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合集下载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声音的产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及传播过程,掌握声音的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的方式,发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声音的鉴赏能力,感受声音的美妙和力量。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钟摆、铃、吹口哨等。

2. 实验器材:绳子、扁铁片、漆纸、激光笔等。

3. PPT、实验记录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发学生对声音的注意,让学生感受和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 呈现: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①实验一:通过敲击钟摆的方式产生声音。

请一名学生拿起钟摆,敲击一下,观察声音的产生。

然后请学生用笔记录实验过程和发现的规律。

②实验二:通过拉动绳子的方式产生声音。

请一名学生拉动绳子,观察声音的产生。

然后请学生用笔记录实验过程和发现的规律。

③实验三:通过吹口哨的方式产生声音。

请一名学生吹口哨,观察声音的产生。

然后请学生用笔记录实验过程和发现的规律。

④实验四:通过激光笔和扁铁片的方式产生声音。

请一名学生用激光笔照射扁铁片,观察声音的产生。

然后请学生用笔记录实验过程和发现的规律。

3. 概念解释: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记录,引导学生发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然后通过空气的传播使人耳感知到的。

4. 拓展:通过PPT或相关视频,介绍如何利用振动产生声音的装置,如电话、喇叭、扩音器等。

5. 总结:通过讨论和归纳,让学生总结声音的特点和产生传播过程,并复习重点概念。

6. 评价:通过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声音的实验,并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价学生对于声音产生和传播过程的理解能力。

7. 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日常生活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情况,并写一篇小结。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准确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发现的规律,表现出对声音产生和传播过程的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设计和小组合作,探索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表现出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 3篇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 3篇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解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与实验相结合,提高科学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联系生活实际的科学素养。

二、重难点重点:声音产生的原因难点:物体产生声音的探究过程三、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分组实验法、谈话问答法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播放视频(喜羊羊召开的音乐会)提问:美妙的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引出课题,书写题目新课探究:(1)PPT播放声音:小鸟叫声、汽车鸣笛声、水流声音等,提问:分别是什么声音?还有哪些是你熟悉的声音?(手机铃声、谈话声)总结:声音无时不在(2)提供鼓面放有花生米的小鼓、钢尺、气球等试验器具,四人一组,讨论如何使这些物体产生声音,并填好实验记录。

引导大胆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3)验证猜想:举例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倒水观察水面波动巩固提高:提问:列举其他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子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作业:搜集人们控制声音大小的方法五、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一、声音无时不在二、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

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实验器材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轻轻击打、拨动我们小组发现鼓钢尺皮筋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三、观察发声物体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3. 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原理。

2. 声音的传播条件。

教学难点:1. 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内在联系。

2. 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的弦、声源(如鼓、铃等)、放大镜、尺子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声音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现象。

2.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5分钟)1. 分组实验:每组选一个声源,如鼓、铃等,观察并记录声源振动时的现象。

2. 讨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振动与声音的关系是什么?三、声音的传播(15分钟)1. 提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条件。

2. 实验演示:使用放大镜观察弦的振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传播的过程。

3. 讨论:声音传播需要什么条件?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有何不同?四、声音的特性(15分钟)1. 讲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示例演示:使用尺子演示音调的变化,让学生感受音调的影响因素。

3. 学生实验:用鼓、铃等声源,观察并记录不同敲击力度下的声音响度。

4. 讨论: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改变声音的响度?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基本知识。

2.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对于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内在联系、实验操作技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六、声音的接收与感知(15分钟)1. 讲解:声音的接收与人的耳朵有关,耳廓负责收集声波,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第三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第三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第三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声音的产生》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过程与方法1.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现象;2.能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归纳出合理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合作,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你弹奏过这些乐器吗?2.追问:请说一说:怎样可以让这些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想一想,说一说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简洁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新课活动1:乐器发声的秘密1.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2.小组合作:请说出古筝、排箫、鼓发声的部位!3.鼓励学生展示交流:各种乐器的发声部位和使其发声的方法4.提出问题:模仿古筝、排箫、大1.读一读,说一说2.小组合作,积极参与3.学生代表展示:4.交流讨论(1)铁罐可以模仿哪种乐器呢?(2)如何利用橡皮筋和铁盒开展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在讨论中获得新知识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的发声方法,让铁罐、试管、橡皮筋发出声音,你有什么办法?5.引导学生实践观察:铁罐、试管、橡皮筋发声伴随的现象。

