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高中地理 第1章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
海上交通便利,加之日本 有优良的港湾.
3.工业社会阶段
段工 业 社
自然资源 交通便利
带工 结

营山 东 东

地理位置优越 果 地
本日

发达的海运
人类生产活动特点:生产机械化,耗能大 环境所起作用:能源矿产、金属矿产丰富,交通运输条 件优越的地区,适合发展工业
4.后工业化阶段
思考
根据图1-2-9 世界主要高新工业区, 说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中分布区。.
便利灌溉
适宜气温 充足光照
亚热带 农 和暖温 业 带大河 文 流域冲 明 积平原 发 三角洲 祥 、盆地 地
2.农业社会阶段
段农 业 社 会 阶
平坦地形 肥沃土壤 灌溉便利 适宜气候
亚热带和 结 暖温带的
大河流域 果 冲积平原
三角洲
3.工业社会阶段
思考
请阅读以下材料和图,思考问题。
问题1:说出山东省东营市的地理位置。 问区题位优2:势概括. 东北营京市建设秦资皇源岛型城市工业
答案:欧洲西部,日本硅谷,美国硅谷等。
4.后工业化阶段
• 环境优美,气候适宜,地 理位置优越,许多城市建立 了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活 动活跃。 • 北京中关村
4.后工业化阶段
段后 工 业 化 阶
生活生产资料 的要求降低
环境质量的要 求提升
业高 新 技 术 产
谷硅 州九 欧西
人类生产活动特点:耗能、耗材的产业比重下降,高 新技术广泛运用,要求高质量的生产环境和充足的科技后 备环境所起作用:优越的自然环境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的 生产要求,也能吸引科技人员定居
然环境的能力
0
环思境考所起作用:温与暖第湿一润阶的段气相候比,:平人坦类的活°地动形有,什便么利特的点灌?溉条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一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质课件(PPT)ppt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一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优质课件(PPT)ppt文档

油菜 两熟
棉花
或三 熟
交通便利 ,对内对外 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 达
依托农业发展轻 工业,从国内外运 入矿产资源发展重 工业,是重要的综 合性工业基地
松 嫩 平 原
旱地 耕作
玉米 春小
畜牧 业
麦大 豆
一 年 一 熟
深居内陆
利用当地丰富的
,对内对外联 石油资源和周围地
系不便,商业 区的煤铁资源,发
贸易落后
矿产资源等因素的比较分析 (2)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工业、农业 、商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条件 年降水量 较多
件好 相对偏少
件稍差
主要土壤
水稻土(肥沃)
黑土(肥沃)土地 条件Fra bibliotek耕地类型 耕地分布 人均耕地
水田为主 分散
少,低于全国平均
旱地为主 集中连片 多,高于全国平均
矿产资源
贫乏
石油等矿产较丰富
◆区域发展差异

业 商 业工

类型 作物 熟制
长 江 三 角 洲
水稻 种植
水产 业
水稻 一年
• 长江三角洲:矿产贫乏 • 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资源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上的异同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同点
都是平原地区(地形);都位于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气候)
地理 位置
经纬度位置
300N附近
海陆位置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长江入海口
430N~480N之间 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 温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
极干 旱区
干旱 区
半干 旱区
半湿 润区
湿润 区

2021秋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20210910436

2021秋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20210910436
2021秋高中地理第1章区 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课件中图 版必修320210910436
自然 自然环境
气候
动植物的分布 动植物资源
河水
大河流域冲积平原
煤炭 交通 自然资源
海运铁矿 自然条件来自数量 质量 组合状况矿产地
地理位置 矿产资源
海运
环境质量
新技术 环境质量
下降
不大
大海
文化传播
通道 人口 城市 超过 拓宽 加深 领海
工业区 城市 消费结构
运输通道 岛屿
旅游业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 提示 (1)主要起源于中低纬度河流的沿岸平原地区。
(2)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光热充足,水源充足。
3.读教材“图1-2-8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据图分析: (1)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主要工业类型、工业中心和部门。 (2)分析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的区位条件。 提示 (1)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是日本的传统工业区,主要包 括京滨、名古屋、阪神、北九州等工业中心,工业部门多是传 统的汽车、钢铁、机械、造船、石油化工等。 (2)一方面,日本人稠地狭,矿产资源极其匮乏,要想发展工业
础;后工业化阶段,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答案 1.A 2.A 3.D
4.有关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阶段性
)
B.在航海技术落后的时期,人们重视海洋环境的利用 C.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人们交往的通道,沿海地 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内陆 D.随着技术的进步,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为扩展,但深海
都有新造土地
太阳能(任选一个)
数量
(3)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右岸受侵蚀
探究点一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案例探究】
材料一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二
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人类经济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说出图中字母A、B、C表
示的资源类型名称。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 化。在农业社会时期,哪种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工业 社会前期,哪种能源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能源? 20世纪60年代后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矿
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具有优越地理位置和发达海运的地区。 (4)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湿度适中,空气清 新,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优越的环境还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 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最新-2018版高中地理 第23讲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新 精品

