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疾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胆道疾病全析讲解ppt课件

胆道疾病全析讲解ppt课件
G+(肠球菌、粪链球菌)厌氧菌、混合感染
胆道疾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临床表现:
❖ Reynolds五联征:Charcot 三联征+休克+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
畏寒、发热:39-40°C或以上 疼痛:依梗阻部位而异 黄疸:肝内胆管一侧梗阻可不出现 神经系统症状:淡漠、嗜睡、神智不清、昏迷 休克:
❖ 手术原则:取尽结石,去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 ❖ 方法: 1.胆总管探查引流 适应证:胆管无狭窄或其它病变 术中检查:造影、B超、胆道镜 T管注意:观察胆汁、T管造影、
纤维胆道镜取石、 拔管指征
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
2胆肠吻合术(胆汁内引流术):(已少用) ❖ 适应证:1)CBD下端梗阻无法解除,
诊断: ❖ 临床表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Charcot 三联征) ❖ 体检:剑突下、右上腹压痛,肝区叩痛、胆囊触痛、
腹膜炎体征.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 ❖ 影像学检查:B超首选、EUS……
肝外胆管结石
鉴别诊断: ❖ 右肾绞痛 ❖ 肠绞痛 ❖ 胆道恶性梗阻(壶腹癌、胰头癌)
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
实验室检查: WBC Plate LF受损
酸碱平衡失调,肾功能受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治疗原则:紧急解除梗阻,有效引流胆道(减压) 方法:
非手术治疗 紧急胆管减压引流 后续治疗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1、非手术治疗:治疗手段及术前准备 – 恢复血容量 – 抗生素:足量、有效、广谱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纠正休克、低氧血症 – 对症治疗 – 血管活性药/激素 以上治疗无效者,抗休克同时行胆道引流
有创 可胆道引流 可置内支架

胆道疾病PPT课件

胆道疾病PPT课件
Page 36
B超
强回声光团 声影
返回
Page 37
Page 38
治疗
1、对于有症状或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选 腹腔镜胆囊切除(LC)
2、无症状结石:观察、随诊
Page 39
下列情况考虑手术治疗(第七版)
A结石直径≥3cm B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 C伴胆囊息肉﹥1cm D 胆囊壁增厚 E儿童胆囊结石 F合并糖尿病 H 有心肺功能障碍 I 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 J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
疾病的诊断价值有限。
Page 19
静脉法胆道造影 缓慢静脉注射30%胆影葡胺20ml;或将30%胆影 葡胺20ml溶于10%葡萄糖250ml缓慢静脉滴注。造 影剂经肝分泌进入胆道系统,观察胆管有无狭窄、 扩张、充盈缺损等病理改变。
本法显影常不清晰,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现 已为核素胆道造影、直接胆管造影、磁共振胆胰 管造影所取代。
Page 60
Page 61
行胆囊切除术时,有下列情况应同时行胆总管探 查术:
1、术前病史、临床表现或影像检查提示胆总管 有梗阻,包括有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反复 发作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
2、术中证实胆总管有病变,如术中胆道造影证 实或扪及胆总管内有结石、蛔虫、肿块。
3、胆总管扩张直径超过1cm,胆管壁明显增厚, 发现胰腺炎或胰头肿物,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血 性胆汁或泥沙样胆色素颗粒。
3.若术后胆总管或左右肝管等处有结石残留,可 于术后4-6周经T管窦道使用胆道镜取出残余结石。
4.放置T管后,部分胆汁外流丢失,对消化功能不 利。
Page 63
Page 64
Page 65
06真题
女性,60岁,因突发性右上腹痛8小时入院。查体:体温 38.5℃,心率90次/分,血压110/80mmHg,右上腹压痛, 肌紧张,WBC16*109/L,B超提示胆囊增大壁厚,内有结 石多个,胆总管直径1.2cm。拟行急诊手术,此病人应选 择的手术方式是:

