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国际传播控制
第一章国际传播总论
国际传播定义—— 主要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即国际媒体)并 以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主体的跨越民族国 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
“国际传播”与“对外传播” 对外传播: 这一概念由我国提出,主要指通过中国自主 创办的或与境外人士合作的报纸、刊物、广 播、电视等媒体,以境外人士为主要传播对 象,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新 闻传播活动。
实际上是西方国家过度强调自由竞争的结果。 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这些商业化整合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型国际 媒体之间的联合和兼并; 2.这些国际性媒体集团都是跨行业经营,以 一种媒体为主业,兼营其他媒体产业和多种 文化产业。
国际传播:现状
主体复杂化 方式多样化 规模扩大化 功能多元化
国际传播实务
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国际传播学理论框架中的重点内 容。 本课程与大学生的传播沟通能力、实践操作 能力培养有密切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国际 传播能力,练就大学生的国际思维模式,增 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操。
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国际传播学基本理论,国际 传播的实务操作以及国际传播的具体技巧, 同时涉猎我国外语媒体的状况、效果和发展 方向等等。
第一章 国际传播总论
第一节 关于国际传播 思考——你认为国际传播涉及哪些领域?
政治学 经济学 文化研究 新闻学 传播学 传播技术……
国际传播中的“传播”是个多义词: 1、大众媒体的传播活动 2、个人活动 3、商业活动 4、文化活动
新华网平壤10月 10日电 (记者钱 彤 姚西蒙赵展) 今天是朝鲜劳动 党建党65周年纪 念日。平壤金日 成广场上,红旗 招展,乐声激昂, 10万多名各界群 众手持粉红色花 束,组成花的海 洋。为庆祝朝鲜 劳动党建党65周 年,一场盛大的 阅兵式即将举行。
第四章 传播的控制研究
研究传播者的角色和作用,自然离不开 (1)大众传播制度的分析
(2)关于大众传播制度的理论 (3)大众传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 所谓制度分析,即对大众媒介的所有制和 控制权的分析。这在世界范围内常有多元 性质。
集权主义理论
传播制度 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
社会责任理论
经济 政治
大众传播 与社会关 系研究
返回
社会责任理论作用: 一是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 的社会矛盾激化; 二是为了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 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改良,但仅仅把希望寄 托于“媒介自律”,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返回
苏联的共产主义媒介理论
基本规范: 1)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是国家共有财产,不允许私人占有。 2)媒介必须为工人阶级服务、必须接受党的思想和组织上的 领导。 3)媒介必须按照马列主义原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体 系来传播信息,宣传、动员、组织和教育群众。 4)在服务于社会总体目标的同时,媒介应满足群众的愿望和 需求。 5)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
自由主义理论之所以允许人们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人都能 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可“自我修正”。 其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 能发展。 总而言之,人们能够在“观点的自由市场”中不受限制地获取各种 各样的信息,充分了解事实真相,广泛听取不同主张,那么最终人们总 会做出最符合实际的判断。
分析我国的传播媒介属于什么受控模式。 返回
• 第四节
“受控” 的理论分析
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并非独立自发、自然而然的,任 何传播都必须处在一种控制的网络中而受到制约。 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它都是根据 自身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历史传统、道 德习俗等,对传播实施各种各样的控制。
国际传播第2版PPT第四章 国际传播的主体
1
概要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主体的概说 第二节 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国家 第三节 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跨国公司 第四节 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国际组织 第五节 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国际组织
2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主体的概况
3
一、国际传播主体的界定
从哲学或一般逻辑学意义上讲,主体是相对于客体或对象而言的,它是指具有认识和实践 能力的人或组织。具体就国际传播来说,国际传播的主体是相对于国际传播的客体或对象 (受众或受传者)而言的,它是开展和实施国际传播活动的自觉、自主性实体,是国际传 播的发起者、施动者、组织管理者和控制者。 作为信息的发出者,国际传播的主体是国际传播活动的起点;同时,作为信息的调控者, 国际传播的主体又是国际传播活动的中心所在。概而言之,国际传播的主体就是国际传播 的行为体或行为者 (限于行为主体,不包含行为指向体、指向者或对象),简称为国际 传播者。
23
(二)传播形式的多样性 作为最经典也最时新的国际传播主体之一,个人参与国际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 传播形式的 多样性。总的说来,人类的国际传播活动经历了从传统的人际传播形式到现代 的大众传播形式的 转换,即从跨国界的人际交往发展成为借助大众媒介的跨国媒介化交 往。不过,个人参与国际传 播形式的多样性突出表现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出现之后。 新媒介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带来了新媒介下国际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几乎所有的新媒介传播形式都 被公民运用到国际传播活动中。
8
二、国家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
作为现代国际社会体系中最具权威的公共权力机构,主权国家作为国际传播主体,具有以下 两大特点: 其一,传播主体的权威性最高。 在国际传播中,主权国家是一个社会对外传播的法定而近乎天赋的“代言人”。主权国家的权 威性主要表现在信息占有和信息控制两个方面。 首先,在信息占有上,作为政治公权力的象征,主权国家对外具有绝对的自治权,对内具有 无上的管辖权,因而对重要信息尤其是最为核心的战略信息 (如军事信息、外交信息)予以 高度垄断和独占。在战争和危机外交期间,它所代表的消息来源甚至是唯一的。因此,主权 国家的 “代言人”——政府所发布的消息总是最具权威性 的,也是众多国际媒体最迫切想获取 的新闻线索。5二、国际传播主 Nhomakorabea的发展过程