最新-2018版高中地理 第23讲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新 精品

(2)根据图中表层海水的温度分析台湾岛两侧海水温度的差异 及其原因。
答案:台湾岛东侧水温高于西侧的台湾海峡的水温。因为岛 东侧为日本暖流,使其流经区水温高于同纬度西侧海区。
(3)台北和上海实现飞机直航较绕经香港、澳门飞行,其好处 是 ___缩__短__航_程__,__节__约__时_间__,__降__低__运_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台湾岛西侧的海底地形是__大__陆_架___,东侧海底地形是 大_陆__坡__(海__沟_;若台湾岛需要填海造陆,仅从工程量方面考虑
应选择__西______(东、西)部。
(5)台商在大陆投资和经商人员迅速增加,那么吸引台商选择 大陆投资经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①大陆实行开放政策,提供优惠条件;②大陆市场 潜力巨大;③大陆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④台商对大陆的 民族感情。
4.冲积岛:一般位于大河的出口处或平原海岸的外侧,是 河流泥沙或海流作用堆积而成的新陆地。如上海崇明岛。
考向精测 考,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省及周边海域图
材料二:《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2008年12月10日讯 记 者王平报导:海峡两岸每日包机即将正式实施,中国民航总 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副局长王利亚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与周末包机相比,每日包机将实现两大突破:一是航线裁弯 取直,飞行更为便捷;二是航班大幅度增加。
2.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图中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 述是( B ) ①甲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②两地都是我 国重要的牧区 ③乙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 出现乙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 (1)第二节人口迁移 (5)第三节人口容量 (12)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分布总特征: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2.具体表现(1)全球分布: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20°N~60°N地带最为集中。

(2)距离海洋远近: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3)海拔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4)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5)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6)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2)地形: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3)水源①河流、湖泊沿岸人口较为密集。

②在干旱地区,有水灌溉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2.人文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等。

(2)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3)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1.人口分布通常以人口密度作为衡量指标,但人口密度并不能准确反映人口的分布特点,往往还要看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2.人口稀疏区的分布人口稀疏区多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度干旱区、极度寒冷区(两极地区)、气候湿热区(热带雨林区)、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等。

3.热带地区的高原、山地多为人口密集区热带高原、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降水适中,排水条件好,蚊虫等害虫较少,适宜人口居住。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教材第23页思考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人类生产活动形式的差异。

本则案例主要介绍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农业生产活动方式发生的明显差异,主要出现了三种形式: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以主要形成农业社会(黄土高原)、游牧社会(蒙古高原)、农牧社会(欧洲)。

(二)教材第23页复习题1.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逐渐变小。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其生存和发展受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在农业社会阶段,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一些地区成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在工业社会阶段,由于新技术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不断减小,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3.以城市为例。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大系统。

这个系统不仅包括生产、消费、流通等空间现象,也包括造成空间现象的非空间过程。

城市的形成不能脱离一定的地理环境。

同时,地理环境的改善又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享受城市文明的成果;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和就业困难等,也给人们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A级抓基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

据此完成1~3题。

1.人类文明的演进顺序是( )A.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B.采集和狩猎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C.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采集和狩猎阶段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因为这里具有( )①平坦的地形②肥沃的土壤③便利的河水灌溉④适宜的气温⑤充足的日照⑥较多的农业人口⑦较大的城市市场需求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⑦D.①④⑤⑥⑦3.下列发展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集和狩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生活影响不大B.农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C.工业社会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D.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解析:第1题,人类文明的演进是由采集和狩猎阶段,到农业社会阶段,再到工业社会阶段,最后到后工业化阶段。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 1 -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 4 - 第三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 8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一、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1.含义: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服务功能的主要类型(1)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2)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

(3)文化服务: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4)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特别提醒]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支撑服务是其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平时所说的保护生态环境,实质上是维护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

