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语序看汉民族的思维特点与文化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汉语语序看汉民族的思维特点与文化心理

本文通过分析汉语构词时语素的排列顺序、组句时词语的排列顺序以及语篇中句子表达的顺序,探讨了支配汉语语序的深层文化动因,即汉民族以形象思维为主,由已知到未知,参照点先于目标的思维特点以及儒家思想占主导的文化心理。

标签:汉语语序思维特点文化心理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既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又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民族的语言都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体现出该民族的文化特色,其中语法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我们常说语法具有民族性,就是因为各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思维反映现实要素的顺序”[1],各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该民族的思维特点和文化心理的一种折射。在世界各大语言体系中,汉语作为一种典型的非形态语言,语序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本文所讨论的语序包括构词时语素的排列顺序,组句时词语的排列顺序以及构成语篇时句子或语段的表达顺序。以上几种语序均体现出汉民族独有的思维特点和文化心理。

一、构词时语素的排列顺序

(一)反映汉民族特有的伦理观念

汉语双音节词中有一部分联合式复合词,构成这类复合词的两个词根语素在排列时有特定的顺序,如先尊后卑:君臣、首领、将士、官兵、夫妻、主仆、师生、朝野等;先长后幼:父子、母子、婆媳、祖孙、老幼、叔侄、儿孙、姐妹、兄弟等;先主后从:主次、纲目、本末、公私、城乡、妻妾等。以上复合词中两个词根语素的排列顺序,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伦理道德观念。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儒家文化思想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重视“礼”。“礼”的本质即强调人伦关系。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秩序,这种秩序要靠人伦关系来维系,它可以保持群体的稳定与平衡,促进群体的统一和发展。所谓人伦关系就是处在同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和关系,它是构成社会所必不可少的,其界限也是不可逾越的。正如孔子在回答齐景公问政时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样,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尊卑之分,年龄辈分的长幼之分,人际关系的主从之分,在儒家思想中有着清楚的划分。”[2]儒家的这种伦理观念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言行,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表达世界的一个基点,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汉语复合词中语素的排列顺序,反映了汉民族深受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先尊后卑、先长后幼以及先主后从的伦理观念。

(二)反映汉民族以形象思维为主和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特点

汉语中有很多偏正式复合词,其中位于前面的修饰语素多为表示通过视觉、

触觉等感官可以直观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而位于后面的中心语素多为表示抽象概括的内容。如:桃红、瓦蓝、草绿、枣红、梯形、冰冷、火热、黄梅雨、十字路口、鹅卵石、银环蛇、人梯、卫星城、仙人掌、鱼雷、金字塔等。以上偏正式复合词中词根语素的排列顺序反映了汉民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和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特点。直观形象思维是一种偏重于对事物进行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往往从整体出发,以经验为基础,善于把握事物的外在形象。中国古代哲学讲求观物取象,即取万物之象,加工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来反映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汉民族的思维特点就是善于以直观形象的实物为出发点,围绕意象来展开,始终以一种审美、直觉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在感性经验中积淀理性因素。汉民族这种重形象重具体的思维特点,直接影响到汉语的构词方式。“汉语构词往往以具体实在、表象可触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延伸的基点,作为有丰富含义的词语的外壳。”[3]以具体形象表达抽象内容,或者将抽象内容隐含在形象后面或形象之中,从而使抽象的概念生动可感而有所依托。

二、组句时词语的排列顺序

(一)反映汉民族善于从已知到未知的思维特点

汉语中有一组典型的句子,即“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这两句话中“客人”一词所处的位置不同,表达的语义也完全不同。“客人来了”中的“客人”是确定的、事先知道要来的客人,而“来客人了”中的“客人”是不确定的、事先不知道要来的客人。由以上两个句子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在语序安排上善于从已知内容到未知内容,这样的表达方式深受汉民族思维特点的影响。汉民族在思考问题时,善于把已知的、确定的、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物、事情、关系放在首要地位,而把未知的、不确定的、与自己关系不太密切或比较疏远的人物、事情、关系放在次要位置。汉民族善于由已知到未知的思维特点从整体上影响到汉语的句法结构。汉语的句法结构以逻辑判断为基础,逻辑判断一般表现为主词和谓词两大部分,并且主词在前,谓词在后,符合从已知到未知的思维方式。[4]汉语强调已知,反映从已知到未知的汉语句法结构与逻辑判断的结构相吻合。

(二)反映汉民族参照点先于目标的思维特点

在汉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小王正在图书馆认真地查阅资料。”“他们将在明天下午三点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汉语的句子结构常常按照“主语+状语+谓语+宾语”的结构顺序进行排列,这样的句法结构与汉民族参照点先于目标的思维特点有直接的关系。汉民族受儒家“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形成了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表现之一就是“偏重于时间,即使是空间,也常常表现为流动的空间,在文化形态上体现为一种心理视点动态延展的时间流”。[5]汉民族这种重时间先后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对参照物和目标的择取上,倾向于先选定参照物,后设计目标,即参照点先于目标的思维特点,其思维过程是主体——行为标志——行为——行为客体。这种思维特点体现在汉语句子表达中,即汉语善于把对事物的描写当作一个过程和手段,使之更直接、更直观,更接近事物本身的时间逻辑顺序,即行为标志通常放在动作行为之前,行为客体通常放在动作行为之后,一般情况下定语放在中心语前面,汉语句法体现

出的时间顺序原则,显示出汉语具有很强的临摹性。

三、语篇中句子表达的顺序反映了汉民族的中庸思想

汉语里,人们在描述地址时,习惯从大到小,即按照国家—城市—街道—路名—门牌号的顺序来表达。汉族人在讲话或发言时,尤其是致谢辞时,总是把自己的成功或胜利首先归功于国家、集体或家庭的关心与帮助,其次才谈及个人的付出与努力。以上这些看似简单的表达习惯都反映出深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

中国人认为:“人是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的——他是所有社会角色的总和,在这种社会角色中,任何个体都受到人伦与集体关系的制约。即不受任何人伦与集体关系定义的个体——就变成了很难设想之事物。”[6]人伦与集体关系的集中表现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家的中庸之道,历来被看作一种美德。孔子把中庸之道视为道德的最高境界。中国人向来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动的基本准则。中庸之道强调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要以“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行动指南,待人接物、言谈举止要讲究温良、谦恭、礼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表现自我。这种思想的本质是“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实现文化与社会的自我肯定,表现了一种鲜明的集体意识和突出的群体性文化特征。”[7]即在任何时候都要以集体或群体为主、为先、为重,以个人为次、为后、为轻,不允许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或群体利益之上。正是这种传统的中庸文化心理决定了汉语表达时由大到小,先群体后个人,注重群体,贬低个人的表达习惯。

结语

“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语言模式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文化精神上的通约性。正如萨丕尔所说,语言,作为一种结构来看,它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式。”[8]汉语的语序体现出汉民族独特的思维特点和文化心理。汉语语素、词、句子的排列顺序反映了汉民族以形象思维为主,由已知到未知,参照点先于目标的思维特点以及儒家中庸思想占主导的文化心理。探讨汉语语序与汉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支配汉语语法背后的深层文化原因,从而深入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

注释:

[1][5][8]申小龙.中国理论语言学的文化重建[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6.

[2][3]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4]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6][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