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论文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析

合集下载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者。 关键词 : 二语习得 ; 偏 误 分 析
顾名思义 , “ 遗漏” 是缺 少或漏掉 了旬 中应有 的成分而导致 的偏误。例如 , 汉语的一般疑 问句结构结尾用“ 吗” ( 助词 ) 表示 疑问 。如 : 我能试试那件黑 的大衣吗 ?但在一些 国家 的语言 中 ( 比如英语 、 葡 萄牙语和法语 ) 没有这样的疑问词。 因此 , 这些 国
教学 科研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姜 文静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二语习得过程 中偏误产生的原 因进行分析,
1 0 0 0 2 0 )
1 . 遗 漏
同时举 出教学 过程中的实例进行说明分析 , 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 掌 握主动 , 从一开 始就提供正确 的示 范 , 采取积 极的措施调 整 自己的 教 学方法 , 帮助学 习者正 确地学 习 , 提 高学 习热情 , 成 为成功 的学 习
传真 、 根据实际案例真人模拟拍摄的短片等 。 在课堂上 , 将知识
点与学员 日常生活 中遇 到的法律知识联系起来 ,学生对看得 见、 摸得着 的东 西更乐于接受 , 印象也会 比文字案 例和 口述 案 例深刻 。 大家会发现 , 法律原来离我们的生活这 么近 , 尤其是 民 法, 更像是形影不离 的朋友 。 总之 , 实施新 的教学方法后 , 学员们的学习热情急剧升温 , 对待课业不再像过去一样 当做负担 ,而是当做一种生活方式 。 业余 时间上上 网, 学 习一下网上资源 ; 做做课件练习 ; 读读专 家 文章 ; 有问题 的时候到论坛 冒个 泡或者 e — m a i l 责任教师 。面授 课轻松愉快 , 不再枯燥乏味 , 既能学习知识 , 又简单 有趣 。
方向) 。

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

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

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泛泛而论,缺乏深度)摘要: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中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

它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中介语、理解语言习得的过程起重要作用,同时对语言教学实践也有深远意义。

本文介绍了偏误分析的研究发展过程及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偏误分析理论对于语言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偏误分析二语习得中介语语言迁移一.偏误分析理论背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行为主义(Behaviorist Theory)在语言学中占重要地位。

它强调语言是一种习惯。

语言的教和学重在背诵和模仿,并力求通过重复来达到语言习惯的形成。

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偏误则是不容原谅的,应立即被纠正,以免对正确语言习惯的培养形成干扰。

在行为主义影响下,语言研究领域兴起了对比分析理论(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母语习惯向目标语习惯迁移的过程,当两种语言相似时,正迁移发生,当两种语言有差异时,负迁移出现。

只要对母语和目标语进行对比,了解两种语言的作用,就可预测出学习过程中的偏误,并且还可以对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和解释。

而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语言的研究使行为主义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动摇。

他认为人类对语言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

人们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偏误,正如孩童在学习母语过程中也会出错,而这些错误恰恰反映了他们掌握母语的动态发展过程。

他还发现人们这两种语言学习过程有很多雷同。

科德也明确提出了偏误对语言学习的重大意义。

他指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自身的一套学习系统,而偏误正是这个系统存在的表现。

斯林柯也提出了中介语理论(Interlanguage)。

中介语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产生的从其母语逐渐向目标语过渡的一个语言系统,这个系统恰恰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目标语所做出的不准确的归纳和推论而产生的,它是一套有规则且不断变化的语言系统。

由此可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并非我们所想的无规律的不可容忍的错误,而是反映了学习者学习目标语规则的过程,对语言教学有重大意义。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与纠错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与纠错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与纠错
错误与纠错
语言习得是人类有生以来就一直在学习的事情,通过看、听、触摸的方式积累
的知识和技术被称为习得。

习得过程不仅是个体学习是关于文化和社会的交流和双向互动,是个体在语言传播,社交互动和文化传统等场景中认知变化的过程。

错误与纠错
语言习得是人类有生以来就一直都在研究的一项重要学科,它是指通过看、听、触摸的认知活动,以及与其他形式的习得来积累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

习得不仅是个体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文化和社会的多元化的交流,是一种两向的互动。

