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麻醉课件ppt
麻醉深度监测
监测病人的麻醉深度,维持适 当的麻,防止高热或 低体温。
03
麻醉操作技术
麻醉前的评估和准备
病史收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现 病史、既往史、过敏史等。
体格检查
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心 、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 能检查。
实验室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等 。
02
麻醉药物
麻醉药物的种类和特点
01
02
03
非挥发性麻醉药
包括丙泊酚、依托咪酯、 氯胺酮等,具有镇静、催 眠、镇痛的作用。
挥发性麻醉药
包括乙醚、氟烷、异氟烷 等,具有镇痛、镇静、催 眠的作用,并可松弛骨骼 肌。
局部麻醉药
包括利多卡因、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等,用于局部 麻醉,可阻滞神经传导。
麻醉药物的给药方法和途径
麻醉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麻醉前的准备
在接受麻醉治疗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 的身体状况和麻醉风险。医生还需要告知患者相关的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麻醉前的注意事项
在接受麻醉治疗前,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如停止吸烟、限制饮食、排空膀胱等。此外,患者需 要告知医生所有的药物过敏史、手术史和其他重要病史。在麻醉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麻醉医生在场 ,并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和急救药品。
术后活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况,指导患者进行 适当的活动,以促进术后恢复。
04
特殊病人的麻醉管理
孕妇和胎儿的麻醉管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控制血压,预防子痫发作。
早产和足月分娩
在分娩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以减轻疼痛 并确保母婴安全。
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PPT课件
2024/10/16
17
内容
相关概念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常见品种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处方管理办法》 不合理处方示例
2024/10/16
18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 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2005年11月14日发布并实施
2024/10/16
3. 医疗机构应当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 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 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4. 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 者贴剂的,再次调配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原批号 的空安瓿或者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空 安瓿或者废贴数量
2024/10/16
32
第五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 神药品的安全管理
7. 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 类精神药品时,医疗机构应当要 求患者将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 类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医疗机构, 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销毁处理。
2024/10/16
34
第五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安全管理
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 品丢失或被盗、被抢的
发现骗取或者冒领麻醉 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27
第四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调配和使用
8. 医疗机构应当为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的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
麻醉药品注射剂型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者由医
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
医疗机构应当为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精神药品的 患者建立随诊或者复诊制度,并将随诊或者复诊情况记 入病历。
19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管理规定》
共5章33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第三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储存 第四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调配和使用 第五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
《全身麻醉药》课件
异丙酚类麻醉药
1
作用机制
异丙酚类麻醉药通过增强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 和麻醉效果。
2
临床应用
异丙酚类麻醉药广泛用于日间手术和静美观察,可以快速诱导和恢复麻醉。
3
副作用和风险
异丙酚类麻醉药可能导致低血压和呼吸抑制,需要监测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吸入麻醉药
1
作用机制
吸入麻醉药通过蒸汽、气体或雾化形式
《全身麻醉药》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全面介绍全身麻醉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副 作用和风险。加深对全身麻醉药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全身麻醉药 - 概述
什么是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是一种用于使患者进入无痛状态的药 物。它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患者不 再感觉疼痛。
全身麻醉药的分类
3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严格的风险管理和监测患者的生理状况,可以降低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和并发症 发生的风险。
芬太尼类麻醉药
作用和风险
芬太尼类麻醉药与大脑中 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产 生强烈的镇痛和镇静效果。
芬太尼类麻醉药常用于大 手术和剧痛患者的麻醉, 可以提供高效的镇痛效果 并减少手术期间的痛苦。
芬太尼类麻醉药可能导致 呼吸抑制和成瘾性,需要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意 识状态。
全身麻醉药可以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进 行分类。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选择适当的麻醉药。
氟烷类麻醉药
作用机制
氟烷类麻醉药通过改变神经递质 的传导,抑制神经系统的功能, 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临床应用
氟烷类麻醉药常用于手术室和疼 痛管理中,可以迅速诱导麻醉和 提供稳定的麻醉状态。
副作用和风险
麻醉药物PPT课件
R2 H2N
R1 COOCH2CH2N( C 2H5) 2
R1 R2 R3 Cl H H 氯 普 鲁 卡 因 Chloroprocaine OH H H 羟 普 鲁 卡 因 Hydroxyprocaine
氯(羟)普鲁卡因,空间阻碍阻止水解,作用时间延长。
H2N
COO CH2CH2 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H2N
COOCH2CH2N( C 2H5) 2 HCl
化学名称: 4-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盐酸盐 4-aminobenzonic acid-2-(diethylamino) 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Novocaine).
