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传播学课件 第四章 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教学案例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二 循环互动模式 1.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 文中,在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 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循环模式”。
教学内容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奥斯古德循环模式图
讯息 编码者 释码者 译码者 译码者 释码者 编码者
教学互动
第三章 信息传播过程与模式
蒋雯丽:广告表现母子之爱
蒋雯丽听到网友的反应后表示:“其实小孩子不懂‘娶’ 的意思,也不知道结婚的真正意义,我最初看到这个广告创 意时,还觉得创意很不错的。因为我的儿子5岁了,大人逗 他时都会问他:长大后想找什么样的对象啊?他就会说想跟 妈妈结婚,但如果再进一步问他,什么叫结婚,他就不知道 了。”蒋雯丽认为:“其实这个广告表现的就是一种母子之 爱,所以希望网友们能宽容一点对待。”
教学互动
第三章 信息传播过程与模式
教学案例 相关解释: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1)所谓编码就信息转为为一系列的符号; (2)译码就是就是接收者接后信息后,把一
系列的符号转变成信息;
(3)释码就是把符号转变成信息后,再结合
自己的固有知识、社会体验进一步进行解 读。
教学案例 相关理论: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英国文化研究学家霍尔曾在他的《编码 /解码》一文中曾明确指出,编码与解码(包 括编码和译码)之间没有必然的一致性, 因为传播交流并不能做到“完全清晰的传 播”。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编码者与解 码者各有一个“意义结构”,两者也许并 不相同,即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同一 性”。
教学互动
第三章 信息传播过程与模式
这时她成为接受者,对网民的文字进行译码和释码,知道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资料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 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重要意义: • 构成传播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存在著 传达与反馈的关系,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 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受众相关联系。 •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各自的社会群 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保持著特定的传播 关系。 • 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与交织性,初步具 有系统模式的特点。
1.传播过程直线模式
• 香农韦弗的传播数学模式:C.香农、W.韦弗提出(《传播的 数学理论》,1949),描述电子通信过程。 • 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成信号,经过传输,由 接收器把信号还原为讯息,传给信宿,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 扰,产生衰减或是失真。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 香农韦弗传播数学模式重要意义: • 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 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 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 • 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中的作用 认识,尤其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明显,以文 理结合的方式考察传播。 • 单向的传播在电子通信中是存在的,但用于 人类社会中的传播,这个模式缺乏考虑反馈。
柯林斯词典
information: if you have information on or about something,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it. 消息,资料,情况,情报
Message: an idea that someone tries to communicate to a lot of people. 反复向众人传递的信息
须有媒介才能连 接,才具备物理 意义上的完备条 件。没有反馈也 就只有作用没有 反作用。
传播学课件04传播的过程模式
传播学课件04传播的过程模式教学内容批注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一个初级的传播过程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1、信源:也是传播主体,又称传播者2、信道:是传播的媒介,又称渠道3、信息:是传播的内容。
4、信宿:是传播的对象,又称受传者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一)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的“5W”模式(1)拉斯韦尔生平:1902年生于伊利诺伊州一个叫唐奈森的小镇,少年时参加“肖托夸夏季教育集会”,聆听一些像布赖恩、福利特这样的政治演说家的扣人心弦的讲演,激发了小拉斯韦尔对政治学的浓厚兴趣。
直到现在,我们与其把拉斯韦尔看作是一个传播学者,倒不如把他看作是一个政治学者,他是以政治学的视角开始了对传播学术领域的一系列研究,并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09年,小拉斯韦尔的叔叔送给他一本弗洛伊德在克拉克大学的演讲集,因此开始了拉斯韦尔长达一生的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理智兴趣,更确切地说是研究个性在政治中的作用。
而此时,拉斯韦尔才刚刚7岁。
没错,哈罗德·拉斯韦尔是个早熟的孩子,1918年,16岁的拉斯韦成为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的一名大学生,四年之后,二十岁的他开始了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的课程的学习,1926年,年轻的拉斯韦尔博士毕业。
而他的完成的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是较早以内容分析的研究范式来研究“政治宣传”的成果。
这里介绍一下,传播学上的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以确定与计算内容的关键单元(key unit)及其方法论基础而讯息中显性内容的出现频率所做的分析。
它注重其方法的客观性与可重复性,让观察实验法的资料本身来解释自己,从而同更具阐述性的内容研究方法形成对照。
它针对的是统计学上的构成样本。
1927年,他被聘为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助理教授。
1930年,他发表了《精神病理学与政治学》标志着将精神分析理论首次主要用于分析政治领袖,创建了政治心理学领域。
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传播学教程-第三版课件)
模式是指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 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①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 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 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②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 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 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模式虽然具有不完 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5.反馈 (feedback)
受传播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 是—个多要素互动的动态过 程。
什么是模式?
