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等《古代汉语》练习题(五)参考答案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课后习题详解
目录分析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五
练习六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古代汉语》(修订本)课后 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古代汉
语修订
习题
本
锡良古代
汉语修订
郭
本习教题材
单元
分析
郭锡良
内容摘要
本书参考大量古代汉语相关资料,对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教材每章(单元)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 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多次修改,非常标准。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题库
里顾盼自雄,谈笑自如,好象身边没有别人似的。当初贺知章见到李白,赞赏地称他:“这是天上贬滴(人间)的
仙人啊!”安禄山作乱,玄宗驾临西蜀,在途中让永王李璘当了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州拜见(永
王),于是被召为从事。永王阴谋作乱,兵马被击败,李白连坐被远放夜郎。后来遇上大赦才得以放还,最后因饮
岳:会意字。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 分) 1.舜丧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礼记·檀弓上》)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2.谁为为之,孰令听之。(《报任安书》)疑问代词作介词、动词的宾语。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3、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4、齐威王欲将孙膑。
5、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乃”、“即”、“维”、“惟”、“非”是不是判断词,为什么?(10 分)
六、 下面两首诗哪一首是古体诗,哪一首是律诗?为什么?分析律诗的用韵、对仗、平仄(包括有无拗救和失粘
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扬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参考答案[繁体修订版]
郭錫良《古代漢語》練習題參考答案(此答案來自網上。
今改爲繁體,加以校訂,稍作改動。
若發現錯誤,請及時告知:*******************)[可作考研或期末考試參考之用]練習一(P123)一查閱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辭源》修訂本)中所屬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亞(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嚴(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書(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貳(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術(行部)[按:繁體字“隣”與“鄰”爲異體字,都簡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辭源》修訂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辭源》中各有幾種讀音?兩者是否一致?“行窳(yǔ)”的“行”讀什麼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種讀音,在《辭源》中有4種讀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還引了《集韻》的一條注音“乎監切”(讀音爲xián)。
“行窳”的“行”讀xíng。
三從《詞詮》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的虛詞在句中的意義(教材引文下加△處,本答案改爲加粗,下同):1.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列子·湯問》)曾,副詞,乃、竟。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范仲淹《岳陽樓記》)則……則……,承接連詞,表文中對舉關係,就、那麼。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淵明《桃花源記》)既,時間副詞,表過去,已經。
4.或圓如簞,或方似笥。
(《水經注·巫山、巫峽》)或,無定代詞,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水經注·巫山、巫峽》)自,假設連詞,苟、如果。
常“自非”連用。
6.廣袤豐殺,一稱心力。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一,副詞,皆、都。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 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艹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邻”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邻”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邻”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代汉语》(郭锡良本)参考答案
《古代漢語》(郭錫良本)參考答案練習五一、解釋下列名詞:四六:文體名,也稱“四六文”,就是駢體文。
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稱駢四儷六。
此文體形成于魏晉時期,南北朝時期成爲文章的正宗,唐代稱爲“時文”,晚唐至明稱“四六”或“四六文”,清代始稱駢體文。
