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概述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
诊断心电图知识点总结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反映心脏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
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由心脏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所产生,这种电活动可以在体表上被检测到并记录下来。
心电图的记录是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的电活动传导到纸上形成图形来完成的。
心电图的记录包括心电图波形(P波、QRS波和T波)和时间间隔的测量,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可以获得心脏的许多信息,例如心率、心律、心室肥大、心室复极化异常等。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是心房去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房收缩。
在心电图上,P波通常应该是正向的,并且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2. PR间期:PR间期是P波结束到QRS波开始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心房去极化到心室去极化的传导时间。
正常情况下,PR间期的持续时间应该在0.12-0.20秒之间。
3. QRS波:QRS波是心室去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室收缩。
在心电图上,QRS波通常应该是对称的,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4. ST段:ST段是心室去极化到复极化的时间间隔,它代表心室肌收缩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ST段应该是等电位水平的,并且与基线平行。
5. T波:T波是心室复极化的电活动,代表心室舒张。
在心电图上,T波通常应该是对称的,形态规则,持续时间正常。
6. QT间期:QT间期是心室去极化的整个时间间隔,它代表心室去极化的总时间。
正常情况下,QT间期的持续时间应该在0.35-0.44秒之间。
以上是正常心电图的一些特征,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诊断心电图的异常情况。
三、心律失常的诊断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搏动节律异常,主要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律不齐等情况。
心电图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常见的心动过缓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在心电图上,可以通过测量RR间期和观察P波与QRS波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心动过缓的类型。
心电图操作规范PPT课件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外界干扰和误差,如电磁干扰、电极移动等。
记录纸质量
确保使用高质量的记录纸,以保证心电图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记录时间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记录时间,以确保能够捕捉到异常的心电图波形。
心电图操作质量评估与改进
定期评估
定期对心电图操作过程进行质量 评估,检查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
THANKS
感谢观看
心电图操作规范ppt 课件
目录
• 心电图概述 • 心电图操作流程 • 心电图解读 • 心电图操作规范与标准 • 心电图操作实践与案例分析
01
心电图概述
心电图的定义和作用
定义
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 估心脏功能。
作用
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辅助评估 心脏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性。
反馈与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反馈问题并 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心电图操作
质量。
培训与教育
对心电图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和教育,提高其技能和知识水平。
05
心电图操作实践与案例分 析
心电图操作实践
操作前准备
确保心电图机正常工 作,检查电源、电极 片、导线等是否完好。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 态,避免剧烈运动, 去除金属饰品等干扰 因素。
心电图的基本组成
01 02
心电图导联
心电图导联是将电极放置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 通常包括12个导联,包括六个肢体导联(Ⅰ、Ⅱ、Ⅲ、aVR、aVL、 aVF)和六个胸导联(V₁至V₆)。
心电图波形
心电图波形是由心脏电活动产生的电压变化形成的图形。正常情况下, 心电图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U波等。
心电图检查是检查什么的
心电图检查是检查什么的标题:心电图检查是检查什么的引言概述: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
那么,心电图检查到底是检查什么的呢?接下来将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解释。
一、心脏的电活动1.1 心脏的起搏与传导心脏是一个自主跳动的器官,心脏的起搏和传导是由心脏内部的一组特殊细胞负责的。
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反映了心脏起搏和传导的情况。
1.2 心脏的节律心脏的节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规律性和频率。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了解心脏的节律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情况。
1.3 心脏的兴奋传导心脏的兴奋传导是指心脏内部电信号的传导路径,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兴奋传导是否畅通,是否存在传导阻滞等情况。
二、心脏的功能状态2.1 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血,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否正常。
2.2 心脏的负荷心脏的负荷是指心脏在不同情况下承受的负荷大小,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在负荷下的工作情况。
2.3 心脏的供血情况心脏是一个高度代谢的器官,需要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供血情况是否充足,是否存在缺血等情况。
三、心脏的病变3.1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心脏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肌梗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3.2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的一种表现,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程度。
3.3 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瓣膜病变是心脏结构异常的一种表现,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四、心脏的药物治疗4.1 心脏药物的作用心脏药物是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4.2 心脏药物的调整心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指导心脏药物的调整。
