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乔韩窗口理论对于初中班级管理的启发
乔韩窗口理论对于初中班级管理的启发在教育领域,乔韩窗口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理论。
它是由美国人阿尔威奇提出,后经乔治·贝纳德和威廉·奥文,即乔韩两位学者进行研究而成。
该理论用来说明组织内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乔韩窗口理论指出,在组织中,不同级别、不同职位的人员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处理能力、知识技能和信息来源。
这些差异会导致信息在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出现误解、扭曲等问题。
而透明度、公开性、创造性的信息传递和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织内部的效率和利益最大化。
在班级管理中,乔韩窗口理论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年龄、文化背景、学习能力等差异是非常大的,这就会产生信息处理上的差异。
一个班级存在着不同职位的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部、学生等等。
在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中,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透明和公开的信息传递机制。
在班级管理中,随着信息量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建立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时查看的信息透明平台。
这不仅可以加强学院、家长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提高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了解和信任度。
其次,我们需要借助各种可能的信息途径,加强班级内部的交流。
例如通过微信、QQ、邮件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发送通知、调查问卷、学习资料等,同时也要利用家长会、班会等形式,传达学生、问题,加强信息的互通和沟通,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递。
最后,在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应该遵循“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易于理解”的原则。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消除误解、扭曲等问题,确保信息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总之,乔韩窗口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启示,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经典理论对班级管理启示
经典理论对班级管理启示经典理论对班级管理启示随着一个人生活阅历的增长,一些曾看似枯燥甚至不容易理解的理论,总能给人以莫大的启示。
将这些经典理论与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我感触颇多。
一、不值得定律理论表述: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职业,往往就会敷衍了事,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有成就感。
启示:应注重对班级目标的认同感。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对班级来说尤为重要。
班主任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再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质,合理安排,引导他们将班级目标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让他们在目标的驱动下努力前进。
一个班级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班级成员的思想与作为就有了明确的导向。
要加强学生对班级目标的认同感,尤其要让班委团队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值得的,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与创造性。
二、二八法则理论表述:如果一个公司有100名员工,它在一年内创造了100万元的利润。
那么,其利润的80%通常是由其中的20名员工创造的,另外80个员工创造了20万元的利润。
这就是所谓的“二八法则”。
启示:要建设一支优秀的班委队伍。
“二八法则”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好关键,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
20%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班主任应当着力抓好班委队伍的管理,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让他们再去带动大多数学生,以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
可以说,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对班级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手表定理理论表述: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而两只表显示的时间又不同时,反而无法确定时间了。
启示:班级工作应该任务分解,责任到人。
在班级管理方面,该理论给我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这就是:班委之间的分工一定要明确,避免责任重复。
责任重复必然会使相关责任人互相推诿,出现“责任分散”现象。
“木桶理论”对中职班级管理的启示
“木桶理论”对中职班级管理的启示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成效的因素很多,需要管理者关注的内容也很多,其中正确认识班级存在的“短板”,并针对性地进行“补短”,是实现班级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也是管理者需倾心用力之所在。
在管理学中有一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寡,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中,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班级管理归根结底是对学生的管理。
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个人能力、家庭环境不同,兴趣、爱好、性格各异,综合表现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层次。
这正如木桶的“板”有长、短之分一样。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须充分了解、认识每位学生,进而引导、帮助学生,激发出每位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潜能,促其不断实现“取长补短”,最终达到使班集体整体的“存水量”趋向于最大值的管理目标。
第一,要善于认识“长短”中职学生来源的广泛性决定着中职班级管理的复杂性,中职班级管理的难度非同一般。
为了有效提升管理质量,管理者必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场所,通过细致的观察、交流与分析,切实了解每位学生的思想状况、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归纳分类。
