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算方法
中学核定教职工编制方案
中学核定教职工编制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根据上级编制部门的要求——事业单位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
二、组织机构
三、核编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
四、核编程序:
开班子会→确定方案→教职工讨论通过→张榜公示(时间一周)→填写花名册及编制证→上报教育局
五、我校编制标准数:
32人(我校现有教职工:39人,超编7人)。
六、确定编内和超编人员的指导性意见:
1、校级领导职数配备3人。
根据要求普通中学内部机构可设教导处、总务处,配备校级领导2—3人,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各一名。
2、教职工配备29人。
一律按进本单位时间先后顺序排序(先来后到)确定;如果进本单位时间相同,则按照参加工作时间先后排序。
3、凡是编制在我单位,本人现又不在我单位工作的此次核编一律视为超编人员(4人:冯世雄、高冯明、谢红、向前)。
七、时效:
本方案交第14周教职工例会讨论,从通过之日起执行。
第1页共1页。
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
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前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职工的工作量计算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教育资源,确保教学效果,各个学校都必须制定一套有效的工作量核算制度。
本文将就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进行介绍和分析。
简述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是指对教职工所从事的各项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从而确定教职工的工作量。
这些工作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研究、学生管理、社会服务和自身成长等。
工作量核算制度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职工按照其从事的各种工作进行定量的计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评价。
工作量核算制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的核算,即以时间和量化指标为基础,对教职工的各项工作进行核算,包括教学任务和教学研究等;另一个方面是质量的核算,即对工作的成果和效果进行评价,如学生成绩、教学效果等。
指标体系在工作量核算制度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建立指标体系有助于反映教职工的工作量和质量,从而更好地对工作进行掌控和管理。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指标体系:•教学任务量指标:如授课课时数、指导学生数、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数等。
•教学研究量指标:如教学科研项目数、发表论文数、教材编写数等。
•学生管理量指标:如学生工作量、学生转专业数、困难学生指导数等。
•社会服务量指标:如为社会组织或政府所提供的服务量、参与制定规章制度等。
指标体系是围绕着工作流程、实现目标和组织绩效进行设计的。
这些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职工的公平性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学管理。
实施方法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的实施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进行安排。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实施方法:•统一制定教职工工作量标准: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制定教职工工作量标准,保证工作量的准确计算。
•对每个教职工进行核算:结合指标体系,对每个教职工的工作量进行核算,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研究、学生管理、社会服务和自身成长等。
•定期进行工作量考核: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和指标体系,定期对教职工的工作量进行考核,评审出优秀人员、中等人员和不合格人员等。
(新)学校教职工工作量计算办法
学校教职工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衡量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加强教职工工作管理,比较科学计算教职工的工作量,实现衡量的相对统一,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学校规范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高楼中心学校初中部。
二、工作量是指每周工作量,是将教职工工作任务以课时节数的形式进行量定.三、教师任课工作量的计算:1、教学工作量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量化核算,是学校对教师进行各项教学活动奖励评比的主要依据,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做到科学、合理、公平、民主。
2、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包括上课工作量和兼任工作量两部分,均按照规定的核算办法用标准学时的形式体现。
3、标准课时工作量:一般地,给1个班级讲授1课时的课程计为1个标准课时工作量。
4、超工作量:上课工作量和兼任工作量总和大于校平均工作量称为超工作量,超出部分按学校规定的标准发放超课时津贴。
四、工作量核算办法1、教学岗位教师在计算标准课时,根据以下学科系数计算,语数英三科一个课时为1.5 个标准课时,政史地理化生为1.2个标准课时,其他科为1个标准课时。
2、其他岗位及后勤工作,按以下标准折算标准课时。
(1)、行政兼课:校长18节,书记16节,其他行政14节,年级组长6节,代办员8节,工会主席4课时,团队专干4课时,教研组长和协调员2课时(2)、班主任工作量:每天按1个标准课时计算,一周按5天计算;(3)、专职教师带大课间体育活动单独记2课时。
(4)、后勤工作人员视为工作量。
3、教师个体工作量核算方法为:工作量=主教工作量 +兼任工作量。
4、个人超工作量=个人工作总量-校平均工作量5、教师工作量参考标准:以全校平均工作量作为超工作量计算标准。
五、工作量的统计、津贴核发1、工作总量由教导处统计并公布。
2、教师个体工作总量按周统计,并按学期实际工作周计算3、职工工作量的计算:完成任务视为平均工作量。
六、本办法由学校负责解释从本期起开始试行。
本办法中未尽事宜,由校长办公会讨论决定。
小学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
小学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
小学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
为合理计算教师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强我校科学性和人文化的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公平竞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根据我校工作量考核的需要和工作实际,现制定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如下:
