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三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设计思想】这是一篇很富有哲学思想的文章,所以为了能够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尽量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们能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或者在这篇课文学习之后,每个学生都能从这篇课文中,就其中每一句话从中受到点启发,也就够了。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
一.课前三分钟(音乐欣赏-熟悉学情)1、高一学生:2、高二学生:3、预习指导:二.导入:(投影名句)“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劝学解》“我思故我在”——笛卡尔1、那位同学可以解释一下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提示】第一句它出自于唐朝韩愈的《进学解》,意思是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却能毁灭于随波逐流。
第二句它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的一句名言,从字面上来看,我思考所以我存在。
2、这两个同学说得很好,而且讲明了这两句话的出处。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句话它们都共同强调了什么?【提示】思想(思考)(投影)3、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法国帕斯卡尔的作品《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投影),一同去感悟思想家他深遂的思想。
其实帕斯卡尔就是一根这样的苇草,他从十八岁开始就一直被病痛折磨,24岁中风瘫痪,但直到39岁去世时,他在数学上创制了帕斯卡尔三角形、六边形定理,在物理学上创制了帕斯卡尔大气压定理,创立了概率论。
他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他还是一个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似的人物。
(也可以让学生来说。
)【资料卡片】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
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巨大贡献。
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
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
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者之一。
帕斯卡尔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
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必修四《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大全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必修四《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大全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教材简说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与《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虽然是零星无序的但真实而细致,处处洋溢
着理性的光芒,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
来的话。
下面一起来欣赏各位语文老师亲自编制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精彩教学设计吧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文章大全列表
评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2
评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教案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教案(人教版必修四)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人教版必修四)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人教版必修四《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教案教学设计4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表格式教案3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
10《短文三篇之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摘抄名言警句,增加文学积累。
2.通读课文,画出文中有哲理的语句,理解文章的基本观点。
3.体会文章的深邃哲理,认识作者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观点,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4.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
学习重点:1体会文章的深邃哲理,认识作者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观点,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2.领悟文章的哲理美和语言美。
教学方法:导学;自读;讨论;展示;讲评。
教学条件:教材;导学案;黑板;课件;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思路;2.了解作者及作品;3.完成导学案基础部分。
二、检查预习(一)论说文1、特点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内容: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2、随笔与散文随笔主“理”,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
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
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二)作者作品布莱兹·帕斯卡尔(1623-1662),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
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
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
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在法国首版。
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1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篇名言的内容和寓意。
2.理解人类文明的特征和重要性。
3.明白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主要内容包括:1.名言的寓意和含义。
2.人类文明的特征和重要性。
3.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启示、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您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您觉得这句话有何含义?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2.学习环节(1)教师向学生阐述名言的寓意和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以这句话来总结人类的思想活动。
苇草是柔软而坚韧的,很容易被风吹弯,同时又很难被摧毁,我们也正是这样:是柔弱而坚韧的。
人是可以想象、思考、推理、创造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能思想的苇草”。
(2)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课件引导学生琢磨人类文明的特征和重要性:人类文明的特征有哪些?人类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加深对人类文明的认知和了解。
(3)教师运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像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等都是人类思想的产物,这些思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4)教师通过四种思维模式:推理、逆向、归纳和类比,分类时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巩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教室内自由探究,搜集有关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材料并撰写作文。
四、教学评价通过齐步走、小组讨论、笔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加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短文三篇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二、能力培养目标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德育渗透目标读懂这三篇短文,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入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执行主任费立鹏博士介绍:在中国,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在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这说明现代的人越来越脆弱,对生命轻视。
那我们如何对待生命呢?又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呢?那就让我们从《短文三篇》中寻找答案。