《国际传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国际传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通过国际传播领域相关案例的解读,培养学生对国际形势的敏感度和辨识能力。
2.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西方新闻报道的不客观性,增强对国际传播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大局观、角色观,提升其在国际传播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与案例选择1. 案例一:某国际媒体对某国政治事件的报道分析选择近期发生的国际政治事件,如某国选举、政变或国际冲突等,收集不同国家媒体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分析报道角度、用词、信息选择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不同媒体背后的立场和倾向性,以及可能存在的误导性报道。
2. 案例二:跨国企业危机公关案例研究选择一家知名跨国企业在面临危机事件(如产品质量问题、环境污染等)时的公关策略作为案例。
分析该企业如何通过国际传播手段进行危机公关,包括信息发布、媒体沟通、形象重塑等方面的策略与效果。
3. 案例三: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分析选择近年来中国文化(如电影、音乐、艺术作品等)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案例进行分析。
探讨中国文化如何通过国际传播渠道走向世界,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接受度和影响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BOPPPS模型进行课程设计,将教学过程分解为导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六个阶段,确保课程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2.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数据图表等,直观展示案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模拟国际传播中的不同角色(如媒体记者、政府发言人、公关人员等),加深对案例的理解和体会。
四、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1. 在案例分析中穿插对国际形势、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等方面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
2. 通过揭示西方媒体报道的不客观性,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和背后的意图。
3. 结合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成功案例,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鼓励其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国际传播
名词解释4*51、国际传播的概念(狭义、广义)国际传播是建立在承认国家界限的基础上的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传播。
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狭义的仅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国际传播研究内容主要是主体研究、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2、软实力(soft power)(谁提出、核心概念)Soft Power的概念是1990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与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构成的“硬实力”相对。
软实力主要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和国民凝聚力等要素组成。
软实力强调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诱惑和说服别国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核心为国家影响力,主要包括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
3、文化帝国主义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赫伯特·席勒提出来的。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一方面可以说是依附理论在文化层面上的延伸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它与依附理论的研究相互影响。
席勒认为美国的跨国公司不断增长,主导了全球经济。
随着经济的增长,美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也在快速发展,逐渐渗透到全球。
美国的商业和军事组织在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国际传播系统中取得了领导地位,籍此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第三世界国家拖入了所谓的现代世界体系,并把它们的文化价值观强加给第三世界国家。
4、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是指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中的文化产业论。
“文化产业”的概念首先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于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使用。
在分析电影、广播、音乐和杂志等文化产品的全球性发展趋势时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产品的制作是朝着商品生产的方向发展的。
文化产品如同工业产品般的标准化制作,导致了有一系列产品组成的、打上了文化产业印记同工业产品般的标准化制作,导致了由一系列产品组成的、打上了文化产业印记的大众文化的形成,从而也导致了文化与哲学的退化。
这种大众文化不是有助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团结合作,而是限制了他们的视野,消磨了他们的意志,使他们不再对资本主义进行挑战。
传播学教程新版分章节重点
传播学教程分章节重点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3)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0)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5)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9)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22)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25)第七章大众传播 (30)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33)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38)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41)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46)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53)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58)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61)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68)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国际传播策划方案
