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的认识与理解
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
体育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操作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是用课程标准替代了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教材编写、教学指导、教学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主题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性质和价值,了解和掌握课程学习领域目标的基本内容,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大纲的区别,懂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法,为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理论要点(一)什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从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位来看,虽然该课程取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并不是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合并的一门课程。
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它重视如何通过这门课的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增强体能,而且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1增进身体健康体现在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变化方面: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学生能够增强体能,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体现在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变化方面:通过长期的运动实践和体验,学生不但能形成对身体、身体活动和健康的正确观念,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同时还将逐步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的运动实践行为不仅始终影响、改变着自身机体,而且随时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感受。
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和舆论环境中,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学生会感受到友谊、赞扬、批评、激励等,并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
体育运动过程是不断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反复体验挫折和困难,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高中体育与健康《体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体育与健康《体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体育与健康《体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过认真学习《体育新课程标准》,并结合自己实践教学感受很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前在大学时代中,利用课余时间所看到过课堂教学和体育课程标准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在大学课堂当中的学习,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
在读了《体育新课程标准》以后,为我今后体育教学的道路上亮起一盏指航灯,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下就自己所读谈谈体会:体育新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
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所以在教学中始终参考体育新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
体育课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爱玩好动的自然天性,是每个学生所具有的,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从年龄角度而言,没有老教师有经验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我觉得首先要学生喜欢你,和学生有一种亲近感是上好课堂的第一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做将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摩公开课以及视频,让我懂得尽量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一味的教师教,应该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能力来上好课堂,吸收学生的想法。
所以在教学中师生间应多互动,学生可以上来做小老师,喊口令,做示范;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指在高中阶段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要求和规范。
体育与健康是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首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规则。
学生需要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和规则,包括但不限于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等项目。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比赛,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其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学生需要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再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学生需要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养成每天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真正达到身心健康的效果。
最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自我保护和急救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了解自我保护和急救知识,掌握常见的自救和互救技能,提高自我保护和急救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知识和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应对突发情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是全面的,既包括了体育技能的培养,也包括了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校和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显得特别重要。
对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理解应该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核心育人观念、核心价值取向、核心能力取向、核心学科素养、核心知识体系和核心能力体系。
1、核心育人观念文化育人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学校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以体育锻炼为手段让学生感到快乐、享受快乐成长的过程。
明确正确的质量观,教育教学质量体现在学生的品质上,包括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品质、意志品质和激情斗志等方面,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期望化作学生自身向上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学生生命绽放着成长的希望,快乐的沐浴春风,茁壮的自由成长。
2、核心价值取向学校体育的目标就在于培育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肖川老师认为学校体育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锻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植体育所代表的文化精神。
体育锻炼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具有促进身体发育、强健体魄和劳逸结合的功能,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培植、释放和提升学生心灵深处潜存着的狂热与痴迷,以及以身体感知世界的能力,从而充分调动我们所有的感官投入生活,使心灵丰满和生活圆融。
3、核心能力取向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标准核心价值取向是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新的课程标准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一场革命性变化,它破除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倾向,树立全新的健康教育观,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结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行为表现在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和追求上,并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浅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
