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练习题

内经练习题
内经练习题

内经练习题

第七单元病之形能

素问·热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据《素问?热论》,两感于寒者则()

A、病轻

B、病甚

C、易已

D、必不免于死

2、《素问?热论》认为伤寒二日,则()

A、太阳受之

B、阳明受之

C、少阳受之

D、太阴受之

3、《素问?热论》认为伤寒四日,则()

A、太阳受之

B、阳明受之

C、太阴受之

D、厥阴受之

4、《素问?热论》认为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于脏者,治以()

A、吐法

B、下法

C、汗法

D、清法

5、据《素问?热论》,其不两感于寒者,八日则()

A、巨阳病衰

B、阳明病衰

C、少阳病衰

D、少阴病衰

6、据《素问?热论》,其不两感于寒者,十二日则()

A、太阴病衰

B、少阴病衰

C、厥阴病衰

D、阳明病衰

7、据《素问?热论》,“耳聋微闻”是由于()

A、少阳病衰

B、阳明病衰

C、太阳病衰

D、少阴病衰

8、据《素问?热论》,“身热少愈”是由于()

A、太阳病衰

B、阳明病衰

C、少阳病衰

D、太阴病衰

9、据《素问?热论》,其满三日者当用()

A、泻下之法

B、泄热之法

C、发汗之法

D、涌吐之法

10、据《素问?热论》,热病产生遗热是由于()

A、热甚而强食

B、热甚而再感

C、热甚而忧思

D、热甚而热食

单选答案

1. (D)

2. (B)

3. (C)

4. (C)

5. (B)

6. (C)

7. (A)

8. (B)

9. (B)

10. (A)

二、多项选择

1、据《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邪则()

A、不得卧

B、头项痛

C、烦闷

D、腰脊强

E、耳聋(B、D)

2、据《素问?热论》,伤寒五日,少阴受邪则()

A、口燥舌干

B、囊缩

C、渴

D、烦满

E、鼻干

(A、C)

3、据《素问?热论》,其不两感于寒者,十日太阴病衰,则()

A、少腹微下

B、渴止

C、腹减如故

D、头痛稍愈

E、思饮食

(C、E)

4、据《素问?热论》,其不两感于寒者,十二日厥阴病衰,则()

A、囊纵

B、思饮食

C、身热少愈

D、少腹微下

E、舌干已(A、D)

5、《素问?热论》认为,病热少愈当禁()

A、食肉

B、多食

C、食热

D、食冷

E、食甘

(A、B)

6、《素问?热论》认为其两感于寒者,少阳与厥阴俱病,则()

A、口干

B、烦满

C、头痛

D、耳聋

E、囊缩而厥

(D、E)

7、《素问?热论》对于热病提出的治疗大法包括()

A、汗法

B、下法

C、吐法

D、泄法

E、消法

(A、D)

8、《素问?热论》以夏至

节为标志,将外感热病分为()

A、中风

B、伤寒

C、温病

D、暑病

E、湿温

(C、D)

9、据《素问?热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则出现()

A、身热

B、目疼

C、鼻干

D、渴

E、不得卧

(A、B、C、E)

10、据《素问?热论》,伤寒热病治疗大法是()

A、根据病变脏腑的经脉予以调治

B、治其未传之经

C、治其已传其经

D、病在表可发其汗

E、病在里可泄其热

(A、D、E)

11、据《素问?热论》,若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出现()

A、头痛

B、耳聋

C、口干

D、烦满

E、厥

(A、C、D)

12、据《素问?热论》,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出现()

A、头痛

B、腹满

C、身热

D、不欲食

E、谵语

(B、C、D、E)

三、填空题

1.据《素问·热论》,热病治疗中未满三日者,;其满三日者,。

2. 病热少愈,则复,则遗,此其禁也。

四、名词解释

1、伤寒:病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伤寒泛指感受四时邪气引起的外感病;狭义伤寒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病。此处伤寒为广义伤寒,是外感病的总称。

2、两感: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与少阴两感,阳明与太阴两感,少阳与厥阴两感。

五、简答题

1、结合《素问?热论》简述外感热病的治疗原则。

2、“遗热”、“食复”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试述热病的传变规律和六经证候。

素问?评热病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据《素问?评热病论》,不能食则()

A、复热

B、精无俾

C、其寿立而倾

D、失志

2、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病的病位在于()

A、太阳与少阴

B、阳明与太阴

C、少阳与厥阴

D、手太阴

3、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的治疗应“表里刺之”,其中“里”是指()

A、五脏

B、阴分

C、少阴

D、厥阴

4、《素问?评热病论》认为劳风病的病位在于()

A、太阴

B、肺下

C、太阳

D、少阴

5、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情缓解“不精者”需()

A、三日

B、五日

C、六日

D、七日

6、《素问?评热病论》在汗出热不衰后提出“三死”之候是指()

A、脉躁、狂言、气喘

B、烦躁、失志、不能食

C、不能食、汗出辄发热而脉躁、失志

D、脉躁、不能食、气喘

7、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症状是()

A、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振寒

B、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恶风

C、汗出辄复热,恶风

D、面足俱肿

8、据《素问?评热病论》中“劳风”的治法宜()

A、表里刺

之B、利肺散邪C、饮之服汤D、调其虚实

单选答案

1. (B)

2. (A)

3. (C)

4. (B)

.

