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第3节《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参考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2课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优质课教案_3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1915年,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1524年德国爆发了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教随国定”的原则通过后,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2)通过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社会背景的分析,理解其必要性;(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冲击和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影响巨大;2、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指导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规律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2)历史比较:辅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比较马丁·路德思想同天主教会说教的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2)通过对马丁·路德大无畏、勇为天下者先的战斗精神和品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和实质。
难点: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和实质。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改革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和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斗争,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一场政治运动,他的改革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由于本课涉及的宗教问题理论性较强,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建议教师精讲一些概念,如赎罪券、“因信称义”、“教随国定”教等,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逐步深入探究宗教改革的实质,为下一课理解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法来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有信仰吗,你们的家人有信仰吗?我们中国人对信仰不如西方人那么虔诚,那么西方虔诚的宗教信仰是如何造就的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历史选修1人教新课标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案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加尔文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2)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宗教改革的影响(3)运用:探究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预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宗教改革,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宗教改革实质和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二.【学习重难点】1.加尔文宗教改革。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3.宗教改革的评价三.【学习过程过程】(一)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复习宗教改革的背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价等内容,导入本课学习。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学习新课探究一: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背景。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概括总结:①马丁•路德的影响;②加尔文深受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③1541年瑞士支持宗教改革的派别掌握了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探究二:归纳加尔文的宗教思想,比较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宗教思想。
1.加尔文的宗教思想: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总结: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强调教会要按《圣经》传播上帝旨意;③个人通过《圣经》能够与上帝对话,不需要教会的中介;④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⑤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先定论”2.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思想:学生分组讨论,每一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总结:相同点: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
不同点:(1)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中,通过在个人的虔诚信仰中与上帝直接沟通,而恢复了人的尊严和自主性。
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则通过上帝的先定,重新把人的一切又奉献给了上帝,人是为了上帝而活着,人在现世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彰显和荣耀上帝。
历史选修1人教新课标5.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案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加尔文及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作用;先定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实质、历史作用;清教运动;(2)通过对欧洲宗教改革扩展的学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兴起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小组讨论:马丁·路德进行的宗教改革对加尔文改革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有何影响;(2)历史比较:辅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比较路德教派同加尔文教派的异同。
(3)问题探究: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实质的分析,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2)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的主要内容:16世纪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统称为新教。
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
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首先打破了西欧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揭开了向天主教宣战的序幕,接着各国纷纷响应。
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
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是继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并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那么,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扩展的情景是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2)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案)(第二课时)主备人胡学琴授课人时间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加尔文及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作用;先定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实质、历史作用;清教运动;(2)通过对欧洲宗教改革扩展的学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兴起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小组讨论:马丁·路德进行的宗教改革对加尔文改革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有何影响;(2)历史比较:辅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比较路德教派同加尔文教派的异同。
(3)问题探究: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实质的分析,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2)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教学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教学过程:【生生交流,合作探究】(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①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进行宗教改革: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所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崛起,在他们的支持下,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发展。
但罗马教廷控制着教会,不但掌握了英国大片土地和财富,还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
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传播的影响: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教会情绪更加高涨。
亨利八世开始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并且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受新教影响,主要是受加尔文教的影响。
原创3: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上图宗是瑞教士改日内革瓦运大学动后需面要城堡一公个园内天的才宗教去改发革国动际,纪需念碑要(另又称一 个宗天教才改革去者结墙)束。;它高路7德米,,长这100个多米煽,动是1家909,年推为纪动念了宗教宗改教革家改 革约雕的翰像滚·,加加石尔尔;文文和诞卡其辰尔他40三0文周位,年改而这革修者个建并的组肩。而织在立碑家;的碑,正的中则上,方在有,滚四刻尊石着高一粉大行的碎醒全目之身 前的使拉它丁文停大止字:。“对黑暗于过宗去教即光,明路”。德它就是1其6世实纪加践尔来文说宗教,改更革使多
②目的: 改革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
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 ③内容:改革相对保守,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④影响: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随着资本 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清除国教中的天主 教残余,即清教徒运动。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宗教改革: (1)派别:__路__德__派___、 _加__尔___文__派__、英国国教。 (2)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 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 统治的政治斗争。