如:有的个性倔强,有的沉默寡言,有的顽皮好动,有的妒忌自私;有的学习能力较强但缺乏动力,有的成绩稍差但管理能力较强,有的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但乐于动手实践……只有摸清了班级中的“长板”和“短板”,才能“对症下药”,提高管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最终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第二,要精于“短中见长”对待“问题生”的管理一向是中职班级管理的难点,而“问题生”之形成原因不同,表现特点各异,如有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喜欢惹是生非,有的缺乏学习兴趣而厌倦学习……做“问题生”的工作艰苦而繁杂,需要班主任具有非凡的耐心和不知疲倦的精神,其中发现并利用其自身的“闪光点”是促进转变、寻求突破的关键。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班级管理的一些启示-文档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班级管理的一些启示班级是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土壤。
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如何建设一个快乐和谐、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从而使学生实现从被动实践者到主动探讨者的转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它把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进行了归纳,并由高到低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动态的,是发展的。
”个体随着年龄、地位、环境的变化,需要的内容也会改变。
需要是激励的起点,又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动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一定程度上对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具有普遍意义,对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具有极大的启发性。
一、爱心浇灌,营造归属感马斯洛曾说:“每个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都需要有自己的团体和集体,以寻求团体和集体的认同、支持和温暖,否则个体将无法生存和生活。
”爱和归属这一基本需求是任何个体的成长都必不可少的,温暖的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同学的友爱、班集体的归属感这些需求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决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特别是班级中表现不够积极的后进生,要从他们自身的性格特点入手,循循善诱,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孩子们成长。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朋友式的爱。
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我们当做老师,更是朋友。
二、尊重沟通,激发创造力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关于尊重的需要,其内容包括自尊、自重和被别人尊重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获得实力、成就、独立和自主,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和高度评价。
斯金纳强化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_杨元超
·201·
教育论坛
改造世界的能力; 充分考虑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注意开发大学生潜 在的能力素质,因材施教,给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促进教育对象主 体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制定循序渐进的教育目标,使他们相对自我的 内在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形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 促进人 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基础和永恒主题 、 根本目的,在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理论的指导下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 “润物 细无声” 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渗透到各种有效资源中去 。 ( 二) 确立主体性的教育目的观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变化是受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的自 觉性和自 主 性 在 不 断 地 加 强,他 们 不 再 愿 意 自 己 被 当 成 “工 具 ” 和 “手段” ,像 “物” 、乃至 “动物” 一样被动地接受改造、 加工和训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改变传统的忽视学生的自主性,消解人的主体性 的单一灌输式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大学生的主体性,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不同个体的学生,要达到将学生培养成有自主意 识、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责任主体的目标,收到实效,必须在以马 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下确立主体性教育发展观。 具体就是要把自主 的、独立个体的学生作为主体,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体地 位。根据学生个体之间不同的思想特点和个性特点,通过启发和引导的 方式,唤醒、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主体意识,加强学生主体能力素质 的教育。 ( 三)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沟通的途径和桥梁,是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对象在不同的 社会时期有不同的思想特征,不同的社会时期社会观念和需要也不尽相 同,所以,尽管现在我们认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盲目性,但是 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它顺应和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 展,在我们现在的工作中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我们的工作提供 了可以借鉴的珍贵资料。本文中我们要讨论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合 时宜的忽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教育实施的对象,教育者单纯地说 教、灌输,学生硬性地接受知识,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这种缺乏互动和 沟通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做到从人的实 际需要和人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和教育人。 面对 不同的教育对象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材施教。把实践带入教育活 动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对教育对象具体行为活动的表现来把握对 象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 力,就要切实改变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把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平等的 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新内容。 同时,还应注 重加强对情感因素的投入和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是 做人的工作,那么必然要注入情感的投入。