(板书)短文三篇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
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
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为方便教学,语文网小编整理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
该教案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一起来学习下!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部分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6.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题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通过分析《热爱生命》中作者的生命观,学会正确对待生命,积极面对生活。
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热爱生命》这两篇课文的主要观点2、学习通过分析文章的关键句、关键词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诗经》中有一首诗是我顶喜欢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我喜欢它,不仅因为她给我们展现出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更重要的,还有那苍苍的苇草。
那江水边摇曳的苇草,是人们浪漫情怀的触动点啊。
还是在江边,还是这片苇草,2000多年后,再次引起了一位大思想家的沉思。
好久,他释然一笑,轻轻地说:其实啊,人就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啊。
同学们,这到底是怎样一件事呢?让我们从这位思想家的文字中来寻找答案吧。
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庄子的思想,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含义;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篇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自省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主旨和含义;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哲思。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庄子吗?庄子是哪个时期的哲学家?你们对他的思想有什么了解?2. 预习导引(15分钟):分发课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A. 课文中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什么意思?B. 课文中的“你自己也是一根苇草”是什么意思?C. 课文中的蝴蝶、鱼、智者和庄周形象的意义是什么?3. 理解分析(30分钟):让学生交流回答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哲思。
4. 拓展延伸(20分钟):分组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段课文并分析其中的意象和思想。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总结和展示。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表达能力。
5. 总结提高(10分钟):回答一下问题:庄子通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想要表达什么思想观点?你们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新的理解和感悟?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2. 学生展示的小组分析内容是否准确和完整;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文,并写一篇读后感;2. 在学习笔记中总结庄子的思想观点,并列举他的其他著名作品。
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关键词,并分析关键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围绕“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品读、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关键词的分析、重要语句的理解、重要文段的品读,来领会文章的旨意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时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
”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
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标出自己感到疑惑的语句。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进行点评。
然后,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
三、分析题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一个奇特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句。
题目概括了人什么特点?怎么理解。
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苇草”,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呢?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点,是脆弱。
但是,在中心名词“苇草”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般的苇草,而是能思想的苇草,强调能思想的特点。
作者发出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慨,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
一方面,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始终被病魔折磨着,39岁英年早逝。
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突出的成就。
可以说帕斯卡尔在肉体上是脆弱的,但是思想上是强大的。
高中优秀教案高二语文教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优秀教学设计(一)

高二语文教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优秀教学设计(一)高二语文教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思想【教学重难点】品尝关键语句,把握深邃思想【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文,不禁让人想起老子对于"水'这一事物的阐述。
世间至柔之物,亦是世间至坚之物。
帕斯卡尔提到的"苇草'也是如此。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二、作家作品。
帕斯卡尔(Blaise cal,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他对于近代初期的理论科学和试验科学两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他在科学与人文思想方面的不朽成就值得后世之人景仰。
A.提出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及三角形;B.提出物理学上的的帕斯卡尔定理;C.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D.创造了水银气压计;E.是概率的创立人之一;F.《思想录》是其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集中体现了他的思想理论。
三、课文解析。
1.同学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大意;2.探究问题(同学探讨并回答):(1)在课文中,帕斯卡尔把人比作"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那么,请同学们思索一下:"苇草'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明确:苇草:渺小、脆弱("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2)紧接着,作者为什么说到"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呢?明确:在强大的自然(或"宇宙')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
但人之所以宏大,就在于拥有自己的思想。
由于能思想,人就得以区分于顽石或畜生;由于能思想,人就"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名贵得多';"由于思想,人囊括了宇宙'。
高二语文教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总要尽量多劳动,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下面是为您推荐高二语文教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关键词,并分析关键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围绕“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品读、讨论、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关键词的分析、重要语句的理解、重要文段的品读,来领会文章的旨意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时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
”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
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标出自己感到疑惑的语句。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进行点评。
