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发育讲义
第2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
原始体的发育过程,此阶段可以利用石蜡 切片或做徒手切片观察,这个时期又可细 分为:分化初期(若条件不足,可退回生 理分化期)—萼片原基形成期(此后才能 肯定为花芽)—花瓣原基形成期—雄蕊原 基形成期—雌蕊原基形成期 3.性细胞分化期:
第二节 花芽分化
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在外界环境满足 其生理要求(春化作用和光周期反应)后,植 物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整个过程,叫做 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的理论: 1.C/N学说: 2.成花素学说(内源激素平衡学说): 3.积温学说: 4.细胞基团控制论:
二.花芽分化的阶段:
4.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的关系:
一般在自然条件下,长日照和高温 (夏季),短日照和低温(冬季)总是 相伴的,有些长日照植物在高温的条件 下被“抑制”,而有些短日照植物用短 日照处理可以代替低温要求,或者低温 处理可以代替光周期的要求,因此它们 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既互相关联又可以 互相代替,在生产中这一原理可以运用 于调控花期、繁育新品种、引种、驯化 等方面。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发育
1.定义:
发育: 生长: 2.生长发育的关系:发育以生长为基础, 发育终止并不代表生长终止,生长终止规律及 特点,人为创造条件满足花卉植物生长发育 的条件就能提高花卉的经济价值和观赏特性。
第一节
花卉的发育特性
3.光周期的感受部位和光敏素: ⑴最敏感的起主导作用的部位是植物的叶片,
而刚展开的叶片对光周期的敏感度比老叶和 幼叶更高。 ⑵光敏素: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蛋白质 色素复合体,以两种状态存在于植物的细胞 膜中,并以固定的方式排列, 红光(650~690nm) Pr Pfr 钝性 远红外光(730nm) 活性
花的发育知识点总结
花的发育知识点总结一、花的形成花的形成是在植物生长发育的特定时间和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花的形成过程中,植物体内的激素和外界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花的形成过程如下:1、花原基的形成花原基是花器官的初级形态,它是花器官成熟的基础。
花原基的形成是在植物生长点周围进行的。
生长点是植物生长的中心,在生长点周围进行的生长被称为原基周围生长。
在生长点周围形成的原基称为原基周围原基。
植物的花起源于原基周围原基的细胞分裂和增殖,原基周围原基是植物花的形成过程中的起始点。
2、花蕾的形成花蕾的形成是在花器官的原基基础上进行的。
花蕾的形成包括原基周围生长、原基周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等过程。
花蕾的形成过程中,植物体内的激素和外界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植物体内的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因素,如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可以促进花蕾的形成,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可以抑制花蕾的形成。
二、花蕾的分化花蕾的分化是指在花蕾形成过程中,原基周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花蕾的分化过程中涉及到植物体内的激素、光照和温度等因素。
花蕾的分化包括内外花被片的分化、雄蕊的分化和子房的分化等过程。
1、内外花被片的分化内外花被片是花器官的一部分,它们是花的保护层和吸引传粉昆虫的主要部分。
内外花被片的分化是在花蕾形成过程中进行的,分化过程中植物体内的激素和外界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雄蕊的分化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它是花生殖的重要部分。
雄蕊的分化是在花蕾形成过程中进行的,分化过程中植物体内的激素和外界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子房的分化子房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它是花生殖的重要部分。
子房的分化是在花蕾形成过程中进行的,分化过程中植物体内的激素和外界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花蕾的生长花蕾的生长是在花蕾形成和分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花蕾的生长包括内外花被片的增长、雄蕊的伸长和子房的扩大等过程。
