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数学模型51页PPT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文档
例2.2 图为机械位移系统。试列写质量m在外力F作用下 位移y(t)的运动方程。
解:
阻尼器的阻尼力:F1(t)
f
dy(t) dt
k
弹簧弹性力: F2(t)k(yt)
m
d2y(t) md2t F(t)F 1(t)F 2(t)
f
整理得:
d2y(t) d(y t)
md2t f
k(y t)F (t) dt
(3)对上述方程进行适当的简化,比如略去一些对系 统影响小的次要因素,对非线性元部件进行线性化等。
(4)从系统的输入端开始,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在所 有元部件的方程中消去中间变量,最后得到描述系统输入 和输出关系的微分方程。
(5)变换成标准形式,将与输入有关的各项放在等号右边, 与输出有关的各项放在等号左边,并且分别按降幂排列。
1
2
j
F(s)estds
2.3.2 常用信号的拉氏变换
1、单位脉冲信号
,t 0
(t) 0 , t 0
0 (t)dt 1 0
L [(t)]0 (t)e std t (t)d t 1 . 0
拉氏变换的积分下限可以是0-,0,0+三种。
2、单位阶跃信号
f (t)
1,t 0 0,t 0
描述线性定常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微分方程一般形式
ddtnnc(t)a1ddtnn11c(t)an1ddtc(t)anc(t) b0ddtm mr(t)b1ddtm m11r(t)bm1ddtr(t)bmr(t)
2.2.3 非线性元件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严格地说,实际控制系统的某些元件含有一定的非 线性特性,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非常困难。如果 某些非线性特性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可以用线性系 统模型近似,称为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精品PPT课件
FB(t)
f
dy(t) dt
FK (t) 为弹簧的弹性力,它与物体的位移成正比,即
FK(t)ky(t)
d 2 y(t)
a为物体的加速度,即
a dt 2
消除中间变量,将式子标准化可得
mdd 2y2 (tt)fdd(ty)tk(yt)F(t)
2.3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线性微 分方程
2.3.1拉普拉斯变换定义 2.3.2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2.3.3拉普拉斯变换的几个基本法则 2.3.4拉普拉斯反变换变换 2.3.5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微分方程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本章的主要内容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建立和求解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等效变换 控制系统的信号流图-梅逊公式
2.1系统数学模型概述
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和形式来表示 和描述系统中各变量间的关系。 三种形式:输入输出描述
状态空间描述 方块图或信号流图描述
对上式取拉氏变换得 c(t)et sint
2.4传递函数
利用拉氏变换的方法可以得到控制系统在 复数域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2.4.1 传递函数的定义 2.4.2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4.1 传递函数的定义
线性定常系统,当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量拉氏变换与 输入量拉氏变换之比,定义为传递函数。
G (s)C R ((ss))b0 ssnm ab 11 ssnm 1 1 ab n m 1 s1s ab nm
例2-7 求图2-1所示RLC串联电路的传递函数。设输入量 为 u r ,输出量 u c 。
L K(t) fK(s F )
2.微分定理
函数求导的拉氏变换,等于函数拉氏变换乘 以s的求导次幂(这时,初始条件需为零)。 同理,若初始条件 f(0 )f'(0 ) f(n 1 )(0 ) 0
自动控制理论邹伯敏PPT第二章
等其它模型均由它而导出 状态变量描述 状态方程是这种描述的最基本形式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
实验法:人为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基本输出响应。
解析法:根据系统及元件各变量之间所遵循的基本物理
定律,列写处每一个元件的输入-输出关系式。
2019/11/2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
自动控制理论
第一节 列写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
即
Gs C Rssb a00ssm n b a1 1ssm n 1 1
bm 1sbm an1san
Gs就是系统的传递函数。
( 2-30)
其中 C, sLCt;RsLRt它们之间的传
方框图表示。
2019/11/2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5
自动控制理论
由式(2-17)减式(2-15),式(2-17)减式(2-15)后得
iBRNdd t u1 E GC 1
( 2-19) ( 2-20)