一、工作量计算标准
(一)上课:每节课工作量按1课时计算。
(二)作业:一二年级语文每周批阅作业按6课时计算,三至六年级语文每周批阅作业按7课时计算,数学每周批阅作业按5课时计算,英语每周批阅作业按3课时计算,兼职科学课教师在学期工作量中加0.3分。
工作量达到19-20课时均视为满工作量。
计算工作量不足参考工作量下限标准,计算超工作量参考工作量上限标准,每课时工作量按
0.25分在学期考核的5分工作量中加减。
二、各类人员工作量情况
根据以上计算标准,规定各类人员的工作量如下。
(一)承担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19-20课时)
语文课9课时,作业6课时,其它课4-5课时。
(二)承担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19-20课时)
语文课8课时,作业7课时,其它课4-5课时。
(三)承担一个班数学教学工作(18-20课时)
数学课5课时,作业5课时,其它课8-10课时。
(四)承担两个班数学(20课时)
数学课10课时,作业10课时。
(五)专职英语教师(21课时)
英语课18课时,作业3课时
(六)体育专职教师(20课时)
体育课18课时,其它工作量2-3课时
(七)校级领导和兼项人员认真完成好教导处安排的教学任务和学校安排的兼项工作为满工作量,兼项工作量和后勤工作量由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
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为切实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现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02]28号),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和编制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抓紧做好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1、按照国办发[2001]74号文件和国办发[2002]28号文件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小学编制实施办法,指导、落实本地区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办发[2002]28号文件提出的要求,抓紧做好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并将结果报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
2、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编制、财政部门,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实施办法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本地区中小学人员编制方案。
要按照精简、规范、合理、高效的原则,规范中小学内设机构名称和职责,控制中小学领导职数,合理确定教师与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工勤人员的结构比例。
3、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批准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内,调控中小学班额(每班学生数)和班级数,科学确定中小学教职工工作量,采取在校学生人数、标准班额、班级数、每班教师定员等指标,区别学校层次和地域分布,计算并分配中小学校编制数额。
要根据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的情况,合理调剂学校之间编制余缺。
二、中小学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的确定4、中小学根据学校类别、规模和任务设置管理机构,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普通中学职能机构设教导处(室)、总务处(室),重点中学和24个班以上的学校可增设1~2个机构。
完全小学职能机构设教导处(室)、总务处(室)。
中小学教学工作量和后勤岗位工作量折算办法
中小学教学工作量和后勤岗位工作量折算办法一、确定专任教师和后勤岗位人员比例。
专任教师比例为初中学校不低于80%,24班以上规模小学不低于87%,12班—18班规模小学不低于89%,11班以下规模小学不低于91%。
二、教学工作量,设置学科系数:含备课、作业批改、辅导1、小学:1-2年级:语文1.3数学1.2英语1.03-4年级:语文1.35数学1.25英语1.1科学1.15-6年级:语文1.4数学1.3英语1.2科学1.2其余学科系数为1.02、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均为1.4,社政1.2,体育1.1,其余学科均为1.0。
3、补偿性工作量⑴考试学科跨学科或跨年级(不同层次班级)每周加1—3课时;⑵教职工离退休年龄不足2年的每周加2课时(或单位);⑶班主任工作量要根据学校实际适当考虑。
⑷其他补偿性工作量由学校核定。
三、后勤工作量学校应根据后勤人员比例和岗位需要,合理设置后勤岗位,后勤岗位工作量折算办法具体由学校制定。
附2:中小学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和人员结构比例设置1.初中学校、24班以上规模小学,内设机构3个,校级领导职数3—4名,中层正职3名,中层副职4—7名。
2.12班—18班规模小学,内设机构2个,校级领导职数2—3名,中层正职3名,中层副职2—3名。
3.11班以下规模学校,不设置内设机构,校级领导职数1--2名,中层正职2名,中层副职1—2名。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算方法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算方法
普通中小学教职工=专任教师+职员、教辅和工勤人员
专任教师编制数=在校学生数/标准班额×班周课时数/教师周授课时数
班周课时数:一、二年级28节,三—六年级32节;初中36节;
教师周标准授课时数:
小学:城市16节,县镇16节,农村中心校18节,村小18节;
初中:城市12节,县镇12节,农村14节;
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占教职工的比例:小学一般不超过9%;初中一般不超过15%;高中一般不超过16%职员含校长
附件: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相关标准参照表
一、普通中小学班额标准及教师周授课时数参照表
二、普通中小学班周课时数参照表
国办发200174号教职工与学生比,明了好记小学:城市1:19,县镇1:21,农村1:23;
初中:城市1︰,县镇1︰16,农村1︰185.教师的配备
要求,按课程和学生数配齐配全教师,配齐是结构,配全是数量;关注体育教师的配备: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依据: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深化改革的
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046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
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
准意见的通知和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学校体
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