花蕾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体内的激素、光照和温度等因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花发育课件
1.形态变化
不论是双子叶植物的花芽分 化还是禾本科植物的穗分化,在 经过光周期诱导后,最初的形态 变化都是生长锥的伸长和表面积 的增大,而生长锥的内部细胞分 裂较慢并逐渐停止。 由于表层和内部细胞分裂速 率不同,致使生长锥表面出现皱 折,由原来分化叶原基的生长点 开始形成花原基,再由花原基逐 步分化出花器官的各个部分。 图11-15显示了模式植物拟 南芥和水稻经成花诱导后,生长 图11-15 拟南芥和水稻经成花诱导 后生长锥的形态变化 锥由营养状态转变为生殖状态的 1~2.拟南芥营养茎尖(1)和生殖茎尖(2) 形态变化过程。
图11-18 拟南芥成花诱 导的多因子途径 至少有:光周期途径,自主(叶片 数量)和春化(低温)途径,碳水 化合物或蔗糖途径以及赤霉素途径。 光周期途径位于叶片中且包括可移 动成花刺激(FT蛋白)的产生。在 长日植物如拟南芥中,长日条件下 CO蛋白积累,导致韧皮部中合成FT mRNA。FT mRNA被翻译成FT蛋白后 经筛管转运到茎尖分生组织中。在 短日植物如水稻中,抑制物蛋白 Hd1在短日条件下不能积累,可移 动成花刺激物Hd3a蛋白合成。在拟 南芥中分生组织中,FT蛋白和另一 种蛋白FD相互作用。形成的FT/FD 复合物激活AP1和SOC1基因,进而 引发LFY基因表达。LFY和AP1然后 引发花同源异型基因的表达。自主 和春化途径通过在茎尖分生组织中 负调控FLC(SOC1的负抑制剂)起 作用。同样发生在分生组织中的蔗 糖和赤霉素途径促进的SOC1表达。
纵剖面 3~6水稻幼穗不同分化期的扫 描电镜照片
拟南芥花的发育过程
拟南芥花的发育阶段与标志性事件
阶段 标志性事件 1 2 出现花原基隆起 花原基形成 阶段 标志性事件 11 12 柱头乳突出现 花瓣与长雄蕊齐平
2花卉生讲义长与发育
第一节 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规律
生长是植物体积与重量的增加。(量变) 发育是植物器官和机能的形成与完善。是一个有 序的质变过程。
一、花卉生长发育特性
1.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生命周期:种子休眠与萌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年周期:生长期和休眠期
2. 不同种类花卉生长发育过程
一年生花卉:多为春播秋花花卉,从播种到开花结 实,个体死亡,在一年内完成。多为短日性植物, 如一串红、凤仙花、鸡冠花等。
碳、氮比学说
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的比例,即 C/N,对花芽分化起决定性作用。 C/N较高时,可 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反之则花芽分化少或不可能。
“成花激素” 学说
则认为花芽分化是由于成花素的作用,认为花 芽的分化是以花原基的形成为基础的,而花原基 的发生则是由于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趋于平衡导致。 形成花原基以后的生长发育速度也主要受营养和 激素所制约 。
(2)花芽分化的阶段 花芽分化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 生理分化
期、形态分化期和性细胞成熟期三个阶段。
三者顺序不可改变,缺一不可。
(3)花芽分化的类型
夏秋分化类型 花芽分化一年一次,多于高温季节进行。如 春季开花的木本花卉和球根花卉。
冬春分化类型 花芽分化时间短并且连续进行,大多在冬春 季节低温时进行花芽分化。如一些二年生花卉三色堇、雏菊、 和春季开花的宿根花卉。
– 半耐寒性花卉 :原产于暖温带,耐寒力介于耐寒性与 不耐寒性花卉之间,在北方需加防寒才可越过冬季。 如金盏、紫罗兰等花卉
– 不耐寒性花卉 :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在生长期间要 求高温,不能忍受0℃以下的温度,部分种类甚至不能 忍受5℃左右的温度,如报春花、瓜叶菊、变叶木、王 莲等花卉
金光菊
花卉学课件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和发育
四、花芽分化的类型(开始分化的时间及完
成分化全过程所需时间长短不同)
夏秋分化类型:一年一次,6—9月高温期进行, 至秋末花器的主要部分已形成,竖年早春或春天 开花。
春花木本、球根花卉 如:牡丹、桃、梅花、杜鹃、山茶、榆叶梅、 樱花、紫藤、白玉兰等;球根花卉等。
死——水竹、花竹
五、控制花芽分化的农业措施
1、促进 控制肥水:少氮、少水; 合理修剪:扭梢、弯枝、拉枝、环剥,多轻剪,长留缓放; 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的生长调节剂。
2、抑制 多氮、多水; 适当重剪,多短截; 促生长的生长调节剂;
第二章
花卉的生长和发育
第一节 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
一、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1、生命周期:指从种子到种子或球根到球根的过 程。 即种子休眠和萌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三大 时期。 发育具有顺序性和局限性。