式(2-19)、(2-20)均为增量方程,它们描述了发电机在平衡点 A处受到△u1作用后的运动过程。对增量方程式而言,磁化曲线的坐 标原点不是在O点,而是移到A点。因而发电机的初始条件仍为零。 式中N为励磁绕组的匝数。
n0
1 Ce
EG
(n0为电动机的空载转速)
(2-9 )
测速发电机
输入量是电动机的转速n,输出量是测速发电机的电压Ufn ,假设 测速发电机的磁场恒定不变,则Ufn与n成线性关系即有
2019/11/2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1
自动控制理论
而
ufn an
(2-10)
ue ug-ufn
(2-11)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
实验法:人为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基本输出响应。
解析法:根据系统及元件各变量之间所遵循的基本物理
定律,列写处每一个元件的输入-输出关系式。
2019/11/2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
自动控制理论
第一节 列写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
即
Gs C Rssb a00ssm n b a1 1ssm n 1 1
bm 1sbm an1san
Gs就是系统的传递函数。
( 2-30)
其中 C, sLCt;RsLRt它们之间的传
方框图表示。
2019/11/2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5
自动控制理论
由式(2-17)减式(2-15),式(2-17)减式(2-15)后得
iBRNdd t u1 E GC 1
( 2-19) ( 2-20)
式(2-19)、(2-20)均为增量方程,它们描述了发电机在平衡点 A处受到△u1作用后的运动过程。对增量方程式而言,磁化曲线的坐 标原点不是在O点,而是移到A点。因而发电机的初始条件仍为零。 式中N为励磁绕组的匝数。
n0
1 Ce
EG
(n0为电动机的空载转速)
(2-9 )
测速发电机
输入量是电动机的转速n,输出量是测速发电机的电压Ufn ,假设 测速发电机的磁场恒定不变,则Ufn与n成线性关系即有
2019/11/2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1
自动控制理论
而
ufn an
(2-10)
ue ug-ufn
(2-11)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ppt课件
= Kg
m i 1
(s
zi
)
n (s
j 1
pj)
2)
G(s)
c(s) r(s)
bm (dmsm an (cnsn
dm1sm1 1) cn1sn1 1)
=
K
(T1s (T1s
1)(T2 s 1)(T2s
1)(Tms 1) 1)(Tms 1)
(2-5) (2-6)
9
将(2-5),(2-6)带入(2-1)得
La GD2 Ra d 2n GD2ra dn n ua
Ra 375 CmCe dt2 375CmCe dt
ce
(2-7)
令:
Ta
La ra
--电动机电磁时间常数
Tm
GD2 375
ra CeCm
--电动机机电时间常数
FK ky
-阻尼器的粘性摩擦力 -弹簧的弹力
(3)消去中间变量,得到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方程
将以上各式代入(1)式得
m
d2y dt 2
F
ppt课件ddyt
ky
6
(4)整理且标准化
m d 2 y(t) dy(t)
1
k
dt 2
k
y(t) F (t)
dt
k
令 T m/k
- 时间常数;
TaTm
d 3
dt 3
Tm
d 2
dt 2
d
dt
pp0t课.1件05 ua Ce
(2-1210)
例2-4 下图所示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编写控制系统 微分方程。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数模1(共57张PPT)
的原始方程。
3. (2) 列出原始方程式中各中间变量与其它 因素的关系式。
4. (3) 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原始方程式,消 去中间变量,就得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方 程式。
5. (4) 假设存在非线性特性,那么可根据小 偏差法进行近似线性化,最后得到整个系统
21
2. 微分方程的特点
3. 4. (1)是在时域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模型
消去中间变量I1(s)、I2(s)和U1(s)可得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由图有 C(s) = G(s)E(s) (3)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在模型的简化性与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之间做出折中考虑。 (1)传递函数是一种数模,与系统的微分方程相对应。
切线法〔小偏差法〕,该方法适用于具有连续变化 定义:描述系统中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以及内部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叫做系统的数学模型。
b0d dm m rtb 1d dm m 1 tr 1 bm 1d d r tbm r
式中,y(t)是系统的输出变量,r(t)是系统的输入变量。
11
电枢控制的直流电动机
if=常数
ua ia
Ra Ea
M
直流电动机是将电L能a 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典型的机电转换
装置。在电枢控制的直流电动机中,由输入的电枢电压ua在电枢 回路产生电枢电流ia ,再由电枢电流ia与激磁磁通相互作用 产生电磁转矩MD ,从而使电枢旋转,拖动负载运动。
