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史.doc

合集下载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迎来了一段高速发展期。

本篇论文就近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进行总结和回顾,分析其研究内容、方法和取得的成果。

一、研究内容的拓展和深化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内容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除了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工业等方面的研究之外,更多的关注点转向了社会经济中的城市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贸易、金融和商业网络等方面。

同时,从统计学、社会学、地理学等角度探讨实证研究,拓宽了社会经济研究的视角,为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收集、分析和解释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的基础。

二、方法手段的创新和完善近三十年来,随着学术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各种方法手段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比如,档案文件的利用、民间文献的整理以及口述历史、量化分析等方法等,使得研究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史上的重大事件、变迁过程。

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GIS、网络数据挖掘等工具,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提供了更加高效、准确的帮助。

三、取得的成果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在传统领域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清代商业与贸易、民主改革与现代企业等研究课题深入挖掘中国社会经济的历史沉淀。

在新兴领域方面,城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多彩。

同时,在方法和手段方面,数字化技术、民间文献、传统档案,以及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均贡献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发展。

总之,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在内容拓展、方法创新和理论深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这些研究成就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历史、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世界经济史史实时间及简要内容

世界经济史史实时间及简要内容

世界经济史-- -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我国古代农业进步的进程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汉朝(赵过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灌溉工具:曹魏:(翻车,驱动为人力)-唐朝(筒车)-宋(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详细进程:(1)春秋: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

(2)战国: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各国兴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

(3)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4)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耧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西汉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

(5)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6)南北朝: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7)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8)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

(9)南宋:棉花种植从广东、福建向北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10)元朝:棉花种植区域进一步推广到全国。

(11)明朝:政府推广植棉,棉花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

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时期,形成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铁犁牛耕,自给自足,精耕细作。

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保守性。

是封建君主专制的经济基础。

国家的主要税收来源。

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的进程官营手工业:西周-明中期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艰难发展,一直到明中期才超过官营手工业。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一、经济史的概述经济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变迁。

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的经济史主要围绕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展开讲解,涵盖了从古代社会的氏族经济到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变迁,从而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和变革规律。

二、氏族经济与封建社会经济的转变1. 氏族经济的特点氏族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初形态,其特点是以家族为单位,劳动力分工明确,生产活动以自给自足为主。

氏族经济是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家族内部通过劳动分工完成生产活动,不同家族之间通过交换和联姻等方式进行联系交往。

2. 封建社会经济的形成封建社会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奴隶主通过掠夺和剥削奴隶从事生产活动;二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奴隶主逐渐通过土地赐予和赋税制度来剥削农民。

三、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1. 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在封建社会经济中,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农民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生产者。

封建主通过土地赐予和赋税制度来剥削农民,确保了封建统治的稳定性。

2. 城市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经济的另一个特征是城市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的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商业活动得到了发展。

商人通过商品流通来获取利益,城市成为了商品交换的中心。

3. 社会分工的加深封建社会经济还表现为社会分工的加深。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分工按照封建等级进行划分,封建主通过分配农田、官职和税收等方式来控制社会分工。

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积累方式。

四、封建社会经济的矛盾和变革1. 农民起义的兴起封建社会经济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上。

农民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者,遭受农地兼并和赋税的压迫,引发了一系列农民起义。

著名的农民起义有黄巢起义、王莽改革和白莲教起义等。

略谈中国经济史学的“社会经济史”传统

略谈中国经济史学的“社会经济史”传统

略谈中国经济史学的“社会经济史”传统中国经济史学是中国史学基础性的分支学科。

顾名思义,中国经济史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经济的运行过程及其机制的;但它不是孤立地就经济而研究经济。

最近有文章强调经济史与社会史的结合,这些文章包含了正确的主张和有价值的意见,但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以前的中国经济史学不是社会经济史,现在为了纠正这种偏向才提倡社会经济史。

例如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从经济史走向社会经济史》》这是一个误解,需要予以澄清。

现代中国经济史学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适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之时,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引导人们去关注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发展的历史。

当时发生的中国社会史论战,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或影响下讨论中国历史上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它开启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并导致了社会经济史传统的形成。

