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

合集下载

2021梁实秋与鲁迅关于文学阶级性的辩驳范文1

2021梁实秋与鲁迅关于文学阶级性的辩驳范文1

2021梁实秋与鲁迅关于文学阶级性的辩驳范文 在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文坛上, 两位文学巨擘———梁实秋先生与鲁迅先生, 为各自的文艺理念展开了激烈的辩驳。

他们以 “硬译” 为导火索, 围绕着文学的“阶级性” 和 “超阶级” 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论战, 最终因鲁迅的辞世而作罢。

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文学是否具有阶级性。

梁实秋作为美国新人文主义思想领袖白璧德的入室弟子,思想上深受白璧德等西方文学家的影响, 对当时世界主流的资产制度是相当认可的,对方兴未艾的共产主义运动持否定态度。

他倾向于理解现实, 接受现实, 改良社会, 认为人类社会具有共同价值、普世价值。

鲁迅生活在苦难的旧中国,早年留学日本,尝试学医救国, 但未能学成。

后意识到中国人民的苦难不在于身体的羸弱, 而是思想的落后与麻木所致, 遂弃医从文, 试图唤醒国人。

他对旧有社会制度的腐朽和颟顸深恶痛绝, 认为与其在旧有世界上修修补补, 倒不如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他的观点与共产主义运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共鸣。

他主张用对立和斗争的思维方式看待人类世界, 认为人类之间除了斗争和利用, 别无他物。

“1926 年, 刚从哈佛大学学成归来的梁实秋在《晨报副镌》上陆续发表了《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评〈华盖集续编〉》等文章”, 开始针对鲁迅的理念发难。

1927年, 梁实秋又在《复旦月刊》上刊发了《卢梭论女子教育》一文, 发表了与鲁迅观点背道而驰的不同意见。

稍后鲁迅便发表了《卢梭与胃口》一文予以回击辩驳。

至此, 两人开始为各自的世界观、文学观进行针尖对麦芒的辩论。

1929年, 梁实秋在《新月》上发表了《文学有阶级性吗》一文, 该文否定了文学具有阶级性,认为其论述的错误在于 “把阶级的束缚加在文学上面。

错误在把文学当做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否认其本身的价值”, 同时强调 “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 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文学。

卢梭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_兼论20世纪20年代梁实秋和鲁迅的论战

卢梭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_兼论20世纪20年代梁实秋和鲁迅的论战
江西社会科学
!""#$ %
!"#$%&" ’()"#* ’)"+$)+’
卢梭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 — 兼论 !" 世纪 !" 年代梁国现代思想发展史上, 卢梭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史一定程度上也是西学东渐 之后浪漫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史、 发展史。在近代中国的救亡背景下, 浪漫主义思潮被赋予了浓烈的政治实用 主义的功能指向, 被改造为颠覆主义和理想主义; 审美领域的浪漫主义缺少自足性和独立性, 浪漫主义文艺 只是途径, 政治变革才是真正的旨归。对于 !" 世纪 !" 年代梁实秋和鲁迅关于卢梭的论争, 也应从这一文化 视角进行重新审视。 % 关键词 ’ 卢梭; 浪漫主义; 美学自足性 % 中图分类号 ’ -!"#. # 究。 ( 江苏徐州 % 文献标识码 ’ / (!""4 ) % 文章编号 ’ &""0 1 $&23 "& 1 ""2# 1 "$ (&544 — ) 种海燕 , 女,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文艺学、 美学研 !!&&&# +
%& ’ 式”
( )* +
《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 》 ; 梁实秋在 一文
中,把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新文学统一定义为“浪漫主 义 ”文学;郁达夫也认为包括鲁迅与文学研究会在内的 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家以“写实主义为基础,更加上一层 浪漫主义的新味和殉情主义的情调 ” % ! ’ 。中国现代文学 是以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作为开端的,但同时,中国现代 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一直又处于一种不成熟、不稳定 的状态;它总是以强烈的扩张形态向现实主义或现代主

2021鲁迅与梁实秋信顺之争的原因探析范文3

2021鲁迅与梁实秋信顺之争的原因探析范文3

2021鲁迅与梁实秋信顺之争的原因探析范文 摘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翻译界就翻译标准的“信”“顺”发生了激烈论战。