6.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汇总观察发现的问题。

活动2:振动与声音除了乐器,还有很多物体也可以发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示:借助一些物体,可以使现象更加明显,我们就更容易观察。

2.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1)实验一:我们人能说话,是哪个部位发出的声音呢?(2)实验二:喇叭能播放声音,观察喇叭发声时的现象。

(3)实验三:猜想一下,敲击音叉后,用手触摸音叉,你的手感觉到了什么?将敲响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又会发生模拟古筝?(3)怎样可以在试管模拟排箫使让我们观察现象更明显些?5.展示交流:(1)铁罐可以模仿小鼓。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一、教案背景: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教学将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探索声音的产生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过程和声音的传播方式。

2.能够观察和描述声音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教学准备:1.实验装置:玻璃瓶、水、金属勺子、弹簧、细绳等。

2.教学PPT。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通过播放一段含有明显声音的音乐片段,引起学生们对声音的注意和兴趣。

步骤二:声音的产生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听取学生们的回答。

2.通过实践活动,向学生展示声音的产生过程。

a) 实验一:利用金属勺子和玻璃瓶演示声音的产生- 准备一个玻璃瓶和一个金属勺子。

- 拿起金属勺子用力敲击玻璃瓶的口部,观察声音的产生。

- 引导学生观察声音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

b) 实验二:利用弹簧和细绳演示声音的产生- 准备一个弹簧和一根细绳。

- 双手握住弹簧两头,拉紧并快速松开,然后让弹簧撞击到细绳上。

- 引导学生观察声音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

步骤三:声音的传播1.通过实践活动,向学生展示声音的传播过程。

a) 实验三:借助电话杯演示声音的传播- 邀请两名学生分别用两个电话杯进行演示。

- 两名学生站在教室的两个角落,用电话杯进行交流。

- 引导学生观察声音的传播过程和特征。

b) 实验四:借助振动的细绳演示声音的传播- 将一个细绳固定在一端,另一端用力摇动。

- 引导学生观察细绳上的振动和声音的传播过程。

步骤四:总结和讨论1.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并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2.展示教学PPT,帮助学生更系统地理解产生和传播过程。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索不同材料和方法产生的声音特征。

2.让学生观察不同环境中声音传播的情况,如在室内、室外、水中等。

六、课堂反思:通过实践活动的设计,学生从直接实验中观察和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既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又加深了对声音的认识。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声音产生原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二、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原因。

2. 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

2. 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尺子、鼓等)、录音机、声音探测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引出本课课题《声音的产生》。

2.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观察并实验,发现振动的物体能产生声音,总结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实验演示: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4.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如空气、水等介质的存在。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声音的产生原因和原理。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声音产生的实践作业,如观察生活中的声音现象,记录并分析。

7. 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振动→声音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验中的表现。

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如准确进行振动实验,观察和记录结果。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声音产生的理解,可以安排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如公园、街道、教室)观察和记录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情况。

通过实际体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声音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九、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篇一:声学教案声现象知识要点必备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产生的条件:( l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就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2 )有很多同学误认为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嘴,蚊子的嗡嗡声也是靠嘴,实质上它们是翅膀振动产生的.( 3 )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2.声音传播的条件( l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例如: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对于这类问题,一般同学认为可以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为自来水管传来的,第二次为水传来的,实际上还有第三次,是由空气传来的. ( 3 )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应该作为常数记住,平常我们讲的音速,指的就是此值。

3 .对发声的理解( l )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正在振动,但是物体正在振动,人们未必一定能听到.只有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即20 一200000次/秒)才能被人耳感受,引起听觉.( 2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是声音会在介质中传播一段时间,稍后消失.4 .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声波类似于投石激起的水波.但声波是以发声体为中心,向周围各个方向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声音逐渐分散,声波逐渐减弱.总结:1、声音的产生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依靠介质传播。

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探索发音的种种方法,并试着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学习使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生时的变化,概括出物体发声时的变化。

