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头痛辨证分型.ppt
偏头痛诊断及中医分型辨证治疗
中医药治疗7.1分型论治7.1.1瘀阻脑络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呈现痛如锥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健忘心悸,妇女有月经失调,舌质紫暗,脉弦涩。
治则:通窍化瘀,止痛。
拟方:通窍活血汤(郁金、菖蒲、当归、丹参、白芍、川芎、蔓荆子、菊花、白芷、甘草)。
7.1.2风客脑络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或全头痛,呈现痛因风寒而诱发,呈跳痛或掣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而紧。
治则:通窍疏风,活络止痛。
拟方:通窍疏风汤(郁金、菖蒲、丹参、白芍、川芎、蔓荆子、防风、羌活、木瓜、秦艽、白芷、甘草)。
7.1.3肝气郁结型: 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呈胀痛伴眩暈,心烦失眠,两胁串痛,每因情绪激动、恼怒而诱发,口苦,舌淡紅苔白,脈弦。
治则:通窍解郁,止痛。
拟方:通窍解郁汤(郁金、菖蒲、当归、柴胡、香附、夏枯头、白芍、川芎、蔓荆子、白芷、甘草)。
7.1.4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呈胀痛或抽掣痛,痛时面红耳鸣,心烦易怒,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则:通窍潜阳,熄风止痛。
拟方:通窍熄风汤(郁金、菖蒲、当归、石决明、生龙牡、白芍、川芎、蔓荆子、天麻、菊花、夏枯草、甘草)。
7.1.5痰浊上蒙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呈沉重而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纳呆,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通窍化痰,降逆止痛。
拟方:通窍祛痰汤(半夏、胆南星、茯苓、陈皮、白术、天麻、郁金、菖蒲、川芎、蔓荆子、白芷、甘草)。
7.1.6肝肾阴虚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呈现时轻时重,脑空耳鸣,腰膝酸软,咽干口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则:通窍益阴,止痛。
拟方:通窍益阴汤(郁金、菖蒲、女贞子、旱莲草、山萸肉、枸杞、丹参、赤芍、川芎、蔓荆子、天麻、菊花、甘草)。
7.1.7气血两虚型:偏头痛偏于头部一侧,痛而乏力,遇劳加剧,汗出气短,畏风怕冷;痛而且晕,心悸不宁,面色少华,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益气养血,固本止痛,拟方:通窍双补汤(郁金、菖蒲、党参、黄芪、白术、熟地黄、当归、丹参、白芍、川芎、蔓荆子、白芷、甘草)。
中医的头痛分型与鉴别
头痛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一种情况,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
中医认为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只要是邪气上逆,都有可能造成头痛。
而由于形成头痛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完全一样。
只有认真鉴别清楚,才能对号入座,发现造成头痛的真正“元凶”,从而寻找到缓解疼痛症状的办法。
◎外感风寒头痛:头部疼痛,而且疼痛会连累到脖子和肩背,遇寒疼痛就会加剧,同时还伴有怕风怕冷、骨节酸痛的感觉。
多是由于感受了风寒的侵袭,寒性在体内凝滞,阻遏了脉络的通畅运行,造成气血郁滞,所以导致头痛。
◎外感风热头痛:头部疼痛,同时伴有体温升高,面红耳赤,口渴想喝水的症状。
多是由于风热之邪侵入体内,热性上炎,从而导致头痛。
◎外感风湿头痛:头部疼痛,而且疼痛会在阴雨天加重,同时伴有头昏,身体沉重疲倦,怕冷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
多是由于外感了风湿之邪,邪气导致体内的清阳之气不升,湿浊之气不降,造成了头痛。
◎肝阳上亢头痛:头晕胀痛,同时伴有耳鸣,眼睛干涩,口燥咽干,失眠健忘,并且肢体也会偶尔感到麻木震颤。
多是由于肝阳上亢,造成气血充盈于头上,从而导致了头晕胀痛。
◎肝火上炎头痛:头部胀痛剧烈,面红耳赤,嘴里时常有苦涩的味道,经常发怒,并伴有小便黄,大便干燥、舌尖红的症状。
多是由于肝经有实火,上逆于头部,从而导致了头晕胀痛。
◎肾虚头痛:头部空痛,眩晕耳鸣,腰膝无力。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髓充于脑,如果肾虚不足的话,就会造成头部空虚而痛。
◎气虚头痛:持续头痛,疲劳的时候疼痛加剧,身体怕冷,没有力气,肢体疲倦,时常气短,说话的声音低弱。
多是由于体内中气不足,不能够起到上荣于头部的作用,所以造成了持续性的头痛。
◎血虚头痛:头部隐隐作痛,心悸失眠,手脚偶尔会有麻木的感觉,面色苍白。
多是由于体内阴血不足,头部失去阴血的濡养,从而导致头痛。
◎血瘀头痛:头部刺痛,能感觉到具体的疼痛位置,而且疼痛时而发作时而停止,经常性发作。
