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柴油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微乳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乳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乳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传统石化燃料已经逐渐无法满足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的、可再生的替代能源,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微乳化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制备技术,可以提高生物柴油的稳定性和可溶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微乳化技术对生物柴油稳定性、流动性、燃烧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为生物柴油的制备和开发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三、研究内容
1.生物柴油的制备与微乳化方法的研究:选取适宜的生物质原料,采用先进的脱酸、酯交换等技术,制备高品质的生物柴油,并采用微乳化方法对其进行处理。

2.微乳化生物柴油的性能研究:通过表征微乳化生物柴油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流动性、燃烧性能等方面的指标,探究微乳化技术对其性能的影响。

3.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应用研究:在柴油机等动力设备中,对微乳化生物柴油与传统生物柴油和化石燃料的性能、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微乳化生物柴油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究一种先进的微乳化方法,为生物柴油的制备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解决生物柴油的稳定性、可溶性和低温流动性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本研究对于推广生物柴油的应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柴油一甲醇微乳化燃料的制备及燃烧特性

柴油一甲醇微乳化燃料的制备及燃烧特性

柴油一甲醇微乳化燃料的制备及燃烧特性柴油掺醇燃料一般采用乳化的方法配置。

乳化燃料的历史较长:2O世纪40年代出现;2O世纪60年代开始对柴油一水乳化燃料进行广泛研究;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柴油一甲醇一水乳化燃料。

这两类乳化柴油燃料都使发动机热效率有所提高,同时降低了微粒排放;但也引发功率下降和缸套生锈腐蚀等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柴油乳化燃料的缺点,作者对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制取及在柴油机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甲醇柴油微乳化燃料配制的试验研究:经过理论分析之后,选定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的比较,选定油酸为主要助溶剂。

油酸、甲醇和柴油的互溶三相图如图1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如图显示,曲线左上方是不能共溶区域,右下方是可以共溶的区域,中间为临界线,属于透明混合液的区域还有三条坐标轴。

可以看出,沿临界线,在柴油体积分数从零增大到0.4时,油酸的体积分数基本保持不变;大于0.4后,随着柴油体积分数的增加,油酸的体积分数开始减小,甲醇的体积分数也在减小,并且其减小速度较油酸快。

当油酸和甲醇的体积分数比接近1:1后,两者的体积分数比不再随柴油的体积分数变化而变化。

试验中发现,当油酸与甲醇以1:1混合后,该混合液能够与柴油以任意比值互溶。

但在与异丁醇助溶对比时发现,异丁醇的助溶能够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能保持很好的溶解特性,其混合液均匀、透明。

而油酸、甲醇和柴油的混合液在同样的条件下持续2周左右开始分层。

上层很薄,颜色较深。

在刚混合好时,异丁醇的助溶液均匀、稳定。

而对于油酸助溶液用肉眼可以看见,有类似微小气泡的东西由混合液内部升至液体表面的现象,并且观察液体内部时,发现有透明絮状物在游移。

鉴于异丁醇有助溶作用,在油酸、甲醇和柴油的混合液中加入异丁醇,并试图减小助溶剂(油酸,异丁醇)所占的体积分数,结果发现:每减小一个体积单位的油酸,需要加入很多体积单位的异丁醇,加入异丁醇后,混合液中的絮状漂浮物减少,并且稳定期增长。

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采 用 T 4 TX X / 7复 合 乳 化 剂 制 备 了微 乳 化 生物 柴 油 , 系统 地 考 察 了复 合 乳 化 剂 的 KHB值 、 比 量 、 化 方 式 、 并 L 配 乳 水
质 、 的种 类及 环 境 温 度 对 微 乳 液 稳 定 性 的影 响 。研 究 表 明 , 适 的 配 比 可 以 形 成 微 乳 液 , 醇 合 而乳 化 方 式 、 质 和 辅 水 助 表 面活 性 剂 醇对 微 乳 液 形 成 没 有 大 的 影 响 , 温度 对 其 稳 定 性 影 响 比较 大 , 度越 高稳 定 性 越 差 。 温 关 键 词 : 乳 液 ; 合 乳 化 剂 ;生 物 柴 油 ; 定性 ; 化 燃 料 微 复 稳 乳
柴 油具有 理化 性 质稳定 、 存期 长 、 保 制备 简单 及燃 烧
效率 高等 优点 [ 。 4 ] 生 物柴油 是一 种 可再 生并且 安全 性 高 的新 型燃
流 体 界 面热 力 学 上 变化 引起 界 面膜 熵 增 加 , 混 合 油和 水 的熵 近 似等 于这 样变 化 的熵 。 由于这种分
收稿 日期 :2 0—40 ;修 回 日期 :2 0 —52 0 70 —6 0 70 —8
称量加入 1 生 物柴油 中, 加边 搅拌 , 6g 边 澄清后 逐滴
加入 自来水 , 到最 后一 滴溶 液 不 再 澄清 为 止 , 直 由试
验前后溶 液质量差 得到水 的质量 。
石 中光 ,孙 平 ,梅德 清 ,陈 镇
( 苏 大 学 汽 车 与 交 通 工 程 学 院 ,江 苏 镇 江 江 221) 1 0 3
摘 要 : 乳化 生 物 柴 油 能 够 降低 发 动 机 N 排 放 和 烟 度 , 有 一 定 的 节 能 效 果 , 一 种 很 有 前 景 的代 用 燃 料 。 微 还 是

