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有答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doc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设计龙的故乡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语言丰富、情感丰厚、思想丰蕴,可读性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复述课文、梳理情节、概括感悟内容、把握主旨等能力的好材料。
本文文题是编者所拟,颇具深意,是文眼,是感悟文章内容、把握主旨、精神品德渗透的关键。
【设计说明】本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的一篇传记,名为《夺取南极的斗争》,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时文题改为《伟大的悲剧》,有删节。
这部集子分别记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的传记12篇。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语言丰富、情感丰厚、思想丰蕴,可读性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复述课文、梳理情节、概括感悟内容、把握主旨等能力的好材料。
本文文题是编者所拟,颇具深意,是文眼,是感悟文章内容、把握主旨、精神品德渗透的关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类型】讲读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速读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文意。
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一、导语设计设计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极地图,美丽的南极风光,可爱的动物企鹅蓝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播放世界各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地图,介绍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特别介绍设在南极南纬90°的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教师寄语: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是十分高尚的!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
2、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3、感悟南极探险队员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极探险的悲剧意义。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储()存怏()怏不乐贮()藏毛骨悚()然鲁莽()白雪皑()皑羸()弱踉()踉跄跄2、找出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订正A、吞市畏缩不前风餐露宿()B、销蚀语元沦次夜不成眠()二、理解探究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2、在文章中,作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三、合作释疑1、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2、茨威格并未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把目光投向了斯科特。
为什么?四、课内精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是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案第21课伟大的悲剧1.易错字拽(zhuài)无垠(yín)癫狂(diān)凛冽(lǐnliè)吞噬(shì)销蚀(shí)羸弱(léi)步履(lǚ)遗孀(shuāng)告罄(qìng)踉跄(liàngqiàng)毛骨悚然(sǒng)忧心忡忡(chōng)怏怏不乐(yàng)姗姗来迟(shān)2.多音字角尽秘量3.形近字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闷闷不乐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侧重指因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有事而不快,“闷闷不乐”;忧愁而担心,“忧心忡忡”。
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在担心着什么。
指担心而忧愁的样子。
5.词语释义无垠:没有边际。
癫狂:精神错乱,言语或行动异常。
凛冽:寒冷刺骨。
吞噬:吞食。
销蚀:消损腐蚀。
告罄:指财物用完。
遗孀:某人死后,他的妻子被称为某人的遗孀。
坚持不懈: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不松懈。
千辛万苦:形容极多的艰辛劳苦。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也说露宿风餐。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
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夜不成眠:晚上睡不着觉。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
形容极度疲乏。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奇妙之夜》《情感的迷惘》等,传记作品有《巴尔扎克》《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等。
【文题解说】“悲剧”与“伟大”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
失败、死亡的“悲剧”性结局的确令人悲哀,但其中体现的英雄气概、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足以变成一种“伟大”的力量,震撼人心。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导学案七年级《伟大的悲剧》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斯科特等人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中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2、难点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内涵。
三、学习方法1、默读法:通过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圈点批注法:对文中精彩的语句进行圈点批注,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3、讨论法: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疑难问题,深入理解课文。
四、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勇敢的探险家为了探索未知的世界,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探险的文章——《伟大的悲剧》,去感受那些勇敢者的精神。
(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代表作有《三大师》《罗曼·罗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2、背景介绍本文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
1910 年 6 月 1 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
1911 年 11 月 1 日,挪威人阿蒙森率领的探险队到达南极点,比斯科特早了将近五个星期。
斯科特探险队在归途中悲壮覆没。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深入探究1、斯科特一行探险队的“悲”体现在哪些方面?(1)失败之悲:斯科特探险队比阿蒙森晚了近五个星期到达南极点,他们是失败者。
(2)作证之悲:斯科特一行还要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这是一种巨大的痛苦。
(3)死亡之悲:在归途中,队员们相继死去,最后斯科特也悲壮地死去。
(4)世人之悲:他们的失败和死亡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七语下21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共两课时)课型问题生成解决可_ 主备复备_______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2、自主、合作、探究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重点难点】1、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资料链接】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
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自幼徜徉沉浸在音乐、诗歌、戏剧的艺术殿堂里。
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特写各种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
她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坊面。
