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 虽有嘉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以及多音多义字、通假字的用法。(重点)
2.了解儒家关于教学相长的思想学说和古代教育教学的一般原则。(难点)
二、学习过程
(一)探究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虽.有嘉肴
..也:
..:(2)弗食.,不知其旨
(3)至道
..:(4)弗学,不知其善.也:
(5)是故
..:(6)困.:
(7)自反
..:(8)自强
..:
(9)故.:(10)教学相长
....:
(11)学学半
...:(12)其此之谓乎
.....:
3.填空
《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和《》合称为“三礼”。为儒家论礼丛书,《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写作年代约在。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是我国古代教育论著中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4.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学学半
(4)其此之谓乎?
5.文章前两句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句与第二句有什么关系?
6.短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二)当堂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1)《礼记》,又名《___________》,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______编撰。
(2)宋代的理学家选中《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把它们合称为“四书”,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
(3)儒家经典著作“五经”指《》《》《》《》《》。
2.重点句子默写。
(1)文中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的一句是
(2)文中指出进行实践必须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文中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1.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各学科科代表,你很想当某学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要怎么说才能取得同学的信任与支持呢?(不超过40字)
示例:我热爱语文,责任心强,有你们的信任与支持,我有信心当好语文科代表,请大家给我一个机会。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子罕辞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A献诸.子罕
B尔.以玉为宝
3.翻译下列句子。
A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B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4.“子罕弗受玉”,献玉者做了解释,他解释的用意是什么?
5.作者在文中褒扬的是谁?褒扬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四)学习体会
(五)教师评语
第二十课虽有嘉肴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善用比喻与对比的说理方法及写骈偶句的方法。(重点)
2.理解短文阐发的教育思想。(难点)
二、学习过程
(一)探究学习
1.短文如何论证得出“教学相长”?
2.如何理解“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明确“之谓”的用法?
4.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什么道理?
5.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种什么写法?
6.怎样看待“教学相长”的道理?
(二)当堂检测
1.用原文填空。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继而引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纳出“___________”这个结论。
2.本文集中论述了___与__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解释下列字的古今异义
虽:古义:今义:
旨:古义:今义:
困:古义:今义:
自强:古义:今义:
(三)拓展延伸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董遇①字季直,性质②讷③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④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陈寿《三国志·董遇传》)
【注释】①董遇:汉末三国魏人,著有《周易注》十卷,《春秋左氏传章句》三十卷,《老子训注》二卷。②质:质朴。③讷:口齿不流利。④渴:急切,迫切。
1.翻译下列句子。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2.你怎样理解乙文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
3.甲文的观点是“教学相长”,这在乙文中有体现吗?请简要分析。
(四)学习体会
(五)教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