多是由于经络内存有瘀血,导致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医学]中医内科学头痛课件
医学中医内科学头痛课件xx年xx月xx日•头痛概述•中医对头痛的认识•头痛的中医特色疗法目录•头痛的预防与护理•头痛的案例分析•头痛的学术研究进展01头痛概述头痛为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中医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头痛包括前额、两侧颞部、头顶、后枕部疼痛。
头痛定义头痛类型•外感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内伤头痛•肝阳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外感头痛由外邪侵袭所致,与六淫邪气相应,病理机制为邪气阻滞头部经络,营血不和,脑失所养。
内伤头痛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理机制为脏腑失调,痰浊内生,上扰清窍,或瘀血阻滞脑络,不通则痛。
头痛的病因病理02中医对头痛的认识头痛的中医辨证分型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疼痛较重,通常伴有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等症状。
风寒型头痛风热型头痛风湿型头痛暑湿型头痛多由外感风热所致,疼痛较重,通常伴有发热、有汗、苔薄黄等症状。
多由外感风湿所致,疼痛较重,通常伴有身重、四肢酸痛、苔薄白等症状。
多由外感暑湿所致,疼痛较重,通常伴有身热、脘闷、苔黄腻等症状。
根据头痛的不同症状和病因进行辨证论治,或祛风散寒、或清热祛湿、或活血化瘀等。
中医对头痛的治疗原则辨症论治中医认为头痛与脏腑气血失调有关,通过调整脏腑气血,使气血畅通,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
调整脏腑气血中医认为头痛不是局部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需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体质、饮食、环境等因素。
整体观念中药治疗根据不同的头痛类型,选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
如风寒型头痛可选用荆芥、防风等发散风寒的药物;风热型头痛可选用板蓝根、柴胡等清热解毒的药物。
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头痛的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推拿治疗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手法按摩头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
中医治疗头痛的方法03头痛的中医特色疗法针刺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来缓解头痛的方法,具有调和气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中医对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的辨证论治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伴有头痛等症状。
中医具有丰富的辨证论治理论和临床经验,能够有效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痛问题。
本文将讨论中医对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的辨证论治方法。
辨证分型与治疗风寒湿型辨证特点风寒湿型是颈椎病引起头痛的常见类型。
症状包括头痛发胀、寒冷感、不适程度不一,疼痛可在颈部、头部以及肩膀部位出现。
治疗方法治疗风寒湿型头痛,应选用温散风寒湿的中药方剂,如桂枝加附子汤,可祛除风寒湿邪,舒缓头痛症状。
同时,还可以结合针灸治疗,调整气血循环,改善颈椎病引起的头痛。
气血不足型辨证特点气血不足型是颈椎病引起头痛的另一常见类型。
患者常感到头痛胀痛,局部可能有麻木、沉重感,疼痛程度较轻。
治疗方法治疗气血不足型头痛,应选用补益气血的中药方剂,如四物汤,有助于补充气血,改善头痛问题。
同样,针灸疗法也适用于此类症状,通过调整气血运行,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痛。
痰瘀阻络型辨证特点痰瘀阻络型头痛多见于长期颈椎病患者。
症状包括头痛胀痛,伴有恶心、呕吐等。
疼痛常在颈部、头部以及眼部出现。
治疗方法治疗痰瘀阻络型头痛,应选用祛痰活络的中药方剂,如川芎茶,可消除痰浊,改善头痛症状。
针灸治疗也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头痛。
结论中医对颈椎病引起的头痛进行辨证论治,具有明确的分型与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痛问题。
然而,每个患者的病情会有所不同,治疗前应咨询中医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上为对中医对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的辨证论治的简要介绍,具体用药和治疗方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头痛的中西医治疗课件
