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概述与临床应用
物理治疗的概念

物理治疗的概念
物理治疗是一种医疗保健专业,利用物理手段(如运动、手法、电疗、热疗、冷疗等)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损伤和残疾。
物理治疗师通过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这些计划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改善姿势和平衡、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以及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可以应用于各个年龄段和各种疾病或损伤的人群,包括但不限于肌肉骨骼问题(如颈椎病、关节炎、骨折等)、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以及呼吸系统问题(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物理治疗师通常与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如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
他们还会为患者提供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疾病或损伤,掌握正确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方法。
总之,物理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物理治疗的概念 -回复

物理治疗的概念-回复物理治疗的概念是指一种通过运用物理手段,包括热疗、冷疗、电疗、光疗、水疗、运动疗法、按摩疗法等,以及物理治疗师的专业技术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医疗方法。
物理治疗在多个领域,如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神经科学、骨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逐步解释物理治疗的概念以及它是如何实施的。
第一部分:物理治疗的概念物理治疗是一种利用物理手段来预防、治疗和康复人类疾病和损伤的医疗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刺激和调节人体的自然生理机制,促进身体康复和增强自愈能力。
与药物治疗相比,物理治疗更加安全和可持续,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二部分:物理治疗的实施过程1. 评估与诊断:在开始物理治疗前,物理治疗师会先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和体征。
通过检查和测试,物理治疗师能够对患者的问题进行准确诊断,并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2.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评估结果,物理治疗师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这个计划通常包括目标设定、治疗方法和时间安排。
物理治疗师会与患者讨论和解释治疗计划,确保患者对治疗过程有清晰的理解和期望。
3. 物理治疗手段:物理治疗包括多种手段,如热疗、冷疗、电疗、光疗、水疗、运动疗法和按摩疗法。
这些手段被用来刺激和促进身体的康复过程。
例如,热疗可以通过增加肌肉血液循环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而电疗则可以通过电刺激来恢复肌肉功能。
4. 治疗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在治疗过程中,物理治疗师会不断监测患者的进展和适应性。
根据患者的反馈和治疗效果,物理治疗师将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疗效和安全性。
5. 康复与维持:物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康复和重新获得功能。
一旦达到治疗目标,物理治疗师通常会提供康复计划和建议,以帮助患者维持健康状态。
这可能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锻炼、体育运动和姿势调整等。
第三部分:物理治疗的应用领域物理治疗在许多疾病和损伤的治疗中都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康复医学:物理治疗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物理治疗师临床应用指引

物理治疗师临床应用指引物理治疗是一种非药物干预的治疗方法,通过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物理治疗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物理治疗师的职责、技能要求以及临床应用指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物理治疗师提供一份完善的临床指导。
一、物理治疗师的职责作为一名物理治疗师,首要的职责是通过评估来制定治疗计划。
物理治疗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身体状况,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物理治疗师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密切关注患者反馈,确保治疗效果。
除了治疗方案的设计和调整,物理治疗师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监测治疗进展,并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治疗计划。
同时,物理治疗师还需给予患者相关的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和日常生活技能,促进康复进程。
二、物理治疗师的技能要求物理治疗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需要熟悉各种物理治疗技术和设备的操作原理,了解不同疾病和症状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此外,物理治疗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踪行业最新发展,提升专业水平。
在实际操作中,物理治疗师需要具备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善于倾听患者需求,关心患者感受,确保治疗过程安全有效。
此外,物理治疗师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医生、护士等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三、在临床实践中,物理治疗师需要根据不同疾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疗、冷疗、电疗、按摩、理疗等。
在选用治疗方法时,物理治疗师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症状表现和治疗需求,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除了治疗方法的选择,物理治疗师还需注意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
在进行物理治疗时,物理治疗师需要遵循相关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物理治疗师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强度和频次,以提高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

4.提高和增强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 运动是一系列生理条件反射的综合,适当的 运动可以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 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和灵活性,维持神经系统 的正常功能,发挥对全身的各个脏器的调整 和协调能力。 5.改善和增强内分泌系统能力 主动运动可以促进糖代谢,减少胰岛素分泌, 维持血糖水平;增加骨组织对矿物质 (如钙、 磷)的吸收。因此,适当的运动已经成为糖 尿病、骨质疏松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
物理疗法
定义 物理治疗(Physitherapy或Physical Therapy)是应用力·电·光·声·水和温 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患者疾病的方法。 运动疗法 : 主要利用力学因素 理疗: 利用电·光·声·水和温度
一· 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
运动疗法
适应症 1.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脑卒中、颅脑损伤、 儿童缺血缺氧性脑性疾病(脑性瘫痪)、脊 髓炎症或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神经衰弱等。 2.运动器官疾病 包括四肢骨折或脱位脊 柱骨折关节手术后颈间腰腿疼脊柱畸形关 节炎骨质疏松等。
2.增强心肺功能 运动疗法时,肌肉通过做功消耗身体内部 的能源,从而促进了器官的新陈代谢;运动 疗法时,由于大量的血液流向肌肉,心肺的 功能活动也相应的增加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运动疗法也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但运动强度 过大反而会降低心肺功能。
3.促进和发展功能代偿 但有些功能障碍,虽然经过系统的运动疗法, 但其功能仍然难以完全恢复。此时,治疗的 重点则是通过对侧肢体或非损伤的训练,来 发展代偿能力,补偿丧失的功能。例如,偏 瘫或截瘫患者经过正规的运动疗法之后,患 肢功能仍未能恢复,此时,通过训练代偿能 力,可以到达最大限度地生活自理。
3.
