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阐释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全球化 已是不可避免 的大趋势 , 如何应对全球 化, 是 当今 世 界各 国的重 大政 治议程 。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 生与发展 , 与全球 化趋 势不断凸显的现实背景相关联 。西方 马克思 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大 多以苏联官方 的马克思主义作 为理论参 照 ,意图打破其 “ 意识形态性” 的体系建构 , 重新梳理 、 阐释抑或补充 马克 思主义 对人类解放 事业 的论述 ,以此指导当时东欧或西欧 的共 产主义 革命运 动。尤其是二战 以后 , 世 界冷 战格局的形成 , 全球 化趋势 明确的彰显出来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无论是对 马克 思主义经典 文本 的解读 .还是对新形势下共产主义革命 的论述都 明显 带有 全球化 时代 的理论 印迹 。 因此 ,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逐渐融 入全球化 的社会 主义 中国, 无疑是一项具有现实政治意义的理论 工程 , 既有助于提升 中国马 克思 主义 阐释全球化的理论效力 , 也 有助 于更好地指导共产主义事业在全球 化时代 的进 一步发展 。 西方马克 思主 义的哲学理论
力 ,也有 助于更 好地指导共产主义事业在 全球 化时代的进一 步
发展 。
作用 。可 以毫不客气地指出,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 学在 当代 中国的
现状是无法 承担起这 种作 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当代 中国能 否承担起这种作 用 ,关键 在于它究竟 以什么样 的内容与形象 出 现在 中国的理论 舞台上。如果在 当代 中国被称作是 马克思 主义 哲学 的东西确实是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的“ 真精 神” , 如果 马克思 主 义哲学在 当代 中国无论是对现实世 界 、对其他思潮 以及对 自身, 都能抱一种正确 的态 度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当代 中国就 能 完全承担起这种作用 。 而要 做到这一 点 , 西方马克思主义 则大有 作为,研究西方马克思 主义哲学理 论的意义也正 首先 体现在这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学说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30决策探索2019.2下党建研究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学说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文/郭文艳马克思认为人类终将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的联合,并通过联合友爱共存,共同繁荣,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 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指引着广大劳动者挣脱枷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一、全人类解放与无产阶级解放的关系人类在掌握劳动这一技能后正式与动物区分开来。
在一系列社会实践中,人类不仅在不断地征服自然,更是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历史,这才有了辉煌的中华文化、神秘的玛雅文化等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
在最初的原始阶段,人类无拘无束,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阶级划分,开始受到物的约束,这与人类的本质南辕北辙。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的异化达到顶峰,资本更是成为了人类的主宰,人类迫切需要被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人类的解放指明了道路,创建了解放全人类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下,不仅研究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而且从中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前进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与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消亡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胜利。
全人类解放与无产阶级解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
无产阶级解放自身是要从资产阶级的奴役中挣脱出来,为改变自身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必然要消除一切剥削制度,消除阶级。
无产阶级的解放内在地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无产阶级解放要求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任何形式的剥削和压迫。
“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各种变形和后果罢了”,所以当无产阶级获得彻底的胜利,人类社会将不再有任何形式的奴役,全人类也就解放了。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叙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借鉴国外的指导思想与中国的情相结合之后定制的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计划。
这个计划的执行与国内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国内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载体。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下,围绕着民生的发展形成了一套中国特有的社会特色主义思想。
现如今,在国家的推动下如何将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继续融入中国的各方面的发展又是一个重点的话题。
在国家的改革开放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以后的今天,之前的思想主义是否还能够适应当代的需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应在提升话语吸引力、系统阐释核心范畴、聚焦中国实践难题、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在古代开始就已经出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尤其是在百家文化的各自影响之下才会形成中国这样广厚的神韵。
在中国当代的思想建设中,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发展的重要基石,从国家建立之初一直到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一直围绕在我们的发展道路之中,作为重要的精神文明与政治理论在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之中体现甚远。
那么在发展的今天,作为新时代背景之下的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一下,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还会发生哪些改变?完成好这一任务的重要前提,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要有足够自信。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的不是毫无事实依据的空口乱说,而是要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中真正的找到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我国哪些领域依旧在悄悄的改变着。
作为一种精神的文化传播出来,带给我们的不只有知识的力量还有精神上的富足。
“当代”应如何断定从实际论当代想要了解当代的马克思都有哪些内容,针对当代的文化知识体系而说,这是一个空泛的大标题。
我们在研究这个内容的时候就应该从简单的方面入手,例如,当代这一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在深入研究的时候却会发现,每一个学者对此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45作者简介:刘禹廷(1994— ),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名词,作出明确阐释,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
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首先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传统文化,鉴别筛选出对我们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宏伟蓝图有益的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挥其作为亿万中华儿女强大精神支柱、动力支撑和力量之源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大国,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如果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就不会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层契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马克思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同样肯定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例如,中国早期的“五行说”,荀子曾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宋代张载的“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本体论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思想是吻合的。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中国传统的辩证观念中都有所体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当代的启示