5. (D)

6. (C)

7. (A)

8. (B)

二、多项选择

1、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的主要证候表现除身热外,尚有()A汗出B脉躁C狂言D烦满E不能食

(AD)

2、据《素问?评热病论》,治疗风厥病当取()

A阳明B少阳C太阳D少阴E太阴

(CD)

3、据《素问?评热病论》,治疗风厥的方法是()

A调理饮食B表里刺之C排痰D饮之服汤E救阴(BD)

4、据《素问?评热病论》治疗风劳的方法是()

A以救俯仰B表里刺之C配合汤药D调理饮食E巨阳引(AE)

5、据《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的三死症是指()

A汗出B不能食C狂言D脉躁疾E身热

(BCD)

6、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病的证候表现主要有()

A身热B强上冥视C唾出若涕D汗出E恶风而振寒(BCE)

三、填空题

1.据《素问?评热病论》,风厥的治疗方法包括,。

2.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治疗方法包括,。

四、名词解释

1、阴阳交:指阳热之邪入于阴分与阴精正气交结不解,是外感热病过程中邪盛正衰的危重证候。交,交争。

2、风厥:病名。指太阳受风,少阴气逆而导致的发热汗出,烦闷不除的病症。

3、劳风:病名。指因劳而虚,因虚而感受风邪所产生的以恶风振寒,项强冥视,咳吐青黄痰为主证的病证。

4、强上冥视:强上,指头项强急不舒;冥视,指视物不清。

五、简答题

1、结合《素问?评热病论》简述阴阳交的病机、症状及预后。

2、结合《素问?评热病论》简述风厥的病因病机、症状、治则。

3、结合《素问?评热病论》简述劳风的病因病位、症状、治则及预后。

素问?咳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素问?咳论》论述了外内合邪而致肺咳,其中最易伤肺的外邪是()

A、燥邪

B、寒邪

C、湿邪

D、热邪

2、《素问?咳论》认为,若寒饮食入胃,其邪气伤肺是沿()

A、肺脉而行

B、胃脉而行

C、脾脉而行

D、心脉而行

3、据《素问?咳论》,“乘至阴”则()

A、肝先受邪

B、心先受邪

C、脾先受邪

D、肾先受邪

4、据《素问?咳论》,“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的症状常出现于()

A、肺咳之中

B、心咳之中

C、肾咳之中

D、肝咳之中

5、据《素问?咳论》,“咳而失气”常见于()

A、肝咳

B、胃咳

C、大肠咳

D、小肠咳

6

、据《素问?咳论》,“咳而腹满”常见于()A、脾咳B、胃咳C、三焦咳D、大肠咳

7、据《素问?咳论》,咳病甚则唾血常见于()

A、胃咳

B、心咳

C、脾咳

D、肺咳

8、据《素问?咳论》,胆咳者常见()

A、咳呕胆汁

B、咳而胁痛

C、咳而遗失

D、咳而遗尿

9、据《素问?咳论》,治疗六腑的咳病当取五输穴的()

A、井穴

B、合穴

C、输穴

D、经穴

10、据《素问·咳论》,咳病的传变规律是:()

A.由脏及腑

B.由腑及脏

C.由五体传五脏

D.由五脏传五体

单选答案

1. (B)

2. (A)

.

3. (C)

4. (C)

5. (D)

6. (C)

7. (D)

8. (A)

9. (B)

10. (B)

二、多项选择

1、《素问?咳论》认为肺咳的发生源于“外内合邪”,具体是指()

A外伤湿邪B内伤寒食C内生水湿D外伤热邪E外伤寒邪(BE)

2、《素问?咳论》所述肺咳的表现为()

A咳而喘息有音B咳而呕C咳而胸痛D甚则唾血E甚则咳涎

(AD)

3、据《素问?咳论》,脾咳的兼症为()

A咳则遗尿B咳则失气C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D呕吐

E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CE)

4、据《素问?咳论》,肾咳的兼症为()

A咳而遗尿B咳而失气C咳则腰背相引而痛D甚则咳涎E 动则咳剧

(CD)

5、据《素问?咳论》,下列表现哪些属于三焦咳之兼症()

A吐涎B呕吐C遗矢D腹满E不欲食饮

(DE)

6、据《素问?咳论》,与咳病发生联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A三焦B肺C胃D脾E肾

(BC)

7、据《素问?咳论》,心咳之状为()

A咳则心痛B喉部梗塞C咽肿D喉痹E唾血

(ABCD)