其中,林纾、严复为代表的近代译论体系在论战双方的翻译观念中都有所体现,成为了论战的依据;双方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存在文化、政治等利益上的矛盾,使得论战成为必然;而论战的两位主将在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中形成的迥异的个人翻译理念,成为论战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信顺之争;鲁迅; 梁实秋; 翻译观; Abstract: Inthe 1930 s,fierce debates took place in the translation field regarding the “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 of translation standards.The system of translation theory mainly constructed by Lin Shu and Yan Fu was embodied in the translation views of both sides,which became the basis of the debate,different social class stances of the two sides and contradictions i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made the debate inevitable,different personal translation views of the two leaders formed in their respectiv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was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debate. Keyword: debatebetween 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 Lu Xun; Liang Shiqiu; views on translation;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潮流中,中国近代新文学发展繁盛,这一时期的作家学者不仅进行文学创作,亦译介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

鲁迅梁实秋_人性_论战评议

鲁迅梁实秋_人性_论战评议

・序跋与书评・鲁迅研究月刊一九九八年第六期 鲁迅梁实秋“人性”论战评议● 蔡清富 发生于70年前的鲁迅、梁实秋论战,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但时代的风雨并没有洗刷掉这次论战的意义。

它像一块磁石,依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1997年华龄出版社出版的《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还有着不少的销售量,就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为什么会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呢?这是因为这次论战涉及的文化问题很多,如文学的人性与阶级性问题,民众与天才的问题,文艺要不要大众化的问题,关于文学的翻译问题,等等。

其中,尤其是人性与阶级性的问题,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理论意义。

而这个问题又是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难题,人们总希望从鲁迅与梁实秋的论争中获取某种教益。

我国以往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对鲁梁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大多做出了这样的结论:鲁迅的观点是正确的,梁实秋的观点是错误的。

海外有的研究者,不同意我们的看法,如挪威奥斯陆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杜博妮(Bonnie McDou-gall)说:“我多年前研读这场争论的印象是,鲁迅并不公平,论辩也有欠逻辑,文字上很不客气,还有人身攻击。

相形之下,梁实秋就理性得多,公平而且有耐心。

这场笔战的结果,就我的印象而言,是鲁迅得胜,但并不是他有理,而是因为他的文笔比较犀利。

不过,道理是在梁实秋这边的。

”(转引自《鲁迅研究动态》1988年第7期)近年我国的研究者,也有人对过去的传统看法提出了质疑。

1997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认为,鲁迅等人与梁实秋关于人性论的论战,是一种“错位的对话”,其理由是:“这场论争涉及面甚广,新文学的政治选择、文化选择、审美选择诸问题都在论争中被提了出来,尤其是关于文学的本质、功用、价值等问题,更应认真讨论、深入论争。

但是,由于当时你死我活的阶级搏斗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这次论争基本上只停留在政治层面上,而忽视了其他层面。

梁实秋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结论,在政治上自然是荒谬悖时的,但他立论的理论基础———新人文主义却主要根植于文化范畴和审美范畴,在中国未来的文化建设和文学建设中,自有其参考性价值,绝非一无是处,比如追求审美的普遍性、永恒性,就本是古今中外文学的一个共同目标。

王宏志 翻译与创作读后感

王宏志 翻译与创作读后感

王宏志翻译与创作读后感王宏志老师在《翻译与阶级斗争》这篇论文中,探讨了现代文学史上一桩著名的公案——1929年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翻译问题的论争。

王老师通过对鲁、梁二人翻译观和政治观的探讨,令人信服地论证了此次事件中的政治性因素及其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指出翻译归根结底是一种弥散着意识形态的政治性行为。

一表面看来,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是一次直译(鲁)与意译(梁)之争,即一个翻译方式的问题。

涉及的主要几篇文章是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答鲁迅先生》和鲁迅的《“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但是深入来看,就会发现鲁迅和梁实秋的翻译观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二人都追求既不错误也不死硬的翻译。

只不过在认为暂时还没有这样完美的翻译的情况下,二人选择了不同的权宜之计罢了。

在此基础上,王宏志老师进一步诘问,翻译观相似的不同译者之间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原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两人是怎么吵起来的呢?何况,翻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有什么关系?两个问题出现在同一场论争里,翻译观上分歧又不大,问题的焦点显然很可能在“文学的阶级性”上。