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

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

背景
研究现状
理论依据
实验内容概述
实验要求
参考方案:
(1)复合乳化试剂配方与配制方法 (参考配方) 油酸36.5克 CTAB 0.5克 氨水5克 正丁醇13.2克室温下,将 油酸36.5克放入50ml的烧杯中,加入0.5克CTAB,5克氨水,13.2克正 丁醇,在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溶解,此时所得复合乳化剂清晰、 透亮,放臵备用。
(3)微乳体系的类型
中级物 理化学 实验
背景
研究现状
理论依据
实验内容概述
实验要求
2.乳化及徽乳化柴油的性质 (1)乳化柴油的组成与稳定性 (2)微乳化柴油的组成与稳定质 (3)微乳柴油体系中各组分作用.
中级物 理化学 实验
背景
研究现状
理论依据
实验内容概述
实验要求
3.乳化柴油及微乳化柴油的节能降污原理
中级物 理化学 实验
“拟三元相图”研究方 法
背景
研究现状
理论依据
实验内容概述
实验要求
中级物 理化学 实验
背景
研究现状
理论依据
实验内容概述
实验要求
“拟三元相图”研究方 法
中级物 理化学 实验
背景
研究现状
理论依据
实验内容概述
实验要求
微乳结构鉴别的简单方法
电导法 — 利用乳状液的导电性进行微乳结构(W/O或O/W) 的鉴别. 染色法 — 利用往乳状液中加入数滴水溶性染料后,乳液 的染色情况进行微乳结构(W/O或O/W)鉴别。
摘自:《节能技术》Vol . 21 ,Sum.No. 122 Nov .2003 ,No. 6(1.大连轻工业学 中级物 院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34 ;21.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 理化学 究院计算机与控制研究室,北京100084) 实验

微乳化柴油研究开题报告

微乳化柴油研究开题报告
(6)找到解决微乳化柴油存在特殊气味的方法。
(7)研究出废弃微乳化柴油再利用的方法。
微乳化柴油具有节能降污的功效,在全球能源日益紧张且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大背景下,微乳化柴油的研究使人们在节能环保方面又谋求到了新的想法。如果微乳化柴油可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其带来的巨大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前景是及其巨大的。
方案二:复合添加剂。选择市售0#柴油,选用多种乳化剂进行复配,达到合适的HLB值,通过各评价指标确定加量及其他单剂的加量,以确定最终配方方案。
方案三:优化现有微乳化柴油的配方。对现有微乳化柴油配方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根据其性能和要求以及价格的差异,在其中加入其它乳化剂,考察微乳化柴油对各乳化剂的总体感受性以及乳化剂之间的配伍性,利用线性回归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确定最佳配方方案。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1)在其余参数、制备工艺一样的的情况下,研究阴阳离子乳化剂复配、阴非离子乳化剂复配、阳非离子乳化剂复配、非非离子乳化剂复配形成微乳化柴油机理的研究。(2)研究制备工艺对微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找到影响微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其他因素。(3)找到适合微乳化柴油提高其抗氧化性能的抗氧化添加剂。(4)考虑在微乳化柴油中添加高能燃料,提高微乳化柴油的动力性。(5)选用合适的柴油机燃烧自配的微乳化柴油,观察是否对发动机气缸有腐蚀。(6)配制出含水量不同的微乳化柴油,测定其不同掺水量对柴油机动力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7)找到解决微乳化柴油存在特殊气味的方法(如乳化剂制备方法的改进、加入除味剂等)。(8)废弃的微乳化柴油再利用的办法(如破乳法分离出柴油、加入其它物质等)。
各个单剂分析之后,对混合后的乳化剂进行试验分析,考察各单剂之间的配伍性,并利用均匀试验设计的方法采用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最佳配比方案。

新型微乳化柴油抛撒和云雾爆炸实验及其抑爆性能评估

新型微乳化柴油抛撒和云雾爆炸实验及其抑爆性能评估

DOI :10.11883/bzycj-2017-0457新型微乳化柴油抛撒和云雾爆炸实验及其抑爆性能评估*黄 勇1,2,解立峰1,张红伟2,鲁长波3,安高军3,熊春华3,陈 群4(1.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2. 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3.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油料研究所,北京 102300;4.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摘要: 为掌握新型微乳化柴油的抑爆性能和机理,开展了−10#柴油、普通微乳化柴油和新型微乳化柴油抛撒和云雾爆炸实验。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柴油样品云雾爆炸火球的表面最高温度时的平均温度、高温(高于1 273.15 K )持续时间、火球最大截面积、火球辐射度等特征参数进行定量计算并评估其爆炸威力,又运用液体燃料抛撒和成像系统,研究柴油样品在激波及其高速气流作用下的抛撒雾化现象及其抑爆机理。

结果表明:新型微乳化柴油的抛撒云雾径向扩展半径和云雾爆炸火球特征参数均明显小于−10#柴油、普通微乳化柴油,如在含水质量分数为5%的乳化柴油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2%和0.4%的高分子聚合物防雾剂,形成的新型微乳化柴油的火球表面最高平均温度比−10#柴油分别低 296.90 和 336.90 K ,高温持续时间比−10#柴油分别少 94 和 234 ms ;火球最大截面积也分别只有−10#柴油的60.10%、53.53%;新型微乳化柴油的爆炸威力最小,抑爆性能最好,其次是普通微乳化柴油和−10#柴油;微乳化柴油的水分质量分数在15%以下时,多增加10%的水与添加0.2%防雾剂的抑爆效果相当;新型微乳化柴油抑爆性能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柴油中添加防雾剂使其液滴黏弹性增大,在高速气流剪切作用不易破碎、雾化,液滴分散效果差。

关键词: 新型微乳化柴油;抛撒;爆炸火球;抑爆性能中图分类号: O383 国标学科代码: 13035 文献标志码: A柴油被广泛用作为大型车辆、舰船和武器装备的燃料,一旦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装甲装备遭受炮火袭击,都可能会引爆柴油造成人员伤亡[1]。

微乳柴油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热的测定

微乳柴油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热的测定

微乳柴油的拟三元相图绘制及燃烧热的测定化学与环境学院 2010级一、实验资料微乳液:微乳液是一种由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界面膜的作用下生成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的透明的分散体系。

由于其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且具有高稳定性、大增溶量、以及粒径小等特殊性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柴油微乳液:油与水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以合适的比例混匀将自发产生稳定的微乳燃料,它可以使燃烧更为完全且效率更高,从而节约了能源也同时更加环保。

微乳燃料的节能环保及经济效益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并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