其語言特點是:駢偶、“四六”、平仄、用典和藻飾。
工對:駢體文和近體詩中的一種對仗,因其對得工整,故稱“工對”。
它要求在對仗中用相同“事類”的詞語相對,即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動物對動物,植物對植物等。
律賦:唐宋時科舉取士所採用的駢賦,要求平仄對仗,並限定韻字,因此又叫做律賦。
律賦大都內容貧乏,文字呆板,毫無生氣,在文學上沒有多少價值。
互文:古代修辭方式的一種,也叫“互文見義”,或簡稱“互見”。
其特點是上下文義互相呼應、互相補充。
二、簡述賦體的演變和各種賦體的特點。
賦體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産生了四種主要形式:騷賦、古賦、駢賦和文賦。
騷賦産生于漢初,由楚辭演變而成,其寫作類比《楚辭》,如賈誼的《吊屈原賦》。
這種賦體在形式上同楚辭相似,也以“兮”字入句;其內容則重在“寫志”而不重在“體物”。
古賦是指騷賦以外的漢賦,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
這種賦體往往可分爲三部分。
開始有段近似序的散文。
中間常用問答的形式,篇幅也較大,極力鋪陳誇張;韻文中夾雜散文,用散文敍述,用韻文描寫。
結尾再用一段散文,發些議論,以寄託諷喻之意,類似楚辭的“亂”或“訊”。
古賦在句式上一般不再用“兮”字,主要是四言和六言,雜以三言和五言。
古賦在六朝時期發展成爲駢賦,如江淹的《別賦》。
這種賦體一般都是四六句,且講究對偶和平仄,堆砌典故。
實際上,駢賦等於有韻的駢體文,既具有駢體文的一般特點,又體現出賦鋪陳誇張的特色。
另外,駢賦到唐宋時期,科舉中要求平仄對仗,並限定韻字,因而又稱“律賦”。
文賦是受古文運動的影響而産生的。
唐宋古文家在賦的創作上,極力摒棄駢儷之習,通篇貫串散文的氣勢,重視清新流暢,在藝術形式上給賦體注入了新的活力,並創作了一些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的文賦,如蘇軾的《赤壁賦》等。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 5 种读音,在《辞源》中有 4 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 hàng 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 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 则,, ,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练习题(五)参考答案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练习题(五)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四六:文体名,也称“四六文” ,就是骈体文。
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称骈四俪六。
此文体形成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成为文章的正宗,唐代称为“时文” ,晚唐至明称“四六”或“四六文” ,清代始称骈体文。
其语言特点是:骈偶、 “四六”、平仄、用典和藻饰。
●工对:骈体文和近体诗中的一种对仗,因其对得工整,故称“工对” 。
它要求在对仗中用相同“事类”的词语相对,即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等。
●律赋:唐宋时科举取士所采用的骈赋,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此又叫做律赋。
律赋大都内容贫乏,文字呆板,毫无生气,在文学上没有多少价值。
●互文: 古代修辞方式的一种,也叫“互文见义” 应、互相补充。
二、简述赋体的演变和各种赋体的特点:赋体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四种主要形式:骚赋、古赋、骈赋和文赋。
●骚赋产生于汉初,由楚辞演变而成,其写作模拟《楚辞》 ,如贾谊的《吊屈原赋》 。
这种赋体在形式上同楚辞相似,以“兮”字入句;其内容则重在“写志”而不重在“体物” 。
●古赋是指骚赋以外的汉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上林赋》。
这种赋体往往可分为三部分。
开始有段近似序的散文。
中间常用问答的形式,篇幅也较大,极力铺陈夸张;韵文中夹杂散文,用散文叙述,用韵文描写。
结尾再用一段散文,发些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类似楚辞的“乱”或“讯” 。
古赋在句式上一般不再用“兮”字,主要是四言和六言,杂以三言和五言。
●古赋在六朝时期发展成为骈赋,如江淹的《别赋》 。
这种赋体一般都是四六句,且讲究对偶和平仄,堆砌典故。
实际上,骈赋等于有韵的骈体文,既具有骈体文的一般特点,又体现出赋铺陈夸张的特色。
另外,骈赋到唐宋时期,科举中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而又称“律赋” 。
●文赋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
唐宋古文家在赋的创作上,极力摒弃骈俪之习,通篇贯串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在艺术形式上给赋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创作了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文赋,如苏轼的《赤壁赋》等。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课程,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郭锡良版《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知识。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词语不是指古代的官员?() A. 大人 B. 老爷 C. 郎中 D. 小人2、“桂冠”是指什么?() A. 月桂 B. 牡丹 C. 玫瑰 D. 茉莉3、“杏脸桃腮”形容的是哪个部位的美丽?() A. 眼睛 B. 嘴巴 C. 脸庞 D. 脖子二、填空题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2、《左传》是记录哪一时期历史的史书?3、“楚河汉界”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三、解释题1、请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金风送爽2、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含义:欲速则不达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四、论述题1、论述《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有何不同?2、请论述汉语中的“南腔北调”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汉语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小人2、A. 月桂3、C. 脸庞二、填空题1、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2、《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