在1929年这个时间节点上,鲁迅已经左转并加入左联,很大程度上已经接受了马列主义;而梁实秋则持一种浪漫主义-新人文主义的观点,认为文学中有普遍的人性,而没有所谓阶级性——这样的观点在事实上其实是否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文学。

并且二人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群体,这也为他们的矛盾升级推波助澜:鲁迅指认梁实秋是新月派;梁实秋则隐晦地反复多次暗示鲁迅和共产党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是有可能导致对方被捕甚至被杀的罪名,是完全背离“新人文主义者”所鼓吹的“人性”的卑鄙行径,鲁迅对此也非常不齿,斥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在双方眼里,对方一个是代表英美资产阶级思想、投靠依附黑暗政府、反人民反革命反马克思主义、攻击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反动文人团体,另一个是破坏了文学的尊严与健康两大原则的极端分子。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论战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论战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论战摘要:本文拟从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入手,对比分析鲁、梁不同的个人经历政治立场,通过对鲁、梁关于“硬译”论战的追述,来阐释鲁、梁的翻译思想不同的原因,以期更好的理解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观。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硬译引言鲁迅与梁实秋,展开了一场持久论战。

论战始于梁实秋于1926年发表了《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表达了对新文学运动的不满。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反对当时文人们所强调的翻译文学的社会功利性。

然而鲁迅却强调文学应该具有社会和政治价值。

由梁实秋发表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而引发了鲁迅与梁实秋的持久论战。

长期以来,关于探讨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文章也不少,他们大多以论战为着眼点来探讨鲁、梁的翻译思想,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转译”,以及翻译标准的“信”“顺”问题,或者对鲁、梁论战本身进行梳理。

但是对探讨关于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原因的文章为数不多,大多数文章都撇开政治原因,专谈文学或翻译思想;把鲁迅与梁实秋论战的原因和他们的翻译观放到一起来分析的文章较少。

所以,本文拟通过对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硬译”论战的过程的追述,对比分析鲁迅与梁实秋不同的个人经历、政治立场等以此来揭示鲁、梁论战的原因,以期更好的理解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观。

一、鲁迅与梁实秋“硬译”争论的起始1.1鲁迅与梁实秋争论第一回合鲁、梁的论战始于1926年梁实秋在北京《晨报副镌》上发表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文中将五四文学描写“人力车夫”说成是肤浅的人道主义,不符合理性的尺度。

1这引起了鲁迅的不满。

于是,鲁迅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与《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中对梁实秋进行了批评“小说描写罪人在寒地里的生活,大学教授看了就不高兴,因为他们不喜欢看这样的下流人。

如果诗歌描写车夫,就是下流诗歌…… ”2这里大学教授和文人主要是指梁实秋和新月社的人。

3这可以算作他们论战的第一回合,鲁、梁结怨。

梁实秋1927年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了《北京文艺界之分门别户》说道:“鲁迅先生是小说家及…杂感家‟。

【作者信息拓展】鲁迅为什么要骂梁实秋是丧家狗

【作者信息拓展】鲁迅为什么要骂梁实秋是丧家狗

【作者信息拓展】鲁迅为什么要骂梁实秋是“丧家狗”中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很多鲁迅的文章,其中一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鲁迅的文章文白夹杂,让人读来似懂非懂,很伤脑筋。

唯有这篇简单、通俗、易懂、好记。

而且大伙儿很快就“实用”上了。

几个小朋友玩着玩着就骂起来,“你丫是资产阶级的乏走狗!”被骂一方也好不含糊,“你丫才是乏走狗,还是丧家的!”如果鲁迅地下有灵,会不会感慨万千,后悔自己没有在文章前面注明:未成年人不得阅读?鲁迅,就不用我多啰嗦了。

他是现代中国最好的作家之一。

梁实秋呢,他的来头也不小,头衔是一串一串的: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梁实秋这人非常勤快,属于笔耕不缀的那种。

从1915年发布处女作,到1987年逝世,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2000多万字的作品。

不过,梁实秋所做最有影响的事,可能不是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也不是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而是与鲁迅打了九年之久的一场论战。

从1927年到1936年,两人围绕人性、阶级性、普罗文学、翻译理念、文艺政策等诸多论题,展开了一场互有攻守的持久论战,给读者留下了100多篇文章,多达40多万字,相当于两本厚厚的书籍。