头痛的症状鉴别
发生和持续时间 : 颅内占位性病变– 清晨痛加剧 鼻窦炎头痛– 清晨 上午 女性偏头痛– 经期 脑肿瘤---持续性
•10
头痛的症状鉴别
加重、减轻、诱发原因: 颅内高压性头痛—俯身低头加重 颈部急性炎症头痛—因颈部运动加剧
•11
症状鉴别
§ 伴剧烈呕吐:颅内压增高 § 呕吐后减轻:偏头痛 § 伴眩晕:脑供血不足 § 伴发热:急性感染性发热 § 伴头晕、呕吐、口角麻木、失语:脑出血/脑
§ 治法:疏风清热 § 方药:芎芷石膏汤或黄连上清丸加减 § 芎芷石膏汤:川芎 白芷 石膏 菊花 藁本 羌活 § 黄连上清丸:黄芩 黄连 黄柏 栀子 菊花 桔梗
薄荷 川芎 大黄 连翘 当归 葛根 玄参 花粉 姜黄
•28
风湿头痛
§ 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 便不利,大便溏,苔白腻
§ 治法:祛风胜湿 §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 独活 川芎 蔓
•18
解热镇痛药常见不良反应
§ 恶心、呕吐 § 腹泻、便秘、胃部灼热感、上腹部疼痛 § 头晕、头痛 § 丘疹性红斑 § 麻疹性皮炎 § 全身瘙痒 § 尿潴留 § 水肿
•19
头痛的中西医治疗
二、中医治疗
•20
流行病学资料: 1 近年来发病率上升,尤其偏头痛,一般人群 发病率达到5% 2 30岁以下发病者逐年增长 3 男女比例:1:4
西医治疗
•1
引起头痛的原因
一 颅脑病变 二 颅外病变 三 全身性疾病
•2
引起头痛的原因
1 颅脑病变 1)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脑脓 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畸形等 3)占位性病变:脑肿瘤、颅内转移瘤、颅内囊虫病等 4)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伤、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等 5)头痛性癫痫
中国丛集性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PPT课件
深部脑刺激(DBS)
在颅内特定靶点植入电极,通过电流刺激调节神经活动,对难治性头痛有一定 疗效。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 过度劳累。
饮食调整
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增加水果 、蔬菜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放松心情
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
强治疗信心。
生活指导
03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健康心态。
04
常用药物介绍及使用注意事项
急性发作期常用药物
曲坦类药物
舒马曲坦、佐米曲坦等,通过收缩血管和抑制神经肽的释放缓解头痛。
麦角胺类药物
二氢麦角胺等,通过收缩血管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头痛。
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头痛。
详细记录每次头痛发作的时间、 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 状等信息,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 病情。
分析头痛发作规律
通过对头痛日记的回顾和分析, 找出头痛发作的规律和可能诱因 ,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 据。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情 况,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诱发因素识别与避免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等,通过抗炎作用缓解头痛。
预防发作期常用药物
钙离子拮抗剂
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通过抑制血 管收缩和减少神经肽的释放预防头痛 发作。
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文拉法辛等,通过提高疼 痛阈值和改善情绪状态预防头痛发作 。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通过抑制交 感神经兴奋和减少血管收缩预防头痛 发作。
头痛的中医证治-ppt课件
如表浅的针刺样锐痛多系颅外表浅神经痛 一侧的搏动性痛或胀痛可能为偏头痛 而颈枕部、额顶部等处的紧缩痛、困痛则 系紧张性头痛
发作性或持续性 发作性头痛 ①因头位、体位改变诱发,如低颅压综合征、
颈性偏头痛、低血压、颅内肿物尤其是脑室系 统肿物;
②晨起或夜间有能发作,如高血压、早期颅 内压增高、心功能不全、前额窦炎(平卧后引 流不佳)等;
器发出冲动,经过痛觉传导通路向中枢神系统 最终向大脑皮层传导。
