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的问题修改

合集下载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救助制度在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救助的有效实施,也制约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健康发展。

本文就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覆盖面不足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覆盖面相对较窄,许多群体无法得到应有的救助。

特别是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救助覆盖面较小,一些弱势群体尤其是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的救助难度较大。

2. 救助标准不合理当前的社会救助标准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救助需求,导致一些救助对象生活水平低下,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救助标准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3. 救助程序繁琐申请救助的程序繁琐复杂,需要层层审核和审批,导致一些急需救助的人群难以得到及时帮助。

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发生后,救助程序的繁琐成为了救助对象面临的主要问题。

4. 救助资金不足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资金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各地的财政状况存在差异,导致一些地区的救助资金不足,无法满足救助需求。

尤其是在经济困难地区和贫困地区,救助资金的不足成为了救助对象面临的主要问题。

5. 救助管理不规范当前的社会救助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性,导致一些救助资金的浪费和滥用,也增加了救助的不透明性和不公正性。

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公信力和可持续性。

二、对策建议要解决救助标准不合理的问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对象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救助标准,确保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救助标准要进行合理调整,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要解决救助资金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拨款,确保救助资金的充足。

特别是对于经济困难地区和贫困地区,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先保障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

为解决救助管理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社会救助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救助管理制度,加大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救助资金的浪费和滥用,提高救助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社会救助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旨在帮助那些经济困难且无法自给自足的人群。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必须面对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目前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现存问题1. 救助标准不明确目前,各地方在设定救助标准时存在巨大差异。

有些地方标准过低,导致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而另一些地方标准过高,则可能造成浪费和滥用。

2. 实施机构和程序复杂繁琐当前社会救助涉及到多个部门和行业,其实施机构众多且程序复杂繁琐。

这使得有需要的人们面临较高的门槛以及信息获取难题。

3. 资金不足与分配不公平由于国家财政压力增加以及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导致社会救助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并经常出现浪费等情况。

此外,部分地区和人群的资金分配不均衡,造成了社会救助资源的浪费。

4. 滥用和舞弊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乏监管和追责机制,社会救助容易被滥用和渗透。

一些个体或团体虚报贫困状况、利用假借等手段获取不当利益。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获得应有的援助。

三、对策分析1. 提升救助标准确定性与公平性政府应建立统一、科学、合理的救助标准,并确保其落实到位。

同时,在设定标准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消费水平、居民收入差异等进行相应调整。

2. 简化程序与加强协同管理政府可以在改善信息互通交流机制基础上,整合相关部门和机构职能以简化申请程序,并提供在线申请服务以提高效率。

此外,建立协同管理机制来促使各部门之间更好地配合工作也是必要的。

3. 加大对资金投入与使用情况监督力度完善资金投入和使用的监管机制,严格审查救助项目,增加对救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

同时,建立严厉的追责制度以防止贪污和浪费现象,并公开相关信息以提高透明度。

4. 加强预防与打击滥用舞弊行为政府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估和审核体系,并引入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等来减少滥用社会救助资源的行为。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并提供相应举报渠道以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救助管理中来。

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重要工作,它涉及到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和社会公平问题。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社会救助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困难问题1.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受政策法规的约束,当前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尚不够完善,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之处。

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执行的不够到位,导致一些弱势群体的救助不够及时和有效。

2.社会救助资源有限当前我国的社会救助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地区和单位都存在社会救助资源不足的情况。

这就导致了一些弱势群体无法得到及时救助,加大了社会治理的难度。

3.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救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管理机制不健全会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例如,一些弱势群体可能会被重复申请救助,或者漏掉了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4.服务水平不高目前一些地区的社会救助服务水平不高,一些基层服务机构缺乏专业化、标准化的服务能力和素质,影响了救助工作的效果。

5.社会认知度不足由于普遍缺乏社会救助意识,一些弱势群体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导致了救助工作的薄弱环节。

二、建议1. 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针对当前社会救助政策存在的不足,应加强政策研究,健全政策法规,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同时,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提高救助范围和标准,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支持。

2. 提高社会救助资源配置效率应加强对社会救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挖掘潜在救助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建立社会救助资源共享机制,加强资源整合和协调,创造更多救助机会。

3. 完善社会救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加强对救助对象的跟踪和监督,保证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要完善救助流程和服务标准,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4. 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服务机构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研究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怀和帮助。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这对于促进农村残疾人的融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残疾人的救助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中国农村残疾人的救助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农村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面临着生活困难。

他们由于残疾而无法从事正常的劳动,家庭收入有限,生活来源不稳定。

农村残疾人的医疗和康复条件有待改善。

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条件限制,他们难以获得及时和有效的医疗和康复服务。

农村残疾人在教育方面存在差距。

许多农村残疾人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救助政策执行不到位。

虽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资金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