习得的过程不仅关乎主要语言的传播,也关乎社会交往、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认知变化。

学习者的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

学习者的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

---------------------------------------------------------------最新资料推荐------------------------------------------------------学习者的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学习者的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学习者的错误分析与二语习得摘要:学习者在习得二语的时候会发生很多与母语习得不同的错误,通过对这些错误的判断,分类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学习者习得二语知识点是有顺序的且错误可以反映出学习阶段的结论。

关键词:二语习得;学习者;错误要研究二语习得,关键是收集并描述出学习者的语言,即中介语。

在描述的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学习者所犯的错误,以及这些错误是否被纠正,或者又形成了另一个错误。

有些学者会认为二语习得应该分析学习者的成功之处,关注学习者的错误很荒谬,但是,错误是学习者语言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找出学习者容易犯哪些错误,并且,在修改自身错误的同时,学习者也在进行习得。

分析学习者错误的首要是判断错误。

最常见且最容易判断的是明显的语法错误,除此之外,还有表达不地道的错误,而且,我们怎么判断学习者产生的错误不是因为口误而发生的?就算是本族语人,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也会经常发生口误,所以,在分析错误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区别两种不同概念的错误。

1 / 6一种错误(error)是因为学习者不知道语言知识点而产生的错误,另一种(mistake)是学习者知道正确的语言知识点,但却产生的失误。

判断到底是错误还是失误,我们可以持续观察学习者的表现。

如果学习者继续犯同样类型的错误,那么就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如果后来学习者可以正确表达这个错误,那么就是失误。

另一种方法就是让学习者自己改正所犯的错误,如果学习者能自我纠正,那么就是失误,如果学习者不能纠正,就是没掌握。

但是,理论上错误与失误很好判断,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很多种可能,例如有些学习者会时好时坏地在不同场景中持续犯错,这样就很难判断是错误还是失误。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理论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6页word资料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理论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6页word资料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理论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一、引言错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SLA)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一个不断与语言错误斗争的过程。

学习者会在语言学习和操作中犯错误,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所犯的语言输出错误。

许多研究者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十分薄弱。

写作错误是语言输出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语言学界对待错误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部分行为主义的学者认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纠正错误,结果有学者认为纠正错误增加了学习者的焦虑;赞同交际法的一些学者不主张纠正错误,渐渐发展到对错误的放纵,导致了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产生;发展到最近才产生了对待错误的理性态度。

二、错误分析理论及其相关理论(一)对比分析(Contrasive Analysis)理论以行为主义者的语言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对比分析理论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影响很大。

这一理论的含义是:首先,我们可以对学习者的母语(nativ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对比分析中的差异,我们可以预测会引起困难的语言项目和可能犯的错误,并利用这些预测来决定外语课程和教材中哪些项目应进行特殊处理。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强化手段(如重复和操练)来克服母语干扰,建立新习惯。

显然,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个刺激―反应的过程,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母语习惯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的结果,因此,为了强调学生学习语言的准确性,有必要对错误采取有错必纠的方针,以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习惯。

(二)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应用语言学家Selinker 首先使用了中介语一词来称谓“学习者在目的语发展过程中的任何阶段所建造的一种结构体系”,是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所做的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一个语言系统”。

它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是学习者创造性地使用的一种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论文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论文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析摘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研究错误的产生及其特点对二语习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研究者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首要途径之一,错误分析也就成为了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引起二语习得错误的根源。

本文发现,引起错误的根源除了常见的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外,还有交际策略的误用和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在探讨这些错误根源时,力图揭示这些根源是如何引起错误产生的。

紧接着阐释了错误分析的过程及错误分析对于外语教学的重大作用。

希望借此文能让大家对错误分析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期望能对大家的二语习得有所帮助。

Abstract:It is inevitable that errors occur in language learning,so the study of errors is good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as one of the major method to study second language , error analysi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study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errors and reveal how they affe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ies of error analysis , including interlingual-transfer , intralingual-transfer,the improper use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 Then it explains the processes of error analysis and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it . By writing this paper , I want to give a clear explanation of error analysis and hope it helpful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关键词:错误,错误分析,二语习得,错误根源,外语教学一、引言错误分析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语习得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概述