在社会史论战之后创刊的《食货》半月刊(1934—1937),封面上赫然写着“社会史专攻刊物”的字样,而创刊号《编辑的话》申述其出版意图是把“正在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史”的力量集合起来,该刊刊登的经济史论文索引,则或称“经济社会史”,或称“社会经济史”,刊物的内容则涉及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所谓“经济史”是指与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所谓“社会史”则是以经济为主体的;两者是一致或相通的。

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的又一源头和重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前身——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

早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末,陈翰笙主持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就组织了农村社会经济的调查,为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与此同时,汤象龙等人在社会学家陶孟和领导的北平社会调查所进行经济史研究,并于1932年创办中国第一个以“经济史”命名的学术刊物——“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

1934年北平社会调查所与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由陶孟和主持工作,汤象龙、梁方仲等人继续从事经济史研究,稍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亦改名为“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

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在政治和文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变化和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隋唐时期,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的基础。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隋朝推行了新的税制,并通过在农村设立官田和官庄来加强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控制,提高国家财政收入。

唐朝时,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引进了许多新的农作物和农业技术,如大规模的种植水稻和采用灌溉技术,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隋唐五代时期,手工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特别是在唐朝时期,手工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政府鼓励手工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唐朝的手工业以纺织业、制陶业、造船业、建筑业和制作工艺品等为主要代表,这些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商业发展方面,隋唐五代时期经济交流和贸易活动也得到了大力推动。

新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的开通,如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发展,促使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的加强。

这些交流和贸易活动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此外,隋唐五代时期还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经济形态。

例如,隋朝和唐朝的官僚地主阶级逐渐形成,并通过控制土地和生产手段来获取更多的财富和权力。

同时,农民和手工业者也逐渐形成了独立生产的经济基础,享有一定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

综上所述,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

农业生产、手工业和商业交流的发展,以及新的社会阶层和经济形态的形成,都为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隋唐五代时期的经济发展成就不仅为后世所推崇,也为中国历史上其他时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二十年间国内清代东北社会经济史研究状况述评

近二十年间国内清代东北社会经济史研究状况述评

近二十年间国内清代东北社会经济史研究状况述评
陈正鹏
【期刊名称】《黑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15)2
【摘要】东北地区作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清代东北的矿业开发、商业、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等诸多领域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同时在地区社会经济研究、民族区域间的交流联系研究、史料档案运用等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广大学者更加详细的研究。

【总页数】4页(P150-153)
【作者】陈正鹏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
【相关文献】
1.近二十年来明清西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综述
2.近二十年来明清西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综述
3.清代滇东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4.近八十年来清代海盗史研究状况述评
5.海外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范式的转换——王路曼《中国内陆资本主义与山西票号:1720—1910年间的银行、国家与家庭》述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社会经济史专业

中国社会经济史专业

中国社会经济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演进过程,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一、学科概述是国内较为新兴的专业之一,它主要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

在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需要将政治、法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进行跨学科交叉的研究。

在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经济的起伏、经济制度的演变、社会制度的变革、文化的创新等多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领悟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二、专业特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跨学科融合涉及到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因此需要将这些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融合。

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要具备跨学科融合的能力,以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成果。

2.历史时序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需要把握历史时序的特点,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的起落、社会结构的变革、文化的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在时序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宏观经济分析、民俗文化研究、文献资料梳理等多种研究方法,探究历史过程中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及其深层次原因。

3.理论框架在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需要建立完备的理论框架。

这一理论框架需要包括相关的经济学和历史学理论,同时,还需要吸纳相关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三、未来发展随着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发展,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深入研究在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演进过程,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和历史价值。

可以在交叉性学科领域,建立并完善研究方法,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深入发展。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相关领域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探讨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如何对中国社会经济进行推动。

2.推广应用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实际应用。

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

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

亨利・皮朗的《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史》/郭方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纪文库》重版了比利时史学家亨利・皮朗(1862―1935年)的《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这本书对于我们好似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西方史学一个繁荣时代,尤以德、法、英三国成就最为突出。

