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派形意拳的趟步
形意拳趟泥步
![形意拳趟泥步](https://img.taocdn.com/s3/m/35541522cfc789eb172dc858.png)
形意拳趟泥步刘原尊形意拳大师郭云深谢世后,尚云祥承其衣钵,复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被武林人士誉为“铁足佛”。
一赞其步法快捷灵活,行走犹如卷地风:二赞其下盘稳固,落地似生根;三赞其足打威力大,“硬打硬进不遮拦”,充分发挥了武术中“手打三,足打七”的技击特点。
俗话说:“教拳不教步,教步大师傅”,可见步法在技击中的重要性。
笔者习尚派形意拳十几载,现就趟泥步在实作中的功用谈几点认识,不当之处,望行家指正。
趟泥步动作简单、朴实,但内涵丰富、深刻。
上肢动作比较随便,无严格要求。
最常见的是无极桩的站立,头顶竖项,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提肛敛臀,脚趾抓地,平心静气;向左转体90度,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手侧平举,与腰相平,肘微屈,五指微屈并分开,掌心向下,如扶栏杆,同时膝微屈,身下蹲,左右脚轮换直线迈进如走路;回身左右脚一扣一摆,随转体180度收式回原位无极式。
趟泥步,就是意想在泥水中行走,或在齐腰的水中行走,而杂草混杂其中,缠绕足踝,我则缓缓而行,仔细体会其中阻力。
拳经云:“放步如涉水,务要钻插而进”,“拔脚如出泥,进退有阻”,即此谓也。
通过这种假象训练,以意导气,会逐渐通下肢的经络,稳固下盘,可提高下肢的抗打击能力。
日久功深,能练就进步如犁翻地,一旦交手,可把对方拔根抛出,这即“趟劲”绝技。
训练一段时间后,能感觉出空气对腿的阻力,可见,这种训练还可使人对外物的触觉更灵敏。
趟泥步关键在于以身(腰跨)带步。
走趟泥步之前,须先站桩,即“习步法者先明桩”。
经过桩功的训练,要做到气沉丹田,落地生根,肢体上下相合,左右相合,联接成了一个八面支撑的整体,产生整体劲,亦称浑圆劲。
不站桩很难形成整体劲,无论习什么功夫,身上发不出整体劲,功夫只在低层次上转悠,学的套路再多,实战也派不上用场。
尚云祥、孙禄堂教拳,入门先站三年桩,道理就在这里。
但静态的整体劲和动态的整体劲不同,有的人往那里一站,别人推拉不动,但动起来也奈何不了别人,这说明他至多具备静态的整体劲,动起来架子散了,整体劲也就不存在了。
尚派形意拳的功法特点
![尚派形意拳的功法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3e6657453610661ed9f493.png)
2019年(第9卷)第05期民族传统体育DOI:10.16655/ki.2095-2813.2019.05.219尚派形意拳的功法特点①董平1 刘俊峰2 赵希文3(1.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中国尚派形意拳研究会 山东乐陵 253699;3.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学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 要:尚派形意拳技法特点鲜明,功法体系完整,以“半步崩拳、在杆子、丹田气打”三绝艺著称于世。
其技法特点崇尚明劲、刚劲,重视钻翻劲和槐虫步,独精鹰捉,崩拳体现尚派综合劲力,独具特色外形,拳械一体、相辅相成。
尚派形意拳是尚云祥先生在继承河北形意拳的基础上,综合其它门派技艺,总结自己的练功、比武、传拳经验而创立的,尚派形意拳具有哪些特点呢? 关键词:形意拳 技法 功法 尚派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b)-0219-021 尚派形意拳技法特点1.1 崇尚明劲、刚劲形意拳一般练功进阶步骤是先练明劲,次练暗劲,后练化劲,对应的是易骨、易筋、洗髓的身体内部变化。
尚派形意拳不像其它支派形意拳那样把明暗化三劲分阶段训练,而特别崇尚明劲,即动作的整劲、实劲,以及动作“形”的正确性训练[1]。
1.2 重视钻翻劲和槐虫步各派武术的区别不在外表形式之异,而在各自独具特色的步法和劲力上。
尚派形意拳特别重视“手打三”的钻翻劲和“脚打七”的槐虫步趟劲。
1.3 独精鹰捉尚派形意拳站桩之后,首练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1-3]。
它是练习和掌握形意拳钻翻劲和槐虫步最有效的一趟拳,也是练习“手打三、脚打七”以及以小胜大、以若胜强的最好的一套拳。
1.4 崩拳体现尚派综合劲力各门武术都有体现自己综合劲力的拳式,尚派形意体现综合劲力的拳式是最简单的崩拳。
该崩拳已经不能用通俗眼光看待,尚派形意的丹田力、三催劲、二争劲、八面螺旋劲、穿透力、爆炸劲、趟劲、大杆劲、六合劲等均体现在简简单单的崩拳一式上。
[摘录]尚氏形意拳三体式要领及练法
![[摘录]尚氏形意拳三体式要领及练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238e3dbcd126fff7050bce.png)
[摘录]尚氏形意拳三体式要领及练法[摘录]尚氏形意拳三体式要领及练法2011-11-17 10:02:30|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尚云祥先生强调的三体式要领:拔背、沉肩、坠肘、并膝、提肛、裹胯、三圆、三顶、三扣。
