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的主体性地位(一)

合集下载

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主体性思想道德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主体选择、主体价值、主体发展为中心展开,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自主性、自律性为主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育之以需——主体性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一)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需求处于人的心理结构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推动个人行为的直接动力。

没有受教育者对道德的要求就不会有接受者的主动、自觉的道德行为,忽视受教育者道德需要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没有受教育者的德育,所以关注受教育者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理应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二)引导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更要引导其发展的方向,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健康成长。

引导要有目标性,根据学生的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设置目标。

帮助其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到学而有用,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引导要有差异性,在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把握学生需要的性质、类型、程度,如在学生的需要中,有建设性的需要、破坏性的需要、有消极的需要和积极的需要。

(三)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人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分类有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不同的层次,学生同样具有这些需要。

生存需要和安全的需要是学生的最基本的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忽略这些,就失去了最起码的意义。

归属需要是处于发展中的学生的强烈需要,如学生会关注与家人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这实质上就体现着这种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中学生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凸现主体性——主体性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集中体现。

主体意识的强弱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影响,主体意识越强就越能在主体性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发挥其自主能动性,从而实现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调整!(二)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主体能力是人所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内在力量,是人之所以能成为主体的内在体现,是苏醒后的主体意识的外化。

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

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

第四章德育对象与德育主体成员:陈敏余莎莎王之一基本概念1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合。

2 中立主义:指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立场,因而在师生关系上保持价值中立,具有儿童中心主义倾向的一种德育主体观念。

3 个体道德修养:指德育主体必须有垂范于德育对象的道德人格。

4 教师职业道德:德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行业道德修养,主要包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自己的态度。

5专业水平:指德育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哲学,德育理论和德育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修养,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策略的原理有专门,具体和深入的认识。

6 文化素质:指教育者必须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

7 德育意识:指对教育活动和德育活动的规律性的基本认识。

包括对德育活动的心理映象、对德育意义的自觉认识、对主体活动的德育意识和对德育个体的主体意识四个水平。

8 教育技能:教师从事教书育人活动所必需的实际本领。

主要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自我完善能力。

二基本理论和原理(一) 道德是否可教1、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他认为没有人喜欢或追求恶,作恶的主要原因是对善的无知。

科学和道德的真知都是智慧或知识,道德的知识不过是知识的一部分。

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他的灵魂一定是智慧的。

一个拥有真正智慧的人,他的灵魂就一定会将他引向正确的行动。

所以,他认为道德是可教的.2、杜威——道德可间接教不可直接教他认为关于诚实、纯洁或仁慈的见解,在性质上是不能自动地使这些观念变为好的品性或好的行动的。

道德不只是知,更是情和行的统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是不可教的。

3,结论道德既是可教也是不可教的——道德认识,是可以通过直接的传授来掌握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不是可以通过直接的传授就能够形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活动和交往逐渐领悟和养成的。

(二)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新性善论内涵: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际的作用,人类个体已经先天地拥有某种对个体来说是先验但对人类整体实践来说是后天的社会性文化心理结构的遗传存在。

“慎独”思想与道德人格主体性的培养

“慎独”思想与道德人格主体性的培养

“慎独”思想与道德人格主体性的培养作者:李文丽孙峰来源:《中国德育》2018年第12期摘要时代的发展需要具有独立人格、自主追求理想的个体,传统的依附性道德人格俨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道德人格主体性的培养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诉求。

“慎独”思想作为中国儒家传统的道德修养境界和道德修养方法,本身蕴含着自觉性、独立性、自省性以及自由性的道德指向,这同时也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前进方向,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因而“慎独”思想对当前的道德人格主体性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体表现为自律精神的觉醒、独立思维的培育、自省意识的萌发以及自由意识的熏陶四个方面。

关键词慎独;主体性;契合性;价值“道德人格即人格的道德规定性,它是作为道德人的个体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德的总和。

”[1]在传统的道德人格教育视域下,道德个体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道德认知水平被看作道德人格塑造的最关键因素,因而滋生出道德价值感和责任感薄弱、他律性强、道德实践水平低等负面效果,最终衍生为一种依附性的道德人格。

而纵观社会现实,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独立人格、自主追求理想的个体,依附性的、奴性的、缺乏自主性的道德个体已然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而道德人格主体性的培养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诉求。

“慎独”是指人在独处时应该时刻谨慎,不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防止出现不符合道德要求和违背道德的行为。

“慎独”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厚,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更是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修养方法,对于当前道德人格主体性的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慎独”思想误读与道德人格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在应然的思维路径中,“慎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道德修养境界,应当纳入当前道德教育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范畴,成为个体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社会变迁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演进具有同构性,社会在转型过程中,道德教育也同样经历着转型。

不同的时代对道德教育具有不同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道德教育必然渗透着现实社会的需要,塑造着当代的人。