皮朗从青年时代就致力于学习研究这些国家中世纪制度史、经济史专家的著作与讲授,并参与了法、德等国史学的研究和编纂项目。

但生长于三大国夹缝之间的比利时(中世纪称为法兰德斯Flanders地区),皮朗治学的方法和着眼点又与这些学派的传统不同。

他更为重视体现与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状况密切相关的城市、商号、行会、社团、家庭等经济、社会原始文献,而不限于国家、教会等反映政治法律制度与上层人物的“官方”文献。

本书是皮朗在晚年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方法和主要观点进行概述的总结之作。

他首先从地中海这个连结欧、亚、非洲古代文明与经济社会交往的中心入手,认为阿拉伯人在七世纪对地中海西部的控制与封锁是西欧地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重要因素,庄园制、领地制、封建制正是适应这种情况而形成的,所以“没有穆罕默德,查理曼帝国就不会存在。

”皮朗这个观点在当时史学界可谓独树一帜,少有赞同。

但皮朗从对中世纪史的长期发展趋向的探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使人们想到了数十年后“年鉴派”大师布罗代尔的名作《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与“长时段”观点,而皮朗在晚年对于刚刚创办的《年鉴》期刊和年鉴派创始人布洛克的著作给予很高评价,这在本书的注解中就表现了出来。

皮朗对在这种闭锁的状态下在西欧形成的庄园制、农奴制和教会为适应这种社会建立的鄙视经商谋利的意识形态都作了具体生动的描述。

而使这种状态开始发生改变的、从全欧洲的视野而言还是起因于地中海。

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意大利城市以拜占廷帝国为跳板逐步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是打破这种僵化经济社会形态的发端。

而在欧洲大陆的另一端的波罗的海与北海,北欧诺曼人的海上与沿河流的冒险而刺激起来的商贸活动从另一个方向打破了僵局,并且越过大西洋和大陆与地中海和意大利的海上冒险与商贸活动连接起来。

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史研究

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史研究

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史研究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威胁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为了探究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进行相关研究。

生态环境问题历史沿革从历史上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则加速了这种相互作用过程。

19世纪末期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初期,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环保运动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二战后,随着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和资源消耗的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越发凸显。

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恶劣破坏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比如,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物种灭绝、水资源短缺等都是人类在过去几十年中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越高,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也就越大。

例如,受全球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和渔业生产减少,从而导致了食品价格的上涨和全球粮食供应的短缺。

这些问题相互影响,成为产生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

社会经济史视角下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社会经济史领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一个前沿。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在宏观层面上是处于一种“扩张-崩溃”循环中。

这种循环形式在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和发展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研究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演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今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例如,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历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黄河流域是中国民族的发源地和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然而多年来,黄河流域的流域面积不断缩小,化肥、农药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土壤污染和水质恶化,这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经济史

社会经济史

社会经济史社会经济史是指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经济问题,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微观经济学。

通过对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变革,在经济方面的体现的历史进程。

这方面你要看下马克思韦伯的《社会经济史》一书。

《社会经济史》追溯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史,探讨了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的特有社会历史条件。

德意志德意志之西南部、西北部及法国北部的邻境方面,在前章之末已经说过,曾为庄园制度之重要区域。

以此作为起点,西南部和西北部之农业制,即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

在德意志的西南部,庄园制趋于崩坏,领主对于土地及要求农民效忠本人的权利,即变为单纯的地租权,只于农民土地继承的状况下,有比较上为极少的徭役和租贡存在,可视为旧制的遗物。