“丧家狗”事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插曲。

其实,最初不关鲁迅的事。

1930年,梁实秋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梁实秋祖父是官居四品的官员,父亲是首都警界人士,算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二代了。

梁实秋本人也很聪明,13岁就考入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即今清华大学之前身)。

在校期间,他与好友闻一多合作发表了《冬夜草儿评论》一书,得到远在日本的郭沫若来信称赞。

21岁时,梁实秋留学美国,后进入哈弗大学读研究生,师从美国著名人文学者白璧德,获得哈佛大学英文系哲学博士学位。

梁实秋受到白璧德的影响很深,在著书撰文上也有意无意带着精英主义的烙印。

“信”与“顺”的交锋——鲁迅和梁实秋翻译论战的分歧探析

“信”与“顺”的交锋——鲁迅和梁实秋翻译论战的分歧探析

2412019年03期总第443期ENGLISH ON CAMPUS“信”与“顺”的交锋——鲁迅和梁实秋翻译论战的分歧探析文/宋柳霖【摘要】鲁迅和梁实秋在30年代的翻译大论战中存在很大分歧,存在分歧的方面涵盖翻译标准、欧化与归化、汉语发展以及重译等。

其中,鲁迅主张“硬译”、“宁信而不顺”,不仅倾向于欧化文,而且认为汉语需要凭借“拿来主义”来优化自身。

梁实秋则批判“硬译”,提倡“信”与“顺”兼顾,不赞成使用欧化文,而且认为中文文法不存在不精密一说。

论战的原因,是两人对翻译的认识不同,即翻译是该注重保持原文的感染性以启发国人还是注重通俗易懂以适用于大众。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硬译;异化与归化【作者简介】宋柳霖,湖南师范大学。

目的;梁实秋的翻译目的是把一件作品用另一种文字忠实地表现出来,给不懂原文的人看。

综上所述,鲁迅和梁实秋争论只因两人对翻译的理解不同,对保留原作风格的理解和主张有区别,争论焦点在于文句是否通顺,或者说行文是否欧化。

2.汉语不精密之争。

1931年在鲁迅与瞿秋白的翻译讨论中,鲁迅认为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不顺”是因为“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辞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

而解决汉语不精密的问题,鲁迅认为“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后来便可以占为己有”(黎照,1997:589)。

鲁迅提出对待翻译过程中这些“新造”的表达应“一方面尽量的输入,一面尽量的消化、吸收”,因为这些表达也存在优胜劣汰,“可用的传下去了,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陈福康,2000:297)。

因而他在翻译上主张译文“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这点不仅出于“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李富根,1996:270),还出于“输入新的内容,新的表现法”(陈富康,2000:296)以促进汉语发展、丰富民众表达。

而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汉语曾吸收佛教翻译表法,日语曾吸收西方文法表达,据此而论,鲁迅的观点有其可取性。

梁实秋与鲁迅论战

梁实秋与鲁迅论战

梁实秋与鲁迅论战梁实秋与鲁迅都是中国的著名文学家,他们为何会论战?论战的内容是什么?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与翻译的激烈论战,论战震撼了当时整个文坛,持续时间长达八年之久。

不仅如此,这场论战还史无前例地涉及到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普遍的人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批评的态度、翻译的标准等等。

除此之外,论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它一开始就掺进了政治斗争的敏感因素,而这一点无疑会使论战双方的态度变得严厉甚至敌对起来。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鲁、梁论战过程中,两人一个似匕首、投枪奋勇向前,一个则如丈八长矛大摆天门阵,其战辞之激烈,战文之繁密,实为中国文史所罕见。

鉴于论战内容太过宽泛,论战背景极其复杂,本文拟尽量避开与政见有关的种种纠葛,只就论战所涉及到的翻译问题进行穷原竟委的分析,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翻译论战中的几个焦点问题上。

鲁、梁翻译论战始于1929年9月10日梁实秋发表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这篇文章发难的对象是刚刚出版的《文艺与批评》一书,《文艺与批评》是鲁迅从日译本编译的苏联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评论集。

在译者附记中,鲁迅这样写道:从译本看来,卢那卡尔斯基的论说就已经很够明白,痛快了。

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

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所余的惟一的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