2、年周期:指植物一年中生长期与休眠期的规律性 变化。 一年生:年周期即生命周期; 二年生:幼苗状态越冬休眠; 球根:地下贮藏器官(越冬、越夏); 宿根: 春夏生长,冬季休眠;无明显休眠期; 多浆植物:夏季生长,冬季休眠;
不定期分化类型:一年一次,无定期,只要达 到一定的叶面积就能开花(因植物自身养分的 积累程度而异)。凤梨、芭蕉科、万寿菊、叶 子花等。
个别多年生植物一生中只开一次花
例如:竹子(周期学说、C\N比学说) 1)开花结实后全部死亡——毛竹、梨竹 2)结实率低、地上部分保留一部分,地下
部分芽有萌发力——雅竹 3)开花后仍保持绿叶,地上、地下部分不
第二节 花卉的花芽分化
遗传特性
叶芽生理和组织状态
花芽生理和组织状态
Environment (光、温、水、气、土…)
花卉学课件3生长和发育
(二)花卉个体生长发育过程
1、种子时期 胚胎发育期-种子休眠期-发芽期
2、营养生长时期 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营养休眠期
3、生殖生长时期 花芽分化期-开花期-结果期
二、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理论
• 1、碳氮比(C\N)学说:认为花芽分化的物质基础 是植物体内糖类的含量与含氮化合物的比例。C\N高, 即糖类多,含氮化合物少则利于花芽分化,反之则不 利。养分多少也决定了开花数目和花的大小。
(四)花芽分化与环境因素
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光照及水分。
1、光照:光照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最大的是 光周期(指一日中日出日落时数),另 外光强和光质也有一定影响。
• 植物光周期现象:植物对光周期长短对 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
• 长日照植物:14~16小时,如瓜叶菊、紫罗兰等早 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
2、二年生花卉 种子—幼苗—成苗—开花— 结实—死亡 二年内完成。如:三色堇、金盏菊、石竹、紫罗兰、瓜叶菊等。
3、球根花卉 春植球根花卉如:唐菖蒲、大丽花、美人蕉等。 和秋植球根花卉如:郁金香、水仙、风信子、小苍兰等。
4、宿根花卉 落叶宿根花卉如:芍药、菊花 和常绿宿根花卉如:君子兰、非洲菊、花烛、万年青
根据通过春花阶段的方式可分为:
种子春化:萌芽种子,少数种类花卉。 植物体(绿体)春化:一定生育期的植物体,
多数花卉。
(五)控制花芽分化的栽培措施
1、促进花芽分化 • 减少氮肥; • 减少土壤供水; • 生长枝梢摘心、弯枝、拉枝、环剥等; • 喷施或土施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的生
长调节剂; • 去除过量的果实;修剪时轻剪。
花卉学第2章花卉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环境对花卉的影响
本质条件
花 卉 生 长 发 育
遗传因子
温度 光照 水分 土壤 大气 生物 因子
外界环境因子
重要条件
一、温度
1、花卉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
温度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即(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概念:生长最适温度:最适于生长的温度,即花 卉生长速度快且生长健壮\不徒长温度。
(无性繁殖可不经过种子时期)
花卉个体发育过程
(1)种子时期
胚胎发育
(2)营养生长 幼苗期 (3)生殖生长
种子的休眠
生长旺盛期 开花期
发芽
休眠期 结果期
花芽的分化期
3、花卉年周期中表现为两个阶段: 生长期和休眠期的规律性变化。 4、花卉童期不同。
二、花卉生长的相关性
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
源—库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3)不耐寒性花卉 (又称温室花卉) 依其原产地不同分类: A低温温室花卉 B中温温室花卉 C高温温室花卉
A低温温室花卉: 大部分种类原产温带南部。为半耐寒 花卉。生长期温度在5-8度(夜间温 度应在3-5度),如报春类、小苍兰 类、紫罗兰、茶花、瓜叶菊、倒挂金 钟类等。 (如图3)
瓜叶菊
紫罗兰
寒害:0度以上的低温对花卉的伤害, 使细胞原生质活力下降,根吸收能 力衰退。 冻害: 0度以下的低温对花卉的伤害, 组织内结冰而受伤害,导致原生质 脱水变形,或直接破坏原生质结构。
预防低温的措施: 1)选取抗寒品种 2)冷季来临前减少浇水量,并使植株 得到充分光照,积累更多养分提高抗 寒力。 3)对露地花卉秋末或入冬前施肥,冬 季适时浇冻水。 4)可覆盖落叶,塑料膜以挡风 5)对耐寒弱的花卉,用简单方法防寒 难以越冬的,用地窖、塑料棚、温室 设施等。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演示课件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但是又是相 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过程。发育是以生长为基础的, 但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因 此,在生长的同时,也有发育的过程。