主要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人写的传记。
【学法指导】本文篇幅虽长,但可读性很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
同时在快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而把握课文内容。
另外,课文中有许多非常感人的细节,茨威格在笔端饱含的深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测评:1.请给加粗的字注音拽()出战栗()癫()狂悚()然角()逐告罄()遗孀()厄运()羸()弱吞噬()2.学生默读,理清故事情节,复述课文(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3、课文内容填空(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显得太晚太晚了。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到了第二天,()吃掉一天的口粮外,()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因为()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合作探究】二、合作释疑:1.无情的暴风雪就这样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当我们合起书来,他们面对失败、面对厄运、面对死神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请说出文中你最难忘的是哪个细节?说说它感动你的原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1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1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1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21 伟大的悲剧【预习案】一、材料链接1、作者介绍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出身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
在法国结识威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
一战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
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
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1年到达巴西。
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
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于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同精灵的斗争》等。
2、南极资料简介地理位置: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
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
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战栗()步履()悚然()羸弱()告罄()无垠()凛冽()遗孀()(2)解释下列词的含义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吞噬:语无伦次:羸弱:告罄:3、整体感知填表并复述故事情节。
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12.1.16.白色雪原12.1.18.南极点12.2.17.埃文斯死去12.3.2.12.3.21. 无法离开帐篷12.3.29.帐篷里12.10.29.12.11.12.三、质疑【探究案】一、内容探究1、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4、主题思想二、写法探究1、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有感情地朗读,品读中再现英雄的形象,走入他们的心灵,感受作者的挚情。
七下语文导学案21《伟大的悲剧》(含答案)
21 伟大的悲剧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理清思路概括内容。
2.品味意味深长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自究【知识链接】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国家)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导入:是的,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确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
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1.给加点字注音无垠.()战栗.()履.行()拽.出来()辜.负()钦.佩()鲁莽.()告罄.()2.成语填空坚持不()不可思()风()露宿精疲力()毛骨()然()武扬威寸步之()海市()楼3.课文内容填空(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显得太晚太晚了。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到了第二天,()吃掉一天的口粮外,()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因为()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二、互究1.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用四字短语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2)文中哪句话是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它有什么作用?2.斯科特一行南极之旅的悲剧体现在哪些方面?三、深究3.在文章中,作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请你说一说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四、达标检测千百年来,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你能列举几个吗?【课后反思】21 伟大的悲剧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2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体味重要语句,体会作者对英雄的赞颂之情;2.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七年级下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七年级下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1、会读、会写、会解释课后生字词。
2、理清故事情节,品味文中细节,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预习提纲1.自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解决字词障碍;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时间、人物、地点、结局)。
三、交流探究1、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在文中的哪一部分体现的(找主旨句)?齐读后说说有何作用?2、各小组选择最打动自己的情节,讨论“是什么打动了你?3、斯科特探险队的队员们在探险途中表现了怎样高贵的品质?四、自由展示1、复述课文内容,并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读文的感受或心情。
(如感动、崇敬、钦佩、敬佩等)2、文中哪个情节、细节或一句话深深的打动了你,让你激动难忘?请找出来进行品析。
3、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而且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我们该怎样面对呢?五、拓展延伸2002年7月,英国安妮公主到达南极,纪念斯科特逝世90周年。
茫茫冰雪,浩浩雪原。
斯科特等人长眠的地方,只有一方矮矮的坟墓,一个小小的十字架。
请你为他们设计墓碑并写几句墓志铭。
注:1、导入提示可以从夸父逐日的故事导入课文——伟大的悲剧,或者由对心中的英雄导入课题。
2、建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决字词;三、结合预习2交流1进行展示1;四、结合交流2进行展示2;五、进行交流探究3;六、进行自由展示3;七、进行拓展延伸训练。
八、总结。
第21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案5-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伟大的悲剧序号:75—78七年级备课人:汤亮审核:七年级语文组时间:2010.5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积累“风餐露宿,夜不成眠,精疲力竭”等词语。
2、品味文中细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抓住主要信息,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导学课时:2课时导学指导:情境导入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评价鉴赏法。