随着近年来对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微乳液理论在乳化燃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发透明、稳定、性能与原燃油差不多的微乳液燃料成为了研究热点。

二、实验原理微乳柴油与燃烧减排机理:乳化燃油与通常的乳状液一样,也分为油包水型(W/o)和水包油型(O/W),在油包水型乳化燃料油中,水是以分散相均匀地悬浮在油中,被称为分散相或内相,燃料油则包在水珠的外层,被称为连续相或外相。

我们目前所见的大多数乳化燃料油都为油包水型乳化燃料。

乳化燃料燃烧是个复杂的过程,对其节能降污机理较为成熟的解释是乳化燃料中存在的“微爆”现象和水煤气反应,也就是从燃料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来解释。

物理作用—“微爆现象”油包水型分子基团,油是连续相,水是分散相,由于水沸点(100℃)低于燃油沸点(130℃以上)。

在气缸温度急剧升高时,水微粒先沸腾气化,体积在万分之一秒内瞬间增大了1500倍左右,其气化膨胀相当于一次极小的爆炸。

当油滴中的压力超过油的表面张力及环境压力之和时。

水蒸气产生的巨大压力将冲破油膜的束缚,无数小液珠产生的阻力使油滴发生爆炸,油雾化成更细小的油滴。

小油滴与空气接触的比表面积成倍提高,形成二次燃烧的雾化条件,爆炸后的细小油滴更易燃烧,其燃烧表面比纯燃油增加了104倍左右。

因此,减少了物理上的不完全燃烧和排烟损失,提高了燃烧效率,使内燃机达到节能的效果。

柴油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柴油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h h sc c m c lp o e te ft e m c o m li n r a u e n o T e p y io he ia r p ri so h ir e u so swe e me s r d a d c mpaa iey a ay e r t l n lz d,ic u i g c tn v n ldn ea e n m b r fa h p i t de st u e , l s on , n iy, v s o i ic st y, dime e , fe 'n p i t g o s he t v l e a r sn m a s a tr r e i g z on , r s ai ng au nd e i s
验 。研究结果表明 : 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 3 , % 掺水率 ( 含水 质量分数 ) 分别为 1 %和 1 %制得 的 ~l 4 5 o 柴油和 0 柴
油 微 乳 液 理 化 指 标 均 符 合 燃 油 国 家 标 准 。2种 柴 油 微 乳 液 粒 径 均 在 5 — 7 m 之 间 , 定 时 间 均 在 】a以 上 ; 0 Ol r l 稳 与
CHEN an- e Hu p ng,LU a pi g,HAN ng f ng Xi o- n Pi —a
(ntueo o oh m cl n ier g aj gU iesyo eh o g , Is tt f nc e ia E gnei ,N ni nvr t f c n l y i S n n i T o
c n e tain,ec Me n o c nrt o t. a whi l e, t e o d u n n e s in we e h r a r n i g miso s r me s r d. T e e u t s w t a un e h au e h r s ls ho ht d r te

柴油中相微乳液的制备和相图分析

柴油中相微乳液的制备和相图分析

Ab ta t sr c :Fiec mp n n c o muso s o is lolmie u fc a t/ — e t n l a u o s v —o o e tmir e lin fde e i / x d s ra tn s n p n a o/ q e u
M n 2we e p e a e C1 r r p r d.The e f c so on e r ton o nC1 ,s f c a s a f e t fc c nt a i fM 2 ura t nt nd” pe t n he 一 n a ol on t f ma i fm i dl ha e m ir m u sonsa h i ih t i l a e d a a r t did. or ton o d e p s c oe l i nd t e rfs a l i ph s igr ms we e s u e — ke
i a j se s4 :6 i s a i o r s o dn p i z d ma sfa to ft es ra t n si s du t d a n ma s r t o,c re p n i g o tmie s r cin o h u f ca t s
Pr pa a i n a d p s i g a na y i f m i d e ph s e r to n ha e d a r m a l ss o d l a e m i r e u so f d e e i c o m l i n o i s lo l
摘 要 : 备 了柴 油 / 合 表 面 活 性 剂/ 戊 醇 / c 水 五 元 微 乳 液 ; 究 了 Mn 1浓 度 、 面 活 性 剂 浓 度 及 制 复 正 Mn l 盐 研 C 表 正戊 醇浓 度对 五 元 微 乳 液 体 系 中相 微 乳 液 的形 成 和 鱼 尾 相 图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Mn 1 描 时形 成 的 中相 微 用 C 扫

乳化柴油的研究

乳化柴油的研究

乳化柴油实验摘要: 本文首先研究了近期国内外能源和燃油紧缺问题,其后介绍了柴油乳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实验主要讨论柴油掺水的乳化柴油技术,讨论的重点在于筛选乳化柴油的工艺,并进行在单一搅拌速率的工艺条件下控制W/O型乳化柴油配制中水和乳化剂用量和搅拌时间的试验。

然后对W/O型乳化柴油进行对稳定性、黏度和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乙醇对W/O 型乳化柴油性能进行改进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乳化剂;柴油;乳化;乳化柴油Research of Emulsion of Diesel OilAbstract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latest problem of the energy in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cent shortage of diesel oil. And the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of diesel emulsion was summarized.The experiment mainly discussed the diesel technology stable water , the core of discussions is the screening techniques of emulsified diesel, stirring in a single rate an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ontrolling the consumption of water and emulsifier and stirring time to obtain the influences to the W/O type emulsified diesel . Then studied the stability, viscosity and combustion properties of the W/O type emulsified diesel, and th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bout W/O type emulsified diese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fter the use of alcohol in the experiment.Key words:emulsifier;diesel oil;emulsion;emulsifying diesel oil1引言1.1 乳化柴油的现状在二十一世纪初期,随着国民和国际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和国际对能源的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激增,尤其是柴油需求更是与日巨增,如此巨大需求对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微乳柴油的配制及其粘度影响因素分析