由于植物的种类不同,它们的生长和发育类型以 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人类只有充分调查研 究每种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它们所需要的环境条 件,才能够创造并利用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和相应 的措施,达到改造、有效利用他们的目的,创造出良 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1.3 半冬性花卉(植物):它们属于冬性花卉和 春性花卉之间的类型,它们通过春化阶段时对温 度的要求不很敏感,在15oC以下即可完成春化, 但不能低于5oC。通过春化阶段的时间一般为1520天。
8
? 植物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 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通过春化阶段的方式
不一样,通常有两种: 种子春化:以萌芽的种子通过春化阶段; 植物体春化:以具有一定生育期的植株通过春 化阶段。大多数花卉植物是以植物体的形式通过 春化阶段的。
花卉生长到一定大小或株龄时才能开花,把到达开 花前的这段时期叫 花前成熟期 。
这段时间的长短因花卉种类或品种而异: ? (1)种间差别大:
短的──数日。如矮牵牛在短日照条件下,于子叶期就 能诱导开花。 长的──数年至几十年。瓜叶菊播种后需经过 8个月才能 开花。
牡丹播种后需 3-4年或4-5年才能开花。 欧洲落叶松需 10-15年才能开花。 一般草本花卉的花前成熟期短,木本花卉的较长。 ? (2)品种间也有差别:如唐菖蒲早花品种种植后 90天 就可开花。晚花品种需 120天。
牡丹所生命周期可达300-400年之久。 ? 草本花卉的生命周期较短:短则几日如短命菊;
──1年、2年、数年如翠菊、凤仙花等。
花卉的生长PPT课件
(三)春化作用和光周期作用 的关系
1 关系:既相互关联又可相互取代。 在自然界中,一般长日和高温(夏季)、
短日和低温(冬季)总是相伴的。 2 表现: ①高温“抑制”长日照,如不少长日照植物,
在高温下,即使在长光照条件下也不会开花 或大大延迟花期。 ②短日照可以代替低温(冬季)。 ③低温也可以代替光周期。
牡丹播种后需3-4年或4-5年才能开花。
欧洲落叶松需10-15年才能开花。
一般草本花卉的花前成熟期短,木本花卉的较长。
(2)品种间也有差别:如唐菖蒲早花品种种植后90天就 可开花。晚花品种需120天。
四、花卉发育的生理机制
(一)春花作用 1 定义:某些植物在个体生育过程中要求必
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 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 这个低温周期叫春化作用,也叫感温性。 2 分类:不同植物所要求的低温值和通过的 低温时间各不相同。依据要求低温值的不同, 可将花卉分为三种类型:
2分类:
①长日照植物:这类植物要求较长时间的光 照才能成花。一般要求每天有14-16小时的 日照。否则在较短的日照下,便不能开花或 延迟开花。
二年生花卉──需要长日照,才能开花。在春 天长日照下迅速开花。如瓜叶菊、紫罗兰。
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如锥花福禄考,在 春季长日照下开花。
②短日照植物: 这类植物要求较短的光照就能成花。在每天
日照为8-12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能促进开花, 而在较长的光照下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一年生花卉──春天播种发芽后,在长日照下 生长茎、叶,在秋天短日照下开花。 秋天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多是短日照植物, 如菊花、一品红在短日照下才能开花。
③中性植物:这类植物在较长或较短的光照 下都能开花。约在10-②春性植物 这一类植物在通过春化阶段时,要求的 低温值5-12度诱导才能开花,完成春化作用所需要 的时间较短,约为5-15天。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课件PPT课件
9/17/2024
Made by Doctor Wang Dianpei
三、花芽分化的类型
1.夏秋分化类型:6—9月进行,适宜温度 17-18℃,春季开花,如牡丹、梅花等木 本花卉;以及水仙、郁金香等球根花卉。
2.冬春分化类型:12—3月进行,如二年 生花卉、原产温暖地区的木本花卉。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 发育课件
§2-1 花卉生长发育的特性
一、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性
生命周期 指花卉一生中的变化。不 同种类花卉的生命周期长短差距甚大。