16当代体育浅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李 娇自2017年国家出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2017年版)》后,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与实践要求,这对于探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具备重要理论价值。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3个显著特征以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趋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理论研究逐步走向具体的实证研究、关注学习评价多元化和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2017年国家颁布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指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要素组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全程的适应学生个体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道德品格、关键能力与运动素质。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征2.1 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研究需要应用到到实践当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随着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经过无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可以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精简和凝练成三个组成维度,分别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要发展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就得紧紧围绕着这三点,以实践作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主要途径,形成学生终身体育的基本素养。
2.2 完整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维度构成,三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一个具备完整性培育学生应具备的品德与能力的小系统。
它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结构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上,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3 长期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具体化,素养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而成,形成的过程中也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forward,although the road is not smooth,but the achievements are obvious to all of people.In order to
文章 编 号 : 1000—677X(2018)02—0003.18 DOI:10.16469 ̄.CSS.201802001
我国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7年版 )》解读
Interpretation of N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standards were form ally promulgated by the M inistr y of education.This PaDer f irst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of revis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20 1 7 Edition)》 ,included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 ents of the Party and Countr y f or the talents training,the new trends of international
(2017 Edition)of High Schools in China
季 浏 ,
JI Liul,2
体 育 科 学 2018年 (第 38卷 )第 2期
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要素
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要素摘要: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与体育品德,是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要素。
本文就如何把握好这三要素进行了全面阐述,旨在为教师提供教学方向,同时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要素运动能力《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以及能对学生身心产生持续影响的、面向学生成长全程的必备道德品质和关键运动素质与能力。
其中,健康行为、运动能力与体育品德是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要素,它集中反映了体育学科的独特品质和关键能力。
为此,一线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三个要素,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运动能力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是体能、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
也就是说,它既包含走、跑、跳、爬、翻等基本能力,也包括篮球、足球、游泳等用于比赛或日常锻炼的专项运动技能。
当学生参与一项运动时,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在训练中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从而增强体育自信及战胜困难的勇气。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好体能锻炼的计划,教会他们体能锻炼的方法,要求学生将体能与专项运动能力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
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体能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强健的体格及充沛的体力。
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的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加深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战术能力方面的培养。
在指导学生进行单项技术学习的同时,教师要以整体化和主题化的活动来实现技能的横向联系,达到结构化学习的目的。
教师还要积极从不同渠道获取重大体育赛事信息,对赛况展开交流和评论,了解各种运动项目的知识与规则,促使学生学会欣赏体育比赛。
(完整版)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1.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
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
基本运动能力是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
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
2.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
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
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
3.体育品德体育品德是指遵循在体育运动中应当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
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
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
上述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并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
2017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7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部发布的针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统一标准,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和健康水平。
本文将从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背景、总体要求、具体内容和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背景1.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体育与健康教育也成为了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修订《2017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与健康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加贴合当今社会的需求。