P59 所谓模式……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其结 构与现实的或预料的现实的结构相同。但模式本身并 非一种解释,只是在表述理论方面有十分重要的、直 接的辅助作用,因为它的特点在于能够体现出各种关 系。”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1)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 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 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 动的特点;
(2)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 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 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 影响。
第三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P65 研究的必要性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 统,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而是普遍联系、相互 作用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 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 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 的作用。
1、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 P62
编码就是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的 过程,这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要的 环节。
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 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对应。
4第四讲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四讲 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4.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 传受双方:大众传媒与受众(传达-反 馈)
• 大众传媒与信息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 复制的讯息与传播对象受众相联系。
• 受众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 人、群体保持着联系。
意义: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它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 接性和交织性,已初步有了系统模式的 特点。
4.接受者(To whom)-公众既是健康传播的接受者,也是参与者、评估者。 在健康传播中,接受者通常会使用传播的健康知识与技巧,体验健康信息是否真实实用,接受者 又成为了参与者和评估者。在广播电视类节目中,确保信息的可靠、科学、专业,是决定受众是 否接受的关键。
5.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根据受众反馈,不断延伸健康的内涵与外延 在健康传播中,传播效果会收到健康接受者的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以通俗易懂的方式 传播健康知识;利用热线、短信、网络论坛、微博等多种手段,从受众的反馈中获取受众最需要 的健康信息;站在健康领域的前沿,关注民众容易忽视的健康问题;在分众化趋势的影响下,为 不同人群设置的健康节目,都是广播电视类节目应有的思考。
第四讲 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评价:该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 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行为的主体。 但是,这种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在现实 中是不存在的。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 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以及传播能力等 方面通常存在着差异。 其次,这个模式仅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 是面对面传播等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 传播的过程。
传播学概论
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雪茵
.
1
第四讲 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
❖ 香农—韦弗模式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而且是一个直线单 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 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 1.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循环模式
编码者
讯息
译码者
释码者
释码者
❖ ❖
译码者
讯息
编码者
(生生不息的循环过程)
❖
(每个人都是双重角色)
❖ 这一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 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二)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 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形态和结构:
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考察信息传播,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必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传播学必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扩展阅读
❖ 《大众传播模式论》
g4.html
(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 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 ✓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 ✓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
❖ 但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
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有不符之处。只体现了面对面 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 2.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 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 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既有相对独立性, 又与其他系统处于 普遍联系和互相作 用之中
大众传播学 第四讲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P53) 优点: 1、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2、扩展了噪音的概念。 3、适用范围普遍。 缺点: 该模式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 过程的范畴。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形式上体现为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 是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各环节和要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 向依次执行功能。 体现为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 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过程的结构特点是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 链式连结。
以上说明,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 且必须进行中观的和宏观的综合考察。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一)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 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在《大众传 播与社会系统》中提出。(P55)
• 任何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 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 • 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 播是一个复杂面有机的综合系统。 缺点:不够详细。
1.“循环模式”: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1954)一文中,在奥古斯德观点启发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
优点: 1、传播双方都作为主体。 2、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3、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
缺点: ① 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中。 ② 体现人际传播特点,却不适用于大众传播。 施拉姆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 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P53) 模式体现出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双方存在着传达和反馈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信源相连接,又通过讯息与受众相 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 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的连结性与交织性。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
27
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28
影响传播者的因素
• • • • • • • • 传播者的自我印象 传播者的人格结构 传播者的同僚群体 传播者的社会环境 传播者所处的组织 媒介内容的公共性所产生的约束力 受众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 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或约束力
29
黄健翔之解说门事件 - 在线观看.flv
36
• 媒体的社会公器作用错位,双重性格暴露。
• 2007年9月2日,“每周质量报告”特别节目《中国制造》首集播出的 专题片《1100道检测关背后》,声称调查了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的整 个流程,是企业对消费者的尊重。 • 2008年8月,三鹿荣获几十家平面媒体以及电子媒体联合评出的“30 年,改变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品牌”。 • 2008年9月8日,各大媒体相继报导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某品牌奶粉引 起肾结石症状。1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召回全部被污染的三鹿奶粉。 《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以《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 病》为题报道奶粉事件,16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国家质监总局对 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包含蒙牛、伊利在内的22家奶粉生产企业奶 制品都含有三聚氰胺。
41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42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把人类交往分为能 量交往、物质交往、精神交往。 大众传播过程是信息的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 是具有阶级性的。
43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 交往活动的范畴; • 2、信息传播既然属于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范畴, 那么,要考察信息传播,就不能不考察社会的精 神生产。精神生产隶属于上层建筑,它受经济规 律制约的同时,更受上层建筑制约。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结构系统
意义:提供了理解传播过程结构和特性的具体出发点,传播学研究的五
意义:导入了噪音的概念;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基础。
缺点:适用于电子通信过程,缺少反馈环节。
总结:直线模式的明显缺陷:
特点:(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行为主体(2)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意义: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主体。