2019年最新款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课时)核算标准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课时)核算标准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劳好多得,客观公正地衡量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工作量基本趋于合理,本着客观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对我校全体教师的工作量做出定量指标与定量标准。
一、学科标准系数(A):
根据各学科的难易程度,把学科的完整教学过程看成备、教、改、考、辅、评、析等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分别赋予学科标准系数:(表一)
二、班容量标准系数(B):
由于班容量不同,工作量大小也不同,以45人为标准,各班参照得出班容量标准系数(表二):
三、周课时(C):
C=∑A×B×实际任课节数
四、学校分管工作和兼职工作周标准课时数(D):
根据各职能工作的特点,分别赋予相当的周标准课时数(表三):
(注:周标准课时=岗位系数×人均周标准课时)
五、周工作课时总量(E):
E=C+D
六、人均周标准课时:
人均周标准课时=全校在编教师周工作课时总量÷全校在编教师总人数。
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
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什么是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是指以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教职工的工作量进行核算,以便能够更加科学地确定教职工的工作任务和工资待遇。
教职工工作量的主要内容在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中,教职工工作量的主要内容包含:学生人数学生人数是指某一学期内受到教育和教学服务的全日制学生人数。
这个指标通常是课时费和学科类津贴计算的基础。
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是指教师应执行的教育教学工作。
这个指标通常是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的,不同学科的比例不同。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指开展教学、科研、实验、实践教学等的活动。
这个指标通常是按照每节课时长计算的。
班级数和实验班数班级数和实验班数是指授课教师所带的班级数和实验班数。
这个指标通常是按照班级数和实验班数计算的。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指学生对授课教师进行的教学质量和授课水平评价。
这个指标通常是作为绩效考核的一种评价标准。
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的目的和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能够让学校更加科学地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保证教学质量的高效运行。
合理分配教职工工作任务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能够更加公平地分配教职工的工作任务,避免不必要的工作量过重或者是过轻的情况发生。
提高教职工积极性通过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能够合理分配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加强对教师的评价,从而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的实施方法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的实施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工作量核算标准与指标在实施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时,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标准的教职工工作量核算标准与指标,以便可以更加准确地对教职工的工作量进行核算。
确定教职工工作量核算的对象在实施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时,需要明确教职工工作量核算的对象,通常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等。
实施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教职工工作量核算制度的有效实施。
小学教师工作量核算标准
小学教师工作量核算标准小学教师工作量核算标准(修改稿)根据国家和省县有关编制标准、岗位设置管理、课程计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切实保证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特制定本工作量标准。
本工作量标准为修改意见,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出统一的教师工作量标准后,按上级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另行修订。
一、教师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与依据(一)工作量制定的理念:学科教学工作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和各职能服务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职能,各岗位职能并重,体现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
(二)工作量计算的方法:工作量计算采用量化为标准工作量的办法,以任教基准学科一课时为1个标准工作量单位,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三)工作量制定的依据: 以国家、省、市、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课程标准(课时计划)以及编制管理、岗位设置的政策法规作为依据。
二、教师工作量概念的界定(一)课时量。
指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任务,于课前、课中、课后所付出的脑力、体力劳动。
含备课、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技术设备维护维修等。
(二)标准课时量。
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学计划,综合考虑各学科教师完成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任务所付出的脑力、体力劳动的情况,本细则把音、体、信、活等学科的课堂教学1课时作为1标准课时量。
(三)凡折算后达到标准课时总量的工作量得分为满分。
超1课时,加0.5分,低1课时,扣0.5分。
三、教师工作量标准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单位为标准课时。
小学教师每周最低工作量为18个标准课时;四、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工作量=教学工作量+管理工作量。
(一)教学工作量教学工作量主要指所承担的教学周课时工作内容,指备课、上课、批阅作业、课外辅导、考试考查、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等教学活动。