4.3 心脏药物的监测心脏药物的治疗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监测,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
基本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概述
▪ 内膜下---ST段↓ ▪ 外膜下---ST段↑ ▪ 穿壁性---ST段↑(更高)
基本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概述
第32页
坏死型QRS波群改变
1. Q波 2. QS型 3. 增高R波 4. Qrs型 5. 在不应该出现Q波导联上出现Q波 6. 新发生q波 7. 正常QRS波形次序改变 8. R波振幅显著减小 9. 无Q波型心肌梗死
幅度:
l 胸导联 ↑ >1.3mv 不应出现 ↓异常 l 胸导联、 标准导联(R为主时)↓ <0.1mv 异常
意义:MI、LVH、肺心病、CR/LBBB、心包炎、心肌炎
l
心肌病、药品、电解质紊乱
巨大T:常见V3~V6
l 心肌缺血引发底部增宽,QRS↓ l 急性心梗早期/变异型心绞痛表现;
基本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概述基本 Nhomakorabea电图的临床意义概述
第22页
室性颤动
QRS-T消失,出现形态、大小不一样、不规则颤动波
基本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概述
第23页
ST段
幅度:↓ <0.05mv
↑<0.1mv V1~V3: 0.3mv 非弓背
时限:>0.12S 疑心肌缺血 形态:
ST异常抬高:
心梗、变异型心绞痛 心包炎 正常变异、早期复极
二尖瓣型p波
l常见二尖瓣疾患
l 挫折/双峰
l >0.11 s 幅度正常
l LA肥大
l I、II、V1 清楚
基本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概述
第7页
右房肥大
l 诊疗标准: 1. PII、III、AVF高尖,电压>0.25mv 2. P波时间正常
基本心电图的临床意义概述
第8页
左房肥大
心电图的详细概述
心电图的详细概述心电图是从体表记录的心脏电位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
心电图机它可以反映出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位变化。
在心电图记录纸上,横轴代表时间。
当标准走纸速度为25mm/s时,每1mm代表0.04s;纵轴代表波形幅度,当标准灵敏度为10mm/mV时,每1mm代表0.1mV。
1、心电图的典型波形心电图典型波形如图1-1-1所示。
以下所述的心电图各波形的参数值,是在心电图机处于标准记录条件下,即:走纸速度为25mm/s、灵敏度为10mm/mV时记录得出的值。
P波:由心房的激动所产生。
前一半主要由右心房所产生,后一半主要由左心房所产生。
正常P波的宽度不超过0.11s,最高幅度不超过2.5mm。
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的电激动过程,称QRS波群的宽度为QRS时限,代表全部心室肌激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人最高不超过0.10s。
T波:代表心室激动后复原时所产生的电位。
在R波为主的心电图上,T波不应低于R 波1/10。
U波:位于T波之后,可能是反映心肌激动后电位与时间的变化。
人们对它的认识仍在探讨之中。
2、心电图的典型间期和典型段P-R间期:是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的相隔时间。
它代表从心房激动开始到心室开始激动的时间。
这一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加长的趋势。
QRS间期:从Q波开始至S波终了的时间间隔。
它代表两侧心室肌(包括心室间隔肌)的电激动过程。
S-T段:从QRS波群的终点到T波起点的一段。
正常人的S-T段是接近基线的,与基线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0.05mm。
P-R段:从P波后半部分起始端至QRS波群起点。
同样,正常人的这一段也是接近基线的。
Q-T间期:从QRS波群开始到T波终结相隔的时间。
它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
正常情况下,Q-T间期的时间不大于0.04s。
3、正常人的心电图典型值P波:0.2mV;Q波:0.1mV;R波:0.5~1.5mV;S波:0.2mV;T波:0.1~0.5mV;P-R间期:0.1~20.2S;QRS间期:0.06~0.1s;S-T段:0.12~0.16s;P-R段:0.04~0.8s。
心电图报告解读
心电图报告解读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通过观察心电图的波形和特征,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脏健康状况。
下面我们将逐步解读心电图报告,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一、报告概述在开始解读心电图报告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报告的概况。
心电图报告通常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记录时间、心电图波形图、心率、心律、P波、PR间期、QRS波群、QT间期等内容。
这些信息都是解读心电图的重要依据。
二、心率分析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在心电图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R波的间距来计算心率。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正常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钟之间。
如果心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心脏存在问题,如心律失常或心脏疾病。
三、心律分析心律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应该有规律性,即R波到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如果心律不规则,则可能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
心律失常的存在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四、P波分析P波是心脏收缩的一部分,反映了心房的兴奋和收缩。
通过观察P波的形状、振幅和持续时间,可以判断心房的正常与否。
正常情况下,P波应该是圆顶向上的波形,并且持续时间在0.06秒左右。
如果P波异常,可能意味着存在心房扩大、心房肥大等问题。
五、PR间期分析PR间期是指P波开始到QRS波群开始的时间间隔,反映了心房传导到心室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PR间期应该在0.12-0.20秒之间。
如果PR间期过短或过长,可能意味着心房传导存在问题,如心房传导阻滞等。
六、QRS波群分析QRS波群是心脏收缩的一部分,反映了心室的兴奋和收缩。
通过观察QRS波群的形状、振幅和持续时间,可以判断心室的正常与否。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应该是尖峰状的波形,并且持续时间在0.06-0.10秒之间。
如果QRS波群异常,可能意味着存在心室肥大、心室扩大等问题。
心电图的绘制
心电图能够检测心脏康复治疗前后心 脏电活动的变化,用于评估康复治疗 的效果。
预测心脏病复发风险
心电图的某些指标能够预测心脏病复 发的风险,为患者的后续管理和治疗 提供依据。
04
心电图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确保心电图机正常工作
保持安静状态
在开始心电图检查前,应检查心电图机的 各项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导联线和电极片 完好无损。
可能无法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
02
受多种因素影响
心电图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生理状态、药物使用
等。因此,在解读心电图结果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避免误
诊和漏诊。
03
对心律失常敏感度不高