年周期 一年中生长发育的变化。 大多数多年生花卉在年周期中表现最
明显的有两个阶段:生长期和休眠期。
9/17/2024
Made by Doctor Wang Dianpei
根据对低温的要求不同,花卉可分为三 类:
9/17/2024
Made by Doctor Wang Dianpei
1.冬性植物:春化阶段要求低温,在0 -10℃温度下,30-70天完成春化作用, 近于0 ℃ 春化作用进行最快。如二年生花 卉月见草、毛地黄、虞美人等,以及多年
生早春花卉如鸢尾、芍药等。 2.春性植物:要求的温度5-12℃,5-15 天可完成春化作用。如一年生花卉、秋季
(1)种子春化:以萌芽种子通过春化阶 段。少数种类花卉属于此类,如香豌豆。
(2)植物体春化:以具有一定生育期的 植物体通过春化阶段,大多花卉属于此 类。
9/17/2024
Made by Doctor Wang Dianpei
(二)光周期作用
光周期:一日中明暗交替的时数。依据花卉 对日长条件的要求,可分为: 1 长日照植物:花芽分化时需满足14—16小时 日照时数。春季开花的植物,如瓜叶菊、紫罗 兰、福禄考等。 2 短日照植物:花芽分化时需8—12小时的短 日照下才能开花。秋天开花的植物,如菊花、 波斯菊、一品红等。 3 中性植物:花芽分化时10—16小时日照均可 开花,大丽花、香石竹、非洲菊、非洲紫罗兰、 花烟草等。
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解析
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解析花卉作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美化元素和园艺植物,其生长发育过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影响其生长的因素和调节方法。
一、种子发芽阶段种子是花卉生长发育的起点,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历吸水和膨胀,种子壳裂开,出现初芽的过程。
此时,种子释放出的激素和酶类在发芽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促使胚芽迅速伸长。
在适当的光照下,幼芽便能顺利地穿破土壤,冒出地面。
二、植株萌发阶段在种子发芽后,花卉植株的生长进入了萌发阶段。
萌发时,植物开始形成根系和叶片,同时不断扩大植株的茎部。
根系扎根地面,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为植物提供养分的来源,同时稳固植物的生长。
叶片则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并释放出氧气。
三、植物生长和开花阶段植物在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下,会进一步生长和开花。
此时,茎和根会不断地伸长,增加植物的高度和根系的深度,以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叶片也会逐渐变大,并形成更多的叶片,以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
同时,植物的开花过程也开始,花蕾逐渐形成并展开。
开花过程中,花卉会释放出花香吸引传粉媒介,实现花粉的传播和繁殖。
四、果实成熟阶段在植物开花后,花朵逐渐凋谢,转变为果实。
果实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形成是植物完成繁殖的关键环节。
果实中的胚珠经过受精和发育,逐渐形成种子。
同时,果实的外部也发生巨大变化,颜色逐渐转变为成熟的色彩,如红色或黄色,以吸引动物来分食果实,并将植物种子传播到其他地方,完成传播和繁殖的目的。
综上所述,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划分为种子发芽、植株萌发、植物生长和开花、果实成熟四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植物都会受到温度、湿度、光照、养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了促进花卉的良好生长,需要合理地调节这些因素,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适时的修剪和施肥也是帮助花卉生长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可以实现花卉生长的优化,让花卉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出美丽的色彩。
花卉的生长发育
(五)控制花芽分化的农业措施
促进花芽分化
剂,疏果,轻剪等。 少施N,减少水,枝梢摘心、扭梢、弯 枝、环剥、环割、倒贴皮、绞缢等,施掏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的生长调节
抑制花芽分化
剂,多留果、适当重剪、短截。
多施N,多灌水,喷促进生长的生长调节
第二节 花卉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一、花卉与温度的关系 二、花卉与光照的关系
(二)花芽分化的阶段