2.传播渠道
(1)充分利用国际主流媒体平台,提高我国传播内容的曝光度;
(2)加强与国际知名社交媒体合作,扩大我国传播内容的传播范围;
(3)发挥我国驻外机构、海外华人华侨的作用,推动我国传播内容在当地落地生根。
3.人才培育
(1)选拔优秀传播人才,开展国际传播业务培训,提高传播团队的专业素养;
五、预期成果
1.提高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了解和认同;
3.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传播人才,提升我国传播团队的整体实力;
4.推动我国与其他国家在传播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形象。
本策划方案旨在为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提供指导,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竞争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建立人才交流机制,与国际知名传播机构开展人才互访与合作。
4.合作与联盟
-与国际传播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策划实施传播项目。
-参与国际传播研究项目,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定期举办国际传播论坛,促进国际传播领域内的经验分享与共识建设。
四、执行计划
1.立项准备
-开展国际传播现状调研,明确策划方案的切入点。
3.培育国际化传播人才,提高传播内容的专业性与吸引力。
4.加强与国际传播机构的合作,扩大国际交流网络。
三、策略布局
1.内容创新
-深入挖掘我国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国际传播价值的文化产品。
-紧跟国际热点,以客观、公正、权威的视角,发布及时、准确的信息。
论国际传播“五力”
论国际传播“五力”作者:黄娴丁柏铨来源:《新闻爱好者》2021年第08期【摘要】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关键在于有效传播,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应着眼于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国形象亲和力要力破几种“刻板印象”,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要注重重构话语逻辑和叙事策略,提高国际舆论影响力则要增强国际舆论场全方位舆论控场能力。
【关键词】国际传播;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一、引言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他指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1]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
从国际舆论格局看,西方话语居强势地位。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这是党中央对当今世界深刻变化的整体性判断。
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多元竞争格局下,逆全球化思潮在国际社会抬头。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基于强大的信息技术综合实力和优先发展起来的现代传播体系,竭力维护其在国际话语权格局中的垄断优势和霸主地位,试图加深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刻板印象,持续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从自身发展需求看,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呼唤与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外宣方针。
截至目前,我国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课件: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存在。 国际传播是与国际政治密切相关的传播。 在历史上,国际传播一直是国家进行外交决策和实施对外政策的重要依
据和手段,但在大众传媒广泛普及的情况下,外交决策的形成和实施已 不能单纯地依靠少数职业外交家和政治家,而需要广泛动员本国和外国 公众舆论的支持。
二、“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 2.第二阶段,是从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发 布《大众传媒宣言》,到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 会”报告书《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发表。
❖ 3.第三个阶段,是从美英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 到现在。关于建立“新世界信息秩序”的基本原则, 一直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坚定支持。
二、“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 1.第一阶段以1973年《阿尔及尔宣言》为起点,到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
❖ 《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 世界上的信息流通处于严重的不合理和不平衡状态 。 在信息手段受到少数国家控制和垄断的状况下,所谓“信息
自由”只是少数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 自由。
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三、文化帝国主义问题
❖ 资料片——《隐形帝国》 ❖ /programs/view/6VZpjyV
Nti8/
❖ 网络资源——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 :1081/
第三节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 重要课题
❖ “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 流通”问题。
❖ 少数发达国家主张世界信息流通应该是绝对自由的,不应受 到各国政府的人为干预。
❖ 对此,发展中国家并不一概地反对信息自由,但主张自由首 先应该表现为对各国各民族的传播权利和机会的尊重和保障; 在信息的生产和流通结构不平等、少数发达国家对信息技术 和媒介保持着高度垄断的现状下,所谓“自由流通”也只能 是少数传播大国的特权。
传播学纲要汇总
绪论学习目的:1、人类离不开传播,一切传播都是意义的传递。
2、所有知识提供的都是一个看世界和认识你自己的窗口。
3、科学精神,不是臣服,是疑问。
任何科学都是有缺陷的,敞开即遮蔽。
4、终极目标只有一个---我们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
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传播。
2.解释大众传媒的工作方式。
3.更有效的传播。
