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
名词释义:1973年石油危机
名词释义:1973年⽯油危机⽯油被称为“⿊⾊的⾦⼦”,是百业之母。
⽯油的⽤途,除了可以加⼯成各种成品油,还是化⼯产品重要的基础原料,同时,⽯油还对农业⽣产起⾄关重要的作⽤,化肥、农药、农机等都对⽯油有很⾼的依赖度。
因此,⽯油能为我们带来财富,但同样也能颠覆世界。
⼀、含义第⼀次⽯油危机(1973年-1974年),⼜称作1973年⽯油危机,是阿拉伯⽯油⽣产国为了打击以⾊列及其⽀持者,把⽯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的⼀场震憾世界的⽯油⽃争。
⼆、背景1973年10⽉6⽇,阿拉伯⼈利⽤“赎罪⽇”时机发动了打击以⾊列,收复失地,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初期,阿拉伯⼈节节胜利,但⼀周后战局逆转,因为美国及其它西⽅国家⽀持以⾊列,以⾊列开始⼤规模反攻,埃及处于不利地位。
三、过程10⽉17⽇,阿拉伯产油国⽯油部长开会,讨论如何以实际⾏动⽀持埃及,打击⽀持以⾊列的美国和其它西⽅国家,逼迫他们在政治上站到阿拉伯⼈这边来。
会议最终决定⽴即逐步压缩产量/出⼝量,减少对美、欧盟的⽯油供应量。
⾸先,把1973年9⽉⽇产⽔平和供应量削减5%,以后每⽉再增减5%,直⾄达到⽬的。
美国不以为然,1973年10⽉19⽇,宣布对以⾊列提供22亿美元军事援助。
此举激怒了阿拉伯产油国,利⽐亚当天宣布向美国禁运⽯油。
1973年10⽉20⽇,沙特阿拉伯等海湾产油国⼀致⾏动,对美、欧盟禁运⽯油。
世界市场上⼀下⼦减少⽯油供应量500万桶/⽇。
美国⽯油产量已处于衰减之中,⽆⼒增加产量,于是油价飞涨,许多加油站汽车排长队。
欧佩克于1973年12⽉下旬把油价提⾼到每桶11.65美元,之后⼀度超过13美元。
四、结果这场危机惊天动地,西欧、⽇本80%以上的⽯油靠进⼝,进⼝来源⼜主要依靠中东,所受打击远远超过美国。
1973年11⽉下旬,欧共体表态,在中东问题上⽀持阿拉伯⼈;1973年11⽉22⽇,⽇本也宣布站到阿拉伯⼈⼀边。
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 阿拉伯国家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 运,并将油价从每桶3.011提高到10.651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 伊朗革命爆发和两伊战争,油价从每桶13美元猛增 到34美元 第三次石油革命(1990) 美伊战争
石油危机的爆发和发展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等12个阿拉伯国家 向以色列发动“斋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10月16日,阿拉伯几个主要产油国宣布,将海湾地区 的油价提高17%。国际社会出现恐慌,标志着第一次 石油危机的开始。 10月18日,阿布扎比酋长决定停止向美国输出石 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主要 石油生产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从1973年 10月1日到1974年1月1日,国际油价从每桶3.11美元上 升到11.65美元
为什么油价上涨会引起经济衰退 的连锁反应呢?