三圆是对掌型的要求,手心圆、手背圆、虎口圆。
三扣是齿扣、手扣、脚扣。
三顶:头上顶、舌顶上腭、手(前)顶(若有推山之功)。
四平:1、头顶要平;2、两肩要平;3、前臂要平;4、两足抓地要平,助长发动下肢筋梢,使桩步根实,杜绝因后腿并膝裹胯而影响后腿的平实。
四象就是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
站三体式时,前膝要求向前微挺,后膝要求里扣,但常因后膝里扣而使上身也随之转向前方,这样就无法求得裹胯之劲,影响腰部发劲,也使上下肢"三催"之劲不能顺达。
因此学习"龙折身"至关重要。
当后膝里扣,上身能以反拧而顺胯,形成腰腿的抻拔,使上体成为似正非正,似斜非斜,腰顺劲催,这就是"龙折身"。
要想找到"夹剪"之劲,还必须拧腰,顺后胯,使两胯前后在一条线上,才能构成完整的"夹剪"之劲。
三体式第一步,姿势和动作都正确。
第二步,对"意"的训练,追求内意之"动"。
这一步的前提是:要能精神内守。
先用意内视于皮肉之间,以求意气达四肢,再意注丹田,以固灵根。
但皆应在周身放松毫不用拙力的情况下,以意来作媒引,运之周身。
具体做法如下:1、意注上肢梢节---手,在拔背、沉肩、坠肘的配合下,用意念去找掌指和劳宫穴之"动",会有麻胀感,或有热流和气感,以至指关节时有吱吱响动。
2、意注下肢。
在前膝前挺、后膝里扣,以及"龙折身"的配合下,会发现膝关节之"动",亦有麻胀感,或热流和气感,以至膝关节时而有吱吱响动,进而整腿亦有气感,渐至贯及脚心涌泉穴。
3、调息归根,意注丹田,小腹生"动",亦有热流和气感。
唾液增多咽之,用意引入丹田,乃有腹鸣,直下小腹,会觉腹腔松畅,气顺腹实。
通过动作和套路的锻炼,当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完整一气",把明劲打好,练到刚健之至,则"刚至柔生",以及向"柔极自化"的阶段迈进时,站三体式就该有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它列为桩功的第三步。
一马三箭似奔雷
![一马三箭似奔雷](https://img.taocdn.com/s3/m/e58c693d3169a4517723a3ef.png)
五、节奏分明
连环拳整体节奏严谨、顿挫分明,动作刚实、快慢和谐,从连环拳的起式开始到鸵形掌回挂,在此之前打出的动作是进步崩拳、退步崩拳。这几个崩拳要求做到刚实有力且劲整,体现出形意拳明劲的显著特点。接着就是退步白鹤亮翅、拗步左手炮拳,右手的撤步掩肘之后是退步左鹰捉,再后便是退步鸵形掩手,这几个动作要求做到轻灵、明快,但要求手脚齐到。从退步鸵形掩手开始稍做停顿,便是一马三箭的开始动作。一马三箭是形意连环拳套路的重中之重,也是形意连环拳的亮点和难点,它要求将前面的刚实、快捷、轻灵、迅疾的特点合为一体,这一切也就形成了一马三践鲜明的韵味,演练时一定要打出“践马似奔雷”的气势。有了一马三箭与其他的动作有机合成的这一套完整的演练拳法,真实地保留和展现了形意连环拳古朴风格。难怪形意拳前辈们把连环拳作为学习形意拳的第一个套路。
一、紧扣主题
“一马三箭”是形意连环拳中的第五个动作,主要由上步鸵形撑掌、拗步右钻拳、进步狸猫上树三个动作组合而成。这三个动作都是左脚在前,迅疾地向前猛趟三个大步,每步都要相当于正常步的一步半,三大步要趟进五步半远,而且暗含截、踩、趟、挂,每劲必不可少。
因此,在脚上称其为“一马三践”。拳经云:“践拳似马奔,连环一气演。”这是在脚下的命名为“三践”的根据。而手上则从撑掌、钻拳到狸猫上树这一拳两掌打得要疾而猛,充分体现出形意拳迅猛刚实的爆发劲特点,而且劲达于手(梢节),发出箭中靶子的铿锵之声。故此,将手上的三个动作命名为“三箭”。脚下的“三践”步和手上的“三箭”拳(掌)要上下相合、内外相合,并要一气呵成,势如奔马,气势磅礴。由此看出,李文彬老先生传授的“一马三践”完全符合形意拳拳经“箭拳似马奔,连环一气演”的要求,说此种练法是形意连环拳的传统演练方式当之无愧。
浅谈尚氏形意拳“趟步”的窍要
![浅谈尚氏形意拳“趟步”的窍要](https://img.taocdn.com/s3/m/6f58400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61.png)
浅谈尚氏形意拳“趟步”的窍要尚氏形意的趟步,是形意拳中独具的功法。
既是基本功,又是击法。
是尚云祥宗师“三大绝技”之一。
它与“鹰捉”同样是区别其它支形意的标志。
在恩师李文彬先生的恩准下,我利用工作之便,东奔西跑、到处求教、印证,有幸得到了多位师伯和师姑的指点、赐教及宝贵资料。
经整理、总结,结合恩师心传口授的体会,仅对趟步而言,据我所知,此功法在尚氏形意门里的第一、二代传人中唯有恩师和师弟李宏练入了精微,真正掌握了其技法窍要。
为了便于同门研究、习练,防止以讹传讹,浅谈一点窍要,仅供参考。
(1)趟步不是“迈步”,也不是“跨步”。
拳谱中讲的很清楚:“趟步用踝骨,一趟一丈五。
若是劲力尚不够,即用膝来补。
”明确地说,是用自己的踝骨去找对方的踝骨;如果一刹那间感到对方起的低又不远时,快速用膝点击其膝部。
同时用“鹰捉”等击其身,对方必被放起并被摔出老远。
不把对方趟离地、扔不远,就不是尚氏形意。
(2)“行如槐虫”、“出脚好似卷地风”,这是拳经中的精辟论述。
练趟步时,前脚跟紧靠后脚窝(子午步),两膝靠紧,两膝尖正对前方与地面成45度角、身体下蹲(这正是槐虫前行前的大致姿势);两手后背、右手外“劳宫穴”紧贴“命门穴”,身体下跪(脚不离地),当即要跪倒在地时,前脚突然贴地趟出,左跨随即用力夹、收,左脚贴地前跟半步,成三体式的步型。
(3)趟步的发劲。