通过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来 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问题,以受教育者喜闻乐 见的形式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理想信念,让受教育者在愉悦的状 态中认同。面对大学生丰富复杂又敏感的情感心理,教育者应该以宽广 的胸怀从学生的角度去充分理解他们,实实在在和学生做朋友,真真切 切和学生沟通。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出尊重人、 关心人、 理解人的 以人为本精神。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日益渗入知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传播道德价值观念已经 成为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主动利用先进的信息方 式与大学生 建 立信 息 沟 通,使主动灌输与 互动交流 相结合 。 通 过 QQ 群、博客、电子邮件、飞信等网络科技与学生近距离平等沟通。 实现真 实的情感交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真正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 面,增强影响力。(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斯金纳强化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斯金纳强化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简称 SCT(社会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金纳自1950年代初发表的。
它是基于交互式因果思想,展示了一个人运用行为技术,来应对夂杂外部环境,可以强化、抑制或不受环境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交互,这是SCT的基本概念。
斯金纳强化理论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就班级管理而言,学校应该采用SCT的理念,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及行为习惯,以达到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强化循环来调节学生行为:当学生完成一段学习和行为任务后,要立即评估他们的表现,给予充足的肯定,以调节他们的行为;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不断取得进步后,由学校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正确获得奖励的习惯。
此外,学校也应当充分的让学生参与,提供充分的沟通机会,强调团队合作,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让学生在有效的管理下能更好的学习,管理班级。
综上所述,斯金纳强化理论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学生行为的强化和抑制,培养学生习惯并加强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改善学习效果,提高班级学习水平。
班级管理理论学习心得
班级管理理论学习心得第一篇:班级管理理论学习心得班级管理有效性之激励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心理学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是管理学当中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
激励行为可通过正激励,即奖励性方式和负激励,即惩罚性方式表现出来。
如何正确的将激励理论运用到学生各项表现行为之上,这将成为能否正确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本人将结合激励理论这两种表现形式谈谈对中职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正激励方式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心理行为和心理需求。
正激励就是对学生这一个体的符合班级管理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赞许、考核评定的认可等,以使这种行为重复发生,提高学生个体的积极性,激发士气。
人都有需求,当目前的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马上他又会产生新的需求。
因此,正确运用激励理论能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1、对班干部的正激励实践班集体是一个学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集体。
班干部对班级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决定性意义。
班集体的正常运转依赖于班干部对班集体的日常管理,班集体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形成初期需要班干部的建设,起着核心的作用。
因此,合理机智的对班干部进行相应的奖惩机制是班集体建设的一大重头之任。
2、对优秀学生的正激励实践班集体建设中,班风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与优秀学生的影响,只有优秀学生的队伍不断扩大,班集体建设的基地才更稳。
而要扩大优秀学生队伍,就需要适时有效的奖励和认可。
只有人的需求被满足被认同,才能更加激发他们的士气,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3、对劣等生的正激励实践从相对论的角度分析,每一个班集体的形成必然包括优、中、劣这三等不同的学生群体,差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公众否定和忽略的群体,然而,一个班集体的有效建设是需要那部分劣等生参与和积极响应的。
差生的每一点小进步或者在某个限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原有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都应作出合理的正因激励。
乔韩窗口理论对于初中班级管理的启发
乔韩窗口理论对于初中班级管理的启发乔韩窗口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乔治·乔韩(George C. Homan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主要解释了人际关系中人们为什么要与某些人交往而不是其他人,即为什么要选择与某一个人建立关系。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乔韩窗口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班级内部的人际关系,促进班级建设和学生发展。
乔韩窗口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选择交往对象的标准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
在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和需求,不同的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共鸣点。
作为班主任和班级管理者,我们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并尝试满足他们的需求。
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多参与班级活动,担任一些班级职务,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安静的学习环境和个人成长的空间。
通过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可以增加他们与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班级的凝聚力。
乔韩窗口理论还强调人际关系的互惠性。
人们在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时,通常会追求一种平衡状态,即自己所获得的回报与所付出的代价相等。
