低沉,忧郁的旋律中进入李煜的内心世界。

有了这中氛围,教师对后文地分析就轻松多了,学生理解也更容易。

二、使用背景音乐展现情景。

利用音乐作为背景,可以催化情感。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只是死板的字符。

对于文章的思想内涵,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

低年级学生读课文很难理解其中的情感,如果我们适时地配上一段合适的音乐,活泼生动的、低沉缓慢的或抒情悠扬的等等,音乐在教室里弥漫开来,激起情感的共鸣,心中涌起美妙的感受,使师生进入到一种诗意的氛围之中,从而自然地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以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

”因此即使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之中,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

例如《我与地坛》这篇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着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

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音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音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45Email :jiaoyuluntan@现在的语文课要得到学生的喜欢,需要想点办法,而把语文课和音乐结合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以把音乐用到语文课前、课中、课后;可以把音乐和语文的思想教育、朗读、背诵、作文、修辞等基础知识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老师要掌控好语文课堂,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音乐等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老师都感叹:语文课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不重视,上课昏昏欲睡。

我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觉得要使语文课得到学生的喜欢,需要想点办法,而把语文课和音乐结合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音乐的伟大每个老师,只有树立了威信,你讲的知识学生才会学。

而语文老师光知道讲几个语文题目是很难赢得学生的尊重的。

如果你有一定的音乐表演才能,并且把音乐和语文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不愁学生不敬佩你。

谁都喜欢音乐,音乐有着无穷的力量。

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批评家约翰•德莱顿也说过:“有什么样的激情是音乐所不能燃起或抑制的?”可见,音乐能燃起学生的激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 (一)音乐在语文课的不同时段都大有用场1.课前音乐现在学生很少在课前唱歌了,课前教室里往往很吵闹。

如果课前根据上课的内容选择好不同风格的音乐放一放,能够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内容。

上婉约派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词,可以选择比较哀伤的钢琴曲;上《地震中的父与子》前,可以播放刘和刚演唱的《父亲》;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赋》,可以播放杨洪基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上课文《长城》,可以播放歌曲《长城长》……效果应该非常不错。

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音乐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高级中学 欧明学2.课中音乐课堂上,把课文的歌曲反复播放,或老师学生自己演唱,学生既有兴趣,又便于理解课文。

让音乐清泉在语文课堂中流淌论文

让音乐清泉在语文课堂中流淌论文

让音乐的清泉在语文课堂中流淌摘要:怎样构建我们的新语文课堂,要找到构建的维度与支撑。

语文的课堂,闪耀着人文光辉。

凡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产物和情感的结晶,它能给人美的享受、情的感染、意的激发。

而运用音乐,把音乐带进语文课堂,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音乐让学生获取中华更悠久的历史文化;音乐,让我们的诗歌教学不再乏味;音乐,启发学生想象思维,促进学生新感悟。

关键词:语文;音乐;文化风情;诗歌;新感悟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04-002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往往比较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技能的学习,忽视人文素养的熏陶,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

语文新课程性质定位在“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强调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尝试从歌、戏人手,注重发挥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来努力为每个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或许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一、引入中国民歌,给语文课堂带来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与地域文化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语文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之血肉,是指导人行为的基本因素。

语文素养的发展是以情感为基础的,积极的情感可以成为个体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情文并茂的名品佳作,文章的字里行间与结构安排及意境渲染中倾注了作者浓浓的情,寄托着作者深深的爱,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去发掘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精心设计与匠心独特的安排,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将教师的心、学生的心、作者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在灵魂深处和作者的情怀融为一体,从而为情感教育的展开打下深厚的感情基础。

那么学生心中的琴弦,教师怎样才能为其调好弦、定好调呢?怎样才能将作者、教者、学生三者的心声变成美妙的交响乐呢?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把学生放到一个完整的、立体的环境中去感受,由一条音乐文化主线贯穿,让学生进入生活中、情感中、文化中,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了解并从中有所感悟。