胆道疾病 ppt课件

胆道疾病  ppt课件
动脉、副右肝管在此区穿过,是胆道手术极易发 生误伤的区域。
胆道血管
胆管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胃
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和肝右动脉,这 些动脉的分支在胆总管相互吻合成丛状。
胆道淋巴
胆囊的淋巴引流入胆囊淋巴结和肝淋 巴结,并与肝组织内的淋巴管有吻合。肝外
胆管的淋巴引流入位于肝总管和胆总管后方
的淋巴结。
2mm以上的结石 ,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
B超显示胆囊结石伴声影
鉴别黄疸原因
根据胆管有无扩张、扩张部位和程
度,可对黄疽进行定位和定性诊断,其 准确率为93%~98%
诊断其他胆道疾病 B超还可诊断胆囊炎、胆囊及胆管肿瘤、
胆道蛔虫、先天性胆道畸形等其他胆道疾病。
B超引导下,可行经皮肝胆管穿刺造影、引流 和取石等
胆囊管由胆囊颈 延伸而成,长2~3cm, 直径约0.3cm。胆囊
管大多呈锐角汇人肝
总管右侧壁,但常有 变异。了解这些变异, 对手术中防止胆管损 伤有重要意义。
胆囊动脉正常 时源自肝右动脉 (约占85%),也存
在多种变异。
胆囊三角(Calot 三角)是由胆囊管、肝总
管、肝脏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胆囊动脉、肝右
主要有胆汁酸与胆盐、胆固醇、磷脂和胆红素
等。
胆汁的主要生理功能: ①乳化脂肪; ②胆盐有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 和内毒素形成的作用; ③刺激肠蠕动; ④中和胃酸等。
胆汁分泌受神经内分泌的调节 。迷走神经兴奋,
胆汁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胆汁分泌减少。促
胰液素、胃泌素、胰高糖素、肠血管活性肽等可
促进胆汁分泌,其中最强的是促胰液素;生长抑
胆道神经
胆道系统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由腹腔 丛发出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术中过度 牵拉胆囊致迷走神经受激惹,可诱发胆心 反射;严重者可产生胆心综合征,甚至发 生心跳骤停,需高度重视。

胆道疾病 ()ppt课件

胆道疾病 ()ppt课件

胆道的解剖与生理(七)
胆囊胆管的生理功能(1)


胆管的生理功能:输送胆汁到胆囊和肠道,分泌 胆汁;毛细胆管具有调节胆汁流量和成分的关键 作用;分泌功能 胆汁的最大分泌压39cmH2O(3.83kPa) 胆总管内压12cmH2O(1.18kPa); 胆囊管开放压8cmH2O(0.79kPa); Oddi括约肌收缩压12-15cmH2O; 胆管梗阻使胆管内压力超过胆汁分泌压,将抑制 胆汁的分泌并发生胆血反流;导致胆血反流的最 低胆管内压力为20cmH2O(T管造影和冲洗)
术后T管造影

胆道系统特殊检查方法(七)
胆道的解剖与生理(六)
胆汁的生成、分泌和代谢(4)
胆汁的代谢 ‫٭‬胆汁酸(盐)由胆固醇在肝内合成,在胆囊内 浓缩储存,进食后随胆汁排出至肠道,乳化脂 肪,促进脂肪、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盐的肠肝循环:占95%,保持胆盐池的稳定 ‫٭‬胆红素的代谢: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胆红素,可溶性 如果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或结合胆红素被β 葡萄糖醛酸酶水解—非结合胆红素,和钙结合 形成胆红素钙—胆色素结石形成。
胆道的解剖与生理(四)
胆汁的生成、分泌和代谢(2)
胆汁分泌的调节—神经内分泌
迷走神经(+);交感神经(—); 促胰液素、胃泌素、胰高糖素、血管活性肠肽促进胆汁分 泌 生长抑素、胰多肽抑制胆汁分泌
胃酸、脂肪和蛋白质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分泌促胰液 素和胆囊收缩素, 结果是促进胆汁分泌,胆囊收 缩和Oddi括约肌松弛—胆汁进入肠道
胆道系统特殊检查方法(四)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 Percutaneu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B超或X透视监视下穿刺 显示肝内外胆道的情况 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结果不受肝功能和血胆红素的影响 有创伤,胆漏、出血、胆道感染可能 发生。 术前术后处理 同时进行胆道引流(PTCD)或胆道内支 撑