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

二、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主预习
1.不同历史阶段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航海技术落后阶段:大洋是难以逾越的 障碍 ,是文化传播的界限。人 们形成以海为 疆界 的观念;古代文明多发源于大陆内部,海洋不被重视。 (2)航海技术发达阶段:大洋成为交流的 通道,人口和城市向沿海地带集 中;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超过深居内陆的原有经济中心地区; 海洋资源开发领域扩大到 海底矿产 。
(2)工业区分布:丰富的 自然资源与有利的 自然条件 空间组合紧密的地 区及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4.后工业化阶段 (1)影响因素: 新技术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影响整体 下降 , 环境质量 的影响上升。 (2)高新技术产业分布: 环境质量 优越的地区。
思考 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世界四大文明发祥 地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
知识小结
课堂训练
1.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A.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
B.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 C.人类的繁衍生息比较活跃 D.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
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的基本活动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只有在少数 动植物资源丰富、可提供大量食物的地区,人类繁衍生息才比较活跃。
2.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提供工业原料
B.提供生活水源
C.便利的交通运输
D.丰富的水产品
答案 解析
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
方法技巧 “纵横捭阖”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 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 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 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 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图所示: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2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素材 中图版必修3(2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2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素材 中图版必修3(2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素材中图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素材中图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素材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采集和狩猎阶段(1)影响因素: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①地理环境,生存和发展受自然界②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2)人类活动分布区:少数③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2.农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④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

⑤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便利的河水灌溉、适宜的气温、充足的日照,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

(2)人类活动分布区:⑥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⑦三角洲、盆地.3.工业社会阶段(1)基础条件:能源资源、金属资源、⑧交通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丰富的⑨自然资源与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能形成重要的工业区.a.资源型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的数量、⑩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分布在⑪矿产地附近b。

临海型工业基地无大型铁矿、煤矿等资源优势,借助优越的⑫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对⑬矿产资源的地域依赖→工业基地往往分布在港口附近4.后工业化阶段(1)影响因素:由于⑭新技术的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⑮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2)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新技术产业大都要求四季温差小,温度、⑯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无污染或污染很小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分布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优越的环境可以吸引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⑰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图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1.2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图版

1.采集和狩猎阶段
动植物资源丰富地区
繁衍
受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
制约
2.农业社会阶段
据图回答: ①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的位置在哪里?
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40°N
20°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早期农 业主要起 源地区的 自然条件 如何?
气候暖湿; 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华北平原石油、煤、铁矿资源 丰富,该地区发展了石化、钢 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由 此发展了一批工业城市和交通
枢纽城市。
东营、黄骅市、日照市…
工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影响因素 结果
具体表现
传统 能 金 交源属通资 资 状源 源 况、 、工 和 品 易业 商 的贸
基础
在矿产资 丰富的自 源丰富的 然资源与 地区形成 有利的自 工业基地 然条件空 间组合紧 在地理位 密的地区 置优越和 形成重要 海运发达 的工业区 的地区形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自身发展规律; 2.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比如饮食——
又如民居——
广东骑楼
陕西窑洞
同一方水土,不同历史阶段的风土人情是 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体现了人地关系的 阶段性。
环境与人类生活
成工业区
典型事例
山东东营 (石油)、辽 宁鞍山、本 溪、美国匹 兹堡等
日本太平洋 沿岸工业带 (课本19页 图)
课本P19,图1-2-9 世界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区
当今,世界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环境质量优越;交通发达;科技和人才密集等。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美课件(共96张PPT)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美课件(共96张PPT)

五三P225
怎样研究区域差异?
我的思考--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 区域发展是由许多具体经济或社会活动的发展组成 的。同样的地理环境条件,对于不同的经济或社会 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的 差异应着眼于区域划分的目的。
• 例如广西的喀斯特地形对于农业生产和铁路建设而 言是不利条件,而对于旅游业却是区位优势。 • 由此,针对某个具体目的进行的区域差异比较,关 键是找准与比较目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地理环境因素。 • 实例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
①多为水田,水稻土 ①多为旱地,黑土 ②较为分散,人口稠密 ②集中连片,人口较少 人均耕地多 人均耕地少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矿产条件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耕作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方式 主要 人 水稻(主)、油菜、 玉米、春小 类 农 农作 麦、大豆等 棉花等 活 业 物 动 作物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差 熟制 异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西部发展畜牧业
高产值园艺业
工业发展的相似性:
工业占重要地位,均较发达,都充分利用岛国多港湾的优势发展工业
日本 工业部门 工业布局
英国
高技术产业
传统产业
日本为了减少对国际市场原料和燃料的依赖,采取了 什么措施? 技术立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工业向国外转移,利用国外资源和劳动力
日本
英国
经济发展特点
工业及其布局 农业 人口与城市
区域差异分析\比较 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自然环境区域差异的成因
区域差异 成因
表现
气候
从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 垂直地域分异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高二地理教案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2.日本和英国的区域差异;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及其差异。