• 1、首先,生产率与石油价格关系密切,石油价格上涨会导致生 产率下降。美国工业部门在19 世纪70 年代对石油的使用量达到 高峰,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使用石油为燃料和原材料的生 产部门。 • 2、其次,石油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了本来就高企的通货膨胀率。 石油以最终消费品和中间产品这两种形式影响物价的走势。 • 3、不仅是油价格上涨,食品价格也由于粮食紧缺而大涨,在一 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1972 年,自然灾害席卷全球, 世界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少2.9%,许多国家发生严重的饥荒。 前苏联在这一年到处抢购,大量进口,造成战后前所未有的粮 食短缺。1974 年世界粮食再次减产,紧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第 二次石油危机出现之前的1978 年,再次出现世界粮食短缺。
石油危机带来的变化
• 德国:德国政府制定了周末禁止开车上路的紧急规定,为 节约石油进口成本进行最后的努力。到1974年6月,石油 危机的影响导致德国赫尔斯塔银行的倒闭,德国马克陷入 危机。1974年,随着德国的进口石油花费增至骇人听闻的 170亿德国马克,估计有将近50万人由于石油危机而失业, 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令人担忧的8%。危机带来的影响 使德国基础能源价格突然增长400%,对工业、运输业和 农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关键产业如钢铁、造船和化工也 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石油与国 家安全》石油危机历史与教训
《石油与国家安全》石油危机历史与教训石油,这一被称为“黑色黄金”的能源,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不仅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关乎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
回顾历史,多次石油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教训。
20 世纪 70 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
这次危机的导火索是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动荡。
当时,主要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为了抗议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采取了减产、提价以及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等措施。
油价从每桶不到 3 美元飙升至超过 13 美元,涨幅高达数倍。
这对于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的西方国家来说,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在经济方面,高油价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许多工厂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导致失业率急剧攀升。
消费者面临着物价飞涨的困境,生活成本大幅增加。
交通运输、化工、制造业等以石油为基础的产业受到重创,整个经济陷入衰退。
在政治方面,石油危机使得西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受到削弱。
OPEC 国家通过控制石油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国际政治的话语权。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石油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武器。
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在 1979 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随后又爆发了两伊战争。
这一系列事件导致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再次陷入供应短缺的局面。
油价从每桶 13 美元迅速上涨到34 美元。
这次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困境。
通货膨胀持续恶化,经济增长停滞不前。
同时,也促使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其能源政策,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投入,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从这两次石油危机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深刻的教训。
首先,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过度依赖进口石油容易使自身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局势变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各国应当积极开发本国的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自给能力。
同时,要加强能源储备体系的建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能源供应短缺。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一、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股市崩盘事件,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这场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大萧条,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和经济体系。
华尔街股市崩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度炒作和财务不正规的行为导致的。
二、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发起的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抵制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并施加石油禁运。
这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供应不足,油价飞涨。
第一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引发了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
三、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单日跌幅事件,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在这一天,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2.6%,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股市崩盘。
这次危机揭示了市场过度依赖计算机交易系统和缺乏监管措施的问题。
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多个国家的货币和金融市场遭受重创,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起因于泰国银行业的问题,随后迅速扩散到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危机导致了货币贬值、股市崩盘和经济衰退,对亚洲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由于对新兴科技公司过度投资和高估价值,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场大规模的互联网泡沫。