在初中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鼓励他们互相支持和帮助。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完成任务,分担工作和压力;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们互相帮助解决学习问题,共同进步。
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乔韩窗口理论还强调人们对他人评价的影响因素。
在人际关系中,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对个人的行为和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给他们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通过及时反馈和正面激励,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倡导班级中的公平和公正。
通过互相尊重和理解,可以建立起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积极性。
孔子思想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
孔子思想对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古有宋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有众多“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遍布世界各地,可见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而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在教育思想上更是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宝贵经验,作为班主任研究和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会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从而运用到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中去,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孔子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选自《论语?为政》)。
它的含义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百姓只求能够免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但是如果用道德去引导百姓,用礼制去规范百姓,那么百姓不但会有羞耻之心,而且就会遵守规矩。
孔子的这句话里面包含着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引导教育学生做到“有耻且格”?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正蕴含在这句话中:那就是既要抓好班级管理,又要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要比班级管理更为重要。
一、抓好班级管理孔子之言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是要制定一套班级的规范和准则,让学生明事理,知礼仪,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此约束之下学生才能遵规守纪,成为言行合格的中学生。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中不乏懒散任性者,他们在班级无视于各种校规、班规,自我管理能力差,在此情况下,就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制定出严密详细的班规来规范这些学生,从而达到正班风的目的。
例如,我在班级管理中,除了执行学校规定的一些《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外,我还自己拟定了《学生道德行为规范自我监控和自主内化训练表》,从纪律、卫生、道德言行等几方面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包括指导学生自定计划,监督学生自觉实施,进行自我评价和不断地修正,班主任随时管理并检查学生执行的效果,通过严格管理,教会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守纪律、讲卫生、懂文明、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但是抓好班级管理只能做到“民免而无耻”。
学习《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心得体会(2篇)
学习《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心得体会学习《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评析》的过程中,我深感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本文主要将对我所学到的班级管理案例进行评析,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案例一以“基于信任的班级管理”为主题,讲述了一位老师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心,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管理水平。
这一案例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我过去的学习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些老师,他们总是对学生施加各种限制,不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没有信任学生的能力和机会。
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往往导致学生感到压抑和束缚,缺乏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对而言,那些能够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充分信任学生,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老师往往能够培养出更有创造力和自主性的学生。
因此,我深信“基于信任的班级管理”是一种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管理方式。
其次,案例二是关于“激励与激浊并举”的班级管理案例。
该案例讲述了一位老师如何通过引导学生不断激励自己,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效果。
这个案例让我想到了之前在某个学期里,我所遇到的一位老师。
他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划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用小礼物作为奖励,来激励学生完成目标。
这种赏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但我却没有真正内化这种动力,导致学习质量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对比这个案例中的做法,我认识到单纯的外在激励并不能持久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而激发学生内在的、真正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才是长期发展的关键。
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激励与激浊并举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案例三涉及到“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
这一案例讲述了一所学校在面临危机时,通过团队的协作与沟通,成功化解了危机。