2.改革内容:
● 英国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 ①王权大于教权,英王是国教的最高首脑; ②保留了天主教教义与仪式; ③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控制;
● 解散修道院,没收其财产,严重削弱教会势力。
3.结果:
①建立起本民族的教会---英国国教会 ②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即安立甘宗,安立甘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 与信义宗(路德宗),归正宗(加尔文宗)合称新教三大流 派,中国常称圣公会,该宗在英格兰为国教,称英国国教会, 联合王国其它地方及其它国家的圣公会均非国教,组织上也 不从属于英国国教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优质课教案_20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一、【学习目标】1、识记:加尔文及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作用;先定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实质、历史作用;清教运动。
2、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兴起的关系。
3、运用: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的主要内容:16世纪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统称为新教。
这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课主要从加尔文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这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的情况。
【学习建议】1、结合教材中三国宗教改革概况,思考“新教与传统的天主教相比,新在何处?”寻找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共同点。
也可从新旧力量的交锋史实中,了解改革的主要内容。
2、引导从欧洲各国改革的内容中总结产生的历史作用,从政治上推动反封建斗争促进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经济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促进思想文化发展、民族意识的增强等角度,总结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梳理】二、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生生交流,合作探究】探究1(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的何在?是什么事件引发了的英国宗教改革?其实质反映了什么?)探究2(为什么英国不像德国、瑞士的宗教改革是由神学家发起的,而是由国王发起的?)探究3(请同学们结合英国宗教改革的目的和内容,找出英国宗教改革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说明了什么?又导致了什么结果?)探究4(结合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改革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某条主张或几个主张,谈谈改革的实质或者影响?(二)讨论后由学生展示,一个问题一个问题逐步回答:可以以发言的形式或板书的形式;然后由学生点评,老师补充和强调。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学案 新人教版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目标导航] 1.了解各国宗教改革的措施。
(重点)2.理解加尔文的先定论和其思想的激进性以及亨利八世改革的性质与特点。
(难点)3.认识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重点)4.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难点)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思想因素: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政治前提:1541年支持宗教改革的日内瓦政权的邀请。
2.内容(1)宗教权威: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宗教仪式:主张简化教仪,反对教会特权。
(3)宗教精神: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4)思想核心: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的宗教理念。
(5)宗教组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3.影响(1)引起了日内瓦社会风气的变化。
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加尔文镇压不同信仰的教派和个人。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轻巧识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原因2.内容(1)1529年改革教会法令。
①规定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
②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
③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
(2)1534年“至尊法案”。
①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②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影响:宗教改革使英国建立起了民族教会——英国国教,从此,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易错提醒]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能承担起领导宗教改革的重任,只能依附于希望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英国国王。
2.英国宗教改革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两点不同(1)方式上: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改革。
(2)内容上:改革相对保守,保留了较多天主教成分,导致后来出现清教运动。
学案5: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是两个无法绕开的名字,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宗教改革。
意志人马丁·路德将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九十五条论纲”贴在了维登堡教堂门口,由此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法国人加尔文发表了《基督教原理》革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二者相比,马丁·路德的改革知识点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加尔文深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他曾发表《》等论著,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
(2)1541年,瑞士支持宗教改革的派别掌握了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概况(1)提出新的宗教主张:①坚持《》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个人通过《圣经》就能够与上帝对话,不需要教会的中介;提出自由、平等和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②其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是“”,主张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所谓的选民或弃民。
他主张选民要以取得事业成功,并且要具有高尚的美德。
(2)建立新的教会组织:①建立共和式的,规定长老由议会选举产生,独立行使教会。
②规定负责世俗事务,教会负责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建立起政权。
3.影响(1)引起了日内瓦社会风气的变化。
和《》成为人们的日常宗教活动,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被镇压。
(2)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
自主思考如何理解宗教革命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示: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运动的旗帜。
知识点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1)16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崛起,的权力不断加强。
但罗马教廷仍然控制英国教会,不但掌握英国大片土地和大量财富,还干预英国的。
学案10: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加尔文宗教改革是宗教改革在瑞士扩展的表现。
2.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是宗教改革在英国扩展的表现。
3.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3)发表《基督教原理》,提出宗教改革主张。
(4)1541年,受政权邀请,主持宗教改革。
2.内容(1)坚持《》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提出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4)思想核心是“”,宣扬“选民”与“弃民”。
(5)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影响(1)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和社会风气。
(2)镇压了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1)新兴和新贵族的崛起,要求冲破神学束缚。
(2)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的传播。
(3)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神权的桎梏。
(4)教皇偏袒英国的对手,还干涉英国。
2.内容(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3)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4)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3.结果(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
(2)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1.主要派别: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2.改革性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社会运动。
3.历史作用(1)沉重打击了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否定了罗马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网络构建]【探究归纳】一、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都坚持《圣经》的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历史选修1人教新课标第五单元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案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加尔文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2)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宗教改革的影响(3)运用:探究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预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宗教改革,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宗教改革实质和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二.【学习重难点】1.加尔文宗教改革。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3.宗教改革的评价三.【学习过程过程】(一)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复习宗教改革的背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价等内容,导入本课学习。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学习新课探究一: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背景。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概括总结:①马丁•路德的影响;②加尔文深受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③1541年瑞士支持宗教改革的派别掌握了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探究二:归纳加尔文的宗教思想,比较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宗教思想。
