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教学设计(公开课)
高中化学《乙醇》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乙醇》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1. 了解乙醇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2. 理解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3. 掌握乙醇的理化性质及相关实验操作;4.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乙醇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简介;2. 乙醇的制备方法;3. 乙醇的工业应用;4. 乙醇的理化性质实验。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引入一些与乙醇相关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乙醇的兴趣,引发思考。
步骤二:知识讲解1. 讲解乙醇的化学结构和基本性质,如分子式、分子量、密度等。
2. 探讨乙醇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法和水合乙烷法,并重点介绍其中一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3. 分析乙醇的工业应用,如酒精饮料、溶剂、燃料等。
步骤三:实验演示1. 进行乙醇的理化性质实验,如密度测定、燃烧实验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引发对乙醇性质的思考和讨论。
步骤四:讨论和总结1. 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就乙醇的制备方法、工业应用和理化性质等方面展开讨论。
2. 结合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乙醇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讨论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4. 总结能力:评估学生对乙醇相关知识的总结能力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为了辅助教学,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乙醇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的PPT讲义;2. 乙醇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的示意图或实物样本;3. 乙醇理化性质实验所需实验器材和药品。
六、教学延伸为了拓展学生对乙醇的了解,可在课后推荐相关阅读资料、网站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探索乙醇的其他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以上即为《乙醇》的优秀教学设计。
通过合理的教学步骤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化学《乙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 1 课时乙醇《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1 课时乙醇新授教学案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乙醇的色、味、态、密度、溶解性,认识乙醇的物理性质。
2、通过观察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能正确书写乙醇的结构式、结构简式,认识乙醇分子中重要的原子团—羟基;能正确书写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会推断乙醇分子中断键的部位。
3、回顾初中学习的乙醇的燃烧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用Cu 做催化剂,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并能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通过对比两个反应,体会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4、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乙醇的性质,认识乙醇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德育目标]:1、学生能够常识性的了解乙醇与生命、营养、健康的密切关系。
2、学生能学会通过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并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化学科学与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积极准备并进入化学选修模块的学习行动。
二、评价设计设置当堂检测,检验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85%以上学生能正确完成1-4 题,达成目标一、三、四;第5 题做起来有一点难度,只有60%答对,目标二的达成率不是很高。
教师课后完成试题评价,根据具体情况,在下节课进行反馈检测。
三、学生课前准备查阅各种有关乙醇的饮料和调味品的说明或者图片,用于课堂上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点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乙醇一、物理性质二、结构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乙醇的催化氧化附:自查反馈表姓名班级科目课题学习收获知识方面收获存在疑惑方法方面收获存在疑惑学习评价自我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精选课件)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乙醇姓名:工作单位:学科年级:高三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是典型的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对学生来说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本节课主要从日常生活出发,例如醉酒、酒驾检测以及乙醇汽油的使用,来学习乙醇的氧化反应。
乙醇的催化氧化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和性质,了解乙醇的用途.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对现象的解析能力。
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手段,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乙醇的性质和用途,难点是乙醇的分子结构和乙醇的氧化反应,特别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反应原理和实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系统知识学习的能力,学会了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本单元知识十分贴近生活,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学生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探究欲望,这一点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将会大有帮助。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学会比较各种烃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也初步了解了有机基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官能团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知识掌握零乱不系统,且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因此,本人设计教学时将本节内容设计成了两课时,第1课时重点研究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氧化反应,第2课时通过探究实验,研究乙醇与钠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本节课的实验由学生分组演示,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位置,因此需要多媒体设备,并做好乙醇的ppt演示文稿。
乙醇教案第一课时

乙醇(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2)理解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4)理解烃的衍生物与官能团。
(3)理解乙醇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感受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中国酒文化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对乙醇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探究,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难点:乙醇的分子结构的确定【教学流程】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展示]一瓶无水乙醇[提问]结合生活中经验总结乙醇有什么物理性质?[ppt]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乙醇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78.5℃,易挥发,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展示]乙醇用途的相关图片[介绍]列举一些常见酒精饮料中的酒精含量。
认真观察归纳、总结、回答倾听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样品、联系生活经验提取相关知识以与分析、归纳能力。
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推测[设问]乙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则它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如何呢?[ppt]二、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1.分子式[提问]乙醇能燃烧,经测定乙醇分子中只含C、H、O三种元素,蒸汽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23倍,取4.6g乙醇完全燃烧后,生成0.2molCO2和5.4g水,推算出乙醇的分子式。
[设疑] 请根据“碳四个键、氢一个[计算]分子式:C2H6O学生自己动手搭建C2H6O的球棍模型,并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键、氧两个键” 理论,搭建出分子式为C2H6O的乙醇可能的结构,并写出其结构式。