对于一些心律失常的敏感度不高,如房颤、室性早搏等。因此,对于这
些心律失常的诊断,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
诊断心脏疾病
诊断心律失常
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心电图能够准确记录心脏电活动的节 律和波形,用于诊断各种心律失常, 如房颤、室性早搏等。
心电图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也有 重要价值,能够发现心脏结构异常导 致的电生理改变。
诊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心电图能够检测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的特征性变化,如ST段抬高或压低, T波倒置等,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 依据。
注意电压和电轴变化
心电图中的电压和电轴变化也可能提示心脏疾病,如左心 室肥厚、右心室肥厚等,医生应根据这些变化进行相应的 诊断和治疗。
心电图的局限性
01
心电图仅反映心脏电活动
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的电活动,不能反映心脏的机械活动和其他生理功
能。因此,对于一些机械性心脏疾病,如心瓣膜病、心肌病等,心电图
心电图V2-V6高尖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V2-V6高尖是什么意思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在心电图上,V2-V6高尖表现为较高的QRS波幅度和顶峰部分的尖锐程度增加。
该现象通常与多种情况有关,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1. 左室肥厚:该情况是心室壁增厚的结果,通常和长期高血压、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等病症有关。
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血压,调整饮食结构,以及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 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脏节律紊乱,能够引发V2-V6高尖的心电图表现。
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药物治疗,但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也可能需要进行电击治疗或手术治疗。
3.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心脏血流不足所导致的一种病症,能够引发V2-V6高尖和其他心电图异常。
治疗包括急性期的抗凝治疗、镇痛、抗心绞痛以及增强心脏重建的积极治疗。
4. 妊娠:妊娠期妇女的心电图常常表现为V2-V6高尖,这通常是由于心脏本身适应妊娠的生理状态而引起的,通常不需要治疗。
注意事项:1. 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但如果发现心电图异常或有相关症状,仍需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诊疗。
2. 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不能单独自我调整或停止药物使用。
3. 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病症,需要患者按时复查、定期监测,以更好地掌握病情变化。
4. 心脏病患者应该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运动和饮食习惯,以维持身体健康。
总之,心电图V2-V6高尖是一种常见而且有多种潜在原因的心电图异常。
有效的治疗需要在严密监测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订,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
同时,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注意日常保健和生活习惯调整,以减少病情的恶化风险。
心电图检查进行心电图检查要注意什么吗心电图检查是一种通过检测心脏电活动来诊断心脏病的方法。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运动:在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前,需要保持身体状态相对平稳,避免剧烈运动、大量饮食或饮酒等活动,以避免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
心电图概述
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的记录
01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信号检测和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技术。
心脏电活动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
02
心脏电活动是心脏功能的基础,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电活动的
传导阻滞
3 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
传导阻滞等,可引起心脏 停搏和心衰。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初步诊断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心 脏是否存在异常。
疗效评估
对于治疗后的心脏病患者,心电 图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如心肌缺 血的改善情况等。
病情监测
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脏病患者,心 电图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如心肌 缺血的发作等。
诊断辅助
心电图可以辅助其他检查手段, 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进一步明确诊断。
Part
03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心电图基本知识ppt课件涵盖了心 电图的基本概念、原理、正常心 电图的波形特征以及异常心电图 的分析等内容。
02
通过本次学习,学员们可以掌握 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为临床实践 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电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和 掌握新的心电图技术和知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为患者提供更 加优质的服务。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电压计
电压计用于测量心电信号的幅度 ,并将幅度转换为可记录的波形 。
心电图怎么看图解基本知识
心电图怎么看图解基本知识概述:每一次正常心动周期的心电图由以下各波组成:①心房除极波,称为P波;②心室除极波,称为QRS波群;③心室复极波,称为T波;④T波后的小波,称为U波。
正常心电图心电图波示意图:一、P波:呈钝圆形,可有轻微切迹。
P波宽度小于或等于0.11秒,振幅小于或等于0.25毫伏。
二、PR间期:由P波起点至QRS波群起点的时间。
一般成人为0.12~0.20秒。
三、QRS波群:两心室除极和最早期复极过程的电位、时间变化。
1、QRS波群时间:正常成人是0.06~0.10秒,儿童是0.04~0.08秒。
2、QRS波群振幅: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L导联R波小于或等于1.2毫伏,aVF导联R波小于或等于2.0毫伏。
aVR导联R波小于或等于0.5毫伏。
心前导联:V1、V2导联呈rS型、R/S<1,RV1不超过1.0毫伏。
V5、V6导联主波向上,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毫伏,R/S>1。
V3导联R波同S波的振幅大致相等。
四、Q波:除aVR导联呈QS或Qr型外,其他导联Q波的振幅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且无切迹。