合成和性质:(课本P94)注意: ①酯化中有少量没反应对氨基苯甲酸---药典分
CH3
H2N
COO CH2CH2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H2N
CO S CH2CH2N(C2H5)2 硫卡因 Thiocaine
H2N
CO NH CH2CH2N(C2H5)2
普 鲁 卡 因 胺 Procainamide 麻醉作用弱,治疗心律不齐。
•代表药物:普鲁卡因procaine
COO CH2CH2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CH3 NHCOCH2N(C2H5)2 HCl
CH3 利 多 卡 因 Etidocaine
CH3 NH
R ON C#
CH3
R CH3 C3H7
C4H9
甲 哌 卡 因 Mepivcaine 罗 哌 卡 因 Ropivcaine 布 比 卡 因 Bupivcaine
3、其他类
H2N
局部麻醉药PPT课件
麻醉作用与作用机制
局麻作用 局麻药对不同种类的神经纤维有 不同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粗的神经纤维或有髓鞘包裹的神经 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低,所需 的剂量大
细的神经纤维或无髓鞘包裹的神 经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高,所 需的剂量小
三、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
1 .局麻药的作用顺序依次为:
痛觉>温觉>触、压觉>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粘膜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也 可用于传导麻醉、腰麻、硬膜外,不 用于浸润麻醉
本品毒性大,安全范围小,毒性比普 鲁卡因大2~4倍。因药物穿透力强,易 吸收,而且代谢慢,易发生毒性反应
常用局麻药
利多卡因(lidocaine, xylocaine) 特点:
与普鲁卡因比,作用快、强、持久, 粘膜穿透力较强,局麻时间、效应及 毒性与药物浓度有关
common peroneal never
行程及分支分布
分为腓浅神经和 腓深神经
腓深神经
deep peroneal nerve
局麻给药方法
蛛网膜下腔麻醉(subarachnoidal anesthesia) 又称脊髓麻醉或腰麻(spinal anesthesia) 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使脊神 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麻醉范 围较广 适用于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 主要危险是呼吸麻痹和血压下降
亲水性的烷胺基——仲胺或叔胺,具有中 等强度碱性,有利于制成水溶性盐类。在 正常体液中均离子化
中间链:以酯键形式结合成芳香酯类如普 鲁卡因,或酰胺类如利多卡因。酯类药物 在血浆中被酯酶水解,而酰胺类药物则较 稳定,不易分解
分类及特点
分类: 酯类:普鲁卡因、丁卡因等 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为防止局麻药的吸收及延长局麻药 的作用时间,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入 少量肾上腺素
麻醉常用药ppt课件
给药方式
吸入给药
静脉给药
肌肉给药
通过麻醉机或面罩将麻 醉气体或挥发性麻醉药 物送入患者呼吸道内。
通过注射将麻醉药物直 接送入患者血液循环中。
通过注射将麻醉药物送 入患者肌肉组织中。
口服给药
通过口服将麻醉药物送 入患者消化道内。
药物剂量与浓度
01
02
03
04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 性别、病情等因素,确 定麻醉药物的剂量。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监测不良反应
麻醉常用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较高,应注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与抗凝药物、抗菌药物等。
在使用麻醉常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 者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 情况。
不良反应及处理
呼吸抑制
麻醉常用药可能导致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血 氧饱和度下降等。处理方法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 气吸入等。
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 麻醉常用药将会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和便捷,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
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麻醉常用药的副作用和不良 反应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监测,以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健康。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 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
对于吸入麻醉药物,通 常使用气体浓度来表示 其麻醉效力。
对于注射麻醉药物,通 常使用重量或容量来表 示其剂量。
给药时机与顺序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时机,如手术开始前、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确定药物的给药顺序,以确保麻醉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详细描述