4.探索传媒在总体上对社会和个人的作用和意义。
5.传媒在塑造我们文化方面扮演的角色。
6.成为更敏锐、更有责任感的公民。
学习纲目: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史和流派第三章信息符号第四章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第五章控制研究第六章媒介研究第七章受众分析——传播的受体研究第八章效果分析第九章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注:宏观研究:第一、二、四、九章微观研究;第三、五、六、七、八;分别针对内容、传者、渠道、受者来展开。
)《枪毙越共》亚当斯(1969)新闻囚徒的概念:1.职业人与自然人的分裂。
2.新闻专业主义可能在选择的刹那失去对生命的敬畏。
3.新闻人的本分——新闻现场的无限逼近,呈现真实。
4.新闻灵魂:对事实和真相的无限接近。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1.作为基本问题的传播①信息的重要性:1.科学家们发现,动物对信息的需求有时要强于对食物的需要。
由于人是能够思维的高级动物,而且具备社会性,所以人只有在同外界进行连续的信息交往的条件下,才能长时间进行正常思考。
2.刺激思维的外界信息联系像食物和热一样必需,同外界完全隔绝是丧失理智的开始。
3.人能够世代积累知识。
人们知道得越多,就越希望了解似乎是实际生活必需范围以外的信息。
4.因此,科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力求获得关于外界最大信息的活生物,最能适应生活,活下去的可能性较大。
5.所以人力求获得信息甚至不是历史所决定的,而是决定于较深的生物学水平。
②人类获得信息的历史努力,即传播史:1.从原始部落到现代社会,一定量的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前提。
2.就像没有水、阳光、空气就不可能有生命一样,没有信息、没有信息的沟通就没有人类社会。
专题课《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专题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言1. 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国际传播能力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是政府机构、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传播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2.1 国际传播能力概念的解读国际传播能力是指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递自己的信息、观点和价值观,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国际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传播策略能力等多个方面。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传播能力成为了企业国际化、国家对外交往以及个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能力。
2.2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至少以下几个方面: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手段。
面对全球化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需要具备良好的国际传播能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谋取更大的发展机遇。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需要双方具备一定的国际传播能力,才能化解误解,达成共识,促进合作。
再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良好的国际传播能力能够有效地推动国家形象的传播,向世界展现国家文化魅力和发展成就,为国家的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路径3.1 加强语言能力语言是国际传播的媒介,加强语言能力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础。
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学习外语、聘请外籍人才、开展语言交流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
3.2 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国际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会给沟通带来困难和障碍。
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需要加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了解,尊重和包容他者的文化习惯和观念,在交流中做到求同存异,促进共同发展。
3.3 建立国际传播策略国际传播能力不仅仅是个体素质问题,更是组织战略问题。
《国际传播》第五章[21页]
Ⅰ 国家对国际传播的控制
二、国家对越境信息控制的模式
(三)半封闭半开放型
半封闭半开放型信息控制模式,是指国家对越境信息采取有条件、 有限度的控制政策,既不绝对地封锁消息,也不完全地开放信息。 采取这类有限控制或次强控制模式的国家其政治制度大多是准威权 形态的,又带有一定程度的民主主义色彩,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介 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哥伦比 亚、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Ⅱ 国际组织对国际传播的控制
一、作为国际传播控制主体的国际组织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截至2007 年,共有193个成员国。该组织以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和信息 传播领域进行全球合作为宗旨,它从人文、社会层面关注国际传 播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国际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建规立制、开设 论坛、发展援助和通报情况等四个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建立自由而公正(均衡)的世界新闻与信息 传播新秩序为途径,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和进 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Ⅰ 国家对国际传播的控制
一、国家对越境信息控制的手段
(四)信息与技术手段
所谓信息与技术手段,是指国家利用信息传播规律和信息传播技术 对越境信息传播活动非制度性、弱社会性和技术主导性。
信息与技术手段主要表现为软性和硬性两种信息控制方式:信息源 控制和技术控制。
一方面,个人对媒介的接触和控制力极大增强,受众对信息的自主 选择性显著扩大;另一方面,政府的信息控制能力则遭到严重削弱 乃至于被消解,国家的监管看起来似乎变得无效而失去意义。
国家将传播媒介整合到权力体系中的冲动始终存在,对信息的实际 控制不断借助媒介新技术来强化。在国家尚未消亡之前,国家与传 播媒介及跨国信息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将长期持续下去。
国际传播:重点整理