通过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这段话里找出鲁、梁翻译论战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句话是说本书不是直接从俄语翻译的,这将引出下文中的重译问题;在第二句话中,译者的能力不够是自谦语,中国文本来的缺点才是中心内容,它将引起下文中的翻译与汉语的发展问题;最后,鲁迅重申了本书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也即自己历来所坚持的硬译这一翻译标准,它又将引出下面首先要讨论的翻译标准问题。

鲁迅《文学和出汗》全文、注释和赏析

鲁迅《文学和出汗》全文、注释和赏析

鲁迅《文学和出汗》全文、注释和赏析上海的教授对人讲文学,以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

例如英国,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

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胡涂”了。

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

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

只要流传的便是好文学,只要消灭的便是坏文学: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

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而且,人性是永久不变的么?类人猿,类猿人,原人,古人,今人,未来的人,……如果生物真会进化,人性就不能永久不变。

不说类猿人,就是原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的,则我们的脾气,恐怕未来的人也未必会明白。

要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实在难哪。

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

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

听说,例如英国,那小说,先前是大抵写给太太小姐们看的,其中自然是香汗多:到十九世纪后半,受了俄国文学的影响,就很有些臭汗气了。

那一种的命长,现在似乎还在不可知之数。

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永久不变的人性” 罢。

二七,一二,二三。

【析】1927——1930年间,梁实秋曾先后发表《文学批评辩》、《卢梭论女子教育》、《文学与革命》等文,宣扬超阶级的永恒的人性。

他说:“人性的素质是普遍的,文学的品味是固定的。

所以伟大文学作品能禁得起时代和地域的试验。

鲁迅和梁实秋

鲁迅和梁实秋

与 苏轼 一同被 欧 阳修 录取 的 ,还 有他 的父亲 苏洵 、弟弟 苏辙 ,以及北
宋文坛 上 的一批 重要人 物。欧 阳修 以
与 胃口》 的杂文 , 发表在《 语 丝》
周刊 上 ,从 而揭 开 了鲁迅 和梁 实秋 论争 的序幕 。随 着论 争的
深 入 , 鲁 迅 对 梁 实 秋 的 不 满 迅 速 由时 卢梭 的不 同看法进 入 了
去 同州 了 ,留下 来 修 《 唐 书 》吧 。” 就这 样 ,欧 阳修 做了 翰林学 士 ,开始 修撰 史书 。
放榜 的时候 ,那 些写 “ 太 学体 ” 而 自高 自大 的考 生发现 自己居然没 有
被取 中 ,纷 纷闹 事 ,甚至 有人 说要 到 街 上截住欧 阳修 痛打 。但皇 帝充 分相
位歌妓助兴 。 谁 知席 间歌妓一开 口,
唱 的竟全 是欧 阳修 的词 。由此也 可见 欧阳修 的词在 当时影响之大 。 1 0 5 4 年 ,已经在 京做了高 官的欧
其卓越 的识 人之 明 ,为北 宋朝廷 及整
个文学史做了一份 突出的贡献 。
阳修 ,又遭受 诬陷 被贬 。命令 刚刚下 达 ,仁宗 皇帝 就后 悔 了,等欧 阳修 上 朝辞行 的时候 ,皇帝 亲 口挽 留说 : “ 别
刷 !”这 秀才 学 问不行 ,试 官 才不录
取 你这 样 的 !
同,使得 鲁迅 和 梁 实秋之 间并 不和 睦 ,他 们 曾经有过 非 常激
烈的论战。
在 这次 考试 中 ,欧 阳修也 看到一 份完 美 的答卷。那篇 文 章语 言流畅 , 说理 透彻 。欧阳修 估计 是 自己学生 曾
鲁迅是 中国文化 史上一 个
欧 阳修娶 了 已故宰相 薛奎 的二 女儿 。

梁实秋与鲁迅论战

梁实秋与鲁迅论战

梁实秋与鲁迅论战梁实秋与鲁迅论战梁实秋与鲁迅都是中国的著名文学家,他们为何会论战?论战的内容是什么?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与翻译的激烈论战,论战震撼了当时整个文坛,持续时间长达八年之久。

不仅如此,这场论战还史无前例地涉及到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普遍的人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批评的态度、翻译的标准等等。