镇静催眠药是一类能够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的药物,常用于 手术前或治疗过程中需要镇静的病人。这类药物能够诱导睡 眠,减轻病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但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导 致药物依赖性和其他不良反应。
《麻醉药品管理》课件
全隐患。
案例分析
医院在麻醉药品的采购、储存、使 用和回收等环节存在漏洞,缺乏有 效的监管措施。
改进建议
加强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建设,完善 采购、储存、使用和回收等环节的 监管,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某药店麻醉药品销售案例分析
01
02
03
案例概述
某药店违反规定销售麻醉 药品,导致药品滥用。
案例分析
药店在销售过程中未严格 审核购买者身份,对购买 者资质审核不严,导致麻 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
麻醉药品滥用的危害和现状
现状普遍、严重
数据显示,全球麻醉药品滥用问题普遍存在,且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 国家,滥用问题更为严重。
青少年和年轻人是麻醉药品滥用的主要群体,需要特别关注和采取措施。
防范麻醉药品滥用的措施和方法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麻醉药品的监管力度,严惩滥用和贩卖行为。
改进建议
加强药店对麻醉药品销售 的管理,严格审核购买者 身份和资质,防止药品滥 用和流入非法渠道。
某地区麻醉药品滥用案例分析
案例概述
某地区出现大量麻醉药品滥用现 象,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案例分析
该地区对麻醉药品的管理存在漏 洞,导致药物滥用现象严重。同 时,公众对麻醉药品的危害认识
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02
麻醉药品的管制
管制的目的和意义
确保麻醉药品的合法、安全、有 效使用 防止麻醉药品的滥用和流入非法 渠道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健康
管制措施和法规
实行麻醉药品生产许可 制度
实行麻醉药品经营许可 制度
实行麻醉药品使用许可 制度
01
02
03
04
05
案例分析
医院在麻醉药品的采购、储存、使 用和回收等环节存在漏洞,缺乏有 效的监管措施。
改进建议
加强麻醉药品管理制度建设,完善 采购、储存、使用和回收等环节的 监管,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某药店麻醉药品销售案例分析
01
02
03
案例概述
某药店违反规定销售麻醉 药品,导致药品滥用。
案例分析
药店在销售过程中未严格 审核购买者身份,对购买 者资质审核不严,导致麻 醉药品流入非法渠道。
麻醉药品滥用的危害和现状
现状普遍、严重
数据显示,全球麻醉药品滥用问题普遍存在,且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 国家,滥用问题更为严重。
青少年和年轻人是麻醉药品滥用的主要群体,需要特别关注和采取措施。
防范麻醉药品滥用的措施和方法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麻醉药品的监管力度,严惩滥用和贩卖行为。
改进建议
加强药店对麻醉药品销售 的管理,严格审核购买者 身份和资质,防止药品滥 用和流入非法渠道。
某地区麻醉药品滥用案例分析
案例概述
某地区出现大量麻醉药品滥用现 象,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案例分析
该地区对麻醉药品的管理存在漏 洞,导致药物滥用现象严重。同 时,公众对麻醉药品的危害认识
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02
麻醉药品的管制
管制的目的和意义
确保麻醉药品的合法、安全、有 效使用 防止麻醉药品的滥用和流入非法 渠道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健康
管制措施和法规
实行麻醉药品生产许可 制度
实行麻醉药品经营许可 制度
实行麻醉药品使用许可 制度
01
02
03
04
05
麻醉pptPPT课件(2024版)
.
10
• 2.麻醉后的评估 • (1)术中情况:麻醉方式、麻醉药种类和用量;
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术中有无局麻药的 全身中毒反应或呼吸抑制、呼吸骤停等异常情况发 生。
• (2)术后情况: • A生命体征: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血压、心率
和体温;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气道(人 工气道如气管导管)是否通畅,基本生理反射是否 存在;感觉是否恢复;有无麻醉后并发症征象等。
.
8
• C既往史、麻醉史:包括手术类型、术中及术后情况、
麻醉方法、麻醉药种类等。
• D用药史:包括药名、计量、浓度方法、时间及用药后
不良反应;有无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过敏史等。
• E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无过敏性疾病及其他病史。 • 2)身体状况 • A局部:包括有无牙齿缺少或松动、是否安有义齿等。 • B全身:包括意识和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有无营养不
16
全身麻醉
定义: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 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抑制 者称全身麻醉。
.