教育部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总体要求1. 健康第一2. 全面发展3.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4. 提高学生体育技能5. 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6. 促进身心健康三、具体内容1. 体育课程(1)基本功训练(2)体育技能学习(3)体育锻炼(4)体育游戏与竞赛(5)体育知识学习2. 健康教育课程(1)健康知识学习(2)心理健康教育(3)健康生活方式培养(4)卫生保健知识学习(5)安全教育四、实施意义1.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提高学生体育技能和健康水平实施《2017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3. 塑造健康国民体育与健康教育标准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健康的国民,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健康的人才支持。
《2017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希望全国各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能够认真贯彻落实,确保《2017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为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国家栋梁做出应有的贡献。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与分析
普通⾼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与分析《普通⾼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与分析⼀、《⾼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概貌⼆、⾼中课程内容结构图体育与健康课是国家⾼中课程改⾰⽅案规定的全体⾼中学⽣的必修课程。
《课标》规定:“为了满⾜学⽣在体育与健康⽅⾯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课标》在⽔平五和⽔平六的运动技能中各设⽴六个系列(⽥径类项⽬、体操类项⽬、球类项⽬、⽔上或冰雪类项⽬、民族民间体育类项⽬、新兴运动类项⽬)。
每个系列包含若⼲模块,⼀个模块由某⼀运动项⽬(如,⾜球、排球、短距离跑、中长跑、武术中的太极拳等)中相对完整的若⼲内容组成,⼀般为18学时,以便学⽣对所选模块进⾏较系统的学习。
学⽣每完成⼀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学分。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基于⽥径类项⽬在促进学⽣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学⽣在⽥径类项⽬系统中⾄少必修1学分。
⽔平五是每个⾼中学⽣通过⾃⼰的努⼒应该达到的学习⽬标,⽔平六是为学有余⼒的学⽣设置的发展性学习⽬标。
”“为满⾜学⽣选项学习的需要”,“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允许学⽣⾃⼰选择运动项⽬进⾏学习,可安排学⽣每⼀个学期或每学年选择⼀次。
”⾼中三年中,学⽣修满11学分(含⽥径类项⽬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必修1学分)⽅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通常按每周2学时安排,⾼三年级第⼆学期学校仍应保证学⽣必要的体育活动时间。
三、初中与⾼中《课标》的对⽐分析四、如何理解课程性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门以⾝体练习为主要⼿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学⽣健康为主要⽬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发展⼈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课程性质主要有以下⼏⽅⾯的特征:1.⾝体练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段2.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3.增进学⽣的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标4.⾼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突出反映了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体育与健康课标解读: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构建与发展趋势
体育与健康课标解读: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构建与发展趋势新时代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以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主要标志。
2017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2022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两个版本课程标准虽然颁布时间不同,但却是一体化的思考和构建;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体育与健康育人规律,既关注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针对性和适宜性,又注重两个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关联性和进阶性,使得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都在同一方向上改革、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都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聚焦于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核心素养;都强调围绕核心素养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业质量、学习评价等;都强调结构化知识和技能教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完整学习活动采用、复杂运动情境创设、适宜运动负荷要求、体能练习等有效措施和方法,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实现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于今年4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未来发展方向。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2017年版)》]于2018年1月正式颁布。
虽然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在不同的时期颁布,但它们遵循的教育思想,倡导的课程理念,提出的教育方式等是基本一致的,都是秉承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围绕核心素养提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教学实施等;既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体育与健康育人规律,按照各自特点分别构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又注重两个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有机衔接,从而加强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体化建设。
2017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7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根据不同家的教育部门的规定要求制定的,并且根据生所在的年级和育阶段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常见元素:
1. 体育运动与技能:包括各种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如足球、篮球、网球、游泳等。
2. 身体健康与锻炼:学习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原则,了解身体健康和体能的相关知识,以及培养自我管理健康的意识。
3. 健康生活方式与营养:学习健康饮食、营养规律、生活方式的健康影响等相关知识。
4. 体育运动的技术、战术与策略:学习各项体育运动的技术要领、战术布局和策略等,培养团队合作和竞技能力。
5. 健康风险与安全:了解运动中常见的健康风险和安全知识,学习预防和应对运动伤害的方法。
6. 健康与心理素养:学习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培养个人的情
感管理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7. 社会责任和合作:学习团队协作、公平竞争、尊重他人等价值观与社会责任。
这些内容通常会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涵盖,但具体的课程标准会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政策而有所不同。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
第二,进一步明确普通高中教育定位,坚持基础性和选择性的统一。本 次修订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同时,强化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课程结构上 适当压缩必修课程的内容和课时,提高选修课程所占的比例;在课程内容安 排上精选必修内容,以强化共同基础。同时,尽可能呈现不同类别和水平, 为学生选择课程提供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1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 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容,渗透学科德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
1. 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 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 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健身育人功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 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能、运 动技能和体育文化学习的同时,融合与学生成长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方 法,注重学生健康与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重视培养 学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团结合作、 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获得全面 发展。