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中响起

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中响起

呢 ?作者 贝多芬 有时在一种什么样 的情 况下创作 的呢 ? 同 学们想 知道 吗 ?”个个 听的是 聚精会 神 。这 样 ,音 乐不仅 激发 了学生 学 习的兴趣 ,使他们 产 生了学 习的动机 ,明确 了学习 目的 ,也把学生带入到 了课文的情境中。 2 、配乐 朗读 、入情入境入心声 。 有位 理论家这 样说 : “ 音乐 是不需要 中介 的语言 ,它 往往 通过直 感式 的体验 ,让 听者从音 乐感 知产生 内心 的情 感体 验 ,激 起人们 的联 想 。”因此 ,在教 学过程 中 ,在 恰 当 的时候 ,播放 一首与 课文 内容匹 配的 曲子让学 生边读 边 体会 ,也 常会把 老师讲 不清 说不 明的、课 文 中蕴 含 的东西 淋漓 尽致地 传给 学生 。在教 《 二泉 映月 》这一课 时 ,学生 对第 4 和第5自然段有 些不太 理解 ,这时 我就播放 《 二泉 映 月 》这 首名 曲, 乐 曲凄婉 流 畅,跌 宕 回肠 ,表 达 了伤心 悲 怆 的情感 ,让 学生在舒 缓 、哀怨 的歌 曲中感受 阿炳生活 的 凄 凉 , 以及 在 这样 的环 境下 阿炳 敢 于 同命 运 抗争 , 矢志 不 渝地 追求 美好理 想 的精 神 ,他把 自己内心 的动 荡 以音 乐 的 形 式淋漓 尽致 的表现 出来 ,我让学 生边读 边感 受音乐 的丰 富 内涵 。明显 的乐 曲深 深打 动 了学 生 ,朗读 生和 乐 曲声完 毕 了 ,同学们还 沉浸 在乐 曲的意境 中,我 问同学们 : “ 你
当 不错 。 2 、片段作文—— 文本与情感的美妙碰撞 在 听学 校优 秀 教 师讲 授 课 文 《 第 一 次抱 母 亲 》一 文 时 ,就 看 到她 先 后 两 次播 放 了 《 烛 光 里 的妈 妈 》这 首 歌 曲,这 篇课文 是歌 颂母 爱的 ,在感 受完 母亲对作 者 的爱 以 及儿 子对母 亲 的爱 之后 ,老师让 学生面 对这一幕 幕感人 的 母 爱场面 ,写下感 受 ,同时播放 音乐 。学生就 在这荡气 回 肠 的感人音 乐 中开始 了个 性化 的创作 ,我只记 得当 时听课 的我 也 因为这首歌 而暗 暗流泪 ,我想 到 了课 文的作者和 他 的妈 妈之 间的一幕 幕 ,也想起 了 自己和 妈妈之 间的种种 经 历 ,而学 生在这种 氛 围中写 出来的作文 更是 异彩纷呈 ,给 这 堂 课 制 造 了一 个 高 潮 。 三 、音乐运用与课 堂教学中的思 考 1 、选 择 合 适 的音 乐 。 音乐 的种类 很多 ,有 抒情 的,有热 烈、奔放 的,悲伤 的,有快 乐 的,教师 身对音乐 应有 一定 的审美能力 , 了解 许 多合适 教学 的音乐 ,如钢琴 曲、轻 音乐等 ,再根 据教学

让音乐唱响在中学语文课堂论文

让音乐唱响在中学语文课堂论文

让音乐唱响在中学语文课堂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优美的乐曲和文章的有机结合,烘托艺术气氛,给学生刺激,使学生兴奋,学生为作品的形象而浮想联翩,理解文章更容易,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效果更好。

教师要适时的把音乐恰当的引入语文教学之中,让它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语文知识,获得审美愉悦,让语文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音乐高效课堂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她那甜美的微笑,就是音乐作用的结果。

相传蒙娜丽莎是一位商人的妻子。

当达.芬奇给她画像的时候,下赶上她的儿子刚刚死去,为了使她能微笑起来,商人请来了许多幽默大师,给她表演滑稽戏,但都未能使她摆脱忧愁与烦恼。

后来请来一支乐队,演奏她家乡的音乐。

渐渐地她被优美的音乐陶醉了,露出了微笑,达.芬奇立刻将她的微笑描绘下来,完成了这幅世界名画。

假使没有音乐对蒙娜丽莎的作用,她或许不会微笑,也许不会有这幅名画流传于世了。

可见,虽然音乐是无形的,但力量却是巨大的。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自古以来关系十分密切。