然后,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
三、分析题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一个奇特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句。
题目概括了人什么特点?怎么理解。
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苇草”,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呢?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点,是脆弱。
但是,在中心名词“苇草”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般的苇草,而是能思想的苇草,强调能思想的特点。
作者发出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慨,其实和他的人生经历和遭遇有关。
一方面,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始终被病魔折磨着,39岁英年早逝。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鉴赏两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捕捉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2、安排两教时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教时内容:学习《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一、导入,板书课题。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
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
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
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二、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课文,重点看看文章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师生讨论问题;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② 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③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
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1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1. 了解苇草的外在特征和生长环境。
2. 理解《论人类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中苇草与人类比喻的含义。
3. 探讨人类的思想能力,了解人类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异。
4. 培养学生对于人类思想能力的认识,以及对于自我发展的启示。
二、教学内容:1. 苇草的介绍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展示苇草的外在特征及生长环境。
2. 论文摘录介绍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引用其中关于人类和苇草的比喻部分。
3. 班级讨论引导学生参考比喻,探讨人类与苇草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人类思想能力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本质差异。
4. 个人思考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思考人类思想能力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并撰写个人感想。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苇草比喻的深层含义。
2. 探究人类的思想能力,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差异。
3. 培养学生对于思想能力的认识,以及思想能力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方式引入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兴趣。
2. 班级讨论,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加深对于思想能力和差异的理解。
3. 个人思考,借助文字表达自我对于思想能力和成长的领悟。
五、教学反馈:在课程的最后,将学生的个人感想与班级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补充说明。
六、教学拓展: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进一步深入探讨人类思想能力的本质及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与大脑的发育有什么关系等。
通过扩展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思想能力的重要性本课程通过苇草比喻,引导学生探究人类思想能力及其与其他生物的差异。
学生在班级讨论中通过交流,深入理解了人类思想能力与其他生物的不同之处,并在个人思考中探讨了思想能力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通过此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能力的重要性,并如何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主旨,领悟作者对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本主旨,领悟作者的观点。
2.分析文本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寓意。
2.分析文本中的哲学观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谈谈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句话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帕斯卡及其作品背景。
2.阅读课文,梳理文本结构,找出关键句。
三、课堂讨论a.文章中作者如何看待人的价值和意义?b.作者如何论证“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文本的主旨和论证结构,下一节课我们将深入分析文本的哲学观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
2.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二、课堂讲解1.讲解文本中的哲学观点,如:人类的渺小与伟大、人生的意义等。
2.分析文本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
三、案例分析a.在生活中,我们如何体现“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b.面对困境,如何运用文本中的观点来调整心态?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文本中哲学观点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同学们进行深入讨论,挖掘文本内涵。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深入分析了文本的哲学观点,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人作为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应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谈谈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理解。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本中的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二、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教师点评学生写作成果,指导学生修改完善。
高中优秀教案高二语文教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一)

高二语文教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一)高二语文教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一)三维目标学问与力量:1、抓关键词,并分析关键词的作用,培育同学的概括力量、分析力量。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增加同学的理解力量。
过程与方法:围绕"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品读、商量、探究,引导同学理解文本,并能演绎自己的熟悉。
情感看法与人生价值观:提高同学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熟悉,树立主动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关键词的分析、重要语句的理解、重要文段的品读,来领悟文章的旨意教学方法品读法,商量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时常仰视着星空,思考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
'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同学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
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日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标出自己感到怀疑的语句。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进行点评。
然后,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相互沟通。
三、分析题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一个奇怪而富有诗意的比方句。
题目概括了人什么特点?怎么理解。
