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树
1认识角
2画角
3认识直角、锐角、 钝角并会画
角的认识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画出来。
第四单元
让学生知道周围许多物体表面 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 关系密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空间与图形”教材编写特点是:提供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统计与概率”教材编排特点
与一年级教材比,二年级统计的教学内容最大的变化应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上册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了2个单位,并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下册条形统计图每格代表了5个单位,并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根据统计图表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根据数据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二年级的学生不仅会看懂数据的实际,也会从这些数据中分析数据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将具体培养学生:1、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
“统计与概率”建构感想
我们将经常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统计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还将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表内乘法(一)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悉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第三单元
数与代数
表内乘法(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
简单的排列 搭 配 问 题
简单的组合
数 学 第 八 广 单 元 角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测量长度要 用统一标准
统一长度单位
长 度 单 位
第 一 单 元
不退位减
退位减
加强竖式计 算准确率
两位数减两位数
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连加连减 混合运算
加减法估算
100
以 内 的 加 法 和 减 法
第 二 单 元
掌握画角的方法
直角的 特征
画角
角的特征
认识直角
判断直角的 方法与画法
统一认识角
人教版二年级 上册 知识树
制作人:上官文霞
认识直角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表内乘法
数的运 算
用长度 单位进 行实际 测量,
图形的 认识
测量
从不同位置观察 简单物体的形状
量一量,比一比
图形与 位置 认识时间
实践活动
简单的排列 数学广角
小学 二年 级上 册数 学知 识树
建立厘米的表象
8的乘法口诀 初步理解“一个数 的几倍”的含义 7 的 乘 法 口 诀
9的乘法口诀
以理 将 便成 全 记阶 部 忆梯 口 形诀 ,整
表 二 内 乘 法
第 六 单 元
会书写时刻的两 种表示方法
知道钟面 的结构 认识钟面
认识时刻
能算出从上个 时间到下个时 间经历的时间 段
了解时间段
认 识 第 七 时 单 元 间
判断直角, 画直角
角 的 初 步 认 识
第 三 单 元
熟记2-6的口诀 乘加乘减
2-6的乘法口诀 用数学
乘法应用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树
统计
制作:郭瑞平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 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 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 嘲笑,
但那又怎样?
郭瑞平
表内乘法
我长高了 看一看 摆一摆
实践活动
简单的排列 数学广角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
数的运算
图形的 认识
小学 二年 级上
测量
图形与 位置
图形与变
换
数据统
计初步
活动
从不同位置观察 简单物体的形状
认识轴对称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小学数学知识树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制作者:孙喜索
年8月28日
精选ppt
1
表内乘法
用长度 单位进 行实际 测量,
看一看
我长高了
摆一摆
实践活动
简单的排列 数学广角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
等差数列
(拓展)
数的运算
认识直角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图形的 认识
测量
图形与 位置
图形与变 换
数据统 计初步
活动统计
认识直角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图 形 的 测量 认识
图形与 位置
图形与变 换
数据统 计初步
活动统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 简单物体的形状
认识轴对称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小学 二年 级上 册数 学知 识精树选ppt
设计者: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教师孙喜索
3
从不同位置观察 简单物体的形状
认识轴对称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小学 二年 级上 册数 学知 识树
精选ppt
设计者: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教师孙喜索
2
表内乘法
用长度 单位进 行实际 测量,
看一看 摆一摆
我长高了
实践活动
简单的排列 数学广角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
等差数列
数的运算 (拓展)
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知识树: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树: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知识树: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树: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知识树: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知识树: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树: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知识树: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树: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知识树: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CONTENTS
• 数的认识 • 数的运算 • 空间与图形 • 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
01 数的认识
CHAPTER
数的读法与写法
数的读法
学习数的读法,包括个位、十位 、百位等,能够正确读出数字。
数的写法
掌握数字的写法,包括大写和小 写,能够正确书写数字。
立体图形认识
正方体
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知道它 的面、棱和顶点的概念。
长方体
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了解它的 长、宽、高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
了解圆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它的底 面、侧面和高度的概念。
图形变换与位置关系
平移
了解平移的基本概念, 知道平移后的图形与原
图形的对应关系。
旋转
认识旋转的基本特征, 知道旋转后的图形与原
图形的对应关系。
轴对称
了解轴对称的基本概念 ,知道对称轴和对称图
形的特点。
位置关系
理解前后、左右、上下 等基本位置关系,能够 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04 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
CHAPTER
统计初步知识
统计的意义
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 和分析的过程,是数学中研究数据的 方法。
统计图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比值。
确定与不确定事件
确定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 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不确定事件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简单概率计算
通过列举所有可能事件及其次数 ,计算某一事件的概率。
可能性大小比较
比较方法
通过比较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来判断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大 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
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 制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9的乘法口诀
以理将 便成全 记阶部 忆梯口
形诀 ,整
表二 第 内六 乘单 法元
知道钟面 的结构
认识钟面
会书写时刻的两 种表示方法
认识时刻
能算出从上个 时间到下个时 间经历的时间 段
了解时间段
认
识
第 七
时单
间元
简单的排列
搭配问题
简单的组合
数
学
第 八
人教版二年级 上册 知识树
制作人:上官文霞
表内乘法
用长度 单位进 行实际 测量,
量一量,比一比
实践活动
简单的排列 数学广角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
数的运 算
小学 二年 级上 册数 学知 识树
认识直角
图 形 的 测量 认识
图形与 位置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从不同位置观察 简单物体的形状
认识时间
建立厘米的表象
测量长度要 用统一标准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统一长度单位
长第 度一 单单 位元
不退位减
退位减
加强竖式计 算准确率
两位数减两位数
进位加
连加连减 混合运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
加减法估算
100
以 内第 的二 加单 法元 和 减 法
掌握画角的方法
角的特征
画角
统一认识角
直角的 特征
认识直角
判断直角的 方法与画法
判断直角, 画直角
角
的 初 步 认 识
第 三 单 元
熟记2-6的口诀
乘加乘减
2-6的乘法口诀
用数学
乘法应用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
实践活动测量估量长度建立长度概念图形与位置数学广角图形的认识数的运算表内乘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直角上册知识体系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第一单元教学建议: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一种情况来说明也是可以的。