主动运动 是指在运动治疗的时动作发生或完成没 有任何外力(包括手力或机械力)的参与, 完全由参与的肌肉的主动收缩来完成的。 例如,自己活动关节、行走、各种医疗 体体操、太极拳训练、日常生活活动
物理治疗概述

治疗手段
运动治疗:基础运动疗法、促通技术等 物理因子:光、电、声、磁、温度(热/冷)、
水等 手法:中国传统手法,西式手法 器械疗法 感应反馈和虚拟
评估方法
评估量表:通用量表,专科/专项技术表格 仪器数字化检测:肌力、活动度、生物力学、肌
电…..
生物力学分析
步态参数 关节运动角度
患者管理
PTs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 初次检查、评估、诊断和预后
➢ PTs完成文书书写、数据收集、合适鉴别方法 ➢ PTs明确患者需求 ➢ 合适检查和测量的综合运动 ➢ 患者附加服务需求
治疗计划
➢ 基于检查、评估、诊断和预后
➢ 明确目标和结局 ➢ 描述计划介入,包括频率和持续时间
治疗介入/实施
物理治疗概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毛玉瑢 myr58@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 Physiotherapy)定义
利用各种物理因子、运动、徒手操作及 各种器械等来评估和治疗患者,预防和 减轻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是由物理治疗 师(PTs)直接或在其监管下提供治疗和服务。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临床研究机构成立,科研经费投入加大。
物理治疗师(PTs)角色和特征
直接的治疗服法律
物理治疗服务管理
PT服务目的、目标与患者需求和利益相关
➢ 规定PTs服务范畴 ➢ 明确服务目的和目标
提供服务的书面计划
➢ 服务内容 ➢ 执行者(PTs),执行程序,监管机构 ➢ 反映目前个体功能
➢ 基于检查、评估、诊断、预后和治疗计划 ➢ PTs直接执行或监管下由PTAs实施 ➢ 其改变与治疗反应和状态相一致
10-31 李玲 物理治疗的概念及应用(2)

电疗法 • 临床应用
直流电疗法与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 适应证:神经炎、神经根炎、神经痛、颈椎病、关 节炎、慢性炎症感染、慢性溃疡、术后粘连、瘢痕 增生、注射后硬结
电疗法
低频电疗法
电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 以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以促进功能恢复的 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包括的方法较多。 如: • 1. TENS疗法 • 2. 电体操疗法 • 3.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 4. 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紫外线可预防佝偻病,骨软骨病等。音频
、电太阳灯、蜡疗、超声波可预防术后粘 连及功能障碍。
作 用
• • • • • • 2.综合治疗方面的作用 理疗可治疗260种以上的病,其优越性: —一种物理因子有多种作用 —副作用少 —作用相对集中病变部位 —与药物,化疗,放疗及手术等有协同作 用加速疾病愈合。
电疗法 电疗法(electrotherapy)是指应用电治疗疾
病的方法。电流频率(frequency,f)的基本计
量单位为赫(赫兹,Hz)、千赫(KHz)、兆 赫(MHz)、吉赫(GHz),各级之间按千 进位换算。电磁波波长的基本计量单位为米( 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电疗法
• 根据所采用电流频率的不同,电疗法通常分为 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0 < f < 1000Hz)
、中频电疗法(1KHz < f < 100KHz)、高频电
疗法(100KHz < f < 300GHz)等。
电疗法
• 电流的波形、波宽、波幅以及波长或频率等物理 参数的不同,其产生的生物物理学效应就会各有 特点;结合使用不同的电极(包括体表、体腔和 组织内电极以及特殊部位的专用电极等,高频电 疗的电容电极、电缆电极、电感电极以及各种形
精神心理科物理治疗方案

精神心理科物理治疗方案目录一、概述 (2)1. 精神心理科物理治疗定义 (2)2. 物理治疗在精神心理科的应用 (3)二、物理治疗方法介绍 (5)三、物理治疗临床应用 (6)1. 神经系统疾病 (7)a. 帕金森病 (8)b. 多发性硬化症 (10)c. 脑卒中后遗症 (11)2. 精神疾病 (12)a. 抑郁症 (14)b. 焦虑症 (14)c. 双相情感障碍 (16)3. 慢性疼痛 (17)4. 康复医学 (18)四、物理治疗技术进展 (19)1. 远程物理治疗 (21)2. 人工智能辅助物理治疗 (22)五、物理治疗师培训与管理 (23)1. 物理治疗师培训体系 (24)2. 物理治疗师职责与伦理 (25)六、未来展望 (27)1. 新型物理治疗方法研发 (27)2. 物理治疗在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前景 (29)一、概述精神心理科物理治疗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物理手段如电休克疗法(ECT)、经颅磁刺激(TMS)、迷走神经刺激(VNS)等,辅助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心理状态。