这一案例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班级管理中,团队协作和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过去的学习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些班级管理失败的案例,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对比而言,一些成功的班级管理案例往往能够通过建立团队和有效的沟通机制,将学生的个体力量最大化地集结起来,从而为班级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对班级管理的启示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对班级管理的启示引言在教育管理中,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它指出了群体中贡献最大的少数人对整体效果的巨大影响。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小学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1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我有多年教学经验,但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班主任工作才刚刚开始。
所以,在这方面虽算不上经验之谈,但却是我在这几周班主任工作中的所见所感。
在教育工作中,我认为班级管理是一个热点,尤其在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群体有他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的难度相对其他学校的班级管理难度更大。
下面我就班级管理方面谈一谈粗浅的看法,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没有对学生的爱心,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真诚的教育。
”假如我们对学生没有爱心,也就不可能去关心学生,更不可能对学生勤于观察,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更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批评教育和指导,也谈不上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了。
对待学生偶尔所犯的过错,尽量采用善意的态度,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指正的要求,远比我们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不留情面的批评来得效果显著,这点我深有体会。
因为我性子急,发现学生有什么事情我都是直接地指出,改变方式后,觉得效果更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女生。
在我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同学,是位女生。
刚开学几周就因抽烟、跟别班的男生一起打牌,屡次触犯校纪校规,基本面临快要退学的边缘。
知道这些事情之后,我先是不动声色的分别从正面以及侧面去了解他,发现这个孩子是孤儿,居住在伯父家,而伯父家中也有四口人,没时间去关心她。
她缺乏家庭的温暖与长辈的关爱。
其次在学校里,可能也没有受到老师、同学很多的关注,反而因为早已养成的坏行为习惯而导致老师、同学的嫌弃。
所以在来校报道安静了几周后,“狐狸尾巴”全部暴露,状况非常危险。
浅谈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
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
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
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
在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验证这个理论的事实俯拾皆是。
如果地上有片垃圾,可能就会有更多的纸屑、饮料瓶、塑料袋;如果墙面上有一块脚印或球印,就可能会有无数个这样的印迹;刚办好的板报上有一处被抹掉,可能会有更大面积的被涂抹;有一个学生经常逃课、上网,就有可能有更多的学生逃课、上网……这就是典型的“破窗理论”效应。
破窗理论给我们班级管理的启示就是班主任要视小为大,要学会“小题大做”,见到被打破的“窗子”要及时修复。
一辆汽车被盗,源于一个小洞;千里大堤顷崩,源于一个蚁穴。
从哲学上讲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班级工作中,我们要视发生在班级内的每一个不良现象都是大得不能再大的事,一定要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和工作过程中的谨小慎微,以防止“质变”。
一个凳子断了腿,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和心态;一次黑板没擦好,可能会引起班级日常管理秩序的混乱;一个正直的敢于管理的班干部如果遭到班内邪恶势力的报复,可能会导致班风的变化;一个同学课堂玩手机、睡觉可能会使这个孩子变得厌学而无所事事,最后逃课辍学……所以我常说,班主任要有一双很勤的腿、一对很冷的眼和一颗很热的心。
腿勤,就是要经常转班,一早一晚,甚至午间、课间休息时都要转;眼冷,就是要会观察、善发现教室内是否有被“打破的窗子”,“打开的小洞”,以便及时“修补”;心热,就是要动脑筋,会分析,能判断,对你所发现的“破玻璃”、“小洞”要做出合乎情理的推测。
“整体观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木桶理论”的启示
“整体观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木桶理论”的启示“整体观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木桶理论”的启示管理学中有一个“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由若干块长短不一的木板组成,木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树立起“整体观念”。
这个“整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班级而言,班级是一个整体,它由“长”“短”不一的学生组成,班级管理必须从整体着眼,不仅要重视学生群体中的“长板”(优等生),更要对“短板”(后进生)倾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使他们由“短”变“长”,才能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二是对学生个体而言,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由“长”“短”不一的木板组成的“小木桶”,他们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上并存的,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片面地以某一个标准来评判学生,而是应该将其长处加以发扬,短处加以弥补改进,才能提高学生这个“小木桶”的存水量,进而提高班级这个“大木桶”的存水量。
首先,既要重视对“长板”的培养,更要重视对“短板”的转化。
优等生是班级中的骨干力量,是各门学科学习的带头人,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动力和保证,教育好他们,就能在班级树立良好的榜样,带动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因而,我们必须重视优等生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教师在工作中对优等生较“放心”,但“放心”不能代替教育和管理,否则会变成“放任自流”,从而使一部分优等生裹足不前或退步,甚至每况愈下,从“长板”变成“短板”。
后进生是班上的问题学生,不少教师对待他们的态度失之于简单或粗暴,有意或无意冷落他们,甚至放弃他们,认为只要抓好优等生就能搞好班级。
殊不知这样做极大地损害了后进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思想,并使他们对优等生产生戒备和嫉妒心理;同时,教师对后进生的态度又会影响到其他学生尤其是优等生,使他们看不起后进生,并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
这样就使得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不利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使班级凝聚力下降,甚至会在对立和纷乱中成为一盘其次,要以辨证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学生,充分认识学生的“长”与“短”。
《周易》基本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周易》基本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周易》基本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周易》是我国文化源头之一,在西汉时期就被尊为六经之首,在我国文化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