二 、准 确 把 握 马 克 思 主 义基 本原 理 内涵 想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 大学 中发挥 出应有 的价值 , 教师就应该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 马克思 主义基本 原理 的 内涵 , 只有大学生 对原理的基本 内涵进行 了更 加准确 的把 握 ,才能 够在原理 的带动下 ,提 升学生 的思 想境 界 ,实 现 马克 思 主义 基本原 理的有效教学 。 (一 )整体性 。整体性是 马 克思 主义 基本 原 理 的一个 重 要 特 点 之 一 。 因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比较 严 谨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整 体 性就会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 了马 克思主 义基本 原理 的整体性 。 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既完备又严谨 ,能够让 大学 生在完 整 的 世界下发展 和进 步。因此 ,整体 性是 大学生 在进行 马克思 主 义基本原理 概论学 习 中应该 重点 把握 的 一个 重要 内容。原 理 的整体性 是应该 以完整 的世 界观 为基础 和前 提的 。因此 , 大学 生在学习马克 思主 义基本 原 理的过 程 中应该 把 握基 本 原理 的三个 部分 J。能 够保证 这 三个部 分在 相互 关 联 的情 况下 ,对大学生 的客观世 界 发展认 识 、人 的 发展认 知 和人 类 社会发 展认 知都进行规律性 的研究 和分析。 (二)独特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 独 特 性 。同 时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也 成 为 了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核心和精髓 。因此 ,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具有 独特性 。另外 , 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与其他课 程相 区别 的 重要标志。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能够准确把握 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关特征 ,才能够为更好 地引领 自身发展奠定 基础和前提。因此 ,独特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涵 。 (三 )革命性 。在政 治立场 上 就能够 清 晰地 体现 出马 克 思 主义的革命性 。该 原理 的革 命性 就是 指 以最 广 大人 民的 根 本利益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 ,能够更 加鲜 明地 阐释 出马克 思 主义基 本原理的革命立场 。 (四 )实践 性。马克 思主义体现 出一 定 的实 践性 ,并携带 唯 物 主 义 理 论 。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的 理 论 成 果 即 为 毛 泽 东 思 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 表”重要思 想 、科 学发展观 和 中国 梦。我 国在马克思主 义基本理 论 的指 导下 ,形成 了正 确 的发 展思路 。同时 ,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 也充 分地展 现 了 中国革 命 和现代建设 的实践性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文化”定义探析
This article from the Marx text and related theories,the Marx culture thought includes seven aspects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mainly on the study of Marx philosophy of culture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Status were analyzed;the second part to the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as a research culture question methodology,description of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culture generation and forms;from the third part of the Marx culture view nature shows the essence of culture is the essence of the subject;the fourth part to practice and dialectics弱the kernel.Marx culture view of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the fifth part of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by Marx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7期来。
”①马克思、恩格斯在肯定俄国走新式道路的可能性时,主张以俄国革命促进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反过来支持和促进俄国革命,就能使俄国同西方一起走向社会主义胜利。
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特别强调:“当西欧各国人民的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和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之后,那些刚刚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公有制的残余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但这方面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目前还是资本主义的西方作出榜样和积极支持。
只有当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故乡和在它兴盛的国家里被克服的时候,只有当落后国家从这个榜样上看到‘这是怎么回事’,看到怎样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些落后的国家才能开始这种缩短的发展过程。
”②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俄国农村公社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起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然后通过高级社会形态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嫁接到低级社会形态,才能牵引拉动前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西方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形势逐渐由高潮走入低潮,“造反”的地火却在那些经济落后、社会矛盾尖锐的地方升腾。
列宁于是把世界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东方人民的革命斗争之上。
首先,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有关报告中指出,在东方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无产阶级领导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后,能够及时地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并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后过渡到社会主义。
列宁在《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中进一步强调:“我们将立刻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我们主张不断革命。
我们决不半途而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作者:文吉昌来源:《学理论·下》2023年第05期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两种理论体系相结合,既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能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工业文明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生产力的完美融合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两種理论体系相结合的重大历史意义,突出表现于以两种文化形式为代表,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发展与交流互鉴,通过思想体系的结合形成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互鉴;共同价值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5-0008-0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1]理解这两种思想体系相结合的理论逻辑和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成为现阶段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塑形与价值认同中国古人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实践深刻影响并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而精神交往等实践活动则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延续与对外传播。
在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各氏族、部落、族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原始生产活动,这一阶段,“中国”“中华”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多数代表汉人和汉民族的概念就是“诸夏”“华夏”等。
“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2]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以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清代朴学为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逐渐彰显出民族特色和中国智慧,并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阴阳平衡”“仁义礼智信”等文化术语。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当代阐释与应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当代阐释与应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现代意义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经典著作。
经过长期发展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阐释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当代阐释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理论阐释1. 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最核心的思想之一是人的解放。
在当代社会,人们的解放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深入理解马克思的著作,我们可以认识到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有活力的社会。