。 5. (2)在给定输入作用及初始条件下,求解微 6. 分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响应。 7. (3)系统结构改变或某个参数变化时,需要 8. 重新列写并求解微分方程,十分复杂费时,不 9. 便于对系统的分析、设计。
22
2-4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2.4.1. 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
3. (2) 列出原始方程式中各中间变量与其它 因素的关系式。
4. (3) 将上述关系式代入原始方程式,消 去中间变量,就得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方 程式。
5. (4) 假设存在非线性特性,那么可根据小 偏差法进行近似线性化,最后得到整个系统
21
2. 微分方程的特点
3. 4. (1)是在时域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模型
消去中间变量I1(s)、I2(s)和U1(s)可得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由图有 C(s) = G(s)E(s) (3)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必须在模型的简化性与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之间做出折中考虑。 (1)传递函数是一种数模,与系统的微分方程相对应。
切线法〔小偏差法〕,该方法适用于具有连续变化 定义:描述系统中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以及内部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叫做系统的数学模型。
b0d dm m rtb 1d dm m 1 tr 1 bm 1d d r tbm r
式中,y(t)是系统的输出变量,r(t)是系统的输入变量。
11
电枢控制的直流电动机
if=常数
ua ia
Ra Ea
M
直流电动机是将电L能a 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典型的机电转换
装置。在电枢控制的直流电动机中,由输入的电枢电压ua在电枢 回路产生电枢电流ia ,再由电枢电流ia与激磁磁通相互作用 产生电磁转矩MD ,从而使电枢旋转,拖动负载运动。
。 5. (2)在给定输入作用及初始条件下,求解微 6. 分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输出响应。 7. (3)系统结构改变或某个参数变化时,需要 8. 重新列写并求解微分方程,十分复杂费时,不 9. 便于对系统的分析、设计。
22
2-4 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2.4.1. 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求解
第2章自动控制数学模型优秀课件
T 1 T 2d d 2u 2ct(T 1T 2T 3)d dcu tucur
若撇开具体系统的物理属性,令r(t)为输入,c(t)为输出。 线性n阶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式的一般表达式可写为
a0dd nc(ntt)a1dd n1n c t(1t)a2dd n2nc t(2t) an1dd(c t)tanc(t) b0dd mrm (tt)b1dd m 1 m rt(1t)b2dd m 2 m rt(2t) bm 1dd(rt)tbmr(t)
2.1.1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
很多常见的元件或系统的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都可 以用一个微分方程表示。微分方程的阶数一般是指方程中最高 导数项的阶数, 又称为系统的阶数。
如图机械系统,由牛顿定理得到以下关系:
FFk Ff mdd2t2y
Fk
ky;Ff
f
dy dt
md2yf dykyF
d2 t
dt
如图RLC网络,由电路定律可得:
uruRuLuC0
di u RR;iu LLd;t
icdcu dt
LC d2uc d2t
RC ddcutuc
ur
不同的物理系统可能得到相似的数学表达式。如果它们对应
的系数和初始条件相同,则它们的解将完全相同。这样就可以
撇开系统的具体物理属性,研究这些系统的运动过程的共同规
若控制系统在工作点的附近微小运动,则可将非线性函数展开 为泰勒级数,并忽略级数展开式中的高次项,从而得到只含一次 项的线性化方程。即用工作点的切线代替非线性曲线。
对于一般的非线性系统,假设其输入量为r,输出量为c,
并 设 在 给 定 工 作 点 处 c0=f(r 0), 各 阶 导 数 均 存 在 , 则 可 在
若撇开具体系统的物理属性,令r(t)为输入,c(t)为输出。 线性n阶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式的一般表达式可写为
a0dd nc(ntt)a1dd n1n c t(1t)a2dd n2nc t(2t) an1dd(c t)tanc(t) b0dd mrm (tt)b1dd m 1 m rt(1t)b2dd m 2 m rt(2t) bm 1dd(rt)tbmr(t)
2.1.1线性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
很多常见的元件或系统的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都可 以用一个微分方程表示。微分方程的阶数一般是指方程中最高 导数项的阶数, 又称为系统的阶数。
如图机械系统,由牛顿定理得到以下关系:
FFk Ff mdd2t2y
Fk
ky;Ff
f
dy dt
md2yf dykyF
d2 t
dt