微乳柴油的配制及其粘度影响因素分析

微乳柴油的配制及其粘度影响因素分析李科(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发性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2.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37)摘要:本文通过一种自制的乳化剂来研究水、甲醇对0#柴油和生物柴油体系微乳化作用的影响。

主要从混合液体的粘度性能入手对乳化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在水和甲醇相互影响下微胶囊形成的特殊规律,并探讨了破乳的两种原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最佳配方的大致范围:0#柴油22g左右、生物柴油10g左右、乳化剂5.5g-6.5g、水4.5g-5.5g、甲醇3g-4g。

关键词:微乳化柴油;微乳化生物柴油;乳化剂;乳化规律Preparation and Viscosity of Microemuisified Diesel OilLI Ke(1.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y of Forestry Products,CAF;Key of Open Lab.on Forest Chemical Engineering,SFA,Nanjing 210042,China;2.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Nanjing210037,china)Abstract: The influence of methanol and water to 0# diesel oil and biodiesel micro-emulsion system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a self-emulsifying agent. Mainly from the mixed liquid viscosity performance to analyse the impact factors. The special rule of microemulsifying formative at the water with methanol was found and the two reasons of demulsification were discussed. The best directions were educed at the base of integrate analysis.Key words:Microemuisified Diesel Oil; microemulsified biodiesel; surfactant;rule of emulsfication到2007年全球石油探明的储量为1686亿吨,其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备按当年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的变化由2003年的41.0年减少到2004年的40.5年、2005年的40.6年、2006年的40.5,但到了2007年增加到41.6年。

微乳柴油

微乳柴油

微乳化柴油【摘要】本文介绍了微乳化柴油的概念、形成机理、燃烧机理、配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指出W/ O型微乳化柴油具有节油、节能的特点并能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关键词】微乳化柴油;微爆理论;乳化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与人口的急剧增长,汽车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由于柴油机效率比汽油机高,且柴油的体积热值比汽油高10%~14%,柴油机的比油耗率明显低于汽油机,所以从十九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汽车柴油机化的趋势,柴油需求量不断增长。

然而柴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治大气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由于柴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而天然石油的储备是有限的,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

因此,如何提高燃油燃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研究新型节油防污染技术,己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微乳化柴油的性能了决定它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替代燃料,故目前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1 微乳化柴油的概念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燃油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以乳化柴油的研究居多,然而乳化柴油的推广应用范围仍然十分有限,因为乳化柴油存在着稳定性差、储存时间短及燃烧不稳定等缺点。

近几年微乳化理论及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使得微乳柴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微乳液为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界面膜的作用下生成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的透明的分散体系。

与普通乳状液相比,微乳液外观透明稳定,液滴粒径小(10~100nm),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具有高稳定性、大增溶量等优点。

微乳化柴油是水、柴油、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在适当比例下自发形成的的油包水(W/O)型乳液。

与传统的乳化柴油相比,具有许多优点:(1)制备比较简单,只需把油、水、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等以不同比例混在一起,经常搅拌均匀,即可自发形成;(2)稳定性极高,长时间存放不分层;(3)凝点低,可以在较低温度下使用;(4)黏度不会明显增大,流动性好,有利于雾化、燃烧,节油效果更好;(5)是一种清洁燃料,大量研究表明,微乳化柴油节油率约为5%~15%,烟度有所下降,NO、CO和CH排放含量约为一般燃油的25%,其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显著;(6)使用时不需要改变原来的燃烧设备,便于商业化应用。

微乳化柴油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微乳化柴油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的可能性。
防火抗爆安全性和生存性的问题不只局限于装甲车辆,对其他专用车辆和普通交 通工具都是很重要的。有资料显示,就是在英国、德国等交通网络很完善和发达的国 家,每年仍有百分之七以上的交通事故所引起的人员伤亡是由车辆着火造成的。近年 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森林火灾的数目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消防人员能通过自己的 努力将消防车辆穿过森林无路地区到达火灾现场,但由于车辆油箱受火易爆的原因而 只能止步于林火现场。此外,随着恐怖主义日趋严重和恐怖活动的日益猖獗,民用交 通工具凸显出低生存性问题,由于油箱不受装甲的保护,恐怖分子仅用火箭弹或炸药 就会使公共汽车和其他民用车辆发生燃烧爆炸。综上可知,安全柴油的研制和使用有 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安全柴油主要是在柴油中掺入一定量的水和表面活性剂,形成可以稳定存在的油 水微乳液。其防火性能原理在于水的热量比所有天然和人工的国体、液体和气体物质 都高,因此被取为热量单位l卡/克・度(比如铁的热量仅为O.12卡/克・度)。水还具有 最高的蒸发热量,也就是蒸发过程中最大的吸热能力(为539卡/克),因此从古至今 人们都是用水灭火,而在此方面仅次于水的甲醇的吸热能力仅为263卡/克。这样, 水在蒸发过程中形成的水蒸气的吸热能力也很高(达到O.48卡/克・度),水蒸气会阻 止空气中的氧气接近燃烧物体,从而中断燃烧过程,而且水蒸气还具有很强的导热能
油占77%,水占15%,特殊配制的高效表面活性物质占8%,能在几个月的储存中保 持性能稳定,防火抗爆性能也远远优于普通柴油。美国也于七十年代成功研制出防火
柴油,组成为:柴油占84%,水占10%,表面活性剂占6%【11。
有实际有效的作用。觥甜a【2】等在煤油中掺入水制备了油包水型煤油微乳液,研究
在印度,煤油作为居家燃料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微乳燃料在储存安全性方面具