但是不论哪一种情况,都确实要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现。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改变了教材。
因此教学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时分两步:1.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同一长度。
2.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什么是线段及特点。
2.画线段。
3.量线段。
1.建立米的观念。
2.厘米和米的进率。
3.测量方法。
用米和厘米进行测量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第二单元的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
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让学生详细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以此一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两位数或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熟悉情境图中的内容,为后面的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如在退位减法教学中,面对’56-18”的计算任务,首先让学生认真思考“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然后引导他们结合摆小棒的操作过程揭示其退位的方法,并在竖式上将退位的过程发映出来,由此让学生切实理解“为什么要退位”和“怎样退”两大核心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
表内乘法
乘法 的 初步 认识
2~9的 乘法 口诀
用 数 学
乘加 乘减
实践活动
用长度 单位进 行实际 测量,
巩固 统计 知识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从不同位置观察 简单物体的形状
认识轴对称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条形统计图
认识统计表
提出 并回 答问题
调查活动
巩固 从不同 角度观 察物体
小学数学知识树 (二年级上册)
单击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实践与综合应用
测量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探索规律
长度单位
观察 物体
认识米和 厘米
用刻度尺测 量和画线段
估量长度
建立长度概念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
两位数 加 两位数
两位数 减 两位数
连加 连减 和 加减 混合
两位数 加 两位数
两位数 减 两位数
连加 连减 和 加减 混合
估算
表内乘法
乘法 的 初步 认识
2~9的 乘法 口诀
用 数 学
乘加 乘减
实践活动
用长度 单位进 行实际 测量,
巩固 统计 知识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从不同位置观察 简单物体的形状
认识轴对称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条形统计图
认识统计表
拼摆 量画 几何 图形
简单的排列
简单的组合
认识角, 知道角 的各部 分名称
认识直角
用尺 画角
用三角板 判断直角 并画直角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
实践与综合应用
测量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结构图(全册)
年 月 日
三年级 数学
知识树 下册
认识 年 历
一年有12个月 一年有4个季度
年、月、日
用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
闰年的判断 方法
闰年有366天 闰年2月29天
闰年的特点
年
月
平年
日
三年级 数学
知识树 下册
年、月、日
整百的年份除以 400没有余数
一年365天 2月28天
外圈13——24时
商中间有0
重叠
等量代换
认识方向
定义
路线图
长、正方形 面积
计算 含义
两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
商末尾有0
笔算
连乘
数学广角
连除
估算
应用题
位置与方向
面积
平均数
简单的 数据分析
计算
单式条形 统计图
口算
除数是一 位数的除法
与普通计 时法互化
口算
两位数乘
两位数
估算
小数的
数
笔算
初步认识
学 二
大小比较
含义
上
连续进位
加减法
意义
与分数 的关系
名数比较法
大小比较
数位比较
读小数
区分整数 与小数
认识小数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法
第
七
单
元
小数减法
知
识
树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知识树
像3.14、5.6等这样的 数叫做小数。
十分之几可以用 一位小数来表示
百分之几可以用 两位小数来表示
读、写小数
一位小数
两位小数
定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在现实情境 1 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保证必要的练习量,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并恰当地进行评价。 5、创造性地利用教科书。 6、重视评价方法的改革。
1-5的乘 法口诀 运用乘法口 诀解决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 识
表内除法 表内乘法( 一)
数与代数
乘法的初步认识 空间与图形 实践与综合应用
青 上岛 册版 二 知年 识级 树数 学
统计与概率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 名称。能正确的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理解“倍”的意义。 3、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带括号)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 2、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3、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 4、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5、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统计与概率 1、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 2、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加深对所学长度单位的认识。 2、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册教材共包括八个单元,主要框架结构包括三方面 第三单元 的内容。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 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单元 (一)数与运算 长度单位 数与运算所涵盖的单元有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 第五单元 第七单元 减法、第四单元:2~ 6 的乘法口诀、第六单元: 7~9 空间与图形 观察物体(一) 认识时间 的乘法口诀的表内乘法。表内除法没有结合表内乘法 在本册出现,而是放到二年级下册出现,主要目的是 分散难点。 (二)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所涵盖的单元有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 实践与综合应用。 数与运算 识厘米和米)这里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一的长度单位 的过程、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五单元:观察 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三)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二单元 具体包括第七单元:认识时间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100以内的加法 第八单元 (排列与组合),这是新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一些 和减法。 数学广角 简单的数学思想。 第一学段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巩固所学 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段的“综合应用”重点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 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
说 教 材
认识直角
表内乘法
100以内 的加法 和减法
数的运算
估量长度
图形的 认识
Hale Waihona Puke 建立长度概念测 量
图形与 位置
认识“分”
数学广角
实践活 动
小上 学册 二知 年识 级体 数系 学
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1.建立米的观念。 2.厘米和米的进率。 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3.测量方法。 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一种情况 来说明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论哪一种情况, 用米和厘米 都确实要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 进行测 量 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 正确表现。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 第 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 1厘米、1米大致有 一 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单 1.什么是线段及特点。 元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2.画线段。3.量线段。 《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 长 教学时分两步:1.用不同的 度 物品做标准量同一长度。 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 2.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 单 能力改变了教材。因此教学时,不应再从线 不同的长度。 解决日常 位 》 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 生活问题 的方式。