国际传播的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传统媒体主导传播过程的情况下,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的传播”国际传播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国际传播主体也经历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国际传播主体的特征一、传播主体的性质不同政府通过媒体进行传播时,它既是传播者也是把关人,这是其他任何国际传播主体不具备的特性二、传播主体的影响力不同三、传播主体利用媒体的程度不同政府高于媒体对媒体具有控制和管理的权力,媒体对政府具有依赖性:媒体无不希望获得来自政府的权威信息,并借此显示自己的权威四、传播主体的传播行为不同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特点:(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传播行为的控制者)一、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政府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政府是国家权力、国家意志的几种体现,是国家对外传播法定的“代言人”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尤为如此,政府的权威性决定了政府对核心信息的独占性,它可以通过自己掌握、控制的信息渠道获得有关事件全面、准确的消息。
二、作为信息控制者的政府(主体的权威性、信息的独占性、媒体的被动性、巨大的影响力)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职责:一、维护国家信息主权二、树立良好的国际传播形象三、将其他传播主体的行为纳入国家利益轨道四、积极采用新技术,保证国际传播的质量五、加强国际传播领域中的合作政府作为国际传播主体的变化:一、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二、信息控制方式的改变企业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特点:特点:1、企业传播是以赢利为目标的2、企业传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3、企业传播具有很强的选择性4、企业传播较少意识形态色彩从企业参与国际传播活动的范围和程度分:跨国企业(国际传播活动是经常性的和持续性的)和非跨国企业(国际传播行为带有偶发性和阶段性)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可将企业划分为媒体企业和非媒体企业(也分跨国和非跨国)非跨国媒体企业:1、他们既是企业文化产品的生产部门具有市场取向和赢利诉求,同事也是公共信息的载体。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操控与信息控制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操控与信息控制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新闻传播在国际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对于促进各国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国际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操控与信息掌控的现象。
本文将就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操控问题以及信息控制方面展开讨论。
一、操控问题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操控问题是指有意或无意地将一定的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融入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操控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政治操控是国际新闻传播中一大问题。
一些国家或政治势力通过操纵媒体来塑造国际形象,渲染自己的政治立场。
例如,在国际冲突事件中,一方往往会利用媒体渲染对方的负面形象,以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这种操控可以通过发布不实消息、挑选报道角度等方式来实现。
经济操控也是国际新闻传播中一大问题。
少数强大国家或跨国公司通过掌握主流媒体,投资并收购一些国际媒体机构,从而对国际新闻传播产生一定的操控效果。
这些势力可以通过投资、广告等手段来影响媒体的报道内容和角度,从而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文化操控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国际新闻报道中的文化冲突。
为了强调本国文化的优越性,一些国家会有意或无意地操控媒体报道,强调自己的文化特点,放大对方的文化缺陷,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二、信息控制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信息控制是指通过筛选、屏蔽和操纵信息,从而影响公众对事件、国家或者区域的认知和理解。
信息控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信息屏蔽和意识形态的干预等因素。
一方面,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会导致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客观。
在国际新闻传播过程中,有些重要的事件或事实被媒体忽视或背离,这就导致了信息控制和失真。
例如,一些国家在宣传自身国际形象时,会选择性报道只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而对一些不利的情况进行屏蔽,这样就使得公众对事件的了解存在偏差。
另一方面,信息屏蔽也是信息控制的手段之一。
一些国家或政治势力通过对媒体的直接控制或干预,屏蔽了一些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以避免对其形象和统治的负面影响。
国际传播是主权国家实施国际战略重要手段
介为其贸易标的。可见,国际大众传播与国际贸易正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二者也必然在此过程中长足发展。每一次国际大众传播媒介的革命,都使国
际贸易变得更为便捷。国际大众传播与国际贸易的结合,还极大地丰富了国
际贸易的内容与手段。
(二)主权国家了解世界经济情况,实施经济政策
也可称为对外战略。作为战略的一个类别,国际战略的特殊属性在于
它是相对国际关系而言的。由于国际战略的主体是作为国际行为体的
国家,其运作的背景与环境是国际体系,其表现方式是超出国家边界
的国际互动,因此它实际上涉及的是国家的对外政策与对外政策行为。
从政治上看:
(一)赢得国际话语权
主权国家通过国际传播进行跨国界、跨文化传递信息,在国际上有效
eform.”(关于温家宝在哥本哈根的形象的争论,是把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
系塑造为更具侵略性和顽固性的一系列争论的一部分。因为在度过经济衰退
时比许多国家都做得好,北京越来越被视为是在寻求维护其影响力并抵制改
革要求。)和
“During his 60 hours at Copenhagen, Wen held numerous meetings and
大大促进全球化进程
2、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
3、有利于对全球性问题形成共识并寻求合作解决的途径
三、总结
国际传播
主要是指传播者通过大众传媒向外传播的信息。有广
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
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狭义的国际传播仅指跨越国界
的大众传播。
广义
广义的国际传播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包括首脑互访,双
《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读书笔记