正常V1、V2导联不能有Q波,但可呈QS波型。
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塞等。
五、S-T段:正常任一导联S-T向下偏移都不超过0.05毫伏。
S-T段超过正常范围下移常见于心肌缺血或劳损。
正常S-T段向上偏移,在肢体导联及心前导联V4-6不应超过0.1毫伏,心前导联V1—3不超过0.3毫伏,S-T 上移超过正常范围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
六、T波:T波钝圆,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随之较快下降,形成前肢较长、后肢较短的波形。
T波低平或倒置,常见于心肌缺血、低血钾等。
七、Q-T间期:Q-T间期同心率有密切关系。
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
一般心率70次/分左右时,Q-T间期为0.40秒。
Q-T间期延长一般为心动过缓、心肌损害、心力衰竭、低血钾、冠心病等。
心电图大致正常是意味着有问题吗
心电图大致正常是意味着有问题吗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以记录心脏电活动为目的,通过电导到皮肤表面的电信号变化,通过测量、记录等手段对心脏电信号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分析,以反映心脏的功能和状态。
心电图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检查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并了解病情变化。
心电图大致正常,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也并不一定就需要治疗。
本文将从心电图大致正常的意义、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心电图大致正常的意义心电图大致正常是什么意思呢?心电图大致正常是指心电图的形态、波群和间期等在正常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
但是,这并不代表完全正常,仍然有可能存在一些亚健康情况或潜在的疾病风险。
1.亚健康状态在生活中,许多人的身体状况不尽如人意,但不至于出现明显症状,这就可以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心电图大致正常的人也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危害虽然没有疾病那么直接,但却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
2.潜在疾病风险心电图大致正常的人也可能存在潜在的疾病风险,如以前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或者有家族病史、慢性疾病等。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需要认真监测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检查,以及调整生活习惯,以保持身体健康。
二、治疗方法当出现心电图大致正常时,并不代表不存在任何问题,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关的治疗措施。
1.针对亚健康状态,需要注意预防措施(a)注意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多食水果、蔬菜等,不吃过多高脂肪、高糖、高盐、高胆固醇的食物。
(b)加强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排毒、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
(c)积极减压,保持良好的心态,多进行一些如瑜伽、放松等活动,帮助身体放松,消除焦虑情绪,预防情绪疾病。
2.针对潜在疾病风险,需要制定针对性治疗计划(a)根据疾病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高血压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肾脏病需加强关注、对糖尿病所做的治疗等等。
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方法,注意事项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检测心脏电信号记录心脏功能的无创检测方法。
它可以用于诊断心脏病、评估心脏功能和监测心脏治疗效果等多种用途。
那么,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呢?一、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是通过对心脏电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得出的。
正常情况下,心电图可以显示出以下信息:1. 心率: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
婴儿和小孩的心率通常更快。
2. 心律:正常情况下,心律应该是规则的。
如果心律不规则,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
3. 心电轴:心电轴是心脏电信号传播方向的一个指标。
正常情况下,心电轴应该在区间-30°到90°之间。
4. 心肌缺血:如果心肌缺血,心电图可能显示为ST段压低。
5. 心肌梗死:如果心肌梗死,心电图可能显示为ST段抬高、Q 波增宽,T波倒置等。
6. 心肌肥厚:如果心肌肥厚,心电图可能显示为心电轴左偏、QRS波增宽等。
除了上述信息之外,心电图还可以用于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等。
二、治疗方法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测出很多心脏疾病,例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病等,针对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不同。
1. 心律失常:如果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药物来维持心律。
例如,心跳过缓的患者可能会使用β受体激动剂来增加心率。
2.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如果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以减少血栓的形成。
此外,患者也可以接受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等介入治疗方法。
3. 心肌病:如果患者出现心肌病,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例如,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被认为对治疗心肌肥厚和扩张型心肌病有效。
除了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外,心脏起搏器和心脏除颤器也是治疗某些心脏疾病的有效方法。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避免使用化妆品和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
心电图怎么做
心电图怎么做心电图概述心电图是指对心脏电活动的检测和记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测量心脏电位变化,可以了解心脏的脉搏、节律、传导速度、心脏负荷等情况,对心律失常、心脏缺血、心肌病变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检查方法1. 患者准备:检查前需脱去上身衣服,戴好地线和胸导联;不要喝咖啡、茶、可乐等带有咖啡因的饮料,并在检查前用温水将双手和双脚洗净。
2. 布置仪器:将心电图记录仪插上电源并打开,放置在离患者10—20厘米的地方,如果使用12导联心电图机,还需连接好胸导联并粘好导电胶片。
3. 配置导联:将每个电极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使其与心脏相连,以记录出完整的心电图形态。
4. 开始记录:在导联配置完成后,启动心电图记录仪并告诉患者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以免注册到干扰信号,记录时间一般在5--10分钟左右,如需记录更长时间的可选择24小时心电图记录。
心电图的治疗方法心电图是一种诊断手段,不具备治疗作用。