然而,在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突然下跌并持续下滑,标志着泡沫破灭。
这次危机导致了许多互联网公司破产和投资者损失惨重。
六、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导致了次贷违约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崩溃。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多家银行破产或被迫接受政府救助。
七、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2010年,希腊宣布其公共财政状况严重不稳定,引发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次贷危机引发的石油危机及其影响
背景介绍
石油
危机
第一次危机: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油价 上涨两倍多,引发了二战后最严重 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危机:1978年,伊朗政局的变动以及两伊 战争的爆发使得石油产量大幅度下 滑,油价在1979年暴涨。
第三次危机:1990年,伊拉克受到国际经济制裁, 来自伊拉克的石油供应中断。后来 由于欧佩克的增产,油价得以稳定。
✓美元的持续贬值实实在在地导致了主要石油出 口国原有资产的缩水和实际购买力的下降。
✓部分产油国要求原油购买者用除美元以外的其 它主要流通货币支付。同时传出欧佩克可能寻 求用其它货币代替美元报价。
✓高油价帮助石油输出国赚取了高额利润,发展 中国家损失较大。
当前下跌的油价
截止12月4日19点,美国市场主力原油期货 合约盘中跌至每桶45.3美元,创下三年多 以来的新低。对此专家表示,需求下降、 货币因素以及交易投机等多方面原因导致 油价不断下跌,短期内油价仍有继续走低 的可能……
为增强危机处理能力,经历过石油危机的发 达国家先后立法、以确保石油的战略储备。
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对本国的石油资源、生 产、供应、销售和市场的控制,加强了对外国 石油公司的管理和限制。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发达国家大力推广节 能产品,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高能耗产业向发 展中国家的转移。
这些经验和措施帮助发达国家在这次 石油价格高涨的过程中减少了相当一 部分的损失。
次
贷
危 ➢给投资于此的银行带来损失
机 ➢使各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大
的 深
➢对各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远 ➢对各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影
响
次贷危机 对
国际资本流动和石油市场 的影响
【周末读史】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周末读史】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石油危机是指经济危机在世界石油领域的一种表现。
所谓经济危机是指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衡或产生剧烈震荡。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5年)1950~1973年期间,原油价格被七大公司人为地压得很低,平均每桶约1.80美元,仅为煤炭价格的一半左右。
经过OPEC的斗争,到1973年1月才上升到2.95美元一桶。
产油国对资本主义旧的石油体系,特别是价格过低很不满。
西方世界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长,但是,西方石油公司却不肯对主要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提价要求作出让步,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纷纷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改变对以色列的庇护态度,决定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
10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提高石油价格,第二天,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
因为当时,包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欧和日本用的石油大部分来自中东,美国用的石油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
石油提价和禁运立即使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一片混乱。
提价以前,石油价格每桶只有3.01美元,两个月后,到1973年底,石油价格达到每桶11.651美元,提价3~4倍。
石油提价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国国际收支赤字,最终引发了1973~1975年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这次石油危机对美国等少数依靠廉价石油起家的国家产生极大冲击,加深了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力增长都明显放慢。
1974年的经济增长率,英国为-0.5%,美国为-1.75%,日本为-3.25%。
但发动石油战争的阿拉伯国家却因此增强了经济实力,数百亿石油美元流向中东据统计,仅提价一项,就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
经过这次石油危机,西方各国普遍强烈感到了石油对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石油危机后的原油价格趋势
石油危机后的原油价格趋势
石油危机指的是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这两次危机导致全球石油市场供应紧张,油价迅速上涨。
在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中,由于阿拉伯国家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原油价格上涨了约400%。
此后的几年里,原油价格波动较大,但总体趋势呈现上升。
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是由于伊朗革命导致伊朗停止向西方国家出口石油,造成石油市场供应紧张,原油价格再次大幅上涨。
与第一次石油危机相比,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的原油价格上涨幅度更大。
此后,在1980年代初期,油价一度达到历史高点,然后开始下跌。
原油价格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1990年代中期,随着欧洲的经济复苏和新兴市场需求的增加,原油价格有所回升。
然而,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原油价格再次下跌。
21世纪初的十几年里,原油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其中,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原油价格暴跌,但随后很快回升。
2014年开始,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度下跌,原因包括全球石油产量过剩、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崛起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
从2014年到2016年,原油价格下跌超过50%。
2016年以后,原油价格开始逐渐稳定,并出现一定的回升。
目前的原油价格受到供需平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等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总体来说,石油危机之后的原油价格趋势是波动上升的,但也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