缺点:(1)适用范围小——不适用于大众传播
(2)传播双方地位不可能对等。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特点: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
特点:(1)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更符合人类互动的特点。
(2)拓展了噪音的概念
缺点:忽视了外部因素对传播过程的影响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1、动态性
特点:揭示了传播过程是一定的系统的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传播的双方都可以看作一个个体系统,它内部有各自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特点:将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系统中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注:一个教学单元是指一次课(2-3学时)。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
(三)控制论模式 1、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 简介
美国传播研究的集大成者威尔伯· 施拉姆在奥斯古德 的“基本传播行为的模式”的启发下,在1954年提出了 一 个传播的循环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传播如何得以有效进行》。
②
循环模式和直线模式的联系、区别及其弱点
A联系 B区别 ⅰ直线模式缺乏对该讯息产生反应的表述。而循环模式 突出了讯息的传播过程是循环往复、永远没有止境的。 ⅱ循环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与传统的单向直线性传播模 式的彻底决裂。而传统的直线性传播模式不恰当地固定和分 开了讯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关系和作用,而受到后人的批评。 ⅲ循环模式着眼于探讨传播过程中传播双方的行为及其 相互转化;而单向直线性模式则侧重于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 的讯息传递渠道。 这一模式更加准确地表明了人类传播的交流互换、共享 讯息的实际过程。体现了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C弱点 ⅰ应当说,循环模式对于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网络除外) 更为合适。 ⅱ循环模式在传播中表达了一种“相等”的感觉。
“潇洒”撒尿当场毙命(续前)
据附近一发廊的女工告诉记者,昨天早上9时15分左 右,一外省男子站在天桥环卫工工具房后面的水管上, 对着桥下铁路边的高压线撒尿,由于铁路高压线没有用 绝缘胶包起来,那男子对着高压线撒尿时,突然听见 “砰” 的一声,那名男子整个身体被高压线吸引过去,被粘在 上面,这时又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那男子的衣服突 然着 了火,燃烧1分钟左右后,男子的衣服烧光后变成了“烤 鸭”从10多米的高压线上掉下来当场毙命。出事后,附 近的铁路职工第一时间得知后就立即把死者尸体从铁路 中间拖到了路边,并报警。警察赶到后,封锁了现 场,并对尸体进行了处理。 ( 蔡民 大钺)
(三)马莱茨克大众传播的过程模式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传播学教程 第三版课件)
第4章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第三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A
讯息
反馈
B
第一节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传播过程通常表现为:某个人(A)(信息 源)通过特定通道向另一个人(B)(接受 者)传播一定信息,得到一定的效果。这 一效果被信息源A认识和解释,并相应地对 受传者B做出反应,对此受传者B也相应地 做出反应。A与B之间的互动被称为反馈。 这种互动可称为传播相互作用。
贡献:P61噪音 缺陷:他们的模式也有自身的缺陷。 他们没能在模式中更多地顾及人的因 素、社会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 传播的效果等等。可以理解的是他们 进行的这项研究本身就是技术科学的 问题(描述电子通信)。
3、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
(1)没有信息的回路与反馈。 (2)将传播过程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 态过程。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1)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 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 点; (2)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 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 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
第三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P65 研究的必要性
1、传播者(communicator or source)
信息的来源和制作者。是处于传播过 程一端的人或组织机构。传播者通常 是传播活动的引发者,是信息传播过 程中的一个主体性要素,也称为信息 源或信源。
2、受传者(receiver) 信息接收者 受传者是传播过程中的另一个积极的 主体性要素,他与传播者的关系绝不 是作用与作用对象、影响与被影响的 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的关系。
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传播学专业)》考点知识(传播理论-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传播学专业》考点知识第一部分传播理论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考点一:传播的基本过程★★★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1)传播者——传播行为的发起人,又称信源。
(2)受传者——又称信宿,讯息的接收者或反应者。
(3)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信息。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或传播工具、手段,是讯息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的各种因素和环节相互联结的纽带。
(5)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
2.传播过程的特点(1)动态性——体现为讯息在特定渠道内的流动和传受双方的互动。
(2)序列性——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联结是传播过程的序列性。
(3)结构性——传播过程是各要素、各环节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
3.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见表1-4-1)表1-4-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考点二: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1.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系统模式下,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信息系统的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信息系统的本质特点:(1)每个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个体系统,有其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并非孤立,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或组织,形成群体和组织传播。
(4)群体和组织传播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联结。
较为有名的系统模式有马来兹克的系统模式和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等。
2.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1)总过程理论以田中义久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为代表。
这种理论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2)总过程理论把人类的交往分成三类: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信息交往。
信息交往即传播,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传播学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美国社会学者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文章中提出的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系统模式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二)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 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 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 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 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1946、1947、1957年) 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
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 后7分钟。”
4、精神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间的相 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全过程。
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
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1小时=41666.67年;1秒钟=11.57年 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 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 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 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 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 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 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噪音”概念的引入,是这一模式 的一大优点。它指的是一切传播者意图以外的、对正常信息 传递的干扰。构成噪音的原因既可能是机器本身的故障,也 可能是来自外界的干扰。克服噪音的办法是重复某些重要的 信息。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德循环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 所共享。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 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 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传播学教程整理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②受众: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③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④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⑤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④评价:a.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噪源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第4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答:传播的基本过程,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1)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
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讯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
(3)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了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4)媒介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现实生活中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邮政系统、电话系统、大众传播系统、互联网络系统,都是现代人常用的媒介。