17
全身麻醉的分类
1.吸入麻醉 2.静脉麻醉 3.肌肉麻醉 4.直肠麻醉
.
18
全麻的诱导方法
1、静脉快速诱导:目前最常见诱导方 法 2、吸入麻醉诱导 3、保持自主呼吸的诱导 4、清醒插管后再用静脉快速诱导 5、其他
25
• 下颌、将其头后仰、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清除咽喉
部分泌物和异物,解除梗阻;对轻度喉头水肿者,可按 医嘱经静脉注射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对重者, 应配合医师立即行气管切开并护理。
• B 下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为气管导管扭折、导管斜面
过长致其紧贴于气管壁、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后阻塞气 管或支气管。轻者无明显症状,仅能在肺部听到啰音。 重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潮气量低、气道阻力增高、心 率增快和和血压降低等
全身麻醉PPT课件PPT41页
第23页,共41页。
通用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标准
麻醉分期 浅麻醉期
手术麻醉期 深麻醉期
呼吸
Hale Waihona Puke 循环不规则,呛咳, 血压↑,心率↑ 气道阻力↑, 喉痉挛
规律,气道阻 力↑
膈肌呼吸,呼 吸↑
血压稍低但稳 定,手术刺激 物改变
血压↓
眼征
其他
睫毛反射(-),吞咽反射
眼睑反射
(+),出汗,
(+),眼球 分泌物↑,刺
第8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三)代谢和毒性 绝大部分由呼吸道排出,小部分在体内代谢后随尿排出 主要代谢场所是肝脏,细胞色素P450是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
有些药物具有药物代谢酶诱导作用,可加快自身代谢速度
产生毒性的原因主要是血中无机氟(F-)浓度的升高。 (低于50umol/L无肾毒性;50~100umol/L有引起肾毒性的可能; 高于100umol/L肯定产生肾毒性)
痰管超时限吸引,可引起病人SaO2显著下降。 • 6 其他 如病人的寒战可使氧耗量增高500%,对存在肺内分
流的病人PaO2下降。
第32页,共41页。
处理
1 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PetCO2和PaCO2的监测 2 以下病人即使其PaO2处于正常范围,但是仍有发生组织低氧或缺氧
的可能:
(1) 低血容量(低CVP、少尿)
肝内水解,代谢物无活性,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临床应用:全麻诱导 副作用:肌阵挛;对静脉有刺激性;术后易恶心、呕吐;反复 用药或持续静滴后可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第14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4、丙泊酚(异丙酚):
通用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标准
麻醉分期 浅麻醉期
手术麻醉期 深麻醉期
呼吸
Hale Waihona Puke 循环不规则,呛咳, 血压↑,心率↑ 气道阻力↑, 喉痉挛
规律,气道阻 力↑
膈肌呼吸,呼 吸↑
血压稍低但稳 定,手术刺激 物改变
血压↓
眼征
其他
睫毛反射(-),吞咽反射
眼睑反射
(+),出汗,
(+),眼球 分泌物↑,刺
第8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三)代谢和毒性 绝大部分由呼吸道排出,小部分在体内代谢后随尿排出 主要代谢场所是肝脏,细胞色素P450是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
有些药物具有药物代谢酶诱导作用,可加快自身代谢速度
产生毒性的原因主要是血中无机氟(F-)浓度的升高。 (低于50umol/L无肾毒性;50~100umol/L有引起肾毒性的可能; 高于100umol/L肯定产生肾毒性)
痰管超时限吸引,可引起病人SaO2显著下降。 • 6 其他 如病人的寒战可使氧耗量增高500%,对存在肺内分
流的病人PaO2下降。
第32页,共41页。
处理
1 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PetCO2和PaCO2的监测 2 以下病人即使其PaO2处于正常范围,但是仍有发生组织低氧或缺氧
的可能:
(1) 低血容量(低CVP、少尿)
肝内水解,代谢物无活性,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临床应用:全麻诱导 副作用:肌阵挛;对静脉有刺激性;术后易恶心、呕吐;反复 用药或持续静滴后可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第14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4、丙泊酚(异丙酚):
麻醉药品培训ppt课件
– 必须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应根据医疗、预防、 保健需要,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诊疗规范、药品说 明书开具处方
–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 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和麻 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药品的处方
28
麻醉、精神药品的处方开具与医师的责任 (小结)
–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 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
1994.2.26
–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05.11.1
–《处方管理办法》2007.5.1
7