救助资源分配不均衡。

一些地区和家庭的救助资源更加充足,而另一些地区和家庭则面临着救助困难。

农村残疾人救助的方式单一。

目前主要是通过经济上的扶助来实现救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救助,如医疗、康复和教育等。

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和救助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完善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政策,确保政策的全面贯彻执行。

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的经济支持力度,提高其生活水平。

加强农村残疾人医疗和康复服务,提高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建立健全农村残疾人教育体系,确保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推动农村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救助效果的达到。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完善政策、加强服务、推动就业和创业等举措,可以改善农村残疾人的救助状况,促进他们的融入和发展。

社会救助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社会救助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社会救助问题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社会救助问题是指社会上一些困难群体,如贫困家庭、残疾人、失业人员等面临的生活困境和社会排斥问题。

这些问题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和政策来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

本文将就社会救助问题的存在与解决方案展开讨论,从政府角度和社会组织角度分别进行解析。

一、社会救助问题的存在1.贫困家庭贫困家庭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之一。

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家庭面临生活困难,很难为家庭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在一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数量仍然很大,这些家庭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缺乏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就业机会等。

2.残疾人残疾人是另一个需要社会救助的群体。

由于身体上的障碍,残疾人无法获得普通人群的待遇和机会,很多时候面临生活困难和社会排斥。

残疾人的数量在全球各地都很大,并且在一些贫困地区,这个群体的状况更为严重。

3.失业人员失业人员在当今社会也是一群需要救助的对象。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失去工作后面临生活困难,很难再次就业,这对他们的生活和家庭都造成了影响。

这些社会救助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受困群体的生活质量,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二、政府角度的解决方案1.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贫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更加积极的扶贫政策,来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和救助金,开展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等。

可以通过这些举措来改善贫困家庭的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

2.加强残疾人的保障和救助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强对残疾人的特殊保障和救助政策,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提供更多的残疾人福利金,改善残疾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等。

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培训项目,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

3.推动就业和创业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失业人员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力度,来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引言社会救助是一个国家对弱势群体进行帮助和支持的重要机制,旨在减轻贫困和困难群体的压力,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社会救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改进。

二、问题一:资金分配不公平当前,社会救助资金分配不公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而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带的救助工作则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资源不均衡,弱势群体在经济援助上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救助资金存在使用不透明和不规范的情况,导致一些本应得到救助的人群无法及时获得帮助。

三、问题二:救助标准过低社会救助的标准在一些地区过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特别是在大城市中,生活成本高昂,救助标准却较低,容易导致救助对象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这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甚至有些人可能落入双重贫困的陷阱中,难以摆脱困境。

四、问题三:救助机制不完善当前的社会救助机制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在救助对象的识别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筛选标准不明确的情况,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无法得到及时救助。

其次,救助程序繁琐,办事流程不透明,影响了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也使得救助工作变得低效且脱离实际需要。

此外,社会救助的配套服务不足,仅仅提供经济援助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需要提供培训、医疗等全方位的帮助。

五、问题四:救助管理缺乏监督社会救助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导致问题和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负责救助工作的部门对于救助资金的使用和分配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手段,容易导致个别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或滥用职权。

缺乏监督也意味着救助工作缺乏透明度和公信力,给社会公众对救助机制的认可和信任带来困难。

六、问题五:社会救助与就业问题的衔接不足社会救助应该与就业问题的解决相衔接,形成一种可持续的帮扶机制。

然而目前的社会救助工作往往只是提供一时的经济援助,缺乏对被救助对象的职业培训和就业安置等持久性帮助。

浅论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论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姓名XX学号XX专业行政管理本科班级2012秋学校XX大学指导教师XX2014年11 月23日目录一、当前加强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性 (3)1、加强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3)2、加强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有利于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建设 (4)3、加强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有利于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4)4、加强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有利于各项救助工作的完善 (4)二、当前基层残疾人救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5)1、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对象不精确 (5)2、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对象的需求不能满足 (5)3、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政策执行过程缓慢 (6)4、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范围偏窄标准偏低 (6)5、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缺乏针对性特殊考虑及法律保障 (6)6、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方式多样性和分散性存在体制性障碍(7)三、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1、救助资金的短缺 (7)2、政府垄断社会救助事务 (7)3、救助的制度性缺陷 (8)四、当前加强基层残疾人救助工作的方法思考 (8)1、政府应加大救助资金的投入力度 (8)2、扩大残疾人低保覆盖率,做到应保尽保 (8)3、逐步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专项救助制度 (9)4、高度重视残疾人中特殊人群的救助 (9)5、加强合作交流,借鉴其他地方的救助经验 (9)五、结论 (9)【参考文献】: (11)浅论当前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残疾人是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在我国,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是最基础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残疾人救助政策,再通过基层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来得以落实。