1、颅外各结构的疼痛由三叉神经、上颈段神 经,部分由舌咽、迷走神经传导。
2、颅内各结构的疼痛由三叉神经、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第2、3颈神经和大脑动脉周围的交感 神经丛传导。
(1)小脑幕以上的硬脑膜和硬膜动脉:三叉神经 传导。
幕上肿瘤等----体表前额部、颞侧部及眼眶部。 垂体肿瘤时,----蝶鞍隔膜受刺激,眼眶后。
③如病人一般情况较好,病程又较长,可从常见 的神经衰弱、癔病加以了解。
3、对反复多次发病者 应询问既往的诊断、 治疗和疗效。
二、头痛诊断的注意事项
(一)需要紧急诊治的头痛 这类头痛除头痛症状外,有意识障碍、呼吸和循 环功能不全、全身症状重,发病急,需紧急诊治, 预后不同。 1、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出血 3、高血压脑病 4、一氧化碳中毒、高二氧化碳血症(肺性脑病) 5、急性青光眼 6、脑炎、脑膜炎
(二)死亡率 偏头痛本身一般不造成患者死 亡。
(三)患病率
1、社区人群总患病率
中国(1983年)6个城市:630/10万。
22个省市农村(1984~1985年):690/10万, 居所有神经系统疾病的首位。
全国29省市(1986年):男性392.9/10万,女 性1579.2/10万,男女合计985.2/10万。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
【概念】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
潮 热
日晡潮热: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 又称阳明潮热(见于胃肠燥热内结)
【分型】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
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见于湿
温阴虚病潮) 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蒸发的感觉
(见于阴虚证)
绝汗:病人津液大泄,大汗不止,见于重病、危证病人。
躁扰烦渴,汗出如油,脉细数疾——亡阴证
身冷肢厥,冷汗淋漓,脉微欲绝——亡阳证
战汗:在病势沉重之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
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 汗出热不退,脉来疾急——邪盛正衰
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2.3 局部汗出
头汗: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又称为“但头汗出”。多因上 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或病危虚阳上越所致。
微 【概念】轻度发热,热势偏低,多在37~38℃间 热 【意义】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病的后期
3.4 寒热往来
概念: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 分型:
寒发 热无 往定 来时 寒发 热有 往定 来时
【概念】指病人时冷时热,一日发作多次,无时间规律
【意义】见于半表半里证
【病机】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邪正相争,相持不下, 邪胜则恶寒, 正胜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交
了解疾病的传变、邪正消长、估计病情 发展的趋势。 (三)诊治经过
询问曾作过那些检查、结果怎样?作过那 些诊治、效果及反映如何?作为当前诊治的参考。
(四 )现在症状 问诊重点,详见第三节。
四、既往史
(一)既往健康状况
素体健康——多实证 虚弱——多虚证 阴虚——易热化 阳虚——易寒化
中医课件头痛PPT课件
【辨证论治】
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头胀痛,或抽掣而痛,头痛多为两侧; ②兼次症: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 痛,失眠多梦; ③舌象: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 ④脉象:脉弦或弦细数。
【辨证论治】
(2)治法:平肝潜阳。 (3)方药: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 黄芩、栀子:清泄肝火; 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 夜交藤、茯神:养心安神。
【概说】
3、治疗上
( 1 )《伤寒论》:“少阳头痛,往来寒热, 不可发汗,用柴胡汤调解之”。“厥阴头痛, 干呕吐涎沫,用吴茱萸汤”
【概说】
(2)李杲分经用药治疗:“太阳头痛,恶风而脉 浮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类为主;少阳 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柴胡为主;阳明头痛, 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石 膏、白芷为主;太阴头痛,必有痰,苍术、半夏、 南星为主;少阴经头痛,三阴阳经不流行而足寒 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 阴头顶痛者,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 汤主之”