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拽.()广袤无yín()diān()狂凛liè()吞shì()销shí()羸.()弱步lǚ()告罄.()遗shuāng()雪qiāo()坚持不懈.()千辛.()万苦风cān()露宿夜不成mǐn()精疲力jié()mèn mèn()不乐毛骨sǒng()然yào()武扬威yáng yáng()得意yàng yàng()不乐shān shān()来迟忧心忡忡..()疲bèi()不堪wèi()缩不前鲁mǎng()大胆念念..()有词语无lún()次jing()打细算2、搜集相关资料(1)简介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景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最令你难忘,你为什么感动?请说一说,写一写。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能够借助字典或工具书掌握本课涉及的重点生字词。
1、学会自主学习,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教学重点】1、通读课文,使学生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能够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2、背景知识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南极,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而斯科特等五人在返回的路上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第一课时一、基础部分(一)走进作者《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国籍)著名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
(二)解决字词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拽.( ) 无垠.( ) 癫.狂( ) 凛冽..( ) ( ) 吞噬.( ) 销蚀.( ) 羸.弱( ) 步履.( ) 告罄.( ) 遗孀.( ) 毋.()宁战()毛骨悚.然( )怏怏....来迟( ) 忧心忡忡..不乐( ) 姗姗( ) 疲惫.不堪( ) 鲁莽.大胆( ) 皑皑.()2写出下列意思的词语(1)形容十分恐惧。
惧然,恐惧的样子。
()(2)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3)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4)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5)比喻虚无缥缈,实际不存在的事物。
()(6)忧愁的心情不能安静。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7)慢腾腾地来晚了。
姗姗,行走缓慢的样子。
()(8)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9)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
()(10)形容非常疲乏。
()(11)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12)在使用人力物力时仔细计算,不浪费。
()(13)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与答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与答案《伟大的悲剧》导学案与答案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细节中的情感。
4、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5、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前预习】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作家。
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但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代表作: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还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拽( ) 无垠( ) 战栗( ) 癫( )狂毛骨悚( )然履( )行怏怏( )不乐姗姗( )来迟辜( )负凛( )冽( ) 贮( )存忧心忡忡( ) 充沛( ) 毋( )宁羸( )弱吞噬( ) 蹒( )跚( ) 告罄( ) 疲惫不堪( ) 白雪皑皑( ) 海市蜃( )楼遗孀( )2、解释下列词语。
战栗:不可思议:风餐露宿: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猎猎:怏怏不乐:姗姗来迟:辜负:凛冽:忧心忡忡:充沛:毋宁:吞噬:语无伦次:踉踉跄跄:羸弱:蹒跚:告罄:海市蜃楼:3、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4、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语句,填写下表。
5、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精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6、根据故事梗概,梳理脉络情节。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7、划分文章结构。
一(1-3)斯科特探险队在南极极点的所见所感。
二(4-13)探险队在归途中与严寒和死神搏斗,最终全队覆没的经过。
①(4-7)第一个队友(埃文斯)死去了。
②(8-10)第二个队友(奥茨)也死去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第1课时)导学案
龙南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稿编写人:蔡金晶审稿人:罗丹、李秋蓉编写时间:2019年5月15日使用时间:2019年 5月日班级:小组:姓名:一、学习目标: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二、学习重点:品味文中的细节。
三、学习难点:感受人物崇高精神品质。
四、预学部分【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著名奥地利犹太裔作家。
中短篇小说巨匠,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也着有多篇名人传记。
相关资料:南极(英语:south pole)是根据地球旋转方式决定的最南点。
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极区域,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公里。
2、给加点字注音:吞噬.()角.逐()雪橇.()癫.狂()拽.出()毛骨悚.然()毋.宁()皑.皑()怏.怏不乐()3、词语解释:毛骨悚然——风餐露宿——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语无伦次——精疲力竭——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1、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你认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悲”在哪些方面?(要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2、这些“悲”中包含了哪些含义?3、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里?(要以文中的具体事件为依据)4、诵读课文最后一段,谈谈你的理解。
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léi)弱的人吃力地着自己的脚步, B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 C 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 D 着蹒跚的步(lǚ)。
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储藏点, E ,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方格内。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XX区XX一中2015年春季期导学案班_____组_________科目:语文主备:审核:编号:课题:伟大的悲剧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感受南极科考队员震撼人心的悲壮美,培养自己大胆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2.推敲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客观辩证的看待人生的成功与失败。
学习指导学习内容与过程【重难点提示、解析】1、本文重点是对斯科特探险队崇高精神的颂扬和赞美,他们的肉体虽然倒下了,但是他们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这就是伟大的悲剧。
2、作者对斯科特五人在失败和死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坦然和勇敢进行了重点的描写。
同学们请着重阅读理解作者的含义。
【自研自探】请同学们阅读全文完成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南极,主人公是斯科特,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鲍尔斯、威尔逊、埃文斯,等共四名探险队员。
除了他们这一组探险队之外,还有一组探险队,他们先于一个月(时间)到达。
因此,这个站也叫阿蒙森—斯科特站。