教学工作量=课表规定课时×学科类别系数学科类别系数根据小学不同学段和学科不同工作任务轻重合理计算,具体标准如下:各学科类别系数设置系数折算说明(按一周工作核算):低年级语文:(晨读3*0.4+午练3*0.5+课时8+作业3)/8=1.7125(晨读2*0.4+午练2*0.5+课时4+作业2.5)低年级数学:/4=2.075(晨读2*0.4+午练2*0.5+课时7+作业4.5)中年级语文:/7=1.9中年级数学:(晨读2*0.4+午练2*0.5+课时4+作业3)/4=2.2 高年级语文:(晨读2*0.4+午练2*0.5+课时6+作业4.5)/6=2.05高年级数学:(晨读2*0.4+午练2*0.5+课时5+作业4)/5=2.16 英语:(晨读1*0.4+午练1*0.5+课时3+作业0.6)/3=1.5 科学:(课时2+作业0.6+实验0.2)/2=1.4品生:(课时3+作业0.6)/3=1.2品社:(课时2+作业0.6)/2=1.3社团:周五最后一节参加辅导的老师每周按1课时以50人为班级标准人数,每上下浮动5人,语数课时系数相应加减0.05。
小学课时工作量核算办法两篇
xxxxx小学课时、工作量核算办法(讨论稿1)根据《xx省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试行)》(黔机编[93]119号)文件、《xx教育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周工作量参考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xx 小学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
一、学科课时量系数核算二、其它工作量课时核算(一)学校校级副职及中层干部1.校长每周2节满工作量。
2.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每周4节满工作量。
3.中层领导每周6节满工作量。
有条件设副职的每周8节满工作量。
4.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根据学校规模,目前按照中层副职计算工作量。
(二)跨年级学科1.跨年级上课1-3节每周按0.5节计算工作量、4节及以上每周按1节计算工作量、6节及以上每周按2节计算工作量。
2.跨学科上课每周按2节计算工作量。
3.既跨年级又跨学科上课最多每周按不超过4节计算工作量。
(四)兼职及其他三、有关说明:1.女教师50周岁年龄、男教师55周岁年龄每周计算1节工作量。
2.本办法经过学校行政会议讨论通过后施行。
xx小学2020年6月12日xx小学课时、工作量核算办法(讨论稿2)根据《xx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试行)》(黔机编[93]119号)文件、《xx区教育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周工作量参考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xx 小学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
一、工作量课时核算(一)学校校级副职及中层干部1.校长每周2节满工作量。
2.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每周4节满工作量。
3.中层领导每周6节满工作量。
有条件设副职的每周8节满工作量。
4.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根据学校规模,目前按照中层副职计算工作量。
(二)跨年级学科1.跨年级上课1-3节每周按0.5节计算工作量、4节及以上每周按1节计算工作量、6节及以上每周按2节计算工作量。
2.跨学科上课每周按2节计算工作量。
3.既跨年级又跨学科上课最多每周按不超过4节计算工作量。
(四)兼职及其他二、有关说明:1.女教师50周岁年龄、男教师55周岁年龄每周计算1节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核算方法
教师工作量核算方法教师的工作量核算是指评估教师的工作量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以便合理分配资源和奖励。
在教育机构中,工作量核算的目的是确保每位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得到适当的认可和补偿。
下面是一些教师工作量核算的常用方法:1.教师授课工作量核算: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工作量核算方法。
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包括课时数、学生数量等,来确定教师的工作量。
一般来说,一个教师每学期需要授课的总学时数是固定的,根据教课内容的难易程度,还可以确定不同课程的工作量系数,从而合理分配教师的工作量。
2.科研工作量核算:科研是教师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科研工作量的核算可以评估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贡献和水平。
通常,科研工作量的核算包括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和总经费、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等。
3.学生指导工作量核算:教师除了教学和科研,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
这包括毕业论文的指导、学生活动的组织、学生事务的处理等。
学生指导工作量的核算可以根据教师所指导学生的数量、指导学生的工作性质和难易程度等来评估教师的工作量。
4.教师管理工作量核算:教职管理工作是教师工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教材的选择和采购、学生考试和评估的组织等。
教师管理工作的核算可以根据教师所负责的管理工作的种类和数量来评估工作量。
5.其他工作量核算: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工作量核算方法,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机构的需要进行其他工作量的核算。
比如,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还可以考虑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高水平创新团队的组织和领导等,从而更全面地核算教师的工作量。
在进行教师工作量核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教师的岗位级别和职称、教学、科研、指导和管理等方面的比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数量的差异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确保教师工作量的核算公平、公正和可衡量,从而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奖惩提供依据。
关于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
关于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即核定编制,下同)的意义:1、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主要指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幼儿教育,请注意理解)。
2、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包括统筹城乡教育、合理配置师资资源。
3、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没有质量将无法谈满意)。