黄帝内经背诵条文及复习思考题

《黄帝内经》选读背诵条文 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仍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仍竭。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精。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

思考题(拓展题)二年级

第一到三单元 1、数一数,下图中共有()条线段 2、根据给出的算式,请推算出每个图形代表一个什么数字。 3、猜一猜,每个汉字各表示什么数字? 学=()生=( ) 4、王奶奶家养了45只鸭子、70只鸡,养的鹅的只数和鸭同样多,鸡、鸭、鹅共多少只? 5、田田练了8天的字,前7天,每天练4张纸,最后一天练了 5张纸。田田8天一共练写了多少张纸? 6、被减数比差大19,你知道减数是多少吗? 7、一张长方形的纸,减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把剪法画出来)

( ) ( ) ( ) 第四到六单元 1、画图表示下面算式的含义。 3×3 6×2 (让学生能用图形来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 2、爬楼和锯木头的问题以及求间隔距离的问题。 (1)、小红家住在5楼。她从1楼到2楼要用1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1楼走到5楼要用多少分钟? (2)、两面旗子之间相隔2米,从左往右数,第一面彩旗与第七面彩旗之间相距多少米? (3)、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下一段要用3分钟,一共用多少分钟? (4)、把一段绳子剪成6段,需要剪几次? (5)、小明把4条绳子接起来,一共要打几个接? 3、同学们布置会场,需要4套课桌椅。两个同学抬一张桌子,一个同学拿两把椅子,应安排多少名同学?

4、小军把18朵花和小狗、小猫整齐地摆成一行。小狗的前边有4朵花,小猫的后边有7朵花,小狗在小猫的前面。小狗和小猫的中间有多少朵花? 5、一根木棍锯一次变成两段,如果小明一共锯了6次,那么现在一共有几段? 6、一根铁丝用去一半后,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剩下9米,原来这根铁丝多长? 7、用3张十元和2张二十元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币值? 8、用0、1、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按照规律画出最后一幅图的时间。 2、根据时刻画出时针和分针。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 药大学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

《内经》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一)A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 ) A. 春秋战国 B. 战国秦汉 C. 秦汉时期 D. 西汉中后期 E. 东汉前中期 2.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 ) A. 全元起 B. 杨上善 C. 李柱国 D. 王冰 E. 史崧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 A. 阴盛于外,阳盛于内 B. 阳盛于外,阴盛于内 C.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D. 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E. 寒气在下,热气在上 4.《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的含义是: ( ) A. 脏藏而隐,象现而彰 B. 藏为主,象为副 C. 藏应于象,象应于藏 D. 藏主内,象主外 E. 以上都不是 5.《灵枢·本神》指出:“心,……则伤神。” ( ) A. 愁忧不解 B. 盛怒不止 C. 悲哀动中 D. 喜乐无极 E. 怵惕思虑 6.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 A. 脉细气少 B. 皮寒 C. 腹胀

D. 泄利前后 E. 食饮不入 7.《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 ) A. 人与自然相通应 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 阴精的重要性 8.《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 ) A. 肾 B. 胃 C. 肺 D. 心 E. 脾 9.按《素问·咳论》所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见于: ( ) A. 胃咳 B. 脾咳 C. 肺咳 D. 三焦咳 E. 肝咳10.《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所致?( ) A. 肠中 B. 肠外 C. 子门 D. 募原 E. 膀胱11.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 ( ) A. 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 1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正确治法是: A. 清热 B. 滋阴 ( ) C. 补阳 D. 温里 E. 补气 13.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等表现,是因为: ( ) A. 肾脏衰,精少 B. 五脏皆衰,天癸尽 C. 阴气竭,肝气衰 D. 肾气衰,阳气竭

【思考题答案】急诊与灾难医学分章节简答题

急诊与灾难医学 一、绪论 1.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急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现场急救、创伤急救、急病(症)的救治、心肺复苏、急性中毒、理化及环境因素损伤,以及相关专科急诊的理论和技能都包含在其科学范畴中。 医院急诊是EMSS中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中心环节。 灾难医学是指因灾害事故中涉及人员伤亡而必须迅速实施的医疗救援,包括对灾害的预见、预防和准备,灾害现场伤员的解救和医疗急救,重大灾害后卫生防疫,如饮水卫生、营养以及适时的心理危机干预等。 2.急诊为何要根据病情分为5类?在实际工作中有何意义? I类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要分秒必争的立即抢救; II类有生命危险的危重患者:应在5-10分钟内评估病情和进行急救; III类暂无生命危险的急诊患者:应在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 IV类普通急诊患者:可在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急救治疗; V类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提高急诊工作效率和充分利用资源。 3.急诊与灾难医学的基本原则和专业特点是什么? 急诊医学要强调“救人治病”的原则,即抢救生命作为第一目标。灾难医学的原则是“先抢后救”,强调在灾难条件下,先使伤员脱离危险环境,再进行必要的急救。 特点:1.危重复杂性;2.时限急迫性;3.病机可逆性;4.综合相关性;5.处置简捷性。 4. EMSS的特点是快速、合理、高效。 5.院前急救的反应时间按国际要求为5~10min。 6.院前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是评价急救效果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 二、急性发热 1.急性发热中,判断疾病危重程度的临床依据是什么? 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感染的部位、基础疾病及病程的进展速度、并发症及其预后。 2.急性发热患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应遵循什么原则? 1.“有的放矢”的原则 2.“重复”的原则 3.急性发热的急诊处置原则有哪些? 对生命体征稳定的低热和中等度发热,应在动态观察体温的同时积极查找病因;对高热和超高热应在查找病因的同时予以积极降温和对症处理,以稳定病情和缓解患者的痛苦;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性发热患者应在动态观察的同时立即开始经验性治疗。 4.急性发热时出现神志改变、呼吸窘迫、血流动力学异常,提示病情严重 5.感染发热应先采集培养标本,再进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2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2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2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2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2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2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2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2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毛概重点课后思考题答案