但能为医生提供诊断信息,指导医生对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用药选择,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心电图能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心电波形,如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对于心电图检查发现的病理波形,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加以分析,进一步进行综合诊断。
健康人群可以通过心电图的检查了解自己的心脏状况,及时发现心脏疾病,进而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
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1. 患者需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以避免影响心电图检查的准确性。
2. 心电图检查前,患者需正确预测和配戴导联,以确保记录出完整的心电图形态。
3.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该保持安静,尽量不要说话或移动身体,以避免检查结果出现误差。
4. 心电图是一次低剂量的放射线检查,能量很小,对人体无任何伤害。
但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及少年儿童应根据医嘱谨慎采取,确保检查安全。
5. 心电图检查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晕厥、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检查,并寻求医生帮助。
心电图机概述课件
3 心电图机的发展
心电图机的发展历程
心电图机的技术革新
数字化心电图机: 将模拟信号转换 为数字信号,便 于存储、传输和 分析
无线心电图机: 通过无线网络传 输心电图数据, 方便医生实时查 看和诊断
便携式心电图机: 体积小、重量轻, 便于携带和使用
2 心电图机的应用
心电图机的临床应用
01
诊断心律失常: 心电图机可以 检测到心律失 常的异常信号, 帮助医生诊断
和治疗。
02
监测心脏功能: 心电图机可以 监测心脏功能, 如心室率、心 房率等,帮助 医生评估心脏
功能。
03
评估心脏疾病: 心电图机可以 评估心脏疾病, 如心肌梗死、 心绞痛等,帮 助医生制定治
心电图机的功能
01 记录心脏活动:通过心电图机可以记录心脏 的电活动,包括心电图波形、心率、心律等。
02 诊断心脏病:心电图机可以诊断各种心脏病, 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03 监测心脏功能:心电图机可以监测心脏功能, 如心输出量、心室功能等。
04 指导治疗:心电图机可以指导治疗,如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等。
心电图机的结构
心电图机主要由主 机、显示器、键盘、 打印机等部分组成。
键盘用于输入参数 设置、选择心电图
模式等操作。
主机内部包括放大 器、滤波器、A/D 转换器、微处理器
等部件。
打印机用于打印心 电图报告,包括波 形、参数、诊断结
果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心 电图波形,包括单 导联、多导联、彩 色心电图等模式。
便患者随时随地监测
谢谢
疗方案。
04
监测心脏手术: 心电图机可以 监测心脏手术 过程中的心电 活动,帮助医 生实时了解手
心电图参数及正常范围是
心电图参数及正常范围是一、心电图参数及正常范围1. 心率:正常范围为60-100次/分钟。
心率偏低称为心动过缓,偏高称为心动过速。
2. R-R间期:指两个R波之间的时间间隔,正常范围为0.6-1.2秒。
R-R间期偏短可能是由于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原因引起,偏长则可能是由于窦性心律不齐等原因引起。
3. P波:代表心房除极过程,正常范围为0.08-0.12秒。
P波的增宽可能是由于房室传导阻滞、房颤等原因引起,P波的缺失可能是由于房性停博、心房颤动等原因引起。
4. PR间期:指从P波的开始到Q波的开始的时间间隔,正常范围为0.12-0.20秒。
PR间期延长可能是由于房室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缩短可能是房室早搏等原因引起。
5. QRS波群:代表心室除极过程,正常范围为0.06-0.10秒。
QRS波群的增宽可能是由于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原因引起。
6. QT间期:指从Q波的开始到T波的结束的时间间隔,正常范围为0.36-0.44秒。
QT间期延长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7. ST段:指从QRS波群的结束到T波的开始的水平段,正常范围为-0.5-0.5毫伏。
ST段的抬高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
8. T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正常范围为0.16-0.36秒。
T波的倒置或宽厚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二、治疗方法1. 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是指在心脏停跳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心脏重新开始跳动。
包括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等。
2. 药物治疗:心电图异常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
例如心律平、贝塔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用来控制心律失常,一氧化氮等药物可以用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
3. 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是植入在病人体内的一个小装置,通过电极与心脏连接,可在需要时向心脏输送电信号,以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
常见的有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
三、注意事项1. 了解病史: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以及药物过敏等情况,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
正常心电图ppt课件
解心脏在运动状态下的功能和耐受能力。
监测心脏起搏器功能
03
对于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电图可以监测起搏器的功能和
设置,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评估心脏康复效果
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评估药物治疗对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如抗 心律失常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等。
评估非药物治疗效果
心电图可以评估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如心脏康复训练、心脏手术等, 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和治疗效果。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异常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05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诊断心脏疾病
01
诊断心律失常
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为心
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02
诊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心电图能够检测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变化,如ST段抬高或压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波倒置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心脏疾病。