但在实施救助过程中,有取得进步的地方,也有许多至今仍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今后改进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完善基层残疾人社会救助政策的完善、工作的进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目标的实现。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引言社会救助作为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措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社会救助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滥用、浪费、不公等现象普遍存在。

本文将从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当前社会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1. 社会救助政策执行标准不统一当前社会救助政策执行标准各地差异较大,导致了在不同地区受到相同困境的人们享受不到均等的帮扶。

例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分配差距较大,特别是在医疗和养老保险方面。

2. 救助资源配置不公平由于资源分配机制存在问题,在某些地区富裕而其他地方贫困的现象依然突出。

这种不均衡导致了一些弱势群体无法得到足够支持和援助。

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救助资金严重短缺。

3. 救助对象审核不严谨在社会救助中,审核环节较为关键。

然而,由于人员不足、审核程序简化等原因,存在着滥发和虚报等问题。

一些富裕家庭通过虚假申报获得了救助资源,而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却因为各种原因被拒之门外。

4. 救助项目单一、陷入困境无法自力更生过度依赖社会救助导致一些弱势群体动力不足,无法摆脱困境。

许多人习惯性地依靠救济,没有发展能力和自我改变的机会和动力。

三、社会救助的对策1. 统一标准,建立公平的执行机制要解决社会救助政策执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建立起统一并公平的标准和评估机制。

相关部门可以借鉴先进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行业规范,并通过培训加强执法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2.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针对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应加强财政保障和资金的投入。

同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资金分配机制,并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确保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

3. 强化审核流程,确保救助对象准确为了解决审核环节存在的问题,应增加人员配备与培训经费投入,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建立科学完善的审核流程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救助对象真实情况的调查核实,将虚假信息排除在外。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也逐渐完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也对弱势群体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救助标准不统一。

在我国,各地的社会救助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救助标准有明显的区别;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救助标准也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化的救助标准使得一些需要救助的群体无法得到公平的待遇,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治理的不公平。

2. 救助范围不明确。

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虽然覆盖了贫困人口、残疾人和孤儿等重点群体,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弱势群体,比如流浪乞讨者、精神病患者等,救助范围并不明确,导致了这些群体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

3. 救助资金来源单一。

我国社会救助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两种形式,其中政府拨款占大多数。

这种单一的资金来源模式使得社会救助制度的可持续性不足,社会救助资金的保障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4. 救助程序繁琐。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中,救助程序较为繁琐,需要申请人提供大量的证明材料和审批手续,导致了申请人等待时间较长,并且容易因为一些瑕疵而被拒绝救助。

5. 救助对象缺乏培训和援助。

在社会救助过程中,对于救助对象的培训和援助不足,缺乏长期有效的帮助措施,这使得一些接受救助的群体难以脱贫致富。

二、对策建议要加强对社会救助标准的统一管理,明确城乡统一救助标准,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执行,保障救助对象享有公平的社会救助权利。

也要针对特殊的弱势群体制定相应的救助标准,并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

应该对救助范围进行灵活的调整,不仅要覆盖贫困人口、残疾人和孤儿等重点群体,还要对一些特殊群体加大救助力度,同时明确其救助范围和政策。

要加大对社会救助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事业,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进行捐款捐物,扩大救助资金来源,保障社会救助事业的可持续性。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引言社会救助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公平和困难群体福祉的重要工作。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许多人处于贫困、失业或其他困境之中,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援助。

然而,在实施社会救助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改进这一领域。

二、缺乏统一标准与透明度1.问题描述:目前社会救助机构缺乏统一的标准与透明度,导致了政策执行不公平和不易获得帮助者信息。

2.原因分析:这主要归结于各个地区和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所考虑因素不尽相同,使得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具体操作上缺乏规范化操作流程,并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群的普及性指南。

3.解决方案:该领域亟需建立起统一标准与透明度。

首先,在政策制定阶段需要加强合作与沟通,形成一个更合理有效、符合整体利益的政策体系。

其次,针对执行阶段,各级社会救助机构应制定明确的操作流程与标准,并加强监督与评估。

三、信息不对称与欺诈问题1.问题描述:在社会救助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一方面是帮助者缺乏了解相关政策和申请渠道的知识;另一方面有人恶意利用系统漏洞夸大自身困难,获得不应得到的援助。

2.原因分析:首先,在信息传递上存在滞后或不完全等问题,导致帮助者无法及时获取必要信息;其次,在资金审批环节缺少严格把关机制和审计措施,则个别人可能通过提供虚假材料或伪造状况来牟取私利。