二语习得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概述

二语习得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概述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可以发现二语习得已经成为一项独立而重要的学科,二语习得主要是强调学生要具备出色的语言技能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可以发现只掌握一门语言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第二语言的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然要求。

因此为了能更清楚、更全面的帮助人们了解二语习得这一学科的特殊性,高效开展二语习得这一学科的学习,为了加强二语习得这门学科的高效研究,给二语习得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有力的保障,本文对二语习得中的语用失误现象进行简要分析,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或优化的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学习人员提供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二语习得;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引言:本文针对二语习得中的语用失误进行简要分析,并由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因此必须要先明确语用失误的概念和内涵。

我国语用失误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何自然教授提出,“在真实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导致交际者无法完成有效的交际目标和效果的错误都应被称为语用失误”。

另一位在语用失误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Thomas指出,在沟通的过程中,语用失误是说话者一定要尽力避免的。

如果交谈的内容存在着较多的语用失误,那么说话者往往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甚至是居心叵测的人。

语用失误是人们在使用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使用错误,比如说语法、句法层面上,而这只是浅显的解释;更为深层的解释为在双方交际特定场合下,由于文化和语言不符合本族语言习惯而产生的错误,也就是由于自身行为和习俗的不同,在特定的语言中出现的一些会造成一定交际阻碍的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的深层次含义也给二语习得这一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对二语习得中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并加强语篇语法的多元化分析,这样才能帮助相关学习人员更深入地理解语用失误。

一、二语习得概述和构建依据二语习得全称是第二语言习得,也就是人们在学习母语之后,对其它任何一门语言的自觉学习。

对第二语言习得中易出现的偏误问题的分析

对第二语言习得中易出现的偏误问题的分析

对第二语言习得中易出现的偏误问题的分析朱华(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摘要:由于英语和汉语语言的不同特点,英语中的虚拟语气、被动语态一直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本文旨在对学生在学习这两项语法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英语。

关键词:二语习得;虚拟语气;被动语态;偏误分析中图分类号: H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7508(2012)05-0068-03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研究已经越来越透彻,作为未来的汉语教师,我们不光要研究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规律及容易发生的问题,也应该清楚中国人习得第二语言时容易遇到的问题,进行对比后教学,更能理解外国学生的难处,从而加以指正。

一、偏误理论科德(1967)将错误分成失误和偏误两种。

失误指口误或笔误,是语言运用上的偶然现象,如不小心将“Mr.Wang”叫做“Mr.Li”,这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无关,即使本族语的使用者也会出现此等错误。

偏误是系统性的,如有学生刚学习英语时说“I is student”,这反映的就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不足,这种偏误不是偶然的,偏误分析就以这种偏误为对象。

二、以汉语为母语者习得英语时主要的偏误问题及分析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具有的。

汉语是不依赖语法形式的语言,因此汉语中不存在语法范畴这一概念。

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最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级等,在汉语中最容易造成偏误的是虚拟语气、被动语态。

(一)虚拟语气1、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语气是“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分别的语法范畴”。

而英语的语气主要表现在谓语动词上,指说话人对某一时间或人物等的态度。

虚拟语气对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来说不好理解,因为汉语中不存在这一概念,也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易造成学习者的费解,虚拟语气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是虚拟语气难以掌握的最主要原因。

二语习得偏误分析案例

二语习得偏误分析案例

初中级阶段蒙古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常见偏误及解决方案随着中蒙两国关系的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蒙古人学习汉语的热潮也呈现着明显的上升趋势,来华学习汉语的蒙古学生在整个留学生队伍中的比例也逐渐增大,因此在这种形式下非常需要具有针对性地对蒙古学生习得汉语的情况进行研究,进而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指导蒙汉语教学。

在众多研究方法中,考察偏误产生的原因和途径是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出发,以三篇蒙古国留学生的论文为考察对象进行研究,做了简单的偏误归类以及偏误分析并提出了些解决方案。

(1) 汉字偏误分析及解决方案由于汉字系统跟世界上还在使用的文字系统有极大地区别,汉字成为非母语者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

对汉字偏误进行分析,也是汉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

肖奚强(2002)和李蕊(2005)的研究都显示,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可分为3类:(1)部件的更换;(2)部件的增减和减损;(3)部件的变形与变位。