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continuity and change本书探讨的重点是经济和政治框架下的国际传播以及它与科技、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国际传播的历史沿革一、传播与帝国传播对于在广阔的空间上建立和保持权力是至关重要的。
从波斯、希拉、罗马到大不列颠帝国,无处不见的强大传播网络不仅可以强制性的树立帝国的权威,而且还为帝国赖于生存的贸易和商业服务。
的确,帝国的疆土范围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衡量“传播效果的指标”。
传播网络和传播技术发展对于分散的政府机构、军事战争和商业贸易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除了官方正式的传播系统外,还存在着由商人和旅行者构成的非正式的传播网络。
传播的媒介发展则从美索不达米亚泥制的写字板,到古埃及和希拉的纸草书卷,再到罗马帝国出现的羊皮纸。
到了8世纪,纸张取代了羊皮纸,由中国传入伊斯兰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
同样指从中国,印刷术开始逐渐扩散到欧洲。
15世纪度登报的活字排版印刷术,使得传播的方式有了一个彻底的变革。
截至16世纪早期,欧洲的各种主要语种都出现了数以千册的圣经印刷本。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容许非拉丁文的圣经版本出现,它严重削弱了牧师、犹太法学家以及政治、文化精英阶层的权威。
一些新的语种成为在全世界的欧洲殖民地内传播的主要语言,全世界范围内移植欧洲的传播体系,只会削弱被殖民化国家的本土语言和文化。
殖民地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带给欧洲丰厚的利润。
在此基础上,爆发了西欧的工业革命,有力的推动了传播的国际化。
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关于国际贸易和经济事务方面持续而可靠的信息和数据,而且,帝国本身也需要持续的信息源,来维持其政治联盟的和军事安全。
由于工业化产生了移民浪潮,更加促使人们关心来自国内和国外的相关新闻,形成了关注国际的大气候。
1840年,统一了世界邮资标准。
二、电报的发展19世纪后半叶,由于电报的使用,帝国的传播体系得以在全世界蔓延。
国际传播的国际化
国际传播的国际化国际传播的国际化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过程。
1.定义和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国际传播的定义。
国际传播是跨越国家或地区界限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行为,如首脑互访、双边会谈等,也包括各种形式的跨国信息传播,如国际广播、国际新闻报道、国际广告等。
2.历史发展:国际传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跨国贸易、文化交流和外交活动。
然而,真正的国际化进程是在近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才得以加速。
例如,全球广播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3.当前形势:当前,国际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跨国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快速;另一方面,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给国际传播带来了诸多困难。
例如,不同国家对信息传播的法规和政策存在差异,跨国公司和文化机构需要适应各地的市场和文化环境等。
4.未来趋势:未来,国际传播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各国媒体和信息产业将加强相互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另一方面,跨国信息传播也将更加注重文化差异和地方特色,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和口味。
5.中国的作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传播的进程,不仅通过举办各类国际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展示了自己的形象和实力,也通过推广中华文化(如孔子学院、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等)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国际传播的国际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涉及到定义和概念、历史发展、当前形势、未来趋势以及中国的作用等多个方面。
只有深入理解这些方面,才能更好地推动国际传播的发展和提升国际形象。
《国际传播》课程笔记
《国际传播》课程笔记第一章如何理解国际传播1.1 国际传播作为一种现象国际传播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信息交流现象,具有以下详细特点:- 跨文化性:国际传播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交流,需要考虑文化差异对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
- 多语言性:传播内容往往需要翻译和适应不同的语言,这增加了国际传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 传播渠道多样性:包括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及现代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
- 传播内容的广泛性: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
1.2 国际传播作为一个过程国际传播的过程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信息采集:涉及新闻采集、数据搜集、调查研究等,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信息处理:包括编辑、校对、翻译、格式化等,使信息适合特定的传播渠道和受众。
- 信息分发: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如卫星电视、网络平台、印刷媒体等,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
- 信息接收与解读:受众接收到信息后,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框架对信息进行解读。
- 反馈与互动:受众的反馈通过不同的方式返回给传播者,如收视率、点击率、评论等,传播者据此调整传播策略。
1.3 国际传播作为一种手段国际传播作为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其详细作用包括:- 信息传播:通过国际新闻报道、学术交流、文化活动等,传递知识和信息。
- 形象塑造:国家通过对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声誉和软实力。
- 文化输出:通过电影、音乐、文学等形式的国际传播,推广本国文化。
- 政策宣传:政府利用国际传播手段,宣传其外交政策,争取国际支持和理解。
1.4 国际传播作为一种目标国际传播作为追求的目标,具体包括:- 增进国际理解:通过传播活动,减少误解和偏见,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 推动全球治理:通过国际传播,促进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国际问题的解决。
- 实现文化多样性: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防止文化同质化。
1.5 国际传播作为一种衡量指标国际传播的衡量指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传播力:评估一个国家或组织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如媒体的国际受众数量。