因此之故,莱因地方或德意志西南部之农民,事实上有处分的自由,可以买卖及传袭其土地财产。

其所以能如是者,盖因在此等地方,庄园法已发展为最大的权力,而且庄园散处在各地之故。

一个村落中,往往有许多的领主。

庄园支配、农奴支配,家臣关系不在一人的掌中,因此农民可巧为操纵,联此排彼。

庄园领主于德意志西部及西南部所有的唯一成就,是把共有马克体之大部分,以及一小部分的牧地兼并为已有。

在德意志西北部,庄园制,已被庄园领主破坏无遗。

领主们看到了生产物之可贩卖后,对于收入的增加及保障适于市场生产的农民财产,即非常重视。

故在萨泽森斯必格尔的时代甚至以前,已实行过大批的佃奴(1aten)的解放。

渐次成为自由的土地,多租给称谓meier的自由的年期佃农,其所有地以国家权力之助,变成为可以继承,国家权力,对于他们并特予保护,不许有意外的租金增加。

如果庄园领主想将佃农解约时,国家即强制他找到另一位替代的农民,俾国家租税收入,不至减少。

中国近代史参考文献索引

中国近代史参考文献索引

中国近代史参考文献索引
以下是一些中国近代史的参考文献,仅供参考:
1. 李约瑟.《中国社会经济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纪连海.《近代中国史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3. 程中原、刘开渠、顾纪筠.《中国现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4. 梁启超.《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5. 王汉民.《中国近代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6. 张宪文.《中国近代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7. 张荫桓、孔庆东.《中国近代外交史》.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年。

8. 雷效武.《晚清新政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9. 赵爱斌.《农村变迁与农民抗争: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0. 杨继绳、胡仁、杨光斌.《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11. 徐中约.《百年风云:近代中西对峙中的中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

请注意,这些文献仅供参考,如需更深入的研究,建议查阅相关学术期刊和图书馆资源,以获取更全面、权威的信息。

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

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引言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着重探讨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一、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1.农业生产的发展:隋唐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水利灌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隋朝修建了大运河,使得南北交通更加便捷。

而唐朝则推行“开元盛世”,积极兴修水利工程,增加了耕地面积和产量。

2.商业贸易的繁荣: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商业贸易也蓬勃发展。

特别是在唐朝,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同时,商人阶层也逐渐兴起,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经济的形成。

3.工艺制造业的进步:隋唐时期,工艺制造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特别是瓷器、纺织品、铁器等行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都有了显著提高。

隋唐时期的工艺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4.隋唐时期城市化的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特别是唐朝,长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达到百万规模。

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商业、手工业等产业的繁荣。

二、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变革对社会的影响1.社会阶层分化: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财富,社会阶层分化现象明显。

士人、商人等新兴阶层逐渐崛起,在社会中拥有较高地位和影响力。

2.妇女地位提升: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经济繁荣和文化开放,妇女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妇女参与农业生产和家庭经营,并逐渐涌现出一批才女和女性作家。

3.文化繁荣:隋唐五代时期,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期,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峰。

4.社会风气开放:隋唐五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开放。

宫廷文化和士人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和进步。

三、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变革对后世影响1.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朝统一全国,为唐朝建立奠定基础;而唐朝则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地位。

两宋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学专业论文

两宋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学专业论文

一、两宋社会经济发展二、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1、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发展。

2、宋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3、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水平较高。

4、国家的不统一给各国贸易(国际贸易)创造了空间。

5、宋王朝统治者的开明政策。

6、宋代思想文化高度繁荣。

三、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1、农业(1)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了一亿,劳动力大量增加。

(2)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的改进,出现插秧时节使用的工具——秧马;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

(3)占城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2、手工业(1)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2)铁、铜等金属冶炼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铁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3)陶瓷制造业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瓷器制作精美,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

3、商业(1)各地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通行“会子”“关子”等纸币。

4、两税和徭役:两税:第一,宋两税以土地为征收对象,不复与资产发生关系。

同时规定夏税征钱,秋税征粟米,仍分两季交纳。

第二,宋代除了两税外,复有属于人口税性质的“身丁钱米”,征钱或粮,只限男丁,且仅行于南方地区。

除此还存在法定徭役。

第三,宋代也按资产(包括各种动产和不动产)定户,不过这种定户与征收两税并无关系,而是作为征发徭役轻重的根据。

从上三点看,宋的两税实际上是田赋,和唐基本上属于资产税和田赋性质的两税已截然不同。

徭役:宋代的徭役是自差役进为雇役,雇役又返为差役,差役又发展为主役。

5、土地制度1.土地私有制大发展。

其主要表现有四。

一是土地买卖盛行。

二是土地兼并大发展。

三是私田数量大大超过官田。

四是出现了明确为土地兼并辩护的言论。

2.土地所有权频繁转移。

3.土地所有权的日益集中与土地经营的日趋分散。

中国史(一级学科、历史学门类).doc

中国史(一级学科、历史学门类).doc

人文学院中国史一、适用学科、专业:中国史(一级学科、历史学门类)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具有良好政治品质、拥有坚实宽广的历史学理论与知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博士生应完成历史学的基本训练,对相关的历史文献与资料有较好的把握,并能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具有跨专业或跨学科的学术素养,在中国历史的相关领域具有独立从事带有创新性的较为重大的研究课题的能力,应能胜任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1、中国古代史重点为各断代史,古代学术、思想与文化史。