2.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阶级斗争是一个核心概念。
在当代社会中,尽管阶级的形式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阶级斗争依然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的实质和内涵,有助于指导我们正确处理当代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3. 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于生产方式的分析和讨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组织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生产方式对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趋势。
二、实践应用1.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论基础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2. 加强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于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具有重要的论述。
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党的理论,加强党的建设和党员队伍的素质提升,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3.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具有丰富的理论阐述。
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经济学理论,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参考。
中国化阐释与现代性建构——略论朱立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新探索
第40卷第3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40,N o .32024年5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M a y 2024ʌ收稿日期ɔ2024G01G22ʌ作者简介ɔ刘阳军(1984-),男,贵州铜仁人,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㊁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国化阐释与现代性建构略论朱立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新探索刘阳军(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㊀550025)ʌ摘要ɔ朱立元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创新探索,是其立足中国和世界现代语境而展开的一种文论现代性建构.这一探索可概括为两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研究.其不仅坚定主张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要贯通生产到消费㊁创造到接受之完整过程,系统总结和反思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成就和经验等,同时还突出了古今中外交流互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艺现实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从而也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乃是当代中国文艺学创新建构之根本途径.ʌ关键词ɔ朱立元;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阐释;现代性建构ʌ中图分类号ɔI 0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24)03G0012G05C h i n e s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a n dM o d e r n i t y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nZ h uL i y u a n s I n n o v a t i v eE x p l o r a t i o n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T h e o r yL I U Y a n g Gju n (S c h o o l o f 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G u i z h o u M i n z uU n i v e r s i t y ,G u i y a n g 55002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Z h uL i y u a n s i n n o v a t i v e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i s a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m o d e r n i t yi n l i t e r Ga r y t h e o r y b a s e d o n t h em o d e r n c o n t e x t o f C h i n a a n d t h ew o r l d .T h i s e x pl o r a t i o n c a nb e s u mm a r i z e d i n t o t w o p o i n t s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s y s t e ma n d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S i n i c i z a t i o n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n d a r Gt i s t i c t h e o r y .I t n o t o n l y f i r m l y a d v o c a t e s t h a t t h e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s y s t e ms h o u l db e i n t e g r a t e d i n t o t h e c o m p l e t e p r o c e s s f r o m p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o n s u m p t i o n ,c r e a t i o n t o a c c e p t a n c e ,a n d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su mm a r i z e s a n d r e f l e c t s o n t h e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a n d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t h e S i n i c i z a t i o n 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b u t a l s oh i g h l i g h t s t h e h i s t o r i Gc a l a n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l o g i c o f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w i t hC h i n e s e s o c i a l r e a l i t y ,l i t e r a r y r e a l Gi t y ,a n de x c e l l e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a sw e l l a s t h ee x c h a n g ea n d m u t u a l l e a r n i n g b e t w e e na n c i e n t a n d m o d e r n C h i n a a n d f o r e i g n c o u n t r i e s ,i na d d i t i o n ,i th i g h l i g h t s t h a t t h eS i n i c i z a t i o no f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i s t h e f u n d a m e n t a lw a y t o i n n o v a t i v e l y c o n s t r u c t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K e y wo r d s :Z h uL i y u a n ;M a r x i s t l i t e r a r y a n da r t i s t i c t h e o r y ;C h i n e s e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m o d e r n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㊀㊀作为当代中国文艺学和美学领域的著名理论家,朱立元先生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展开了创新探索,而且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立场和研究方式加以持守和阐扬.这一探索所涉问题根本而复杂,所获成果深刻而丰硕,可以说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核心领域取得重要推进和突破的现代性探索.鉴于此,为突出其文艺理论现代性建构成就和意义,笔者的写作思路确定为以凸显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领域所获新阐发和新进展为重心,并尝试对此进行总体评价.一㊁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立足中国和世界现代语境,朱先生积极探索以«巴黎手稿»哲学革命和美学革命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思考与探索 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建构»(以下简称«思考与探索»)和«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以下简称«求解»)当最具代表性.当然,实际上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索,都可视为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构整体之具体化尝试.这一建构,已初步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状况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学创新这一历史和理论特征.不妨先看«求解».«求解»指出,«巴黎手稿»初步形成的唯物史观及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革命»尤为关注 实践唯物主义之存在论意义[1] 决定性地标示哲学革命和美学革命之开启,由此标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之哲学基础和历史-实践定向.