科学知识: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待科学学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学会尊重事实;学会通过观察搜集第一手的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塑料米尺、军鼓、鼓槌、豆类、、风哨玩具、碰铃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让我们来唱一支大家喜欢的歌吧!一、请同学们用心地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以前曾经听到过什么声音?播放多媒体课件补充各种声音。

二、铺垫1、想办法让气球发出声音。

(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自己上台介绍方法,并演示给大家看,能发声又不重复的就自己在小组内贴一枚奖章。

)2、不借助其它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

3、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多。

我们今天就选择“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研究主题,你们说好不好?三、揭题:通过刚才的一些活动,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四、探究:1、预想方法:实验桌上有不同的实验材料,大家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2、交流3、分组实验,填写记录单,教师巡查指导。

4、交流实验情况。

教师适时板书发声的方法。

5、形成共识: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6、可以反复验证一下。

7.拓展:声音的生活应用五、教师小结本课知识。

附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摩擦敲打弹拨物体振动摇晃……教学反思:1、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觉得学了很多东西,是的,要上好一堂课是需要精心锤炼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争取更多的机会,趁着年轻,好好地学习,以便更早地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设计

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设计

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设计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声音”的第1课。

本单元学习的都是与声音相关的科学知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是本单元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要帮助学生建构单元的核心概念“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声音是每个人都很熟悉的事物,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很难说清楚的。

课文通过对模拟乐器发声(正向)及停止声音(反向)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归纳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大多认识不多。

主要原因是物体产生声音时的振动现象一般不是很显著,学生在生活中也不会特意去注意这些现象。

例如人们听音乐时,关注的主要是旋律和节奏,很少去观察琴弦如何振动。

但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所以,只要实验目的明确,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对比分析,是可以归纳总结出实验现象的共同特征。

物体的振动是一种怎样的运动形式?学生的描述可能不是特别的准确,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振动的特点,从而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个科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2.观察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现象,并尝试进行描述。

3.能尝试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

4.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乐于合作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归纳出物体发声现象的共同特点。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试管、小鼓、音叉、水槽、小喇叭。

学具准备:橡皮筋。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任务驱动媒体:出示本课课题和驱动图。

问题:为什么吹、拉、弹可以让乐器发出声音?汇报: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观点。

思考:教师归纳引导,并提出思考问题,乐器发声部位在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点?(二)活动探究1.活动1:乐器发声的秘密问题:古筝、排箫、鼓的发声部位是在哪里?下面哪些器材发声的部位与这几种乐器类似?汇报:学生回答。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规律。

3. 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声音传导装置(如绳子、硬纸板等)、音乐播放器等。

2. 实验材料:玻璃杯、水、纸片、弹簧等。

3. 教学素材:有关声音的图片、音频素材等。

4. 教学环境:安静的实验室或教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图片或文字解释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需要介质传播等基本概念。

3. 实验探究(35分钟)(1)利用音叉实验:让学生体验一下音叉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并观察不同高低音的音叉振动频率和声音的变化。

(2)使用声音传导装置:用绳子或硬纸板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声音传导装置,让学生体验声音通过不同介质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3)用玻璃杯、水、纸片、弹簧等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对水和不同材料的影响,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过程。

4. 讨论总结(30分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声音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与概念讲解部分进行对比,加深对声音产生与传播的理解。

5. 拓展活动(2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些小实验,进一步研究声音产生与传播的规律。

(2)请学生用手机或其他录音设备,录制不同音源的声音,然后通过音频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个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四、教学评价1. 实际操作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探究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操作技能。