胆道疾病 ppt课件

胆道疾病  ppt课件



E.胃溃疡

下列需要急行胆道减压的疾病是
A.急性胆囊炎
B.胆囊结石 C.肝内胆管结石 D.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E.胆囊结石嵌顿

引起急性胆囊炎的常见病因是
A.胆道蛔虫进入胆囊
B.胆囊息肉继发感染 C.胆囊结石堵塞胆囊管 D.胰腺炎致胰液反流 E.胆总管下端梗阻
本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可分为肝外梗阻型和肝 首选检查 B超 B超 B超
内梗阻型。 首选治疗 胆囊切除
黄疸 血压 无 正常
胆总管切开取石+T 急诊解除胆道梗阻(胆 管引流 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有 正常 有 下降
精神
正常
正常
昏迷,嗜睡等
历年执业医师考试真题

以夏科(Charcot)三联征为典型表现的疾病 是 A.急性憩室炎 B.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C.急性胆管炎 D.十二指肠憩室
A.胆囊结石均有症状 B.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 C.大的单发结石不易发生嵌顿
D.结石嵌顿于胆囊壶腹后,导致急性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选择无悔、追求不懈
THE
END
第三十七章 胆道疾病

胆道系统的组成
肝内胆管
肝外胆管 胆囊
肝内胆管 起自毛细胆管, 继而汇集成小
叶间胆管,肝
段、肝叶胆管 及肝内部分的 左右肝管。
胆总管分为四段:
①十二指肠上段
②十二指肠后段 ③胰腺段
④十二指肠壁内段
80%~90%人的胆总管 与主胰管在肠壁内汇 合,膨大形成胆胰壶 腹,亦称乏特 (Vater)壶腹。壶 腹周围有括约肌(称 Oddi括约肌),末端 通常开口于十二指肠 大乳头。

胆道疾病ppt课件

胆道疾病ppt课件
胆道感染与胆石病互为因果关系
49
急性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95%)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5%)
50
病因
胆囊管梗阻 细菌感染:大肠杆菌、厌氧菌 其它因素

病理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坏疽性、穿孔性胆囊炎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急性胆管炎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部位:
肝外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37
肝外胆管结石 病理:
①胆管梗阻:胆管扩张、管壁增厚 ②继发感染: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道出血 ③梗阻并感染:胆源性肝脓肿、胆汁性肝硬化 ④胆石嵌顿:胆源性胰腺炎

38
临床表现
典型的症状为Charot三联症 1.腹痛:
阵发性绞痛 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右肩放射痛 恶心、呕吐
68
诊治参考
良性 恶性
>1cm,短期迅速增大 单发,腺瘤也为单发 不规则、基底宽或局 部胆囊壁增厚 胆囊体部
病因: 胆管结石(最常见的原因) 胆道蛔虫 胆管狭窄 胆管、壶腹部肿瘤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医源性:胆肠吻合术后、ERCP等 病理: 胆管压力大于1.96kPa,发生胆血返流。
61
临床表现
Charot三联症 Reynolds五联症:腹痛、寒战高热、
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诊断
五联症表现 实验室检查:WBC↑PLT↓PT ↑
影像学检查:B超
不具备五联症表现: T、P、WBC
↑ 、PLT ↓
62
胆道肿瘤
一、胆囊息肉和良性肿瘤 (一)、胆囊息肉 1、肿瘤性息肉 2、非肿瘤性息肉 (二)、胆囊腺瘤