4、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列入国家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前几年教师工资的发放已列入了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范围,且是中央转移支付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比例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的发展,最终国家公共财政将全部负担义务教育。
因此,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特别分管人事工作的领导,要有政治敏锐性,要思考和分析问题。
要把握大局,提出有利于当地教师发展的计划、方案)。
(二)核编原则1、在确保当前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以及近5年教育发展的需要考虑(适龄人口状况、网点布局调整、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地财政当前的承受能力(控制在财政承受能力的底线之上)。
在这两方面上找一个最佳的结合点。
2、向农村教育倾斜(村完小以下的教学点实行按班额配备编制,确保每班1.5名教师编制。
这是一个好政策,好就好在为我们预留了一个大大的空间,所以省教育厅人事处就这项工作专门召开了会议,告诉我们这个文件来之不易,要求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用好这个政策。
例如:中心小学以下有村完小,村完小以下有教学点,根据网点调整和教育发展,哪些学校应作为教学点配备师资,那些学校可作为村完小以上学校配备教师,这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3、遵循教育规律,确保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要重点解决小学生班额超过45人,初中班额超过50人,高中班额超过55人以上的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的问题。
其中2008年秋季开学,普通高中班额人数必须控制在55人以下。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所重点高(完)中究竟办多少个班才能发挥管理、教学多方面的最大综合效率?一个校园实际可使用的占地面积很小,能容纳多少学生?一个全校师生无法统一上操的学校,要不要维持这么大的学校规模?希望各县区、各学校都能遵循教育规律,实事求是确定学校规模)。
教职工工作量计算方法
*教职工工作量计算方法
一、为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实施学校结构工资制度,特制定本方法。
二、工作量的确定分行政人员,教师和职工三类计算。
三、行政人员按标准兼课,取平均植,不足取平均值,超过部分按工作量计算方法补发津贴。
教师兼任其他工作的取平均值。
四、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1、教师工作量以实际上课10个课时为教师的基本满课时,按公式计算标准课时为15
课时,每课时按5元计算,超过15标准课时视为超课时,超出部分每标准课时按8
元计算。
2、计算公式:A=周课时*1+周备课数*0.6+周作业课时*0.4*班级数
4、教师如不满工作量,不得拒绝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
5、教师上课如超过20节,有权拒绝。
6、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工作需要而停课的时间内,不扣除相应的工作量,某些学科因提
早结束的,没有上课的教师也计算相应的课时工作量,但扣除相应的超课时量。
7、临时代课,加班不计入工作量中,按相应的规定发放津贴,即代课每节15元。
五、职工工作量的计算方法执行学校考勤制度
六、工作量的统计
1、执行校考勤制度,由办公室统计
2、临时代课、加班由相应的科室统计汇总。
教师工作量核算方法规定
教师工作量核算方法规定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工作量核算方法成为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工作量核算方法规定着教师的工作安排、考核和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工作量核算方法的规定,包括科目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班级管理和教学评测,旨在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启示。
1.科目分配教师教授的科目对他们的工作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科目涉及的范围广泛,从语文、数学到科学等各个学科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分配。
工作量核算方法应该根据教师的专长和教学经验,合理分配科目,确保每个教师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和教学时间。
2.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最直接联系学生的一环。
因此,规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对于保证教学质量和降低工作压力至关重要。
工作量核算方法应充分考虑到教师的课堂时间安排,避免过多的课堂教学任务对教师的负面影响。
3.班级管理教师的工作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还包括对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辅导。
班级管理涉及到课外活动监管、班级纪律维护等方面,是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工作量核算方法应该充分考虑到班级管理的时间和工作量,合理分配教师的班级数量,确保教师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班级管理。
4.教学评测教学评测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和评价,影响着教师的晋升和职称评定。
因此,在工作量核算方法中,教学评测应该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教师在教学评测上的工作量应该得到合理的计算和安排,以保证教师能够充分准备和参与教学评测活动。
总结:教师工作量核算方法规定着教师的工作安排、考核和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科目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班级管理和教学评测是工作量核算方法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只有合理规定、科学安排教师的工作量,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科学合理分配教师工作,特制定《-------------教师工作量量化标准参考方案》(草案),为学校教师工作量分配及其测算提供参考依据。
一、适应对象本方案适应对象为小学(1~6年级)、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员。
二、工作量制定的理念、方法与依据第1条:工作量制定的基本理念。
各岗位职能并重。
即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各部门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岗位责能,并具有不可或缺性。
岗位职能并重体现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平性。