在古代,《周易》被用来预测未来、决定国家大事、反映当时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对事物的运动状态有较正确的反映,其基本理论认识对班级管理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时位度主体:修剪自我班级管理的主体是班主任,是观察和处理班级时位变化的主要负责人。
《周易》通篇告诉我们,“君子”应当在不同的时位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自身的变化顺应或者改变变化,因此,作为班级管理者,掌控自己就是第一位的。
我们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增强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首重德。
事物在不同的运动状态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消极的一面。
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避免危机的出现呢?《周易》告诉我们,在困难中保持良好的品性就可以平安。
当班级管理出现纰漏低谷的时候,应当首先正己身,反思自己的行为对班级的影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顺应班级管理规律,通过把握自己的意志控制班级运行态势,用修剪本身的不足对学生个体施加积极的影响,如此才能避免班级管理危机的出现。
其重慎。
班级管理就是与学生心灵打交道,班主任的不同说法和做法对学生心理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班主任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忌讳官僚作风。
班主任与学生相比较是强势一方,学生是弱势一方,但处理事情失度,强弱会发生转化,到时班主任的管理就下不来台。
审慎地应对不同时位的变化是《周易》的核心态度,在班级管理中同样需要此种心态,以正确应对不同的班级运行情况。
对于班级事件的管理投入精力了,如果不能产生正面的结果和影响,就会形成负面的结果和影响,两者必居其一,所以应该认识到,管理行为会发生“不成功便成仁”的矛盾转化现象。
当管理失当的地方多了,班级运行态势就会逆转。
因此,个人认为,管理措施应当谨慎,假如不能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使其朝正面方向变化,那不如保持原来的状态。
人际关系理论对中学班级管理的启迪
人际关系理论对中学班级管理的启迪第一篇:人际关系理论对中学班级管理的启迪人际关系理论对中学班级管理的启迪在全世界,各种形式的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使人作为社会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即个体社会化。
班级是学生由家庭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成员的第一步,班级管理是促使青少年社会化的一种转化过程。
班级管理的根本宗旨就是调动学生参加积极健康的有益于身心的各类活动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
美国管理学者、行为科学创始人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 1880 —1949)通过霍桑实验表明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进而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
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关心人、满足人的社会——心理需要, 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其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应重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者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他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桥梁、联络作用。
人际关系理论采用激励和诱导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以把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提出了“以职工为中心的”、“弹性的”管理方法,出现了“参与管理”、“目标管理”等各种新的管理模式。
班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是由人组成的,班级组织中人的因素更为突出。
人际关系理论对于班级管理无疑有很大的启迪。
一、班级管理要以学生为本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共同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互信、协作互助的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每一位学生都是班级组织的主人翁,要树立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责任意识。
教师是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关系的调节者。
㈠关爱尊重学生。
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爱为起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对班级管理的启示-精品文档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对班级管理的启示儒家的思想流传至今,其中的精髓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运用。
例如,儒家经典《大学》里有句名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意是说: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大学》里的这段话不长,是在教导我们要从自身做起,通过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进而形成对周边的影响力,从而成就大事。
在中学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也可以从这段话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提升班级管理的艺术。
一、修身――班级管理的基石修身即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人格魅力。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能力、魅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修身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石。
我认为,修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修身要修能“学高为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做到:不断学习,积累深厚的知识功底;提升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敢于创造,勇立学科前沿。
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充电,做一个智慧型、学者型教师。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读书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状态。
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哲学、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相关的内容教师都要涉猎,甚至阅读中还带有几分“功利”的色彩,为的是学生提问时,我们不以“不知道”来搪塞。
我把教师的脑袋比作是“机器猫”――小叮当的口袋,“要什么有什么”,因为广博的知识是赢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第一步。
2.修身要修德班级管理主要靠两种力量,一是知识的力量,二是人格的力量。
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4篇