附录 A :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79 附录 B :教学与学习评价案例.......................................... 82 附录 C :术语解释.............................................................. 96
构建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既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也从有利于教师会教会评、学生会学会评的角度考虑,构建了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
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实验)》]在内容标准部分主要强调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相比,《课程标准(2017年版)》不但强调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而且重视针对相关课程内容阐述应该怎么教、评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这就使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与传统体育课程只是罗列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和单一技术,并采用碎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相比,《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结构化知识和技能的内容体系和教学。
关于《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内容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其特点。
一、课程内容的表述特点课程标准是期望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达到的学习结果。
顾名思义,课程标准是制订学习结果的标准。
因此,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表达方式与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
(一)前者实际上是“内容标准”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以动词开头来描述学生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具体的教学内容更多是以举例的方式表述。
它是以课程论为基础,课程论更强调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更强调建立“内容标准”或“内容要求”;后者强调对一个个知识点的具体罗列,它是以教学论为基础,教学论更强调教什么的问题,导致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关注教什么知识和技术,特别是关注单个技术的教学,长期实践充分证明,这样的单个知识点和技术教学效果不太尽如人意。
(二)内容标准或内容要求充分考虑到我国各地各校在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一些学校能够将一些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一些学校则不能进行教学;教什么具体的内容应该由学校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内容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选择和确定。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教学方案。同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室内和室外教学活动, 确保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评价方式和标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 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水平。 具体而言,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教学过程:先进行理论讲解,包括篮球规则、战术分析等;再组织学生 进行实践训练,包括运球、投篮、传球等基本技能的练习;最后,定期举行校际 篮球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4、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的表现,也重视他们在比赛中的成果。
参考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普 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 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解 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要求。
1、增强体能素质,增进身体健康。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 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性等体能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和习惯。
2、培养体育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诚信、自律、 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 感。
3、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培养运动技能。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让学 生了解运动项目的特点、作用和意义,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为终身体育 打下基础。
背景介绍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主要是基于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 体质健康状况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上升、视力不良 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育部制定了该标准,旨在通过体育与健 康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能、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
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构建与实施作者:邓若锋周国平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20年第08期实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版)》],如何构建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实施,依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体验,进行归纳总结,与广大同仁分享。
一、体能模块教学内容构建的基础构建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的认识基础,现从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构建的学理基础两个方面进行陈述。
(一)对体能概念的认识与理解《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体能模块包括体能发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测量与评价体能水平的方法、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的程序与方法、有效控制体重与改善体形的方法等内容”[1]。
在实践操作中,“目前普遍认为体能应分为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技能有关的体能两大类”[2]。
这些都为高中体能模块教学提供了方向,但在一线教师具体操作时,仍然遇到对体能概念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在构建高中体能模块的教学内容时,首先要对“体能是什么”进行必要的认知。
身体运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刚性需求,身体运动是以身体动作为基础,只能当身体存在之物以身体运动形式表达一定象征意义时,才赋予生命意义。
但不是所有的身体运动都能成为对人类身体发展和完善有意义的手段,唯独将身体运动的本能需求,通过身体动作演绎为动作技能,再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形成身体运动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人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军事防护、舞蹈艺术和身体发展等各种文化活动,进而更好地适应生存的各种环境。
人的身体运动以身体动作为基本单位,按照发展和完善身体的身体姿势、练习轨迹、练习负荷进行不断重复的身体练习,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能,进而形成促进身体运动能力的身体活动形式。
体能是人适应生存环境、延续生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身体活动能力。
(二)构建体能教学内容的基础构建体能模块内容须基于一定的基础。
首先,要围绕身体动作发展、动作学习与控制的动作任务需求,结合获得良好发展的动作感觉、知觉和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动作信息能力,通过感知觉统合动作控制训练获得多样化动作体验,提高学生执行练习动作过程中的时间预判和空间预判能力;其次,高中阶段学生的心脏发育完善、肺功能和大中小肌群发展完善,在发展体能的过程中,主要以发展学生的心肺耐力、力量、速度等为主;最后,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体育学习对自身生命发展和完善的意义,通过不断的身体练习,并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理解继200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和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1~6年级)体育中学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后,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体育爱好等方面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又于2003年4月重新制订和颁发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与之相配套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各自编写完成,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审查通过,即将出版发行(本文撰于2004年4月)。