2. 讨论与问答评价:评估学生在讨论总结环节的表达能力和对声音产生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4. 拓展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设计和进行拓展活动时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一等奖3篇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一等奖3篇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 篇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 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1.声音的产生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学生活动 1:请大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部分,轻喊一声“啊”,有什么 感觉?(声带在振动) (2)学生活动 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 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声。 (3)演示实验二: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插入水中,观察,音叉溅起水花 (4)在鼓面上放一些小纸片,敲击鼓面,纸片会被弹起。 问: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2)学生活动 2:两人一组,一人将橡皮筋拉长张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 观察橡皮筋振动发声。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人说话、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 膜的振动,蟋蟀叫声靠的是左右翅摩擦发出的振动。 问:吉他发声靠的是什么?(琴弦的振动)鼓发声靠的是什么?(鼓面振动)笛 子发声靠的是什么?(空气振动)所以乐队里弦乐、管乐、打击乐器等的发声是不 同的。 用收音机播放一小段音乐.并问,这美妙的乐声也是有发声体在振动吗?从 收音机中小心地取出喇叭,让学生想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喇叭在振 动? 在喇叭的纸盆上放一些轻小物体观察它们在喇叭发声时是否跳动.
2.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空气里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在其他物质中能传播吗? 学生实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另一位同学在另一边轻 敲桌子,然后两人互换。 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固体也能传声。 问:液体能不能传声呢? 举例:你潜入水中,可以听到岸上传来的声音;你家鱼缸里的鱼,当你猛拍 掌时,鱼会怎样?学生回答 这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再观看一个现象,看录像 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总结上面的现象及结论我们可知: 声音靠物质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看图 3-13 人耳的结构。 观看录像,观察并注意说明。 原来,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我们把这种波动叫 做声波。声波由声源向四周传播开来,传入人耳后就激起耳内鼓膜的振动,人们 便听到了声音。 3.声音传播的快慢 有一种现象,要打雷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常常是先看到闪 电,后听到雷声呢?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原理2. 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3. 生活中的声音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实验观察声音的产生。

2. 教学难点:声音产生的条件,生活中声音现象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尺子、鼓等)、放大镜、录音机。

2. 教学课件:声音的产生原理、实验过程、生活现象。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引发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好奇。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3. 讲解: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解释实验结果。

4. 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声音产生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引发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好奇。

例如,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感受声音的变化,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用手摸物体,感受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对声音的影响。

3. 讲解: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解释实验结果。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幅度和频率不同,产生的声音也不同。

4. 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例如,讨论为什么敲击不同乐器时,声音会有所不同。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声音产生的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请你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种声音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声音的产生教案及反思

声音的产生教案及反思

1.2《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基于大量物体发声时的振动事实,归纳出声音的产生是因物体振动而来。

能对物体发声时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描述,探究各种不同物体产生不同的旨音,发现并归纳出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于振动产生声音。

3.科学态度、STSE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好的科学态度。

进一步培养探究事物的兴趣,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声音有高低、大小的不同。

【教学难点】能够区分音调与音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锣、吉他、鼓、音叉、口哨、水槽、水、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试一试并观察现象:用手敲桌子、敲锣、用笔敲木板等。

(3)交流汇报:以上操作,你有什么发现?(用手敲桌子,敲一下就有声音,不敲就没声音;敲锣时,停止敲锣后声音还能持续一会儿……)(4)初步假设:声音的产生与拍打、敲击有关。

(二)新课学习1.观察发声的物体(1)实验(一):观察比较吉他的弦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实验小结:发声的琴弦会发生振动,不发声的琴弦不动。

(3)实验(二):借助乒乓球来观察音叉发声时的情况。

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4)实验小结: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乒乓球会振动。

音叉不发声时,乒乓球静止不动。

(5)实验(三):借助泡沫粒来观察鼓发声时的情况。

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6)实验小结:敲击鼓发声时,泡沫粒会上下振动。

(7)实验(四):用手放在喉咙处,发出声音时感受喉咙的变化。

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8)实验小结:发出声音时喉咙会有振动。

(9)交流: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10)小结:固体发声时物体都在振动。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主题:声音的产生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了解音源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

3.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4.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加深对声音产生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音源的振动过程。

三、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过程。

四、教学准备:实验板、扬声器、弹簧、直尺、绳子、手电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2. 概念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原理,即物体的振动使空气周围的分子产生振动而形成声波,并将声音传播到人耳中。

3. 实验展示(15分钟):将扬声器连接到音频设备上,发出一段纯音频。

然后取弹簧或绳子,敲打实验板,观察实验板上是否会产生震动和声音传播的过程。

4. 实验探究(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绳子制作一把简易的拨浪鼓,其中一个小组员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持续摇动拨浪鼓,其他小组员通过手放在拨浪鼓上来感受声音的传播。