3、“楚河汉界”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时期。
三、解释题1、金风送爽:秋风带来凉爽的感觉。
2、欲速则不达:一味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时,不出远门去,如果非出远门不可,必须告知父母确切的行踪。
四、论述题1、《关雎》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主题较为单一;而《蒹葭》除了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外,还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主题更为丰富。
2、“南腔北调”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域和方言的影响,导致汉语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出现了差异。
这种现象对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交流难度。
《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语言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考试内容一般包括音韵、文字、语法、修辞、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 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古代汉语试题·一一、填空(20分)1、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
谦称代替第人称,尊称代替第人称。
2、文学学家主要凭来辨析本义。
从造字方法上来看,最能反映本义。
形声字的和本义亦有密切关系。
3、《经籍籑诂》由清代等编纂,这是一部专门收集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全书共分为卷。
4、“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是许慎给“六书”中下的定义。
2、“鹿、逐、鼎、甘”四字中,会意字是。
3、“难”本是鸟名,后用来表示不容易,这种情况在“六书”中属于。
4、“荆”是个形声字,它的形符是。
5、“哲一喆、奉一俸、后一後”三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6、把中古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分出的五个类别是__、__、__、__、__。
7、研究上古声母得出上古只有舌头而无舌上音结论的是清代的学者。
8、“从”意为“跟随”时,音cóng;用作使动词时,音 zòng 。
这种改音别义的方法叫。
9、当一首七言律诗首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时,其领联对句的平仄应是。
10、三十六字母中,舌头音指,舌上音指。
二、简答题(40分)1、同中古声母相比,上古代汉语声母的何不同特点?各举例说明。
(5分)2、什么叫“读破”?怎样看待读破?(5分)3、下列各句中“字”的意义是怎样引申的?请用示意图表明它们之间的引申关系(5分)A、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B、仓颉之初作书,盖依声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C、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D、搜奇扶怪,雕镂文字。
E、二兄早逝,奉嫂字孤,恩礼兼尽。
F、高丽国王王治请婚于辽,辽许以东京留守萧恒德女字之。
G、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4、区别下列各组字在古书中表意上的差异(5分)(1)后:後(2)征:徴(3)余:馀(4)丑:醜5、请说明章炳麟、黄侃、曾运乾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上有何特点。
(5分)6、中古声母演变为现代普通话声母,主要变化是什么?(5分)7、古人名、字之间常有同义、近义关系,请举三例说明之。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代汉语答案(郭锡良版教材)
古代汉语答案(郭锡良版教材)1. 古代汉语是指哪个时期的汉语?古代汉语是指从上古汉语至明清时期文言文书面语所使用的汉语。
2. 上古汉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上古汉语的基本特征是单音节字的优势、双音节词的发展、重音位置的不确定性、方言的异同。
3. 近古汉语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近古汉语的基本特征是语音上声母韵母的进一步发展、多音字的增多、声调的发展、文言白话的分化。
4. 文言文和白话文有何区别?文言文是古代中国人写文章、制定法律等的正式语言,属于一种高度规范化的语言形式,其语法、词汇、句式都相对固定。
白话文指口语化的现代汉语,已经取代了文言文成为新时期的正式书面语言,其语法、词汇、句式都比较活泼自然。
5. 《论语》和史书都是文言文吗?是的,《论语》和史书都是文言文。
6. 《红楼梦》中的语言是白话文吗?不完全是,红楼梦中的语言虽然比较口语化,但是仍然有不少文言成分,属于一种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混合语言。