关于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 卫生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管理规定》(卫医[2005]421号)
▪ 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 医师应当在注册的医疗机构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
备案后 ▪ 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
训,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处方权 ▪ 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 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
6
关于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 国家关于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家对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反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
理
2001.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除正当诊断治疗外,
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发射
性药品“
1999.5.1
麻 醉 药 品:121种 第一类精神药品: 52种 第二类精神药品: 72种
5
麻醉、精神药品概念的复习
–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 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和麻 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药品的处方
28
麻醉、精神药品的处方开具与医师的责任 (小结)
–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 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
1994.2.26
–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05.11.1
–《处方管理办法》2007.5.1
7
关于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 卫生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管理规定》(卫医[2005]421号)
▪ 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 医师应当在注册的医疗机构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
备案后 ▪ 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
训,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处方权 ▪ 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 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
6
关于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 国家关于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国家对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反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
理
2001.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除正当诊断治疗外,
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发射
性药品“
1999.5.1
麻 醉 药 品:121种 第一类精神药品: 52种 第二类精神药品: 72种
5
麻醉、精神药品概念的复习
《得普利麻-麻醉》课件
认知和行为改变
得普利麻可能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改变通常 是暂时的,但长期使用时需要关注。处理方法包括调整药物剂量和/或更换药物。
05
得普利麻的禁忌症与注意 事项
禁忌症
对得普利麻过敏的患者
如果患者对得普利麻或其成分过敏,应禁止 使用。
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
如严重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使用得普利麻 可能影响心血管稳定性。
未来研究方向
新适应症研究
进一步探索得普利麻在非手术领域的治疗作用,如疼痛管理、重 症监护等。
药物改进
针对得普利麻的合成工艺和配方进行持续改进,提高药物的纯度和 稳定性。
耐药性研究
研究得普利麻的耐药性机制,为克服耐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如严重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使用得 普利麻可能加重呼吸功能不全。
处于昏迷或休克状态的患者
此时患者无法自主呼吸,使用得普利麻可能 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
在使用得普利麻前,应对患者 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确保患
者无禁忌症。
控制剂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病情 ,合理控制得普利麻的剂量, 避免过量或不足。