论孟子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论孟子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也, 其君用之 , 则安 富尊 荣 ; 子弟从之 , 其 则孝悌忠信 。 ( 尽心 ”< 上> 意思是 , ) 如果 少年 弟 子 跟 着君 子 学 习 , 就能 懂得 孝 敬父
母, 尊重兄长 , 忠诚 待君 , 究 信用 。相反 , 子“ 讲 君 以其所 不 爱
及其所 爱” “ , 驱其弟 子 以殉 之 ( 子 的喜 好 、 君 利益 ) ( 尽 心 ”, <
下> 则 害人 害己 , ) 留下恶 名 。因此 , 孟子相信 i行有不得者 皆 “ 反求诸 己 , 正而天下归之 ” ( 离娄上 > “ 其身 ,<胸 襟。第二 , 德教 育对 象来 自 道 社会各 阶层 , 不受条 件限制 。因为 在孟子 的理解 中 , 创造 只要 受教育 的条件 , 就得 以充分 施展个体 的主体性 和能 动性 。 学生
Ma . 0 6 y20 V0. 3 No 5 12 .
第2 3卷第 5期
论孟 子道 德 教育 的 主 体 性
赖 志玲 吴 爱 邦2
( 广 东外语 外贸大学,广州 5 00 ; 广州美术学院,广州 506 ) 1 106 2 120
摘要 : 在道德 教 育上 , 孟子尤为重视教师和 学生的主体 性 , 表现在 : 育对 象的广泛性 , 教 意味 着教 师对 学生一视 同仁 和 学生 以能者 为师的开放 心态; 教师道德 的 自律 和教 学方 法的 多样性 , 充分发 挥教 师 的主体 力量 ; 学生在 求道 的 主体
以正 ” < 。( 离娄上> 他 多处 提到教 师要 “ 正 ” 天 下之本 ) 身 。“ 在国, 国之本 在家 , 家之本 在身 。 ( 离 娄上>) ”< 把家 、 国与个 人 联系起来 , 人的德 才关 系 到家 国的安稳 。在这 个认 识基 础 个

论道德的主体性地位

论道德的主体性地位

论道德的主体性地位[摘要]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的产生是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就产生并相依相存。

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并在阶级社会遭到了异化,我们要大力宏扬处于主导地位、起积极的进步推动作用的正确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的东西;而彻底抛弃错误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

在今天,我们应特别强调正确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地位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引导作用。

[关键词]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异化表现主体作用一、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的产生自人类诞生以来,道德就始终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中的活动如影随形,伴随至今,而这就非常明确地体现了人在社会道德中所具的认识、实践方面的道德主导和道德支配作用,也就是人在道德中的主体性地位作用的具体表现。

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必然表现为社会的道德主体作用,它只不过是社会道德主体性地位作用的一种具体形式而已,因而我们可以毫不隐讳地说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的产生是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就产生并相依相存。

人作为万物之灵,宇宙的苍生,自诞生以来,就处在道德的左岸和右岸之间徘徊,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在自然与社会、认识与实践中始终扮演着一个积极的拓荒者,同时在这其中又使得人与世界万物构成了作为认识者、实践者的主体和作为人认识、实践的对象的客体之间的关系。

主体性作为人类的本质,正是它由使人立足于主体地位或与人的主体地位相适应的两大相互联系的特征构成的。

它具体表现为人在活动中的目的性、自觉性、能动性、选择性和超越性等本质特征,而这种主体性地位必将使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要求道德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关系中。

首先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重要因素劳动是人与自然、社会相处中最重要的媒介关系,尤其是随着人类劳动的生成而生成。

主体性的生成使人从蛮荒时代就具备了不断地以创造性的劳动来变革自然的能力,使人开始得以在自然界中确立起了人对世界的主体性地位和人对自然界的道德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论道德自我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论道德自我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性 的表 现 形 式和相 互 关 系 ,不是 千篇 一律 、 固定 不 变的 ,而是 随人 们道 德 实践 的阶段 和 环境
的不 同 ,而呈现 出不 同的现 实形 态。这 表 明 ,道 德 自我 的 建构取 决 于人 的道德 主体性 和道 德
实践 环境 ,因此 ,必须从提 升人 的道 德 主体性 和 改善道 德 实践 环境 两个方 面入 手 ,才 能构筑
十 而 立 , 四 十 而 不 惑 , 五 十 而 知 天 命 , 六 十 而 耳
顺 ,七 十 从 心 所 欲 不 逾 矩 。 个 体 生 命 自觉 建 立 在 人 的 主 体 性 发 挥 的 基 础 之 上 ,蕴 涵 着 作 为 主 体 的 人 对
自己 独 特 人 生 的 自我 期 待 ,在 这 一 过 程 中人 的 主 观
维普资讯
天 府 新论 20 年第 3 06 期
论道德 自 我的主体性与客体性
论 道德 自我 的主体 性 与客体 性①
孙 迎 联
[ 摘要]从 实践 的 角度说 ,道 德 自我是人 的存在 标 志 ,它是 由 “ 主我 ” 中具 有主体 性 和客体 性 的特征 。道 德 自我 的主体性 和客 体
了对生命 的 自觉 。苏 格 拉 底 教 导 人 们 “ 识 你 自 认
己 ”,孑 子 则 申 言 “ 仁 由 己 ” 这 些 都 是 个 体 生 命 L 为 自觉 的 宣 言 。个 体 感 受 到 生 命 的 有 限 , 根 据 自 己对
生 命 意 义 的 理 解 对 自 己 的人 生 进 行 自我 设 计 、 自我 造 就 , 以 期 在 生 命 的 不 同 阶 段 达 到 不 同 的 境 界 。孔
个 前 提 无 疑 是 有 生 命 的 个 人 的 存 在 ” ,作 为 人 …