(5)反馈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五种要素是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在任何一种人类传播活动中,它们都是缺一不可的。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其区别是什么?答:(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①“5W”模式“5W”模式是美国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的一个传播过程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答:传播的基本过程,指的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过程。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1)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受传者同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
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讯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
(3)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了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4)媒介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现实生活中的媒介是多种多样的,邮政系统、电话系统、大众传播系统、互联网络系统,都是现代人常用的媒介。
(5)反馈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五种要素是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在任何一种人类传播活动中,它们都是缺一不可的。
2.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其区别是什么?答:(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①“5W”模式“5W”模式是美国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提出的一个传播过程模式。
这一模式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
这五个W是指: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这个模式的意义在于,它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实际上,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
②“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是美国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在1949提出的一个信息传播模式。
该模式描述了电子通信过程。
它的第一个环节是信源,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
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
香农一韦弗的模式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此外,香农一韦弗模式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这种作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越来越明显了。
(2)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循环模式是美国学者奥斯古德和施拉姆于1954年提出的传播过程模式。
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该模式中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传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循环模式的优点在于突出了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其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
其次,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
(3)传播过程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的区别①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
直线模式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不能发生角色的转换。
循环模式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双方角色可以互相转换②反馈的要素或环节。
直线模式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循环模式中提供了信息反馈的渠道,充分体现了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3.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
答:传播是由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1)动态性传播过程的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2)序列性传播过程的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备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人们不能设想传播双方同时向对方发送讯息的情况,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是传播过程序列性的体现。
(3)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结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
除了总体结构以外,传播过程中的各环节或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例如传播的传受双方都是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统一体,讯息则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等等。
把握传播过程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探索人类传播活动的规律性。
4.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答: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是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的一个传播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将传播过程看作是庞杂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对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进行了考察。
(1)这个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从这样的角度看来,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都是具有人内传播的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构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又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从属于各自的群体,这样,群体系统之间又形成群体传播;而个体、群体又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总是在社会中运行,因而又与总的社会系统有着互动关系。
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
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2)该模式的优点在于:①这个模式包含了传播的几种形态。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都在这个模式中得到体现。
②这种模式将大众传播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有利于对社会传播进行全面的把握。
对于以前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来说,它们探讨的都是传播过程系统内部的微观环节和要素;而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则开始着眼于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并更多地对社会系统的整体环境加以研究,将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大框架中去把握,将传播过程看作是庞杂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对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进行了考察。
因此,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意义极为深远。
(3)该模式的不足在于,赖利夫妇的模式仅仅是一个框架,并没有对框架进一步具体、细致的分析。
5.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答: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是二战后日本传播学者提出的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宏观过程研究理论,这种理论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范畴,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的历史总体进程的同时,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以田中义久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为代表。
总过程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成三类: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信息交往。
信息交往也就是传播,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总过程理论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
总过程理论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把传播研究与整个社会结构、与改革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
6.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有什么特点?答: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是二战后在日本兴起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的代表,它集中体现了总过程理论观点,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范畴,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的历史总体进程的同时,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这个图示有以下一些特点:(1)把传播建立在物质交往和能量交往的基础之上,宏观上考察传播过程他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交往分为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和符号交往三种类型。
符号交往也就是传播过程,他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2)强调传播主体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社会背景对传播活动的影响传播过程的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社会背景,每一方的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或环境的制约。
作为特定传播过程的双方,如果属于人际传播,那么他们都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着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则是他们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如果属于大众传播,那么传播者便是作为组织的媒介企业,而受传者便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
田中义久的这个图示提出了传播学研究中的许多重大理论课题,尽管它还不完备,但可以说它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7.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应该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答: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看问题,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在生产活动中,人们互相交往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
生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社会物质生活需求的物质生产,人们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物质交往关系,它具体表现为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另一类是满足社会精神生活需求或信息需求的精神生产,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精神交往关系。
社会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播关系。
(2)精神生产是人类特有的两种生产活动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生产和再生产信息传播既然属于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的范畴,那么要考察信息传播,就要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