第四章 传播的自由与控制
•初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理想、无所顾忌、敢 作敢为、虎虎有生气
•久而久之,屡屡碰壁。热情冷却、锐气消磨——循 规蹈矩,安分守己——融入潜网。没有谁能明确解释, 更没有明文规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磕磕碰碰 中一点点揣摩,日久自然心领神会。
36
•表面上看,潜网的束缚力来自媒介组织。它一方面 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播意向顺利地贯彻下去;另一方面 防止不懂规距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规的袭扰。
年出版)
是有关传播观念及新闻体制的比较研究中的典范,
出版以来在西方特别在美国被当成权威性的理论
所谓报刊,实际指整个大众传播业;所谓四种理论,
也是就新闻史上所有的四种新闻观念及其所统辖的四
种传播体制而言。所以,应该叫《大众传播的四种观 念及体制》
23
1、报刊的威权主义理论
24
2、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报刊自由、传媒自由)和象征性言论自由(以行为 来象征或表现思想与情感的自由)。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首先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 是公民个人特权。 但出版自由,或新闻自由,又指新闻出版机构传播 自由,是西方国家宪法所保障的唯一一种社会机构 具有的特权。 个人特权与机构特权两大范畴的差异
一、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王权的书报检查制度 (一)书报检查制度 1559-1948,欧洲天主教会 900多道禁令:涉及著
18
五、国际上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件
(一)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
通行、普遍接受的、最低标准 简单,无明确约束力 (二)1966年联合国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权利国际公约》(A公约)、《公 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B 公约): 1、更精确地确定权利,且规定了实施措施 2、A公约:积极自由;B公约:消极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出境信息的控制手段 行政手段、信息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 段 4、传播控制的“最佳”原则 A、学者的“最佳目标”与政府的“最佳目 标”常不一致。 B、各国“最佳目标”不同。 C、同一国家的“最佳目标”也在不断调整 变化中。
二、入境信息的控制 (一)、入境信息的分类: 1、根据信息的内容不同分类: 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多类信息。 在国际传播中,政治信息始终占据突出地 位,是国家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类信息往往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
彩,具有政治敏感性。对这部分信息的控制与国 家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关系好,一般接收;关 系恶,抵制入境。 经济信息有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两部分。对经济 信息的需求与国家的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成 正比。 军事类信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战略部署、军队士 气和民众的支持度,因此,各国政府一般对此进 行控制传播,特别是在战争时期。
(二)入境信息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文化殖民”导致文化排挤 案例: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定。
谨防文化殖民心理。 所谓殖民文化心理,就是曾经有过殖民地 或半殖民地经历的国家,对于原宗主国或 半宗主国的盲目崇拜,而在自身文化层面 的自甘下人、唯洋是从的卑屈心理。老是 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处处不如人,从价 值体系到民俗风尚,从人格追求到审美情 趣,都以洋为师,以洋为尊。
南北“数字鸿沟”问题及南北差距的继续拉大, 使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的敌意和反感增加,对全 球化的疑虑增多,这不利于西方推进价值观和发 展模式,因而引起西方国家的担忧。 发达国家国内传统信息产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大批信息技术和产品需要通过大规模扩散实现增 值和升级,此时发达国家公司急需打开、创造和 培育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产品市场。正如美国思科 公司总裁钱伯斯所说“所有参与因特网革命和消 除‘数字鸿沟’的公司最终也会享受到消除‘数 字鸿沟’后带来的市场机遇”。
通常数字鸿沟可以分为接入沟和使用沟,即第一 道沟和第二道沟。 表现: 发展中国家信息化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发 展中国家有一半人口未打过电话,整个非洲的电 话线路加起来才抵得上一个纽约曼哈顿岛的电话 线长,芬兰一国的电脑主机数量要多于整个拉美 和加勒比地区。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300台 电脑。而发展中国家仅为16台。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数字鸿沟”问题缩 小南北“数字鸿沟”,不是简单的信息化 建设问题,必然涉及缩小南北整体经济差 距、扶贫、减债、增加官方发展援助等一 系里根本性问题。不解决南方国家的贫困 化问题,使之拥有进行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和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条件,“数字革命” 只能是空谈。“正在挨饿的穷人不可能靠 数字蛋糕充饥”。
发达国家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7%,但 网络用户却占世界总量的80%。发达国家 平均6.8人有一人为网络用户,而发展中国 家平均440人才有一人上网。 全球90%的电子商务额被发达国家垄断。 美欧发达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占全球信 息技术总投资的75%。目前国际互联网全 部网页中有81%是英文的,其他语种总共 不到20%。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同我国的地形梯级分 布相似,我国不同地区使用数字技术的程 度也呈梯级分布,只不过方向刚好相反, 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数字化程度相对来说 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数字化程度较低。 无论是实际上网人数,还是上网人数所占 人口比例,东部省区都大大超过中西部地 区。
“数字鸿沟”一词是联合国和发达国家首先 提出的,发展中国家接受了这一概念,将 之作为南北对话的重要议题。但就目前情 势看,发达国家在此问题上较为主动 。 主要原因在于:由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 同,发达国家对新科技革命及信息化的相 关社会影响较为敏感,特别对国内"数字分 化"有较强烈的感性认识及危机感。