7. 什么是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即自1917年至1925年间,一些文学家开始倡导用简明、自然的白话文来写作,以革新古代文学语言。
此运动的代表人物为胡适。
8. 古代汉语的语音体系有哪些特点?古代汉语的语音体系有:无声调、单音节字优势、声母韵母少、语音变化多。
9. 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是什么?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是:语序灵活、主谓不定、兼容并包、修饰重叠、时态不分、动宾不分。
10. 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是什么?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是:古老、繁多、形音义尚不分、多义、派生力强、近义略异、多音字较多。
11. 什么是文言词汇?文言词汇是指与文言语境相适应的词语。
这些词语往往为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产生的,英语中通常翻译为“古汉语”。
12. 表示否定的副词有哪些?表示否定的副词有:不、无、莫、弗、毋、勿等。
13. “之”字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有哪些?“之”字在古代汉语中既是代词,又可以充当介词,还可以用来连接名词和动词,并表示关系。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课后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艹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邻”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邻”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邻”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 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 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 之(丿部) 亚(二部) 常(巾部)卍(十部) 受(又部) 严(口部) 隣(邑部)巡(巛部) 希(巾部) 幽(幺部) 胡(肉部)怡(心部) 攻(攴部) 书(曰部) 民(氏部)煎(火部) 者(老部) 茁(艸部) 贰(贝部)郊(邑部) 望(月部) 平(干部) 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 “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 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 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古代汉语》(郭锡良本)参考答案(五)
《古代漢語》(郭錫良本)參考答案練習五一、解釋下列名詞:四六:文體名,也稱“四六文”,就是駢體文。
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稱駢四儷六。
此文體形成于魏晉時期,南北朝時期成爲文章的正宗,唐代稱爲“時文”,晚唐至明稱“四六”或“四六文”,清代始稱駢體文。
其語言特點是:駢偶、“四六”、平仄、用典和藻飾。
工對:駢體文和近體詩中的一種對仗,因其對得工整,故稱“工對”。
它要求在對仗中用相同“事類”的詞語相對,即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動物對動物,植物對植物等。
律賦:唐宋時科舉取士所採用的駢賦,要求平仄對仗,並限定韻字,因此又叫做律賦。
律賦大都內容貧乏,文字呆板,毫無生氣,在文學上沒有多少價值。
互文:古代修辭方式的一種,也叫“互文見義”,或簡稱“互見”。
其特點是上下文義互相呼應、互相補充。
二、簡述賦體的演變和各種賦體的特點。
賦體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産生了四種主要形式:騷賦、古賦、駢賦和文賦。
騷賦産生于漢初,由楚辭演變而成,其寫作類比《楚辭》,如賈誼的《吊屈原賦》。
這種賦體在形式上同楚辭相似,也以“兮”字入句;其內容則重在“寫志”而不重在“體物”。
古賦是指騷賦以外的漢賦,如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
這種賦體往往可分爲三部分。
開始有段近似序的散文。
中間常用問答的形式,篇幅也較大,極力鋪陳誇張;韻文中夾雜散文,用散文敍述,用韻文描寫。
結尾再用一段散文,發些議論,以寄託諷喻之意,類似楚辭的“亂”或“訊”。
古賦在句式上一般不再用“兮”字,主要是四言和六言,雜以三言和五言。
古賦在六朝時期發展成爲駢賦,如江淹的《別賦》。
這種賦體一般都是四六句,且講究對偶和平仄,堆砌典故。
實際上,駢賦等於有韻的駢體文,既具有駢體文的一般特點,又體現出賦鋪陳誇張的特色。
另外,駢賦到唐宋時期,科舉中要求平仄對仗,並限定韻字,因而又稱“律賦”。
文賦是受古文運動的影響而産生的。
唐宋古文家在賦的創作上,極力摒棄駢儷之習,通篇貫串散文的氣勢,重視清新流暢,在藝術形式上給賦體注入了新的活力,並創作了一些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的文賦,如蘇軾的《赤壁賦》等。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参考答案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参考答案《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参考答案古代汉语》练习二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曹刿论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鄙”在第二句中义为“边邑”,是本义。
从字形看,其意符为“邑”,旧注训为“边”,字义与字形相合。
在第一句中义为“浅陋”、“见识短”,为引申义。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左传"齐桓公伐楚》)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义为“供给”,是本义。
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词“共同”义,是引申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