【辨证论治】
5、痰浊头痛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头痛昏蒙重坠; ②兼次症:胸脘痞闷,纳呆呕恶,眩晕,倦怠无力; ③舌象:舌淡红,苔白腻; ④脉象:脉滑或弦滑。
【辨证论治】
(2)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3)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天麻:平肝熄风; 法夏、黄芩、白术、陈皮、生姜:健脾化痰降逆止呕; 大枣、甘草:调和脾胃。
【概说】
(2)《伤寒论》 遵《内经》六经头痛之名,但提及的只有太阳病, 少阳病、阳明病,厥阴病头痛。 (3)《东垣十书》明确将头痛分为外感与内伤 (4)《丹溪心法》认为头痛多属于“痰”与 “火”, (5)《证治准绳》“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 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 痛…;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 复发也…”
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发布时间:2018疾病分科:脑病科相关中医临床路径:头痛(颈源性头痛)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版)1] (ZY/T001.1-94)中“头痛”与“项痹病”的内容拟定:(1) 头痛的诊断依据:①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
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
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
②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③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做腰穿、骨穿,脑电图。
有条件时做经颅多普勒、CT、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2) 项痹病的诊断依据:①有慢性的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退行性病变。
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开车、上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③颈、肩背疼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过伸过屈位可有椎体不稳等改变;CT和/或MRI检查提示具有颈椎间盘膨/突出、颈神经根和/或根袖水肿、颈项部肌筋膜炎症等。
须同时符合“头痛”和“项痹病”。
2. 西医诊断标准采纳国际头痛协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IHS) 2004年颁布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2] .(1) 疼痛源自颈椎,且头部(含枕部、头顶、额部、颞部)和/或面部≥1个部位疼痛,满足标准(3) 和(4) ;(2) 临床、实验室和/或影像学检查证据支持颈椎/颈部软组织疾病是诱发头痛的原因;(3) 支持疼痛源自颈部疾病或损伤的证据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临床症状提示疼痛的病变在颈部;②诊断性阻滞(颈部结构或神经根)治疗阳性。
中医内科学-头痛-PPT课件
目录
• 头痛概述 •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 • 头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头痛的治疗方法 • 头痛的预防与保健
01
头痛概述
头痛的定义
01
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 ,通常表现为头部疼痛,可伴有 其他不适感,如恶心、呕吐、畏 光、声音过敏等。
02
头痛的疼痛性质可以是锐痛、钝 痛、紧缩感、压迫感等,疼痛部 位可以是全头痛、偏头痛、头顶 痛等。
头痛的病因
头痛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精 神因素等。例如,偏头痛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紧张性头 痛与精神压力有关,而丛集性头痛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此外,一些常见疾病如颈椎病、高血压、颅内感染等也可能 引起头痛。因此,对于长期或严重的头痛症状,应及时就医 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偏头痛