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4篇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第1篇破窗理论不是个新东西。
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此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得出的,它告诉我们,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事例可以证明这个理论。
在优雅洁净的场所,我们都会保持安静,不会大声喧哗;相反的,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四处可见的都是打闹、咒骂等等不文明的举止。
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
破窗理论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在日本,有一种叫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其主旨也和破窗理论相通。
比如,日本的有些企业将有油污、不清洁的设备贴上具有警示意义的红牌,将藏污纳垢的办公室和车间死角也贴上红牌,以促其迅速改观,从而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营造出一个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围。
在这样一种积极暗示下,久而久之,人人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
我们若深入思考这个理论,会有两方面的主要启示。
一是环境和氛围带给我们的影响很大,二是要特别注意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这个理论用于我们的班级管理中,也是非常合适的。
我们经常讲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怎样,讲一个班的整体氛围怎样,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些个东西?道理很简单,良好的班风学风及班级氛围,会让生活和学习在其中的所有同学受到积极的正面的引领,整个班级就会越来越好,就算其中还有一些不好的人和事,也会在此氛围的熏陶下积极转变,相反,好的也会被拖下水,整个班就会成为我们最不愿见到的乱班。
《周易》基本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时机 ,班主任 可以对学生提 出仪容 仪表要求 ,引导学生树立本学期 目
标 ,订立本学期计划 ,树立学习与
生活协调的基本方 向,形成或更换
方, 但处理事情失度 ,强弱会发
生转化 ,到时班主任的管理就 下不 来台。审慎地应对不 同时位的变化
班级管理团队等等。有些事情放到 平 时来 做 ,对 班级 可能 有 消极 影 响,或者需要 更多努力才能达到 同 轨迹未定 ,一切皆有可能 ,因此很 多棘手 的或有消极影响的事情都 可
在大考之前进行纪律教育 ,将其行
为与班级备考联 系起来 ,增强其集 体意识和 自我约束能力 ,也是一个 比较好的时机。大考之后 ,学生成 绩各有不同 ,有人喜有人忧 ,是我 升学 习方法 、强化 班级共 同 目标 和 树 立正确理想等方面的好时机 。 突发之 时。学校的突发事故包 括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班级里也
是 《 周易》的核心态度 ,在班级管
理中同样需要此种心态 ,以正确应 事件 的管理投入精力 了 ,如果不能
产生正面的结果和影 响,就会形成
、
时 位 度 主 体 :修 剪
对不同的班级运行情况 。对于班级 样效果 ,但开学之时 “ 元亨利贞” ,
自我
班级管理的主体是班主任 ,是
观察和处理班级 时位变化 的主要负
团
《 周易》基本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文/ 和平县和平 中学 吴飞航
《 周易》是我 国文化源头之一 , 在西汉时期就被 尊为六经之首 ,在 我 国文化 中享有极 其崇 高的地位 。
心灵打交道 ,班主任 的不 同说法和
同的效果 ,因此我们同样需要重 视
“ 时”的把握 。
做法对学生心理有不 同的影响 ,因 此需要班主任一种 “ 如履 薄冰 ”的 感觉 ,忌讳官僚作风。班主任 与学 生相 比较是强势一方 ,学生是 弱势
人本主义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四川师范大学 作业题目: 人本主义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所修课程名称: 中外教育管理与比较 修课程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完成作业日期: 2012 年 11 月 任课教师打分: 任课教师评阅意见: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级___________专业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密)………………………………(封)………………………………(线)………………………………人本主义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摘要本文在概述人本主义理论观点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人本主义理论对我国教育中班级管理的启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断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人本主义理论班级管理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罗杰斯是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立的“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在现代教育与教学改革中都享有特别的声誉。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和借鉴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观,探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新思路。
一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1、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主张学校和教师首先应把学生看作‘人’,相信他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
反对把学生看作‘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电子计算机’,也反对那种认为学生具有自私的、反社会本能的主张。
”[1]强调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种能力的活生生的人。
因此,教育与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只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变化,为学生的人格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不仅将他们视做教育的对象,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允许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多种选择,给予他们机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即“学习的评量主要由学生来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随着一个人生活阅历的增长,一些曾看似枯燥甚至不容易理解的理论,总能给人以莫大的启示。
将这些经典理论与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我感触颇多。
一、不值得定律
理论表述: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职业,往往就会敷衍了事,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有成就感。
启示:应注重对班级目标的认同感。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对班级来说尤为重要。
班主任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再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质,合理安排,引导他们将班级目标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让他们在目标的驱动下努力前进。