然后让小组成员交换角色,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5. 学生思考(10分钟):让学生思考并总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请学生列举出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要点,并进行讨论。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七、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一些常见的声音产生物体,并尝试解释其声音产生的原理。

八、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物体振动的结果。

2. 振动使空气分子产生振动,形成声波。

3. 声音的传播是通过振动的方式完成。

九、教学反思: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

同时,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声音是一种非常直观的现象,通过实践操作,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 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 难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水盆、尺子、气球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关注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声音的产生:a. 实验一:将音叉放入水盆中,观察水花的溅起,感受声音的产生。

b. 实验二:用手拨动尺子,将尺子靠近耳朵,感受声音的产生。

c. 讨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探究声音的传播:a. 实验三:将一个气球吹起来,用手指按住气球的口,观察气球的声音消失。

b. 讨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是常见的传播介质。

4. 声音的传播速度:a. 介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b. 举例说明声音传播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a. 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b. 提问:声音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有何不同?c. 布置作业: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掌握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实验环节,确保学生安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弱: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2. 音调与频率:让学生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3. 音色与波形: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与声波的波形有关。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强弱、音调与频率、音色与波形的关系。

2. 难点:声音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

《声音的产生》精品教案

《声音的产生》精品教案

《声音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声音的产生原因,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学会观察和记录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声音的产生原因,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难点:学会观察和记录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一段声音的音频,引出声音的话题。

2.提问学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认识声音的产生
1.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如敲击鼓面、拨动
琴弦等。

2.讲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原理。

3.观察记录
1.让学生选择一种物体,观察它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总结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特点。

4.总结
1.总结声音的产生原因和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特点,强调声音在生活
中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了解声音的产生。

5.作业布置
1.让学生回家观察一种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3. 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特性4. 人耳的听觉范围5. 声音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条件。

2.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机制,声波的传播特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振动的弦、扬声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

教案内容示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学生分享生活中关于声音的趣事,引发对声音的兴趣。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0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振动体产生的声音。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声音的产生原理。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0分钟)1. 老师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声音在空气、水、固体中的传播情况。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声音的传播条件。

四、声音的特性(5分钟)1. 老师介绍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学生通过实验感受不同特性的声音。

3. 学生总结声音特性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五、人耳的听觉范围(5分钟)1. 老师介绍人耳的听觉范围,即频率和响度的范围。

2. 学生通过实验测定自己的听觉范围。

3.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了解不同人的听觉差异。

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声音的应用(10分钟)1. 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音乐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声音应用的了解,讨论声音在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小工具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学合作交流。

5.尝试用分析、比较的方法研究问题,体验通过实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学生自带梳子、尺子、钢笔帽、橡皮筋等;教师准备音叉、锣、扬声器等。

2.活动要求:两人一组,互相拨动各种发声的物体,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1.请一位学生蒙上眼睛,另一位学生敲击桌子,请他猜一猜发生了什么?2.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板书)二、探究过程1.感受物体的振动。

(1)学生用尺子或钢笔帽等轻敲桌面,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板书: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2)你还想不想看到其他物体也能发出声音?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小物品互相敲一敲、拨一拨,看看它们发声时都在干什么。

(3)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敲击、拨动等)(4)你能让自己的声音消失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5)学生交流方法。

(板书:停止振动)2.讨论声音的传播。

(1)提问:声音是怎么传播的?你能举个例子吗?(2)学生交流。

(板书:空气、水等)(3)教师小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所以只要我们张开口,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是不同的。

我们来做几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4)教师演示实验:①土电话;②用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在其中一个纸杯底部用针扎一个小孔,然后把两个纸杯扣在一起,在另一端大声说话;③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敲击桌面,耳朵离开桌面用手捂住耳朵;④把一只手放在喉咙处,再用手捏住鼻子,试一试能否听到自己的声音。

并请学生试着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

(板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三、拓展与应用1.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中的“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交流讨论:声纳是什么?有哪些应用?超声波有哪些应用?哪些地方用到了超声波?举例说明。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

物理教案《声音的产生》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3. 了解声音的测量和应用,如谐振、共鸣等。

二、教学内容
1. 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

2. 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3. 声音的测量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
1. 声音产生的原理和特点。

2. 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四、教学难点
1. 声音测量和应用,如谐振、共鸣。