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有畏光、 畏声等症状,发作前可出现视觉先兆。
丛集性头痛
表现为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常在夜间 发作,疼痛部位多在一侧的眼眶周围。
颅内高压性头痛
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表现为剧烈的 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 在躺下或低头时加重。
头痛的并发症
01
02
03
失眠
长期头痛可能导致失眠, 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 或早醒等症状。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头痛。
避免诱发因素
如过度疲劳、情绪波动、饮食不当等,应尽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有助于预防头痛的发生。
05
头痛的预防与保健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作息
调整饮食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避免过度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饮 酒量。
《头痛》幻灯片PPT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 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头,故外邪侵袭或内伤诸疾 皆可引起气血逆乱,瘀阻脑络,脑失所养,而发生头 痛。
外感头痛多因风邪夹寒、湿、热邪,上犯巅顶, 使清阳受扰,气血不畅,而出现头痛。
内伤头痛常与肝、脾、肾三脏失调有关。
不通那么痛
针灸学
3.辨证论治
〔1〕疼痛性质 疼痛的性质可呈胀 痛、跳痛、昏痛、隐痛、刺痛或头痛 如裂。疼痛的持续时间可数分钟、数 小时或数日,也有持续数周者。或为 隐袭起病,逐渐加重,呈反复发作。 或突然发病
针灸学
临床上要将头痛的经脉辨证与头痛的外感和 内伤辨证结合起来,以辨明头痛的经脉和病 因。
针灸学
4. 治疗
处方
主穴:
阳明头痛:阿是穴 印堂 上星 阳白 合谷 内庭
少阳头痛:阿是穴 太阳 率谷 风池 外关 足临泣
太阳头痛:阿是穴 天柱 风池 后溪 昆仑
申脉
针灸学
配穴:在外感头痛中,外感风寒加风池、风门、列缺; 风热加曲池,合谷、大椎;风湿加风池、三阴交、阴 陵泉。内伤头痛中,气血缺乏加血海、足三里、脾俞; 肾精不者加肾俞、悬钟、太溪;痰浊上扰加丰隆、足 三里、中脘;血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肝阳 上亢加太冲、行间、太溪。
针灸学
4.穴位注射 根据头痛的证型,选取相应的穴位2~ 3穴,根据头痛的病因,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 B12或柴胡注射液等,每穴注射0.5ml。隔日1次。 5.三棱针 头痛剧烈时,可取印堂、太阳、百会等 穴。用三棱针刺血,每穴2~3滴血。
针灸学
眩晕: 1、对照头痛自学。 2、头痛与眩晕,其内伤分型与治疗均大致一样。 3、头痛与眩晕,其内伤类型,可能只是患者的感 觉不同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川芎、白芷、菊花、石膏—疏风清热止头痛
? 羌活、藁本—止头痛,黄芩、薄荷、山栀子辛凉解表。
21
? 外感头痛-3.风湿头痛
? 临床特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胸闷纳呆,小便 不利,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白腻, 脉濡或滑。
? 治法: 祛风胜湿通窍。
?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
? 常用药:
? 偏虚者——加生地、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石斛
23
24
? 内伤头痛- 2. 痰浊头痛
? 临床特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 纳呆呕恶;舌苔白腻,
?
脉滑或弦滑。
治法: 健脾燥湿, 化痰降逆
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 天麻——平肝熄风,为治头痛、眩晕之要药。 半夏、陈皮——和中化痰 白术、茯苓——健脾化湿 天麻、白蒺黎、蔓荆子——平肝熄风止痛
5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二、病机:外感头痛
感 风邪夹寒 受 外 风邪夹热 邪 风夹湿邪
凝滞血脉, 络道不通, 风热炎上, 清空被扰, 阻遏阳气, 蒙蔽清窍,
不 风寒头痛
通 风热头痛 则 痛 风湿头痛
内伤头痛
情志不遂,
因于肝
肝失条达
气郁阳亢 肝阳头痛
肝郁化火 阳亢火生 上扰清窍 肝火头痛
30
小结
? 病因: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大类。
? 病机:风、寒、湿、热等外邪循经上扰, 壅滞头窍, 而发为
?
头痛;内伤原因导致肝、脾、肾诸脏功能失调, 以
?
致头窍失养, 或清窍被扰, 而发头痛。
? 病性:外感头痛病性属实;
?