毛概重点课后思考题答案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形成发 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P36) 思想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重大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是实事求是?(P48) 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质和核心 (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

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5.为什么说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P54) (1)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2)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权问题?(P69) 主要内容 (1)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 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和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 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 中。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 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7.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75)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 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8.如何理解新民主主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P81) 三大法宝:

黄帝内经大赛试题库汇总修订版

《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习题 诸君,加油哦!为中医药而战! 1.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A A阴虚阳亢B气血上冲C风中经络D痰迷心窍E热闭心包 2.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当以何种药味治之A(题干是否正确?)(原文: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A酸B苦C甘D辛E咸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了“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结构,其中肝病的特点为B(答案错了,应该是A) A握B哕C忧D咳E粟 4.黄帝与谁的对话,侧重于五运六气的内容A A岐伯B伯高C少师D鬼臾区E雷公 5.将《黄帝内经》称之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是A A王冰B杨上善C张介宾D吴昆E马莳 6.李中梓注解《内经》的著作是C A《素问集注》B《内经释义》C《内经知要》D《内经注证发微》E《素问直解》 7.后世使用的《素问》蓝本是谁整理编次的C A马莳B吴昆C王冰D张志聪E张琦 8.《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这里阴、阳的本义是A A脏腑与体表B阴经与阳经C内伤与外感D有形之血与无形之气E卫气与

营气 9.后世使用的《灵枢》蓝本是谁整理编次的?B(答案应该是C史崧) A马莳B吴昆C史崧D张琦 10.以下注本流传至今尚有亡佚篇章的是?B(答案是A,因为《太素》比其它的注释本都早) A《黄帝内经太素》B《素问集注》C《素问吴注》D《类经》F《素问经注节解》 11.现存文献中《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B A《史记·扁鹊传》B《汉书·艺文志》C王叔和《脉经》D皇甫谧《甲乙经》E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12.校勘《素问》最有成就的是D(我觉得是B林亿,因为林亿版本是目前的通行版本) A于?B林亿C张琦D胡澍E王冰 13.目前认定的《内经》汇集成书年代是?B A先秦B西汉末年C战国D东汉E黄帝时代 14《灵枢·本神》云:“愁忧者”则C A竭绝而失生B迷惑而不治C气闭塞而不行D神惮散而不藏E神荡惮而不收 15《黄帝内经》书名冠以黄帝之意D A黄帝所作B黄帝口述,他人记载C黄帝与臣子的对话D委托示重E黄帝后人之作 16《素问遗篇》是哪个医家补入---王冰(答案应该是宋·刘温舒) 17运气七篇是哪个医家补入--王冰

内经复习思考题知识分享

复习思考题 1、《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试述《内经》人体整体观的理论价值与临床意义。 3、《内经》理论体系的特征是什么 1. 词解:“阳化气,阴成形”、“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飧泄、胀、清阳、浊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厥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权衡规矩、“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2. 背诵: “阴阳者,天地之道—重热则寒。” “风胜则动—湿胜则濡泻。” “故喜怒伤气—冬生咳嗽。”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之使也。” “善诊者—以诊则不失也。” “故邪风之至—半死半生也。” 3. 理解: (1)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如何运用阴阳观点去解决医疗实践中的问题? (3)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为什么治病必须“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 结合本篇内容,试述你对疾病转归的认识? 1.为什么“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 2.说明饮食气入胃后在体内的输布过程,并说明这一理论的临床意义。 3.结合《五脏别论篇》说明“独取寸口”诊脉法的诊病原理。 4.背诵:“食气入胃…五经并行。” 5.解释:(1)淫气于经;(2)气归于权衡;3)毛脉合精;(4)肺朝百脉。 1、说明“六气”的概念。 2、说明“六气”不足的病候及其机理。 3、您如何理解“六气不分贵贱”和“六气源于一气”的观点? 1.背诵“心者,君主之官……不得相失也。” 2.如何理解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十二官不得相失”、“主明则下安”的观点说明什么问题。 1为什么“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2说明你对“精神魂魄”等概念的理解,并从“意志思虑智”的含义说明思维的过程。3简述情志过激的致病特点。 4说明五脏所相应藏舍的精气神。 5背诵“生之来谓之精,……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6背诵“肝藏血,血舍魂,……实则胀,五脏不安。” 7掌握词解:德流气薄、泾溲不利、本于神、胸盈仰息、破脱肉、长生久视。