在此基础上,«求解»第三编开篇即判定: «手稿»首次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它指出,艺术㊁宗教㊁法㊁道德㊁科学等, 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 ,即认为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受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制约.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全面开展了艺术生产理论.按照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完全可以推想㊁设计㊁构建起以艺术生产论为主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理论框架. [2]这一概括性阐发,道出了«巴黎手稿»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构建中的奠基性位置,切中了以艺术生产论为标识范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之构成性本质特征.之所以要以艺术生产论为主干而施展创新建构,«求解»给出的解释即是,基于唯物史观基础,艺术生产论相较于艺术反映论更为根本且包容后者,但又相互协和与统一.«理解与对话»则明示了这一解释的奥秘:马克思 艺术生产论 具有 根本性 原生性 以及 框架性 [3].与此同时,«求解»新版增补 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 ,乃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之唯物史观基础的人学揭示和阐释.其要义在于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互相确证㊁内在交融㊁统一整体,即强调人的发展演进与社会形态发展演进㊁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规律应是总体同步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尺度即是衡量社会形态先进性㊁科学性的尺度[4].«理论的历险»尝试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入手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人学基础[5],可视为对 唯物史观与以人为本 的建构性巩固.至此,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唯物史观基础㊁艺术生产论主干等基础构件,被揭示或提示出来.相较«求解»,«思考与探索»则专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但两者实可统筹起来互读.«思考与探索»涉及如下重要议题:首先是对象和范畴体系.该书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象在于艺术存在方式,即 艺术生产ң艺术作品ң艺术消费的运动过程 [6].该书明示了范畴系统建构的总体性原则:一则以马克思艺术即精神生产观点㊁艺术生产受制于物质生产观点为基准,把物质生产范畴确定为其始原点,由此衍生艺术发生学㊁艺术意识形态学等;另则,范畴具有历史性和工具性,应建构切合艺术生产到艺术消费过程之审美特质的范畴系统,同时强化兼容和嫁接中国社会文化,尤其是中国文艺和审美精神传统之本质重要性,也即范畴系统建构应 自觉地朝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向努力 [6]28.其次是哲学基础.该书判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哲学基础为列宁所言 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即把完整的㊁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唯物史观作为基础.进而,该书推定唯物史观要通过 实践唯物主义 所确定的实践范畴为过渡中介和逻辑起点,由此沟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艺学美学,从而确立 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㊁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这一对概念 为叙述起点并引出作为社会/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范畴,并由此勾勒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框架[6]44~46.其中 以实践为核心的存在论(本体论) 还被确认为当代文艺学之哲学基础[7].再次是方法论.其方法论指向实践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根本原则,即坚守方法论的历史性㊁实践性㊁辩证性㊁开放性以及包容性等 文艺学美学是具有 革命意义 的 历史科学 [8].由此,朱先生既主张由社会存在和物质生产方式来探究文艺和美学产生㊁变迁的根源和根因,倡导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相结合之 最高标准 ,同时也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而强调矛盾统一观点㊁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㊁逻辑与历史统一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哲学层次与非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统一等,以揭示和阐释艺术作为 实践-精神 的掌握世界之方式,以及艺术生产到艺术消费过程等.由此,哪怕科学主义和其他人文主义之方法,只要通过哲学中介㊁美学中介等转换㊁吸收及提升,均可引入这一方法论体系[6]127~129.关于现代化和民族化问题.«思考与探索»判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构建应 走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之路 或 既有现代精神又富民族特色 之途,其理论形态和模式也应多样多元.而这一构建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传统之科学整理和阐释,也包括其运用化㊁中国化以及对其他学说转换和吸收的理论经验㊁实践经验总结和升华.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民族化具体路径问题,朱先生指出: 应当从文化体系和类型上,从哲学和美学思维方式的较深层次上,寻求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民族化的途径,找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交融㊁契合点 而达于整体的㊁深层的熔合. [6]50在哲学思维方式层面,强调寻求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基础上文艺理论间的融通点和接合部㊁化合点.在这里, 以人为本的整体思维方式 两端中和的思维方式 流动圆合的思维方式 直觉妙悟的思维方式 等,就与辩证唯物主义总体相通㊁异质相合.«理解与对话»重申了哲学思维层次上民族化融通之根基意义[3]146~165.在基本思路和观念层面,强调在政治中介说㊁文艺本质观㊁文艺功用观㊁文艺批评观等关键方面,中国文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存在相近㊁相合之处.譬如根本思路上, 文随世移 论㊁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决定论[6]68等,与马克思主义艺术即精神生产和社会生产观点㊁总体精神文化环境决定论以及文艺能动反作用论等,就存在相合之处.«美的感悟»也强调基本观念上的民族化契合和链接[9].这意味着, 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总结㊁提高㊁改造中国传统文论,另一方面又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中国式的思路和观念得到表达和充实㊁丰富 [6]63.在概念范畴系统层面,其途径和原则在于,通过替代和补充方式而吸收和改造富于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艺学美学范畴概念以充实和扩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范畴系统,批判借鉴两端中和思维方式以建构辩证对立范畴,力求实现两大异质范畴群有机融合㊁高度统一.由此,所谓民族化建构无疑凸显了中国精神㊁风格和气派,亦显示其现代化㊁世界化逻辑,因为这实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与中国文艺学现代化㊁世界化双向进程.关于文艺本体论问题.«思考与探索»揭示了作为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最基本研究对象和课题的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关系课题的本体论意义:一是艺术消费乃是艺术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其内在动力机制和不可分割之一部分;二是艺术消费乃是艺术产品获得现实生命和现实存在之内在根据 消费者与作品之关系变成了内在关系;三是艺术生产对艺术消费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它 为消费提供材料㊁对象 给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㊁消费的性质,使得消费得以完成 ,并生产出艺术消费主体即 为材料提供需要 [6]314~320.该书进而判定,文学不仅是创作㊁作品㊁接受之间动态流程,也是 生产和消费的社会交流过程 [6]305.这是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相互媒介㊁相互依存㊁相互作用和创造的动态辩证过程,不过文学作为社会存在方式,需要凭借商品交换中介而生成这一过程.由此,就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之本体论基础.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以下简称«中国化研究»)关于文艺学体系的构想作此小结: 从人的自由㊁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以文学活动为文艺学的研究中心,把文学活动纳为人类整个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从实践存在论㊁价值论(而不仅仅是认识论)的角度来反思文学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并且将整个文学活动视为一个从生产到消费㊁从创造到接受的完整流程. [10]二、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研究朱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状况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另一个理论实践,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程㊁成就和经验的总结㊁反思和阐释.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建构的回顾和检视,也是对中国文艺学现代性㊁世界性探索之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揭橥和确证.由朱先生主编或领衔统筹完成的集体性成果«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㊁«中国化研究»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以下简称«美学研究»),虽非专著,但由于贯彻和落实了其架构思路和基本主张等,因而可作为代表性例证来说明这一实践.