一是将内气由下丹田经“长强穴”引至颈椎第七节;二是力起“涌泉穴”;三是后脚五脚趾用力抓地(这就是槐虫尾部的爪,牢牢地抓住树皮,不论风吹树摇都不会掉下来),脚内侧随即用力后蹬;四是抖丹田,前脚贴地,五趾扣地上翘趟出。
正是谱中说的:“足如五牛耕地”、“犁椆五趾顶”;槐虫行前身体是上弓的,前爪与后爪基本上是靠在一起的,前进时后爪抓蹬、上弓的身体突然还原成直线,用此力将其前爪和头贴树皮射向前进方向,后爪再贴树皮前梛使身体再上弓……周而复始。
这就是“行如槐虫;好似还弓一力精”。
建议同好亲自去槐树下仔细观察一下槐虫!必有所悟、所得。
【经典编辑】李文彬-尚派形意拳入门基础
![【经典编辑】李文彬-尚派形意拳入门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63dfd97964bcf84b9d57bfa.png)
【经典】李文彬:尚派形意拳入门本文作者李文彬先生是尚云祥关门弟子,“中国武术十大名师”之一。
五行拳以内经阴阳五行之说为理论根据,以祛病健身,变化人的气质为前提,以培养技术,加深功底为目的。
所以要按内经所指诸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之理和劈生钻、钻生崩、崩生炮、炮生横的顺序来练,以求加功进益,增进健康。
尚云祥先生所传五行拳之劈拳与钻拳不同一般。
既叫拳就不是掌,既讲“劈”就该有似斧之形和似斧之劲。
所以劈拳,既握拳又用拳与肘的中节发劲,明显不同于一般技法,用关节突出处打人、发劲的惯例,在技法上别具特殊效用。
钻拳,既有实战击法,又有健身效果。
它既有甩臂、搂掌似闪之形,又有抖腰助肾之功,其健身、练功的效益显著。
步法上突出的是“夹剪腿”和“槐虫步”。
它的前趟和后蹬劲,进也打,退也打,步步体现出“脚打七分”、“去意好似卷地风”的技法特色。
五行拳,应突出练功、找劲和发挥内在的五行精神作用,少讲招法的施用。
经云:“五行五精即是五虎”,“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
“四梢但齐,五行乱”,“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等等。
尚先生曾说“内要提。
”就是要把内在的精神提起来,把内五行发动起来。
“心动如飞剑,肝动似火焰,肺功成雷声,脾动肾加功。
”这样发动内在的精神作用,自然会倍增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威力。
尚先生所传的形意拳动作和发劲,迅猛、刚实。
正如经云:“起如风,落如箭,打到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
”它的动作是从不努气,不用拙力,从轻松自然中求得。
先要“松得开”,再要“打得长,放得远,落得实,发得快,从而把刚劲练好。
只有掌握好刚劲的“爆发劲”才算有了真正发人的本钱。
这就是练形意要先练好“疾用骤发,迅猛刚实”的刚(明)劲,再求“缓动遂发”的柔(暗)劲,最后再求“不意而发”的化劲,进而掌握形意进阶之路的真谛。
五行拳中,钻、横之拳要尽量外拧如图3一①;劈、崩、炮之拳要抻出腕星如图3-2。
为便于记忆五行各拳的技法要领,将近代人编的五行拳歌,作了改编,分别列于各拳动作说明之前,供参考。
尚派形意拳入门(一)
![尚派形意拳入门(一)](https://img.taocdn.com/s3/m/1eae10d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d.png)
尚派形意拳入门(一)形意拳是一种传播年久,习者较多的优秀拳种之一。
它具有体用兼优、老幼咸宜、内外兼修、刚柔兼长的优点.并有形简意赅、拳械同功的特色;加之它动作简朴无华,故深为人们所喜爱。
只要持之以恒,就可达到怯病、强身的目的。
一、拳法渊源此拳的创始人以及前几代的传人虽有过争议,但就谱、史和今人考证,此拳系明末清初姬际可所创;姬际可传曹继武,传戴龙邦,传李洛能,传郭云深、刘奇兰等及山西宋世荣、车般斋等的说法,是得到多数人承认的。
就拳技的历史情况看,姬际可所传的拳技与现在的形意拳大不相同。
从少林寺秘不外传的“心意把十二大势”,和河南马学礼所传的“心意擎十大形”等来看,最明显的不同点,在于步型和步法上,他们所传的都是用侧身弓箭步。
在拳法上虽都着重单势的磨砺,精于技击,利于实战,但在动作、名称、内容和技法上,不仅实质不同,而且面貌不一样。
戴龙邦在山西祁县一带所传的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用的是侧身弓箭步,尚未形成现代形意拳所用的鸡腿和槐虫步。
但在技法上却强调了内外合一,开始着重内在的意识和呼吸,以及劲力和动作的内外相合。
以丹田为本,以意领气,手脚相合,攻防一体。
从这些技法要领来看,戴龙邦先生开始从动作、招法的传统中,突出对内意、内劲以及神、气的运用。
这一转变是技法上的升华,无疑是一个贡献。
为六合拳衍变成形意拳创建了技法前提。
李洛能学自戴龙邦,传入向北,曾叫意拳,后改名形意拳,他使此拳进一步发扬光大。
他用似斧、似闪(似电)、似箭、似炮、似弹之形来提炼,形成劈、钻、崩、炮、横这五行擎的形和意,利用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定顺序,治病、强身、增进功力。
又把戴龙邦的十大形、七小形,像形取意以精化成为十二形(这就是改名为形意擎的来由),丰富了拳法的内涵。
他对拳械套路也作了提炼和充实,改掉了侧身弓箭步,而代之以两腿弯屈、前三后七、具有夹剪劲的鸡腿和进身跟后脚的槐虫步,使形意拳打破武术以弓、马、仆、虚、歇为主要步型的惯例,形成独具一格的“行如槐虫“的独特步型和步法。