面试思考题(二)

面试思考题(二) 1、从前,一个瞎子到朋友家做客。告别时,天色已晚,朋友给他一盏灯笼。瞎子脸色变了:“你明知我看不见,还送我灯笼,这不是捉弄我吗?”朋友说:“你误会了。灯笼对你没有用处,可是它能为别人照明。”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 2、忍受痛苦煎熬的蚌体内正孕育着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如何理解?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太阳的幸福,如钻石般的耀眼;而黄昏的霞辉,就是落日的幸福,它有无比的庄严和气势。”请问你的幸福是什么? 3、“渔民有个经验:将捉来的一只螃蟹放进竹需盖盖儿,放进两只以上就不用盖了。因为只要有一只蟹爬上篓口,其他螃蟹就会缠住它,结果都爬不出。对此现象,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想。”如何理解? 4、编故事,比如:说出一人名、地名、花名、车名,编一个与福彩有关的故事;说出三个成语,编一个与“五一”红色旅游相关的故事。 5、一天,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有一个人正好看见了,他一直在观察着,蝴蝶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地往外挣扎,几个小时过去了,蝴蝶似乎没有什么进展了,看样子它好象已经竭尽全力,不能再前进一步了……这个人实在看得心疼,决定帮助一下蝴蝶:他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地挣脱出来,但是它的身体很萎缩、很小,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 这个好心人并不知道,原来蝴蝶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要通过这一挤压过程将体液从身体一直挤压到翅膀,这样它才能在脱茧而出后展翅飞翔。读了这则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6、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你如何理解? 8、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你如何理解?这何尝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机理?崇德向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仅有个体的自觉,也许能出现一两处盆景,但肯定形成不了宜人的风景。 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你如何理解?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在塑造人。好的土壤可以让嘉德懿行生根发芽,而坏风气却是道德力量的腐蚀剂。 10、“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你如何理解?心动和感动只是起点,行动才是一切。当我们诚心去奉献,真情就会如约而至;当我们用心去改变,爱心就会春暖花开。 11、卞之琳有首脍炙人口的诗《断章》:“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如何理解?与其感叹这里的民风淳朴,羡慕那里的和谐友善,不如埋头从现在做起,培育脚下的这片土壤。一起站出来,我们就是一道让人心明眼亮的风景。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10.28整理 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0分,每空1分) 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4、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5、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20分,每题1分)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A、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内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A、主传导糟粕 B、分清泌浊 C、化生水谷精气 D、化生营气 E、以上均不是 8、《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肾气虚的症状是() A、耳鸣 B、形寒 C、手足厥冷? D、面白 E、腰膝痠软 9、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是由于() A、肾不化气 B、肝失疏泄 C、肺失宣降 D、膀胱不藏 E、气化失常 10、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A 风池 B 风府 C 百会 D 大椎 E 阳维脉 11、《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C、烦满喘而呕 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E、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12、《素问直解》的作者是() A、张志聪 B、王冰 C、高世栻 D、全元起 E、滑寿 13、《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之“两虚”是() A、自然界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B、虚邪贼风和人体正气虚; C、异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D、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虚; E、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4、“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筋痿 B、骨痿 C、脉痿 D、肉痿 E、痿躄 15、《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 A、肠蕈 B、石瘕 C、石水 D、鼓胀 E、皮水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2.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2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1.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分为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前者熔点高、硬度高、稳定性好,后者硬度低、熔点低、稳定性差。 2.何为回火稳定性、回火脆性、热硬性?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有哪些影响? 答: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对回火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软化倾向(如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与铁素体的再结晶)的抵抗能力 回火脆性:在200-350℃之间和450-650℃之间回火,冲击吸收能量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显著下降的现象 热硬性:钢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①Ni、Mn影响很小,②碳化物形成元素阻止马氏体分解,提高回火稳定性,产生二次硬化,抑制C和合金元素扩散。③Si比较特殊:小于300℃时强烈延缓马氏体分解, 3.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答:凡是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如Mn、Ni等; 凡是封闭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如Cr、Si、Mo等? E点左移:出现莱氏体组织的含碳量降低,这样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不足2%时就可以出现共晶莱氏体。S点左移:钢中含碳量小于0.77%时,就会变为过共析钢而析出二次渗碳体。 4.根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从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韧性和回火脆性等方面比较下列钢号的性能:40Cr、40CrNi、40CrMn、40CrNiMo。 1)淬透性:40CrNiMo 〉40CrMn 〉 40CrNi 〉 40Cr 2)回火稳定性:40CrNiMo 〉40CrNi 〉 40CrMn 〉 40Cr 3)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40CrMn 〉 40Cr 〉 40CrNi 〉 40CrNiMo 4)韧性:40CrNiMo 〉40CrNi 〉40Cr〉40CrMn (Mn少量时细化组织) 5)回火脆性: 40CrMn 〉40CrNi> 40Cr 〉40CrNiMo 5.怎样理解“合金钢与碳钢的强度性能差异,主要不在于合金元素本身的强化作用,而在于合金元素对钢相变过程的影响。并且合金元素的良好作用,只有在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从强化机理和相变过程来分析(不是单一的合金元素作用) 合金元素除了通过强化铁素体,从而提高退火态钢的强度外,还通过合金化降低共析点,相对提高珠光体的数量使其强度提高。其次合金元素还使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提高,C曲线右移,在相同冷却条件下使铁素体和碳化物的分散度增加,从而提高强度。 然而,尽管合金元素可以改善退火态钢的性能但效果远没有淬火回火后的性能改变大。 除钴外,所有合金元素均提高钢的淬透性,可以使较大尺寸的零件淬火后沿整个截面得到均匀的马氏体组织。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有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Mn除外),从而细化晶粒,使淬火后的马氏体组织均匀细小。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药大学