一个班级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班级成员的思想与作为就有了明确的导向。
要加强学生对班级目标的认同感,尤其要让班委团队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值得的,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与创造性。
二、二八法则
理论表述:如果一个公司有100名员工,它在一年内创造了100万元的利润。
那么,其利润的80%通常是由其中的20名员工创造的,另外80个员工创造了20万元的利润。
这就是所谓的“二八法则”。
启示:要建设一支优秀的班委队伍。
“二八法则”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好关键,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
20%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班主任应当着力抓好班委队伍的管理,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让他们再去带动大多数学生,以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
可以说,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对班级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手表定理
理论表述: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而两只表显示的时间又不同时,反而无法确定时间了。
启示:班级工作应该任务分解,责任到人。
在班级管理方面,该理论给我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这就是:班委之间的分工一定要明确,避免责任重复。
责任重复必然会使相关责任人互相推诿,出现“责任分散”现象。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本人由经典理论得到的一些有益启示。
班级管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反思。
随着一个人生活阅历的增长,一些曾看似枯燥甚至不容易理解的理论,总能给人以莫大的启示。
将这些经典理论与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我感触颇多。
一、不值得定律
理论表述: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职业,往往就会敷衍了事,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有成就感。
启示:应注重对班级目标的认同感。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对班级来说尤为重要。
班主任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再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质,合理安排,引导他们将班级目标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让他们在目标的驱动下努力前进。
一个班级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班级成员的思想与作为就有了明确的导向。
要加强学生对班级目标的认
同感,尤其要让班委团队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值得的,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与创造性。
二、二八法则
理论表述:如果一个公司有100名员工,它在一年内创造了100万元的利润。
那么,其利润的80%通常是由其中的20名员工创造的,另外80个员工创造了20万元的利润。
这就是所谓的“二八法则”。
启示:要建设一支优秀的班委队伍。
“二八法则”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好关键,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
20%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班主任应当着力抓好班委队伍的管理,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让他们再去带动大多数学生,以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
可以说,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对班级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手表定理
理论表述: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而两只表显示的时间又不同时,反而无法确定时间了。
启示:班级工作应该任务分解,责任到人。
在班级管理方面,该理论给我一种非常直观的
启发,这就是:班委之间的分工一定要明确,避免责任重复。
责任重复必然会使相关责任人互相推诿,出现“责任分散”现象。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本人由经典理论得到的一些有益启示。
班级管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反思。
随着一个人生活阅历的增长,一些曾看似枯燥甚至不容易理解的理论,总能给人以莫大的启示。
将这些经典理论与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我感触颇多。
一、不值得定律
理论表述: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不值得定律反映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职业,往往就会敷衍了事,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有成就感。
启示:应注重对班级目标的认同感。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对班级来说尤为重要。
班主任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再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质,合理安排,引导他们将班级目标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让他们在目
标的驱动下努力前进。
一个班级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班级成员的思想与作为就有了明确的导向。
要加强学生对班级目标的认同感,尤其要让班委团队感觉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值得的,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与创造性。
二、二八法则
理论表述:如果一个公司有100名员工,它在一年内创造了100万元的利润。
那么,其利润的80%通常是由其中的20名员工创造的,另外80个员工创造了20万元的利润。
这就是所谓的“二八法则”。
启示:要建设一支优秀的班委队伍。
“二八法则”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好关键,将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
20%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班主任应当着力抓好班委队伍的管理,并加强对他们的培养,让他们再去带动大多数学生,以提高班级的管理效果。
可以说,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对班级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手表定理
理论表述: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而两只表显示的
时间又不同时,反而无法确定时间了。
启示:班级工作应该任务分解,责任到人。
在班级管理方面,该理论给我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这就是:班委之间的分工一定要明确,避免责任重复。
责任重复必然会使相关责任人互相推诿,出现“责任分散”现象。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本人由经典理论得到的一些有益启示。
班级管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