3.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提高公众对社会救助政策和程序的认知度。

可以通过建立定期培训以及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相关政策和申请渠道。

此外,在资金发放环节增加审核人员数量,并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监测与审计。

四、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1.问题描述:在社会救助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情况。

某些人群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帮助,甚至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获得援助;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管不完善等原因,一些人可能获得了超过他们真实需求的援助。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做法成效、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做法成效、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做法成效、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问题。

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成效1.促进贫困群体脱贫。

各级政府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手段,加大对贫困家庭和人口的救助和扶持力度,积极推动精准扶贫、稳定脱贫。

2.提高残疾人、孤儿、失独家庭等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政府加大对这些群体的生活保障、医疗保健、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

3.加强救助体系的建设。

政府逐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救助法规、完善救助标准、推广共同扶贫等措施,不断提高救助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救助对象的受益水平。

二、困难问题1.救助标准不够细化。

当前的救助标准仍然比较简单,仅仅是基于地区和户口等因素给出的标准。

对于不同的家庭情况、收入水平、生活需求等,救助标准不能够给予更多的考虑和细化。

2.救助金额度低。

当前,不少救助对象仍然无法获得足够的救助金。

在平衡基础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上,政府需要加大救助金额度的投入,逐步提高救助金的标准和质量。

3.救助体系协调不畅。

各个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中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合作。

因此,救助体系运行效率不高、资源不能够很好地配置和使用等情况时有发生。

三、对策建议1.细化救助标准。

政府可以根据救助对象的个人和家庭情况,建立更为详细的救助标准,如根据年龄、性别、家庭人口等划分标准,制定不同的救助额度。

这可以为救助对象提供更加精准的救助服务,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救助的需求。

2.提高救助金的标准和质量。

政府可以加大对救助金的投入,增加经费,提高救助金的额度和覆盖范围,保证救助对象得到更多的救助金。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救助金使用管理的监督,避免救助金浪费和滥用,保证救助对象的利益。

3.加强协调机制。

政府应建立协调机制,让各部门和组织分别承担不同的救助任务和职责,保证各方面的协作,提高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农村残疾人扶助政策的现状与改进

农村残疾人扶助政策的现状与改进

农村残疾人扶助政策的现状与改进一、问题背景和意义农村残疾人是农村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面临着生活困难、教育就业难等种种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扶助政策,但受到执行难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将探讨农村残疾人扶助政策的现状,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二、现状分析目前,农村残疾人扶助政策在提供生活补贴、康复服务、就业培训和教育资助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残疾人的生活待遇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残疾人在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2. 康复服务不足:农村地区的康复服务设施相对较少,残疾人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导致身体功能无法得到恢复和改善。

3. 就业和职业培训困难:农村残疾人由于学历和技能不足,面临着就业困难和职业发展的难题,缺乏相关的培训与职业指导。

4. 教育资助不足:农村残疾人子女教育资助问题普遍存在,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条件,影响其个人发展和社会融入。

三、政策改进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进农村残疾人扶助政策,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的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保障力度,确保残疾人能够及时享受社会保障待遇。

2. 增加康复服务设施:投入资金建设农村康复中心和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并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辅具的发放。

3. 创造就业机会和提供职业培训:加强与企业合作,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并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 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对农村残疾人子女提供全面的教育资助,包括学费减免、奖学金、特殊教育扶持等,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教育条件。

四、政策的实施难点改进农村残疾人扶助政策的实施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资金保障:提升农村残疾人扶助政策的资金投入,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2. 人才培养:提供专业的医疗、康复、教育和职业培训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

社会救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救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救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的介绍社会救助是一个国家关心弱势群体的重要政策,旨在提供帮助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社会救助面临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支援系统效果不佳,无法真正解决贫困和困境群体的困难。

1.1 社会救助标准不合理目前的社会救助标准往往根据地区的平均消费水平进行设定,这可能导致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无法享受到合适的救助。

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生活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社会救助标准往往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1.2 救助机制缺乏统一规划社会救助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

这导致各地的救助标准和救助范围有所不同,使得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救助机制,救助的实施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程序复杂的问题。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社会救助存在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可以从政策设计、资源分配和实施环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政策设计问题社会救助政策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群体的特殊情况。

然而,当前的政策设计缺乏地区差异化和个体化的考虑,导致一些特殊群体的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

此外,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救助政策的长期有效性。

2.2 资源分配不均衡社会救助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当前的资源分配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源更丰富,而贫困地区的资源投入却相对较少。

这导致贫困地区的救助工作相对滞后,困境群体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2.3 实施环节问题社会救助的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协作,然而,由于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导致救助的程序复杂且效率较低。