内伤头痛病性, 有虚有实, 尤易虚实夹杂
? 病位:头
? 发病:外感头痛,一般起病急, 病程短, 多伴表证;
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 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厥阴头痛——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13
? 2.辨头痛所属部位▲
太阴头痛 三阴头痛之一。见《兰室秘藏·头痛门》。太阴经虽不
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头上气不得畅,亦可见头痛。 故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其脉沉缓。 少阴头痛
15
16
头痛必须用川芎,不愈应加引经药, 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葛根知, 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萸藁本合。
17
18
19
均为主药
20
? 外感头痛- 2.风热头痛 ? 临床特征: 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恶风,面红赤,
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边尖红,苔薄黄,浮 数。
?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 代表方:芎芷石膏汤加减。
三阴头痛之一。《兰室秘藏·头痛门》:“少阴经头痛, 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 附子、细辛为主。”全头痛。
14
? 3、辨疼痛性质▲ ? 因于风寒者 ——头痛剧烈而连项背 ? 因于风热者 ——头胀痛如裂 ? 因于风湿者 ——头痛如裹 ? 因于痰湿者 ——头重坠或胀 ? 因于肝火者 ——头痛呈跳痛 ? 因于肝阳者 ——头痛而胀 ? 因于瘀血者 ——头痛剧烈而部位固定 ? 因于虚者——头隐痛绵绵,或空痛
? 羌活、独活、藁本、白芷、防风、细辛、蔓荆子— 除湿散寒而止头痛;
—祛风
? 川芎—辛温通窍, 活血止痛。
22
? 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 临床特征: 头胀痛而眩;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
赤,口苦胁痛,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 弦或弦细数。
? 治法: 平肝潜阳熄风 ? 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偏实者)
25
26
? 内伤头痛- 4.瘀血头痛
? 临床特征:头痛经久不愈, 痛处固定不移, 痛如锥刺;或 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 或有瘀斑、瘀点, 苔薄白, 脉细 或细涩。
? 治法: 活血化瘀, 通窍止痛 。
? 代表方: 通窍活血汤加减。
? 常用药: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活血化瘀止痛;
?
当归—活血养血;
肝肾阴虚
水不含木 阴不敛阳
肝阳头痛
8
禀赋不足 房劳过度
因于肾
肾精久亏
脑髓空虚 阴损及阳
肾阴虚头痛 肾阳虚头痛
饮食劳倦 脾胃虚弱, 气血乏源 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
体虚久病
因于脾
饮食不节, 嗜酒太过 过食辛辣肥甘
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 阻遏清阳, 上蒙清窍
血虚 头痛
痰浊 头痛
跌仆闪挫 头部外伤 久病人络
中医头痛辨证分型
主讲
1
头痛
2
2、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眼、上颌、下颌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
短暂剧烈头痛。 外伤后头痛 部分颅内疾病 某些感染性疾病 五官科疾病的头痛等。
3
紧张性头痛——头颈部的肌肉持续收缩可引起紧张性头痛。
气血滞涩, 瘀血阻于脑络, 不通则痛,
瘀血 头痛
9
病因病机小结:
肝、脾、肾 功能失调
肝阳偏亢 痰浊中阻 瘀血阻窍 气血亏虚 肾精不足
头窍失养 清窍被扰
头痛
10
病因病机小结:
11
12
? 2.辨头痛所属部位▲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之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会 于巅顶。由于脏腑经络受邪的不同,头痛的部位亦各异。
? ①长期焦虑或忧郁、紧张、疲劳
? ②颈部肌肉收缩痉挛.
? ③姿势不良—血流减少,局部缺
?
血引起头痛。
4
病因病机
? 生理—头为“诸阳之汇”、
“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 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 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
? 病理—六淫之邪外袭,上
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 清阳;内伤诸疾,导致气 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 所养,均可导致头痛。
?
白芷、细辛—辛散通窍止痛
? 加减:若头痛较剧,久痛不已,可加全蝎、蜈蚣、地鳖虫 等虫类药搜风剔络止痛。
27
28
? 四大古方: ? 川芎茶调散、麻黄附子细辛汤、桃红四物汤、四
藤消震饮。
? 15味中药:勾藤 白芍 川芎 当归 地黄 白芷 防风 羌活 桃仁 红花 细辛 独活 麻黄 附片 鸡血藤 ? 诸药合用共凑祛风、散寒、除湿、养血、活血、通络、止 痛之功效,头痛诸证皆除。
29
? 1.外感头痛 ——外邪——宜适寒温,防外感。 ? 2.内伤头痛 —— 内伤积损 —— 宜调情志,避情
志过激,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调饮食,忌过食 肥甘厚味,戒烟酒;防过劳,避免劳欲过度。 ? 3.若头痛剧烈、呕吐频频者,当及时作相应诊 疗,以防意外。 ? 4.注意鉴别一般外感发热性头痛与颅内感染性 头痛;血管性、紧张性头痛与颅内占位性病变头 痛,以防延误诊断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