2、中国近现代史重点为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研究。

3、专门史重点为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思想的互动关系研究。

4、历史文献学重点为出土文献和上古文献的研究四、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实行导师负责制。

成立包括导师在内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导师为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应具有高级职称或为本研究领域的专家。

2、博士生培养以学术研究为主。

根据培养要求及学位论文需要,确定个人培养计划,使学生具备宽广的学术基础,掌握创造性的研究方法,并在学科前沿有所建树。

3、脱产的在读博士生可以担任工作量为一年的助教,以聘任合同的方式确定工作内容与要求。

4、普博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含硕士生阶段)的学制为4-5年。

五、知识结构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1、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博士生,应当对相关的各类历史资料有较全面的认识,对历史学相关门类在中国的学科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所从事的方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深入的把握,并能掌握国内外关于本专业最近的理论进展动态,将这些知识用于自己的研究之中。

至少应该掌握两门外语。

第一外国语应达到可以进行学术交流的水平,并具有一定的专业写作能力,第二外国语则至少能够顺利阅读本专业的相关文献。

2、课程设置及学分构成普通博士生在读期间,各类课程的最低限度学分为:公共必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6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1学分,总学分不得少于20学分(不包括自学课程)。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范式,以及这种范式在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中的应用和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将从研究范式的演变、明清社会经济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与表现、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中国历史研究和经济社会学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将回顾并梳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范式的演变历程。

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到后来的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式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分析这些范式的优缺点,并探讨它们对于深化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贡献。

本文将分析明清社会经济背景对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扩大等因素都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土壤。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与表现。

这包括土地关系的变化、工商业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兴起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分析,本文将揭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为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将介绍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

本文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深入挖掘和实证分析,揭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本文还将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展示研究范式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范式及其在明清社会经济史中的应用,为深化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为历史研究和社会经济学领域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历史背景在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之前,深入理解其历史背景是至关重要的。

资本主义萌芽并非一蹴而就的现象,而是社会经济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必修二经济史第一单元第课

必修二经济史第一单元第课

必修二经济史第一单元第课概述本文档是关于必修二经济史课程的第一单元第课的详细讲解。

本课程是高中必修课程,主要介绍了经济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涵盖了经济史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经济史的定义经济史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历史发展,探讨经济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现象的演变和变化规律。

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等。

同时,它还涉及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等内容。

经济史的研究方法经济史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统计分析、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等。

历史研究是经济史的基础方法,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文献、档案和其他史料,还原和揭示历史事实和经济现象。

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经济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统计分析是经济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得出关于经济发展趋势、经济波动、产业结构变化等的定量研究。

比较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史研究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找出共同点和差异,并推导出相应的经济规律和原因。

实证研究是经济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归纳和,得出一般性的经济规律和,并进行定量分析和验证。

经济史的意义和价值经济史作为一门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经济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变化规律。

通过研究历史经验,可以更好地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

其次,经济史可以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案例。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经济现象的研究,可以验证和完善经济理论,并提供实证支持。