2. 声音传播的科学解释。

五、教学方法
1. 授课法。

2. 实验探究法。

3. 讨论互动法。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播放一些常见的声音,如汽车喇叭、人声、乐器声,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存在和普遍性,引发学生对声音产生的疑问。

2. 学习环节
(1)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
通过投影和口述,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声音产生原理和特点。

(2)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通过展示实验室中声音传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感受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并探究声音传播的科学解释。

(3)声音的测量和应用
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声音的测量方法和应用,如谐振、共鸣等。

3. 总结反思
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及所学知识有所消化和反思。

七、教学评价
1.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并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2.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声音的测量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3. 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消化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幼儿园科学领域《声音的产生》教案

幼儿园科学领域《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初步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体验传话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主题小书、鼓、击鼓锤、茶杯、黄豆。

活动过程
1、做实验,体验声音的产生来自于振动。

教师:请把手放在喉咙上,大声说话,告诉老师,你感觉到了什么?
2、出示鼓与鼓锤。

①教师:这是什么?
②教师:你能听到什么吗?
3、教师击打鼓。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4、出示茶杯与黄豆
教师:这是什么?怎样使茶杯与黄豆发出声音呢?
5将黄豆放人茶杯,晃动茶杯。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
总结: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

2.教师进一步操作各种材料,丰富幼儿有关声音的经验。

(1)教师:在平时,你听过哪些声音?
②)教师提供快板、装满水的水杯,让幼儿自由操作,进行探究声音活动。

3.幼儿阅读主题小书,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游戏:传话。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种游戏,叫“传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声音的产生》单元三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现象;
2.能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归纳出合理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合作,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认识这些
乐器吗?你弹奏过这些乐器吗?
2.追问:请说一说:怎样可以让这些
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想一想,说一说利用学生身边的
事例引入,简洁
容易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
讲授新课活动1:乐器发声的秘密
1.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不同,但都能
发出美妙的声音。

2.小组合作:请说出古筝、排箫、鼓
发声的部位!
3.鼓励学生展示交流:各种乐器的发
声部位和使其发声的方法
4.提出问题:模仿古筝、排箫、大1.读一读,说一说
2.小组合作,积极参与
3.学生代表展示:
4.交流讨论
(1)铁罐可以模仿哪种乐器
呢?
(2)如何利用橡皮筋和铁盒
开展小组合作,
集思广益,在讨
论中获得新知识
课堂上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
鼓的发声方法,让铁罐、试管、橡皮筋发出声音,你有什么办法?
5.引导学生实践观察:铁罐、试管、橡皮筋发声伴随的现象。

6.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汇总观察发现的问题。

活动2:振动与声音
除了乐器,还有很多物体也可以发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借助一些物体,可以使现象更加明显,我们就更容易观察。

2.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
(1)实验一:我们人能说话,是哪个部位发出的声音呢?
(2)实验二:喇叭能播放声音,观察喇叭发声时的现象。

(3)实验三:猜想一下,敲击音叉后,用手触摸音叉,你的手感觉到了什么?
将敲响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又会发生模拟古筝?
(3)怎样可以在试管模拟排
箫使让我们观察现象更明显
些?
5.展示交流:
(1)铁罐可以模仿小鼓。

(2)可以将橡皮筋套在铁盒
上。

(3)可以在试管内放入
一张小纸条。

6.交流总结发现的问题:物
体发出声音时会产生振动
1.说一说
2.做一做:
(1)请同学们用手轻轻的按
住自己的喉部,我们试着一
起说“声音的产生”。

你有
什么发现?
(2)用手摸一摸喇叭,说一
说发声时的感觉?
(3)用手接触发声的音叉,
说出自己的感觉。

3.说一说
锻炼学生表达的
能力
在实验中获得真
实的体验,既能
锻炼学生的动手
能力,也能让学
生获得形象的知
识,更易于接受
动手做一做,真
实的感受声音产
生时的现象,易
于学生建立声音
是由振动产生的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四单元第21课控制灯泡的亮与灭教学设计
第21课《控制灯泡的亮与灭》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 利用你身边的材料模仿乐器发声,然后记录发声现象。