练劲不练招——形意拳劈拳到底应该怎么练
![练劲不练招——形意拳劈拳到底应该怎么练](https://img.taocdn.com/s3/m/a7d18b7b783e0912a3162a12.png)
练劲不练招——形意拳劈拳到底应该怎么练中国武术种类繁多,不完全统计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流派有两百多个。
传统武术里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但是站桩是大多数武术采用的方法。
大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都有站桩功法。
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一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说,其体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人的喜爱。
这简单的招式后面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
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力。
形意拳首先是要练明劲,之后就是练暗劲。
形意也罢,太极拳也罢,传统武术修炼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修正身法,换劲,练劲,用劲。
站桩,能解决修正身法和换劲的问题。
三体式和五行拳解决练劲和用劲的问题。
站桩的要领很多,但是最核心的就是身法,很多人不懂,有些人懂但是没有足够的重视。
所以站桩不能出好的效果,有些人会站桩站的腰疼。
动作:三体式站好(左手在前),左手向下向回循弧形拉至小腹,变拳,身体亦同时略回缩。
右脚蹬地,左脚前迈半步,同时左手如三体式起式时一样向前向上钻,钻到不能再钻时停住。
与上钻同时,右脚跟进,脚掌与地面平等地停于左脚踝内侧,右手待左拳钻至一半时变拳随左拳一同上钻,附于左臂肘内上侧,拳心向上。
下一动:借身体贯性左脚蹬地,右脚向前趟出,右拳贴着左小臂相摩向上向前钻,两拳相遇时猛然发力,右拳向前向下劈出,左拳猛力回拉,至小腹处停住。
右脚跟上半步,成为三体式定式。
解说:劈拳的练法有很多种,有以拳为斧劈下的,有以掌为斧劈下的。
不管哪一种,要领差不多。
1、劈拳打的是整体力。
形意拳有个特点,全身一体,一动无不动,发力也是全身整劲,没有局部用力的。
劈拳更是如此。
先一动左手的一钻,钻前先有个身体略回缩,再展前钻,力是由这一展发出来的,不是单纯的手臂动作,这在形意拳里叫束展。
后手的劈也是腰脊一抖,加上前后手互争(力矩原理)的力劈下的。
形意拳基本功
![形意拳基本功](https://img.taocdn.com/s3/m/82bf1341336c1eb91a375dd5.png)
形意拳初学者在站三体式时往往不得要领,这几天有几位初学的朋友跟我学拳时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因此写篇文章来简单谈谈三体式的几个关键。
下面所述是以尚派形意拳为例。
从下肢说起,前脚朝正前方,后脚与正前方成四十五度,前脚跟与后脚踝对应,前膝顶,但不要倒垂直(最多垂直),后膝内扣,顺胯拧腰,有龙折身之势。
为什么要按照这些要求做?分析一下:尚派形意拳的脚打是前趟之劲,所以三体式步前脚要朝正前方,前膝顶也是这个目的,动作一定要到位,前膝顶不到位是无法体现趟劲的。
还有就是前膝不要内摆,因为有的朋友站的时候没有变形,而动起来时前膝自然就内摆而散劲,后膝内扣是为了将腿部劲力更有效的集中到一个方向,也是为了体现夹剪劲。
注意后膝内扣一定与顺胯配合,先顺胯再后膝内扣,顺胯不是顺身体,很多人在这里不得窍要,家师张世杰先生曾说:“先顺胯而后腰部稍微回拧,这是龙折身。
”我认为关键在于腰部放松,气沉丹田。
在站桩时要体会两腿的前后撑劲,为以后学习前趟后蹬之劲以及整体力练习打好基础。
上肢要求前臂前伸,后臂自然放在丹田处,松肩沉肘,手部要求虎口撑圆,五指抓扣,手上要有支撑力,但不是故意用力,引用一位老前辈的话:“五指成‘一个’,像鸭子巴掌一样的感觉,劲力在五指末梢。
”前臂既要前伸又要坠肘,并且要抻出“三星”来,“三星”就是肩窝、肘窝、腕窝。
整个动作要轻松自然,稍有不合、不顺、不自然都是不正确的。
关键是前臂要有支撑力,当别人身体抵在前臂时,一定要撑住方合乎标准,否则等于练了无用的功夫。
初学者切记。
内家拳锻炼的关键是腰腹部,站三体式桩时也应特别注意。
要求:含胸拔背,腰胸松开,气沉丹田,后背撑圆,一切要求都在轻松自然的前提下。
张世杰先生曾说:“应该先拔背,然后再含胸,这样才是正确的练法,若是先含胸则背不能拔。
”含胸不是挺胸,应该将胸部松开,气下沉,送到腹部丹田,使丹田沉实腰部灵活。
在动手时胸部松开使身法易于变化,在对方接触我的胸部欲发力时,我稍微内含即可化解其劲,对腰胸的训练是内家拳很重视的问题,例如太极拳要求将身体练成桶状。
中国尚氏形意拳(苏立志)
![中国尚氏形意拳(苏立志)](https://img.taocdn.com/s3/m/73db507ba8114431b80dd83c.png)
中国尚氏形意拳(苏立志)1尚氏形意拳桩功奇门abc1尚氏形意拳桩功。
[武术功夫]尚氏形意拳抉微天下读书人心...[武术功夫]尚氏形意拳抉微。
[武术]尚氏形意拳械抉微(李文彬+)天下读书人心... [武术]尚氏形意拳械抉微(李文彬+)[武术]尚氏形意拳抉微天下读书人心...[武术]尚氏形意拳抉微。