李泽厚 关于主体性的三个提纲

李泽厚 关于主体性的三个提纲

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三个提纲(一)"人生自古谁无死":伦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又回到死。

人都要死,意识到死而活着,于是有"为什么活","值得活吗"的问题。

如以前所说:"为什么活?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宗教信仰和社会要求来作解答。

有人为上帝活,有人为子孙活,有人为民族、国家、他人活,有人为自己的名誉、地位、利益活,有人为金钱活,有人为活而活,有人无所谓为什么活而活……。

所有这些,也都有某种理论来说明、论证。

有的遮遮掩掩,有的直截了当。

但所有这些又都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究竟人为什么活,仍然需要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去选择、去决定。

"(拙作《哲学答问录》)这也就是"自由意志":每个人自觉地自由地作出自己的行为决定,而不为现象世界的因果规律所束缚、限制。

这"自由意志"与"绝对律令"有关。

康德曾指出,必须使你的行为具有普遍必然性才是道德的。

这就是所谓有"实践理性"。

这"实践理性"从何而来,康德认为不可求解,只是先验形式。

但依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看,这个所谓"先验"仍然来自维护人类作为总体(不是任何特定时、空中的群体)的生存和延续。

个体一出生,即有此道德"义务":你出生在一个没法选择的人类总体的历史长河(衣食住行的既定状况和环境)之中,是这个"人类总体"所遗留下来的文明-一文化将你抚育成人,从而你就欠债,就得准备随时献身于它,包括牺牲自己。

这就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说,只有绝对服从坚决执行的"绝对律令"和"实践理性"的来由。

这是一种"宗教性的道德",是一种伦理绝对幸义。

"实践理性""绝对律令"之所以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之所以高于一切,不仅高于个体存在,也高于任何群体、民族、阶级、社会、时代的功绩和利益,高出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正因为它所代表的是人类总体的生存。

哲学:伦理学题库考点(题库版)

哲学:伦理学题库考点(题库版)

哲学:伦理学题库考点(题库版)1、报关编码卵磷脂及其他磷氨基类脂正确答案:292320002、多选高校教师价值观是()。

A.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B.在价值认识基础上形成的;C.是对客体价值的一种稳定看法或(江南博哥)思维定势;D.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正确答案:A, B, C3、单选按照功利主义的标准,()是最理想的政府形式。

A.代议制政府B.君主制政府C.贵族制D.民主制正确答案:A4、问答题简述西方古典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与现代西方伦理学比较:西方古典规范伦理学具有规范性和实践性、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特征。

与东方传统伦理思想比较,西方古典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崇真爱智,宣扬知识即美德,智慧为至善;2)意志自由,提倡自我认识,尊重人权;3)博爱主义,号召普爱众生,平等待人;4)崇尚功利,渴求快乐与幸福。

5、单选下列的道德规范能对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可以起到评价和激励作用的是()A.良心B.权利C.审慎D.荣誉正确答案:D6、单选关于高校教师求实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求实道德品质对高校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影响较小B.求实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C.大搞学术腐败是缺乏求实道德品质的表现D.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探索的科学知识是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正确答案:A7、单选孔子的“中庸”思想体现了()。

A.社会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要求;B.人的理性对个体行为的规定;C.人的理性对他人行为的规定;D.社会规范对人的思想的要求正确答案:B8、名词解释主体道德的本质正确答案: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个人能够约束、克制、甚至牺牲私利、私欲,将其限制在正当的范围之内,以服从社会整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他律要求,为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发展承当自己一份责任和义务。

简单地说,主体对自己的禁忌,对他人的宽容,这就是德。

9、问答题简述临终护理的道德要求。

论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

论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认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如何正确发挥主体性,形成有利于时代特点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当代认识论研究所面临的重大课题0本文采用联系实际、纵向比较、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对“人的主体性”中的传统问题和新课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以下新的见解和研究方法。

首先,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及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论证研究主体性问题的必要性。