本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和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旨在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在实施物理治疗方案时,我们注重联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社会支持等多种治疗手段,形成综合治疗体系。
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个人意愿等因素,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们关注物理治疗方案在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我们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参数和策略,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精神心理科物理治疗定义精神心理科物理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它主要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技术,结合心理学的方法和理念,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调整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达到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电刺激治疗:利用电流、磁场等物理因素,刺激患者的神经或肌肉系统,以调整其功能。
肺部物理治疗

禁忌症和慎用情况
禁忌症:肺部物理治疗不适用于肺部感染、肺部手术、哮喘急性发作等情况
慎用情况:肺部物理治疗需谨慎使用于肺部肿瘤、肺大泡、肺结核等活动性肺部疾病患者
注意事项:在使用肺部物理治疗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医生的评估
副作用:肺部物理治疗可能引起咳嗽、痰多、胸闷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告知医生并遵医嘱进行 处理
振动治疗
定义:利用振 动技术对肺部 进行物理治疗
的方法
原理:通过振 动刺激肺部组 织促进痰液排 出和改善呼吸
功能
适用人群:慢 性阻塞性肺疾 病、肺炎、支 气管扩张等肺
部疾病患者
注意事项:应 在医生指导下 进行避免过度 振动对肺部造
成损伤
负压吸引
定义: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气道内的痰液、分泌物吸出 作用: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方法:使用吸痰管将气道内分泌物吸出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吸引以免损伤气道黏膜
肺部物理治疗的 未来展望和研究
方向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物理治疗设备的研发和 改进
肺部物理治疗与其他医学领 域的交叉研究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肺部 物理治疗中的应用
肺部物理治疗在临床实践中 的创新应用
临床实践和研究的深入开展
肺部物理治疗将进一步结合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肺部物理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将不断涌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单击添加标题
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 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单击添加标题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单击添加标题
诊断方法:通过肺功能检查确定气流受限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肺部过 度充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物理治療聯盟 (World Confederation of Physical Therapy) 定義物理治療為協助個體或族 群跨齡之動作與功能活的發展、維持與恢復,其範 疇包括健康促進 (Healh Promotion) 、疾病預防 (Disease Prevention) 、失能復健 (Impairment Treatment) 以及殘障復健 (Disability Rehabilitation) ,已跳脫傳統復健的觀念。