2.斯科特一行五人清晨启程时和快到到南极点后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在原文中找出来,做好批注)出发前: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的比平时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的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达极点后: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二、合作探究*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一行人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伤的心情。
但事实上作者并不是这么想,作者为斯科特等人作转,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个说法。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教师寄语: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搏斗中消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是十分高尚的!.....................................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
.................2.、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3.、感悟南极探险队员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极探险的悲剧意义。
..............................一.、根底知识.....1.、给以下加线的字注音。
...........储.〔.〕存..悚.〔.〕然......贮.〔.〕藏..怏.〔.〕怏不乐..毛骨鲁.莽.〔.〕.白雪......踉.〔.〕踉跄跄..羸.〔.〕弱..皑.〔.〕皑2.、找出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订正A、吞市....夜不成眠〔.....〕......语元沦次.....〕B、销蚀....风餐露宿〔....畏缩不前二、理解探究......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达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2.、在文章中,作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三、合作释疑......1.、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2.、茨威格并未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把目光投向了斯科特。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精编」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精编」21伟大的悲剧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
2、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关键语句。
3、感悟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一、预习导学1、导入:是的,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确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
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2、作家作品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国家)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垠()遗孀()夜不成眠()毛骨悚()然凛冽()()zhuài()出来diān()狂步lǚ()鲁mǎng()忧心chōngchōng()()4.找出并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跚跚来迟()秧秧不乐()母宁()赢弱()5.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刻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二、整体感知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2、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答案】一、预习导学2.奥地利3.yínhuāngmiánǒnglǐnliè拽癫履莽忡忡4.跚-姗秧—怏母-毋嬴-赢5.(1)以拟人化手法写出挪威国旗似乎在炫耀威力,显示威风。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理解作品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3.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导学内容:一、作者简介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作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大师之一。
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和精致的笔触闻名,被称为“心理小说大师”。
他的代表作品《伟大的悲剧》是他的一部杰作,深受读者喜爱。
二、作品背景《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道德、伦理和人生意义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医生,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道德选择。
三、主要内容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年轻医生在小镇上开设了一家医院,他十分热心于医学事业,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
一天,他面临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一名病人需要援救手术,但手术风险极大,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医生陷入了艰难的选择中:是冒险手术,还是放弃治疗?四、人物分析1. 年轻医生:他是一个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医生,但他也面临着道德困境,他的选择将决定一名病人的生死。
2. 病人:他是一个需要援救的病人,命悬一线,需要医生的决定来拯救他的生命。
五、主题探讨《伟大的悲剧》探讨了道德、伦理和人生意义的问题,引发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良知的挑战。
作品中的主题是:在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的选择会影响他人的命运,我们应该如何权衡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六、延伸阅读1. 茨威格的其他作品:《人类群星闪灼时》、《无限的心》等。
2. 关于道德伦理的哲学著作: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
导学案总结:通过进修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个医生面临的道德困境,还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
作品引发了我们对道德、伦理和责任的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导学案第21课宏大的悲剧1.易错字拽(zhuài)无垠(yín)癫狂(diān)凛冽(lǐnliè)吞噬(shì)销蚀(shí)羸弱(léi)步履(lǚ)遗孀(shuāng)告罄(qìng)踉跄(liàngqiàng)毛骨悚然(sǒng)忧心忡忡(chōng)怏怏不乐(yàng)姗姗来迟(shān)2.多音字角尽秘量3.形近字4.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闷闷不乐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愉快。
侧重指因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愉快。
有事而不快,“闷闷不乐”;忧愁而担忧,“忧心忡忡”。
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特别忧愁,在担忧着什么。
指担忧而忧愁的样子。
5.词语释义无垠:没有边际。
癫狂:精神错乱,言语或行动特别。
凛冽:寒冷刺骨。
吞噬:吞食。
销蚀:消损腐蚀。
告罄:指财物用完。
遗孀:某人死后,他的妻子被称为某人的遗孀。
坚持不懈: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不松懈。
千辛万苦:形容极多的艰辛苦苦。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也说露宿风餐。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
形容事物特别希奇。
夜不成眠:晚上睡不着觉。
精疲力竭:精神特别疲惫,体力消耗已尽。
形容极度疲乏。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头,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
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奇异之夜》《情感的迷惘》等,传记作品有《巴尔扎克》《人类的群星闪烁时》等。
(1)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
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掩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