[设问]乙醇的分子结构到底是哪一种?[定性实验探究]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提问]如何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结论]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追问]请结合实验推测乙醇的结构式?[结论]乙醇的结构式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乙醇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回答][讨论、回答][聆听、观察][数据处理、分析]猜测、推理的能力。
乙醇教学设计(公开课)

乙醇教学设计(公开课)实验探究能力和结构分析能力2.引导学生思考分子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探究2乙醇的氧化反应1.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2.结合乙醇分子结构,分析氧化反应的机理3.比较乙醇与煤油、水的氧化反应差异,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1.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2.分析氧化反应的机理3.比较不同物质的氧化反应,认识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1.培养学生实验记录和分析能力2.引导学生从结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3.加深学生对官能团的理解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提出问题:乙醇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为什么乙醇可以用作消毒剂和燃料?3.预告下节课内容:醛和酮1.巩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2.引导学生思考应用问题,拓展知识面3.为下节课知识的研究做铺垫1.引发学生思考,从感官上加深对乙醇结构的理解。
2.探究1:钠与不同结构反应的差异。
Na和H2O反应可以生成氢气。
Na和CH3CH3不能反应生成氢气。
思考:钠与哪种结构反应会放出氢气?3.探究2:比较钠在水和乙醇中的反应现象。
钠与水:观察浮在液面上、有无声音、有无气泡、剧烈程度、是否熔成小球、反应方程式等现象。
钠与乙醇:进行演示实验,由实验现象推断乙醇的结构并引入乙醇的化学性质,对比乙醇与水中氢的活性强弱。
4.探究3:乙醇的催化氧化。
实验现象: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用红热的铜丝在其中反复插入,观察铜丝的变化和液体产生的气味。
反应方程式: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
播放视频介绍乙醇的催化氧化机理。
5.乙醇的化学性质。
可被强氧化剂氧化。
可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
6.乙醇与乙烷的结构比较和官能团定义。
观察比较乙醇与乙烷结构,引导学生总结知识。
制作思维导图,强化重难点知识。
7.应用乙醇的可燃性,介绍乙醇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低碳经济的概念和乙醇汽油的应用。
挥溶挥溶,颜色不断变化,密度也在变化。
这些都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表现为它们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乙醇》 教学设计

《乙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乙醇的分子结构、官能团。
(2)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等。
(3)能够书写乙醇相关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2)乙醇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钠的反应和氧化反应。
2、教学难点(1)乙醇的氧化反应机理。
(2)从结构角度理解乙醇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含有乙醇的常见物品,如酒、酒精消毒液等,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物品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乙醇。
2、乙醇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无水乙醇,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乙醇的溶解性。
引导学生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等。
3、乙醇的分子结构(1)展示乙醇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2)写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强调乙醇的官能团——羟基(—OH)。
4、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演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再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观察实验现象,如有无气泡产生、反应的剧烈程度等。
学生讨论并分析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引导学生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强调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②催化氧化实验演示: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
观察实验现象,如铜丝颜色的变化、液体的气味等。
分析实验现象,讲解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2017公开课《乙醇》教学设计稿

“乙醇”教学设计(第1课时)的几点想法一.研讨主题的形成我们理解的化学文化主要是指以化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化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实验、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即化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包括化学语言、化学美、化学史、化学思维及化学与生活等主要内容。
本节课研讨主题定为“化学文化视阈下的化学教学”,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长期以来,化学作为一门实用科学普遍被人们认同,通常也会关注它对思维训练所起的重要作用,却很少有人将它作为一种文化看待;只有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化学文化,引导学生“跳出化学看化学”,学会从文化视角、用文化精神去感受化学的高雅,感知化学美、思维美、理性美、实验美,才能更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我们的教学应该关注一种求真、向善、趋美的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化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寻求化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只有这样合乎“道”至于“德”的教学,才能将文化落实到人格,让化学之美走近学生;确定此主题更是我们想在这方面开展一些探索。
本节课计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常规教学部分;第二课时为研究性学习部分(这部分学生在课外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常规教学进行延伸。
进行有关酒的专题性和综合性的研究,比如:名酒类别(分类赏析古今中外名酒)、酒史研究(调查酒的起源和发展)、话说假酒(例举假酒案;调查市场上的假酒成分,对人体的危害;了解检验假酒成分的方法;了解假酒中毒后的抢救方法)、酿酒工艺(解酿酒流程,比较不同类型酒的不同酿制方法,并关注酿酒科技前沿)、酒后驾车(收集酒后驾车事故的资料,了解酒后驾车的危害;并了解相关法律)、酒与健康(了解酒和健康的关系)、酒与文化(分析酒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了解饮酒礼仪,赏析酒器皿)、乙醇未来(关注乙醇科技前沿(如乙醇汽油),畅想乙醇美好未来;了解乙醇在工业、医药中的运用)。
既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又能领略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塞外豪情和“美酒诗百篇”的佳话,更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并且能提出一些前沿性的设想。
3.2.1乙醇公开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乙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
5. 乙醇的用途
- 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酒精饮料、消毒剂等。
- 乙醇在工业中的应用:溶剂、燃料、化工原料等。
6. 乙醇的毒性
- 乙醇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 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对人体有毒,长时间暴露可能导致肝脏损伤。
b.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软件进行乙醇性质测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c. 实验器材:准备乙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5分钟)
a.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酒的生产过程,引导学生思考酒精的化学成分。
b. 提出问题:为什么酒精在酿酒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引发学生思考。
c. 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酒精的化学性质和作用。
4. 突破策略:
a.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b.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c. 创设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d.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2.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2.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
四、教学难点
1.乙醇的制备过程和化学反应机理。
2.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催化氧化总式:2CH3CH2OH + O22CH3CHO+2H2O
可被强氧化剂氧化
思考:此反应中乙醇的断键方式
3.过渡:焊接银器、铜器时,表面会生成发黑的氧化膜,银匠说,可以先把铜、银在火上烧热,马上蘸一下酒精,铜银会光亮如初!这是何原理?
