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1 实验试剂与仪器试剂苯甲酸(AR),雪碧汽水仪器日立UV-3010紫外-可见光谱仪,1cm石英比色皿2 实验原理与方法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败、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
我国规定了苯甲酸(盐)在碳酸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苯甲酸具有芳香结构,在波长225nm和272nm处有强吸收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测定雪碧中苯甲酸,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剂等,但一般在紫外区无吸收,故不干扰测定,样品不用处理,苯甲酸(钠)在225nm处有最大吸收,可在225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3 实验步骤苯甲酸标准储备液配制称取0.1000g苯甲酸于100mL容量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定容,配制成1mg/mL溶液,吸取此液5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每毫升溶液相当于苯甲酸100ug。
标准曲线绘制取苯甲酸标准储备液、、、、,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溶液稀释至刻度。
以水为对照液,测定其中5号标准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波长范围为200~350nm),找出λmax ,然后在λmax处测定五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
样品处理和测定雪碧饮料除二氧化碳后,准确移取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在λ处测定max吸光度。
4 实验结果测得苯甲酸在227nm波长处有最大吸光值表1 标准液吸光度测定标准液(μg/ml) 0 2 4 8 12吸光度图1 苯甲酸标准溶液标准曲线测得雪碧样品的苯甲酸吸光度为=μg/ml从曲线上找出相应的苯甲酸浓度Cx: 样品定容后体积为100mlV1: 所取样品体积为 25mlV2因为雪碧的密度约等于1kg/m3,故μg/ml≈μg/g=kg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一》对汽水类食品中苯甲酸的最大使用量做了规定:苯甲酸<=0.2g/Kg,本实验使用的雪碧样品苯甲酸浓度Kg<0.2g/Kg,即低于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实验目的:1、掌握用PH计测定溶液PH的操作。
2、掌握755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验,加深对溶液PH和溶液含量测定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实验原理:1、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PH长选用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年级作为参比电极,浸如待测溶液中组成原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的PH呈线性,由于K中包括难于计算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实际工作中采用仪器直读法,即首先用已知PH的缓冲液校准酸度计,然后直接测量待测溶液的PH。
2、在碱性条件下,苯甲酸形成苯甲酸盐,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25nm。
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谱并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器材:试药: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混合磷酸盐缓冲液、0.01mol/L、0.1mol/L氢氧化钠、苯甲酸仪器:量瓶、烧杯、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杯、PHS-25型酸度计实验内容与方法:一、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1、安装电极先把电极夹子夹在电极杆上。
夹上甘汞电极,把引线叉连接在电极接线柱上。
再将玻璃电极夹在夹子上,使玻璃球泡略高于甘汞电极,把电极插头插入电极孔内,旋紧螺丝。
2、连接电源检查电源电压与仪器电压相符合后,将PH-mV开关置“0”,接通电源。
对PHS-25型酸度计,若用交流电源,接通电源后指示灯亮,若用直流电源,指示灯不亮。
3、定位(1)将标准缓冲液倾入测试杯中,侵入电极,将PH-MV开关旋至与缓冲液相应量程范围。
(2)查表5-1,调节定位调节器,使指针指向本缓冲液该温度下的PH。
并摇动测试杯,使指针稳定为止,重复调节定位调节器,定位后,定位调节器不可再旋动。
4、测量(1)移开缓冲液测试杯。
用纯水淋洗电极,并用滤纸轻轻吸干。
(2)将被测溶液倾入测试杯中(温度应和缓冲液一样,否则应按其温度重性调节温度补偿器)浸入电极对,读数即可。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含量1、苯甲酸标准储备液的制备精确称取苯甲酸100mg,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ml溶解后,再用蒸馏水稀释1000ml。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doc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doc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染料等领域。
其中,苯甲酸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苯甲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在紫外区域(200nm-400nm),苯甲酸分子可吸收215nm处的光线,吸收峰位于第二阶段。
据此,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对苯甲酸进行测定。
二、实验步骤1.样品的制备取适量苯甲酸样品,精确称重,用洗耳球容器将样品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备0.1mol/L 的苯甲酸溶液。
通过调整PH值将其转化为离子型物质(苯甲酸钠)。
2.工作曲线的绘制用离子型苯甲酸制备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称取苯甲酸钠,精确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6个不同浓度的溶液(0.001mol/L、0.002mol/L、0.005mol/L、0.01mol/L、0.02mol/L、0.05mol/L)。
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逐个测量吸光度(OD值),根据吸光度与浓度间的线性关系绘制出工作曲线。
3.样品的测定将出厂的样品溶液与与标准溶液相同的工作曲线进行测量。
根据样品的OD值和工作曲线确定其浓度值。
三、实验注意事项1.样品及标准溶液需严格混合均匀,以保持同质性。
2.样品的稀释及调整PH值时应掌握好操作技巧及时间。
3.绘制工作曲线准确、精确,需保证实验条件一致,减少误差。
4.在进行测量时,应注意除去溶液中的气泡,保证测量准确。
4.样品超出工作曲线范围,需要适当调整溶液的浓度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和计算,得到如下数据:吸光度(OD)浓度(mol/L)0.1 0.001根据标准曲线,测得样品的吸光度(OD)为0.5,可计算得到样品的浓度为0.02mol/L。