此外,经济史还可以为决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历史经济政策的成败,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当前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最后,经济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经济意识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经济史,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对经济问题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下册)》[美]M罗斯托夫采夫著读后感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下册)》[美]M罗斯托夫采夫著读后感
其次,我对罗斯托夫采夫的人物塑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这本书中,他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的社会各个层面。他不仅描绘了奴隶主的残忍和权谋,还展现了奴隶的悲惨和无助。他不仅揭示了政治家的腐败和权力斗争,还反映了商人的精明和利益驱动。这些人物的塑造让我对罗马帝国时期的社会有了更为立体的感受,也让我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论:总的来说,我认为《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下册)》在结构和语言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作者罗斯托夫采夫的合理布局和严密组织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他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转折的手法,使得叙述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他的文字简洁明了,却又富有感染力,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获得知识,又能感受到历史的魅力。这本书的结构和语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它也会对你们产生同样的影响。
评论:总的来说,我认为《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下册)》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历史著作。作者罗斯托夫采夫的写作风格吸引人,人物塑造立体生动,主题深度挖掘令人赞赏。他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对我们今天理解历史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对罗马帝国时期社会经济历史的深入分析,还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对罗马帝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对历史有更深的理解。
第五篇范文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下册)》[美]M罗斯托夫采夫著读后感
在阅读《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上下册)》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其结构和语言的魅力。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我想对这本书的表达方式和组织结构提出我的看法和评论。
首先,从结构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布局合理,组织严密。作者M罗斯托夫采夫在书中对社会经济历史的论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他通过对罗马帝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历史的详细研究,将复杂的史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在书中,他分别从农业经济、奴隶制度、贸易商业、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得读者可以全面地了解罗马帝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介绍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介绍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介绍古为农【期刊名称】《农业考古》【年(卷),期】1983()2【摘要】由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教授主编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杂志,自82年创刊以来已经出版了七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欢迎和好评,读者面日益扩大,发行量逐步上升。

中国社会经济史是我国历史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它的任务是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形态进行研究,阐述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和各个历史时期的阶级构成与阶级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坚实的依据。

建国以来,这门学科不断发展,涌现不少研究成果,队伍不断壮大。

但长期以来缺乏一个专门的园地能够集中地反映这一学科的成就。

因此,《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创刊,必然会对这一学科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总页数】1页(P152-152)【关键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基本经济规律;社会发展阶段;物质利益关系;中国历史;经济形态;研究成果;历史学家;阶级构成;社会科学【作者】古为农【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相关文献】1.江南史研究与问题意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理论的检讨 [J], 孙杰;孙竞昊;2.从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现状谈及21世纪历史学的命运——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专家叶显恩教授 [J], 邢寒冬3.而立之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再出发”学术讨论会综述 [J], 陈瑶;张霞;万来志4.中国经济史研究再出发——纪念《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 [J], 杨国桢5.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如何取得突破——王玉贵等著《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读后 [J], 王卫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吕振羽的社会经济史研究

吕振羽的社会经济史研究

吕振羽的社会经济史研究赵少峰;冯皓【期刊名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As an older generation of Marxist historian, Lv Zhenyu is not only an excellent communist fighter but also an outstanding scholar. He made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 The research on social economy is one of the academic fields that Lv Zhenyu early cared about. He revealed the Chinese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system of prehistoric period, affirmed the existence of the slave economy and the slave society in China, illustrated economic reform in the Chinese Feudal Society, and proposed that capi-talist economy stood no chance to develop in China and socialist economy is the goal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He thought that China would finally head for socialist economy. He paid attention to understanding thoroughly academic research and studied real problems for the purpose of application. His research reflected Chinese Marxist historians' sense of the times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al rejuvenation.%吕振羽先生是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经济史一一般说来,时间序列和空间位置是认识、把握事物的两个基本观照点。

如果仍然认可历史学是一门依据时间维度研究历史现象的学科,地理学是一门依据空间维度考察地表现象的学科,那么,至少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而言,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考察则是缺一不可的。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相应的空间展开的,将历史现象放在产生它的空间(区域)中进行时空结合的考察,通过由此所形成的各种联系,探讨历史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以及变化的形成、意义及其机制,由此展现出来的历史内容显然会更加丰富多彩,也更接近历史真实。

如若不然,不仅无法确切揭示人地关系,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亦会受到局限。

再者,诸多事例表明,历史进程不仅在时间序列上有发展的快慢进退之别,在空间结构上也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和不平衡性。

世界范围内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中国这样地域广大,自然、社会条件复杂多样,开发、发展先后参差,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

诚如傅衣凌先生所说:“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生态平衡的改变、历史上开发时间的先后、人口的流动和增减,以及经济重心的转移等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方式、社会控制方式和思想文化千差万别,而且还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出现周期性和不规则的变化。

”Ⅲ(第4页)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如果不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空间结构的不平衡性,极易产生以偏概全甚或徒发空论的偏颇,这在以前号称“宏观”叙事的“综合”研究中曾有过深刻教训,且已成为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持续不衰的基本动因。