在这三篇语料中,汉字偏误如下:例如:(a)我家在克尔论(伦)河边种菜。

(来自《我和汉语的故事》1)(b)有时我跟朋友一起去长(唱)卡拉OK。

(来自《我们的夜生活》)(c)不用汉语开始忘起(记),所以我决定深告(造)。

(来自《我和汉语的故事》2)上例中,论(伦)和起(记)在汉字偏误里,属于部件更换一类。

由于克尔伦河属于外来词,“论”是一个动词,不符合外来名词翻译的规则。

将“伦”误写为“论”,是混淆了两字在字音方面的区别。

与此相类似,把动词“唱”误写为形容词“长”,也是如此。

而将“造”字误写为“告”,是明显的部件减损。

解决方案:汉字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字形教学,而应在汉字教学中,结合语音和语义的教学。

对于习惯于不用声调区分字义的蒙古语的学生,更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语音和汉字字形的联系,不断强调汉语中的声调对区别字义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方面的区分练习,让学生更加准确地识记汉字。

而对于那些容易被增减和减损的部件,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解这些部件的变形来源,让学生有效地记住汉字。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类和产生原因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类和产生原因分析

辅导员的心理素养对学生管理的影响[真诚为您服务]【摘要】本文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类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其纠正的方法。

正确对待错误,使习得者的学习过程不走偏差,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文希望通过对错误分析的研究,找出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给学习者和外语教学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错误分析错误原因错误纠正1 错误分析的理论基础1967年,英国应用语言学家Corder受母语习得中错误分析的启发,发表了论文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该文章被Seliger称为心理语言学领域的里程碑,改变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对于学习者和他们所使用语言的看法,于是研究者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两种语言的对比转移到直接研究学习者的语言本身,集中对学习者所犯的语言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

这一学术研究的转向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由对比分析发展到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

Corder指出:“语言学习是发现语言中底层的规则、范畴和选择体系的过程。

这些规则、范畴、体系,学生是通过教师向他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某种处理活动而发现的。

错误是这一过程的反映。

”错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错误分析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研究领域被认为是当代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进步,对外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错误的分类Corder(1971)把错误分为语言能力错误(error of competence)和语言使用错误(error of performance)两类,并且在语言能力错误中再分出语内错误(intralingual)和语际错误(interlingual)两类,从而建立起错误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

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

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分析引言:二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L2)的过程中产生的语言习得。

对于非母语学习者而言,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偏误,这些偏误往往是由母语语言习得特点与第二语言的不同特点所引起的。

本文旨在探讨二语习得中的偏误并进行分析。

一、语音偏误:语音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在二语习得中,语音偏误较为常见。

这些偏误一般来自于学习者母语与所学语言在音位、音素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将[j]音用[k]音替代,导致类似“Yuke”(英语名字“Luke”)的偏误出现。

二、语法偏误: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它规定了词汇和短语的结构。

二语习得者在语法上的偏误也比较普遍。

这些偏误可能源于学习者母语语法结构与所学语言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汉语中,疑问句一般是通过语序倒装实现,而在英语中则需要使用助动词。

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出现“你是谁?”(原句为:“Are you who?”)这样的偏误。

三、词汇偏误: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习者在掌握词汇时往往也会出现偏误。

这些偏误可能来自于词义的混淆、词汇搭配的错误、多词性词汇的误用等。

例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会将“decade”(十年)误译为“十天”,导致类似“过去的十天”(原句为“the past decade”)的偏误出现。

四、语用偏误:语用是指语言的使用情境和目的。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往往会因为对语用规则的不熟悉而产生语用偏误。

例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常常会将直译模式应用于英语中,导致类似“Can you make friends to me?”(原句为“Can you be friends with me?”)的偏误出现。

五、认知偏误:认知偏误指的是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由于个人认知能力限制而产生的偏误。

例如,学习者可能会因为习得的受限性而陷入一些错误的学习策略,导致偏误的出现。

此外,学习者对母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规律进行了误解,从而导致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出现偏误。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理论以及纠错策略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理论以及纠错策略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理论以及纠错策略错误分析理论和纠错策略在二语习得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都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一门二语。