«报告»前言指出: 百年的历程是中国文艺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借鉴㊁改造㊁吸收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并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历程,也是不断汲取㊁融合中国古代文论理论资源并对之现代转换的历程,更是伴随着民族命运的沉浮而艰难探索㊁曲折前进的历程 可以说,我国现代文艺学从诞生㊁萌芽㊁生长到逐渐形成新传统并在新时期以来走向成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 [11]基于这一判断,«报告»被其纳入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 课题框架加以规划和统筹.由此,«报告»特别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中国化形态研究(如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和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接受和影响研究等提炼㊁概括及评价[11]152~204.在总结和反思中,«报告»启示我们:这些成绩既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艺学创新成果.与此相比,«中国化研究»则作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系统刻画㊁总结和反思.«中国化研究»开宗明义判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历史㊁现实和文化语境中对译㊁实践㊁沟通㊁再阐释和再创造的开放性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化艺术实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对文艺创作㊁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研究实现普遍指导的过程. [10]1由此,该书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科学命题应当且必须置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总过程和总系统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㊁建设㊁改革之实践结合以及中国现代化事业由理想追求步向实施和实现之过程 中加以考察,同时把它与具有现代性㊁人文性文艺学创新体系之一体化本质凸显出来,并确立由文化传播角度辩证地㊁总体地考察和检视这一历史命题及成就和经验的进路.在此构架下,该书取得了如下新斩获:首先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并宏阔地判定这是既充斥偏离㊁错位㊁曲折㊁ 停滞与异化 ,同时又总体上保持积极探索和建构之定向的历程.更为重要的是,该书还极富引领性地提出有待拓展和深化的四大课题,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问题研究㊁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学关系研究㊁社会主义文学特征和规律研究以及中国当下文艺问题的应答能力研究[10]140~143.第二,认为古代文学和文论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民族化运用,聚焦唯物论文学观㊁社会历史批评和历史文化批评两种范式等.尤其是,该书反思性地判定,伴随着时代主题由革命转向建设㊁改革㊁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和发展应当且必须由 化中国 转向 中国化 ,由 政治显形态 转向 文化隐形态 [10]226~227.再次,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于当代审美意识形态论㊁文学功能和价值等的回答和阐释,其要义在于:一是审美意识形态论乃是应对文艺意识形态化危机和扬弃中西文艺意识形态论和审美论之传统的理论创造,也是马克思艺术本质论和艺术意识形态论中国化产物.二是反思和超克人文精神失落状况而倡导具有人文精神和现实精神的 新理性精神 文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人学的本土化发挥也是中国人文精神传统的当代性转换.三是全球化语境下文艺学体系构建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范导,立足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状况,古今中外互动融通㊁交流互鉴,中国性㊁现代性及世界性多维㊁多元兼容共生[10]318.该书还断言:信息化㊁消费化时代审美文化和艺术产业新现实㊁新需要,召唤和催生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和艺术生产力理论新一轮本土化㊁民族化,以不断获得中国的现实性和历史性 以作为生产力的艺术和美学为文艺建设之现实基点和文艺学研究逻辑起点,以扩展审美日常生活化㊁塑造时代性话语系统等,此乃 中国化 题中之义[10]387.此外,该书从 理想㊁完全艺术人类学 判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话语中国化 体现为 地方性知识论 社会文化存在形式真理性显现论 等,其关键在于构筑中国问题㊁话语㊁理论,以及 真理指向和普遍性真理意味 [10]428~429.总体看,«中国化研究»意味着,如此中国化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百年中国社会文化需要㊁中国文论传统和人文传统现代转换相结合的跨文明创造.«美学研究»聚焦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发展状况总结和反思.就文艺学而言,该书新创获体现在:一是宏阔地指出,邓小平以文艺政策论为核心的文艺观㊁江泽民以文艺民族性特征论为核心的文艺观和胡锦涛以文艺与社会发展科学关系论为核心的文艺观及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中国化之当代三阶段标志成果,奠定了这一中国化进程之方向㊁底色和格局,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新发展[12].二是判定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发展兼具 全局性和统领性 ,对整个当代文论建设和创新具有 基础和指导的作用 ,即当代文论发展进程乃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逐步拓展和深化过程[12]337,340.由此,该书判断以审美意识形态论㊁ 三个传统 论㊁文学-文化论㊁文学-阐释论为核心的文艺学观念创新,以古今中西交流互鉴㊁跨学科交叉综合为核心的文艺学方法变革等突破性成就之取得,根因在于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理论的历险»不仅确认了这一点,而且把这一中国化视为文艺学创新建构根本之途[5]3~27.三是认为关于文艺与现实㊁人文性与人民性㊁民族性与世界性㊁审美属性与批评标准等马克思主义文论核心问题的当代探讨,最关本质地凸显和强化了唯物史观和以人为本,历史㊁人民㊁艺术㊁美学 四结合 标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美学精神等根本重要性.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人文性与人民性之显性历史和理论逻辑始终贯穿这一中国化当代进程.«美学研究»判定关于文艺人文性的讨论之实质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时代化,包括基于中国式现代化㊁改革开放语境而对马克思人道主义㊁共同美㊁ 劳动创造美 及 自然的人化 等命题施行跨文化阐释和本土化运用,由此不断彰显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的人学基础.«略论人㊁人性和以人为本»也力证了这一判断[13].而作为关乎文艺性质㊁方向㊁使命及范式的人民性,乃社会主义文艺或 人民的文艺 之本质属性,而且文艺与人民构成相互的㊁内在的本质性需要,强调把人民性与娱乐性㊁审美性㊁现代性㊁爱㊁文化传承㊁文明交流互鉴㊁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结合起来,并判断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新方向㊁新契机和新高度[12]388,391业已昭示出来.这无疑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大众化及人类性之维度.另外,朱先生参与的另一集体性著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14],对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亦可构成一种有益补充和参照.三㊁一个总体性评价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何以㊁如何是革命的,何以㊁如何扬弃和超越其它文艺学的?又何以㊁如何是世界的同时又是中国的,何以㊁如何历史地因应和统摄中国的与世界的?又是何以㊁如何 化中国 和 中国化 的?又是何以㊁如何应当而且必须予以坚守和发展的?总体看,朱先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创新探索,如下几点尤为值得重视:一是以«巴黎手稿»为核心的经典阐释,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革命奥秘 唯物史观及 实践唯物主义 ;二是创造性建构以唯物史观为基础㊁以艺术生产论和艺术消费论为核心标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历程及成就状况,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社会生活和文艺现实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四是基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发展状况,突出了由中国化㊁时代化到大众化,民族性与世界性㊁人文性与人民性相融合的发展取向.这一探索是文论现代性和世界性双重建构.具体而言:一是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方式阐释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及其中国化,此乃这一探索的根本;二是始终立足当代中国㊁面向现代世界,以文艺㊁审美自身规律及问题为中心,走古今中外交流互鉴之探索道路;三是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实际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本质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四是倡扬和践行跨时代㊁跨文明㊁跨学科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五是这一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中国相互介入和据有意义上,既是现代性总结和集成也是世界性据有和构成.与此同时,还有两点须引起注意:其始终坚持反思对话㊁守正创新,注重时代问题㊁理论阐释㊁历史总结和思想创造相统一;还引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历史化课题.ʌ参考文献ɔ[1]朱立元.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革命[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69G187.[2]朱立元.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300.[3]朱立元.理解与对话[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7G203.[4]朱立元.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280.[5]朱立元.理论的历险[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28G53,63G81.[6]朱立元.