3.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一、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的成因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区域差异的表现(1)自然环境: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出现差异。

(2)人类活动: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差异。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2)差异性:(1)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渔业资源丰富。

(2)差异性:1.划分依据及成因(1)划分依据:地形、气候两大要素。

(2)成因:①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②气候⎩⎪⎨⎪⎧ 气温:受太阳辐射影响,由南向北递减降水: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具体划分(如下图)(1)三大自然区名称:a 东部季风区,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 青藏高寒区。

(2)界线:①a 与b 界线Ⅰ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②a与c界线Ⅱ大致与横断山脉吻合。

③b与c界线Ⅲ大致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吻合。

[问题探究]1.对比教材P10图1-2-3,图1-2-4,探究下面问题。

探究1 日本和英国气候差异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提示: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侧、太平洋西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明显的季风气候。

其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终年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影响,并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探究2 在农业生产上,为什么日本以种植业为主,而英国以畜牧业为主?提示:日本属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降水均匀,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因而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3

环境质量优越地区(原因: 可提高产品质量,吸引科技 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
美国硅谷、日本九州、 英国苏格兰、德国慕尼 黑、北京中关村、印度 班加罗尔
人地关系
依赖自然
改造环境、驯化 禽畜、栽培作物 利用环境提供的 资源或区位优势 发展经济
影响环境 质量
1.读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示意图,回答下 列问题。
2.不同历史阶段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工业化以前:岛上人口稀少,文化、技术由大陆 传入,经济发展水平比大陆低。 (2)工业化以后:一些岛屿国家利用海运和港口优 势,发展经济;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旅游业的发展, 海岛的经济发展潜力更为突出,成为旅游胜地;岛屿周 围海域的归属权得到普遍重视。
知识点一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地理学的角度理 解这句话,就是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
同一方水土,不同历史阶段的风土人情是否一成不 变,这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系?
提示:不是。体现了人地关系的阶段性。
一、区域地理环境 1.概念 是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 和。 2.影响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结构在不断 地发生变化。在农业社会时期________在能源消费中占据 首位,工业社会前期,________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能源, 20世纪60年代后________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
(3)农业社会阶段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文明时期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资 源丰富的地区和具有优越_______和发达_______的地区。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2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 中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2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 中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教案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目的:1、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认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学会动态地认识人地关系。

3、培养读图分析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能力重点与难点:认识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变化.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阅读[探索]材料,思考问题:1、墙壁厚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这个案例说明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欧洲处于中高纬度,冬季寒冷,冬季气温自西向东递减,在没有普遍使用保温材料的时代,只能依靠增加墙壁厚度来防寒。

这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新课讲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有哪些影响呢?(在认识这种影响前首先认识两个概念:1、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

2、区域地理环境:一定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第2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有关采集和狩猎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B.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很少受地理环境影响C.人类的繁衍生息比较活跃D.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较强解析: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程度差,衣、食、住、行等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生存在发展受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

只有在少数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人类的繁衍生息才比较活跃。

答案: A2.农业社会阶段,不属于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的是(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B.印度河流域C.尼罗河下游D.刚果河流域解析: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往往是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刚果河流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

早期农业主要起源地区是尼罗河下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长江流域。

答案: D(2018年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检测)“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下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形成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俗习惯B.地表形态C.土壤性质D.地质构造4.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需克服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C.地层下陷D.水土流失解析:从图中景观图可知该地是黄土高原地区,其民居为窑洞。

这和黄土的特性有关,黄土土质疏松,口则集中在南部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所以,该地区应进行北水南调。

答案: 3.C 4.D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

读图完成5~6题。

5.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B.市场因素C.农业技术D.交通运输6.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解析:第5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周边的农业应适时调整农业类型以满足城市人口的需要,即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了周边农业的类型。

第6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破坏了原有生物的栖息地,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增大,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城市人口、工厂、企业密集,排放的废气、废热过多,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平均气温升高。

由于城市内部地表水下渗有限,造成集水速度加快,特别是夏季,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

答案: 5.B 6.A读某小岛周围地区的等盐度线分布图(a、b、c为等盐度线)所示,据图判断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的数值c最大B.该岛降水西多东少C.P处可能有暖流经过D.该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解析:因为岛屿的公路是环状的,可以判断该岛屿应是中高周低的地形,故应有河水(淡水)注入,所以a、b、c三条等盐度线数值最大的应为a。