《内经》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一)A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 ) A. 春秋战国 B. 战国秦汉 C. 秦汉时期 D. 西汉中后期 E. 东汉前中期 2.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 ) A. 全元起 B. 杨上善 C. 李柱国 D. 王冰 E. 史崧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 ) A. 阴盛于外,阳盛于内 B. 阳盛于外,阴盛于内 C.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D. 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E. 寒气在下,热气在上 4.《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的含义是: ( ) A. 脏藏而隐,象现而彰 B. 藏为主,象为副 C. 藏应于象,象应于藏 D. 藏主内,象主外 E. 以上都不是 5.《灵枢·本神》指出:“心,……则伤神。” ( ) A. 愁忧不解 B. 盛怒不止 C. 悲哀动中 D. 喜乐无极 E. 怵惕思虑 6.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 A. 脉细气少 B. 皮寒 C. 腹胀 D. 泄利前后 E. 食饮不入 7.《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 ) A. 人与自然相通应 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 阴精的重要性 8.《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 ) A. 肾 B. 胃 C. 肺 D. 心 E. 脾 9.按《素问·咳论》所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见于: ( )

A. 胃咳 B. 脾咳 C. 肺咳 D. 三焦咳 E. 肝咳 《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所致?( ) 10. A. 肠中 B. 肠外 C. 子门 D. 募原 E. 膀胱 11.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 ( ) A. 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 1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正确治法是: A. 清热 B. 滋阴 ( ) C. 补阳 D. 温里 E. 补气 13.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 不正,而无子”等表现,是因为: ( ) A. 肾脏衰,精少 B. 五脏皆衰,天癸尽 C. 阴气竭,肝气衰 D. 肾气衰,阳气竭 E. 阴气衰,天癸竭 14.下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是: A. 飧泄 B. 温病 ( ) C. 咳嗽 D. 痎疟 E. 寒热 15.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药食之“气厚”者,其性能是:( ) A. 发散 B. 发泄 C. 通利 D. 涌泄 E. 以上都不是 16.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下述哪一项是肾所出? ( ) A. 水液 B. 治节 C. 变化 D. 伎巧 E. 气化 17.据《灵枢·百病始生》,哪一项是伤脾而病起于阴的病因? ( ) A. 形寒饮冷 B. 醉以入房,汗出当风 C. 用力过度,汗出浴 D. 愁忧思虑 E. 寒温不节,饮食失宜 18.《素问·痿论》认为“痿躄”的主要病机是: ( ) A.宗筋弛纵 B.骨枯髓虚 C.胞络阻绝 D.肺热叶焦 E.肌肉濡渍 (二)B型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备选答案可以重复选取) A. 浅深 B. 成败 C. 远近 D. 新故 E. 微甚

思考题 2

思考题: 1.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有哪几种?缩聚实施方法有哪几种?离子型聚合实施 方法有哪几种? 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 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乳液聚合,固相缩聚 本体聚合,溶液聚合 2.什么是本体聚合?工业上如何解决散热问题? 在不使用溶剂和分散介质的情况下,以少量的引发剂或光和热引发使单体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 (1)使反应进行到一定转化率就分离出聚合物; (2)采用较低反应温度、较低引发剂浓度进行聚合; (3)将反应分步进行,控制“自加速效应”; (4)强化聚合设备的传热; (5)采用紫外光或辐射引发聚合,以降低反应温度; 3.影响乙烯高压聚合主要因素有哪些? 压力,温度,引发剂,链转移剂,单体纯度 4.什么是乳液聚合?乳液聚合单体有什么要求? 乳液聚合是单体和水在乳化剂的作用下配制成的乳状液中进行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乳化剂及水溶性引发剂四种成分组成。 ⑴单体可以增溶溶解但不能全部溶解于乳化剂的水溶液; ⑵单体可以在增溶溶解温度下进行聚合反应; ⑶单体与水和乳化剂无任何作用 ⑷对单体的纯度要求达到99%以上 ⑸在乳液聚合中,单体的含量一般控制在30%~60%之间。 5.什么叫临界胶束浓度? 能够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6.工业上表示橡胶产品用什么?纤维用什么?塑料用什么?