此外,一些救助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对救助政策了解不足。

三、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和实施环节的因素,并提出以下建议:3.1 优化社会救助标准对社会救助的标准进行合理调整,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个体需求。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研究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残疾人由于身体残疾等原因,与其他农民相比,他们面临更多的生存和生活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农村残疾人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实现更好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政策、社会支持、教育和就业等方面对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进行研究。

一、政策层面政策是解决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残疾人的政策法规,包括《全国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农村残疾人提供了法律保障,规定了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的扶持措施,包括经济资助、医疗救助、康复服务等。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政策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差异,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残疾人未能获得应有的政策福利,这导致了政策执行的不完善,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

二、社会支持在社会救助方面,农村残疾人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社会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我们需要积极倡导社会文明,提高农村残疾人的社会融入感和获得感,并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

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残疾人的康复服务网络,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和康复帮助。

对于特殊的残疾人群体,社会需要提供更多细致的关怀和关注,为他们创造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三、教育问题农村残疾人在受教育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学校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残疾人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下,难以适应社会生活。

优质的教育资源应当普惠到每一个农村残疾人,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就近的特殊教育机构,为残疾人群体提供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四、就业问题农村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是困扰他们的重要问题。

由于身体残疾的原因,很多农村残疾人无法从事传统的农业劳动,通过农业劳动维持生计。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分析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分析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分析社会救助是一个国家解决贫困、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实施社会救助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探讨如何改进社会救助,以更好地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支持。

一、经济资金不足,覆盖面有限社会救助涉及到大量的经济资金投入,但往往由于经济压力等原因,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充分。

这导致了社会救助只能覆盖到部分贫困和弱势群体,无法满足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的需求。

资金不足还可能导致救助标准过低或者减少援助人数。

因此,在改进社会救助机制时,应该增加经济投入,扩大覆盖面,确保每一个有需要的人都能够得到有效帮助。

二、信息不对称,难以申请救助另一个问题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申请困难。

贫困群体往往缺乏信息获取途径,不了解相关政策和救助计划的申请流程以及所需材料。

同时,也存在一些救助政策不够透明的情况,申请者难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贫困和弱势群体难以成功申请到应有的救助款项或者资源。

因此,应该加强宣传力度,提供详尽清晰的申请流程和材料要求,并建立咨询服务机制,为贫困群体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救助效果难以持久我们需要注意到,社会救助并不只是单纯给予经济援助,更重要的是帮助受援人找到改善生活状况的根本出路。

然而,在现实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社会救助效果难以持久。

首先是技能培训方面存在不足,部分受援人只得到短期职业培训或者技术培训,并没有得到长期发展和提升的机会;其次是就业机会匮乏,尽管接受了培训,但对于一些底层受援人来说,找到稳定的工作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因此,除了提供经济援助外,社会救助还需要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的提供。

四、审核和监管不够严格社会救助涉及大量资金的投入,因此,在资金使用和发放上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管。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有些地区或单位对于申请者的条件审核不够严谨,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也能获得救助款项;同时,对于救助款项的使用和发放也存在管理漏洞,容易出现挪用、浪费等情况。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社会救助中的问题社会救助是一项旨在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社会福利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救助的效果和公平性。

首先,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救助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由于地区发展和贫富差距的存在,一些地方的救助资源相对较少,难以满足需求。

而一些地区却拥有过剩的资源,导致救助资源大量闲置。

这种情况造成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弱势群体难以获得合适的救助。

其次,社会救助标准的不公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救助标准的制定通常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基准,但这个标准并不能完全覆盖所有需要救助的人群。

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如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往往因为条件不符合规定而无法享受到救助。

这对于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公平的影响。

另外,救助机制的刚性也为社会救助带来了问题。

目前我们的社会救助机制是固定的,无法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调整。

这种刚性机制使得救助无法及时、准确地覆盖到最需要的人群身上,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被错过的问题。

社会救助应该更加灵活,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社会救助的需求。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优化社会救助体系,确保救助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弱势群体。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资源配置的均衡性。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和资源调配,确保救助资源的合理分配。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资源使用情况的监管,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的问题。

只有确保救助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更好地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

其次,我们应该完善救助标准并增加特殊困难群体的覆盖范围。

在制定救助标准时,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域和人群的差异,确保标准既反映了基本生活需要,又不会将一些实际需要救助的人群排除在外。

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标准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灵活的救助机制来解决问题。

社会救助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变化进行调整,可以建立动态的救助机制。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一、引言社会救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帮助贫困家庭和困难群体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社会救助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需要亟待解决和改进。

二、问题一: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公平社会救助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一些有需要的家庭和个体无法及时获得帮助。