神经发育疗法 ( 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 ) 1. Bobath技术 2. Brunnstrom技术 3. Rood技术 4. Kabat-Knott-Voss技术(又称为PNF技术) 5. 运动再学习疗法 (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 MRP )
14
定义
根据超量负荷(over load)的原理,通过肌肉的 主动收缩来改善或增强肌肉力量
方法
◦ 肌肉的收缩方式 ◦ 施加阻力分
非抗阻力运动
主动运动和主动助力运动
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
抗阻力运动
1.等张性抗阻力运动(向心性、离心性) 2.等长性抗阻力运动 3.等速性抗阻力运动
15
牵伸(stretching)
放松性运动(relaxation)
◦ 以放松肌肉和精神为主要目的的运动
如医疗步行、医疗体操、保健按摩、太极拳等
◦ 适合于
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精神紧张者 老年人及体弱者
耐力性运动(end为主要目的
如医疗步行、骑自行车、游泳
其它的物理治療 分娩前、後的運動,淋巴水腫、糖尿病之下肢痛和 潰瘍、老人病、對於需要臥病在床或是心臟開刀的 病人可以先行教育避免併發症發生等。
物理治療服務的對象﹐年齡層可從不足月的早產兒, 一直到八、九十歲的老年人。 物理治療不僅和康復醫學科唇齒相依,並和其他專 科如:骨科、神經內外科、小兒科、胸腔內外科、 整形外科、一般外科、皮膚科、牙科、婦產科、心 臟內外科、腫瘤科、疼痛科等均有密切的關係。
充分利用反馈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 视、听、语言、手的引导等
返回
23
伸展運動(Stretch Exercise)、被動運動 (Passive Exercise)、主動扶助運動(Active Assist Exercise)、主動運動(Active Exercise)、阻力運動(Resistive Exercise)、 水中運動治療(Aquatic Therapy)、本體感覺訓 練(Proprioceptive Training)、行走訓練 (Ambulation Training)等等。
返回
27
2.增强心肺功能
◦ 运动时,由于肌肉需要作功,消耗了身体内部 的能源底物,促进了器官的新陈代谢 ◦ 运动时,大量的血液流向肌肉,心肺的功能活 动也相应的增加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 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呼吸加深、加快, 胸廓和横膈的活动幅度增大
返回
28
◦ 通过对健侧肢体或非损伤组织的训练,可以发 展代偿能力,以补偿丧失的功能 ◦ 偏瘫或截瘫患者经过正规的运动治疗治疗后, 患肢功能仍未能恢复,此时,通过训练代偿能 力,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生活自理
治療和矯正:即一般人所認為的物理治療;是對已 有疼痛、功能障礙及慢性病患者為對象,以儘量減 輕其症狀的質和量為目標,並同時作出教育,防止 症狀復發或惡化。其主要作用,大體有以下幾種: 消炎、鎮痛、鬆解黏連、軟化瘢痕、刺激神經肌肉 興奮;對神經系統障礙的人士可緩解其痙攣,並誘 發病者作出運動功能;回復關節正常活動度、正常 肌力和正常步態等。
骨骼肌肉系統疾病患者之物理治療
關節炎(包括退化性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 脊柱炎、軟組織損傷、骨折、截肢、頸肩腰腿痛、脊柱側 彎和運動傷害等。
外科手術後康復
骨科術後、運動醫學科關節鏡手術術後、手外科術後、神 經外科術後、胸外科術後、整形外科術後、腫瘤術後等。
姿勢系統不良綜合症
頸椎、胸椎、腰椎因為長期姿勢不良 引起的不適癥狀,扁平足或者足弓過 高引起的不良癥狀。
9
是否借助外力
1. 主动运动 2. 主动助力运动 3. 被动运动
是否使用器械
1. 徒手运动 2. 器械运动
10
1. 主动运动 2. 主动助力运动 3. 被动运动
11
1 主动运动 ◦ 定义:肌肉收缩所产生的运动 ◦ 方法
1. 随意运动 ( voluntary movement ) 2. 助力运动 ( assisted movement ) 3. 抗阻力运动 ( resisted movement )
物理治疗是建基于医学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它 是利用人体生理对物理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来达到治 疗目的。 透过物理媒介和原理:例如利用电能、水力、冷冻、 热能、光波、磁力,运动等 配合应用生理、心理、病理和解剖科学,从而达到 治疗病患。
物理因子
Modality
Movement
運動治療
手法治療
Manual
◦ 定义: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 ◦ 目的: 1. 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 2. 降低肌张力 3. 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4. 预防或降低运动时损伤。
牵引(traction)与牵伸的区别
1.具有牵拉软组织的作用 2.主要作用于关节
16
1. 2.