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原掩盖的暴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
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
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气。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导学目标:1.通过学习《伟大的悲剧》这篇文章,能掌握一些关于悲剧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能理解和分析《伟大的悲剧》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并进行自我思考和评价。
一、预备知识1.悲剧的定义悲剧是一种以悲痛的结局为特征的文学作品,经常展示人类的痛苦和挣扎。
基本特征包括主角是具有高贵出身的人物,人物的缺点是导致自己和周围人物的灾难,主要表现方式是在冲突中经历的情感波动和痛苦。
2.悲剧的结构悲剧的结构包括五幕:第一幕:导言,介绍主角和背景;第二幕:发展,呈现冲突和局面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幕:高潮,达到高潮之时,主角开始承担后果;第四幕:落幕,主角逐渐接受现实,并接受自己的失败;第五幕:终曲,回忆主角的过去,总结悲剧的主题。
二、文章分析1.文章主要内容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西方文学中著名的几个悲剧,包括古希腊的《奥赛罗》和《大家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以及美国作家阿瑟. 米勒的《销售员之死》。
文章回顾了这些悲剧的情节和主题,并探讨了它们所揭示的人性弱点和社会问题。
2.文章特点本篇文章介绍了多个悲剧作品,对每一个作品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而且作者对每个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文章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了悲剧作品中的主要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三、评价与思考阅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地认识到悲剧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悲剧作品其实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人的缺陷和错误,更是整个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劣根性。
这些短暂的悲剧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长久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对这些故事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地处理我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
四、总结本篇文章对于初学者学习悲剧文学非常有帮助,它能够提供基本的概念和分析,还能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和解析。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悲剧作品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并能够更好地体会文学的魅力和人性的沉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教师寄语:一个人虽然在不可战胜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是十分高尚的!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
2、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3、感悟南极探险队员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极探险的悲剧意义。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储()存怏()怏不乐贮()藏毛骨悚()然
鲁莽()白雪皑()皑羸()弱踉()踉跄跄2、找出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订正
A、吞市畏缩不前风餐露宿()B、销蚀语元沦次夜不成眠()
二、理解探究
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2、在文章中,作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三、合作释疑
1、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2、茨威格并未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把目光投向了斯科特。
为什么?
四、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是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
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
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是指什么事?
2、画横线句子中讲“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该如何理解?表现了斯科特怎样的感情?
3、为什么斯科特五人到达极点时,“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4、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
五、拓展迁移
所谓“南极大陆的物质平衡”,说通俗了,就是研究大陆冰盖的增减。
至于冰盖的增减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可用一喜一悲来概括。
先说喜。
现在不仅中国,而且全球都缺淡水。
而总量为2700万立方千米的南极冰盖,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27%。
有人估算,这可够全人类用上7500年。
这样一说,冰盖还是越大越好。
那么南极冰盖每年增加多少呢?有材料称称,每年10厘米左右。
冰盖的“收入”来自降水,主要是降雪。
但南极大陆太大,面积约是中国的1.5倍,降雪极不均衡。
在南极内陆,降水量简直比撒哈拉大沙漠还惨!南极大陆其实是全球最为干旱的大陆,号称“白色沙漠”。
所以它的降水到底有多少,如何分布,必须把握准确。
再说悲。
有人大胆设想过,南极冰盖一旦全部融化,情景如何,有两说:一说是全球海平面将上升空60米,一说是60至90米。
其实,不管哪位说对了,都不得了。
那将意味着包括纽约、伦敦等著名城市要沦为“水晶城”。
全球陆地面积将缩小2000万平方公里。
冰盖的“支出”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表面蒸发,二是底部消融,三是冰山崩溃,四是快速冰流(即是快速崩溃)。
1.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结构方式是,本文的说明方法
有。
3.二、三段中有两个词分别与首段中的“增”“减”相照应并构成比喻,这两个词是
4.第二段中称南极大陆为“白色沙漠”,其原因是什么?
5.结合课文《伟大的悲剧》和课外阅读中的两篇文章,谈谈人类对南极考察或开发的前景将会如何?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chǔ yàng zhù sǒng mǎng ái léi liàng
2、噬无伦
理解探究
1、(1)无私、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慨。
以他的绝命书为证。
(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奥茨勇于走向死神。
(4)无私的爱。
斯科特的日记即是证明。
2、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3、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合作释疑
1、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
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
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
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课内精读
1、南极点竟在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
2、温度低,所以水分都凝固成冰了,空气中水蒸气少,自然就干燥了... “国旗”乃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乃斯科特内心感觉,表现了斯科特的无奈和沮丧。
3、他们虽然到达南极点,但已不是成功的英雄,因而心情沮丧,便觉得“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4、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追求,虽是对手,但又彼此尊敬。
五、拓展延伸
1. 南极大陆冰盖的增减与我们的关系。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先概括后具体,结构方式是先总后分,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作诠释(答对任意四种均可)
3.二、三段中有两个词分别与首段中的“增”、“减”相照应并构成比喻,这两个词是收入和支出。
4.南极大陆是全球最为干旱的地方,以长年被冰雪覆盖。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