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定量快速、准确、灵敏等优点,为苯甲酸在工业生产中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教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食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吸收光谱图;3、掌握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中苯甲酸钠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为了防止食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蚀、变质,常在食品中添加少量防腐剂。
防腐剂使用的品种和用量在食品卫生标准中都有严格的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钾盐是食品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主要防腐剂之一,其使用量一般在0.1%左右。
苯甲酸及苯甲酸钠具有芳香结构在近紫外光区具有较强的吸收。
通过实验证实,苯甲酸在230nm处具有最大吸收。
另一方面,它在水中具有适当的溶解度,所以,可将标样和样品处理成水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通过标准曲线法而实现酸性食品中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
由于食品中苯甲酸用量很少,同时食品中其它成分也可能产生干扰,因此一般需要预先将苯甲酸与其它成分分离。
从食品中分离防腐剂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等。
本实验测定雪碧、可口可乐、醒目等饮料中苯甲酸(钠),样品不用处理,在230nm波长处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法,可求出样品中苯甲酸的含量。
3、仪器和试剂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TU-1810(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1.0cm石英比色皿,50ml容量瓶11个,吸量管5mL一支、1mL两支。
试剂:苯甲酸钠标准贮备液(1.000g/L):准确称量经过干燥的苯甲酸钠1.000g(105℃干燥处理2h)于1000mL容量瓶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后定容。
该贮备液可置于冰箱保存一段时间;0.1mol/L NaOH溶液;市售饮料。
四、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作苯甲酸钠标准溶液(100.0mg/L):准确移取苯甲酸储备液5.00mL 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稀释定容。
苯甲酸钠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准确移取苯甲酸钠标准溶液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和5.00mL于6个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0.1mol/LNaOH溶液1.00mL蒸馏水稀释定容,摇匀。
苯甲酸的测定实验报告紫外

本文旨在介绍苯甲酸的测定实验,首先介绍实验的原理,然后对实验的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最后总结实验结果。
一、苯甲酸的测定实验原理
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在溶液中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来测定。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将比较样和测定样放入比较室和测定室,分别测定其紫外吸收率,然后通过测定的结果来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的浓度。
二、苯甲酸的测定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仪器:首先准备好紫外分光光度计,并且准备好苯甲酸的比较样和测定样,比
较样中的浓度应该比测定样低;
2.稀释测定样:将测定样稀释至比较样浓度相当,以便于比较;
3.测定紫外吸收率:将比较样和测定样分别放入比较室和测定室,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
定其紫外吸收率;
4.计算苯甲酸浓度:根据测得的紫外吸收率,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的浓度。
三、实验结果
通过苯甲酸的测定实验,可以准确的测定出样品中的苯甲酸的浓度,从而更好的掌握苯甲
酸的特性。
正如古人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通过测定实验,才能更好的掌握
苯甲酸的性质,从而有效的应用苯甲酸。
实验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的含量 取10.00ml样品液,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 0.01mol/L的NaOH溶液定容,摇匀得稀释好的样 品液X。 在上述曲线中找出最大吸收波长,以此作测定波 长。以0.01mol/L的NaOH溶液为参比液。在完全 相同的条件下测出稀释好的样品液X的吸光度值。 3、按下式计算样品液中苯甲酸的浓度:
比色皿使用注意事项
1、拿取比色皿时,只能用手指接触毛玻璃面,避免接触 光学面,注意保护,防止摔破。 2、盛装溶液时,高度为比色皿的2/3处即可,光学面如有 残液可先用滤纸轻轻吸附,然后再用擦镜纸擦拭。 3、 不可随时调换参比用的比色皿和承载样品比色皿,也 就是说参比比色皿应该固定。 4、使用比色皿时, 还应特别注意通光方向。一般比色皿 的毛玻璃面上都刻有箭头, 或在透光面上蚀刻有标记, 以供 使用者辨认通光方向。 5、不能把装有溶液的比色皿放在仪器上以防止溅湿仪器。 6、比色皿在使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收好。
实验报告的格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数据与处理 五、结果与讨论
作图统一用Excel格式并打印粘帖
Ax
Cs
Cx
五、结果与讨论
结果如何?是否符合预期? 分析失败的原因:仪器因素?溶液因素? 人为因素?环境因素?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1.打开电源,预热20分钟 2.按MODE键设为吸光度方式 显示器显示“---nm,----Abs” 3.设定波长,如220nm 显示器显示“220nm,----Abs” 4.打开样品室盖,将参比液比色皿和待测液比色皿放入样 品室盖上样品室盖 5.将参比液比色皿拉入光路中,按100%T键调零 调零完成时显示器显示“220nm,0.000Abs” 6.将待测溶液拉入光路中,直接读数 注意:每改变波长,必须重新调零 注意倒溶液时远离仪器,避免溅湿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并学会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2.掌握吸收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及样品含量的测定方法二、基本原理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200~800 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物质对辐射的吸收遵循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溶液的浓度(C) 和厚度(b) 的乘积成正比,这个定律通常称为朗伯-比尔定律。