其次,系统考察主体性思想的由来和发展轨迹,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性思想,兼论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相关内容。

再次,对主体性的含义进行新的理解和概括,在主体性的主要特征方面,能辩证地处理自主性、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为对主体性的反思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理论基础。

最后,围绕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概念及特征,提出教育应以“培养具有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人”为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性道德人格构建下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humancognitionhasmarkedsomenewcharacteristicswithmoreandmoreemphasesonhumanbeingsasthemainbody.ItbecomesabigissueformodemresearchersonepistemologytostudyhowproperexertionofmenasprincipalpartsCanformprineipalmoralpersonalityinfavorofthetimes.Inthispaper,theauthorhasmadeasystematicandin·depthdiscussionontheoldissuesandnewtasksofthesubjectof’humanasthemainbody’,fromtheperspectivesoftheoryandpracticebyadoptingtheresearchmethodsofapplyingtheorytopractice,makingportraitcomparisonsandreferringtohistoricalrecords,andputforwardsomenewviewpointsandresearchmethods.Researchproceduresareasfollows.Firstly,todemonstratethenecessityofstudyingtheproblemofsubjectsunderthecircumstanceoffreemarketeconomy,knowledge-basedeconomyanddevelopmentofthewestregions.Secondly'tomakeasystemicstudyofthehistoryanddevelopmentalorbitofsubjectideology,withmoretimeandenergyonthetheoryinMarxistPhilosophy,andwithsomereferencetorelatedcontentsinWesternPhilosophyandtraditionalChinesePhilosophy.Thirdly,tOmakesomenewperceptionandgeneralizationofthemeaningofsubjects,andtOdialecticallydealwiththeirmajortraitssuchasindependence,activityandpassivity,toprovidepreconditionsandtheoreticalbasesforthereflectionofsubjects.Fourthly,toputforwardaproposalthateducationshouldaimtotrainpeopletobemoral-judgematicandmoral-selective,andaseriesofmeasurestoimplementit,onthebasisoftheconceptsandfeaturesofsubjectmoralpersonality.Keyword:SUbjeetSUbjectethicpersonalityconstructionY{05321创新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与自我教育法

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与自我教育法
l 罐 l一 l l _
…. _I j 豫 l
张 秉 福
( 山东科技 大学 工程 学院 , 山东 泰安 2 12 ) 7 0 1
关键词] 曩 _ 0 遭德教育 ;主体性 原则 }自我教育法 [ [ 摘要] 为适 应道德教育 客观规律 的要求 , 培养受教育者对遭德规 范的认 同感 , 推进道德教 育的改革创 新, 道德教育必须坚 持主 体性原则 。 道德教育贯彻主体 性原则的主要逾径是实行 自我教育法 为此 . 必须尊重 受教育者 的主体地位 , 大胆适当地加 以弓 导 , I 调动受教育者的道德上进心 , 并把个体 自我教育与群体 自我教育 结合起来 。
…l 叠一 _一 _ 一~ ¨ l 一 一 _ 酶 墓_ 举

[ 文献标 识码]B
[ 文章编号 ]lO —3 8 0 0 )60 1—4 O 25 O (0 2 0 0 80
: 中圉分类号:G4 6 1

德 教 育 的主体性 原则 , 是在道 德 教育 过程 中 , 就 作为施 教 主体 的教 育者 , 教 育对 象视 为 实现 将
一我。 _ l 一 一 _ l 一 教一
鞭 薯 膏
道 蓥 教育 的 任务是 把客 观外在 的社 会 道 籀要求 转 化为 受教 育者 个 人 的认 识 、 感 、 情 信念 、
一 _ 一 岳
2 .坚持主体性原则是为j培养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的认 同感 只有 内心认 同的原则 和规 范 , 们才会 自觉 自愿地遵 从 。 以 , 德注 重 的是 觉悟 , 人 所 道 强调 的
于教育教学过 程的边缘 , 做一个无关紧要的看客, 他就可能认为这种教育教学 只 不过是一种于
[ 收稿 日 期]20 —O0 0 11-6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浅论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浅论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双城市职教中心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普通高中在前所未有的彻底的课程调整和改革的大好形式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普遍提高。

在新的教育教育教学理念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和培养就成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课改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陈旧,在教学上,则表现为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思想政治课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

而新的课程改革象是给传统的政治教学注入了一支强生剂,从而涣发了勃勃生机。

但由于新课程的改革及实施处于起步阶段,对新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所以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政治课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下面就结合我的实习经验谈谈自己对新课改中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认识。

第一、改革课堂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满足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教材的学习来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

通过一堂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地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

论道德教育的人性化和主体性理念

论道德教育的人性化和主体性理念

论道德教育的“人性化"和“主体性"理念陈艳秋(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1).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应凸显其“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主体性理念.以摆脱实效低下的局面。