首先,社会救助政策和标准的宣传不够到位,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是否符合条件,甚至都不知道有相关的救助政策。

其次,在救助申请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一些滥用职权的行为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使得有需要的人无法获得应有的救助,造成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三、问题二:救助标准不科学合理社会救助标准是评定个体是否符合救助资格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救助标准不科学合理。

首先,救助标准过于简单粗暴,不能全面准确地衡量个体的贫困程度。

一味以收入或财产作为标准,忽视了个体的特殊情况和生活成本差异,导致一些实际上有需要的人被排除在救助之外。

其次,救助标准不及时更新,无法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导致一些原本符合条件的人逐渐失去了救助资格。

这些问题使得救助标准无法真正做到科学合理,无法提供有效的救助服务。

四、问题三:救助范围不完善社会救助的范围应该涵盖到所有需要帮助的家庭和个体,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救助范围不完善。

首先,救助范围过于狭窄,只注重于贫困家庭和特定群体,忽视了其他困难群体的需求。

比如,一些失业、病残或因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体,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救助。

其次,救助范围缺乏灵活性,无法及时调整适应新情况和新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有一部分需要帮助的人被忽视,造成了救助体系的不完善。

五、问题四:效果评估不到位社会救助是一项公共资源的分配,为了保证救助工作的效力和公正性,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

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效果评估不到位。

首先,评估指标和方法不科学准确,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估救助工作的实际效果。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本文首先从背景介绍、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入手,引出了这一主题的重要性。

随后,通过对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保障不足、服务不全等。

接着,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完善政策、加强康复服务等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了现状与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呼吁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做出更多贡献。

本文旨在引起社会对农村残疾人群体的关注,促进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为其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服务。

【关键词】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对策、政策、康复服务、完善、发展、贡献力量。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残疾人群体面临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农村残疾人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匮乏等原因,他们的社会保障需求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农村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在生活、教育、就业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困难和障碍。

加强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助力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可以为农村残疾人的福祉和全面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识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服务质量差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农村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稳定和和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的环境下,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高保障水平,加强康复服务,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社会救助的重要性与现状分析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旨在帮助那些生活困难、无法自给自足的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照顾。

然而,在当前社会中,社会救助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

1.1 社会救助的重要性社会救助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能够缓解贫困与不公平现象,提高弱势群体生活水平,增加民众对政府和制度的信任感。

同时,通过因应急灾害或突发事件为民众提供援助,也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履行“人民至上”的责任。

1.2 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尽管社会救助在理论上具备积极意义并受到广泛认可,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覆盖面不广。

目前许多地区以及具体项目下,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却未能得到应有关注和支持。

这可能是由于救助政策的不完善或者宣传力度不够所致。

其次,救助标准不一。

各地对社会救助的认定标准和给予帮助的金额并不统一,造成了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

这也导致了参与者在选择福利时寻求最低门槛,影响了救助扶贫政策的效果。

再次,体制机制亟待健全。

社会救助体制中缺乏灵活性、有效性及透明性,许多资源浪费在整个流程中,导致实际救助能力下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保证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益,需要采取以下对策:2.1 加强政策宣传针对较大群体未受到应有关注和支持的问题,立法部门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使信息广泛传播。

媒体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新闻报道中加入相关知识普及与相关案例转述以提高人们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度。

2.2 统一救助标准为解决救助标准不一的问题,建议建立统一的社会救助政策框架。

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地区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并且要对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此外,政府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成功经验,挖掘最佳实践。

2.3 完善体制机制为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机制建设,政府需要提高参与活动的效率、透明度和灵活性。

例如,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申请流程进行优化,加强数据共享与协同管理,以确保资金和资源能更好地流向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问题研究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残疾人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村残疾人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边缘,面临着各种生存困难和社会歧视。

为了解决农村残疾人面临的社会救助问题,需要对其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定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救助政策。

一、农村残疾人的基本情况1.残疾人数量庞大:据统计,中国农村残疾人的数量较之城市残疾人更为庞大,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的劳动安全保障较差,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残疾人大多因病致残,事故致残等原因导致的残疾,他们将面临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

2.残疾人面临的社会问题:农村残疾人由于身体残障,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导致他们的社会地位下降,容易受到歧视和排斥。

他们的教育、医疗和就业等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生存状况较为艰难。

3.残疾人的家庭状况:农村残疾人在家庭中往往成为负担,由于缺乏社会救助,他们的生活往往依赖于家庭的支持,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村残疾人的家庭支持体系也日益薄弱。

二、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的问题1.现行社会救助政策不够精准:当前,虽然中国有一些针对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救助政策,然而由于政策执行的不到位,导致很多残疾人无法享受到相关的救助政策。