监测生命体征
在使用得普利麻过程中,应密 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 压、心率、呼吸等。
避免与其他药物合用
得普利麻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 相互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
不良反应报告与处理
呼吸抑制
如发现患者在使用得普利麻后出 现呼吸抑制,应立即通知医生, 并采取相应措施,如给予氧气、
调整药物剂量等。
低血压
如发现患者在使用得普利麻后出 现低血压,应立即通知医生,并 采取相应措施,如给予升压药物
得普利麻可能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改变通常 是暂时的,但长期使用时需要关注。处理方法包括调整药物剂量和/或更换药物。
05
得普利麻的禁忌症与注意 事项
禁忌症
对得普利麻过敏的患者
如果患者对得普利麻或其成分过敏,应禁止 使用。
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
如严重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使用得普利麻 可能影响心血管稳定性。
未来研究方向
新适应症研究
进一步探索得普利麻在非手术领域的治疗作用,如疼痛管理、重 症监护等。
药物改进
针对得普利麻的合成工艺和配方进行持续改进,提高药物的纯度和 稳定性。
耐药性研究
研究得普利麻的耐药性机制,为克服耐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如严重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使用得 普利麻可能加重呼吸功能不全。
处于昏迷或休克状态的患者
此时患者无法自主呼吸,使用得普利麻可能 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
在使用得普利麻前,应对患者 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确保患
者无禁忌症。
控制剂量
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病情 ,合理控制得普利麻的剂量, 避免过量或不足。
监测生命体征
在使用得普利麻过程中,应密 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 压、心率、呼吸等。
避免与其他药物合用
得普利麻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 相互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
不良反应报告与处理
呼吸抑制
如发现患者在使用得普利麻后出 现呼吸抑制,应立即通知医生, 并采取相应措施,如给予氧气、
调整药物剂量等。
低血压
如发现患者在使用得普利麻后出 现低血压,应立即通知医生,并 采取相应措施,如给予升压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PH PH可影响局麻药通透神经膜的能力。 PH值升高,碱基浓度增加,增强局麻 药通透神经膜的能力。
16
吸收作用
局麻药的剂量或浓度过高,或将药物 误注入血管内,血中药物达一定浓度能引 起全身作用,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和 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这实际上是局麻药的 毒性反应。
17
吸收作用(一)
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通常是抑 制作用,但中毒时,多变现为先兴奋后抑 制。初期为眩晕,烦躁不安。肌震颤,神 智错乱,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惊厥,昏迷, 呼吸麻痹,这是 由于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 局麻药较敏感,首先被局麻药所抑制,引 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局麻药引起的 惊厥是 抑制的减弱,而不是兴奋的加强。 中毒昏迷时,应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 适用范围:眼、鼻、口腔、咽喉、 气管支气管、食管、泌尿生殖道等 粘膜部位的浅表手术。
• 常丁卡因、利多卡因、可卡因
24
2.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将局麻药注入皮下或手术切口部位, 使局部神经末梢麻醉。
• 适用范围:较小手术。 • 常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布比卡因 • 手指、足趾、耳垂、鼻尖、阴茎等不加
18
吸收作用(二)
局麻药对心血管系统有直接抑制作用。 是心肌收缩性减弱,不应期延长,传导减 慢,心血管平滑肌松弛。中毒初期,血压 上升,心率加快,是中枢兴奋的结果,以 后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传导阻滞。 心跳骤停,心肌对局麻药耐受较高,中毒 后表现为呼吸停止,应人工呼吸抢救。
19
吸收作用(三)
1884年由眼科大夫Carl Koller 首次报告用于 眼科表面麻醉
1884年外科大夫William Halsted首次 应用cocaine作局部浸润和神经阻滞 1898德国神经外科医生August Bier首 次实施腰麻
3
分类和构效关系
芳香基团中间链源自氨基团亲脂疏水的 主要结构 与麻醉药的 脂溶性相关
深运 痛冷 触 部 动 觉热 觉 感 神
觉经
浓度
8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局麻药能阻止产生动作电位所必需的
钠离子的内流,因而引起局部麻醉作用。
关于局麻药如何阻止钠离子内流的学说较多。 目前公认的是受体学说:局麻药通过对细胞 膜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直接作用,从而抑 制钠内流,阻断动作电位的产生