毫无疑问,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历史进程也是复杂多样的。

从认识论层面言之,人类认识乃不断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发展过程。

所谓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总是通过偶然性、随机性乃至千差万别的多样性表现出来的。

著名学者黄宗智论及中国经济史中的规范认识问题时指出:“从方法的角度来看,微观的社会研究特别有助于摆脱既有的规范信念。

如果研究只是局限于宏观或量的分析,很难免套用既有理论和信念。

”微观研究应该有多种途径,如时间尺度上的、空间尺度上的、分门别类的等等。

而所谓偶然性、随机性、多样性的产生,总是离不开空间依托的,分区域的(或日地方的)系统研究也正是空间尺度上的微观研究途径之一,注重考察、认识空间结构的差异与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变化轨迹及规律,“避免把某一历史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联系套用到另一历史过程中去”。

当然,这里所说的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都是相对的,因为,即使考察同样的问题,站在不同的层面上,或使用不同的考量尺度,也会有高低、大小不同的视野,从而产生不一样的“观”感。

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不可忽视甚或放弃整体观照。

如前所述,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的主要前提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在区域上的不平衡性或日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所谓不平衡乃整体观照下的不平衡,差异则更是存在于不同区域之间,离开对整体和其他区域的观照、比较而孤立地谈某一个区域,平衡或不平衡也就无从谈起了。

人们经常提到的区域特色或日区域特征,更应该是在整体观照下,相对于其他区域而凸显出来的,而不是站在本研究区域立场上给自己粘贴标签。

吴承明先生早已指出:“区域经济史研究,有纵的方面和横的方面两个要领。

一是由于划定区域,可将研究时段放长,探讨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阶段性或周期性变化。

西方称为空间与时间研究方法,近年颇为流行。

另一个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和比较,即不是孤立地研究某一个区域,而是以其他区域作为环境来进行考察,包括劳动、资本和产品的移进移出,技术的传播,以及扩散、互补、竞争等效应。

”这种纵横交叉、结合的方法,当为深化区域研究的有效途径。

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视为一条尽量接近历史真相的途径,而不是以区域研究作为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

为寻求区域特征,整体观照、与相关区域进行比较固然非常重要,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基础仍然是扎实、系统的本区域研究。

换言之,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不能停止于就一个区域论这个区域,但必须从全面、深入研究这个区域出发,如果没有这个出发点,缺乏坚实的基础,进一步的解读、观照、提升、比较等等,无疑将成为空中楼阁。

其实,大一统中国的史学研究富有重视区域研究的传统,司马迁《史记》中精彩的经济史、社会史分区论述,习史者大多耳熟能详,至于中国多层次地方志的普遍、长期持续修纂,就更是有力的说明,尽管地方志修纂与历史研究不无差异,地方史亦不等同于区域史。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区域性研究高潮又一次兴起,虽然不能说已经没有“研究一个区域有什么意义”之类的疑问,却已经无法阻挡区域研究朝着更高层次深入发展。

二就近些年言之,区域研究活跃、成果突出者如明清以来华北社会经济史和华南社会经济史研究,长江下游以及徽州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等,这些研究都以不同层次的空间为研究对象,表现出强烈的区域色彩,而且都在摸索适应本地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有的研究群体已积累了较长时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正在摸索一条比较适合本区域研究的路径,并提出了一些理论性的思考,甚或力图提出一些基于本地区研究、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总体认识。

同时,区域史的研究,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科交流、交叉,譬如田野调查这一方法或途径,就为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者所认可、采用,而且开辟了搜集、利用新材料的途径,史料的种类和来源随之拓广,所谓“多重证据”的论证方法也较过去更为常见。

长江中游地区位于中国南北方交汇、东西部过渡地带,无论从气候到地形,都具有“中间过渡”特征。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分野上看,北邻中原文化、南接岭南文化,分别受到南北两大文化圈及巴蜀、西秦、吴越等文化的影响,同时亦以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影响着周边相邻各区域文化。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变动都与长江中游地区息息相关,留下了非常丰富的、不乏浓墨重彩的历史内容。

远者不说,即以宋元以来言之:如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以及“无湖不成广”的人口流动浪潮中,长江中游地区居于重要的中枢地位。