除此之外,论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它一开始就掺进了政治斗争的敏感因素,而这一点无疑会使论战双方的态度变得严厉甚至敌对起来。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鲁、梁论战过程中,两人“一个似匕首、投枪奋勇向前,一个则如丈八长矛大摆天门阵”,其战辞之激烈,战文之繁密,实为中国文史所罕见。

鉴于论战内容太过宽泛,论战背景极其复杂,本文拟尽量避开与政见有关的种种纠葛,只就论战所涉及到的翻译问题进行穷原竟委的分析,分析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翻译论战中的几个焦点问题上。

鲁、梁翻译论战始于1929年9月10日梁实秋发表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这篇文章发难的对象是刚刚出版的《文艺与批评》一书,《文艺与批评》是鲁迅从日译本编译的苏联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评论集。

在译者附记中,鲁迅这样写道:从译本看来,卢那卡尔斯基的论说就已经很够明白,痛快了。

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

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手这一条路——就是所谓没有出路———了,所余的惟一的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

通过详细分析,我们可以从这段话里找出鲁、梁翻译论战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句话是说本书不是直接从俄语翻译的,这将引出下文中的“重译问题”;在第二句话中,“译者的能力不够”是自谦语,“中国文本来的缺点”才是中心内容,它将引起下文中的“翻译与汉语的发展问题”;最后,鲁迅重申了本书所采用的翻译方法,也即自己历来所坚持的“硬译”这一翻译标准,它又将引出下面首先要讨论的“翻译标准问题”。

是谁制造了“清书事件”:鲁迅怼梁实秋的起因考

是谁制造了“清书事件”:鲁迅怼梁实秋的起因考

是谁制造了“清书事件”:鲁迅怼梁实秋的起因考清书事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它的起因可以追溯到鲁迅和梁实秋之间的一场激烈的交锋,而清书则是两人之间较量的导火索。

通过对鲁迅怼梁实秋的起因的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鲁迅(1881-1936)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的文学作品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见长,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色彩,对当时的社会风气、道德伦理进行了尖锐批判。

鲁迅一生秉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虚伪的厌恶,因此在文学创作上一直保持着鲜明的立场和独立的思想。

梁实秋(1903-1987)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备受瞩目。

他的代表作品如《庐山谣》、《庐山谣后话》等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享有很高的声誉。

与鲁迅不同,梁实秋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与鲁迅的文学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清书”是梁实秋创办的一本文学杂志,名字来自于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中的“清书”一词。

这本杂志聚集了当时许多文学界的精英,其中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些知名作家都曾为其投稿。

由于杂志的主张和风格与鲁迅的文学理念存在明显的不同,鲁迅对它的评价时而冷淡,时而批评。

“清书事件”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1925年。

当时,梁实秋在《清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的主张》的文章,大意是要打破现实主义文学的限制,追求更加宽广的文学创作范围。

这一立场与鲁迅一直主张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相悖,因此引起了鲁迅的不满。

鲁迅在接受朋友的采访时表示,他“并不以为是,于是不予作品”,这种态度可以看作是对梁实秋的一种抵制和拒绝。

随后,梁实秋刊登了这篇文章的抗辩,他表示“清书”一直重视批评与反驳,并欢迎各种不同的声音。

这一姿态并没有平息鲁迅的不满,反而激起了更大的风波。

在《朝闻道》上,鲁迅撰文痛批梁实秋:“他所以扬轻三其的小道,所以人们起疑心他有剑,岂非因此乎!”虽然双方在公开场合上未有直接的交锋,但是双方在文学上的分歧已愈发激烈。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之争中的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之争中的

浅析鲁迅与梁实秋翻译之争中的“硬译”和“重译”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就翻译的性质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

论战的时间之长,战辞之激烈,实属中国文史所罕见。

本文从争论的两个焦点问题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鲁迅;梁实秋;硬译;重译1.引言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实秋鲁迅展开了一场持续了八年之久的翻译论战。

这场论战涉及了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文学作品中普遍的人性、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批判态度、翻译的标准等等。

(刘全福,2000:56)。

鲁迅的翻译原则可以概括为“直译”,“求信”和“达旨”。

梁实秋在翻译原则上没有明确的原则,但是他在翻译上持“中庸翻译观”。

他们产生争议的原因主要是二人在翻译时的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以及他们所持的信仰不同。