(《左传"鞌之战》)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左传"鞌之战》)从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只手抓住了一个人。
《说文解字》:“及,逮也。
”“及”在第一句中义为“赶上”,字形与字义相合,与《说文》释义相合,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到”、“至”,是引申义。
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史记"孙膑》)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三国志"华佗传》)《说文解字》:“疾,病也。
”“疾”字在第二句中义为“病”,与字形以及《说文解字》释义相合,是本义;而在第一句中义为“快”、“急速”,是引申义。
5.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汉书"张骞传》)“乡”字甲骨文像两人对食之状,上古时代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在一起共食,故其本义是在一起生活的人或地方,即今所谓“家乡、乡里”。
“乡”在第一句中义为“乡里”、“同乡”,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朝向”,是“向”的通假字,不是本义。
二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完整word版)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 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答案---精品管理资料
《古代汉语》(郭锡良本)参考答案《古代汉语》(郭锡良本)参考答案(网络收集,仅供参考)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 亚(二部) 常(巾部)卍(十部) 受(又部) 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 希(巾部)幽(幺部) 胡(肉部)怡(心部) 攻(攴部) 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 者(老部) 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 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郭锡良《古代汉语》练习参考答案[繁体修订版]
郭錫良《古代漢語》練習題參考答案(此答案來自網上。
今改爲繁體,加以校訂,稍作改動。
若發現錯誤,請及時告知:*******************)[可作考研或期末考試參考之用]練習一(P123)一查閱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辭源》修訂本)中所屬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亞(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嚴(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書(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貳(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術(行部)[按:繁體字“隣”與“鄰”爲異體字,都簡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辭源》修訂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辭源》中各有幾種讀音?兩者是否一致?“行窳(yǔ)”的“行”讀什麼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種讀音,在《辭源》中有4種讀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還引了《集韻》的一條注音“乎監切”(讀音爲xián)。
“行窳”的“行”讀xíng。
三從《詞詮》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的虛詞在句中的意義(教材引文下加△處,本答案改爲加粗,下同):1.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列子·湯問》)曾,副詞,乃、竟。
2.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范仲淹《岳陽樓記》)則……則……,承接連詞,表文中對舉關係,就、那麼。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淵明《桃花源記》)既,時間副詞,表過去,已經。
4.或圓如簞,或方似笥。
(《水經注·巫山、巫峽》)或,無定代詞,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水經注·巫山、巫峽》)自,假設連詞,苟、如果。
常“自非”連用。
6.廣袤豐殺,一稱心力。
(白居易《廬山草堂記》)一,副詞,皆、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练习题(五)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四六:文体名,也称“四六文”,就是骈体文。
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称骈四俪六。
此文体形成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成为文章的正宗,唐代称为“时文”,晚唐至明称“四六”或“四六文”,清代始称骈体文。
其语言特点是:骈偶、“四六”、平仄、用典和藻饰。
●工对:骈体文和近体诗中的一种对仗,因其对得工整,故称“工对”。
它要求在对仗中用相同“事类”的词语相对,即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等。
●律赋:唐宋时科举取士所采用的骈赋,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此又叫做律赋。
律赋大都内容贫乏,文字呆板,毫无生气,在文学上没有多少价值。
●互文:古代修辞方式的一种,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
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