春秋战国时代,所有诗都可以配以音乐用来歌唱的,即凡歌唱的都可看作为诗。

其中《诗经》中《伐檀》、《采薇》就是劳动之歌;汉朝时,前代的曲谱逐渐失传,汉政府便设置了乐府机构来收集民间诗歌。

这些诗歌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辞,也都是可以传唱的;唐朝时,有相当部分诗在当时都曾谱入歌曲,流行于歌坛。

特别是有些诗人,完全依照曲调的节奏,来填词歌唱;到了宋朝就定名为“词”;所有的词在当时都是可以歌唱的。

一、音乐渲染课文背景。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经验之谈。

新课导语是一堂课的前奏曲,其目的是激趣启思。

若能设计一个具有创意、富有魅力的教学引言,做到先声诱人,引人入胜,就可奠定这堂课的成功的基础。

而音乐有着其它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作用,它能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入特有的意境中,让学生随其喜而喜,随其悲而悲,随其怒而愤,随其虑而忧……从而进入角色,给本来枯燥的课堂谱上跳动的音符,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让音乐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绽放——试论音乐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让音乐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绽放——试论音乐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让音乐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绽放——试论音乐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内容摘要]音乐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基于对语文教学学科性质的重新认识。

在新课标的冲击下,音乐与语文教学的课堂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改变了语文教学中传统、简单的文本分析形式,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增进了语文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艺术初中语文教学整合情感熏陶音乐通过有规律的组织音符,在时间上流动的音响,表达人们情感的艺术。

然而,语文也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表达人们情感,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

贝多芬称音乐为“人类精神的火花”,而语文课也是“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可以说,语文和音乐在表达情感,反映生活,倡导美的境界等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同文学中的诗歌一开始就结为姻缘。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放飞音乐,把音乐的阳光洒进语文课堂,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响起来,二者能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一、在讲读课文前采用音乐导入:抛砖引玉、创设氛围、调节情绪。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的确,如于老师所言,在教师将学生引领到未知领域的征程中,敲好这“第一锤”,敲响这“第一锤”,显得至关重要。

用音乐导入,可以营造与课文意境相和谐的气氛,创设情境,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赏析文本奠定感情基调。

㈠、抛砖引玉:曲在此而意在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音乐导入新课,目的为了“引出”,它是一折“垫戏”。

垫得好,可起烘云托月之效,曲已是“百尺竿头”,意却要“更进一步”。

如在教学《口技》一文,我精选了《百鸟朝凤》中群鸟朝贺一段乐曲,一杆唢呐,吹得整个课堂群情雀起。

这时就势导入:小小一杆唢呐便把群鸟欢腾争鸣之声摹拟得栩栩如生、惟妙维肖,实为难得。

然而,今天,我们要来看一种,不,是听一种无须借助任何乐器,仅凭一张嘴,就能摹拟各种声响的更为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口技(板书课题)。

一时间,学生就被“撩拔”了起来,踊跃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当中,其热情之高涨不言而喻。

优美音乐,让语文课堂更动听

优美音乐,让语文课堂更动听

优美的音乐,让语文课堂更动听在语文教学中,让优美的旋律走进语文课堂,可以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尽可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优美的旋律可以把听众置身于与文学作品的意境情节相融合的音乐氛围中,二者的交融能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使其在语言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中完成审美体验并得到审美愉悦。

因而,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可以为课文选配合适的乐曲,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顺利完成文学鉴赏的任务,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作了以下的尝试与探索,和大家共享。

一、巧用音乐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态度,而要使他们整个身心充满欢乐。

”因此,根据情感驱动原理,利用移情作用,情境教育能促使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并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挖掘教材中健康、愉快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教育对象,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并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语文课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在新课开始时,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往往能创设一个非常良好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体会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比如在上《孔雀东南飞》时,就可以先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来配合,让学生从那忽疾忽缓、时轻时重的乐曲中体验课文情感,共同感受相见时的悸动、相知时的惊喜、相爱时的欢悦、送别时的凄凉、殉情时的悲切、“化蝶”时的真切,那么学生很自然地会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不幸遭遇联想到课文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悲剧,这就为教师正式讲析课文打下了情感的基础,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