(1)生理分化期:是在芽内生长点内进行的生理变化,发 生在形态分化之前,外表无变化。 (2)形态分化期:进行的花部各个器官的发育过程,如先 是生长点凸起肥大叫花芽分化初期,后依次是花萼、 花冠、雄蕊、雌蕊的形成期。 (3)性细胞形成期:胚囊和花粉囊的发育成熟?花木类是 在第二年春季发芽以后,开花前才完成。
(一)花芽分化的生理机制
1、碳-氮比学说: 2、开花激素学说: 3、遗传基因控制论:
遗传基因控制论则认为,所有的细胞有同样的遗 传全能性,但不是所有的基因在一个细胞的任何时期都能表现出它们的活 性。那些控制花芽分化的基因,要等到外界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刺激后,就 会变得活跃或解除抑制,促进成花,而另一套外界条件和内部因素就不能 刺激有关开花的基因的活化,而只能刺激营养生长或休眠等基因的活性。
(2)湿生花卉
(3)中生花卉 (4)水生花卉
2.花卉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 种子发芽期: 幼苗期: 成苗期: 花芽分化期: 开花结实期: 种子成熟期: 休眠或半休眠期:
3、水质对花卉的影响 酸化处理:加入一定比例的有机酸、如 柠檬酸、醋酸或酸性化学物质、如硫酸亚铁 等。
四、 花卉与土壤
1、土壤化学性状与花卉的关系
1、温度与生长 一般植物夜间生长比白天快,这是由于 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积累后,供给夜间 细胞伸长和新细胞的形成,这种因昼夜有节 奏的变化影响到生长反应的情况,即为温周 期现象。
花卉栽培生长发育
一些当年夏秋开花的种类在当年生的新梢上 或花茎顶端形成花芽,如:紫薇、木槿、木 芙蓉等。
夏秋开花的宿根花卉,如:萱草、菊花、芙 蓉葵等。
三、花芽分化类型
4、多次分化类型
一年中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形成花芽。 茉莉、月季、倒挂金钟、一串红等四季开花的
花木及宿根花卉。
低温要求为5-12℃,约5-15d 即可通过春化。
➢ 一年生花卉:一串红、万寿菊、 鸡冠花等。
➢ 秋季开花多年生花卉:菊花、荷 兰菊、紫菀、小丽花等。
4、花卉的春化类型
① 冬性花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 春性花卉 ③ 半冬性花卉
低温要求为5-12℃,约5-15d 即可通过春化。
➢ 一年生花卉:一串红、万寿菊、 鸡冠花等。
➢ 呼吸加快,核酸、蛋白 质、游离氨基酸及赤霉 素含量增加
➢ 利用赤霉素代替低温作用
低温和外施赤霉素对胡萝卜开花的效应 左:对照 中:未冷处理,每天施用10μgGA 右:冷处理8周
3、春化作用的机理(二年生天仙子 )
(小麦 )
4、花卉的春化类型
① 冬性花卉 ② 春性花卉 ③ 半冬性花卉
0-10℃,30-70d内完成春化, 在近0℃温度下进行最快。
1、春化作用的时期、部位及刺激传导
(1)时期
➢ 萌发种子期:冬黑麦草、香豌豆等
➢ 幼苗期:羽叶甘兰、月见草、雏菊、金 盏菊、三色堇
(2)部位 ➢ 茎尖或幼叶的正在分裂的细胞或组织
(3)传导 ➢ 春化素
☺ 天仙子嫁接试验证明可传导 ☺ 菊花嫁接试验证明不能传导
2、春化作用的生理生化变化
(1)变化 (2)在栽培上应用
(三)光周期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质和光周期诱导
➢ 光周期(photoperiod) :一天之中白天 和黑夜的相对长度。
➢ 光周期现象 (photoperiodism) :植物 对白天和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称为光周 期现象。
光周期的反应类型
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 SDP)
即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大豆、菊花、苍耳、 晚稻、高粱、紫苏、黄麻、大麻、日本牵牛、美洲烟草等,这类植 物通常在秋季开花。
需要春化的植物,经过低温春化后,往往还要在较高温度 和长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因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过程只对植物开花 起诱导作用。
需春化的植物
大多数二年生植物(如萝卜、胡萝卜、白 菜、芹菜、甜菜、荠菜、天仙子等);
一些一年生冬性植物(如冬小麦、冬黑麦 、冬大麦等);
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牧草)。
春化作用的条件
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 LDP)
如小麦、油菜、菠菜、甜菜、天仙子、胡萝卜、芹菜、洋葱、金光菊等 ,这类植物通常在夏季开花。
日中性植物(day-neutral plant, DNP)
在任何日照长度下都能开花的植物。如黄瓜、茄子、辣椒、四季豆、棉 花、蒲公英、四季花卉等。这类植物的开花对日照长度要求不严, 一年四季均能开花。
者称为花图式。
花程式用字母、符号和数字表明花各部分的组成、 排列、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公式。
花程式的表述方法