二、简述赋体的演变和各种赋体的特点:赋体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四种主要形式:骚赋、古赋、骈赋和文赋。
●骚赋产生于汉初,由楚辞演变而成,其写作模拟《楚辞》,如贾谊的《吊屈原赋》。
这种赋体在形式上同楚辞相似,以“兮”字入句;其内容则重在“写志”而不重在“体物”。
●古赋是指骚赋以外的汉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这种赋体往往可分为三部分。
开始有段近似序的散文。
中间常用问答的形式,篇幅也较大,极力铺陈夸张;韵文中夹杂散文,用散文叙述,用韵文描写。
结尾再用一段散文,发些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类似楚辞的“乱”或“讯”。
古赋在句式上一般不再用“兮”字,主要是四言和六言,杂以三言和五言。
●古赋在六朝时期发展成为骈赋,如江淹的《别赋》。
这种赋体一般都是四六句,且讲究对偶和平仄,堆砌典故。
实际上,骈赋等于有韵的骈体文,既具有骈体文的一般特点,又体现出赋铺陈夸张的特色。
另外,骈赋到唐宋时期,科举中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而又称“律赋”。
●文赋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
唐宋古文家在赋的创作上,极力摒弃骈俪之习,通篇贯串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在艺术形式上给赋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创作了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文赋,如苏轼的《赤壁赋》等。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辨析带下划线的同义词:1.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
(萧统《文选序》)【译文】楚君不从善如流,臣下(此处指屈原)进谏逆耳忠言,因深思远虑,于是被流放到湘江之南。
●“思”和“虑”都有“思考”的意思。
“思”指根据确定的意愿去思考,“虑”指对问题反复周密地思考,力求得到最佳选择。
2.余监抚余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
(萧统《文选序》)【译文】我在监国和抚军的空闲中,度过了许多闲暇的日子,广泛阅读了各类文章。
●“观”和“览”都有“看”、“阅读”的意思。
“观”指有目的有意识地看,“览”指广泛地看。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译文】晚霞与孤独的野鸭相伴同飞,秋水和高远的天空浑然一色。
●“与”和“共”都是介词,表示对象,这里用法相同,可译作“和、跟、同”等。
“与”另有动词“给与”和连词“和”等用法,“共”另有副词“共同”、“总共”等用法。
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屈原《离骚》)【译文】君王何不趁着年轻力壮而放弃那些邪恶的行为呢,为什么不改变这种做事情的态度?驾驭着千里马往前奔驰吧,随我来,我为你在前面带路。
●“驰”和“骋”都有马快跑义,但“驰”是指使劲赶马使马快跑,需要人驱赶。
“骋”是指纵马奔驰,即马随意狂奔,不需要人驱赶。
这里二者连用,意思是放马奔跑。
5.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屈原《离骚》)【译文】当初君王已经与我有相约之言,后来心意改变又有了别的想法。
我并不为离开朝廷而难过,只是为君王的屡次改变主意而感到伤心。
●“离”和“别”都是动词,都有“分开”的意思。
但其程度上有细微差别,前者浅,后者深。
《楚辞离骚》王逸注:“近曰离,远曰别。
”6.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
(枚乘《七发》)【译文】如今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子弟,一定是在深宫闺门之内居住和生活,内有照料日常生活的保姆,外有负责教育的师傅。
●“居”和“处”都有“居住”的意思。
“居”指长久定居,“处”指停留,短时间的居住。
四、分析下面两组句子中的对仗: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双双相对,在句法结构上是主谓结构两两相对,即“北海虽赊”对“东隅已逝”,“扶摇可接”对“桑榆非晚”。
词性上也基本上是相对的,即实对实(“北海”对“东隅”,“扶摇”对“桑榆”),虚对虚(“虽”对“已”,“可”对“非”),动对动(“赊”对“逝”,“接”对“晚”),静对静(“北海”对“东隅”,“扶摇”对“桑榆”)。
2.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
(江淹《别赋》)上下联的句法结构都是“而”字连接两个动词性结构。
“巡曾楹”和“抚锦幕”是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空揜”对“虚凉”是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词性上是实词相对:动词对动词(“巡”对“抚”)、名词对名词(“曾楹”对“锦幕”)、形容词对形容词(“空”对“虚”);虚词相对:连词对连词(“而”对“而”)。
五、利用工具书查出下列典故的出处:1.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徐孺榻:《后汉书•徐稚传》:“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
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
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
……(陈)蕃在鄙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后以徐孺榻表示对贤士的礼待。
这里用来指洪州出人才。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东汉•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字符卿,舍中三径,唯羊仲、求仲从之游,皆挫廉逃名不出。
”后因以三径代指隐士的家园,也指家园。
六、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式: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诸葛亮《出师表》)并提:“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代称:“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良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