尚氏形意拳入门讲座李文彬yinbaoxing1...尚氏形意拳入门讲座李文彬。
李文彬尚氏形意拳入门讲座yinbaoxing1...李文彬尚氏形意拳入门讲座。
浅谈尚氏形意拳“趟步”的窍要tjboyue浅谈尚氏形意拳“趟步”的窍要。
尚氏形意的趟步,是形意拳中独具的功法。
拳谱中讲的很清楚:“趟步用踝骨,一趟一丈五。
若是劲力尚不够,即用膝来补。
”明确地说,是用自己的踝骨去找对方的踝骨;槐虫行前身体是上弓的,前爪与后爪基本上是靠在一起的,前进时后爪抓蹬、上弓的身体突然还原成直线,用此力将其前爪和头贴树皮射向前进方向,后爪再贴树皮前梛使身体再上弓……中国尚氏形意拳第二代传人、中国尚氏形意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尚派形意五行连环拳妙择中国尚派形意五行连环拳。
· 五行连环拳是继五行拳基础上开始演练的第一个套路拳,准确的讲叫进退连环拳,简称连环拳,该套路有进有退,顿挫分明。
· 1、进步崩拳2、退步崩拳3、顺歩崩拳4、退步白鹤亮翅5、上步左炮拳6撤歩掩肘7退步鹰捉8、一马三箭(在脚下叫一马三践,上步鮀形撑掌、上步钻拳、进步狸猫上树)9进步右崩拳10回身狸猫倒上树11、收式。
苏立志尚派形意拳天下读书人心...苏立志尚派形意拳。
谈谈练尚氏形意劈拳应注意的问题tjboyue谈谈练尚氏形意劈拳应注意的问题。
劈拳是形意五形拳中的第一趟拳,经、谱中明确阐述:“劈拳似斧性属金,生钻克炮妙绝伦,体为皮毛鼻通肺,小臂发劲劲乃神”、“劈拳肘打”、“深山谷中行,把肘问路径,肺府雷声动,樵夫砍柴声”。
一是劈拳的手型是拳,不应是掌。
什么是拳,什么叫掌?早在20年前,形意拳界在《中华武术》、《武魂》等杂志上就展开过讨论,尚氏形意劈拳是用拳,不是用掌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认可;辽宁本溪尚氏形意拳鸡形四把与河北深州形意拳...浑圆流韵辽宁本溪尚氏形意拳鸡形四把与河北深州形意拳鸡形练法。
学练形意拳的步骤
![学练形意拳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968b01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5.png)
学练形意拳的步骤形意拳是内家拳,是体用兼修的优秀拳术。
所以练习它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练习它可以自卫防身,学习它可以培养毅力,学习它可以陶冶情操,增加生活乐趣。
所以男女老幼皆可练习,体质强弱皆可练习,有否武术基础皆可练习,有无腰腿功夫皆可练习。
但练习形意拳要有一定步骤,要循序而渐进。
1练习形意拳要从三体式人手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本桩功。
三体者,头、身、足也。
不是真得练头、身、足。
头、身、足是指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故谓三体式。
其实是身体的上上下下、内内外外无一不包括。
站三体式时要时时刻刻,一丝不苟地遵照形意拳的'九歌'来练习,不能有丝毫的偏离,这样才能把身体的头、身、肩、臂、手、指、胯、腿、膝、足、耻、臀、口等等的姿势练准确,经过长期练习成为定型。
每当练习形意拳时一举手,一投足就合规范。
练习三体式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增强腿部力量。
练习三体式也是练习内三合,意、气、力的过程。
通过意念的统帅,引导形体姿势的正确,“形正而气顺”,引导呼吸,气沉丹田。
丹田内气充盈,鼓荡,产生内劲,逐渐达到内三合,从而为练习形意拳打下坚实的基础。
练习形意拳时,时时离不开三体式,所以说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母。
练习三体式时不可使用拙力,不可努气,不可腆胸提腹,要谨防这三害,练习三体式时上身要放松,舌抵上腭,提杠溜臂,在意念引导下,气沉丹田。
练习三体式是养精养气养神,打通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畅通整个经络的过程,从而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病祛病,无病健身,益寿而延年。
2三体式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学练五行拳五行拳指劈、崩、钻、砲、横五种拳法。
内应心、肝、肺、脾、胃五脏,外合金、木、水、火、土五行,故称五行拳,它是练习十二形和其它套路的基础。
练习这些套路时都离不开五行拳,如3个崩拳连着一个砲拳叫'鹳子人林',一崩拳可叫'黑虎人洞',也可叫'金鸡食米',又可叫'燕子啄泥',不胜枚举。
形意拳趟泥步的练法
![形意拳趟泥步的练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4905b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0d.png)
形意拳趟泥步的练法咱先说说这趟泥步为啥叫这个名儿。
你就想象啊,在泥地里走路,那得多小心,脚不能抬得太高,还得稳稳当当的。
这趟泥步就是这么个感觉,要的就是那种脚踏实地又沉稳的劲儿。
练趟泥步啊,脚底下的功夫可得做足喽。
脚不能乱踩,得有个规矩。
前脚呢,要向前迈出,就像在地上轻轻地划个小弧线似的。
后脚再缓缓跟上,就跟拉着根线似的,前后脚得配合得特默契。
这就像两个人跳舞,你一脚我一脚的,节奏得对得上。