胆道疾病ppt课件【95页】

胆道疾病ppt课件【95页】
胆源性胰腺炎
41
临床表现---I
平时可无症状 继发感染及合并梗阻时,出现Charcot三联症
腹痛
结石嵌顿于胆总管下端或壶腹部引起 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放射,伴恶心呕吐
畏寒、发热
脓性胆汁返流入血,产生脓毒症
黄疸
波动性和间歇性 常有尿色变深,粪色变浅,有时可出现瘙痒 轻重程度、出现时间与梗阻程度、有无合并感染、有无胆囊有 关
1.左、右肝管:左 水平、90度、>2cm 右 粗短、150度、0.7cm
2.肝总管:Φ=0.4~0.6cm、L=2~4cm 3.胆总管: Φ=0.6~0.8cm、L=7~9cm、
分四段 4.胆囊:分底、体、颈部
(囊性扩大--->Hartmann袋) 5.胆囊管: Φ=0.3cm、L=2~3cm、
Heister瓣、锐角汇入 6
17Leabharlann 18第四节 胆石病 概述 (cholelithiasis)
胆囊结石 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19
概述
流行病学资料
1981年以前,胆管结石发病率高,胆色素结石 多。 1983-1985年调查显示,胆囊结石高于胆管结 石,胆固醇结石多。
胆石分类
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 混和性结石
▪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choledocholithiasis) ▪ 胆源性胰腺炎(gallstone pancreatitis) ▪ 胆石性肠梗阻(gallstone ileus) ▪ 胆囊癌变(gallbladder carcinoma)
30
四、诊断
▪ 病史和体检 ▪ 影像学检查
B超(首选) 口服胆囊造影 CT和MRI
原发性胆管结石
胆管内形成,主要为胆色素结石或混和性结石

胆道疾病PPT课件

胆道疾病PPT课件
(4)胆囊管:胆囊颈延伸而成,长1-5cm,直径0.2-0.4cm • 胆囊管内壁粘膜形成螺旋状皱襞,称Heister瓣,防止结石进入胆总管
6
胆囊三角(Calot三角)
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称为胆囊三角(Calot三角)。 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右肝管常在此区穿过,胆道手术应特别注意避免损伤。 胆囊淋巴结位于胆囊管与肝总管相汇处夹角的上方,可作为寻找胆囊动脉和胆管的标志。
1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胆管的生理功能
胆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送胆汁至胆囊和十二指肠,由胆囊和Oddi括约肌 协调完成。 胆管分泌的黏液参与胆汁的形成。
15
影像学检查
超声:
是诊断胆道疾病的首选方法。 诊断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准确率达90%,肝外胆管结石准确率约80%。 根据胆管有无扩张、扩张部位和程度,判断黄疸的性质以及胆道阻塞的部
总管。 • 肝管常有变异,6%-10%有副右肝管单独从肝门右侧出肝,
可开口于肝管、胆囊管或胆总管,易引起手术误伤。 • 1.4%可无肝总管。 • 有时肝总管前方有肝固有动脉发出的肝右动脉或胆囊动
脉越过。
4
肝外胆道
(2)胆总管:长4-8cm,直径0.6-0.8cm,分为
1.十二指肠上段 1.4cm 2.十二指肠后段 2cm
7
胆囊管变异
8
胆道的血管
• 胆囊、胆囊管、胆总管上部由胆囊动脉供血 • 胆总管下部的血供来自胰十二指肠动脉及十二指肠后动脉的分支 • 胆囊静脉和肝外胆道静脉直接汇入门静脉
9
胆道的神经
10
胆汁的生成、分泌和代谢
800~1200ml/日,肝细胞分泌3/4,胆管细胞分泌1/4。 • 胆汁中97%是水,其他主要是胆汁酸与胆汁酸盐、胆固醇、磷脂、 胆红素脂肪酸