预测心脏事件风险
心电图的某些特征可以预测患者未来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如心肌梗 死、心力衰竭等,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正常心电图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心电图概述 • 正常心电图的特征 • 正常心电图的解读 • 正常心电图与异常心电图的对比 •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01
心电图概述
心电图的定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记录心 脏电活动变化的一种图表,可 以反映心脏的电活动变化。
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 病的常用手段。
形成心电图。
心电图的导联
心电图的导联是指心电图机上与患者体表接触的电极,用于记录心脏电活动的电位 变化。
心电图是检查什么的
心电图是检查什么的心电图概述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检测心电信号的变化,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和诊断。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节律和传导以及心肌的损伤和缺血程度,是临床心电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电图的检查过程非常简单,患者只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躺平或坐下,将电极贴在胸部和四肢,通过电测量仪器记录心电信号,完成操作后即可离开。
心电图的治疗方法由于心电图是一种诊断工具,而非治疗手段,因此并不存在针对心电图的特别治疗方法。
但是,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可以为其他治疗提供指导,例如:1. 根据心电图结果,对患者进行心脏疾病相关的治疗方案。
如心脏起搏器或心脏手术等。
2. 根据心电图结果对有心律失常等情况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症状并减轻病情。
心电图的注意事项心电图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但在检查之前仍需注意以下事项:1.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尽量避免食用较多的咖啡因或其他刺激性物质。
2.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告知医生自己有无患有心脏疾病、糖尿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3.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要放松身体,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或改变呼吸方式。
4.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解开紧身的衣物,以便测试仪器能够方便地粘贴电极并测量心电信号。
5. 对于有心脏安装物(如起搏器)的患者,需要在检查前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操作。
总之,心电图是一项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疾病,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心电图说心肌梗塞需要复查吗一、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血流不畅造成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心肌梗塞常常会出现心电图异常,如ST段抬高、T波倒置、Q波增宽等,但部分患者可能在最初心电图未出现明显异常,需要多次检查才能确诊。
因此,在发现异常心电图的同时,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多项因素来诊断心肌梗塞。
如果经过多次检查确诊为心肌梗塞,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二、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1.急诊处理急诊治疗方案包括:(1)止痛:心肌梗塞患者常常表现为胸痛,需要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区别
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区别当患者在临床接受治疗时,医生通常都会建议患者做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医院最为普及的检查仪器之一,也是医护人员在临床或者常规检查最常见的医学仪器。
通常做心电图有两种方式,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有的医生会建议患者做动态心电图。
但是有些患者却不太了解普通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区别。
文章主要介绍两种心电图的具体操作方式和各项功能的区别,以供参考。
一、心电图的概述和主要作用心电图的使用已经成为现在医学上体检、看诊、临床不可缺失的一种检查修改方式,在心内科诊室更是尤为常见。
患者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进入医院就诊,心电图和听诊器都是最简单、最方便、最快速了解患者心率状态的工具。
但是在做心电图时,如果心电图数据显示异常,并不能代表患者一定有心血管疾病。
在我们常见的其他除心血管之外的疾病,也有可能导致患者在做心电图时数值出现改变,比如:高血钙、低血钙、低血钾、高血钾、过度换气、缺氧,甚至人的情绪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心电图的数据出现异常。
如果心电图的数值正常,也并不能排除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
因为有些心血管疾病,只要在不发病的情况下,心电图监测有可能是正常的数值。
心电图通常是对患者出现心律不齐或者心率出现改变的检测具有意义,但是正常人和有些患者的心律和心率改变可能是瞬间性的。
任何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电图发生改变时,通常只是在病发时才能捕捉到信号。
所以为了弥补普通心电图的不足之处,现在大部分医生都建议患者采用动态性的心电图。
心电图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是比较准确的,比如:各种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QT间期异常等;如果患者的心房或者心室出现增大的情况,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心电图监测方式可以在临床有效监测到患者的各项心率数据。
但是心电图并不能预测到患者是否会出现猝死,所以有些有基础性心脏病或者不常运动的人,在运动前都会用心电图来检测自己的心率情况,以起到预防效果。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绝对的,没有发现太过异常的问题,也不能排除各种猝死的风险。
心电图解释心电图解释
心电图解释心电图解释心电图解释: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检查方法。
心电图记录了心脏电流在不同时刻、不同部位的变化情况。
根据心电图的形态特点,医生可以判断患者心脏的电活动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心脏疾病的症状。
心电图的标准测量时间为10秒钟,可以检测到以下6个方面的信息:心率、心律、电轴、波形、增强和阻滞。
心率:一个正常心音周期的时间,一般为0.8秒到1.2秒。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正常成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
心律:心脏跳动的规律性。
正常心律是指心脏所有区域的跳动频率相等,节律准确,无央振。
电轴:反映心脏电流在空间上的传播路径。
正常情况下,心脏电轴介于-30度至+90度之间,以0度为轴,垂直于身体前后平面。
波形:包括R波、S波、Q波、T波等标志特征。
增强:指心脏一个区域的电流强度增大,对应的心电图特点为电压过高。