思考与探索 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建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18.[7]朱立元.对于当前文艺学建设的几点想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5G7.[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7.[9]朱立元.美的感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1G79.[10]朱立元,王振复,汪涌豪,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4.[11]朱立元.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和批评发展概况的调查报告[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1G2.[12]朱立元,刘旭光,张弓,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G3.[13]朱立元.略论人㊁人性和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人学基础初探[J].东方丛刊,2006(4):132G147.[14]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348G529.[责任编辑:王作华]。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摘要:马克思主义作为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思想文化理论,被中国共产党人所运用,成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指导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其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是与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
而如今,中国正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使马克思主义能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本文就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20世纪初,努力寻找救国之路的仁人志士欲挽救民族的危亡,在纷繁庞杂的众多思想和方案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
而后,在后来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更加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之后,要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势必存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因此,现阶段,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传入中国的外来文化中的一种,其能够最终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结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中国社会的需要。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诚如前文所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列强的入侵,使得原本就千疮百孔的中国社会更加变得水深火热。
中国的一些先进分子和仁人志士,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后来的实践证明,无论是农民阶级的暴力革命还是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都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状。
只有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被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所运用的时候,中国的社会才出现了黎明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使其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是一种客观上的必然,是本土文化在危机状态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挑战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挑战?相关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 世纪中叶,一个半世纪以来,无论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还是共产主义运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社会主义国家纷纷通过全面改革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而苏东悲剧的发生加剧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这一切都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新的时代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答的新问题,能否回答这些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功能的挑战和检验。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在于指导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对指导实践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首先,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各种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
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具有从宏观角度观察、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问题的世界眼光,紧跟时代进步潮流,认真对待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斗争带来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提出了一系列须从理论高度予以回答和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江泽民曾经指出:“现在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还相当不少,党内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不符合甚至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问题也相当不少。
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少。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展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有待进一步迈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有待进一步扩大,所有这些,无不需要在更深内涵和更高层面上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而任何一项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都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的创新为其提供有力的方向性的指导和强大的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当代价值
第24卷第4期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Vol.24 No.4 2017 年 8 月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ug.2017文章编号:l〇〇9-2269(2017) 04-0112-0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当代价值黄文娟(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坚持马 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来源、主要观 点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当代文化的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应当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观。
关键词: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价值中图分类号:A81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
我们要严格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要求,认真学习马克 思文化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切实运用到解 决中国在发展现代化文化的实际问题上来[1]。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实践过程中而产生的。
人类在不断发 展的过程和实践中丰富了文化,让文化以多种多样 的形式存在,所以说人是文化的载体。
广义文化是 把文化理解为人化,就是除物化自然以外的均为文 化;狭义文化是指观念形态存在的社会意识形式。
文化观就是对于文化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马克思 主义文化观是在文化性质、文化的地位、文化的作 用等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来源于人类社会的,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 的青年博士论文阶段,那时深受黑格尔的影响,那 时候的文化观是自我意识的文化观,为以后的唯物 主义文化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之后就是担任 《莱茵报》主编开始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文化观思文献标志码:A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发展【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发展。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入手,分析了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融合和发展。