(张琳琳,2008:147).鲁迅和梁实秋关于翻译的论战始于梁实秋的《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这篇文章发难的对象是刚刚出版的《文艺与批评》一书,而这本书是鲁迅从日译本编译的苏联卢那卡察尔斯基的文艺评论集。

在此书中,鲁迅表明了他对自己翻译这本书态度,他翻译完这本书后发现很晦涩,难解之处很多,但是他觉得如果将句子拆下来再翻译的话,又会失去原来精悍的语气。

于是他又说道,他只能这样硬译了,只是希望读者肯硬着头皮读下去。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鲁迅与梁秋实争论的两个主要问题,即:“硬译”和“重译”。

2.鲁迅和梁实秋关于“硬译”和“重译”的争论2.1 “硬译”的争论在鲁迅先生编译的《文学与批评》一书之后,梁实秋马上就在《新月》杂志上发表了《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批评鲁迅先生的文风。

梁实秋说道,鲁迅先生写作小说及杂谈时,文笔简练流利,没有人能说他的文笔不济,可是译笔不敢恭维,又说鲁迅前些年翻译的文字,如《苦闷的象征》,原文还不至于让读者看不懂,但是译文却转变风格了,文句极端难懂,句法稀奇古怪,离“死译”不远了。

(杨玉玲,2006:88).梁实秋认为让读者硬着头皮读完死硬的文字,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梁实秋和鲁迅争论的起因及翻译问题的是非

梁实秋和鲁迅争论的起因及翻译问题的是非
“ ” , ”
站 在 现 代评 论 派立 场 上说 话 的 他 所说 的 自 然 不会 公允 甚 至 令人 啼笑 皆非
,
可 是 弱 不禁 风 的
“ ”



,

而 被梁 实秋视 为 蠢 笨 如

这 是梁 实秋 与鲁迅 的首次争论
,

在这 当
牛 的劳动 者却 出的是 臭汗
,
,

可 见 同是 出
”“
,
中 不 仅发难 者是 梁实秋 而且谁是 谁非也是


要 写永 久 不变 的 人性 实 在难
, 。
,
别无 可称
。 ,

现 代 评论 》 然 而 他希望 我们 和 《 合

这看 法 符 合辩证 法的变 化发展 观 具 有
,
,
为什 么 呢
他说

因 为我 们细考 两派文

充分 的说 服力
“ ”
章 思 想 初 无 什么大区别 无 怪其 然


此 刻 我才 知道
,
,

蠢 笨如 牛 者 成为 完全 的 蠢 笨 如
,


,


日写 了 《 翻 译说 明就算 答辩 》 引 用
, ,
牛 ” 鲁迅之所 以作 如是观 是因为觉察 到 梁 实秋 以 贵族老 爷式 的 态 度 看待劳动 人 民
, “ ”
,

一 书 中批评 美 国著 名作家 辛 克 莱 《 拜金 艺 术 》
“ ”

,
梁 实 秋 对 鲁迅 的批 评 大 体 上 是 正 确 的

梁实秋与鲁迅

梁实秋与鲁迅

梁实秋与鲁迅梁实秋与鲁迅 引导语:梁实秋与鲁迅有怎样的鲁迅呢?这两位伟⼈是否有⽭盾,我们通过下⾯的⽂章来了解吧。

说起梁实秋,台湾⼈较熟悉。

因为台湾把鲁迅的作品列为禁书。

说起鲁迅,⼤陆⼈较熟悉。

因为⼤陆曾把鲁迅封做新⽂化的主将。

最近,⼤陆不在哄抬鲁迅了,并把鲁迅的作品从教课书⾥撤出。

虽然没把梁实秋放进教材(湖北⾼中有),但对梁实秋的评价已⾯貌焕然。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上世纪30年代的⽂坛名⾓,随着时代变换。