1.加尔文的宗教思想: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总结: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强调教会要按《圣经》传播上帝旨意;③个人通过《圣经》能够与上帝对话,不需要教会的中介;④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⑤宗教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先定论”2.比较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思想:学生分组讨论,每一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总结:相同点: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
不同点:(1)马丁•路德的神学思想中,通过在个人的虔诚信仰中与上帝直接沟通,而恢复了人的尊严和自主性。
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则通过上帝的先定,重新把人的一切又奉献给了上帝,人是为了上帝而活着,人在现世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彰显和荣耀上帝。
教学设计5: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导入新课】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
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首先打破了西欧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揭开了向天主教宣战的序幕,接着各国纷纷响应。
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
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是继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并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那么,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扩展的情景是怎样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3)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2、内容:①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在加尔文看来,《圣经》是按照上帝的授意写出来的。
因此,《圣经》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教会和国家的权威也只能来源于《圣经》。
和路德一样,他认为“信仰耶稣即可免罪”,人们要想得救,只能靠自己的笃信;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和圣餐;改组市议会,建立日内瓦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使日内瓦成为加尔文归正宗的坚强堡垒;③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思想核心):“先定论”这一思想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加尔文拿先定论来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他说:“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一个被上帝拣选的人,内心必然充满了对上帝真诚的信仰,肯定会为了上帝而努力勤奋地劳动,过一种纯朴节俭的道德生活。
加尔文则把人的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一切世俗劳动,都看作是为了荣耀上帝的崇高目的,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的意义,从而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根据和宗教动力。
最新高中历史-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导学案(2) 精品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导学案【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①宗教改革的影响。
(2)加尔文读大学期间受到文艺复兴时期②的影响。
(3)1541年,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③。
2.内容(1)坚持《④》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⑤。
(3)提出⑥、⑦和⑧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4)思想核心是“⑨”。
主张选民应有⑩,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
(5)主张建立⑪的长老制,建立⑫政权。
3.影响(1)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和⑬。
(2)镇压了其他信仰的⑭与个人。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⑮”。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1)新兴①和②的崛起。
(2)随着③运动和④思想的传播,英国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集权的⑤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
2.内容(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⑥的关系。
(2)规定⑦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3)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⑧所有。
3.结果(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⑨。
(2)教会成为⑩的工具。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1.实质:在①掩护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②。
2.影响: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③和历史进步。
3.表现(1)沉重打击了④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⑤的高涨和⑥的发展。
(2)促进了欧洲⑦的发展。
(3)否定了罗马⑧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预习思考】1.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
(1)相同点: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①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
学案7: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学习目标】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学习模块】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改革的原因、条件①受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②受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_的影响③深入研究_____ _宣传________④支持宗教改革的___________ 的邀请2、内容①坚持_______绝对权威,反对______权威,主张简化____________②主张_______,宣扬__________③主张选民要有____精神,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高尚美德④主张建立____________制度;建立________的政权3、历史作用①社会风气的变化②产生了广泛的国际性影响③日内瓦也成为“新教的罗马”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改革的原因①16世纪英国_ 发展,人文主义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贵族要求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
罗马教廷不仅在经济上控制和掠夺英国,还不断干涉英国宗教和世俗事务。
②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的传播,英国社会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
目的: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2、内容:(P73)3、结果•①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建立起本民族的教会•②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1.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和实质主要派别:路德教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实质: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2.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1)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2)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案4: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二、学习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基础知识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到文艺复兴时期__________的影响。
(3)1541年,__________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内容(1)坚持《_____》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提出自由、__________和个人主义的真正的宗教精神。
(4)思想核心“__________”,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
(5)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建立__________政权。
3.影响(1)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和社会风气。
(2)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__________”。
探究提升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加尔文以上材料反映了加尔文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思想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1)新兴__________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崛起。
(2)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__________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集权的__________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
2.内容(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__________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3)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3.结果(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__________。