人性化理念要求道德教育走入青少年的生命世界.关注他们的需要和人生体验。

从“物化”向“人化”转变:主体性理念要求教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之间角色定位、对话形式的重新建构、教育活动的合理设计、开放性教育环境的营造。

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实现道德教育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努力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道德教育人性化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成就人。

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

青少年是道德教育的对象,更是道德学习的主体。

强化青少年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青少年的主体性.体现德育人性化的根本特征.这是现代人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让道德教育从教条走向生活、从封闭走向开放,当代道德教育的走向,取决于我们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人性化理念上个世纪初澳大利亚教育史学家康纳尔提出教育转向“人性化”的呼吁。

70年代联合同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生存”,80年代国际社会呼吁“学会关心”,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体现了教育人性化的走向.体现了教育关怀人的发展的趋势。

1.从物化走向人化:还道德教育本来面目。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这一教育现象发生的根据和基础,而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

是完整的生命体。

需要自由地发展。

卢梭认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

西方思想家早就指出,适合人的道德应该建立在人性上。

一旦道德变成一种强制的约束力量,那是它的耻辱而不是它的本质。

所以,道德教育首先应该是人性的体现。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把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强化了它的社会性功能.使之成为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外在力量。

那么。

建立在这种观念下的道德教育也就具有了“工具论”的色彩,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则被当成了物。

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仅要解决知与不知、 能与不能 的矛盾 , 而且还有信与不信 、 爱与 不爱 、 知与行的矛盾 。 如此诸多矛盾 的解决 , 仅靠外在力量的驱
使是不行的。 孟子说 :君子深造之 以道 , “ 欲其 自得之也 。 可见 , ”
道德教育归根到底还得依赖于学生的 自我教育作用 。
1 3 把培养学 生的道德 i体性作 为道德教 育曲 中心任务之一 .
现代道德教育 不 同于传统道德 教育的一 个显著特点在 于
它是发展人 、完善人的教育 ,是培养 和完善人的独立人格的教 育 。而现代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 善,固然仍然有赖于来 自 社会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塑造 ,但学生 自身的 自我教育和 自我 塑造却起着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因为人的独立
内在的 自我教育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没有 自我教育, “ 就
11 竞分 痘挥教 师 曲 i体 性 是实 现 道 德赦 盲 目标 的重 要 保 证 .
道德教育的本质决定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 教师在道德 教育 中具有教育 、 管理、 协调 、 研究等基本功能, 是规定和引导
没有真正的教育。” 增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 使教育过程转化
所谓道德教育的主体 性原则 , 就是在道德教育 中必须充分 发挥教师和学生 的主体性 , 而实现培育 和造就学生的道德主 从 体性的普遍要求 。 它包括这样 3个方 面的相互关联 的实质性要 求: 一是发挥教师的主体 性 ; 二是尊重并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三 是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道德 主体性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 那 么在道德教 育中为什么必须 坚持并遵循 上述主体性原则 的要
在道德教育 中, 学生既是客体也是主体。 作为客体 , 学生是 教师有 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 响的对象 , 他们的知识、 智能 、 道德品质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形成和完善。道德教育之所 以存在 , 正是建立在它的对象需要和可能教育的基点上的。但 是学生绝不是被动 、 消极、 机械的客体 , 而是一个积极、 能动 的

道德教育的德目体系与逻辑建构——兼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地位

道德教育的德目体系与逻辑建构——兼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地位

道德教育的德目体系与逻辑建构——兼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地位薛晓阳摘要: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道德教育的哲学思考过于繁荣,而针对基础性的问题讨论却显得相对不足;对道德的价值认识不失为深刻,却不懂得如何融入课程并建构它们的体系;有接受新观念的勇气和能力,却没有俯身教育基本问题的态度和意识。

这一切常常使道德教育显得随心所欲,缺少系统的体系和规律。

德目主义有一种“平均主义”的立场,将德目不分彼此地融入德育过程,常常导致德育过程的混乱和无序。

由此,道德教育必须关注“两个体系”的建立及其之间的关系。

一个是价值体系,一个是逻辑体系。

前者应当时刻洞察不断涌现的道德观念,并将之随时融入学校德育之中;后者则应当关注这些新价值的内在关系,努力构建其融入教育过程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德目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起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和秩序。

关键词:道德教育;核心价值观;德目体系;逻辑建构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34(2021)01-0125-(08)DOI:10.13852/KI.JSHNU.2021.01.013不同德目在道德结构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地位,相互间绝非孤立无关、均等无序或松散结合。

一些德目处于核心位置,具有奠基的性质,主导德性与教育的方向。

与此同时,在个体道德养成和教育中,不同德目彼此关联、相互依赖,构成道德教育的逻辑和秩序:从道德自我到社会认知,从同情他人到民族精神,从日常规范到人生信念,依次学习、训练与培育,最终形成完整的德性。

中国古典教化哲学不同于西方道德理论,十分关注德性之间的关联与依赖,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逻辑和秩序。