二、巧用音乐烘托情感,推动课堂氛围达到高潮一堂好课应该是波澜起伏、高潮迭出的。

让音乐为语文课插上翅膀-《语文课上》作文600字

让音乐为语文课插上翅膀-《语文课上》作文600字

让音乐为语文课插上翅膀|《语文课上》作文600字语文在高中学科中地位比较尴尬,如果不注意学生积极性的培养,语文课堂就很可能成为数理化的第二战场和漫画小说的秘密基地。

其实在语文课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加入音乐,因为音符和汉字可谓是最奇妙的东西,一个个的个体一经组合,便立即擦出扣人心弦的火花。

汉语,声、形、意、调缺一不可,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音乐与语文的结合,一定会妙不可言。

新课标提出“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这告诉我们,可以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手段辅助语文教学,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重庆市开展一年课改下来,我在用音乐辅助语文教学上做了诸多尝试,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一、将音乐引入课文讲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一)以音乐营造课文氛围“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很快很准确地进入作者创作的情境,这时候,音乐能帮忙。

《荷塘月色》的淡雅宁静以清新的《致爱丽丝》为配乐;《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深情的《懂你》做渲染;《雨巷》以惆怅的《丁香花》做背景,不仅能渲染氛围,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感情。

以乐促情,事半功倍。

作为诗词来说,本来就是伴随音乐发展的,豪放与婉约,清新与低沉,都能在恰当的背景音乐中得以展现。

(二)以音乐促进课文朗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平义。

”朗读,无疑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

如今的学生,早读逐渐变得沉默了,宁愿默看也不愿张嘴,究其原因――一味地重复机械式的朗读,学生尽管开口,但并未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收效甚微,而此举更恶劣的影响在于毫无感情的朗读影响了学生对读书的热爱,渐渐养成少读不读的坏习惯,贻害终生。

将音乐引入朗读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方法,音乐用节奏、旋律、速度等各种手段来表现人的情感,而文学的音韵、节奏就吸收了音乐的技巧,有时柔和萦绕,有时铿锵有力,伴着美妙的音乐诵读,让音乐诠释关文,让学生产生了强大的迎合“美”的内在动力。

让音乐为语文课插上翅膀

让音乐为语文课插上翅膀

让音乐为语文课插上翅膀摘要:自古,语文与音乐就是相伴而生的。

在语文教学中,用音乐营造学习氛围,配乐朗读课文,利用音乐深入体会文章主旨,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使语文与音乐完美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

让音乐走进语文殿堂,使音乐成为语文教材的有益补充,既丰富了语文的教学资源,又能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感受到语言和音乐的美。

关键词:音乐;语文教学;潜移默化人们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诗经》就是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

现代语文中的“词”在《辞海》中的释义之一是:“词,诗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在语文课中,我尝试了配乐朗读、音乐导入、音乐欣赏等方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音乐有健全大脑的作用,能培养人的情感体验力和感知、想象及思维能力,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成功的音乐作品,它既能催人泪下,又能使人欣喜若狂;它既能催发灵感,又能激起人们的写作热情。

因此,它既是一种最喜悦也最悲哀的艺术,又是一种最圣洁也最疯狂的艺术,更是一种最原始也最现代的艺术。

一、种类繁多语文教材中既有形象性极强,又富于感染力的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又有感人肺腑的散文、记叙文;还有介绍科普知识及某种科学历史的说明文等等。

这档节目囊括了朗诵、合唱、戏曲、舞蹈及打击乐演奏等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加上方舒、徐涛、吕中、曲敬国、田二喜、周正、师春玲、木兰合唱团等著名艺术家及团体的加盟,为“音乐语文课”的演出提供了质量保证。