而且啊,这膝盖还不能僵着。
你要是把膝盖锁得死死的,那就完犊子了。
膝盖得微微弯曲,就像弹簧似的,有那么一点弹性。
这样走起趟泥步来,就不是那种硬邦邦的感觉了。
这就好比汽车的减震器,要是没有减震器,车在路上颠得人难受,膝盖有弹性,人走起这个步来就顺溜多了。
身体的重心也很关键哦。
你不能重心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在后,那不成了没头的苍蝇了嘛。
重心得稳稳地放在脚底,随着脚步的移动慢慢地过渡。
就像水在杯子里慢慢流动一样,平平稳稳的。
练这个趟泥步的时候,心态也得放轻松。
可别整得跟要上战场似的,紧绷着个脸,肌肉都紧张起来。
要像散步一样,自在悠闲,但是又带着那种形意拳的精气神。
你要是太紧张了,这步子走出来就不自然,看起来就像个机器人似的。
再说说这手臂的动作。
手臂不能就那么耷拉着,得和脚步配合起来。
手要随着脚步的节奏摆动,就像风吹着柳枝儿似的,轻柔又有韵律。
手臂和脚步之间就像是有根看不见的线连着,一个动,另一个也跟着动,整体看起来就特别协调。
还有啊,刚开始练的时候,别着急求快。
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得一步一步来。
很多人刚练的时候,看着别人走得那么潇洒,就想一下子也走得那么好,结果步子全乱套了。
咱得慢慢来,先把每一步都走稳当了,再去考虑速度的事儿。
在不同的场地练趟泥步也有不同的感觉呢。
在平地上练,就比较好控制,能把基础打好。
要是在有点坡度的地方练,那又多了点挑战。
你得根据坡度调整自己的重心和脚步的力度,这就像升级打怪一样,每换一个场地就是一个新的关卡。
尚派形意拳之八式拳
![尚派形意拳之八式拳](https://img.taocdn.com/s3/m/0d5f52f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9.png)
形意八字功---尚济形意拳八字功----苏克海形意拳八字功特点:实战性强,攻防兼备,爆发力强,刚柔相济,步法灵活,招法奇特。
练此拳要用丹田之力,“三催、六合”手足并进,协调一致。
拳经云:“手脚齐到方为真”。
名称:斩、截、裹、跨、挑、顶、云、领。
形意拳软八手特点实战性强,攻防兼备,爆发力强,刚柔相济,步法灵活,招法奇特,又有“先防后打”的特点,此拳练久具有非常大的实战价值。
其拳名称:软缠肘、软顶掌、软靠掌、软掖肘、软广肘、软立桩、软滚拳、软钻拳。
形意拳硬八手特点实战性强,攻防兼备,爆发力强,刚柔相济,步法灵活,招法奇特,又有“硬打硬进”的特点,此拳久练有很大的实战性。
名称:硬缠肘、硬顶掌、硬靠掌、硬掖肘、硬广肘、硬立桩、硬滚拳、硬钻拳。
缠、顶、靠、掖、广、立、滚、钻。
八个字。
形意拳穿九宫苏克海拳经云:“练法有八字,展、截、跨、挑、顶、云、领是也。
”此练法八字,后人称“八字功”。
八字功是形意拳前辈在长期锻炼与攻防实战中,总结提炼出的八个单式,做为个人单独练功操手之用。
此八个字,一字一种练法,一字一种用法,正所谓“一字一功”。
其中有打顾,有刚柔。
既有将对方劲引进落空的柔化之法,也有求乘虚而入,直踏中门迅直刚猛之举,如能长期反复操练,既长自身功力,又可掌握应敌之用的技巧。
但不要把“八字功”练成套路,要有速度、劲力。
八字功一、展字功:1、起势:三体式,左手左足在前,右手右足在后。
2、两手握拳,两臂同时一起往里裹劲,小臂外旋,翻至拳心朝上,右臂向前伸,两小臂交叉置于胸前,拳心向胸,与臂同高,前腿稍弓,身向前倾,眼前看;两胯要向里合劲,两肩向前松劲,两肘向下垂劲,身体如同被捆住一般,这是个合劲。
3、腰向右转,右手向上挑翻,到额正前上方停住,拳心朝外(或散开拳用掌亦可),左拳自胸前向对方胸或心直打,至肘中节伸直为度,(也可用拳和用掌)同时左腿蹬劲,左肩向里合劲,眼向左看,这个动作应注意打好一个“开劲”。
4、左脚尖向外摆,腰向左转,同时左臂向左,向上画一个圈(用转腰回身之力带动),左小臂外旋翻至拳心朝上(亦钻拳),右手握拳下落,置于胸前,拳心朝上再上右腿打右拳(亦黑虎出洞);再换右式,一左一右回身单换掌。
尚派形意
![尚派形意](https://img.taocdn.com/s3/m/c738616227284b73f2425035.png)
尚派形意尚派形意形意形意的后脚蹬与夹剪劲形意拳讲消息全凭后脚蹬,怎么蹬?有点小技巧,这就是夹剪劲。
大家可以先做个实验,用百米起跑的姿势,蹲踞式起跑。
现在回头看一下后腿,是不是膝向内夹呢?一定是的。
后腿与前腿是平行的,膝当然要内夹了。
这个姿势向前的蹬力最大,所以现代体育科学用这种姿势做百米起跑的姿势。
形意拳的夹剪劲要求后膝内夹,就是这个道理。
这样后腿与前腿主于平行,能发出很大的蹬力来。
常见有些人的拳架照片后膝外闪,桩架虽稳固却失了夹剪,动起来就会慢许多,不合拳理本义。
当然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夹剪了,桩架的左右的横向支撑力就要差一些。
所以用夹剪的拳派往往喜欢主动进攻,一动起来,静态的桩架缺点就没了。
夹剪了,如果你还嫌蹬力不够大,再说个小窍门给你:把后腿膝盖向下跪一跪,跪得越低,蹬力越大。
不信?你试试就知道了。
尚派形意的趟劲尚派形意特别讲究脚下的功夫,尚云祥当年号称铁脚佛,可见足下功夫的深厚。
但这脚下功夫不是踢,而是趟。
尚派有一路特别的基本功,叫趟步。
练法是斜身站立,两腿并紧,后腿膝盖顶住前腿膝窝,稍下蹲。
此为预备式。
身体下沉,后腿蹬地,前腿猛地趟出,向前进一大步,后腿跟上,回复成预备式。
如此连续不断地前进,力尽为止。
练这个功夫时要注意:第一,进步时身体的高度要一致,不能一起一伏。
第二,后腿蹬、前腿射,前后腿一瞬间有分劲。