2.将军身被坚执锐。
(《史记•陈涉起义》)代称:“坚”代“坚固的铠甲”,“锐”代“锐利的武器”,是以性质代本体。
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洛阳伽蓝记•王子坊》)对偶:即“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互文:“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
引用:引董仲舒语:“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语见《汉书•食货志上》。
比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马之衣”比喻衣着粗劣破旧。
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
(司马迁《报任安书》)委婉:“不测之罪”,这里指死罪;“不可为讳”,这里指任安被处死刑。
省略:“仆又薄从上雍”句省略述语“之(到……去)”,即“仆又薄从上之雍”。
5.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
(《文心雕龙•情采》)代称:“轩冕”代称官爵,“皋壤”代称隐者居住之地。
引用:“皋壤”见《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6.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萧统《文选序》)倒置:“心游目想”是“目游心想”的倒置。
代称:以“目游心想”指代读书,以“移晷”指代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对偶:“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代称:“白首”代年老。
比喻:用“青云”比喻志向的高远。
引用:二句改引《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8.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
(枚乘《七发》)对偶:“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对“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
代称:“皓齿蛾眉”是“美女”的代称,“甘脆肥醲”是“丰盛甘美的酒食”的代称。
比喻:将“皓齿蛾眉”的美女比作斧子,将“甘脆肥醲”的酒食比作毒药。
9.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赵壹《刺世疾邪赋》)比喻:“咳唾自成珠”喻言语珍贵,“金玉”喻品德高尚,“兰蕙化为刍”喻贤人不被重用。
引用:“披褐怀金玉”一句,语出《老子》七十章:“是以圣人披褐怀玉。
”代称:“被褐”指穿粗布衣的寒士,是“贫贱之人”的代称。
10.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
(江淹《别赋》)对偶:“珠与玉兮艳暮秋”对“罗与绮兮娇上春”。
代称:“珠”、“玉”、“罗”、“绮”都是“歌女”的代称。
互文:这两句互文见义,即“珠与玉”、“罗与绮”都“艳暮秋”、“娇上春”。
七、把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原文】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淹沈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枚乘《七发》)【译文】如今像太子这样的病,只应让世上的君子,见识广博而记忆力强的人,乘机向你谈论一些有益于你健康的事情,改变你的思虑心意,并且时常不离左右,来作为你的辅佐者。
那么淹溺沉迷的逸乐,纵情放恣的想法,放纵过度的心思,还会从哪里来呢!八、下面是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的一段,试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中的典故,分析其“四六”格式:●四六格式:●原文及四六格式: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四四),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六六),言犹在耳,忠岂忘心(四四)?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六六)?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四四),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六六),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四四)。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四四),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六六)。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译文】诸位有的在封疆做官,有的是皇室至亲,有的心中记得先王的言语重托,有的在宫中接受过先王的遗命,所受之言还在耳畔,心中怎能忘掉忠诚?先帝陵墓上的新土还没有干,嗣位的新君又在何处托身?如果能够化灾祸为好事,忠于先帝,服事新君,共同立下救助皇帝的功勋,不辜负先君的遗命,那么有功的一定受爵受赏,可共同指山河为誓。
如果有人留恋末路的城池,徘徊在十字路口,坐观成败而看不清形势,一定会遭到以迟后为罪名的诛伐。
请看今天的世界,到底是谁家的天下!●宣室:汉末未央宫中有宣室殿,是皇帝斋戒的地方。
汉文帝曾于宣室召见贾谊,问鬼神事。
这里是用典,指皇帝的宫殿。
●一抔之土:指皇帝的陵墓。
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长陵是汉高祖的陵墓。
这里用典,是指唐高宗的陵墓。
●六尺之孤:《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这里指继位的新君唐中宗李显,当时已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
●后至之诛:传说夏禹北伐共工氏,在会稽山大会诸侯,防风氏因为迟到,被处以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