新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现就个人学习的理解谈几点认识。
一、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性质定位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教育担负着提高和加深学生的知识技能,为今后学生走向社会做准备的重任。
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并获得终身的发展创造条件。
为此,《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性质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与一般课程相比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区分:第一,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
“身体练习”即是以“动作”或“动作的重复”从事各种运动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健康。
而一般文化课是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手段,从事各种书本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这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与一般文化课程的区别。
第二,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具有体育文化知识传承的任务,应该把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重要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华东师范大学冷宗昱一、内容结构变化:类别2011版课标的内容结构2017版课标的内容结构2017版课标总体变化变化关键词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变化一:新版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核心素养发生改变,将2011版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课标四个部分细化为目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六个版块变化二:新增课程学科运动能力(一)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内容,包括运健康行为三、课程的设计思路(二)课程目标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体育品德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三、课程结构变化四:将2011版课(一)设计依据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整体能一、课程总目标(二)结构合,把运动参与,运动录二、具体目标(三)学分与选课技能,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变更为健康教育四、课程内容新版课标分目标中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必修必学内容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二)必修选学内容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运动参与课程分目标五、学业质量变化五:取消20011版运动技能(一)学业质量内涵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球类运动(二)学业质量水平的具体内容,变更为必身体健康(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修必学内容(体能、健田径类运动价的关系康教育)和必修选学内心理健康容(球类运动、田径类体操类运动六、实施建议运动、体操类运动、水社会适应(一)教学建议与学习评价建上或冰雪类运动、武术水上或冰雪类议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设计类运动)建议变化六:新增学业质量武术与民族民一、教学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模块的内容,从学业质间传统类运动(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量内涵、学业质量水二、教学评价建议的建议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学习评价建议试评价的关系三方面进行阐述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变化七:更新实施建议部分的内容,新增学习学业水平评价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评价建议内容,学业水发建议平评价方案设计建议变化八:变更教材编写附录附录部分的具体内容,新增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地方和学校实一、名词解释附录一:健康与健康学科核心施本课程建议程建议。
删除2011版素养水平划分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二、附表附录二:教学与评价案例的利用与开发建议部分的内容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变与不变类别核心内容的保留与继承2017版课表的变化变化关键词不变:课程概念中主要手段,变化一:对课程性质进行了新的阐述核心素养课程主要学习内容立德树人性质2011版:2011版: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选择性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2017版:主要学习内容。
基本性、实践性、选择性、综合性2017版:变化二:课程概念的主要目标发生改变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身2011版: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主要学习内容2017版:以培养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加高中生身心健康为主要课程不变: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变化一:补充了课程的根本任务课程立德树人理念2011版:2017版: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2017版:学习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变化二:更新2011版课程标准4条理念,变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更为2017版5条基本理念:健康全面发展(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2)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3)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4)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5)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变化三: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发生变化2011版: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2017版: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品质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变与不变类别核心内容的保留与继承2017版课表的变化变化关键词变化一:增加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阐述2011版:无2017版:运动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健康行为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体育品德2011版:无关键能力变化二:对课程总目标进行了新的阐述学科2011版:核心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与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课程目标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2017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的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挥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体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变化三:对具体目标(分目标)进行了新的分类2011版:课程总目标可以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描述和体现2017版:分目标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四、课程结构的变与不变类别核心内容的保留与继承2017版课标的变化变化关键词课程2011版:变化一:平行关系课程目标体系与内容标准的更新了课程结构模块的内容,对设计依据做阐述结构关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递进关系科的特点、高中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变化二:改变课程结构,以学科核心素养统领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都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和构架变化三:改变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2011版:《标准》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水平五、水平六)和七个系列(包括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体操、健美操、舞蹈或健美运动,水上运动或冰雪运动,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新兴运动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以及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不变:高中三年修满规定学分2011版: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必修学分(含田径运动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即可达到体育与变化四: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行关系,一类是递进关系2017版:高中学生在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需要上满216课时,修完12个模块,获得12个学分变化五:新增学分与选课内容1学分(高中学生在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需要上满216节课,修完12个模块,获得12个学分。