等盐度线的密疏反应盐度的变化程度,稀的西边说明变化小,距岛同远盐度小,注入淡水多,说明岛屿西侧降水多,同时也说明该岛盛行西南风,有可能位于西欧。

答案: B8.今后,该岛应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所属的模式及最大的聚落可能是( )①模式一②模式二③模式三④模式四⑤聚落A ⑥聚落C ⑦聚落D ⑧聚落E A.①⑤B.②③C.③⑤D.④⑦解析:该岛为一小岛,一般人口较少,市场狭小,经济一般较落后,技术水平差,不大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模式四),市场指向型工业(模式一),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二)。

但因为该岛有铁矿和石油资源,可以发展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三)。

由上题可以知道,A聚落处于盛行风背风坡,海湾风浪小,易成优良港口,再加上当地有石油资源,故有可能成为当地最大的聚落。

答案: C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确定天津城市性质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总体规划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滨海新区作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根据材料。

回答9~10题。

9.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③土地价格较高④国家政策支持⑤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基础好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⑤ D.①④⑤10.天津滨海新区适宜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先进制造业、海洋化工业B.能源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C.纺织工业、海港物流业 D.水产品加工业、海滨休闲旅游业解析:本题组重点考查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第9题,从材料可以看出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首先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本身所具有的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等优势条件。

第10题,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应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引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资源发展海洋化工业。

答案:9.A 10.A2018年4月26日,海南省迎来成立21周年纪念日,结合下图,回答11~13题。

11.海南岛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其发展借助的条件有( )①地处南部边陲,区位优势明显②光热充足,夏长冬暖,有热带资源优势③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海洋资源丰富④国家政策优势A.①②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近年来,海南岛成为我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A.优越的气候条件B.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C.政府的优惠政策D.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13.下列关于海南岛开发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我国加强对南海海域的管理和开发B.可在岛屿中部地区建设工业区C.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外贸型经济D.充分利用海岛风光和海洋资源,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解析:第11题,海南地处南部边陲,区位优势明显;海南岛是我国唯一的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光热充足,夏长冬暖,有热带资源优势;海南岛是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有海洋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也很丰富。

国家的政策优势也极大地推动了海南岛的经济发展。

第12题,解题关键“近年来”,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大扩展。

第13题,结合海南岛的自然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答案:11.D 12.D 13.B二、综合题14.东营位于黄河三角洲,因石油资源开发,造就了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同时一个新兴城市——东营显出雏形。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营市为什么被称为“不断生长”的城市?(2)为什么说东营是“资源型”城市?(3)东营市应因地制宜发展什么工业?(至少两个)(4)限制东营发展的主要资源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解析: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解答本题问题并不能信口开河、漫无目的回答问题,而是在不“跑题”的情况下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本题第(3)问相关工业不能偏离本地资源,第(4)问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去发挥。

答案:(1)黄河夹带泥沙,在入海口处不断沉积,使黄河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

(2)东营市不仅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地下盐矿,还有潜在能量巨大的地热能、风能、太阳能。

(3)能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制碱(盐)工业等。

(4)水源不足。

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提高人们节水意识、防治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

15.结合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十年来,我国在扶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下面案例是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单位在扶贫工作方面的缩影。

图甲中沧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解放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是连续了千年的佤族聚居地,全县山地面积占99.2%。

当地政府采取异地搬迁的方法,使该县的脱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图乙中塔什库尔干县是塔吉克人聚居地,该县最为偏僻的塔合曼乡,四周都是雪山,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人,仍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

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当地政府也实施异地搬迁的方法。

(1)图甲中贫困县沧源位于________(地形区),图乙中塔什库尔干县位于________(地形区),造成两地贫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图甲中a河、图乙中的b河在开发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3)图甲和图乙中两个贫困县在地质地貌上有哪些共同特点?(4)从整体上看,图甲区域和图乙区域气候特点有什么不同?(5)从区域开发的角度看,沧源县和塔什库尔干共同的优势是什么?解析:两县都位于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地(高原)地区,这里生产方式落后,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图甲中a河为澜沧江,该河的开发利用表现为开发利用其水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故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生态平衡。

b河为塔里木河,该河的开发为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故要注意防止河流萎缩。

图甲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图乙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两县均位于祖国边疆地区,有利于发展陆上贸易。

【答案】(1)横断山区帕米尔高原位于山区(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方式落后。

(2)a河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原有生态平衡;b河要注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河流萎缩。

(3)从地质上看,两地均位于板块边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繁。

从地貌上看,两地海拔高,地表崎岖。

(4)图甲区域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乙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5)两地均位于边疆地区,可发展陆上边境贸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