接着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的理论指导,以及中国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最后总结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并将继续推动中国的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其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现代化、互动发展、传播、理论指导、历史文化融合、理论创新、共同进步、坚实理论基础、必然选择、推动发展。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发展概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融合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和对现代中国社会的深刻洞察之中。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
与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问题,促使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促进了双方的共同进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种互动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将继续推动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将继续激发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中国成为世界上一个更加繁荣和进步的国家。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最早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衰弱、民族危机深重。
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并学习马克思主义,寻找拯救中国的出路。
在这一时期,一些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在中国传播和倡导马克思主义理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正式走向中国革命实践的前沿。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阐释与现实意义
2024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对于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当代阐释,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继承者在实践中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经由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为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阐释社会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现代性”来体现的。
“现代性”这一词语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因素都可以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代性研究范畴。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科技革命。
在当今世界,科技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涌现,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科技革命的关系备受关注。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即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
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科技革命的推进必须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阶级分析。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但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加深了社会的不平等。
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化进程中贫富分化和阶级差距的扩大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其他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同样重要。
因此,马克思主义呼吁全球各国的劳动者团结起来,共同抵制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推动全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作者:孙美玲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7年第06期【提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期,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当代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当代启示新时期,全面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概念、特性、作用、价值目标等思想内容,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以往的旧的文化史,与纯粹的精神文化进行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文化理论。
1.文化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黑格尔等人把文化仅仅局限在纯粹的精神、理性世界之内,将文化从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拉回到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之中。
康德论述了文化与自然的对立,认为文化是区别人与自然的根本属性,“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那里,产生一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的目的能力,从而也就是产生一种使一个存在者自由地抉择其目的之能力的就是文化。
”就黑格尔而言,他认为,文化就是一种思想形式。
他把作为思想形式的文化纳入到绝对精神之中,认为文化的发展就是绝对精神在不同运动发展阶段的外在显现。
虽然康德、黑格尔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与自然、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作了一定的区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从根本上来看,他们并没有超出唯心史观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性,而是以理性主义为原则,颠倒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将文化看作是人的本质,认为绝对精神是文化发展运动的根源。
因此,可以说德国古典哲学并没有找到文化产生的真正根源,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通过对以往旧的文化史扬弃,特别是对德国古典哲学文化理论的扬弃,形成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唯心史观的文化理论划清了界限。
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并没有对文化概念做精确定义,甚至很少提及文化一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发布时间:2022-08-24T02:12:01.74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7期作者:吴巧怡[导读]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无数次探索,救亡图存,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均未取得成功,中国前途和命运扑朔迷离。
恰逢此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党校(管理培训中心)四川省成都市 611830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为主题,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对整个世界文明交流、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指导价值。
本文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指明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交融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和重要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一、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是历史的选择1.1中国近代社会实践的迫切需求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无数次探索,救亡图存,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均未取得成功,中国前途和命运扑朔迷离。
恰逢此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最早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者有陈独秀、李大钊、李达、李汉俊等。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饱受苦难的中国人带来了曙光,不仅在思想上坚定了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更在行动上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展开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都以绝对优势胜出。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率领中国逐渐走出迷茫时期,这才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的阶段性胜利。
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用于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革命实践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这是用中国思维方式理解并运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摘要]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提出来,并且对其进行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直接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发展,特别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决定其他一切因素的根本力量。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恩格斯也曾说过,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代阐释