7.什么是悬浮聚合?分散剂有什么作用? 悬浮聚合是将不溶于水的单体在强烈的机械搅拌下分散为油珠状液滴并悬浮于水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为珠状或粉状的固体聚合物的方法。 (1)加入某种物质以形成珠滴的保护层(膜); (2)增大水相介质的粘度,使珠滴间发生凝聚时的阻力增加; (3)调整单体-水相界面间的界面张力,加强单体液滴维持 自身原有形状的能力; (4)减少水和粘稠状珠滴的密度差,即使珠滴易于分散悬浮 8.自由基聚合如何选择引发剂? 1. 按照聚合方法选择引发剂(油溶性、水溶性) 2. 根据聚合反应操作方式及温度选择引发剂 3. 根据分解速率常 数选择引发剂 4. 根据分解活化能选择引发剂 5. 根据半衰期选择引发剂 9.溶液聚合中溶剂有什么作用?如何选择? 溶剂使引发效率下降,引发剂分解速率增大,引发剂的半衰期降低。 溶剂链转移作用 溶剂对聚合物分子结构的影响 (1)溶剂对于自由基聚合反应应当无阻聚或缓聚等不良影响,即单体(M)与聚合物自由基(Mx.)的反应速率常数(kp) 和单体与溶剂自由基(A.) 的反应速率常数(kps) 约相等。kp ≈kps ; (2)单体大分子活性链与单体的加成能力要远远大于分子活性链与溶剂的链转移能力,即kp 〉〉ktrs; (3)考虑聚合物是否可溶于选择的溶剂中,按要求选用聚合物的良溶或非溶剂;(4)尚需考虑溶剂的毒性和安全性以及生产成本等问题。 10.自由基聚合如何控制分子量? 1)严格控制引发剂用量;

固体物理重要思考题

《固体物理》习题 1、体心立方点阵与面心立方点阵互为正点阵与倒易点阵,试证明之。 2、在立方晶胞中,画出(122)、(112)晶面及[122]、[122]晶向。 3、正四面体的对称性比立方体低,试从立方体中找出正四面体的对称操作。 4、如将等体积的硬球堆成下列结构,求证球可能占据的最大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为 简立方: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六角密积: 金刚石: 5、在六角晶系中,点阵平面常用四个指数(hkil)来表示,它们代表一个点阵平面在晶轴a1、a2、a3和c上的截距分别为a1/h,a2/k,a3/I和c/l,试证明 h+k+I=0 6、对于简单立方晶格,证明密勒指数为(h, k, l)的晶面系,面间距d满足: d2=a2/(h2+k2+l2) 其中a为立方边长 7、证明:倒格子原胞的体积为(2π)3/v c,其中v c为正格子原胞的体积。 8、写出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晶格结构的金属中,最近邻和次近邻的原子数。若立方边长为a,写出最近邻和次近邻的原子间距。 9、试证六方密排密堆积结构中 10、晶体的主要结合类型有哪些?它们的基本特征如何? 11、晶体的互作用势能U(r)和互作用力f(r)各具有哪些特点?由U(r)我们可以了解晶体的哪些物理性能? 12、为什么晶体的稳定结合除需要吸引力外还需要排斥力?排斥力的来源是什么? 13、在离子晶体中,一对异号离子除对库仑能有贡献外,对排斥能有无贡献?为什么?

14、简单说明共价健的饱和性、方向性及sp3轨道杂化概念。 15、什么是范德瓦尔斯力?它有哪些特点? 16、讨论使离子电荷加倍所引起的对NaCl晶格常数及结合能的影响。(排斥势看作不变) 17、经过sp3杂化后形成的共价键,其方向沿立方体的四条对角线,求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18、试将格波的性质与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作一比较。 19、玻恩-卡门条件的物理图象是什么?由此对晶体振动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0、试以双原子链的色散关系比较声学波和光学波的异同。 21、何谓声子?声子与格波有什么关系?试将声子的性质与光子作一比较。 2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德拜比势理论在高温下都能给出与经典理论相同的结果,而在低温下则与经典结果不同? 23、德拜比热理论对爱因斯坦理论有何重要发展?为什么能改善爱因斯坦理论的不足? 24、当晶体发生热膨胀时,格波频率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是增大还是减小? 25、考虑一个全同原子组成的平面方格子,用u1, m记第l行,第m列的原子垂直于格平面的位移,每个原子质量为m,最近邻原子的力常数为c。 (a)证明运动方程为: (b)设解的形式为 这里a是最近邻原子的间距,证明运动方程是可以满足的,如果 这就是问题的色散关系。 (c)证明独立解存在的k空间区域是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这就是平方格子的第1布里渊区。构出k=k x,而k y=0时,和k x=k y时的ω-k图。