本文将讨论错误分析理论和纠错策略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并且分析它们如何有助于掌握二语。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错误分析理论,它是由二语习得学家Stephen Krashen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自己创造的错误,来发现一门语言的细微差别。

因此,它也被称为“反思性学习”理论。

相比较于只有正确的句子是有用的,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习更多的语言。

学习者可以通过发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自我纠正错误,从而加深他们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并让自己更好地熟悉二语。

其次,我们来讨论纠错策略。

这是指在课堂上或二语学习者的日常学习活动中,教师或伙伴可以采取的改正错误的方法。

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几个步骤来纠正学习者在使用二语时对语言规则的错误。

譬如,提供正确的语言模式以及补充解释,指出学习者使用了错误的句型等等。

全过程中,学习者有机会不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会学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虽然,错误分析理论和纠错策略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练习纠错应该更多地侧重于通过正确的表达方式来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规则,而不是去纠正学习者的语言,也不是要教师担任完全的校对者。

此外,要有效地掌握一门二语,学习者也要不断地积极参与练习,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并且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错误分析理论和纠错策略在二语习得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掌握一门二语,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然而,我们也要记住,仅仅依赖于错误分析理论和纠错策略并不能保证学习者能够掌握一门二语,学习者还需要自身的努力,以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论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论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论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论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过程,它需要学习者清楚了解语言结构,并且能够将其应用到语言实践中。

然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总会出
现错误,这些错误可以归结为三个主要原因:语言结构不熟悉、认知
能力有限以及语言环境贫乏。

首先,学习者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语言结构的不熟悉,他们可能会
混淆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或者在理解语言结构时出现困难。

例如,
一些学习者可能会混淆时态,例如将现在完成时写成过去时,或者将
将来时写成现在时。

其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也可能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这意味着他
们可能无法理解被学习的语言的复杂概念,或者无法了解灵活运用语
言的能力。

例如,一个学习者可能无法正确使用不同的介词、形容词
或其他结构,或者无法正确使用不同的句式来构建句子。

最后,学习者也可能面临语言环境的不足,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不够熟
悉语言,无法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进程。

例如,一个学习者可能在使用一个新的表达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从
而导致他们对这个表达的使用存在误解。

综上所述,学习者在学习二语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而这些错误主要是
由于对语言结构的不熟悉、认知能力的限制以及语言环境的贫乏。

因此,学习者应该更多地熟悉语言结构,加强认知能力,并且在学习过
程中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使用语言,以便更好地理解语言,并在实践中
发挥作用。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中的错误分析
在二语习得中,错误分析可以帮助学习者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从而改进学习策略。

通过分析学习者的错误,可以更好的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找出学习者的弱点,从而实施改进策略,从而更快、更好的掌握语言知识。

错误分析的特点很重要,可以体现学习者现有水平以及语言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知识的情况。

为了确定错误的类型,重要的是要找出错误的根源,一般来说,可以将错误分为逻辑错误和知识错误两类。

逻辑错误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缺乏造成的,这种错误主要表现为掌握的知识缺乏正确的应用,对语言的掌握理念不正确等。

知识错误是由于学习者知识缺乏而导致的,比如学习者使用了错误的单词、表达方式等,这类错误主要是由于学习者没有真正掌握所学语言而产生的,其纠正方法主要依赖于语言训练,加快知识积累。

综上所述,错误分析是帮助学习者检视和改进自己学习错误的重要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积累、掌握和提高语言能力,实现更快、更好的学习进步。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及其纠正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及其纠正

从阅读文学作品角度而言,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难免会犯口头或书面的错误。

在corder的研究之前,语言学家观察到了二语学习中学习者的错误,并把它们进行了归类。

但是他们很少注意到错误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的作用。

错误分析理论的倡导者corder向人们展现了什么样的错误会对老师,学习者和研究者有用。

corder在他的文章“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中介绍了许多重要的理念,其中包括以下几点:应该由学习者来决定所输入的信息。

当老师或语言学家在计划教学大纲时,应该考虑学生的需求。

系统化和非系统化错误的区别,非系统化的错误发生在本族语学习中,corder把这种错误叫做“mistakes (失误)”,并且指出这样的错误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重要。