(2)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1.实质在宗教外衣掩护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影响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
最新精编高中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5.1.3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加尔文及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作用;先定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英国国教;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实质、历史作用;清教运动;(2)通过对欧洲宗教改革扩展的习,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兴起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小组讨论:马丁·路德进行的宗教改革对加尔文改革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有何影响;(2)历史比较:辅导生查找资料,分析比较路德教派同加尔文教派的异同。
(3)问题探究: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实质的分析,说明“一定的文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2)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重难点】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课时安排1课时【教思路】本课教材的主要内容:16世纪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统称为新教。
让生认识到这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展示《瑞士日内瓦大宗教改革者墙》的投影片:教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照片。
它是瑞士日内瓦大后面城堡公园内的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革者墙)。
它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诞辰400周年而修建的。
在碑的正中,有四尊高大的全身雕像,加尔文和其他三位改革者并肩而立;碑的上方,刻着一行醒目的拉丁文大字:“黑暗过去即光明”。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2:第3课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二、学习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自主学习』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影响)1.欧洲宗教改革后产生了那些新教教派?2.欧洲宗教改革产生了那些历史作用?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部分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专制王权,要求建立一个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廉价教会,形成清教运动,后来以清教为旗帜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
『总结与升华』为什么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运动?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达标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异常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理念。
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放置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国家作支撑。
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120
第3课某某改革运动的扩展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简述欧洲某某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某某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加尔文及某某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作用;先定论;亨利八世某某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英国国教;某某改革的主要派别、实质、历史作用;清教运动;(2)通过对欧洲某某改革扩展的学习,理解欧洲某某改革的实质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兴起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小组讨论:马丁·路德进行的某某改革对加尔文改革和亨利八世某某改革有何影响;(2)历史比较:辅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比较路德教派同加尔文教派的异同。
(3)问题探究:探究欧洲某某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某某改革背景和实质的分析,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2)某某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尔文某某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某某改革结果、某某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某某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的主要内容:16世纪在马丁·路德某某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统称为新教。
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展示《瑞士日内瓦大学某某改革者墙》的投影片:教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X照片。
它是瑞士日内瓦大学后面城堡公园内的某某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某某改革者墙)。
它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某某改革家约翰·加尔文诞辰400周年而修建的。
在碑的正中,有四尊高大的全身雕像,加尔文和其他三位改革者并肩而立;碑的上方,刻着一行醒目的拉丁文大字:“黑暗过去即光明”。
高中历史第5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掌握各国宗教改革的措施。
2.理解加尔文的“先定论”和其思想的激进性以及亨利八世改革的性质与特点。
3.探究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4.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1.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2.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2)加尔文发表了《基督教原理》等论著,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
(3)1541年,日内瓦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2.内容(1)宗教仪式: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宗教思想:思想核心是“先定论”。
(3)宗教精神:认为财富是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成功。
(4)教会组织: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
3.影响(1)讲道和阅读《圣经》成为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特别提醒]加尔文宗教改革进步性的表现加尔文教相对于路德教,对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和一些高尚品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3)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和政教合一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形式,对后来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1.背景(1)经济:16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崛起。
(2)政治: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控制。
(3)思想: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4)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
2.内容(1)1529年的改革法令①教会立法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
②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
③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一)课标及解读
课标: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解读:这一部分我们应该了解德国之外发生的宗教改革的概貌,在瑞士日内瓦,宗教改革家卡尔文创立了卡尔文教,建立起神权合一的国家;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创立英国国教,英王取代教皇成为英国宗教的最高代表;荷兰新兴资产阶级高举宗教改革的大旗,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起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此外,新教在法国、苏格兰、瑞典、挪威等国广为流行。
在了解了以上内容后,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首先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打击了教会权威,声张了人的价值。
其次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再次新教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后为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这些措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通过分析使学生对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有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二)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知识扩展】加尔文简介
1509年出生在法国努瓦营镇。
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巴黎蒙泰居学院毕业后到奥良尔大学攻读法律,也在布尔日大学攻读过法律。
正当加尔文年仅八岁的时候,马丁·路德把自己的“95条论纲”张贴在教堂大门上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
加尔文从小就成为天主教徒,但在青年时期改信新教。
为了免受迫害,不久他离开巴黎来到瑞士,开始了流亡生活。
1530年他二十七岁时发表了他的最有名的著作《基督教原理》。
该书概括了新教的基本信仰,使他一鸣惊人。
1536年,来到日内瓦,宣传宗教改革,但被当地的保守势力以“异端”罪名驱逐出境。
1541年,支持宗教改革的一派掌握了日内瓦的政权,邀请加尔文主持宗教改革。
1、原因
A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B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C1530年,发表《基督教原理》,宣传宗教改革主张;
D支持宗教改革的日内瓦政权的邀请。
2、内容★★★★★
A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B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C核心是“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
选民注定会发财致富,这是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
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
【难点突破】如何理解加尔文的“先定论”?