同时⼈们也会发现,对历史名⼈的评价⼤都是活⼈对死⼈,盖棺定论。

或随着时代的需要,把死⼈抬出来借⼫还魂,或⽤另⼀个死⼈替换。

有点⽂学常识的⼤都知道,当年梁实秋与鲁迅打笔头仗⾄少有10年。

结果没有结果。

结果是鲁迅先死,梁实秋少挨骂了,49年台湾去了。

梁实秋和鲁迅的焦点在于⽂学是否有阶级性:梁实秋以为⽂学没有阶级的界限,⽽鲁迅认为⽂学是有阶级的。

梁实秋不主张把⽂学当作政治的⼯具,反对思想统⼀,要求思想⾃由。

不把⽂学当作政治⼯具⾃然会遭到鲁迅这样以⽂字讥讽时事的左翼作家的不齿。

为此鲁迅把梁实秋骂的够狠“见了穷⼈就狂吠,见了富⼈就摇尾”的资本家的狗。

鲁迅的这种观点与当时的共产党⼈基本合拍,所以鲁迅很年轻就死了,被瞿秋⽩特别后来的'⽑泽东在⼤陆评价甚⾼(胜利者的评价)。

其实梁实秋很不服⽓,笔头上从未认输,⼼⾥边更不会认输。

梁实秋到台湾后(鲁迅都死好多年了)也从未放过鲁迅。

他说:鲁迅已经死了好久,我再批评他也不会回答我。

他的作品已成禁书,何必再于此时此地“打落⽔狗”。

把鲁迅骂他的话⼜还给鲁迅。

梁实秋的《关于鲁迅》,表达了他与鲁迅笔战多年后对鲁迅的整体评价(活⼈对死⼈)。

他说鲁迅鬻⽂为⽣,以⾄于死。

⼀⽣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然有⼀股怨恨之⽓,横亘胸中,⼀吐为快。

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

他是绍兴⼈,也许先天的有⼀点“⼑笔吏”素质,为⽂极尖酸刻薄之能事,⽂字简练⽽刻毒……积极思想,积极看法,成为体系,正⾯主张等等,鲁迅不⾜以语此。

【名人故事】鲁迅和梁实秋

【名人故事】鲁迅和梁实秋

【名人故事】鲁迅和梁实秋鲁迅和梁实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巨匠。

他们的文学风格、思想理念以及文学实践都对中国文化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两人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和矛盾,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两位文学巨匠的故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文学作品直接揭示了民族生存压力、压迫与恐惧,以及国家的危机和衰落。

在他的小说中,表现了一个危机四伏、无处藏身的人。

鲁迅的笔触精准、锐利,并直观地表达了当时人民心中的苦痛和无奈。

鲁迅的这种文学态度直接引领了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他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彷徨》等都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

与鲁迅不同,梁实秋的文学风格更为幽默和风趣。

他的小说涉及到多种主题,从青春期的情感混乱,到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

梁实秋的作品充满着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它们不仅给人以深入思考,还给人以无奈的微笑和愉悦。

梁实秋的作品《故都的秋》、《胡杨的夏天》、《我的父亲母亲》等等,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两人之间的矛盾起源于1933年,当时梁实秋在一本杂志上发表了《鲁迅专辑》一文,梁实秋在文章中援引了鲁迅一些言论,这引起了鲁迅的不满和反感。

鲁迅在致梁实秋的信件中表示了自己的不满。

鲁迅认为梁实秋的文章误解和曲解了自己的思想,并带有一些不良的意图。

两人的关系从此开始决裂。

之后梁实秋和鲁迅之间多次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撕扯。

尽管两人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无论是鲁迅的辛辣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梁实秋的风趣幽默,都值得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推崇和传承。

两人的巨大贡献使得中国文学和文化能够与世界文化和文学交流并获得广泛的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与梁实秋的论战
梁实秋回国后发表文章,把卢梭大大攻击了一番。

景仰卢梭的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自然不满,撰文反驳,揭开了鲁梁论战序幕。

后来撰文又把梁实秋着实嘲弄了一番。

梁实秋不得不应战。

多年以来,鲁迅在文坛上以一支笔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现在,凭借直感,他明白终于碰上了一个理想的“敌手”,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写出了一大批火药味更浓的文章。

论战进入最高潮是鲁迅著名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发表,文中把“丧家的”用“乏”了的资本家“走狗”的套子,稳稳地戴到了梁实秋的脖颈上。

鲁迅和梁实秋的笔战主要是围绕关于文学的阶级性和资本家的走狗、还有硬译、关于女子人格、关于不满现状、吐半口血看秋海棠等问题,一直持续到鲁迅逝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