阻滞:St-T可能表示心肌缺血或缺氧。
心电图的治疗方法:对于没有心脏疾病的人,心电图没有特别的治疗方法。
但如果发现异常,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病史、体检等综合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不同。
比如,对于心房颤动,可以采用口服抗凝药物、消融术、药物治疗等方法;对于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也需要根据原因和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注意事项:1.检查前禁食及限制饮水,以免影响心电图的结果。
2.进行心电图检查时要放松身体,避免摆动,以免影响心电图波形。
3.患者需保持电极的清洁干净,以免影响心电图记录的质量。
4.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记录异常的情况,因此最好在月经期间避免进行心电图检查。
5.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注意身体的暴露程度,以尽量保护患者的隐私。
心电图可检查心绞痛吗心电图是一种无痛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如果出现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也可以作为一项常规检查手段,帮助医生确定病情。
心电图隔多久做第二次
心电图隔多久做第二次心电图是一种检测心脏电活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诊断许多心脏疾病和异常。
对于某些人来说,心电图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那么对于出现异常心电图结果的患者,应该隔多久进行第二次检查?有哪些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隔多久进行第二次检查1. 治疗后立即检查:对于一些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如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需要在治疗后立即进行第二次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
2. 7-10天后检查:如果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轻度异常,建议患者间隔7-10天进行第二次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3. 3-6个月后检查:如果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轻微异常,建议患者在3-6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检查,以确定病情是否有所改善或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每个患者来说,第二次检查的时间间隔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时间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心脏病或心律失常等情况,医生可能会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或控制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需遵循医生的嘱咐。
2. 心电复律:针对某些心律失常较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采用心电复律来重新恢复正常的心律,提高心脏健康水平。
3.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在手术前,医生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治疗。
三、注意事项1. 遵医嘱用药:如果医生开了药物治疗,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能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2. 控制情绪:情绪波动可能会导致心脏病病情加重,因此患者需要控制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腻的食物;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定期检查:对于患有心脏疾病或异常心电图检查结果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总之,心电图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现代医学仪器
医用X线诊断装置 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CT) 磁共振成像系统 (MRI) 核医学诊断仪器及设备 (ECT、PET) 超声设备 放射治疗装置 (钴60、X-刀、γ-刀) 医用光学仪器 (医用内窥镜等) 生理量测量仪器 (ECG、EMG、EEG、IBP、NIBP、 SaO2)、监护仪 电治疗类设备(起搏器、除颤器、高频电刀) 生化分析类仪器(质谱仪、色谱仪、血气分析、尿液分 析等)
(六)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信噪比定义为信号功率PS与噪声功率PN之 比,即 P S
N
S
PN
为了便于对信噪比作定量比较,常以输入 端短路时的内部噪声电压作为衡量信噪 比的指标,即 U No UNi AU
(七)零点漂移(Zero drift) 仪器的输入量在恒定不变(或无输入信 号)时,输出量偏离原来起始值而上、下 漂动、缓慢变化的现象称为零点漂移。
心音传感器 电磁超声血流计 染料稀释法 表面电极、针电极 温度传感器
DC~20Hz DC~20Hz DC~60Hz DC~0.1Hz
2.生物信息的处理
为了从检测到的信号中获得更多的有用信 息,同时使信息的特征更明确、更准确、更 直观
3.生物信息的记录与显示系统
直接描记式记录器 磁记录器 数字式显示器
掌握“三个基本知识”、培养“一个基本 能力”,即掌握医学电子类仪器的基本原
理、基本结构、基本电路;培养基本 应用能力(仪器分析、仪器设计、仪器维
护)
教学方法
课堂理论教学
验证性实验教学
设计性实验教学
三、主要参考书
1、余学飞,现代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华南理 工大学出版社,2007 2、John G.Webster,Medical Instrumentation Application and Design,Third edition,John Wiley & Sons,INC.1998 3、吴建刚,现代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维修,电子工 业出版社,2005 4、邓亲恺,现代医学仪器原理与设计,科学出版社, 2004
表面电极
心电( ECG ) 0.01~5mV 脑 电 ( EEG ) 2~200μV 肌电( EMG ) 0.02~5mV 胃 电 ( EGG ) 0.01~1mV 心 音 ( PCG ) 血流(主动 脉) 输出量 心阻抗 体温 1~300mL/s 4~25L/min 15~500Ω 32~40°C
生理模型建立 系统设计
医学仪器 设计步骤
N
实验样机研制
模型 是否正确 样机设计 是否合理
N
动物 实验 研究
Y
N
样机设计 是否合理
临床 实验
仪器的认证 与注册
医学仪器发展的重大事件
1、1816年发明了听诊器,1850年发明了临床体温 计 2、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由此开创了人体影 像诊断的先河(1901年NP 物理) 3、1903年荷兰生理学家艾萨文(William Einthoven)研制了第一台心电图仪并创立了肢体 标准导联测量方法(1924年NP生理) 4、1924年法国学者Berger采用头皮电极记录了人 脑的电活动,标志着脑电图机的诞生
第四节:医学仪器的设计原则
Design criteria for commercial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development 影响仪器设计的基本因素有五种,即信号 因素、环境因素、医学因素、经济因素和 时代因素,这些因素都是进行设计时考虑 的基本原则。 医学仪器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临床需求: Ideas often come from people working where health care is delivered,because clinical needs are most evident there.