“先定论”主张:上帝将人分为“选民”和“弃民”。
上帝已经预先挑选好哪些是选民和弃民,选民是上帝的恩典,不以人的善恶功罪(指的是罗马教会的救赎理论)为转移。
这就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
他说:“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一个被上帝拣选的人,内心必然充满了对上帝真诚的信仰,肯定会为了上帝而努力勤奋地劳动,过一种纯朴节俭的道德生活。
加尔文则把人的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一切世俗劳动,都看作是为了荣耀上帝的崇高目的,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的意义,从而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根据和宗教动力。
他认为在发展生产,聚敛财富方面越成功的人,便是为上帝增加了更多荣耀的人,也一定是为上帝所拣选的人,也就能够成为社会上越受尊重的人。
上帝的先定谁都无法改变,但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因此,人们就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
如果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证明是上帝的选民,就实现了上帝所赋予的先定使命。
这一思想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加尔文拿先定论来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C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教阶制度),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
加尔文改革教会组织,由教徒选举长老和牧师,共同管理教会;各地教会成立联谊会,领导教务,使教会组织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
D改组市议会,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加尔文在日内瓦工作二十余年,帮助日内瓦市建立加尔文教派的神权共和国。
不过,这个共和国也同样镇压异端,判处异端死刑。
【探究学习】比较加尔文与马丁.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点。
A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经济、思想);
B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教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深刻影响。
C局限性:镇压异端,判处异端死刑。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探究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至四自然段,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后,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①英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谁?这和德国、瑞士的宗教改革有什么不同?
(在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是国王,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这使得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
而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的人物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②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动机何在?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动机是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
③是什么原因引发了的英国宗教改革?其实质反映了什么?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实质是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教师将背景小结为:
A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B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控制(国内:占领土地和财富,干涉世俗事务;国际上,偏袒英国的对手);
C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D导火线:亨利八世离婚案。
(学生阅读第71页的“历史纵横”)
2、过程
A 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颁布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
B 1534年英国议会颁布“至尊法案”;
C 16世纪中期,伊利莎白一世改革。
【探究学习】阅读教材关于英国宗教改革内容的相关部分,概括指出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成果和局限性。
与德意志和瑞士的改革相比,英国的改革有何特点?
成果:
A 摆脱了罗马教皇的控制,英国国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B 打击了教会的势力(改革派教士领导教会、召开宗教会议必先经国王同意、没收教会财产)。
C 建立了英国民族教会:英国国教。
D 确立了信仰得救,《圣经》是信仰的根据等基本的教义原则。
局限性:
A 保留了天主教的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B 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特点:
A方式: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B内容:改革相对保守,保留了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C影响: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进行了清教徒运动。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和实质。
【探究学习】出示《欧洲宗教改革形势图》,指出西欧一共形成了哪几个新教派别?各自传播到哪些地区?
路德教派→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北欧(瑞典、丹麦、挪威)、美国;
加尔文派→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
英国国教(又称圣公会)→英国(仍是封建教会);
尽管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的起因和方式、目的不一样,但都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或者说罗马教廷的权威。
因此,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
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没收罗马教会的财产和土地,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
这是一个根本点,其产生的影响也与这一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2、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A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B确立起适应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督教新教派;
C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D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深刻的心灵角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E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
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后被称为“清教”,因此,教徒又被称为“清教徒”。
在清教的旗帜下,集合起一切反对封建制度的人们。
作为反封建的斗争的思想武器,清教起到了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清教的旗帜下发动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