对于中国人来说,“秩序”不仅作为社会体系的基本规则,而且也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逻辑。

相反,西方哲学着力于对德性本质的辨别与认识,却较少关注德性之间的逻辑关联和教育秩序。

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道德认知的阶段和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同时考虑德目的结构、体系和关系。

如果失去对国家或社会责任等核心价值的支撑,道德教育必然丧失自己的本质与方向。

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_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意蕴_陈志伟

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_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意蕴_陈志伟

2014年4月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pr.2014第34卷第2期(总第158期)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Vol.34(Sum No.158)【哲学研究】DOI:10.13467/j.cnki.jbuss.2014.02.001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意蕴*陈志伟(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咸阳712082)[摘 要] 《孟子·告子上》有两段文字是孟子与告子关于仁义内在外在的争辩,本文着力于分析这两段文字,表明这一争辩是孟告人性之争的进一步延伸,突出孟子与告子在人性问题上的根本差异,同时考察这两个人各自提出义内义外观点的深层原因,并进而阐述道德内在主义的含义,由此挖掘孟告有关仁义内外之辩的伦理学意蕴。

[关键词] 孟子;告子;仁内;义内义外;道德内在主义[中图分类号] B22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4193(2014)02-005-07 众所周知,在《孟子·告子上》的开端处,孟子与告子展开了一场有关人性问题的辩论。

这场辩论首先争议人性如何(人性是善是恶)的问题,紧接着孟子又与告子及当时告子学说的信奉者进行了仁义内外的争辩。

在这一点上,关于仁的内外问题没有产生争执,双方都一致同意仁内在于人心,但对于义属内在还是外在,双方则发生了截然相反的理解,告子及其学说信奉者坚持义外的观点,而孟子则认为义与仁一样都是内在于人心的。

孟子坚持义内在于人心,无疑是其以心为根源的心性论的理论表现。

一、文本分析:仁内,义外抑或义内关于仁义内外之辩的文本有两处,一为孟子与告子的直接交锋,另一处是公都子与告子学说信奉者孟季子的对话并间接引起孟子的反应。

我们先来看孟子与告子直接交锋的原文:告子曰:“食色,性也。

仁,内也;义,外也,非内也。

论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

论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

论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
道德的主体性和规范性是每个具有道德思维的人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基本规范和准则。

首先,道德的主体性。

优秀的道德行为首先是自发性的,这意味着道德行为是基于个人内心善良或义务感而采取的,并不一定来自于外界压力,也不一定需要通过动机和利益实现道德行为的完成。

而真实的良心——这是一种内在的价值标准,它将在个人自身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被主动体现出来,从而成为道德行为的指导者或动力。

其次是道德的规范性。

这里指的是人人有责任遵守国家或社团制订的道德法规、尊重他人等公认的道德规范,也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实现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避免滥用所拥有的权力,不屑于谋取私利等。

总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既有主体性又有规范性的道德行为,既要倾向于自觉地做好事,又要尊重法律和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不让私欲侵蚀了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让社会不道德行为成为自己信仰的准则。

道德教育的当代诉求——兼论主体性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当代诉求——兼论主体性道德教育

第4期2008年8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Jour nal of H un an I ns ti t ut e of H u m an i t i es,Sci e nce a nd T e chnol ogyN O.4A ug.2008道德教育的当代诉求——兼论主体性道德教育邓和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1)[摘要]分析了道德教育在当代的应然走向,阐明了当代道德教育必须兼容传统与时代道德资源,重释道德教育并合理定位和实践主体性道德教育,着重论述了实践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的价值蕴涵和可行路径。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性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712(2008)04—0108-03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根植于经济、社会和文化之上的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只有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和实际的需要,为道德规范填充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新内容,道德才具有生命力,才能起到既约束和指导人们的行为,又为个人和社会带来利益,满足大多数人和社会需要的作用。

如果一种道德与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相对立,它将被人们作为压抑人性的东西加以抵制、反对或抛弃。

这就要求道德教育主体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探索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重构和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1主体性和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产生于人们共同的特殊的人类需要并满足这种特殊的需要——即调节和确定人们之间各种关系的需要以及个人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道德包含着人的追求活动,而且道德规范本身也是反映和体现人的发展需要和意向的东西。