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一词出现之前,国外曾称石油为“魔鬼的汗珠”、“发光的水”。
石油一直被当做国民经济的血液,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维持国家生产、经济增长的必需品。
由于石油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人类对石油需求的增加,为争夺石油而加剧的战争也不可避免。
能源战争范围广、破坏大,不仅依附于军事实力,而且在经济、政治乃至于社会形态上的联系也是非常的紧密。
1950一1973年期间,原油价格被“石油七姐妹”即埃克森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莫比尔公司、德士古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七大石油公司联合把油价压制到平均约1.80美元/桶,仅是煤炭价格的一半左右。
伊朗参股者集团对伊朗石油权益的瓜分,标志着埃克森等七大石油巨头形成了“石油七姐妹”国际石油卡特尔,实现了对整个资本主义石油工业和石油市场的寡头垄断。
它们掌握了除美、加以外资本主义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的90%以上,还控制了石油贸易,操纵着市场价格。
它们在各资源国的经营活动,依靠的是英国的殖民主义势力和美国打着“门户开放”旗号的新殖民主义势力。
英国石油公司(BP)、壳牌之所以能在墨西哥、委内瑞拉、印尼、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地取得石油租借地,靠的是英国政府的撑腰。
而埃克森等5家美国公司之所以能进入中东、南美洲,靠的是美国政府的支持。
那些资源国家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下。
签订的租让地合同,都是不平等条约。
“石油七姐妹”在这些国家,以很少的代价,取得大面积租借地,不仅取得勘探开采许可权,而且拿到资源的所有权,所有开采出来的石油都是它们的,资源国家拿到的只是矿区使用费和所得税。
“石油七姐妹”这些石油垄断寡头与石油资源国的关系完全是一种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引起石油所在国的强烈不满。
更为严重的是,“石油七姐妹”这些石油垄断集团控制着世界石油市场,掌握着定价权。
1928年至1948年期间,它们按阿克纳卡里协定商定的规则,一律按成本最高的美国原油在墨西哥湾港口离岸价作为基准,保证了美国的利益,也保证了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开采获得更大利润。
国际油价暴跌!第四次石油危机爆发?盘点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
国际油价暴跌!第四次石油危机爆发?盘点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近日,受疫情全球蔓延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之间减产协议谈判破裂等因素的影响,油价不断下跌。
与此同时,美股持续暴跌,历史上第五次,也是近十天内第四次触发熔断机制。
最新数据显示,国际油价已跌破30美元,创近20年来新低。
市场一片惊恐忙乱,悲观情绪弥漫,担心在疫情蔓延之际,爆发第四次石油危机。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本身是投机生意的目标。
由于许多企业依靠石油,油价与全球宏观经济状态息息相关,因此油价是一个关键性价格,其对股票市场影响很大。
油价升降对全球经济有重大影响,除此之外,它对政治军事方面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三次石油危机,以及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军事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1.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时间是1973年。
这一年的10月份,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对战双方为以色列与由埃及和叙利亚组成的埃叙联盟。
这场战争是阿以冲突的一部分,阿拉伯各国和以色列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对抗,已经持续超过一个世纪。
中东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中很多阿拉伯国家,都把石油视作重要的战略武器,以对付以色列其背后的西方列强。
由阿拉伯国家主导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石油供给和定价上有很大的话语权。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OPEC宣布石油减产禁运,暂停出口,此举造成油价上涨。
OPEC成员国的石油生产量和出口量占大头,他们对全球石油价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接近12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
当时西方各国极度依赖石油,包括工业在内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对这一重要能源的应用。
原油价格暴涨,西方发达国家只能被动接受,企业成本负担加重,民众生活成本也随之上升,从而引起了经济衰退。
据估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整体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
学习时报:1979年石油危机,第二次全球性能源危机
1979年石油危机:第二次全球性能源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又称1979年石油危机,时间约为1978年10月至1981年3月,是三次石油危机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1978年底伊朗政局剧烈动荡,停止输出石油60天,油价急剧上升。
1980年9月20日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脆弱的供求关系,由此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
(一)中东是世界石油的主要来源。
据统计,1972年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所需石油的63%和日本所需石油的72%都来自中东,美国也需要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和日本等石油消费国对石油需求量有增无减,且所需石油的很大部分必须进口。
1978年,西欧日消费量1463万桶绝大部分需要进口,日本消费量542万桶几乎全部需要进口,美国日消费量1836万桶也需要进口约880万桶。
部分国家对石油需求量增大,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有刺激经济复苏,大力发展工业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些石油消费国汲取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经验教训,危机后纷纷制定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以确保国家在极端形势下石油供给能够维持稳定。
此外,还存在市场的心理预期影响。
1977年4月,美国发布的一份能源报告宣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和苏联的石油供应能力大约在1985年前后达到顶峰,之后世界石油需求量将超过供应量,石油市场的长期趋势是石油供应逐渐吃紧”。
市场的心理预期加速了石油消费国的储油进程。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政局发生剧烈变化。
伊朗国内政局动荡导致停止向外出产石油两个月,此举导致世界每天减少了500万桶石油。
在世界石油需求只增不减,而供给短时间骤减的情况下,一时间石油价格疯涨,1980年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34美元。
1980年9月22日,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爆发大规模持久战争。
在两伊战争中,大量产油设施遭到破坏,市场每天有560万桶的缺口,国际油价一度攀升到每桶41美元,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