8、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是一种谱分析方法,1973 年美国科学家保罗.老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 彼特.曼斯菲尔德独立地研制出临床实用的 磁共振成像仪MRI。不仅提供人体解剖图象, 还能提供特定部位的生理功能信息。(均 获2003年NP生理医学奖)
记录/显示
一、医学仪器的基本构成
1.生物信息的检测
根据生物信息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生理参量, 采用不同的方式(传感器和处理电路)
典型参数
幅度范围
频率范围 0.05~100Hz 0.1~100Hz 5~2000Hz DC~1Hz 0.05~2000Hz
使用传感器( 电极)类型 表面电极 帽状、表面或针状 电极 表面电极
发展预测
未来5年医学仪器的六大发展方向: 1、计算机相关技术:计算机辅助诊断、智 能器械、机器人和网络技术(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 系统),小型化生化和光学生物传感器融合 方式出现的仪器。 2、分子医学仪器:包括遗传诊断、遗传治 疗和组织工程化仪器以及生物传感器。
4.灵敏度(Sensitivity)
5.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 6.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7.零点漂移(Zero drift) 8. 共摸抑制比 (CMRR 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
(一)准确度(Accuracy) 准确度是衡量仪器测量系统误差的一个 尺度。准确度可理解为测量值与理论值之 间的接近程度。 理论值-测量值 准确度= 理论值
第一节 生物信息知识简介
一、人体系统的特征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它是由神 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等分系统组成,分系统间相互独立, 又保 持有机联系,共同维持生命。 器官的自控制系统 神经控制系统 内分泌控制系统 免疫控制系统
二、人体控制功能的特点
负反馈机制
5、1958年商品化的超声诊断仪问世 6、1972年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 (G.N.Hounsfield)将计算机技术和X射线 相结合,发明了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X-ray system,CT),使三维医学图像诊断成为现 实(1979年NP 生理学与医学奖)
(八)共摸抑制比 (CMRR 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 定义为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的 能力为共模抑制比,用下式表示:
Ad CMRR Ac
二、医学仪器的特殊性
被作用对象(人)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仪器的特殊性
1.噪声特性 2.个体差异与系统性 3.生理机能的自然性 4.接触界面的多样性 5.操作与安全性
4.辅助系统
二、医学仪器的工作方式
直接和间接 实时和延时 间断和连续 模拟和数字
第三节:医学仪器的特性与分类
一、医学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或称为静态参数 static characteristics)
1.准确度(Accuracy) 2.精密度(Precision) 3.输入阻抗(Input impedence)
(三)生理机能的自然性 在检测时,应防止仪器(探头)因接触 而造成被测对象生理机能的变化。因为只 有保证人体机能处于自然状态下,所测得 的信息才是可靠的、准确的。
(四)接触界面的多样性 为了能测得人体的生物信息、必须使传 感器(或电极)与被测对象间有一个合适 的、接触良好的接触界面。
(五)操作与安全性. 在医学仪器的临床应用中,操作者为医 生或医辅人员,因此要求医学仪器的操作 必须简单、方便、适用和可靠。 另外,医学仪器的检测对象是人体,应 确保电气安全、辐射安全、热安全和机械 安全,使得操作者和受检者均处于绝对安 全的条件下。
9、治疗类仪器:20世纪初,利用电磁波谱 不同频段(包括非电磁波谱的超声波)的 生理效应,研制了各种治疗仪器,代表的 有:心脏起搏器、高频电刀、激光刀、直 线加速器等
10、生化分析仪器:19世纪末出现,20世 纪得到得到长足发展,是利用谱分析方法、 电化学方法、各种分离技术等,对人体成 分进行离体分析。
(二)精密度(Precision) 精密度是指仪器对测量结果区分程度的 一种度量。表示从所选定的已知数据中可 能分辨的数值。
(三)输入阻抗(Input impedence) 通常称外加输入变量(如电压、力、压 强等)与相应应变量(如电流、速度、流量 等)之比为仪器的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Z为被测量的输入变量X1和另一 固有变量X2的比值。即 X1 Z X2 信号功率为
7、自1958年H.O.Anger研制成功医用Gama 照相机,核医学影像类仪器开始应用于临 床,基于给病人施加放射性标记药物,在 人体外部探测所发射的射线而成像的,随 着CT技术的发展,有ECT(放射性同位素断 层成像),单光子放射断层成像SPECT,正 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能提供生理代谢方 面的信息。
(一)噪声特性 从人体拾取的生物信号不仅幅度微小, 而且频率也低。必须尽量采取各种抑制措 施,使噪声影响减至最小。一般来说, 限 制噪声比放大信号更有意义。
(二)个体差异与系统性 人体个体差异相当大,用医学仪器作检测 时,应从适应人体的差异性出发,要有相应的 测量手段。 人体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测定人体某部 分的机能状态时,必须考虑与之相关因素的影 响。要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消除相互影响, 保持人体的系统性相对稳定。
3、家庭和自我保健类仪器:随着医学模 式由“生物——技术”模式向“生物— —心理——社会——技术”模式转化, 家庭和自我保健类仪器会越来越受到重 视,主要包括:家庭/自我监护与诊断、 家庭/自我治疗和远程医疗; 产品有:血尿生化指标和药物浓度的家 用诊断测试仪器、血糖水平检测仪、家 用智能化器械来控制治疗和“训导”病 人、床边监护等用于家庭和社区的远程 医疗设备、“低技术操作”的高技术产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