第2条:工作量量化的基本方法。
以任教一课时为标准工作量单位“1”,其它工作折算成标准课时工作量。
第3条:工作量制定的依据。
以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与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以及《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作为教师工作量制定的依据。
三、工作量计算标准第4条:教学工作量。
凡进入课程表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且每节按规定时量小学40分钟/节,进行的课堂教学,教师每上一节课,计算1课时工作量。
第5条:备课工作量。
(1)各学科备课,按每周实际备课数,每备课1节,计算1课时工作量。
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三学科备课,每备课1节,计算0.8课时工作量。
任教平行班级的备课不重复计算工作量。
(2)跨学科备课,适当增计工作量。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每跨一个学科每周计0.5课时工作量,其它学科每跨一个学科每周计0.4课时工作量;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每跨一个学科每周计0.6课时工作量,其它学科每跨一个学科每周计0.5课时工作量。
第6条:作业批改工作量。
(1)作业批改工作量包括课内、课外作业批改,分大、小班额两类制定。
大班额指每班46人及其以上(简称大班,以下同),小班额指每班45人及其以下(简称小班,以下同)。
(2)作业批改工作量制定如下(每班每周)第7条:班主任工作量。
2020年最新款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课时)核算标准
2020年最新款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课时)核算标准2020年最新版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课时)核算标准已正式发布。
该标准旨在贯彻全省中小学和职业中学的机构编制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该标准的具体内容:一、指导思想和原则该标准的制定以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和人事部门编制标准为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秉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应基础教育发展的形势,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更好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二、领导岗位设置和工作机构一)领导岗位设置普通中学(包括高中和初中)一般配备校长1人,副校长2人;24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可增配副校长1人。
XXX和XXX一般配备校长1人,副校长1人;24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可增配副校长1人;XXX只配备校长1人。
教学点不配备校长,指定1名教师负责学校管理工作。
二)工作机构设置普通中学工作机构一般设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24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可增设政教处。
各工作机构可配备主任1人;24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可增配教导副主任、总务副主任各1人。
XXX和XXX工作机构设教导处、总务处,各工作机构可配备主任1人;XXX只设管理岗位,不设工作机构,可配备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各1人。
职业中学的领导岗位和工作机构除参照普通中学的规定设置外,还可设立生产实和就业指导办公室,配备主任1人;24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可增配副主任1人。
中小学、职业中学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团体按章程和有关规定设立。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及党组织、工会、XXX、少先队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可相互兼职。
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结合实际参照小学执行。
三、教职工岗位设置及工作量标准一)教职工岗位设置中小学教职工岗位包括教师、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等岗位。
教师指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专业人员。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算方法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算方法*普通中小学教职工=专任教师+职员、教辅和工勤人员*专任教师编制数=(在校学生数/标准班额)×班周课时数/教师周授课时数*班周课时数:一、二年级28节,三—六年级32 节。
初中36节。
*教师周标准授课时数:小学:城市16节,县镇16节,农村中心校18节,村小18节。
初中:城市12节,县镇12节,农村14节。
* 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占教职工的比例:小学一般不超过9%。
初中一般不超过15%。
高中一般不超过16 %(职员含校长)附件: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相关标准参照表一、普通中小学班额标准及教师周授课时数参照表学校类别地域班额标准教师周标准授课时数高中城市45-5010 县镇农村12初中城市12 县镇农村14小学城市40-45 16 县镇农村中心校30-3518 农村小学参考学生密度和实际班额确定二、普通中小学班周课时数参照表小学初中高中年级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一二三班周课时数282832323232363636343434 2011年10月执行31 36 35国办发[2001]74号教职工与学生比,明了好记*小学:城市1:19,县镇1:21,农村1:23。
* 初中:城市1︰13.5,县镇1︰16,农村1︰185.教师的配备要求,按课程和学生数配齐配全教师,配齐是结构,配全是数量。
*关注体育教师的配备:*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依据:《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04]6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和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
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实施办法