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苇草',为什么把人比作苇草呢?本体和喻体具有相像点,是脆弱。
但是,在中心名词"苇草'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般的苇草,而是能思想的苇草,强调能思想的特点。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帕斯卡尔作品思想、道德、理性等人生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
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2、能了解用形象化的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3、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尝试将理性的思考与真挚的感情相结合写作断片式的杂感或较复杂的说理文,或仿写情理相融的片断或格言。
重点、难点:1、思考帕斯卡尔在“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中所体现出的对思想与人生的认识。
2、辩证看待“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接触过一些随笔和杂文,对于理解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对于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的理解,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学设想:本文的思想深邃、精奥,学生读起来会非常吃力,甚至几遍读下来都未必能完全理解。
所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把读不懂、无法理解的句子划下来,把读完后的疑问写在纸上,等上课时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的疑惑处。
教学时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内容,重点让学生理解标题“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深刻含义。
组织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线索来回答由标题衍生出的四个问题“苇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人是苇草”“又为什么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思想能给人带来怎样的变化”。
其次,虽然本文的核心观点出来了,但学习本文还需把握住文中散发出思想光彩的句子,还有此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存疑的一些语句,都需要深入剖析。
总之,那些散发思想华彩的句子都是中心主干上开出的绚烂花朵。
它们和主干是一体的。
最后,这种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文章,读起来比较生涩,不妨多举些实例来诠释,让学生头脑中多生成立体、可感的形象。
这样深奥的理论可以化解为通俗易懂的道理,学生接受起来也容易些。
另外,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时,也可以要求学生将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让学生在大师的思想沐浴下真正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让学生在交流、分享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教学课时:1课时。
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2、明白得文中重要语句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明白得能力。
过程与方法:围绕“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品读、讨论、探究,引导学生明白得文本,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人一辈子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人一辈子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树立积极健康的人一辈子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经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确实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
”因此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确实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点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
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什么缘故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标出自己感到疑问的语句。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进行点评。
然后,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问的地点能够相互交流。
三、分析题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一个奇特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句。
题目概括了人什么特点?如何明白得。
那个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人是苇草”,什么缘故把人比作苇草呢?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点,是脆弱。
然而,在中心名词“苇草”前面加了一个定语“能思想”,突出人不是一样的苇草,而是能思想的苇草,强调能思想的特点。
作者发出如此深刻的人一辈子感叹,事实上和他的人一辈子经历和遭遇有关。
一方面,帕斯卡尔一生体弱多病,始终被病魔折磨着,39岁英年早逝。
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在专门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突出的成就。
能够说帕斯卡尔在肉体上是脆弱的,然而思想上是强大的。
四、品读重要文段(过渡:刚才我们初步分析了题目,请问,题目是从哪一段哪一句中摘选出来的?--第三段第一句--请学生读):(一)品读第三段:(先分析人脆弱的特点,然后分析人能思想的特点)(明确)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三篇篇一三维目的:⑴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汇总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⑵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领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3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攒和经验带入文本,与文本化为一体,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4了解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安康的人生观。
重难点剖析: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主习题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听这首歌可以想象到成片的芦苇独守江边,在风中摇曳。
那瘦瘦的筋骨,青青的枝叶,肆无忌惮的张扬着绿的野性,任凭暴风揉摇,任凭暴雨击打。
那逆流而上寻找佳人的少年,撑着长篙,荡着轻舟,映托着茂密的芦苇,造就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柔美的诗句!2000多年以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在见到芦苇后灵光一现,咏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的至理名言。
二、合作探究围绕问习题读课文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⑵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参考:⑴思考和脆弱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⑶为什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呢?(前后四人为一组探讨,*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自己所知道的事例)*引入A:思想有时给思想者带来的不是尊重,而是折磨,比如屈原,“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干枯”,刻画了一个英雄末路、行销骨立的形象。
他完全可以“随其流而扬其波”,站在黑暗中认为这就是光明。
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孤单的思想者呢?因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⑷如何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学生合作讨论,代表发言)*引入B:当我们用水浇蚂蚁时,许多蚂蚁就在这场水灾中丧生了。
人其实也一样,大自然的一次山洪,一次海啸,一次台风,那么随便地夺去了人的性命,人真的是一种脆弱而渺小的生物。
但是,人能够思想,“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这一点就使人在精神层面上超越了宇宙和自然。
这句话就让我们领会到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伟大。
*引入C:帕斯卡尔是一根思想的苇草脆弱:⑴身体不好,病痛始终折磨着他⑵母亲在他三岁时离开了他⑶妹妹受他影响进了修道院,一生内疚⑷39岁英年早逝伟大: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定理,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奉献。
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压强的单位帕斯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并写成了这部能陪你走到“阅尽沧桑和人情的老年”的《思想录》。