第三,力的源头在腰。
第四,刚练时不求步大,有一定功夫后步子要越远越好。
第五,“生趟硬掘”是这路功夫的要点,前进时不要借助腰的拧转。
否则练起来容易,出功夫的程度可就差了。
初练趟步很别扭,不得劲,习惯了就好了,功夫也就出来了。
趟步是硬打硬进的基础,前辈们一步出去,能把对手趟飞,可见其效。
尚派的崩拳有特点,秘密就在趟步上。
转身的趟步练得不到家,趟人虚腿勉勉强强,趟人实腿就功力不逮了。
关外内家的趟步比我练得好,他对这个体会也深,如果哪位兄弟感兴趣,可以问他!从三体式说起形意拳万法出自三体式,老一辈讲,三体式不仅是技击的基本架式,更是衍生出各种拳法动作的基础,还是行气走气,练通周天的不二法门。
尚派形意拳之入门诀窍
![尚派形意拳之入门诀窍](https://img.taocdn.com/s3/m/17bac04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1.png)
尚派形意拳之入门诀窍尚式形意拳简介尚云祥先生是形意学第四代(从李洛能算起)传人,为北京独撑心意门户的技击大师。
尚派形意为形意巨子尚云祥所传,因其练法独特,与世间流行的形意拳多有不同之处,故被称为尚派形意拳。
尚云祥的崩拳驰名武林,与郭云深一样,被时人称为“半步崩拳打天下”。
尚云祥先生门人弟子众多,可谓桃李满天下,其中较著名的有靳云亭、许笑羽、吴湛禅、陈子江、辛健侯、张定一、李文彬等人。
尚派形意拳之入门诀窍实质:尚派形意拳体用兼备,健身与技击并重,实质为技击之学。
此拳自始至终以桩功为基,以内劲为用,以步法胜人。
以本能应变,以无形无意为最高境界,皆为实学。
它无五形八卦之说,无无极太极之论,更无点穴神功、发气秘旨。
尚派拳法在对神秘,认为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在是实战。
时至今日、尚门弟子仍然奉此论为金科玉律。
简言之,尚派形意拳是“以形取义,以意求形,形由意转,意自形生”。
筑基:尚派形意拳套路有五行、十二行、连环、出入洞、四把、安身炮等多种。
本拳桩功计有十二种,但若能精于一桩,则其它各式均能触类旁通。
本文只介绍五种基本桩法。
一、抱丹田,又称混元桩。
此桩为诸桩之基础,初学者如不先致力此桩,其它各桩难以习成。
这是因为此桩中正、均衡,身体各部均能得到滋养、锻炼、修复,无偏废之病。
历代大师无不终生习此,而戴龙邦师祖更是由此入门,洗净“二驴”之拙力,换得内家之纯功。
其它各桩均依此桩为原则,只是方向、角度、刚柔、虚实等稍有变化。
其法主养气摄生、强筋健骨、补脑益髓,诚养生秘诀,修身至要。
而拳中之自然整体力,自不难由微而著,不求自至。
此桩以外形和意念来调整运动量,但须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尤应注意饱练伤胃,饿练伤气,冬防冷风吹,夏忌烈日晒。
练功时要环境安静,空气清新。
练功过程应如汽车之行驶,做到三稳:起动稳、行驶稳、刹车稳。
概述如下:1、入门阶段双足分开同肩宽,平行而立,膝稍弯曲。
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肘,腋下半虚,将双手抬起,十指分开稍弯置腹前,手与自身之距为三拳,意念中双手如抱一大气球,浑身肌肉群有松散下坠之意,目似垂帘,似菖蒲低眉,于远方收神,耳边如闻细雨风声。
尚派形意拳的功法特点
![尚派形意拳的功法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e5dd8e76c66137ee061992.png)
尚派形意拳的功法特点作者:董平刘俊峰赵希文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05期摘; 要:尚派形意拳技法特点鲜明,功法体系完整,以“半步崩拳、在杆子、丹田气打”三绝艺著称于世。
其技法特点崇尚明劲、刚劲,重视钻翻劲和槐虫步,独精鹰捉,崩拳体现尚派综合劲力,独具特色外形,拳械一体、相辅相成。
尚派形意拳是尚云祥先生在继承河北形意拳的基础上,综合其它门派技艺,总结自己的练功、比武、传拳经验而创立的,尚派形意拳具有哪些特点呢?关键词:形意拳; 技法; 功法; 尚派中图分类号:G852;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b)-0219-021; 尚派形意拳技法特点1.1 崇尚明劲、刚劲形意拳一般练功进阶步骤是先练明劲,次练暗劲,后练化劲,对应的是易骨、易筋、洗髓的身体内部变化。
尚派形意拳不像其它支派形意拳那样把明暗化三劲分阶段训练,而特别崇尚明劲,即动作的整劲、实劲,以及动作“形”的正确性训练[1]。
1.2 重视钻翻劲和槐虫步各派武术的区别不在外表形式之异,而在各自独具特色的步法和劲力上。
尚派形意拳特别重视“手打三”的钻翻劲和“脚打七”的槐虫步趟劲。
1.3 独精鹰捉尚派形意拳站桩之后,首练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1-3]。
它是练习和掌握形意拳钻翻劲和槐虫步最有效的一趟拳,也是练习“手打三、脚打七”以及以小胜大、以若胜强的最好的一套拳。
1.4 崩拳体现尚派综合劲力各门武术都有体现自己综合劲力的拳式,尚派形意体现综合劲力的拳式是最简单的崩拳。
该崩拳已经不能用通俗眼光看待,尚派形意的丹田力、三催劲、二争劲、八面螺旋劲、穿透力、爆炸劲、趟劲、大杆劲、六合劲等均体现在简简单单的崩拳一式上。
1.5 独具特色外形(1)入门基本功有无极桩、有极桩、两仪桩、混元桩、三体式、鹰捉等。
形意拳入门步法——槐虫步