1.气氛平静的音乐往往在一节课开始前,教师要让学生听一段轻松的音乐。

目的在于驱除分散的思想,使大脑处于“放松性警觉”的状态中。

如new age 是一种宁静、安逸、闲息的音乐,纯音乐作品占的比重较多,有歌唱的占的比重较少。

new age很多时与音乐治疗有关,不少new age 音乐说可以治病,也有不少与打坐冥想有关,这与new age思潮哲学有莫大关系。

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

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
不用说, 学生们一下就“ 听懂” 了“ 雨娃娃” 的话, 在后来的男女分角色
许多课文中 作者表达的 感情 , 通过各种不同 形式的朗 读, 反复揣 摩, 然后适当 讲解, 学生便能体会, 如果再借助音乐这种情感和艺术,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 那学生就会
1 6 3
二、 运用 音乐。 顿悟课 文的思想内容
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有依靠文字和老师的讲解分析是不
够的,尤其是情感的激发,但如能把音乐和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的 话, 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如我在上《 借生 日 》 这篇课文时, 我就利用
用, 在一定情况下, 可以使大脑全面发展, 更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使大 脑发挥最高效益。 音乐能培养人的情感体验力和感知、 想象及思维能 力, 能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音乐也会发挥它的无限魅力, 对营造课堂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进学生对 文本的深入理解, 促进学生背诵, 激发联想和想象等都有着良好的催
而出 : “ 雨点儿 !” 这样 就很 自然地进入到本课 的学 习。
付出了 太多 太多。在听完这首歌曲的时候, 我 让同学 们想想: 平时爸
爸妈妈是怎么关心你, 照顾你的?昕完这首歌曲的时候 , 很多学生都
哭了, 我从这里看出孩子们已经真正理解到了父母的爱, 抓住这一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学习《 雨点 儿》 第二至 第四自 然段时, 我先播放歌曲《 下雨》 , 听
到歌曲前 , 雨中滴滴答答的声音 , 学生们立即竖耳静听, 我适时而问:
机, 我问同学们应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同学们畅所欲言: “ 爸爸妈妈下 班时给他们倒水 , 给爸爸妈妈捶背 , 在他们生 日的时候送上我们亲手 做的生E l 礼物……” 歌曲的运用不仅使课堂的效果好起来 , 更取得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响起
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李卫兰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字里行间都寄托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通过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去领悟作者的情感,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怎样才能将作者、教者、学者三者的心声奏成一支美妙的交响乐呢?卢梭说:“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

”从广义上说,音乐是一种特殊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可以说音乐是人类最易理解的共同语言。

音乐能培养人的情感体验力和感知、想像及思维能力,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因此音乐在语文课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的广泛运用,能为课堂教学创设一定的氛围,调节学生的情绪,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对课堂教学有着辅助的作用。

于是,在课堂实践中,我尝试着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响起。

一、音乐导课,创设学习氛围。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要在课堂开始能够引人入胜。

利用适合课文内容的音乐导入新课,能驱除无关干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

《走,我们植树去》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描绘了春天桃红柳绿、万物复苏之际,号召我们广大青少年拥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这一课时,必须先要奠定学生热爱春天,赞美大自然的情怀。

我先请学生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放第二遍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教室里响起了轻轻的节拍声。

学习课文的感情基础奠定了,后边的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老师教得
自如,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知识的殿堂。

再如教学《灰椋鸟》一课,在揭示课题前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百鸟朝凤》这首非常动听的唢呐吹奏曲,各种鸟的鸣叫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起他们对鸟的喜爱之情。

于是我借机揭示课题,可爱的灰椋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形成了阅读的良好契机。

二、配乐朗读,升华读者情感。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适时配上一段适宜的音乐,可以使静态的文字具有立体感。

音乐在教室里弥漫,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以音乐为媒介,也流进听者的心田,心中涌起美妙的感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充满伤感而又不乏激情的送别诗,描写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厚意。

而小学生没有特定人生阅历,即使老师补充了相关资料,要求学生体会这种特定环境中好友间的深情,也还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上这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与课文主题相符的《送别》,让他们在音乐声中去读两人的对白,体会两人之间忍痛分别的哀怨。