黄帝内经习题讲课教案

黄帝内经习题

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B)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针灸甲乙经 D史记 E脉经 2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E) A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B黄甫谧针灸甲乙经 C史记扁鹊传 D王叔和脉经 E七略 3最早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是(D) A黄帝素问直解 B读素问钞 C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太素 E素问吴注 4素问直解得作者是D A全元起 B张志聪 C王冰 D高世栻 E滑寿 5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B A李中梓 B马蒔 C高世宗 D张志聪 E张介宾 6灵枢集注的作者E A高士宗 B李中梓 C张介宾 D马蒔 E张志聪 7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D A吴坤 B王冰 C马蒔 D杨善上 E张介宾 8类经的作者D A王冰 B高志聪 C高士宗 D张介宾 E马蒔 9最早全面注释内经的古代医家E A李中梓 B张志聪 C张介宾 D王冰 E马蒔 10灵枢注证发微的作者A

A马蒔 B张志聪 C李中梓 D高士宗 E张介宾 11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著作C A黄帝内经素问 B黄帝素问直解 C类经 D素问吴注 E黄帝内经太素 12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名为E A类经 B黄帝内经太素 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素问E素问训解 13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水谷的摄入 B肾气的充盛 C三焦的气化 D天癸的形成 E五脏之气的充盛 14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此处主水是指E A主水液代谢 B生殖之精 C主藏精的功能 D主天癸 E主骨 15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六七面皆焦的原因是E A肾气虚 B阳明脉衰 C肾精亏 D血不足 E三阳脉衰于上 1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C A肾气虚 B肾精亏 C阳明脉衰 D血不足 E三阳脉衰于上 17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面始焦,发始堕的原因E A肾气虚 B血不足 C三阳脉衰于上 D肾精亏 E阳明脉衰 18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四七则A A筋骨坚 B筋骨隆盛 C肾气实 D肾气平均 E阳明脉衰 19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C

黄帝内经思考题整理

《黄帝内经》概论 复习思考题 1、《内经》是怎样的一本书? 2、《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如何看《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4、试述《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 5、试述《内经》理论的现代价值。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阳化气,阴成形”、“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飧泄、胀、清阳、浊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厥气、七损八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权衡规矩、“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2.背诵: “阴阳者,天地之道——重热则寒。” “风胜则动——湿胜则濡泻。” “故喜怒伤气——冬生咳嗽。”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之使也。” “故邪风之至——半死半生也。” “善诊者——以诊则不失也。” 3. 理解: (1)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如何运用阴阳观点去解决医疗实践中的问题? (3)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复习思考题 1.词解:(1)藏象(2)封藏之本(3)罢极之本 2.列表归纳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五体、五华的通应关系; 3.理解: (1)如何理解“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2)试比较本篇与《灵兰秘典论》所论内容的异同。 素问·五脏别论 复习思考题 1.脏和腑各有哪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特点?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2.为什么说“魄门亦为五脏使”?这一理论有何临床意义? 3.为什么说“气口独为五脏主”? 4.解释:(1)魄门亦为五脏使;(2)满而不能实,实而不能满;(3)气口

素问·太阴阳明论 复习思考题 一、词解:1.阳道实,阴道虚2.阴阳异位3.四肢不用4.肠5.飧泄 二、背诵: 1.“阳者,天气也……阴受湿气”。 2.“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故不用焉”。 三、理解: 1.脾与胃“生病而异者,何也?” 2.“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观点有何意义? 3.脾胃之病,为何出现“四肢不用”? 4.“脾不主时”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灵枢·本神 复习思考题 1.背诵:“故生之来…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熟读:“肝藏血…谨而调之也”一段。 2.为什么“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3.试述精神魂魄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4.试述情志致病的机理、症状及一般规律。 5.试述五脏虚实的病候及治疗原则。 6.解释:(1)本于神;(2)经溲不利;(3)胸盈仰息。 素问·生气通天论 复习思考题 1、词解: 生气通天、四维相代、煎厥、薄厥、偏枯、足生大丁、肠澼 2、背诵: “阳气者,若天与日—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凡阴阳之要—发为痿厥。” 3.理解: (1)试述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2)如何理解阴精和阳气的关系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含义? (3)怎样理解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及其意义? 素问·至真要大论 复习思考题 1、词解:病机、掉眩、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暴注下迫、瞀瘛。 2、背诵:病机十九条。 3、理解: (1)分析病机十九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