小型发动机使用微乳化柴油试验研究

小型发动机使用微乳化柴油试验研究

J 12 0 u. o 8
文章编号 : 7 74 ( 0 8 0 O 4 0 1 2— 83 2 0 )3一 O 4— 4 6
小 型发 动 机使 用微 乳化 柴 油试 验研 究
熊 云 , 刘 晓 , 赖 容
( 勤工程 学院 军事油料应 用与 管理 工程 系, 后 重庆 40 1 ) 006
柴油机上 对微乳 化 柴油( 0号 柴油 +1 %水 + % 乳化剂 ) 5 2 和基 础柴油 ( 柴油 ) 0号 进行 了对 比试验 。
1 试 验 条 件 和试 验 内容
1 1 试 验条 件 .
所用发动机性能 、 试验环境情况见表 l 。尾气分析仪 、 台架系统和烟度计性能见表 2 。
K y od mi oe l ie i e;n n s; e cnu tn ehut m s o ew rs c - si de leg et t ul o smpo ;xas e i in r mu fd s i e f i s
20 年我国生产原油 185 05 .1 亿吨, 口原油 12 进 .7亿吨 , 成品油净进 口 1 4 万吨, 2 7 对外依存度 已达 4 %。节约燃料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 , 3 缓解石油供需矛盾 ,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 略 措施 。在柴 油中掺合一 定 比例 的水可 以降低燃 油消耗 和发动 机 的排 放 。因此 , 乳化/ 乳化 柴油技 术 微
引起人们 的注 意。 实现 柴油乳 化 的方 法主 要有 预 乳化 法 ¨ 和在 线 乳 化 法 J 。本 文 通 过 预乳 化 法 配 制 了含 水 量
1%的微 乳化柴 油 。根据 G / 14 07《 5 B T l7 0 中小 功率 内燃 机 》 2部 分 : 验方 法 , Z 11Y N 第 试 在 S 15 A M

最新微乳柴油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热的测定

最新微乳柴油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热的测定

微乳柴油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热的测定微乳柴油的拟三元相图绘制及燃烧热的测定化学与环境学院 2010级一、实验资料微乳液:微乳液是一种由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界面膜的作用下生成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的透明的分散体系。

由于其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且具有高稳定性、大增溶量、以及粒径小等特殊性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柴油微乳液:油与水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以合适的比例混匀将自发产生稳定的微乳燃料,它可以使燃烧更为完全且效率更高,从而节约了能源也同时更加环保。

微乳燃料的节能环保及经济效益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并成为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

随着近年来对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微乳液理论在乳化燃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发透明、稳定、性能与原燃油差不多的微乳液燃料成为了研究热点。

二、实验原理微乳柴油与燃烧减排机理:乳化燃油与通常的乳状液一样,也分为油包水型(W/o)和水包油型(O/W),在油包水型乳化燃料油中,水是以分散相均匀地悬浮在油中,被称为分散相或内相,燃料油则包在水珠的外层,被称为连续相或外相。

我们目前所见的大多数乳化燃料油都为油包水型乳化燃料。

乳化燃料燃烧是个复杂的过程,对其节能降污机理较为成熟的解释是乳化燃料中存在的“微爆”现象和水煤气反应,也就是从燃料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来解释。

物理作用—“微爆现象”油包水型分子基团,油是连续相,水是分散相,由于水沸点(100℃)低于燃油沸点(130℃以上)。

在气缸温度急剧升高时,水微粒先沸腾气化,体积在万分之一秒内瞬间增大了1500倍左右,其气化膨胀相当于一次极小的爆炸。

当油滴中的压力超过油的表面张力及环境压力之和时。

水蒸气产生的巨大压力将冲破油膜的束缚,无数小液珠产生的阻力使油滴发生爆炸,油雾化成更细小的油滴。

小油滴与空气接触的比表面积成倍提高,形成二次燃烧的雾化条件,爆炸后的细小油滴更易燃烧,其燃烧表面比纯燃油增加了104倍左右。

因此,减少了物理上的不完全燃烧和排烟损失,提高了燃烧效率,使内燃机达到节能的效果。

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 华师分析

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 华师分析

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学生姓名:xxxxx 学号:xxxxx专业:化学师范年级班级:xxxxx课程名称:应用物理化学实验合作者:xxxxx实验指导老师:何广平实验时间:xxxxxx【实验目的】①本实验学习柴油微乳体系拟三元相图的绘制与研究方法,并根据相图,选择合适的柴油微乳液。

②通过氧弹卡计进行燃烧性能测定,比较柴油、微乳柴油燃烧时其燃烧效率的不同,对微乳柴油的经济与环保价值进行评价。

【实验原理】一、实验背景Schulman在1959年首次报道微乳液以来,微乳液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1985年,Shah定义微乳液为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界面膜的作用下生成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的透明的分散体系。

由于微乳液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具有高稳定性、大增溶量、以及粒径小等特殊性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燃油掺水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课题。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使用掺水燃油。

由于油、水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W/O或O/W乳液在加热燃烧时水蒸气受热膨胀后能够产生微爆,使得燃油二次雾化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燃烧效率,大大降低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含量。

但是由于一般的乳状液稳定时间短,易分层,使得这一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微乳燃料的制备比较简单,只需要把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按合适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就可以自发形成稳定的微乳燃料。

微乳燃油可长期稳定,不分层,且制备简单, 并能使燃烧更完全,燃烧效率更高,其节油率可达5 %~15 % ,排气温度下降20 %~60 % ,烟度下降40 %~77 % ,NO x 和 CO 的排放量降低25 %,在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上都有较为可观的效果,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

随着近年来对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微乳液理论在乳化燃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发透明、稳定、性能与原燃油差不多的微乳液燃料成为了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交通运输也的飞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大,而石油资源有限,于是出现了石油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的趋势。

微乳柴油实验报告

微乳柴油实验报告

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1.实验背景Schulman 在1959 年首次报道微乳液以来,微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1985年,Shah定义微乳液为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界面膜的作用下生成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的透明的分散体系。

由于微乳液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具有高稳定性、大增溶量、以及粒径小等特殊性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燃油掺水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课题。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使用掺水燃油。

由于油、水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W/O或O/W乳液在加热燃烧时水蒸气受热膨胀后能够产生微爆,使得燃油二次雾化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燃烧效率,大大降低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含量。

但是由于一般的乳状液稳定时间短,易分层,使得这一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微乳燃料的制备比较简单,只需要把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按合适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就可以自发形成稳定的微乳燃料。