如众所知,此次人口流动所及区域,远不止于谚语点明的江西、湖广、四川等数省区,江、浙、闽、广、豫、皖、陕诸省无不波及,并由此拉动了大半个中国的人口。

而且,人口流动浪潮带来的不只是中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的变动,与此相伴随的资源开发、经济增长、社会流动影响深远。

再如从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转换,说明的不仅是长江中游粮食生产、运销的重要地位,更隐含着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区域资源开发、区域农业结构、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某种深刻变化。

如果需要,这类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因此,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而言,长江中游地区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学术界给予高度关注的地区。

然而,相对而言,长江中游的区域研究原本却是比较薄弱的,即就长江流域来说,研究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原本不仅不能和下游地区比,在有些方面也不及上游地区。

有鉴于此,约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我们开始较多地关注、探讨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社会经济问题。

在彭雨新先生的指导下,首先从水利问题人手,当初的基本思路是:农业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占绝对主导地位,中国农业的发展与水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农业水利是考察、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后来,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展,学术研究的内在脉络也在自然延伸、贯通。

如由研究水利而关注水、旱等自然灾害,因为水利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实为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用水之利”与“去水之害”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被割裂开过,并由此逐步形成了以兴利与除害并举、水土兼治为特征的系统治水的思想。

再如由研究平原湖区而关注周边山区,江河中下游平原之水问题与上游山区之来水来沙息息相关,以此为基础,无论自然因素还是社会条件,上下游之间、山区与平原之间就建立了无法割断的相互联系,尤其中下游平原之于上游山区更是如此。

山区(高地)与平原(低地)之间不仅有水沙流动,而且有人口流动、能源流动、资金融通、产品交换等,于是有涵盖区域人口流动与资源开发、经济增长、社会变迁乃至于环境演变等内容的综合研究。

作为这方面继续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光明日报》理论部共同举办了“14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地区环境、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聚集珞珈山麓,围绕历史上长江中游地区的开发与发展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会议论文及讨论所及,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区域环境演变与历史自然灾害,宗族、聚落与社会组织,移民、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法律、社会风俗与社会控制,公益事业(社会救济、灾荒救助等)与水利灌溉等公共领域,城市环境与城市空间、功能,近代城市与市场网络,民族地区经济等。

对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的理论方法亦有探讨,如对区域划分的标准与模式的论述,“地方性知识”概念在区域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对“民间文书”性质的认定及其解读等。

其中有的是全新的研究课题,有的是在原有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提升,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大多以丰富、扎实的史料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甚或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某些空白。

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一些研究论文对新史料的发掘、利用也颇为重视、用力,一批民间文献包括各类碑刻、案卷、家谱等被发现并运用到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实证中,如《华陂堰簿》、《槎滩碉陂山田记》、《槎滩碉石陂事实记》、《五彩文约》、《钟九闹漕》、《民间案卷》、《华国堂志》等,这些民间文献与相应的田野调查相结合,对相关研究主题的深化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展现了很好的长江中游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新史料利用前景。

如众所知,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古老的历史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摄影、扫描、计算机等技术的普遍运用,使许多过去不容易看到、甚或无法看到的文献比较容易看到了,过去很难甚至无法辨认的文字,现在能够辨认了。

这种变化也给学术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研究要出新、拓展、进一步提高水平,除了理论方法的创新外,作为实证研究基础的史料的发掘,特别是非传统文献类史料(包括口传史料)的发掘利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明清以来的历史研究尤其如此)。

民间文献如谱牒、碑刻、契据文书、书信、日记、村落文书、民编启蒙教材、民间宗教的经文案卷、祭文本等,有别于以官方或社会精英话语为中心的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如正史、实录、朝廷档案、政书、地方志等),由于它们主要来源于民间,直接反映或贴近基层社会生活,而且包含有几乎涵盖民间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内容,因此可以弥补以往“大历史”、“宏观叙事”类研究中普通民众声音缺失、对基层社会如何运行不甚了然等不足,可以说为社会经济史研究追求像过去关注朝廷、官府那样关注民间,像过去关注上层那样关注基层,像过去关注精英那样关注大众,像过去关注重大事件那样关注日常生活提供了资料条件,有利于拓展、深化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