第二单元的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 例1~例4.巩固加减法,着重 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让学生详细说一说画面 教学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中 需要用竖式计算。 上的内容,以此一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两位 退位减 数或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 连加连减 例3.解决 两位数减 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熟悉情境图中的内容,为 加减混合 不退位减 两个问题, 两位数 一是个位上 后面的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 的数相加 满十如何向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进位加 解决问题 十位进位的 (连续两问)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问题,二是 两位数加 笔算两位数 两位数 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加法计算 方法的 如在退位减法教学中,面对’ 56-18”的计算任务,首先让学生认真 总结。 不进位加 思考“个位上 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 第二单元 冲突。然后引导他们结合摆小棒的操作过程揭示其退位的方法,并 《100 在竖式上将退位的过程发映出来,由此让学生切实理解“为什么要 例2.着重解决从 以内的 个位加起的计算 退位”和“怎样退”两大核心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标志着学 顺序的问题 加法和 生对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过程的全面理解。 减法 5、沟通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 (二) 》 6、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第三单元的教学建议: 方法是:从一个点起, 1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 、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 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和指教,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 例3.认识直角 例2.画角 生活中 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 的小数 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 么样的图形是角;他有一个 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 以了。 2、在教学中注意科学性。 《 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内 角 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 第 的 三初 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 单步 准确的。 元认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直 识 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和理 》 解。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
奈曼旗大镇四小学区中心校
马立新
本册教学目标
说教材
学段目标
说建议
课程总目标
说 课 材 料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问题解决: 教学思考: 1.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二年级属于义务教育第一学段,这一册教 实践与综合应用: 空间与图形 数与运算: 1 情感态度: 知道 1米=100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够等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 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 空间与图形 材与前两册教材相同,都是以《数学课程 情感态度 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 数与运算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 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 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 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 问题解决 认识米和厘米、角的初 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 对数学有好奇心和 3. 初步认识线段,会亮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知道交的 基本技能。 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 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 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 实践与综合应用 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 求知欲。 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 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 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 学段目标 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 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 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教 生活中的 体验获得成功的乐 简单应用,初步学 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平面图形,感受总不同 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 课程总目标 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 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 材中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 4.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乘法口诀,熟 教学思考 系。 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 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 趣,锻炼克服困难 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 练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 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 的意志,建立学好 本册教学目标 5.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和随机观念。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 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 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 样 。在教学中,应注 数学的自信心。 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 6.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 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 在参与观察、实验、采样、证 知识与技能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 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 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 体会数学的特点, 7. 通过观察、猜测、实践活动,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说 展创新意识。 程,通过教具、学具认识时间和解 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 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 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 了解数学的价值。 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 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序地、全面地 课 决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 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 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 思考的意识。 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 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 养成勇于质疑的习 标 10个目标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 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本学段中的知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 动中, 获得对简单几 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惯,形成实事求是 识。 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 心。 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 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 的态度。 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 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度具体表现在: 在集体中的作用。 经验。 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10.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例2.利用迁移学习 8的乘法口诀
8的乘 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
例1.让学 生经历口诀 的编制过程, 掌握口诀的 特征,熟记 口诀。
第六单元的教学建议: 例3.例5.在理解乘法意义 1、本单元的内容是在 2~6乘法口 的基 础上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 诀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要充分 利用学习2~6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 和学习经验来学习7~9的乘法口诀。 2、为了更好的记忆口诀,在操作 或推想出连加结果后,一定要熟记 9 的乘 连加的结果,再写乘法算式,编口 法口诀 诀。 《 表 3.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联系生 内 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 第乘 例4.借助数轴学习9的乘 六法 法口诀 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 单( 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 元二 4.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倡合作 ) 》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