微乳燃油可长期稳定,不分层,且制备简单, 并能使燃烧更完全,燃烧效率更高,其节油率可达5 %~15 % ,排气温度下降20 %~60 % ,烟度下降40 %~77 % ,NO x 和 CO 的排放量降低25 %,在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上都有较为可观的效果,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

随着近年来对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微乳液理论在乳化燃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发透明、稳定、性能与原燃油差不多的微乳液燃料成为了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大,而石油资源有限,于是出现了石油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的趋势。

2004全年我国进口原油12,272吨,2005年中国的石油日需求量比去年增11%;2006年石油消费量增长了%。

我国进口原油的30%用于汽车消耗,据预测,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即使在采用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加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以及依靠市场力量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下,2010年仍将短缺能源8%,石油进口依存度,预计2010年将上升为23%。

甲醇柴油微乳液制备及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甲醇柴油微乳液制备及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7 — 40 ( 0 2)0 — 4 10 6 10 6 2 1 504— 5 中图 分 类 号 :T 2 . E6 6 4 2

Ex r m e t lS ud n Pr pa a i n a t bi t f pe i n a t y o e rto nd S a l y o i
i d x o e s mp e i mi i m . ic st h n e i mi i m tt e c n tn e e au e 5 ℃ . ih p e e t t e n e ft a l n mu h S v s o i c a g S n mu a o sa t mp r t r 0 y h t wh c r s n s h b s sa ii f t a o is l ir —mu so o mu a t eo d ro a t a t r Sa o l ws meh n l o t n > e t t b l y o h n l e e c o e li n f r l. h r e fi t me d m mp c co s sf l f i o : ta o ne t c p e a a in t mp r t r > s ri gt > c s ra tn o a e t r g s e d M e h n l is l c o mu so swi e t rp rt o e e au e t rn me o u f c a t s g >si i p e . t a o e e r e lin t b s i i d rn d mi h
Ab t a t T eme h n l i s l co e li n wa r p r d b x n u f ca t o ec a i , it a o a n , p n 0 sr c : h t a o e e r — mu so s e ae y mi i g s r a tn s li cd d eh n lmi e s a 8 , d mi p OP 4 i h t a o . is l y rd s se An y o o o a x e i n eh d a d v s o i n e t e i a to . t e meh n 1 e e b i y t m. d b  ̄h g n l p rme t t o n ic s y i d x. n d h e m t h mp c f p e a a in t mp r t r ,s ri g t ,si i g s e d o u f c a td s g n t a o o tn n sa i t ft e rp r t e e au e t r i o i n me t n p e ,c s ra t n o a e a d meh n lc n e to t b l y o r i h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专业:材料化学 年级班级:12级材料化学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 指导老师:何广平实验项目: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实验第一阶段:本实验学习柴油微乳体系拟三元相图的绘制与研究方法,并根据相图,选择合适的柴油微乳液,通过氧弹卡计进行燃烧性能测定,比较柴油、微乳柴油燃烧时其燃烧效率的不同,对微乳柴油的经济与环保价值进行评价。

实验第二阶段:通过对乳化柴油的燃烧热的测定,掌握燃烧热的定义,学会测定物质燃烧热的方法,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了解氧弹卡计的主要部件的作用,掌握氧弹卡计的量热技术;熟悉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实验第一阶段:拟三元相图的研究方法实验第二阶段:雷诺图解法处理数据;通常测定物质的燃烧热,是用氧弹量热计,测量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

一定量被测物质样品在氧弹中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使氧弹本身及其周围的介质和量热计有关附件的温度升高,测量介质在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值T ∆,就能计算出该样品的燃烧热。

本实验所燃烧物质为柴油和乳化柴油,属于混合物,固测定的是燃烧物质的燃烧值。

铁丝铁丝水热计样品Q m T W Q m V -∆=+)(样品铁丝铁丝水)(热计m Q m T W Q V -∆=+标准物:苯甲酸 g J Q 4.6694=铁丝 k35.14541ml 3000J W =水)(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实验试剂:柴油0#、油酸(化学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化学纯)、氨水、正丁醇实验仪器:燃烧热测定装置一套、充氧装置一套、万用电表 、5安保险丝、1000ml 烧杯、磁力搅拌器、搅拌子(中)、电导率仪 、氧气、电子分析天平(每组一台); 烧杯(50ml )、250ml 、镊子、滤纸、PH 试纸、玻棒、洗耳球、胶头滴管等四、实验内容和步骤第一阶段:水-柴油体系配制及拟三元相图绘制1.复合乳化剂配比:油酸66.15%、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0.91%、氨水9.1%, 正丁醇 23.8%2.复合乳化剂配制:室温下,将油酸36.5克放入50ml 的烧杯中, 加入5克氨水,充分搅拌,反应20分钟后 加入0.5克CTAB,13.2克正丁醇,在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至溶解(时间约需30分钟),此时所得复合乳化剂清晰、透亮,放置备用。

柴油的微乳化及其浮选应用效果研究

柴油的微乳化及其浮选应用效果研究

柴油的微乳化及其浮选应用效果研究董敬申;刘帅【摘要】以正丁醇为助乳剂,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油酸进行两两复配得到三种复配乳化剂.在复配乳化剂的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柴油和水搅拌均匀制备出澄清、透明、均一的微乳化柴油,并进行浮选试验,试验证明,由油酸和Span80制得的复配乳化剂制成的微乳化柴油效果最佳,其复配乳化剂比例为:油酸58.14%、氨水17.44%、Span80 6.98%、正丁醇17.44%.复配乳化剂仅占微乳化柴油的5%左右,最高油水比可达1∶2.7,而且此方案浮选完善指标相比纯柴油最高可提升22%左右,在实际生产中有着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且能减少环境污染.【期刊名称】《安徽化工》【年(卷),期】2018(044)004【总页数】4页(P54-57)【关键词】复配乳化剂;乳化剂;微乳化柴油;浮选【作者】董敬申;刘帅【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山东潍坊261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67当今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和开发清洁且燃烧效率较高的代用燃料已是大势所趋。