人创造了道德并不仅仅是为了约束自己,而是为了确证、肯定和发展自己。

道德有约束性,但道德对于人不仅仅是约束而更重要的是激励。

道德不是社会对付个人的工具,而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造成一种特殊的关系。

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性及其教育策略

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性及其教育策略
家 、 与社 会 、 他 人 关 系 的相 关 道 德 规 范 。我 国 与 公 民 道 德 建 设 的 内 容 包 括 爱 国 主 义 、 社 会 主
义 、 体 主 义 、 人 民 服 务 、 会 公 德 、 业 道 集 为 社 职 德 、 庭 美 德 以 及 经 济 道 德 、 技 道 德 、 态 道 家 科 牛 德 、 际 交 往 道 德 等 内 容 , 对 公 民 的 有 关 道 德 国
维普资讯
论 民德设 主性 其育略 公 道 建 的 体 及 教 策
文/ 天 山 翟
在 中共 中 央 印 发 的 《 民道 德 建 设 实 施 纲 公
要 》中 ,“ 民道 德 ”已 作 为 社 会 道 德 的 一 个 基 公 者 ) 意 志 制定 规 范 , 民更 多 地 是道 德 规 范 的 公
要 求 , 有 道 德 精 要 , 具 有 “ 律 ”上 的 意 义 既 也 法 和 根 据 。 公 民 道 德 是 “ ”与 “ ”的 很 好 融 法 德 合
民道 德 是 现 时 代 公 民生 活 秩 序 和 方 式 的行 为 规 范 体 系 . 民就 是 这 一 规 范 体 系 的 主 体 一 方 公 另 面 . 民也是个 人道德行 为 的主体 , 要 主动接 公 他 受 一 定 的道 德 规 范 的 约 束 和 评 价 。 从 这 个 意 义 }说 . 民 又 是 道 德 规 范 的 客 体 民 道 德 主体 公 公 客 体 的统 一 , 自律 与 他 律 的 统 一 一 公 民 道 德 建 设 的 主体 性 是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
改 革 开 放 、 息 技 术 的 发 展 , 使 得 个 人 处 在 一 信 叉 种 多 元 文 化 冲 突 的 环 境 之 中 .人 们 的道 德 生 活 面 临 着 多 儿 选 择 .作 为 道 德 主 体 的 自觉 性 得 到 前 所 未 有 的 激 发 和 强 化 。 过 去 ,在 计 划 经 济 时 代 ,人 们 在 道 德 生 活 中 习 惯 于 比较 被 动 地 服 从 道 德规 范 , 不需要 做 出判 断和选择 , 不 需要 他 也

论道德主体及体性

论道德主体及体性
K ywo d : rl r c ls r c e r s mo i i e ;p n i c aatr t s r t a a t i e;m r o e a pn p i h rc i i ;pa i c v is o m d l e sc cc l it l a s
人 把 自然 界 和 社 会 作 为 自身 存 在 的 对 象 +作 为 认 识 执 政 阶 级 和 非 执 政 阶 级 之 问 。 这 是 道 德 活 动 中 是 最 高 层 和 实 践 活 动 的 客 体 , 么 , 与 自然 、 与 社 会 的 关 系 就 次 的 主 客 体 关 系 , 最 大 的 时 空 尺 度 和 最 大 的 影 响 力 。 那 人 人 有 当 是 一 种 主 客 体 关 系 。人 可 以 是 主 体 , 可 以是 客 体 。道 德 前 , 我 国 社 会 道 德 主 体 就 是 共 产 党 和 共 产 党 领 导 的 工 人 也 活 动 正 是 这 一 类 主 客 体 关 系 ,一 切 道 德 活 动 都 既 是 有 主 体 、 有 客 体 的社 会实 践 活 动 。 又
tdpa d eo r at a d sc t.s e g e en t n s o si s e s f oai . ae nt hn s f em rly esal e h rc c f u r n o i y t n t n t a o nco n s r t B sdO ec ieei oa t w l d - 0 p y e r h h i c u o m ly h n i h
ci s m1s ne w a o p oii mr i adi i i e dvl dip v t wl k o s ii o l , u  ̄ h e a s s e shl u s as o l n s r c l ,ee p r eh n os fo asm r i pr ' n e ia , m t d c t at l y tpn p s o a m o e e o c t at i n l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德的主体性地位(一)
摘要]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的产生是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就产生并相依相存。

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并在阶级社会遭到了异化,我们要大力宏扬处于主导地位、起积极的进步推动作用的正确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的东西;而彻底抛弃错误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

在今天,我们应特别强调正确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地位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引导作用。

关键词]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异化表现主体作用
一、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的产生
自人类诞生以来,道德就始终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中的活动如影随形,伴随至今,而这就非常明确地体现了人在社会道德中所具的认识、实践方面的道德主导和道德支配作用,也就是人在道德中的主体性地位作用的具体表现。

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必然表现为社会的道德主体作用,它只不过是社会道德主体性地位作用的一种具体形式而已,因而我们可以毫不隐讳地说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的产生是从人类社会诞生的那一天就产生并相依相存。

人作为万物之灵,宇宙的苍生,自诞生以来,就处在道德的左岸和右岸之间徘徊,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在自然与社会、认识与实践中始终扮演着一个积极的拓荒者,同时在这其中又使得人与世界万物构成了作为认识者、实践者的主体和作为人认识、实践的对象的客体之间的关系。