同时针对于残疾人自身的个体差异,现行的救助政策也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不够精准。

2.社会保障体系缺失:目前,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于城市来说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对于残疾人的保障更是不足,导致农村残疾人在面临疾病、医疗等问题时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

3.社会救助资源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社会救助资源也相对不足,致使农村残疾人的救助难度加大,缺乏足够的帮助。

1.构建更加精准的救助政策:应当建立更加灵活、精准的残疾人救助政策,充分照顾残疾人的个体差异,对各类残疾人给予相应的帮助。

针对不同的残疾人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帮助措施,确保救助政策的有效执行。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服务,确保其在疾病、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毕业作业题目:浅谈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的问题—以湘潭县为例专业:行政管理学号: 1443001204153姓名: 刘文杰分校:湘潭电大指导教师:龚晓辉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浅谈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的问题—以湘潭县为例内容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十八大我们的党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单列一章详细阐述,首次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

而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问题是所有民生问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救助生活质量医疗保障目录内容摘要.........................................................1关键词...........................................................1一、农村残疾人状况调研背景及目的................................3二、湘潭县农村残疾人生存现状....................................3三、对湘潭县农村残疾人现状分析..................................6四、调查结论与改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对策......................... (8)参考文献.........................................................9浅谈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的问题—以湘潭县为例一、农村残疾人状况调研背景及目的(一)背景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十八大我们的党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单列一章详细阐述,首次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

而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问题是所有民生问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截止2014年12月,湘潭县地区残疾人约3.6万,其中约80%是农村残疾人。

近几年来,湘潭县残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在各乡镇残联的积极配合下,出现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但是与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目前对社会救助效果和满足情况的调研涉及较少,对农村社会救助的实证研究更是处于空白状态,对政府农村救助政策的修订的实际参考价值的较小。

本次调研以构建和谐农村为目标,深人农村展开实地调查研究,调查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的落实情况、农村残疾人对目前救助政策的满意度和对新救助政策的需求。

本次调研范围确定为湘潭县的射埠镇、中路铺镇、花石镇、云湖桥镇。

(二)调研目的深人调研和了解目前湘潭县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的需求满足情况和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湘潭县市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全面构建湘潭县市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二、湘潭县农村残疾人生存现状(一)残疾人主要的经济来源表1残疾人经济来源根据收回的778份有效问卷显示,在湘潭县市农村残疾人的经济来源中,打工收人和政府救助的比例较高,分别占了29%和29.4%,靠种田收人的占了22%,而个人创业(如开店、办工厂等)比例相对较小,仅占了9%。

从以上数据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湘潭县市的残疾人一般经济来源是靠打工收人、政府救助和种田收人,而个人创业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这说明对于残疾人来说创业更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这是个比较不理想的比例,这也是导致了大量的残疾人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的主要原因。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残疾人依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占了近60%以上,还是有大量的残疾人愿意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持自己的生活需求的。

但是依靠他人救助的的占40%以上,在这部分群体中大部分残疾人是由于自身身体上的缺陷所造成失去劳动能力。

(二)残疾人医疗保障情况表2残疾人医疗保障情况目前,关于残疾人的医疗保障体系,残疾人看病政府给予部分补助的比例最大,占了63%;看病要全部个人自费的占了21%;而看病不花钱,均由政府资助的占了9.2%;重度残疾人看病全部由政府资助的占了7. 4% 。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残疾人在看病这一方面比较普遍地享受到了政府的救助政策。

政府是残疾人医疗保障的主要力量,残疾人看病享受到政府经济补贴的达到了63%。

绝大多数的残疾人看病都得到了经济救助,而且实行了医疗救助。

湘潭县市在医疗方面对城市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户实行了部分救助措施,包括:普通住院床位费减免50%;基本手术费及C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免20%。

但是在重度残疾人看病的社会救助方面还是有待加强和提高,这部分群体的没有劳动能力,经济来源有限,除了社会救助外没有其他方面的收入。

(三)残疾人生活照护情况表3残疾人生活照护情况上表显示:残疾人在生活照护方面,以父母照护和亲属照护为主,政府照护和村民照护为辅。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调查的对象当中无人照护的残疾人还占10%左右,这部分残疾人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急需政府的有关部门抓紧解决和落实,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残疾人的健康状况是家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许多家庭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

理由很简单,残疾或患有严重疾病,不仅会导致家庭劳动力的丧失,医疗费用也可能使家庭陷人沉重的债务,将一个家庭推向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尤其是残疾人的生活需要照护,限制家人或其本身外出打工的机会,因而也成了家庭的沉重负担。

从社会政策的角度看,残疾人救助工作是一项福利性事业。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许多残疾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一定障碍,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社会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他们。