![形意拳入门步法——槐虫步](https://img.taocdn.com/s3/m/61f7387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9.png)
形意拳入门步法——槐虫步
槐虫步是形意拳的入门步法之一,是从槐虫的移动形态中变化而来的步法,体现了形意拳步法后腿蹬、前腿趟的特点。
槐虫是生长在槐树上的一种爬行的“虫”,槐虫每走一步都是先把腰向下一压然后头部和上半身向前弹放出,并抓住要抓落的槐树上,然后缩腰将后半身收至腰边,再压腰弹出,头部和上半身继续向前。
尚派形意拳的槐虫步也叫趟步,就是使两膝盖并拢和上身成一直面垂直于地平面,两膝盖尽量下压下挤小腿,将小腿挤至弹向前方,后腿由于挤压而产生向后的蹬力也在增大,形成前趟后蹬的趟步,这个步趟出的距离相当于本人的身高或更远,落地时则采取槐虫的前脚跟先着地然后瞬间脚掌、脚趾抓地,重心迅速前移,后腿在跟进前腿的同时在大腿带小腿的夹带劲作用下收至前脚的外后侧落实。
形意拳的五种基本步法
![形意拳的五种基本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0a937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7.png)
形意拳的五种基本步法
现在一些名家撰文将形意拳的步法根据传统套路的拳式变化进一步细化,分类特多,在形意拳爱好者特别是初学者中,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下手锻炼。
其实一些步法都是从几个基本步法演变来的,在我本人的形意拳教练中重点做以下步法锻炼:
•寒鸡步
寒鸡步有两重含义:一是寒冬季节的鸡因寒冷时常是一腿独立支撑身体、另一只腿缩进羽毛中,反复替换,但身体仍平衡;二是谐音“含机”待发之意,一腿支撑一腿提起时,要磨胫、夹紧,蓄势待发,此步侧重于锻炼一腿顶两腿的身体平衡、横向夹剪劲意和“消息全凭后足蹬”,分为直线行走和之字行走。
•槐虫趟步
拳经云:“起如挑担,行如槐虫”,此步法是此真实写照,主要是练在尾闾中正的前提下“腰摧胯、胯摧膝、膝摧足”的三催劲和脚的起钻落翻、后蹬前趟。
•溜鸡步
溜鸡步和寒鸡步相似,但寒鸡步侧重于练劲(刚猛),用腰弓劲催着走,可配合拳法来练劲顺;而溜鸡步侧重于练气(松柔),靠丹田气的鼓荡催着走,分为溜直线和溜圆圈,可配合拳法来练气顺。
•剪子股
剪子股步主要是练纵向夹剪劲和“龙折身”的躯干之折和下肢之
折,一般是配合熊晃膀和蛇盘柳来综合练习,也分为直线行走和之字行走。
低架为坐盘步,可练三膝之一的跪膝(剪破敌插我中门之腿)。
•七星穿花步
七星穿花步类似“穿九宫”的步法,先左右转“O”字,再转“8”字,最后“乱穿花”。
走的是鸡步,配合形意拳的五行拳、十二形的拳架及“七拳”十四处打法,“扣、摆、进、撤”顺势随意,三晃两转闪打自然,不拘泥于“九宫”、“八卦”,可以在树林里随便演练,但要求“步若流星、身似蛟龙,闪躲如风、击打雷动”。
主要锻炼步法、身法和拳法的灵活多变、顺势随意,比较适合实战技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派形意拳的趟步
[推荐]尚派形意拳的趟步★★★【字体:小大】
尚派形意拳的趟步
形意拳各家有各家的练法,尚派性意拳要求前脚朝前,为的就是求一个朝前的趟劲,后膝内扣朝前为的是使朝前的劲不外散,顺胯扣膝使后腿产生一个挤劲,当迈步的时候,这个挤劲与后腿的蹬劲合在一起,通过后腿蹬地将身体送出,同时前腿趟出,这就是趟劲,趟劲练好了,内外两侧均有这个劲,无论对方怎么下势,站的怎么稳,只要与对方接触上,一迈步,对方就得出去(这当然不是绝对的,得看对手是什么水平)。
后膝顶在前膝窝内,前脚朝前,后脚与正前方成45度。
形意拳有“脚打七分,手打三分”之说,尚派形意拳的崩拳的基本功——趟步是专门训练腿部的前趟后蹬之劲,是练习崩拳腿劲的辅助功。
首先两脚并拢站好,接着右脚与正前方成四十五度角分开,两踝骨前后对齐(左脚在前),接着两腿贴紧下蹲,后脚蹬地,将身子送出,同时前脚前趟,后脚跟进到前脚处,如此反复,力疲为止,然后换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右兼顾练习.要领:后脚跟进时用大腿带小腿,势子尽量要低,仔细体会前脚的趟劲和后脚的蹬劲,如果能真正的体会的这两个劲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我认为你的腿部技术已经入门(对形意拳来说)。
注意后膝顶在前膝窝内。
其实趟步也是发力的动作,正如手臂与对方接触发力时,力点在我的小臂处(假设小臂与别人接触),我后脚蹬地,将力作用到力点,而趟步则是力点在我的小腿处(无论内侧还是外侧,只要接触就算),后腿蹬地发力,作用到前小腿上,对方就出去了,小腿的动作就象是踢人一样.
趟劲是向前的劲,与左右关系不大,迈步如犁行,耕地用的犁,它的劲就是向前,将土翻起来了.尚派形意拳前脚朝前而不内扣就是为了求得这个前趟之劲.顺胯是为了加大两腿的撑力,扣膝为了增加两腿的挤劲,为了后腿的劲不外散,将劲全部集中向前,所以说尚派形意拳的趟劲与众不同,我们平时常叫它"豁劲".明白了这个劲,整体力也就有了,只要与人碰上,只要给个接触点,对方就得拔跟起来.这就是形意拳的霸道之处,也是"脚打七分"的体现.
对于趟步先贤早有明示,如趟泥(兜泥),如涉水(逆水而上),如犁耕....通过这些诱导来体会我们身体各部之间的关系配合:头领,.胯拉送.,膝纵,腕兜.....拳经中的“起如挑担,身似槐虫”在其中也能得以体现。
至于趟打,踢打,截打等,功深后可自由发挥,随机应用。
行意者观其形会其意也。
意自形生,形随意转。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