课后进一步体验声音产生的原因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一.通过观察古筝、排箫、大鼓等乐器的发声方式,我们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模仿其发声,发现了它们发声时有共同的特征是振动。

二.通过实验喉咙发声,观察喇叭发声、音叉发声等,我们发现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板书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简单电路”
的第3课。

本课活动是通过研究开关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开关可
以连接和断开闭合电路,知道开关是控制电路的元件。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

活动1“开关的作用”,主要是把开关接入一个简单电路中,控制灯泡的亮与灭,认识到开关的作用是连接和断开电路。

活动2“开关加在哪里”是让学生在有两个灯泡的不同方法连接的电路中,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亮与灭时需要把开关安装在不同位置。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在生活中对开关有了比较多的了解,有动手操作开关的基础,对开关的作用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但开关
控制电路的原理是什么,这一点学生一般没有去了解。

对于在只
有一个灯泡的简单电路中接入开关,学生能很快理解并掌握。


是增加一个灯泡后变成两个灯泡的电路,如何同时控制两个灯泡
的亮与灭,或者分别控制每个灯泡的亮与灭,这需要教师引导学
生根据前一课的学习基础进行思考,激发他们从闭合回路方面去
寻找连接方法。

同时在前面的学习中经历过画电路图,学生有能
力将连接的方法用简图画出来。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开关能连通和断开电路。

2.观察常用的各种开关,了解控制电路的方法。

3.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用开关来控制电路的探究活动,认识开关如何
控制电路。

教学难点:在有两个灯泡的不同方法连接的电路中,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亮与灭时开关加在哪里。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等。


具准备:灯泡、导线、电池、开关、学生活动册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几个小朋友在玩电灯笼,其中波波自己制作的电灯笼中的灯泡一直在亮着。

问题:能不能在这个电灯笼加一个开关?
交流:对教科书中妍妍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在电路中接入开关,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与灭。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开关的作用
出示:没有开关的电路图。

提示:在电路中接入开关,通过开关可以控制开关的亮与灭。


务:尝试将开关接入电路中,了解控制电路的方法。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将开关接入电路中。

汇报:可以在电路中接入开关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开关处于“开”的状态,灯泡不亮;
开关处于“闭”的状态,灯泡就亮。

小结:开关能通过让电路形成闭合或断开的状态来控制电路。

2.活动2:开关加在哪里
提示:电源、灯泡、开关连接好后,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电路构成了闭合回路,当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电路就断开了。

任务:若要控制同一电路中的两个灯泡的亮与灭,如何在电路中连接开关?出
示:电路元件图。

要求:先在图上画一画连接起来方法再尝试动手操作,可以最后把电路是怎么连接的用简图画下来。

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么连接导线。

汇报:利用实物和电路的连接简图这两个内容,分别从不同的连接方法汇报如何连接导线。

评价:根据学生是否能说明白怎么控制两个灯泡是否能同时发光进行评价。

根据学
生是否能将电路简图画明白进行评价。

问题:能否让一个灯泡亮着,而另外一个灯泡不亮?
交流:根据开关的原理能从分别控制这两个灯泡的方面进行思考。

七、板书设计
第21课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开关状态:开闭合
灯泡状态:不亮亮
电路状态:电路断开闭合回路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5课《声音的高低》练习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5课时
《声音的高低》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物体振动的越(),发出的声音越(),物体振动的越(),发出的声音
越()。

2、物体粗短时发出的声音(),物体细长时发出的声音()。

3、同类物体有()、厚薄、()的差异,可以用这些物体发出()
不同的声音。

4、生活中听到的声音()不同,不同的声音各有自己的()。

5、战国编钟是按照()的次序排列起来的。

二、判断题。

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

()
2、声音的高低与用力大小有关。

()
3、高音比较尖锐,低音比较低沉。

()
4、高音、低音都可以没有强弱之分。

()
三、简答题。

1、分析琴弦振动的快慢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2、声音的高低与强弱有什么区别?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5课时
《声音的高低》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快高慢低
2、低高
3、长短大小高低
4、高低特点
5、音调高低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简答题。

1、橡皮筋振动得快,发出声音高;橡皮筋振动得慢,发出声音低。

2、高音比较尖锐,低音比较低沉;高音、低音都可以有强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