错误在以下三方面是有重要意义的:对于老师,错误表现了学生的进步;对于研究者,错误显示一门语言是如何习得的,学习者采用了什么样的策略;对于学习者,他能从错误中学到很多东西。

当学习者犯了言语错误时,教他正确形式的最有效的办法不是老师仅仅给他正确的形式,而是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错误,尝试不同的假设。

许多错误源于学习者使用本族语的句子结构。

corder称学习者在这方面犯的错误是不能避免的,而这正是学习者学习策略的证据[1]。

基于corder的错误分析理论,许多学者探讨了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错误、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及正确对待错误的方式,以便帮助老师正确纠正学生学习中所犯的错误。

胡壮麟在《语言学教程》一书中对“errors”(错误)和“mistakes”(误差)的区别阐述为:错误是指语法上不正确的形式,误差则是在不得体的交际语境中出现的正确语法形式。

错误钟情于语言学习者,而误差可能也会产生于本族预言者身上。

错误通常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误用或误解,这些可能是语法或语用方面的[2]。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开始观察学习者能力方面的错误并试图解释这些错误。

二语习得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分析

二语习得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分析

从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看英语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外语系的学生,英语是我们除母语外学习的第二种语言。

二语习得是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学生对二语的学习从小学开始到大学也要继续学习,至少有十年的学龄。

可是,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不断地出现问题。

下面是我对自己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分析。

英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其中说和写一直是我英语学习的难点。

而这两项有共同之处,就是英语翻译中的汉翻英。

说就是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需要把汉语翻译成英语,虽然很多人说要培养英语思维,不要先想好汉语再翻译,可我觉得很难做到。

在你想问题时,潜意识就用汉语了。

而写作也是如此,写作只是把你的从说的变为写的。

汉翻英中,经常出现汉语找不到对应的英语单词的问题,这是语义缺失,比如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

而且在表达的时候,由于单词量少而不会翻译经常出现,这是因为单词输入量太少。

平常常用的单词很容易记住,不经常用的新单词很容易被遗忘。

而翻译中常出现的错误可分为语间错误和语内错误两大部分。

语间错误是由于母语造成的;语内错误是受二语的影响造成的,与母语无关。

二语习得者把他们自己的母语作为资源,并依赖于它。

当母语系统与二语系统非常接近的时候,二语习得者可以从比较中获得很多帮助,帮助他们更容易学习二语,这种现象叫做正迁移。

相反,当母语系统与二语系统有很大差别时,由于受母语的干扰,二语习得者通常会犯错误,这种现象叫做负迁移。

负迁移中产生的错误叫做语间错误。

语间错误是语言的迁移性引起的.也是受学习者母语的干扰所产生的语言错误。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当产生负迁移时,会产生语言错误。

目标语和母语之间无论从语音、语法结构、语义还是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

语内错误主要是由于对目标语的规则理僻错误所产生的。

学习者把目标语的规则应用到并不适用的地方。

导致语内错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过度概括。

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的过程中会根据所学的某些规则创造出目标语中并不存在的变体。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二语习得过程中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举出教学过程中的实例进行说明分析,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采取积极的措施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正确地学习,提高学习热情,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关键词:二语习得;偏误分析偏误的英文是(error),即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

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就是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规律,包括偏误的类型和偏误产生的原因等。

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可以让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纠正和避免二语习得者的偏误,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使他们成为成功的二语习得者,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

偏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总的来讲,主要是由于二语习得者的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规则的泛化等原因造成的。

具体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漏顾名思义,“遗漏”是缺少或漏掉了句中应有的成分而导致的偏误。

例如,汉语的一般疑问句结构结尾用“吗”(助词)表示疑问。

如:我能试试那件黑的大衣吗?但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中(比如英语、葡萄牙语和法语)没有这样的疑问词。

因此,这些国家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汉语一般疑问句时,经常会遗漏疑问词“吗”。

学生常常说出这样的句子:我能试试那件黑的大衣?明天你去超市?再如,汉语“了”的用法,对于一些初学者也是一个难点。

比如句尾语气助词“了”的用法。

有一位学生作业中这样写道:这时他和她认识。

句尾应该使用语气助词“了”,表示事情的发生和新情况的出现。

笔者认为对待这种偏误应该及时纠正,纠错方法要得当,最好的办法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偏误。