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实施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和《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办发[2002]2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核编原则本办法中的中小学是指由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中学(含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含初级小学、教学点)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科学合理核定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直接关系到我省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做好这项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保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实行动态管理;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以县核定,总量控制,公平配置。
二、机构设置及领导职数配备中小学根据学校类别、规模和任务设置内设管理机构,合理配备领导职数,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具体配置参照表1、表2。
三、编制标准(一)相关概念。
中小学教职员包括教师、职员和教学辅助人员。
教师是指学校中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职员是指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包括行政管理、党群工作和教学管理)的人员。
教学辅助人员是指学校中从事教学实验、图书、电化教育、卫生保健及寄宿生生活指导等教学辅助工作的人员。
中小学教职员核定和使用事业编制。
中小学教职员编制由基本编制和附加编制构成。
(二)基本编制的核定。
中小学教职员基本编制主要根据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教育层次和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地域,按照当年在校学生数的一定比例标准核定(参照表3)。
完全中学教职员编制分别按高中、初中编制标准核定。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职员编制分别按初中、小学编制标准核定。
农村教学点的编制由各县(市、区)按学生数单独核定,计入乡镇中心小学或邻近完全小学内。
为适应我省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省内经济较发达地区可视当地财力情况,经本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和教育、财政部门同意,并报地级以上市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后,按标准上浮一定比例(最高不超过50%)核定中小学教职员基本编制。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1]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发文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号:渝办发[2002]136号发布日期:2002-11-26执行日期:2002-11-26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编办、市教委、市财政局制定的《重庆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执行。
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重庆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和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范围内各级人民政府所办全日制普通中学、小学(以下简称中小学)。
第三条中小学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由政府财政部门拨付。
第四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制定和编制管理,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下原则:(一)保证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二)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
(三)合理优化,精简高效。
(四)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第二章编制标准第五条中小学教职工包括教师、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
(一)教师:指学校中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二)职员:指学校中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人员。
(三)教学辅助人员:指学校中主要从事教学实验、图书管理、电化教育、卫生保健等教学辅助工作的人员。
(四)工勤人员:指学校后勤服务人员。
第六条中小学校的管理工作尽可能由教师兼职,后勤服务工作应逐步实行社会化。
确需配备职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的,其占教职工的比例,高中一般不超过16%、初中一般不超过15%、小学一般不超过9%.第七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根据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教育层次和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地域,按照学生数的一定比例核定。
第八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由基本编制标准和附加编制标准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
算方法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算方法
*普通中小学教职工=专任教师+职员、教辅和工勤人员
*专任教师编制数=(在校学生数/标准班额)×班周课时数/教师周授课时数
*班周课时数:一、二年级28节,三—六年级32节。
初中36节。
*教师周标准授课时数:
小学:城市16节,县镇16节,农村中心校18节,村小18节。
初中:城市12节,县镇12节,农村14节。
*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和工勤人员占教职工的比例:小学一般不超过9%。
初中一般不超过15%。
高中一般不超过16%(职员含校长)
附件: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相关标准参照表
一、普通中小学班额标准及教师周授课时数参照表
二、普通中小学班周课时数参照表
国办发[2001]74号教职工与学生比,明了好记
*小学:城市1:19,县镇1:21,农村1:23。
*初中:城市1︰,县镇1︰16,农村1︰185.教师的配备要求,按课程和学生数配齐配全教师,配齐是结构,配
全是数量。
*关注体育教师的配备:*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初中: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
依据:《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04]6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和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