一、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是中国发展的根本性纲领。
现今,文化的发展是一国发展的重要指标,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
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样一个文化现状:中国文化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文化发展还处于探索时期,面对外来文化的侵入,很容易遭受其影响。
一方面对自身缺乏科学、清晰的认识,一方面不断遭受其他文化发展吞噬,中国文化发展步履维艰。
这就需要中国文化发展急需正义的天平,秤出外来文化对中国发展有益的,有助于其健康发展的,同时排除那些对中国文化发展有损害的,不利于其健康发展的外来文化。
基于此,马克思主义被推上风口浪尖,它是生命力长青的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有助于中国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在中国引进其他文化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鉴别出哪些是对中国发展有益的文化,哪些无益反而有损的,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
当然,引进外来不能仅仅是拿来主义,或者将其拿堆积在一起,犹如守财奴一样,将其全部收入仓库就一切搞定。
这样简单的叠加也不可取的。
既然有了各种财富,我们就需要将其进行科学的分类。
将姿态万千的财富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才能充分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力量。
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历史观是永远不会过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越发展旺盛。
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的指导作用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不能脱离广大人民的实践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脱离人民群众,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马克思主义应该是群众化的,民主化的,应该在实践中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同时在实践中应该占据主要的指导作用。
二、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国文化的发展都与本国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历史更替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是孕育文化的土壤。
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其而自由发展,同时也不会仅仅只受到其中一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文化的发展必定不是单一,而是极具复杂性。
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大观洋洋洒洒,中国传统文化必定是多样性的,及其复杂的。
因此,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全部照盘吸收。
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对待中国文化。
文化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文化的产生必定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
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将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吸收过来,古为今用,不能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排斥在现在文化发展之外。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
当然,这个发展并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发展,中国走向世界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很重要一部分还包括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发展的土壤,成为的中国发展的理论指导思想,其重要前提是正确解决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国人道德方面有不可撼动的指导意义,更重要的从某个方面来说它还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标准。
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正确地为传统文化,正确的解读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畅行无阻。
三、如何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国自明朝中期以来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到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尝到了闭关锁国的苦果山河破碎,国土沦陷,广大人民遭到帝国主义毫无人性的蹂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事实,闭关锁国是不行,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现今,中国义无反顾的走向世界,面对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文化的发展也不能独善其身。
面对如潮水般涌入的外来文化,中国应该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将其化为已有,为中国文化的发展锦上添花。
外来文化相对来说更多的指的是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做出了
重大的贡献,其放到中国我们不能单纯的判定他们是糟粕抑或精华。
要看的是适不适合中国发展的问题,我们应该将他们吸收进来的问题,全盘的否定或者崇洋媚外谄媚式的肯定都不可取。
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的观点,放在具体的情境中考察外来文化,在实践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吸收外来文化。
譬如,早在中国唐代就有外来文化的传入。
在唐朝,佛教广泛传入中国,中国以其强大的文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转化为中国独有的佛教文化,发展出一套适合本国人民的佛教文化,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而在八九世纪,印度佛教已经日落西山,大不如从前了。
将外来文化化为已有,早在唐朝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进入中国的外来文化中,我们必须加以分类,分析综合利用。
譬如有些是可以拿来就用的,这些占据着较小的比例,但是绝大多数是不能拿来就用的,如思想、学说等。
这些之所以不能拿来就用,究根到底还是文化环境和思想意识的巨大差异。
因此,要想充分合理利用好某些优秀的外来文化,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实际环境。
同时注意在引进和吸收的实际过程总结经验,不断发展、补充完善。
如果不如此,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可能会适得其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害无益。
中国文化历经五千年风雨的洗礼,在风雨飘摇中延续至今,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同时也具备强大的包容能力。
一些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能够不会拒人与千里之外。
但是,须注意的是,只有当把其他文化改造成中国文化本身的一部分时,其他文化才能更好的走进传统文化这个大家庭。
自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门户之后,西方先进的思想也随之涌入,但是却显得格格不入,难以被国人接受。
这不得不引起深思:生搬硬套是绝对不行的。
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西方怎样先进或者行之有效的思想、学说、理论等,都需走上与中国化的道路,才能在中国获得新生,取得长足的发展。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应该讲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人民固有的文化观、马克思主义特色中国化、民主化、时代化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中国特色文化建设深层次、全方位、多视角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是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
文化是当时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状态的反应。
因此,在发展中国文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不能仅仅专注于文化的发展而忽略了其他。
我们在发展文化的过程,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特有的发展道路,文化的发展必须具备强大的引导能力,凝聚力、向心力、感染力。
我国现代的经济的发展为文化发展孕育了肥沃的土壤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文化的发展提供极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支持,同时经济制度敢于探索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如果抛开中国经济的环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政治上来说一方面要有力的对抗西方政治的攻击,另一方面要团结其全体国人,统一思想认识。
这主要依靠民主的实行,使公共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五、结语
中国是不断发展的中国,包括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政治体系的成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积淀,和历史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国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也只有与中国实际情况融合起来才能具备实际有效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主义是全人类文化的成果,不能脱离全人类而独立于世。
与此相同,马克思主义中国话必须依靠中国独有思想文化环境。
脱离当前的文化环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是一纸空谈,没有实际的意义。
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互动中形成的中国新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