八次危机大事年表【原创实用版】目录1.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2.1978 年,第二次石油危机3.1980 年,美国汽车工业危机4.1982 年,拉丁美洲债务危机5.1987 年,美国股市大崩盘6.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7.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8.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正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经历了许多次经济危机,这些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八次危机大事的年表:1.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这次危机源于 1973 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当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禁运,导致国际石油价格飙升。
这场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
2.1978 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由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和伊朗 -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国际石油市场供应紧张,石油价格再次飙升。
这次危机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并对许多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3.1980 年,美国汽车工业危机:这次危机主要是由于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和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内部问题导致的。
美国汽车工业的失业率上升,对美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4.1982 年,拉丁美洲债务危机:这次危机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拉丁美洲国家的大规模借款。
当美国利率上升时,这些国家无法承受债务负担,导致许多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5.1987 年,美国股市大崩盘:这次危机发生在 1987 年 10 月 19 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当天,道琼斯指数暴跌了 22.6%,这是美国股市历史上最严重的单日暴跌。
虽然这次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短期影响,但经济很快恢复了增长。
6.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始于泰国泰铢贬值,后蔓延至东亚地区。
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崩盘,导致整个地区的经济陷入困境。
这次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那些依赖亚洲市场的国家。
7.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互联网热潮推动下,许多互联网公司迅速崛起。
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与美国中东石油政策的调整
未来的展望与挑战
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发生转变 ,对石油的需求将会逐渐减少。
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
中东地区的政治不稳定性和冲突风险可能会对石油供应产生影响, 对全球经济造成挑战。
环境保护的长期挑战
环境保护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投入,各国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应 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石油供应国的多元化
石油危机的教训让人们认识到石油供应国的多元化,与多 个石油供应国建立合作关系,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
国际能源政策的协调
石油危机的教训促使各国政府在国际层面上加强能源政策 的协调,制定共同的能源政策以应对全球能源问题。
04
石油危机的后续影响
石油市场的变化
石油供应减少
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供应大幅减少,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了重 大影响。
05
总结与反思
石油危机的教训
01
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石油危机暴露出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促使各国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石油的
依赖,并寻求多元化的能源供应。
02
石油供应国的地缘政治影响
石油供应国通过控制石油产量和价格来影响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
03
环境保护的需求
石油危机促使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推动各国采取更加环保的
影响
石油价格暴涨,导致全球 经济出现滞胀,美国经济 陷入衰退。
应对措施
美国与中东产油国进行谈 判,试图稳定石油价格, 同时开始寻找替代能源。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8-1980)
原因
伊朗爆发革命,导致石油 出口中断,全球石油供应 再次受到冲击。
影响
石油价格再次暴涨,全球 经济再次受到滞胀影响, 美国经济陷入双底衰退。
中东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1974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主要产油国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实行石油禁运。
1973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它的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提高到12美元以上,油价猛然上涨两倍多。
这次石油危机在西方世界造成极大恐慌,美国随后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那次危机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下降了4.7%,使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则下降了7%。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年:伊朗爆发革命而后两伊开战,使石油日产量锐减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
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
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估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中大概下降了3%。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爆发了海湾战争。
专家形容海湾战争更是一场石油战争。
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入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蒙受灾难。
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
当时油价一路飞涨。
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到突破40美元。
三次石油危机
三次石油危机
陈建刚 李天龙 周超
是啥?