3.
4.
手法牵伸 机械装置被动牵伸 自我牵伸 主动抑制
美國物理治療學會 (APTA, 2001)定義物理治療是 一種以理論與科學原理為基礎,針對因受傷、疾病 或其他原因所造成之機能損傷、功能障礙、健康狀 態的病人或社會大眾,提供相關預防、區辨(認 定)、評估、矯正或減輕急性或持續性運動功能失 調,以期減輕與限制肢體的障礙、恢復或維持動作 功能失調的範圍與程度、以促進其最大的功能及健 康為目的之專業。
物理治療主要是利用3M(Movement, Manual, Modality)即運動治療、徒手治療、 儀器來治療病人。 職能治療則是教導病患適當方法來完成日 常生活動作,設計並製作輔具以及工作能 力評估。
恢复身体活动功能 提升身体活动能耐 改善及加强日常生活或工作能力 预防疾病 提高生活质素
物理治疗学范畴
◦ 运动治疗 ◦ 徒手疗法 ◦ 理疗
以功能训练为主要手段
以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
以各种物理因子为主要手段 电、光、声、磁、冷、热、水等
物理治疗师(physiotherapist,PT)
21
治疗原则
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对象 应用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
治疗目的
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ADL结合起来 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 在实际环境中
使用已经掌握的动作 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
22
通过多种反馈来强化训练效果
◦ 视、听、皮肤、体位、手的引导等
返回
29
◦ 适当的运动可以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 ◦ 改善神经系统反应性和灵活性 ◦ 发挥对全身各个脏器的调整和协调能力
返回
30
◦ 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 ◦ 促进糖代谢,减少胰岛素分泌 ◦ 增加骨组织对矿物质(如钙、磷)的吸收
返回
31
預防性教育 治療和矯正 教育和再訓練
預防性教育:主要是針對普通市民,對一般無病症或 有病症趨向的人士作出教育,糾正其錯誤的生活模 式,防止疼痛及症狀的產生(如頸背腰痛的預防教育 及老人運動等)。
1.临床医务工作者 2.医学相关类专业人才 3.不同于医生和护士
返回
7
动力来源(运动学) ◦ 主动运动 ◦ 被动运动
肌肉收缩形式(组织学) ◦ 等长运动 ◦ 等张运动 ◦ 等速运动
8
治疗时是否使用器械
◦ 徒手运动 ◦ 器械运动
治疗目的分
◦ ◦ ◦ ◦
改善关节活动技术 增强肌肉力量技术 肌肉牵拉技术 神经发育疗法
17
手法牵伸
通过手力牵拉来增加挛缩组织的长度和关节活动
机械装置被动牵伸
◦ 利用小强度的外部力量,较长时间作用于缩短组织 ◦ 通过重量牵引、滑轮系统或系列夹板
18
自我牵伸
自己完成的一种肌肉伸展性训练,可以利用自身重量
主动抑制
◦ 牵伸前,患者有意识地放松该肌肉,抑制肌肉收缩 ◦ 主要用于肌肉的神经支配完整,患者能自主控制的情况 ◦ 对神经肌肉障碍引起的肌无力,痉挛或瘫痪,作用不大
心肺功能障礙病患者之康復 胸、腹腔和心臟手術前後的治療和訓練,呼吸系統 疾病的治療,如慢性阻塞性呼吸疾病(慢性支氣管 炎、哮喘、肺氣腫)、胸膜炎、肺炎和支氣管擴張等。
先天或後天發育障礙人士之物理治療 腦性麻痺、唐氏症、發展遲緩等所引起之運動功能 障礙。
皮膚組織物理治療 通常治療的狀況是針對皮膚或是相關的器官。常見 的臨床疾病是燒傷和根皮膚開放性傷口的問題。治 療方法就包括清創傷口、疤痕的處裡、關節活動度 的保持和傷口包紮和穿著。
◦ 适合于
心肺疾患及需要增加耐力的体弱患者
返回
25
1. 2. 3. 4.
5.
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增强心肺功能 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
返回
26
◦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骨骼肌肉系统的血液 供应 ◦ 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 ◦ 牵伸挛缩和粘连的软组织,维持和改善关节活 动范围 ◦ 提高和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 改善和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 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