胆道疾病 ppt课件

胆道疾病 ppt课件

78
胆囊癌(4)诊断
• 有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样病变史 • 临床表现 • B超:胆囊壁有弥漫性不规则低回声、
增厚、囊内常有实质光团 • CT:显示胆囊内软组织团块阴影及胆
囊癌的扩散情况 • 钙化胆囊→20%为胆囊癌
2024/4/15
79
胆囊癌(5)治疗
• 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⑴胆囊切除→意外发现的胆囊癌 ⑵胆囊癌根治术→早期胆囊癌 ⑶姑息手术→晚期胆囊癌
AOSC
2024/4/15
23
胆囊结石(3)
• ⑶结石长期嵌顿胆囊颈部或 胆囊管并继发感染—胆囊积 脓 结石长期嵌顿胆囊颈部或胆 囊管不继发感染—胆囊积水
2024/4/15
24
胆囊结石(4)
• 诊断 ⑴临床表现
⑵体格检查
⑶B超 三次B超 诊断符合率 95~98% ⑷口服胆囊造影术 一 旦显影 诊断符合率达100% 但 受多因素影响
2024/4/15
65
急性胆囊炎(2)
• 病理 ⑴单纯性: 梗阻→胆囊内压↑ →胆囊 粘膜充血水肿、渗出↑ ⑵化脓性:炎症波及胆囊壁的全层 化 脓 ⑶坏疽:血运障碍 局部坏死 ⑷ 穿孔: →胆汁性腹膜炎 ⑸胆囊内脓汁→胆管炎→胰腺炎
2024/4/15
66
急性胆囊炎临床表现(1)
• 症状 ⑴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 重,放射到右肩或右背部 多 发于进食油腻食物或劳累后 ⑵有发热,少见寒战
46
2024/4/15
47
游离胆囊三角
2024/4/15
48
结扎胆囊管
2024/4/15
49
2024/4/15
50
2024/4/15
51
结扎胆囊动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粒溶解状态;
• 当胆固醇代谢失调时,胆汁内胆固醇浓度↑
、胆盐↓,三种成分比例失调,胆固醇呈过 饱和状态,沉淀而析出结晶(胆固醇结石) 。
编辑版ppt
10
3. 胆管异物:
4. 虫卵或成虫尸体、手术线结、反流的食物残渣
等,作为核心形成结石。
4. 胆道梗阻:
5. 胆汁淤滞,胆色素在细菌作用下分解为非结合
➢ Oddi括约肌——十二指肠
乳头出口处附近,环绕包括
Vater壶腹、胆总管和胰管的 末端的括约肌。
✓ 作用:控制和调节胆汁和胰液
的排放,防止十二指肠液反流

