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
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
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探究与个性化的关系,高度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体验,让学生在探究求知中实现学习能力的个性化。
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发现学生的个性兴趣
兴趣是一把万能钥匙,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它的存在。
我们所倡导的探究性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学生兴趣为内驱力的教学。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唤醒时,必将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
然而学生的兴趣是有个性的,并非千人一面。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现学生的独特兴趣并及时将之唤醒,使之成为探究求知的不竭动力。
首先,在学习的生活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
学生课外爱做些什么活动,爱看些什么书,爱与哪些人交往等都是教师应当细心了解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的兴趣倾向,适时引导,使其向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方向发展。
例如:有位教师发现有的学生爱读课外书,他就引导他们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有的学生打球,他就让他们写“我的打球体验日记”。
学生个性化的兴趣转化成了探究行动中的积极因素,因此学生写出的日记细致而有情趣,个性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体验也得到了展示。
其次,要让学生的个性兴趣转化为自豪的成就感。
教师对学生个性兴趣的尊重与关注尤为重要,只有学生的兴趣被认同,被肯定,他
才会将兴趣内化为更深层次的任务驱动,原始的兴趣才会转化为探究学习的动力。
上例中,教师对学生个性兴趣(读书、打球)和由其引起的探究结果(体验日记)的认同和肯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展现了求知的热情和欲望。
2.关注学生的行动和经验
行动是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和基础。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处在行动中,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
”可见行动的重要性。
学生的行动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行动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就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行动特点他们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想到什么办法解决。
关注不等于包办和代替,而是适时向学生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行动主权,给他们行动的自由。
让学生多在探究中学习,多积累他们自己的独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学生只有处在行动中才会获得直接经验,这比教师给他的间接经验更为重要。
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的经验是间接的,只能供学生参照,无法替代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独特的、个性化的直接经验;从这一意义上说,学生都是间接经验与其个性化的直接经验互相修正与契合的过程。
这就决定了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早期经验。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习者早期的经验开始。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早期经验与后期经验累积的过程,当经
验通过累积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经验时,它便成为了能力。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学校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早期经验并及时肯定其价值。
比如在教学中,一位教师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课前对许多知识已经认识,对有些知识却不感兴趣,他及时的肯定
了学生经验的价值,赞扬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告诉学生光认
识这些是不够的,动员学生去找一找其他的知识在什么地方出现过,想想有什么用,比赛一下,看谁的发现多。
学生积极学习的早期经验被调动了起来,进入了行动,他们通过原先知识获得的不同的经验
途径(教材、画报、故事书等)对本来不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了有目的的探究性学习,由于有了具有个性化的早期经验的支撑,从而增加
了探究学习成功的砝码。
3.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思维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因素,也是个性化的核心因素。
学习的个性化其实质就在于思维的个性化。
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行动都应该有独立思维的积极参与。
不能只有看似热闹的活动却没有思维的碰撞与闪耀。
由于学生个人的知识背景、早期经验、阅读体验等都因生活环境和个人禀赋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个性,所以其思维便有着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而善于求异,有的学生思维沉稳而追求周密。
以作文教学为例,正是因为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才造就了学生表达方式的不同。
写同一个人,不同的学生由于观察角度和体验角度的不同,写作的角度也就不同,表
达的感情也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高低各不同。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勇敢的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真情实感。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努力创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环境,学生才会真正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收稿日期:200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