它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适用于能量不同的各种电磁辐射,也适用于稀溶液、气体和均质固体。
含有苯环和共轭双键的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
未知结构不同对紫外及可见光的吸收曲线不同。
苯甲酸及其盐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25nm 左右。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UV-2401P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1cm石英比色皿:2个;容量瓶:50mL,11只;500ml,1只;250ml,1只;移液管:10ml、20ml、 25mL 各 1支;2.试剂①1mg/ml苯甲酸储备液:称取0.5克苯甲酸,加水加热溶解,用水稀释至500ml,摇匀后备用。
②取苯甲酸储备液25.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250ml,摇匀后备用。
此标准溶液含苯甲酸100μg/ml。
四、实验步骤1.标准溶液的配制取50mL容量瓶10只,分别加入100μg/ml的苯甲酸溶液1.00ml、2.00ml、3.00ml、4.00ml、5.00 ml、6.00 ml、7.00ml、10.00 ml、20.00 ml、30.00 ml,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备用。
2.测定波长的确定测定条件:氢灯,1cm石英比色皿,空白溶液为参比,以苯甲酸标准溶液为测定溶液。
实验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精选完整ppt课件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 实验步骤
1.苯甲酸吸收曲线的绘制
吸取苯甲酸贮备液4.00ml,放入50ml容量瓶中, 用0.01mol/L的NaOH溶液定容,摇匀得标准苯甲 酸溶液S(此溶液1ml含8μg苯甲酸)。
测量条件 参比液: 0.01mol/L的NaOH溶液;测 量波长:210、215、218、220、222、224、225、 226、228、230、235、240nm。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一 实验目的
学习运用标准对比法求样品含量 掌握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精选完整ppt课件
1
二 实验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苯甲酸形成苯甲酸盐, 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谱的 最大吸收波长在225nm。可采用紫外分 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 谱并进行定量分析。
作图统一用Excel格式并打印粘帖
精选完整ppt课件
10
4、使用比色皿时, 还应特别注意通光方向。一般比色皿 的毛玻璃面上都刻有箭头, 或在透光面上蚀刻有标记, 以供 使用者辨认通光方向。 5、不能把装有溶液的比色皿放在仪器上以防止溅湿仪器。
6、比色皿在使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收好。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实验课要求
穿白大褂,带笔记本记录数据 严肃认真操作实验,严禁大声喧哗 实验前后把仪器清洗干净并放回原位置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苯甲酸 的紫外吸收曲线。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2. 标准对比法测定样品液苯甲酸的含量
取10.00ml样品液,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 0.01mol/L的NaOH溶液定容,摇匀得稀释好的 样品液X。
在上述曲线中找出最大吸收波长,以此作测定波 长。以0.01mol/L的NaOH溶液为参比液。在完 全相同的条件下测出稀释好的样品液X的吸光度 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
一、实验目的
学习、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辐射能(光)通过吸光物质时,物质的分子对辐射能选择性的吸收而得到的光谱称为分子吸收光谱。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与物质的分子结构、物质所在状态、溶剂和溶液的PH等因素有关。
分子吸收光谱的强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有关。
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通常采用“吸光度”这一概念来量度。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吸光物质的吸光度A 与该物质的浓度C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即A= LC
因此,只要选择一定的波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即可求出该溶液浓度,这就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苯甲酸形成苯甲酸盐,对紫外光有选择性吸收,其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25nm。
因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苯甲酸在225nm处的吸收度就能进行定量分析。
三、仪器与主要试剂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石英比色皿
0.1M氢氧化钠溶液
苯甲酸(AR)
四、实验步骤
1、苯甲酸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苯甲酸(105℃烘干)100mg,用0.1M氢氧化钠溶液100ml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ml含0.1mg 苯甲酸.
2、制作苯甲酸吸收曲线,选择最大吸收波长
①移取苯甲酸标准溶液4.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定容,摇匀,此溶液1ml含苯甲酸8ug.
以氘灯为光源,用0.01M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参比,改变测量波长(从210-240nm)测量8ug/ml苯甲酸的吸光度.
②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苯甲酸的紫外吸收曲线,并找出最大的吸收波长 (是否是225nm).
3﹑样品的测定
①取10.00ml苯甲酸样品,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0.01M氢氧化钠
溶液定容,摇匀.
②在上述曲线中所找到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入射光波长,以0.01M 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参比,在上述相同条件下测出苯甲酸标准溶液
(8ug/ml苯甲酸)和稀释好的样品的吸光度,分别记录.
五、分析结果计算
计算样品液中苯甲酸的浓度
C样/C标=A样/A标
六、思考题
1、比较TU-1810与722S型分光光度计机构有何异同点?
2、本实验为什么要使用石英比色皿?
3、使用紫外光源(氘灯)应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