平均每学年修习4个模块,一个模块一般为18课时。
12个模块包含体能1个模块、健康教育1个模块、运动技能系列10个模块),2个选课(学生填写选项意愿表,最多可填写3个运动项目)五、课程内容变与不变类别核心内容保留与继承2017版课标的变化变化关键词2011版:变化一:对于课程内容的界定切入角度发生变课程内容从运动参与、运动必修必学化,取消2003(实验)版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具体内容,变更为必修必学内容(体能、健康课程和社会适应五方面进行阐述教育)和必修选学内容(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必修选学体操类运动、水上和冰雪类运动、武术与民族民内容间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学业要求2017版:体能设定必修必学内容(体能、健康教育)和必修选学(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水上健康教育和冰雪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2017版:增加教学提示并伴有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六、学业质量变与不变类别核心内容的保留与继承2017版课标的变化变化关键词不变:实质不变变化一:学业质量属于新增内容学业质量2011版:2011版:各学习领域不同水平学习的具没有关于学业质量的描述学习内容体内容标准2017版:学习水平2017版: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各学科素养不同水平学习结果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维的具体表现度,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2017版学业质量的实质等同于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2011版的内容标准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变化二:描述角度2011版结合五大学习领域,从不同水平描述具体学习的内容标准(达到目标时的具体表现);2017版结合学科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从学习内容(体能、健康教育、运动技能)角度描述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并以不同的具体表现划分了5个表现水平。
2011版:学习领域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2017版:学科素养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学习内容为体能、健康教育、运动技能变化三:水平划分的方式2011版: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学习水平(水平五、水平六),并规定了每个水平在不同领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具体表现2017版:根据不同学业质量表现划分了5级学业质量水平变化四:更加细化2003(实验)版:学习领域——两个水平——具体表现(描述相对笼统)2017版:学习内容——5个水平——具体表现(描述详细)从具体学习内容的角度描述具体表现要比从学习领域描述具体表现更加详细,5个表现水平的划分也比2个学习水平的划分更加细致七、实施建议的变与不变类别核心内容的保留与继承2017版课标的变化变化关键词教学方法的改革:变化一:选项教学组织建议中增加了年级内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改革单班内选项相结合教学组织形式的阐述一的接受学习方式,倡导“自2011版: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年级内选项教学组织形式学习评价的内容:(2)班内选项教学组织形式体能的评价、知识与技能的评(3)打破年级界限的选项教学组织形式价、学习态度的评价、情意表2017版:选项教学教学建议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健康行组织(1)年级内选项教学组织形式为的评价(2)班内选项教学组织形式学习评价的形式:(3)年级内与班内选项相结合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课堂教学(4)打破年级界限的选项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评价变化二:教学计划制定的建议内容的增加与改建议变2011版:(1)水平教学计划(2)单元教学计划(3)学时计划(4)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2017版:(1)制定学段教学计划(2)制定模块教学计划(3)制定课时教学计划(4)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变化三:制度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内容中的“整体性”的改变2011版:体现五个方面具体整体性(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2017版:突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性,要体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的整体性(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变化四:新增课堂教学建议2017版:(1)强化目标意识,将学科核心素养完整地渗透到学习目标中(2)树立新的知识观,从注重单个知识点和技术教学向注重学科核心素养转变(3)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4)线上线下学习深度结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5)重视区别对待,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6)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提高课堂学生学习效果(7)根据运动技能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8)课内外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9)关注地区和学校差异,努力形成学校教学特色(10)重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11)处理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活动的关系,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不变一:学习评价目的变化一:学习评价的内容的改变2011版:2011版:反馈、激励、引导、诊断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2017版:健康行为观察、反馈、激励、引导、2017版:学习评诊断每个模块都紧扣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学习评价价建议的建不变二:学习评价的方式议2011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2017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变化一:每个模块百分之成绩与等第转换评定表的增加2017版:学业水平2011版:无评价变化二:学业水平成绩表的增加学业水平方案2017版:评价学分评定变化一: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2011版:教材教育性、科学性、主体性、探究性、应用性、发展性2017版:立德树人编写(1)立德树人(2)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基本(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4)情景教学弘扬传统要求文化(5)弘扬传统文化(6)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与现代信变化二:教科书的呈现形式息技术相2011版:结合(1)图文并茂(2)思考空间(3)科学活泼(4)具有特色2017版:(1)学练体现(2)以解决问题为导向(3)编排形式多样(4)美观、装帧牢固、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求变化三: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2011版:(1)依据《标准》选择和组织教科书内容(2)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多样性(3)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应符合高中学生心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的认知特点2017版:(1)体能的选择(2)体育文化的传播(3)运动原理的选择(4)健康教育变化一:地方实施建议的增加2017版:(1)建立地方实施课程标准的组织机构(2)制定地方实施课程标准的政策与措施地方与(3)制定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学校(4)为实施课程标准提供必须的条件保障实施变化二:学校实施建议的增加建议2017版:(1)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指导(2)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3)提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人力、时间和物质条件保障变化一:新增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5附录级水平划分)变化二:新增教学与评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