微乳化柴油被认为是一种有着广泛前景的清洁燃料,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微乳化柴油不仅能降低氮氧化物和碳烟的生成,而且具有更好的燃烧性能、更低的能耗、更少的污染等优点[1-3]。

微乳化柴油是一种各向同性、外观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它是将柴油掺入一定比例的水,通过微乳化剂的作用,在柴油的体系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纳米粒径(<50 nm)的油包水(w/o)型结构(图 1)[4]。

其性质极其稳定且不易分层,节油率达5%~50%,在节能环保及经济效益上都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已经成为各国相竞开发的热点。

为了形成稳定的乳化液,要求乳化剂不仅能大量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而且能在油水界面形成坚固的保护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及燃烧性能测定1.实验背景Schulman 在1959 年首次报道微乳液以来,微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

1985年,Shah定义微乳液为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界面膜的作用下生成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的透明的分散体系。

由于微乳液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具有高稳定性、大增溶量、以及粒径小等特殊性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燃油掺水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课题。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使用掺水燃油。

由于油、水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的W/O或O/W乳液在加热燃烧时水蒸气受热膨胀后能够产生微爆,使得燃油二次雾化燃烧更加充分,提高了燃烧效率,大大降低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含量。

但是由于一般的乳状液稳定时间短,易分层,使得这一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微乳燃料的制备比较简单,只需要把油、水、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按合适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就可以自发形成稳定的微乳燃料。

微乳燃油可长期稳定,不分层,且制备简单, 并能使燃烧更完全,燃烧效率更高,其节油率可达5 %~15 % ,排气温度下降20 %~60 % ,烟度下降40 %~77 % ,NO x 和 CO 的排放量降低25 %,在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上都有较为可观的效果,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

随着近年来对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微乳液理论在乳化燃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发透明、稳定、性能与原燃油差不多的微乳液燃料成为了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增大,而石油资源有限,于是出现了石油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的趋势。

2004全年我国进口原油12,272吨,2005年中国的石油日需求量比去年增11%;2006年石油消费量增长了%。

我国进口原油的30%用于汽车消耗,据预测,中国未来能源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即使在采用先进技术、推进节能,加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以及依靠市场力量优化资源配置的条件下,2010年仍将短缺能源8%,石油进口依存度,预计2010年将上升为23%。

现在我国年耗汽油和柴油总量约为亿吨,进口原油及成品油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而且天然石油的储备是有限的,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

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在保护生存环境、节约宝贵资源和降低能耗的前提下的发展。

因此,如何提高燃油燃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研究新型节油防污染技术,包括最为人们青睐并具有节能效率高,减少尾气污染的燃料乳化以及微乳化技术,己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2.微乳柴油与燃烧减排机理乳化燃油与通常的乳状液一样,也分为油包水型(W/o)和水包油型(O/W),在油包水型乳化燃料油中,水是以分散相均匀地悬浮在油中,被称为分散相或内相,燃料油则包在水珠的外层,被称为连续相或外相。

我们目前所见的大多数乳化燃料油都为油包水型乳化燃料。

乳化燃料燃烧是个复杂的过程,对其节能降污机理较为成熟的解释是乳化燃料中存在的“微爆”现象和水煤气反应,也就是从燃料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来解释。

一些燃烧机理包括:物理作用—“微爆现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前苏联科学家伊万诺夫等人发现了乳化燃料的“微爆”现象,从而为乳化燃料的节能、降污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油包水型分子基团,油是连续相,水是分散相,由于水沸点(100℃)低于燃油沸点(130℃以上)。

在气缸温度急剧升高时,水微粒先沸腾气化,体积在万分之一秒内瞬间增大了1500倍左右,其气化膨胀相当于一次极小的爆炸。

当油滴中的压力超过油的表面张力及环境压力之和时。

水蒸气产生的巨大压力将冲破油膜的束缚,无数小液珠产生的阻力使油滴发生爆炸,油雾化成更细小的油滴。

小油滴与空气接触的比表面积成倍提高,形成二次燃烧的雾化条件,爆炸后的细小油滴更易燃烧,其燃烧表面比纯燃油增加了104倍左右。

因此,减少了物理上的不完全燃烧和排烟损失,提高了燃烧效率,使内燃机达到节能的效果。

微爆产生的为数甚多的爆炸波,冲破了包围火焰面的CO2,N2惰性气体抑制层,促使空气形成强烈的紊流,紊流使空气、燃油蒸气在燃烧室内做更均匀的分布,同时使温度场也变得更加均匀,从而加快了燃烧速度,减少了后燃现象,避免了燃烧区间局部高温而产生的热解和裂化,使燃烧更加完全。

化学作用—“水煤气反应”在缺氧条件下,油燃烧产生热裂解,形成难以燃烧的碳,使排烟冒黑烟,而在水煤气存在时,水微粒高速汽化中所含的氧与碳粒子充分结合,并被完全燃烧而形成二氧化碳,从而大大提高喷燃雾化效果,使发动机燃烧效率提高,达到增强发动机动力、节省燃料的效果。

C + H2O = C0 + H2C + 2 H2O = CO2 +2H2。

CO+ H2O = co2+ H2H2 + 02 = H2O上述反应过程中,提高了乳化燃料的燃烧率,降低了排烟中的烟尘含量。

同时由于乳化水的蒸发作用,均衡了燃烧时的温度场,从而抑制了NOx的形成,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掺混效应微爆产生的爆炸波冲破了包围在火焰周围的CO2、N2惰性气体层,促使空气形成强烈的紊流,紊流使空气和柴油蒸汽在燃烧室内做更均匀的分布,同时温度场也变得更加均匀,从而加快了燃烧速度,减少了后燃现象,避免了在燃烧区间的局部高温而产生的热解和裂化,使燃烧完全。

抑制NO的生成NO的生成主要有三个重要途径:(1)由空气中的NO2在高温区反应生成的热反应NOx;(2)火焰面上生成的活性NOx;③燃料中氮元素生成的燃料NOx。