编辑版ppt
6
生理功能:
➢ 胆管:
a. 乳化脂肪; b.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c. 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和内毒
素形成; d. 刺激小肠和结肠蠕动; e. 中和胃酸。
②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炎症扩散到胆囊全层,白 细胞弥漫性浸润,粘膜有散在的坏死和溃疡, 胆汁呈脓性,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
③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病变进一步加重,胆囊内 压力持续增高,压迫囊壁致血运障碍,引起胆 囊壁坏死、穿孔和胆汁性腹膜炎。
编辑版ppt
23
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可使胆囊壁纤维 化,结缔组织增生,胆囊萎缩,形成慢 性胆囊炎。
蛔虫在胆道内死亡后,期残 骸和虫卵可在胆道内沉积, 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
编辑版ppt
27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 胆石病和胆道感染常有反复发作史,病人常厌食
油腻食物,中年妇女特别是肥胖及多次妊娠者, 发病率高。
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
编辑版ppt
1
第三节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
编辑版ppt
2
学习目标
掌握 ✓常见胆道疾病的临床特征 ✓T管引流的护理
熟悉 ✓胆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要点
概述:
胆道疾病包括胆石病、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 以及胆道的肿瘤和畸形等,而以前两者多见。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为严重,而且病死 率较高。 各种胆道疾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盐损害胆囊粘膜引起炎症。
②细菌感染——大多从胆道逆行而来。 ③化学刺激——高浓度胆汁酸盐刺激胆囊粘膜所致。
急性胆囊炎以城市居民为多,主要与饮食习惯的改 变有关,成年人及老年人发病率高,尤其是肥胖女 性,女:男为2:1。
编辑版ppt
22
病理类型分3型:
①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炎症初期,病变局限于粘 膜层,仅有充血、水肿和渗出;
胆囊结石病人约占全部胆石病人的50%左 右,多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 合性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大多数是胆色素结石或以胆 色素为主的混合性结石。
编辑版ppt
20
编辑版ppt
21
急性胆囊炎
定义: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80%伴
有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病因:
①梗阻——结石梗阻导致胆囊内胆汁郁积,浓缩的胆
胆红素;
6. 梗阻的远端胆管内压力升高,胆管扩张,胆流
缓慢,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编辑版ppt
11
结石种类:
按胆石的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 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3种。
编辑版ppt
12
考点
①胆固醇结石: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
➢成因:由于饮食、代谢因素,胆汁中胆固醇呈过
饱和状态,因而发生沉淀和结晶;胆囊收缩功能 紊乱,胆囊内胆汁淤滞也是重要病因。
➢特点:
• 色灰黄,表面光滑,质硬,大小不一; • 可呈多面体、球形或椭圆形; • 切面呈放射状排列纹路; • X线检查多不显影。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考点
② 胆色素结石:以胆红素为主
➢ 成因: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汁淤滞等
有关。
➢ 特点:
• 色棕褐或棕黑,大小不一; • 可为粒状或长条状,质软易碎; • 松软不成形者称为泥沙样结石; • 剖面呈层状,可有或无核心; • X线检查常不显影;
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
编辑版ppt
25
胆道蛔虫病
肠道蛔虫上行钻入胆道后所 致,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病理:
➢寄生环境改变 → 蛔虫上窜
至十二指肠
➢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 → 钻
入胆道
编辑版ppt
26
蛔虫钻入胆道 → Oddi括约 肌痉挛 → 胆绞痛;钻入胰 管 → 急性胰腺炎;
虫体带入的肠道细菌可导致 胆道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急 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肝 脓肿;
编辑版ppt
8
病因及发病机制:
1.胆道感染:胆汁淤滞、细菌或寄生虫入侵胆道
胆道感染
胆汁内大肠杆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酶
可溶性结合胆红素水解
非水溶性游离胆红素 + 钙
胆红素钙(沉淀形成胆色素结石)
编辑版ppt
9
2. 代谢异常:
• 胆汁内主要成分:胆固醇、胆盐、卵磷脂;
• 正常状态下三种成分按一定比例组成,呈微
编辑版ppt
24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OSC)
或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 病因:最常见为胆管结石,其次是胆道蛔虫、胆管
狭窄、胆管及壶腹部肿瘤等。
病理:
• 胆管梗阻和狭窄 → 胆汁排出不畅、淤滞 → 继发 感染 → 胆管组织充血、水肿、渗出 → 发生急性 胆管炎 → 胆管壁糜烂、水肿、坏死 → 胆源性
编辑版ppt
15
编辑版ppt
16
③混合性结石
➢组成:胆红素、胆固醇、钙盐等 ➢特点:
• 呈现不同性状和颜色; • 切面呈多层状或中心放射状,外周层状; • 含钙较多,X线检查可显影。
编辑版ppt
17
编辑版ppt
18
编辑版ppt
19
按结石所在的部位可分胆囊结石、肝外胆 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 胆道感染→胆石病→胆道梗阻→感染; ➢ 胆道蛔虫病→胆道感染、胆石病。
编辑版ppt
4
解剖生理:
胆道系统:肝内、肝外
胆管、胆囊、Oddi括约肌 。
➢ 肝内胆管起于毛细胆管; ➢ 肝外胆管包括肝外左右肝
管、肝总管、胆囊管和胆 总管。
编辑版ppt
5
➢ Vater(乏特)壶腹——胆
总管与胰管汇合而成的共同通 道,向十二指肠腔内突出,使 十二指肠黏膜隆起,形成十二 指肠乳头。
①输送胆汁(800~1200ml/天)至胆囊和十二指肠。
➢ 胆囊:
①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胆囊容积40~60ml,24
小时内接纳胆汁约500ml,浓缩5~10倍)
②分泌粘液,20ml/天,保护润滑胆囊黏膜。
编辑版ppt
7
胆石病
定义:胆石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与胆
道)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 胆石病在我国是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 率增高,女性比男性多见。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胆管结石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