有人评价:帕斯卡尔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
小结:“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其实分为两个层面。
说人是强大的、有尊严的、有意义的,主要是指人类所领有的文化、艺术和思想,在这个层面上人是强大的;说人如芦苇般脆弱,是指肉体的生命太脆弱,太容易腐朽了,在“一万年太久”的历史长河里,一个个体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强大的外力面前肉体往往表现的那么不堪一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相熟的、鲜活的生命,在不经意之间,在我们无法把握、无法预见的偶然中,刹那间便阴阳两隔了。
生命给我们的感觉,更多的是人去灯灭。
这时,你不得不承认生命的脆弱。
有些时候它的脆弱简直不堪一击!正因为这样,我觉得,所谓人的伟大和不朽,都只能来自于精神层面,剔除了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载负着生命的肉体就变得空洞、虚无和没有意义。
可见思想与人之重要。
三、拓展延伸(检查学生在预习时收集到的关于思想的名言名句)同学们的功课作的很好,我也作了一些功课,我们一起来分享观赏,并说说你的见解。
(投影:⑴我思故我在。
⑵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⑶一个人,只要领有了思想,遇见鬼神,鬼神畏惧你;遇见高山,高山就给你让路;遇见河流,河流会给你铺桥;遇见天空,天空会给你翅膀。
思想的力量是无人能挡的。
)(学生畅言,言之成理便可)师:不论人类如许渺小脆弱,但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与动物的*大区别在于人能思想,可以探索世界,改变世界。
伟大的思想造就人类文明的力量。
面对人类创造的奇迹,曾经悲观厌世的浮士德不禁感慨“停一停吧,你真美丽”。
在心理学上有一座的“马斯洛金字塔”。
(投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师:生理需求是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逼或疾病等的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从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目的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到达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
人生正如这座金字塔,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口舌之欲,在精神上应该有所追求?那么谁是你精神上的偶像,为什么?(生交流心得)小结:能够在苦难与窘迫时不放弃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思想者。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选自《思想录》,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
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真实而细致,体现帕斯卡尔思想的光辉。
其实在我们的学习中,生活当中,只要积极思考,做一个有心人,什么问习题都能迎刃而解。
如果我们善于思考,随时捕获和保留偶然闪现的思想,即便是零星无序的也可以!有朝一日,再回过头去看看自己整理的思想火花,那将别是一番滋味。
四、思维训练大自然充满了哲理,只要细心观察,用全副身心去领会,就能在其中发现无穷的真理,一旦有所触发,写成文字,就会有真正的理趣。
比如泰戈尔说“生若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郭璞的“林无静树,川无停流”,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同样是芦苇的形象,在《蒹葭》中是诗意的象征,在帕斯卡尔眼中是脆弱的象征,在作家张弛心中又是什么样呢?(生读《心中的芦苇》,讨论剖析从不同角度立意的妙处。
)五、作业设计一根柔弱的芦苇,因为我们的审美视角不同,读出是不同的精神内涵,这不就是人类思想的伟大之处吗?课后请同学们放飞思想,寻找自然中隐藏的哲理,并写成文字。
六、板书设计:人因脆弱而渺小人因思想而伟大附:心中的芦苇[张驰]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
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
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璀璨的浅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安详浓缩成亘古的缄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
好像是王维的山水诗,寻不出现实意味和历史痕迹,只有一抹淡远空灵飘浮于烟的高度,还有一分清高,一分落寞,一分不为人知也无意让人知晓的随意与散逸,原始般的单纯和清淡。
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自由自在;在纤桥旁摇曳,蓬蓬勃勃。
从苍翠的湖绿,慢慢化做凝重的墨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
即便翻越节令的山峦,静候白霜降临,那满目标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远方,也依旧洁白光泽,充满蓬松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画上生命的句号。
这鹤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子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
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
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采兰撷芷、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托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柔美的诗行。
假使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那么,你能听到许多滩边涯际拉纤的号子和寨子镇尾浪漫的故事。
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随便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
乌江之畔,腹背受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后的生命之舞。
在她倒下的地方,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决别飘雪飞霜。
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
佞臣专权,楚王昏庸。
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
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
青春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怀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深厚的留念。
真正领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
我喜爱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散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
流苏似的芦花,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洋溢。
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
安详,温和,弥漫的诗情触手可及。
倘是周日,阳光暖暖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
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子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发少年狂。
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单、浓醇、率真和苦涩。
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浅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人是孱弱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刚强的,从纤弱中焕发出无穷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篇二教学目的:⑴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⑵品味鉴赏两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捕获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板书课习题。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
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获,“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获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
于是帕斯卡尔追寻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
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异想天开。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领会其思想的光芒。
二、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习题浏览课文,重点看看文章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猥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师生讨论问习题;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即:人之伟大源于他领有思想。
②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这样比喻是为了烘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