作为教师,不必每次自己说出“吗”或“了”来提醒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分析摘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研究错误的产生及其特点对二语习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研究者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首要途径之一,错误分析也就成为了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引起二语习得错误的根源。

本文发现,引起错误的根源除了常见的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外,还有交际策略的误用和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在探讨这些错误根源时,力图揭示这些根源是如何引起错误产生的。

紧接着阐释了错误分析的过程及错误分析对于外语教学的重大作用。

希望借此文能让大家对错误分析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期望能对大家的二语习得有所帮助。

Abstract:It is inevitable that errors occur in language learning,so the study of errors is good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as one of the major method to study second language , error analysi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language study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errors and reveal how they affe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ies of error analysis , including interlingual-transfer , intralingual-transfer,the improper use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 Then it explains the processes of error analysis and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it . By writing this paper , I want to give a clear explanation of error analysis and hope it helpful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关键词:错误,错误分析,二语习得,错误根源,外语教学一、引言错误分析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大家普遍认为错误分析发展期还并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却相当迅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错误分析的各项成果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领域破土发芽。

在深入了解前,我们先区分下错误分析中错误的定义及错误分析的地位。

1.error和mistake概念的区分在进行深入探讨前,首先有必要把语言学上的 mistake和error这两个词作一简单区分。

一般情况下,都把这两个词称作“错误”。

虽然有些作者试图用“失误”或“过错”等不同字眼来加以区分,但无法从本质上说明问题。

其实,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看,这是两个极为不同的概念。

mistake通常指的是行为上的差错,它要么可能是说话者的随意或猜测未加注意引起的错误,要么就是口误,甚至疲劳或注意力下降等外在原因都会引起人们行为表现能力的下降而导致错误的发生。

这样说,就是指学习者没有正确地运用其原有的知识,可是他具有一定的能力,只是未能很好地把它表现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人,不管是说母语或外语时都会犯这样的错误。

也就是说,这样的话语迟疑、口误、偶尔地违反语法规则的错误并不是缺乏相关知识造成的,而是语言产生过程中由于疏忽等原因发生的暂时性的不完善现象。

这样的错误被称为mistakes。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偏离或违背目标语语言系统规则,这种偏离或违背往往是由于学习者尚不具备正确表达的能力而引起的。

即便这种错误被指出,说话者也不一定能予以纠正,他只会感到茫然,因为他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如某一学习者会说“Does she can swim?”这表明说话者的能力还只局限在疑问句前加助动词这一概念上,他或许也知道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助动词用does,但还不具备将情态动词前移构成疑问句的这一知识。

这样的错误在二语习得上被称为error。

用Corder的话说,error就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系统性的偏差。

本文主要讨论的错误指后者,即error。

2.错误分析的地位和作用错误分析对于二语习得的学习者是十分重要的。

简言之,错误分析就是对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研究,错误分析能反馈学习者的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通过分析错误,学习者就能断定自己的二语习得是否成功,判断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是否得当,以便于学习者能够更好的分配自己的时间,应该对哪一部分学习花更多的时间。

对于广大外语教师来说错误分析也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手段。

教师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师改进外语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得外语的学习与教学得到提高。

错误分析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外语教学理论。

由于错误往往是学习者主观造成的,通过错误分析就能把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外界的客观因素转移到学习者自己身上来,并加深学习者对自身的了解。

当人们识别、描述、解释、评估学习者错误的时候,错误分析便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系统的描绘学习者的画卷,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他是怎么出错的,为什么会出错以及如何避免同样的错误。

因此,错误分析是第二语言研究途径和教学方法的重大突破。

学习者错误和错误分析在二语习得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二、错误产生的原因人都会犯错,在二语习得中也不例外。

只是有的人出错相对较多, 而另一些人则相对较少。

而对这些错误的产生追根溯源不仅可以发现许多语言学习的规律,还可以及早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使学习者能在二语学习上获得成功。

接1.母语干扰--语际迁移每个人最先接触到的一般都是母语,母语在自己的心中根深蒂固。

由此第二语言的习得不得不受到母语的影响,而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母语与第二语言习得的目标语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般来说,相似之处比不同之处更容易学习一些,因为学习者可以把母语概念移置到目标语里而不致发生错误,这就是所谓的母语正迁移。