国际学术会议并非只是或者只能使用英语。1991 年,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国际中国哲学会议上,尽 管会议规定的官方语言是英文和中文,但会议主 席、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的开幕词,开幕式上包 括三位美籍华裔教授、一位香港教授在内的多位 世界各国各地区学者的发言,统统使用的是英语。 这种情况,当场受到中国大陆学者代表团和部分 中国台湾学者的批评,他们强烈要求按照会议规 定,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并且要求会议设 立翻译。
第三章 国际传播的控制
本章主要分两个方面对国际传播中的信息 控制进行分析:国家层面和国际组织层面。 其中国家对国际传播信息的控制又包括两 方面:出境信息的控制和入境信息的控制。
第一节 国家对国际传播的控制
一、对出境信息的控制 1、出境信息控制的主要表现:对出境信息 的把关;出境信息与国内信息的协调。 2、出境信息的控制模式:集权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的共 产主义理论。(四种理论对应四种控制观 念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四种控制模式)
在中国,研究资料表明,数字鸿沟造成的 差别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 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 别”,其本身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而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网络用户虽然 持续增长,但其普及和应用主要发生在城 市,网络用户中只有0.3%是农民,城市普 及率为农村普及的740倍。
(3)行业差异。美国信息技术业工人的平均年薪 比其他私营部门工人工资高85%,1992年至1998 年,信息产业工人与其他行业工人的年平均工资 差距扩大了1万美元。 (4)年龄差异。英国使用因特网的人口中有50% 以上属于15~24岁群体,而这部分人口仅占全国 人口的15%,超过64岁的人口中每25人中只有1 人上网。 (5)男女性别之间、城乡之间及不同教育背景人 群的信息化差距也日益明显。
一些学者也认为,所谓的“数字鸿沟”应当被称 为“知识鸿沟”或者“教育鸿沟”。在互联网时 代,个人计算机的主要用途已经由计算转化为信 息搜索、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了。所谓"知识鸿沟 ",就是一方面闲置着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 这些劳动力却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被吸收到 最具价值创造潜力的、占国民经济比重高于70% 的经济过程中去,从而不得不拥挤在只占国民经 济价值总额30%以下的传统农业和工业部门内。
2、“数字鸿沟”拉大贫富距离 “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 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在英文 里面,数字鸿沟大多数时间统称“Digital Divide”,也有时候叫做“Digital Gap”或者 “Digital Division”,本意是数字差距或者数 字分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顾问Dannisi 指出,数字鸿沟实际上表现为一种创造财 富能力的差距。
大会为此专门开会磋商,并马上采纳意见,改为 中文和英文并用,设立翻译。这是在德国举行、 由德国方面主办、由德国出钱的国际学术会议。 1996年,韩国首尔(当时叫汉城)举办的主题为 “转型期的中国学”的国际中国学会议。会议主 办单位是韩国中国学会。参加会议的韩国学者、 中国大陆学者和台湾学者,以及其他外国学者, 基本都讲中文。同年,在首尔举办的由人民日报 和韩国东亚日报联合主办的“东方思想与社会发 展国际学术会议”,与会的韩国、日本、中国学 者的演讲和发言,都是讲汉语。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术评价中的西化倾向 在一些人眼里,文章发表在国外的,就是好的, 特别是发表在英语世界又尤其是发表在美国、英 国、德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就是上乘的。 用英语发表的,就是有水平的,否则就是水平不 高甚至低下的。在某些高校,大力提倡甚至硬性 规定到国外发表文章。凡是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发 达国家发表文章的,给予重奖,给予种种好处。 某国家重点大学的人文学院甚至规定,文章发表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不算成果,发 表在国外的文章,算重要成果。
2、人才评价中的崇洋表现 国内一些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人才评价体制和标准 的西化倾向,带有某种制度化的特征,上至这样 那样的“学者”、“特聘教授”,下至青年人才 培育,无不以洋身份为重要依据。在国外获得博 士学位的,有国外工作经历的,其受到的重视程 度和得到的优厚待遇,绝非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 博士硕士学位并长期在国内为祖国现代化奋斗的 学者所能望其项背!
学术界公认,韩国的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研究, 其水准远在中国之下,韩国不少学者把自己的硕 士送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而我们的管理部门居 然自卑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地步! 某“985”国家重点大学明确规定:所有申请副教 授职称的教师,不分学科专业,必须有出国经历, 否则没有申报资格。于是,校内很多青年教师放 下本职工作,托关系找门路到国外去混“出国经 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中国古典文学 专业的,公共行政管理专业的,无一例外!
某“985”国家重点大学,其人文学科专业 招收博士后,居然规定获得国内博士学位 的,只能自费;获得国外博士学位的,就 可公费。人文学科的中国哲学专业中国传 统文化研究方向,竟然要求有国外经历者 优先!甚至明确规定,在韩国获得博士学 位的,公费;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但在韩 国有一年留学经历的,优先;没有韩国经 历而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的,自费,且有 严格的名额限制。
在战争时期或特殊状态下,军事信息有时 配合军事打击,成为信息战或心理战的一 部分,成为蒙蔽、误导或威慑敌人的重要 武器。 社会文化生活类信息涉及面广、内容丰富, 包括语言、文学、艺术、民族、民俗、体 育、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国家的 文化之间既有和谐的一面,也有不
和谐的一面。对于和谐部分,往往主动接 收,以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而对于带有 歧视性、侮辱性、贬损倾向的信息和暴力、 色情等不健康信息以及带有强加意味、对 民族文化有可能造成冲击或不良影响的信 息,则往往采取限制性的措施。各国的媒 介管理体系中大部分有类似的规定和明确 的制度安排。
广大发展中国家尚处于工业化阶段,部分国家尚 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时期,信息革命和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发展中国家肩负双重发展重 任,部分国家不堪重负,已经被边缘化。 知识经济的出现,使信息(知识)和人才成为生 产函数中极为重要的内生变量,这客观上弱化了 发展中国家原有的普通劳动力、土地和资源优势, 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南南合作的潜 力。知识和人才有其流动性和聚集效应,发展中 国家知识创新体制落后、能力不足,而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