如图RLC网络,由电路定律可得:
uruRuLuC0
di u RR;iu LLd;t
icdcu dt
LC d2uc d2t
RC ddcutuc
ur
不同的物理系统可能得到相似的数学表达式。如果它们对应
的系数和初始条件相同,则它们的解将完全相同。这样就可以
撇开系统的具体物理属性,研究这些系统的运动过程的共同规
若控制系统在工作点的附近微小运动,则可将非线性函数展开 为泰勒级数,并忽略级数展开式中的高次项,从而得到只含一次 项的线性化方程。即用工作点的切线代替非线性曲线。
对于一般的非线性系统,假设其输入量为r,输出量为c,
并 设 在 给 定 工 作 点 处 c0=f(r 0), 各 阶 导 数 均 存 在 , 则 可 在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的数学模型分析-PPT精选文档
i C dUo dt
(2-12)
Ld C 2 U dO 2(tt) Rd C d O U (t)t U O (t) U i(t) (2-13)
微分方程建立举例(4)
例2-4 求单容水箱液位H与输入流量Qi的系统动态方程。
解: (1)确定输入、输出量 输入量为流入量Qi,输出量液面高度H。
系统微分方程 自动控制系统中最基本的数学模型
建立微分方程式的一般步骤是 : ① 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② 根据各元件或环节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依次列写 它们的微分方程。 ③ 将各元件或环节的微分方程联立起来消去中间变 量,求取一个仅含有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微分 方程,它就是系统的微分方程。 ④ 将该方程整理成标准形式。
将
a nd d n nc t(t) a n 1d d n n 1 1 tc (t) . .a .1d dc (tt) a 0 c (t) b m d d m m r t(t) b m 1 d d d m m 1 1 tr (t) . .b .1 d d r (t t) b 0 r (t)
G(s)H(s) K Qi(s) Ts1
Qi (s)
K Ts 1
H (s)
求双容水箱系统液位与输入流量动 态方程关系的传递函数。
系统的动态方程是: K F 1 1 K F 2 2d d 2 H 22 t F 1 K 1 K 2 K F 2 2 d d2H tH 2K Q 1 2
求单容水箱系统液位H1与输入流量 Qi动态方程的传递函数
已知动态方程是: AddH tH1Qi
令
T
A
K 1
对上式两边进行拉氏变换并化简得:
Ts(s)H H (s)Ki(Q s) (T s1)H (s)KiQ (s)
自动控制原理(数学模型)精选全文完整版
t 0
s
证明:由微分定理 df (t) estdt s F (s) f (0)
0 dt
lim df (t) estdt lim s F (s) f (0)
s 0 dt
s
左 df (t) limestdt 0 0 dt s
lim
s
s F(s)
f (0 )
0
f
二、非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例5 已知某装置的输入输出特性如下,求小扰动线性化方程。
y( x ) E0 cos[x(t )]
解. 在工作点(x0, y0)处展开泰勒级数
y( x)
y(x0)
y( x0 )( x
x0 )
1 2!
y( x0 )( x
x0 )2
取一次近似,且令
y(x) y(x) y(x0) E 0 sin x0 ( x x0 )
1
s(s a)( s b)
f
lim
s0
s
ss
1
as
b
1 ab
例12
Fs
s2
ω ω2
f sinωt t
lim s
s0
s2
ω ω2
0
3 用拉氏变换方法解微分方程
系统微分方程
y(t) a1 y(t) a2 y(t) 1(t)
y(0) y(0) 0
L变换
(s2
a1s
a2 )Y (s)
0
1 1
1 1 2 j
2j
s
j
s
j
2j
s2
2
s2
2
2 拉氏变换的几个重要定理
(1)线性性质 La f1(t) b f2(t) a F1(s) b F2(s)
自动控制理论—数学模型
LC
d 2uo dt 2
RC
duo dt
uo
ui
mx fx kx F
可见,同一物理系统有不同形式的数学模型,而不同类型的系 统也可以有相同形式的数学模型。
[作用]利用相似系统的概念可以用一个易于实现的系统来模拟 相对复杂的系统,实现仿真研究。
Friday, November 08,
例如对一个微分方程,若已知初值和输入值,对微分方程 求解,就可以得出输出量的时域表达式。据此可对系统进行 分析。所以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对系统进行分析的第 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控制系统如按照数学模型分类的话,可以分为线性和非线 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
Friday, November 08,
当传递函数和输入已知时Y(s)=G(s) X(s)。通过反变换可求出时
域表达式y(t)。
Friday, November 08,
2019
22
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
[关于传递函数的几点说明]
传递函数的概念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它与线性常系数微分 方程一一对应。且与系统的动态特性一一对应。
传递函数不能反映系统或元件的学科属性和物理性质。物理 性质和学科类别截然不同的系统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传递函 数。而研究某传递函数所得结论可适用于具有这种传递函数 的各种系统。
R1i1
R1i2
0
R1i2 R1i1 R2i2 ui
R2i2 uO
1
( Cs
R1 ) I1 (s)
R1I 2 (s)
0
R1I1 (s) (R1 R2 )I2 (s) U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