然而,母语与目标语的不同之处往往大于相似之处。

Lado认为,差异与难度成正比关系,即差异越大,难度就越大。

但是,真正给二语习得者带来麻烦的不是相似之处,也不是不同之处。

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表明,当第二语言的某一语言现象与第一语言的某一相应的语言现象在表现出差异性的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时,最大的干扰便产生了。

干扰的明显证据就是学习者把第一语言中的现象迁移到第二语言中,并由此产生语言用法的错误。

2.目标语干扰——语内迁移研究发现,在二语习得的早期,二语学习者的主要错误来源是语际迁移,而当学生逐渐加深了对第二语言的了解后,语内迁移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

语内迁移的主要有下面几种表达方式。

1)错误类比当学习者尚不知道他未掌握的知识时,他会认为新的内容应该与其大脑里的已学过的内容相一致,如当他不知道man的复数该用什么时,他会联想到曾经学过的girl的复数是girls,那么man的复数便被类比为mans,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自己未知的问题,可有时却不一定能通用某一固定的知识或变化。

2)错误分析学习者已具备了一定的目标语知识并尝试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或是语言项目上来。

如在句子They are dogs and its name have nothing with its feature。

此时学生犯了一个错误,他将dog用it代替,却没注意it的复数不是its。

3)规则运用不全或概括不够从一个典型例子“No one know where is the school .”来观察,学习者只知道wh-句型应该主谓颠倒,但忽略了这不是wh-引起的疑问句,这是由wh-引导的宾语从句。

在从句中疑问语序应采用正常的叙述语序。

很明显,学习者未完全把握wh的全面用法和用途。

4)过分归纳造成语内迁移错误的最重要根源就是过分归纳。

学习者或出于交际的意图,或是知识不全,或是为简化语言系统,错误地将自己学过的规则扩大化。

这种现象在二语习得中是极其普遍的。

“Does Tom could sing?”“He goed.”“I don’t know what time is it.”在此类例子中明显的出现对已学过的知识作过度概括。

3.交际策略造成的错误当学习者尚不具备目标语的某一知识时,他要么即刻着手学习以获取相关知识,要么就是通过交际手段来弥补不足。

通常情况下,当学习者通过负面反馈了解到自己不知道某一目标语知识时,他往往会到第一语言里寻找相关替代。

但是,当他发现第一语言并不能帮助他时,这可能是由于他本来也不了解第一语言的相关知识,也可能是第一语言本身没有对应于目标语的相关语言项目,也就是说当学习者陷于双重无知的境地时,他能用的策略往往是要么回避,要么是在目标语里寻找相近的表达方法,要么就是尽力解释,或者是采取迂回的手段。

在所有这些编码或解码过程中,学生都会犯解释不够或解释不准的错误而导致所使用的语言含混不清的情况出现。

4.环境因素导致的错误此处的环境主要指的是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三者都可能使学习者对语言产生错误的理解。

因此,国外的一些学者如Stenson,James 等又把这类错误称为“诱发性错误”(induced errors)。

这可能是老师的解释具有误导性,也可能是教材里的错误的句子结构所导致。

Stenson 所举的例子是,老师在介绍动词worship时解释说,worship是pray的通用词。

当然,学生已学过pray这个词,而且他们知道pray后面接介词to,如pray to God。

这样,学生便使用了worship to God的句子。

当然,不排除学生过分概括的可能性,但老师更应该进一步解释这两个近义词之间的区别:pray后接to,但worship后面直接带宾语等。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还是许多老师对目标语的知识有时候解释不全面及教材的编排存在的一些缺陷所引起的。

这些错误的出现我们应当尽量避免。

三、错误分析的过程错误分析主要包含四个环节: 错误的收集、分类、分析和评估。

它主要涉及的问题是错误的判断标准和评估对象。

错误分析包括的范围很宽,而且越来越宽。

错误的类型和种类也随着学习的深入出现得更为多样化。

这就更需要我们全面的对错误进行分析。

1.误的收集收集错误是错误分析的首要环节。

我们要分析首先要掌握一些样本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