忧伤的曲调,动情的歌词,不正是文中二人的心声吗?语言文字与音乐相结合的“魔力”使学生体会到了当时的意境,让作者、教者、听者的心跳动在同一个节拍上。

此时,让学生在这样的音乐声中读出的文字,还有不动情的吗?
三、背景音乐,体会课文意境。

课堂中适时加入背景式音乐,可以使师生很快地沉浸于一种诗意的氛围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能更快地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心声,感悟到课文所要表达的意境。

学习《月光曲》第九自然段之后播放钢琴曲《月光曲》,屏幕出现画面,再配以朗读,美妙的旋律,优美的语句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大海边,让他们仿佛也
身临其境。

学生对《月光曲》的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境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对贝多芬当时的激动心情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达到了突破难点的作用。

然后让学生当配音演员,给《月光曲》配上文字,最后让学生借助旋律的伴奏背诵课文,不仅事半功倍,而且再次体会了《月光曲》的优雅意境。

四、曲文对照,陶冶师生性情。

文学同音乐自古就有一种不解之缘,古今中外的无数诗文名家都常曾在音乐中捕捉灵感,在音乐中陶冶性情。

语文课上我也尝试着让学生通过边听音乐,边读课文,曲文对照,寻找他们的相通之处来达到学习课文的目的。

在教《难忘的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学生畅谈听后的感受。

然后我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课文与歌词的感情有何相通之处?(2)课文与歌词分别通过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3)作者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在比较欣赏过程中课堂气氛热烈起来,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最后,这节课在师生同唱《我的中国心》中达到高潮,完成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

五、文乐交辉,拓展读写。

学习课文《第一场雪》后,学生都被峻青笔下的雪景深深吸引了。

为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特别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我突发奇想,把《我爱你,塞北的雪》的音乐电视请进了课堂,为了更能从文字上打动学生,我还把歌词抄录在黑板上,反复引导学生品赏电视荧屏上那美丽的雪景,欣赏那美妙的歌词,理解作者对雪的热爱赞美之情。

然后将塞北的雪与胶东半岛上的第一场雪来一个对比,引发学生的联想,让两处雪景相映生辉,在音乐中让学生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思维在“纷纷扬扬”与“飘飘洒洒”的雪花里飘飞。

然后让学生联
系生活实际,写自己眼中的雪景,身边的雪景,学生做到了意到笔随。

有位学生平时最怕写景的作文,居然扬扬洒洒地写得很美:今天终于下雪了,我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笔,去窗口欣赏雪景,今天的雪下的不太大。

开始时,雪花依稀可数,隐约难觅,仿佛天上有位神人,漫不经心地散落了几个细碎的花瓣。

过了十分钟后,我看见了几片鹅毛般的雪花夹在雪沫中飞舞着,然后慢慢地躺在湿润的大地上。

雪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飘飘摇摇,纷纷扬扬,从天空中飘下来。

雪花刚落在地面上就渐渐融化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过好景不长,还不到三十分钟雪就停了。

我急了,心想我还没看够呢!怎么就停了啊?这也真够快的。

到了十二月份就是隆冬了,到那时候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絮,纷纷扬扬,漫天飞舞,会更加好看迷人的。

我期盼着那天快点到来。

六、音乐作文,触发学生灵感。

音乐可触发学生的灵感、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使平常大家不愿去写、无话可写的作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

一次作文课上,我也把音乐请进了进来。

我给学生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让学生静静地聆听:夕阳西下,归帆点点,渔歌互答,此起彼伏,水面点点碎金,水汽四下里弥漫开来……学生一边听一边将听懂的内容记录下来,不规定条条框框,学生想怎样写就怎样写。

这样,既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又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后,学生告诉我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感觉到是在写作文,而是在跟音乐对话,诉说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感觉非常奇妙,希望以后能再上这样的作文课。

说得我心里直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生活中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会无动于衷。

”当
然,在语文课堂中运用音乐往往应结合课文和歌曲的内涵,把它们有机的、科学的联系在一起,只有对教材的思想内容和乐曲、歌曲的思想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正确的选择乐曲、歌曲来相应的教材配,才能显示出两者结合的威力,才能达到极佳的效果。

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响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