因此,生成的NO可分为温度型NOx 和燃料型NOx,其中以温度型NOx为主。

影响NO生成的因素有:可燃混合物的组成,燃料在反应区停留时间,燃料温度和工作压力等。

根据机理,NOx的生成速度为:d[NOx]/dt = A·exp[-E a/RT]·[N2]·[02]1/2可见无论在内燃机或是其它燃烧装置上,NOx的生成量与反应温度呈指数关系增加。

如果空燃比高,燃烧强度大,反应温度高,停留时间长,NOx则急剧增加。

燃烧乳化油时,由于水滴汽化、产生微爆均需吸热,由此可降低气缸工作温度,防止燃烧火焰局部高温,缩短燃烧时间,而且油掺水燃烧改善了空气和燃料混合比例,可以用较小的过量空气系数,即[N2]、[02]浓度大幅度降低,从而显着降低温度型和燃料型NOx的生成,抑制NOx对环境的污染。

3.水-柴油微乳液的配制与研究方法对微乳柴油的研究通常包括为微乳燃油配方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并考察各组分对可增溶水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微乳燃油配方比例。

然后针对微乳柴油体系,通过相图、电导、NMR、FT-IR、分子光谱、荧光光谱、黏度法、电子显微镜等方式研究微乳液的结构,并进行燃烧性能与尾气排放量测定。

拟三元相图的研究方法研究平衡共存的相数、组成和相区边界最方便、最有效的工具就是相图。

在等温等压下三组分体系的相行为可以采用平面三角形来表示,称为三元相图。

对四组分体系,需要采用立体正四面体。

而四组分以上的体系就无法全面的表示。

通常对四组分或四组分以上体系,采用变量合并法,比如固定某两个组分的配比,使实际独立变量不超过三个,从而仍可用三角相图来表示,这样的相图称为拟三元相图。

对柴油微乳液的研究可采用拟三元相图的方法研究, 相图绘制简单,根据相图可以初步推测体系的结构状态,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微乳体系相的变化,当体系有液晶相、凝胶相出现时,也能对微乳液及其相边界进行直观表示。

在表面活性剂和助剂含量一定情况下,将水往油中滴加,水量很少时为油包水型的球形微乳液,继续滴加水,水与油的比例将会变动,体系发生这样的变化:对称性水的球体一不对称性柱体一层状结构一水为外相的各种结构,最终为对称性油的球体,这是体系内部引力变动而引起各种结构迭变的结果,而研究此方面最方便有效的工具就是相图,因此,表面活性剂相图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也可以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将复合表面活性剂往油中滴加,通过观察体系相的状态的变化以及体系中物质的重量比,通过拟三元相图的绘制,研究体系中物质的相溶性以及形成微乳液的条件。

本实验采用此种方法进行乳化柴油的绘制。

(2)电导法电导行为是微乳液的重要性质之一。

关于微乳液的电导研究, 基本上围绕微乳液体系的导电行为和根据电导测量研究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

尽管电导测量不能直接反映各种条件对微乳液粒子的大小的影响, 但微乳液的电导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微乳液的结构,例如W/O或O/W结构,因此,通常可通过对微乳体系电导率的测定判别微乳体系的结构。

4.实验研究目的与实验内容(分两周完成)实验目的本实验学习柴油微乳体系拟三元相图的绘制与研究方法,并根据相图,选择合适的柴油微乳液,通过氧弹卡计进行燃烧性能测定,比较柴油、微乳柴油燃烧时其燃烧效率的不同,对微乳柴油的经济与环保价值进行评价。

实验试剂与仪器实验试剂:柴油0#、油酸(化学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化学纯)、氨水、正丁醇实验仪器:燃烧热测定装置一套、充氧装置一套、万用电表 、5安保险丝、1000ml 烧杯磁力搅拌器、搅拌子(中)、电导率仪 氧气 电子分析天平(每组一台); 烧杯(50ml )、250ml 、 镊子、滤纸、PH 试纸、玻棒、洗耳球等、胶头滴管实验内容1.水-柴油体系配制及拟三元相图绘制(第一阶段内容)(1)复合乳化剂配比: 油酸%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氨水%, 正丁醇 % (2)复合乳化剂配制 :室温下,将油酸克放入100ml 的烧杯中,加入5克氨水,反应15分钟后,形成乳白色膏状物,然后加入 克CTAB , 克正丁醇,在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使膏状物溶解,时间15分钟,此时所得复合乳化剂清晰、透亮,放置备用。

复合乳化剂配制时间共为30分钟。

(3)柴油-水-复合乳化剂微乳液柴油的制备与拟三元相图绘制在一定温度下(通常为室温), 称取(10g)的水- 柴油,其中[m(柴油0#)∶m(水)分别为 9∶1、 8∶2、6∶4、4∶6、 3∶7,、2∶8,]样品 ,分别放在50ml 烧杯中,逐渐往烧杯中滴加复合乳化剂, 并不断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溶液刚好变澄清, 静置约20 min 后观察, 如仍透明, 则记录所加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用量。

根据重量差减法记录加入的复合乳化剂重量,并根据体系中所含有的柴油、水的重量,计算柴油- 水- 复合乳化剂拟三元体系达到透明状态时各物质的重量%,根据各不同配比拟三元体系中各个物质的重量%,把复合乳化剂作为一个组分,另两个组分分别为油和水,绘制拟三元相图,用以观察柴油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

图1为水-柴油微乳体系拟三元相图示意图。

从图1可见,显示曲线右方是不共溶区域, 中间为临界线, 其余部分均为共溶区(即形成柴油-水-复合乳化剂微乳液柴油)。

通过拟三元相图可分析形成柴油- 水-复合乳化剂微乳液燃料时不同柴油-水配比与复合乳化剂加入量的关系,并选择合适的柴油-水乳化燃料进行燃烧性能的测定与比较(具体燃烧热测定方法与原理可详见《物理化学实验》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