作为一项福利性工作,政府必须在这项工作中投人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及时帮助残疾人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因此,政府拨款、配备一定人员为他们服务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

(四)残疾人生活水平情况表4上表湘潭县农村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调查统计得出:比城市残疾人生活水平高的占2%;与城市残疾人差不多的占14%;比城市残疾人稍低的占41%;比城市残疾人差的很多占42%。

这组数据表明湘潭县农村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还不能与城市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同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五)残疾人希望得到何种保障表5上表调研资料显示:农村残疾人希望能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水平的占调研总数的54%。

这个数字占了被调研对象一半以上,足以说明农村残疾人对社会救助的希望和期盼。

希望能提供康复医疗、教育培训的占调研总数的23.31%;希望能为更多残疾人提供更优惠的就业政策占调研总数的20.25%;这两组数据说明多数残疾人希望恢复劳动能力,同时又有一技之长,希望更多的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另外希望能设置社会托养机构和需要法律帮助也在残疾人的愿望中有所反映。

调研反映,湘潭县农村地区已经实施城乡一体化、标准有别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贫困群众列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按不低于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的60%,适时调整农村居民标准。

例如,目前清新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单人户每人每月200元,双人户每人每月190元,三人户每人每月180元。

并根据“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加强低保动态管理,实行按季审批,凡符合低保条件的按其家庭人均收人低于低保标准的差额按季发放保障金,低保对象中的残疾人按残疾等级增发每人每月30至60元保障金。

三、对湘潭县农村残疾人现状分析本次访谈中,由于与语言残疾人和听力残疾人之间有着沟通上的障碍,所以选取的样本主要以肢体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为主,共计17人,而其中1名受访者意愿不高,在访谈过程中有较强的防卫心理,只做了下简单的个人介绍,就拒绝再回答问题。

另外1名受访者由于个别原因,始终未透露任何信息。

因此,符合条件且成功完成访谈的残疾人共计巧人。

15名受访残疾人中,平均年龄是43岁,最年轻的是19岁,最年长的是78岁,主要以年轻人和老年人为主。

在性别上男性有8名,女性有7名。

受访者中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小学为主,有2名接受过大专教育,另外几位受访者因为时代原因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

(一)经济收入在受访的残疾人中,因为健康原因,已经有5名受访者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不能从事经济生产工作,所以他们所有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亲友的救济和政府的救助。

另外的几位受访者都有着稳定的收人,觉得目前的钱够用,暂时还不缺乏。

其中有2名受访者在发展养殖业,有1名受访者自主创业从事开锁行业;有4名从事运输工作;1名现在还在大专院校学习;还有2名受访者靠做手工活、打点零工勉强维持生活。

许同学:“我现在在大专院校里学习,学习成绩还算不错。

我自己也去勤工俭学,挣来生活费。

虽然我只有一只手,但是我相信我可以打造好自己的明天。

”张师傅:“我自己开了家开锁店,一年下来可以能挣点钱,现在我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开销,而且还能供两个孩子读书。

”(二)医疗保障残疾人在看病这一方面还是享受到很多优惠的,自从实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投入建立大病医疗救助专项资金,残疾人的医疗保障得到了落实。

我们所访问的15名都可以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和康复治疗的服务,但是只有6名受访者参加过康复治疗。

王女士:“现在政府工作做得还不错的,我们每个季度都有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平时看病也有很大优惠。

”朱师傅:“我从小小儿麻痹症,腿脚不方便,现在经常去医院检查治疗,不用排队又不花多少钱,脚比以前好使多了。

”(三)生活态度受访者虽然在年龄上相距比较大,成长的背景、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在生活态度上没有太大的差异。

在生活态度上,大部分受访者的共同观点,就是认为:人生在世不要怨天尤人,不欠人家什么,不占人家便宜,清清白白过一生。

没有个好身体,也得有个好名声。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张师傅:“什么是生活态度?我说不来的,我只知道,我不偷不抢,自食其力,自己可以养活自己。

我现在帮人开锁,挣点钱,又可以帮助别人。

挺好的。

”史先生“现在我身体有残缺,做什么事都做不好。

以前我经常想过自杀,后来想想自杀有什么用呢,自杀只是把自己的伤痛强加在亲友身上,现在想想还真可笑……目前我自己在搞养殖的,每年都能挣点钱,日子也过得挺充实的。

”(四)主要的问题和愿望大部分的受访者表示,由于身体原因,担心自己年纪大了,健康状况就会越来越差,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办。

同时还反映出了由于残疾而在社会上遭到歧视。

这样导致残疾人心理的扭曲。

受访者非常渴望得到政府的救助和社会的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