• 石油危机(Oil Crisis)为世界 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 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1974年
埃及士兵将国旗插进占领土地上
起因
• • 第四次中东战争 参战方: 埃及与叙利亚,以色列
VS
•
地点: 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
•
结果: 阿拉伯国家胜
10小时啊!!只有十 10小时啊!!只有十小时啊!坑X呢! 小时啊!!
美国肯定不干啊!
• 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 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
上图,无图无真相
总结一下吧
•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 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 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 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 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 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 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 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 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 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 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 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 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 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 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第一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
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及支持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
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年-1980年),又称作1979年石油危机,发生在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原油价格从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涨到1981年2月的39美元。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年)因海湾战争而爆发,原油价格增加了近一倍。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英国、法国两国勾结对埃及发动战争,造成苏伊士运河关闭。
这就是苏伊士运河危机。
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刺痛了英国和法国。
它们不仅失去了运河的殖民利益,而且失去了对这条黄金通道的控制权。
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和法国,石油消费量迅速上升,而其国内基本上不生产石油。
它们所需要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东,而且主要依靠苏伊士运河运输。
英国石油公司和法国石油公司这两家大石油公司的原油几乎全部产自中东,全部要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到英国、法国两国去。
运河堵塞了,这条石油的黄金通道中断了,西欧的石油要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程要增加5500海里(1海里=1852米)。
为此,需要巨大的油轮,而后来日本制造出了30万吨的油轮。
这无疑是苏伊士运河事件意外催生出来的。
切断了石油公司输往地中海的管道;沙特阿拉伯对英国、法国两国实行了石油禁运;科特的供油系统停止了运行。
西欧其他国家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这是阿拉伯国家第一次动用石油武器,也是西方国家第一次尝到石油禁运的滋味。
这次石油危机使得欧洲国家认识到石油储备的重要性,特别是受到重创的日本,加快了本国石油储备的建设;同时也使欧洲国家认识到石油对自身的制约性,它们开始开源节流,积极开发本国石油资源和新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这种意识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历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历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历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和能源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未来的能源发展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1. 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导致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西方国家实施了石油禁运和价格上涨。
这次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暴露了世界对石油的过度依赖。
启示是需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寻找替代能源和多元化能源供应管道。
2. 1979年石油危机:伊朗伊斯兰革命导致伊朗石油产量下降,再加上伊朗对美国的敌意,OPEC再次限制石油供应。
这次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
启示是需要国际社会加强能源安全合作,减少政治因素对能源供应的影响。
3. 1990年石油危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导致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中断,引发了石油价格的飙升。
这次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并加速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的发展。
启示是需要加大对替代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地缘政治和冲突的依赖。
这些石油危机也使得各国深刻意识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和政策:
1. 多元化能源供应:各国开始寻找和开发替代能源,如核能、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等,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2. 加强能源安全合作: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政治因素对能源供应的干扰。
3. 提高能源效率:加大对能源效率的研发和推广,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发展可再生能源:各国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推广,以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历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和启示使得各国意识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加强了对替代能源的研发和推广,促进了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至1974年)。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年至1980年)。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
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34美元,导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出现,此次危机成为70年代末西方全面经济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s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简称“欧佩克”。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2010年底该组织成员石油总储量为10,684亿桶,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7.2%,其中排在前五位的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2,645亿桶)、委内瑞拉(2,112亿桶)、伊朗(1,370亿桶)、伊拉克(1,150亿桶)和科威特(1,015亿桶)。
2010年该组织成员原油产量为16.233亿吨,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39%,其中排在前五位的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4.678亿吨)、伊朗(2.032亿吨)、阿联酋(1.308亿吨)、委内瑞拉(1.266亿吨)和科威特(1.225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