1.学生写方程式
2.学生思考
写方程式
3.学生思考
1.重点强化
2.引出乙醇的可燃性
引发学生思考
3.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探究3
1. 乙醇的催化氧化
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取一根10—15cm长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一课时
——乙醇
郎溪中学:葛萍莉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乙醇是高中阶段学生是继学习烃类化合物——甲烷、乙烯、苯之后,接触的第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它是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学好本节内容对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初步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同时它也是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因此,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设问:除了钠与其他活泼金属能否反应?
2.过渡:近来,“低碳经济”在媒体上出现的几率越来越高,何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乙醇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清洁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乙醇汽油已被广泛应用。
点燃
2. 氧化反应
①燃烧CH3CH2OH +3O22CO2+ 3H2O
2.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共鸣
探究1
乙醇的分子结构
1.请根据乙醇的分子式C2H6O ,结合C, H, O三种元素的成键数目,小组讨论推测乙醇可能的结构,并动手组装所有可能结构的球棍模型。
2.思考:这两种分子里的氢跟烃分子(如:甲烷、乙烷、
煤油)里的氢以及水分子里的氢有什么异同吗?乙醇分子可能是哪一种结构呢?
首尾呼应
1.问:能否用工业酒精代替酒精饮料?
与开始课的视频呼应
2.酒精对人体的利与弊!不可过量饮酒!
学生回答
学生参与
让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书设计】:第三章第三节—乙醇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二、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
或C2H5OH
三、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观察铜丝的变化,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2.实验现象
反应方程式
醇的催化氧化机理(播放视频)
过渡:怎样检测酒架,展示酒精探测器
3. 可被强氧化剂氧化
可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
1.汇报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2.书写方程式
1.重点强化
难点突破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官能团定义
观察比较乙醇与乙烷结构:
板书: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略
1.演示实验
2.思考:
1)由实验现象推断乙醇的结构并引入乙醇的化学性质
2)对比乙醇与水中氢的活性强弱
1.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板书:三、化学性质
1.与金属钠反应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思考:由结构分析断键方式(断开O-H键)
教2的一段视频
问:成龙喝的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燃烧?
2.对乙醇的了解大家知道多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生活中两种常见的的有机物——乙醇。
板书:乙醇
师生共同总结乙醇用途和物理性质
一.物理性质
1.观看回答
2.学生讨论
1.激发兴趣
1). Na和H2O反应可以生成氢气。
2). Na和CH3CH3不能反应生成氢气。
思考:钠与哪种结构反应会放出氢气?
1.动手组装所有可能结构的球棍模型,并写出可能的结构式。
2.通过结构对比分析乙醇可能结构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感官上加深对乙醇结构的理解
2.引发学生思考,由性质推导结构
探究2
对比:钠分别于放入水和乙醇中的现象对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3)通过实验探索学习,获得乙醇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4)通过比较煤油、水和乙醇结构、性质的差异,认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1.观察对比
引导学生总结知识。
思维导图
本节课重难点知识
1.观看
2.学生思考、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知识 ,使零乱的知识有序化 、系统化、结构化 ,并由部分向整体深化
作业布置
1.教材P76-1.2.3.
2.结合下一节课《乙酸》内容,查找资料解释为什么“酒是陈的香”?
记录
1.巩固本节内容。
2.为下一课学习乙酸做好铺垫
3、情感态度价值观:
(5)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 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重点】: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
【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
【教学方法】:1、探究法 2、情境激学法3、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