9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局麻药以其非解离型(B)进入神经细胞内,以解离型(BH +)作用在神经细胞膜的内表面,与Na+通道的一种或多种 特异性结合位点结合,产生Na+通道阻断作用。
细胞外
钠通道 脂双层
细胞内
10
局局部部麻麻醉醉作作用用
欲获得满意的神经传导阻滞,应具备三个条件
足够的浓度 充分的时间 有足够的神经长轴与局麻药直接接触,
21
体内过程-分布
局麻药的分布取决于各药理化性质、各组织 器官的血流量等因素。
22
体内过程-消除
酯类局麻药主要通过假性胆碱酯酶水 解,也有小部分局麻药以原形排出。 酰胺类局麻药主要通过肝微粒体酶、 酰胺酶分解。主要经肾脏排泄。
23
局部麻醉药临床应用
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 穿透性较强的局麻药涂于粘膜表面 ,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
•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 通常是抑制作用,
但中毒时多表现 为先兴奋后抑制。
直接抑制作用,使心 肌收缩性减弱,不应 期延长,传导减慢及
呼吸先停
血管平滑肌松弛
20
体内体过内程过-程吸收
1、吸收 剂量大小、注药部位、是否 加用血管收缩药都可影响血药浓度。于 不同部位注射局麻药后,血药浓度递减 顺序依次为:肋间>骶管>硬膜外>臂 丛>蛛网膜下隙>皮下浸润。另外,局 麻药的吸收速率与该部位血流灌注充足 与否直接有关。局麻药液中加入血管收 缩药可降低吸收速率
至少1厘米
11
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1剂 量
浓度
容量
12
影影响响局局麻麻药药药药理理作作用用的的因因素素
2加入血管收缩药 1︰20万(5μg·ml-1) 减慢局麻药吸收
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
13
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大多数局麻药的pKa处于7.5~9.0 之间。在酸性条件下,存在较高浓度 的阳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存在较高 浓度的碱基。从理论上讲,局麻药分 子透过神经膜的数量取决于碱基的浓 度。
14
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PH升高,碱基浓度增加,增强局麻药 通透神经膜的能力。当细胞外液 Ph7.4时, 碱基约占2%~20%,碱基进入细胞后,由于 细胞内Ph(7.08)较细胞外液pH(7.4)偏低, 又变成带电的阳离子。因此临床上可遇到 酸中毒病人的局麻药作用较差的现象
15
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5
分类和构效关系
局麻药的分子结构决定其理化性质 和药理性质。脂溶性的大小与局麻作用 的强度相关。蛋白结合率可影响药物作 用的时效。总的说来,酰胺类局麻药起 效快,弥散广,阻滞明显,时效长,临 床应用比酯类局麻药广泛 。
6
常用局麻药的理化性 质和麻醉作用
7
局药麻理作作用用
局部麻醉作用:麻药对神经冲动的产生 和传导有阻滞作用。阻滞的程度与局麻 药的剂量、浓度、神经纤维的类别以及 刺激的强度等因素有关。
由酯键或酰胺键组成, 决定局麻药的分类.代谢途径 并影响作用强度 一定范围内链长者麻醉强度增加
基本结构
4
分类与构效关系
依中间键不同,局麻药可分为两大类 酯类:普鲁卡因 氯普鲁卡因 丁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依作用实效不同,局麻药可分为三大类 短效:普鲁卡因 氯普鲁卡因 中效: 利多卡因 长效: 丁卡因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肾上腺素
25
3.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
将局麻药溶液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 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 分布的区域麻醉。 • 适用范围:四肢和口腔手术。 •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和布比卡因, 或利多卡因+布比卡因
麻醉药
( anesthetics)
1
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 简称局麻药,是一类能可逆地阻断神 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 的条件下,使有关神经支配的部位出 现暂时性、可逆性感觉丧失的药物。
2
局麻简史
COCAINE 1855年由Gaedicke在古柯叶中分离 1860年由Albert Neimann纯化
16
吸收作用
局麻药的剂量或浓度过高,或将药物 误注入血管内,血中药物达一定浓度能引 起全身作用,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和 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这实际上是局麻药的 毒性反应。
17
吸收作用(一)
局麻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通常是抑 制作用,但中毒时,多变现为先兴奋后抑 制。初期为眩晕,烦躁不安。肌震颤,神 智错乱,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惊厥,昏迷, 呼吸麻痹,这是 由于中枢抑制性神经元对 局麻药较敏感,首先被局麻药所抑制,引 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局麻药引起的 惊厥是 抑制的减弱,而不是兴奋的加强。 中毒昏迷时,应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 适用范围:眼、鼻、口腔、咽喉、 气管支气管、食管、泌尿生殖道等 粘膜部位的浅表手术。
• 常丁卡因、利多卡因、可卡因
24
2.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aesthesia)
将局麻药注入皮下或手术切口部位, 使局部神经末梢麻醉。
