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习出“大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练笔”习出“大精彩”
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港小学戚建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写作无疑是一个“疑难杂症”。随着新课改的东风,以读促悟,以写促读的小练笔,以其短小、灵活、速效的优势挤进了语文课堂。它给语文教学吹来了缕缕清新的春风,注入了滴滴新鲜的血液,为习作内容增添的无限精彩。
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且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内涵。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正是写作的最好材料。那么如何把握时机,就文取材,把课堂练笔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读写融合,降低写作的难度,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水平。
一、把握时机,让“练笔”顺理成章,卓有成效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情感喷发时,思维最活跃,正是练笔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学生感情最激越、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引导学生把感情书写下来。这样的练笔,学生乐于表达,而且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升华。
1、情感共鸣处,情动辞发
刘思勰说:“观文者披文入情。”“情动”方能“辞发”。只有当学生对文本有着充分体验与感悟之后,学生才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流露自己的思绪,诉说自己的情思,展开自己的智慧。在浙派名师活动中听过《花的勇气》一文的教学,教师在学生情感的高潮处设计的小练笔让人难以忘记。正当学生通过课文的研读被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勇气感动时,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个练笔:在你的眼中,生命是什么?相信通过课文的学习,对生命你已经有了不同的认识。根据老师给你的句式写一写。(句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那是花儿的勇气。在,那是
的勇气。学生们情动笔动,忍不住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在砖头缝中成长,那是小花苗的勇气。在发生灾难时成长,那是人们的顽强。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成长,那是海伦凯勒坚忍不拔的意志。”此时,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
“情动而辞发”,此处的小练笔成了这节课的亮点。又如《检阅》中,在课文的最后,可以设置这样的练笔:同学们,今天我们也一起参加了这次国庆的检阅。此时,你一实想对博莱克或者队员们说些什么吧!那就拿想起你手中的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此时学生的情感喷发,妙语连珠。
语文课本中,有许许多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我们要营造浓浓的感情氛围,引导学生潜心阅读感悟。当情感达到了制高点,及时练笔,胸中喷薄的情感就会流淌笔尖,并能将这种情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学生的思想。
2、理解深入处,丰满形象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我们可以通过练笔引导学生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例如《拾石》》一课中的“理所当然”一词的练笔: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搭石上演绎着一幕幕真情,你能试着写一写吗? 有学生这样写道:假如遇到了下雪天,老人总会带上扫把,扫落搭石上的积雪,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孩子上学,年轻人总要蹲下身子,抱着孩子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有外乡人来走亲戚,妇女总会告诉他紧走搭石慢过桥,站在第一块搭石前,看着他过了河,才转身离去。又如《孔子拜师》一课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二词,也可以引导学生练笔:“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中,你读出孔子在去拜师的途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他是怎样克服的?请你根据电视或生活中的有关情景写一写。”
这样的小练笔活动,让学生在练笔中发现并表现超越语言固有意义之外的生活中的“自然真相”,使原本抽象的语境有了温度。在想象和实践中,丰富并拓展了语言的内涵和功能,语言生命得到了和谐的发展。
3、思维意欲的探究点,趁热打铁
由于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的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有着很强的个性色彩,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存在着差异,甚至有很大的分歧。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往往有因“一词、一句、一段”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讨论、探究活动。比如《中彩那天》,读到家境贫寒的父亲拨电话让库伯把奔驰汽车开走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假如我就是这位父亲,我该怎么做?”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气氛异常活跃。经过辩论,大家对这位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信用面前的选择肃然起敬。“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
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随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把这辩论的过程记下来。通过辩论,学生设身处地地感悟文本角色的心境,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张扬了个性,把辩论的理由写下来,这正是梳理学生思维、锤炼语言的好机会。又如《自然之道》中,在学鸟欢人悲人这个场景时,让学生试想如果不是我们好心劝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情况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展开想象,议论纷纷。此时进行小练笔:假如你是下面人物中的一个,你都会说些什么呢?假如我是作者,我会说()地说:“()”假如我是向导,我会()地说:“()”多元体验,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写巧妙结合。
在教学时,我们要积极营造引发情感产生的特定情境,抓住学生意欲探究的内容,引导他们超越文本,展开研究,把研究的过程描述出来,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深化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还含而不露地达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可谓一举两得。
二、选对方法,让“练笔”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选准了好的方法,练笔的效果将会事办公倍,才能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超级模仿秀
宋朝朱熹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故而仿写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材中经典的句式,段式,结构等承载了丰富的语言训练信息,教师要善于对教材中的典范语言进行揣摩、赏析、借鉴,仿其表达、仿其构思、仿其章法,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
如《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里描写了水的三个特点,内容一致,结构一致,构成一组排比句。教师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不防设置小练笔,写写家乡的山水,进行句子的仿写。孩子畅所欲言:“海南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海底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和成群的小鱼;海南的水真浅啊,浅得才没过大腿,让你能无拘无束尽情地玩耍;海南的水真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