主体性作为人类的本质,正是它由使人立足于主体地位或与人的主体地位相适应的两大相互联系的特征构成的。

它具体表现为人在活动中的目的性、自觉性、能动性、选择性和超越性等本质特征,而这种主体性地位必将使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要求道德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关系中,首先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重要因素劳动是人与自然、社会相处中最重要的媒介关系,尤其是随着人类劳动的生成而生成。

主体性的生成使人从蛮荒时代就具备了不断地以创造性的劳动来变革自然的能力,使人开始得以在自然界中确立起了人对世界的主体性地位和人对自然界的道德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恩格斯的这段话实际上隐含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在其中的影响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只不过这里指的是一种消极的道德主体性地位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人为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不断地建设、不断地创造。

道德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适应着人调节各种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需要以及对人自身和对社会的认识、肯定、确证和发展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

因此,就道德而论,道德的发生清楚地证明了人与道德的真实关系,即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服务于人的工具。

根据这一关系,人对于伴随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就应该具有一种基于人类自身需要而不断地认识、审视、判断、选择和更新的态度能力,而这正是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的表现。

这种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作用的表现是伴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和社会意识尤其是道德观念、道德规范而存在并不断更新。

道德是根源于人的需要并为人服务的,应该从人出发,从人的生活、人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来看待道德的主体性作用和道德主体性存在的理由。

二、人的道德主体性异化的复杂性
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作用曾经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不仅没有得到一往无前的良性发展,相反遭到了异化,这种道德的异化首先是基于阶级的产生,随后由于各种利益需要尤其是包括利益诉求、利益分配、利益占有、利益享受等和各种利益冲突使得道德的异化不可避免地产生。

将人的良知、人性的本质以及人类社会所共有的并推崇的正义公平破坏殆尽,并在奴隶主的蓄意和肆意的破坏下不断扭曲和颠倒人类社会本应该有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

在面对这人的道德主体异化的情形下,由于人自身的发展需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人的道德主体性
异化中的消极方面给与纠正否认,对于异化中积极的方面给与肯定保留,实际上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作用的异化就是在两种好与坏、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的博弈中。

但最终邪不胜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道德最终又循着我们人类社会的正确轨迹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道德是由人创造并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的性质决定这是确定不移的;这是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人类社会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能动作用的结果,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觉的调节作用,无论是能动作用还是调节作用都需要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和道德的社会作用从中规范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在社会中的正确道德行为。

虽然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在它产生的初始阶段显得弱小,但它又必然会通过人的各种活动向着正确的方向和历史轨迹发展着。

最让我们欣慰的是:自人类社会跨入文明时代以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总是以先进的道德规范和人的道德主体性活动相结合,引领人在自然、社会两个活动范围中不断地反省和审视自己的道德行为,不断地调节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协调着宇宙万物关系并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的积极性表现,这正是我们人类社会从古到今都推崇备至并在努力地克服种种主客观困难,使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向着积极的进步方向迈进。

但社会的进步,历史的演变并不总是遂人心愿。

人类在同自然与社会的相处中,获得了无比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然也包括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自由;但同时,却又给自己套上奴隶的枷锁,因此,历史的进程又表现出它的道德主体性丑恶的另一面:贪婪、自私、残忍等,不仅仅表现在对自然的毁灭性的掠夺,也产生了在对人类社会中的同类的奴隶、侵略、征服、强权式的掠夺为生、为强。

并对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肆意的贱踏、劫杀、剥夺。

从而使社会成员和国家之间关系不以道德为念,而以强势行为左右世界,这就使得社会物质生产的承担者被套上枷锁变成了工具。

在这一点上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中东地区,阿拉伯民族几十年来的战乱至今。

也正是近些年来美国以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发动的美伊战争的不能结束的根本原因所在。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的表明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尤其是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异化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人的道德主体性异化又具体表现为否定生命、否定人生。

把违反人性的行为规范强加于人,因而靠强行压制人们的自然的健康本能而得以维持。

在这种道德控制下,人们或者带着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思想意识,甚至是革命的行动在精神上进行不断的自我反省、忏悔和对自己人格的自我否定;或者采取病态的、消极的思想,甚至是消极的行为。

人的道德的主体性作用就是在这两种相反,但又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的历史长河中进行着不懈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长期磨合与冲突,使得正确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在人类社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起积极的进步推动作用,是我们人类文明的精华与真善美集大成者,是我们要大力宏扬的东西;而错误的人的道德主体性作用,毕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中的丑陋的、邪恶的东西,却是我们人类要彻底抛弃的,它所产生的消极作用虽然不可否认地有时对人类社会的反动作用起着灾难性、甚至是毁灭性、惨绝人寰的反人道、反人性的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异化作用。

如纳粹法西斯,它不仅是灾难祸水的代名词,更是邪恶、罪恶的具体表现。

也遭到了近现代社会和全世界人民的唾弃,并以失败而告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