• 适用范围:较小手术。 • 常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布比卡因 • 手指、足趾、耳垂、鼻尖、阴茎等不加
18
吸收作用(二)
局麻药对心血管系统有直接抑制作用。 是心肌收缩性减弱,不应期延长,传导减 慢,心血管平滑肌松弛。中毒初期,血压 上升,心率加快,是中枢兴奋的结果,以 后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传导阻滞。 心跳骤停,心肌对局麻药耐受较高,中毒 后表现为呼吸停止,应人工呼吸抢救。
19
吸收作用(三)
1884年由眼科大夫Carl Koller 首次报告用于 眼科表面麻醉
1884年外科大夫William Halsted首次 应用cocaine作局部浸润和神经阻滞 1898德国神经外科医生August Bier首 次实施腰麻
3
分类和构效关系
芳香基团中间链源自氨基团亲脂疏水的 主要结构 与麻醉药的 脂溶性相关
深运 痛冷 触 部 动 觉热 觉 感 神
觉经
浓度
8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局麻药能阻止产生动作电位所必需的
钠离子的内流,因而引起局部麻醉作用。
关于局麻药如何阻止钠离子内流的学说较多。 目前公认的是受体学说:局麻药通过对细胞 膜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直接作用,从而抑 制钠内流,阻断动作电位的产生
9
局麻药的作用机制
局麻药以其非解离型(B)进入神经细胞内,以解离型(BH +)作用在神经细胞膜的内表面,与Na+通道的一种或多种 特异性结合位点结合,产生Na+通道阻断作用。
细胞外
钠通道 脂双层
细胞内
10
局局部部麻麻醉醉作作用用
欲获得满意的神经传导阻滞,应具备三个条件
足够的浓度 充分的时间 有足够的神经长轴与局麻药直接接触,
21
体内过程-分布
局麻药的分布取决于各药理化性质、各组织 器官的血流量等因素。
22
体内过程-消除
酯类局麻药主要通过假性胆碱酯酶水 解,也有小部分局麻药以原形排出。 酰胺类局麻药主要通过肝微粒体酶、 酰胺酶分解。主要经肾脏排泄。
23
局部麻醉药临床应用
1.表面麻醉(surface anaesthesia) 穿透性较强的局麻药涂于粘膜表面 ,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
• 中枢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 通常是抑制作用,
但中毒时多表现 为先兴奋后抑制。
直接抑制作用,使心 肌收缩性减弱,不应 期延长,传导减慢及
呼吸先停
血管平滑肌松弛
20
体内体过内程过-程吸收
1、吸收 剂量大小、注药部位、是否 加用血管收缩药都可影响血药浓度。于 不同部位注射局麻药后,血药浓度递减 顺序依次为:肋间>骶管>硬膜外>臂 丛>蛛网膜下隙>皮下浸润。另外,局 麻药的吸收速率与该部位血流灌注充足 与否直接有关。局麻药液中加入血管收 缩药可降低吸收速率
至少1厘米
11
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1剂 量
浓度
容量
12
影影响响局局麻麻药药药药理理作作用用的的因因素素
2加入血管收缩药 1︰20万(5μg·ml-1) 减慢局麻药吸收
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
13
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大多数局麻药的pKa处于7.5~9.0 之间。在酸性条件下,存在较高浓度 的阳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存在较高 浓度的碱基。从理论上讲,局麻药分 子透过神经膜的数量取决于碱基的浓 度。
14
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PH升高,碱基浓度增加,增强局麻药 通透神经膜的能力。当细胞外液 Ph7.4时, 碱基约占2%~20%,碱基进入细胞后,由于 细胞内Ph(7.08)较细胞外液pH(7.4)偏低, 又变成带电的阳离子。因此临床上可遇到 酸中毒病人的局麻药作用较差的现象
15
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5
分类和构效关系
局麻药的分子结构决定其理化性质 和药理性质。脂溶性的大小与局麻作用 的强度相关。蛋白结合率可影响药物作 用的时效。总的说来,酰胺类局麻药起 效快,弥散广,阻滞明显,时效长,临 床应用比酯类局麻药广泛 。
6
常用局麻药的理化性 质和麻醉作用
7
局药麻理作作用用
局部麻醉作用:麻药对神经冲动的产生 和传导有阻滞作用。阻滞的程度与局麻 药的剂量、浓度、神经纤维的类别以及 刺激的强度等因素有关。
由酯键或酰胺键组成, 决定局麻药的分类.代谢途径 并影响作用强度 一定范围内链长者麻醉强度增加
基本结构
4
分类与构效关系
依中间键不同,局麻药可分为两大类 酯类:普鲁卡因 氯普鲁卡因 丁卡因 酰胺类: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依作用实效不同,局麻药可分为三大类 短效:普鲁卡因 氯普鲁卡因 中效: 利多卡因 长效: 丁卡因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肾上腺素
25
3.传导麻醉(conduction anaesthesia)
将局麻药溶液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 近,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该神经 分布的区域麻醉。 • 适用范围:四肢和口腔手术。 •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和布比卡因, 或利多卡因+布比卡因
麻醉药
( anesthetics)
1
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 简称局麻药,是一类能可逆地阻断神 经冲动的发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 的条件下,使有关神经支配的部位出 现暂时性、可逆性感觉丧失的药物。
2
局麻简史
COCAINE 1855年由Gaedicke在古柯叶中分离 1860年由Albert Neimann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