为以花叶的种类和数目作为花组成的表示式。以K表示花萼,C 表示花冠,P表示花被,A表示雄蕊群,G表示雌蕊群,如东北堇 菜(Viola mandschurica)的花程式为↓K5-C5A5G[3]),郁 金香(Tulipa gesneriana)的花程式为*P3 3A3 3G[3],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的花程式为*K5C5A5G[5] 。 *表示放射对称花,↓表示左右对称花,G(下面有一横线)表示子 房上位,G(上面有一横线)表示子房下位,G(上下各一条横 线)表示子房半下位,[]表示连合, R.J.Pool(1929)采用 了许多花程式,一如他用Ca3 Co5S-P-表示金凤花 (Ranuneulus acris var.japonieus pleniflorus) 的花程式 那样, Ca表示萼、Co表示花冠,S表示雄蕊,P表示雌蕊,∞表 示花蕊数多于10。花程式不同于花图式,它不能表示出花叶的排 列。
低温和时间 低温是春化作用的主要条件之一,对大多数要
求低温的植物而言,最有效的春化温度是1~ 7℃。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1℃到9℃范围 内都同样有效。 植物的原产地不同,通过春化时所要求的温度 也不一样。
氧气、水分和糖分
植物在缺氧条件下不能完成春化;
双重日长(dual daylight)类型
有些植物,花诱导和花形成的两个过程很明显的分开,且要 求不同的日照长度
长-短日植物(long-short day plant, LSDP):如大叶落 地生根、芦荟等,其花诱导过程需要长日照,但花器官的 形成则需要短日条件。
短-长日植物(short-long day plant, SLDP):如风铃草 、白三叶草、鸭茅等,其花诱导需短日照,而花器官形成 需要长日条件
而对短日植物而言,日长必须小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 ,而日长超过其临界日长时则不能开花,但日长过短也不 能使短日植物开花,可能是因为光照时间不足,植物缺乏 营养物质之故。如短日植物菊花,在日长只有5~7h时, 开花明显延迟。
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
达到一定生理年龄的植株,只要经过一定 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在不 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 刺激的效果而诱导植物开化,这种现象称 为光周期诱导 。
中日性植物(intermediate-day plant,IDP):只有在一 定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延长或缩短日照长度均抑 制其开花
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指昼夜周期中诱
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 需的最短日照。
对于长日植物来说,当日长大于其临界日长时,即可诱导 开花,且日照越长开花愈早,在连续光照下开花最早。
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导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叶片。 但植物的成花部位是茎尖端的生
长点,说明光周期刺激可以传递 。
春化作用
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 )
我国北方农民很早就应用了“闷麦法”,即把萌发的冬小 麦种子闷在罐中,经过在0~5℃低温处放置40~50d 处 理后,就可在春季播种,当年获得收成。
2 成花诱导与花序的发育
花序的发育主要指分生组织从营养型 向花序型的转变。
➢ 营养生长的植物为何进入感受态? ➢ 感受态植物如何接受外界因子?
植物花序的发育既受外界环境因子的 诱导,更重要的是由内在的遗传基因 决定的。(如:EMF基因:抑制生殖生 长,保持营养生长)
成花诱导
✓ 光质和光周期诱导 ✓ 春花作用途径 ✓ 自主途径 ✓ 赤霉素或碳水化合物诱导 ✓ 开花抑制途径
植物的开花是由遗传物质、环境及其基因 与环境互作的结果
1 花的发育与同源异型突变
1.1 花的发育
植物的发育是从胚开始,地下部分由根尖发育形 成,地上器官则是由茎尖发育而来。
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
花器官
苞片原基
花芽原基(决定性)
花序型 营养型
花程式的定义
为了简单说明一朵花的结构,花的各部分组成, 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或图案把 一朵花的各部分表示出来,前者称为花程式,后
第5章 花的发育(重点)
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折点就是 花芽分化。所谓花芽分化(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是指成花诱导之后,植 物茎尖的分生组织(meristem)不再产生 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分化形成花或花序 的过程。
花的发育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 仅仅是形态上的巨大变化,而且在开花之 前, 植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