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 H S -酶
2 CO ~ P
2(2H ) OH
CH 2
HC S 酶
2 -磷 酸 烯 醇 式 丙 酮 酸
11
2 CH O H
2H 2O
Mg 2+ COO H
2 CH O P
CH 2 O H

2 -磷 酸 甘 油 酸
COO H 2 CH O H

O ⑧
C O~ P 2 CH O H
CH 2 O P 2H 3PO 4
α2γ2
胎儿期Hb主要成分 中、重型β海洋性贫血
HbA2
α2δ2
HbH
β4
Hb Bart γ4
轻型β海洋性贫血
α海洋性贫血(HbH病) α海洋性贫血 (血红蛋白Bart胎儿水肿综合征)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㈡ 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
1. 免疫性因素
是抗原抗体介导的红细胞破坏。 分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
2.非免疫因素
是葡萄糖直接氧化的代谢过程。在正常情况下,
红细胞内葡萄糖只有5%~10%通过此途径而代谢。 葡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是这一过程中关键性的酶。 主要功效是使NADP+还原成NADPH。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㈠ 红细胞内在缺陷
1. 红细胞膜缺陷
骨架蛋白、锚链蛋白缺陷等。 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
COO H 2 CH O H
① nH 3PO 4 G -1 -P
COO H 1 4
CH 3 乳 酸
葡萄糖
2 C= O
CH O 2
1 6 CH 2 O H 2
15
CH 3 13 丙 酮 酸 COO H
CH 3
2
(2
H
)
CH 3 乙醇
消 化
H 2O
2 COH
CH 2 烯醇式丙酮酸
淀粉 2 NAD +
2A T P 2A D P 12
CH 2 O P 2 A T P 3 -磷 酸 甘 油 酸
2 A D P CH 2 O P 1 ,3 -二 磷 酸 甘 油 酸
红细胞从葡萄糖获得能量主要依靠这一代谢途径。
这一过程中葡萄糖通过一系列磷酸化而酵解,共10个反应。 主要生成ATP、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 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
正常红细胞代谢
网状内皮系统
循环血液
血红蛋白
分解
间接胆红素
红细胞
白蛋白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直接胆红素
胆道
尿胆原
门静脉 尿胆原(±)
粪胆素
溶血性黄疸发生机理示意图
网状内皮系统 血红蛋白
间接胆红素
COO H
2(N A D H +H +)
糖醛酸途径

G -6 -P
17
③ Mg 2+
AD P
AT P
磷酸己糖旁路
F - 6 - P AT P

Mg 2+ AD P
F -1 ,6 -2 P
CH 2 O P
C= O
⑤ CH O ⑥ CH O H
CH 2 O H 磷酸二羟基丙酮
CH 2 O P 3 -磷 酸 甘 油 醛
M g2+ 葡糖酸内
H C OH
酯水化酶
CH 2 O P 6 -磷 酸 葡 糖 酸
NA DP +
6 -磷 酸 葡 糖
酸脱氢酶
Fra Baidu bibliotek
CHO
H C OH
H C OH
② 转酮糖酶
T P P+ M g2+
CH 2 O P 赤 藓 糖 -4 -P
CH 2 O H CO
CO HO C H
H C OH H C OH H C OH
红细胞内葡萄糖代谢的两条途径之二:磷酸己糖旁路途径
COO H
CH 2 O P O
NA DP + NA DP H + H +
CH 2 O P O
OH HO
M g2+
OH
G -6 -P 脱 氢 酶
OH HO
O
OH G -6 -P
OH 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CH 2 O H
H C OH
HO
CH
H 2O
H C OH
与结合珠蛋白结合 肝脏清除
肾 血红蛋白尿 + 肾小管 含铁血黄素尿 +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血管外溶血:
• 红细胞破坏发生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 主要发生于脾脏,临床表现一般较轻。 • 有血清游离血红素轻度升高,不出现血红蛋白尿。
* 原位溶血:又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指骨髓 内的幼红细胞在释入血循环前已在骨髓内破坏, 其本质是一种血管外溶血。常见于MA、MDS。
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 红细胞酶缺陷
糖代谢酶、嘌呤及嘧啶代谢酶异常。 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3. 珠蛋白和血红素异常
肽链结构异常、肽链合成异常、血红素异常 如:异常血红蛋白病、海洋性贫血、铅中毒
附:血红蛋白的种类
类型
HbA
肽链
α2β2
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
HbF
CH 2 O P 景 天 庚 酮 糖 -7 -P
CH 2 O H CO
HO C H H C OH
CH 2 O P 木 糖 醇 -5 -P
③ 转醛糖酶

转酮糖酶
TPP+
M g2+
CHO
NA DP H + H +

CH 2 O H
CO
HC HC
O H + CO 2 OH
CH 2 O P 核 酮 糖 -5 -P
溶血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 和治疗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率增加(寿命 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 血。
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 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 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状态。
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 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才会发生贫血。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或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 ↓
红细胞寿命缩短 ↓
溶血性贫血(血管内、血管外溶血) 骨髓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㈠ 红细胞内在缺陷 ㈡ 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 详见表6-6-1
红细胞内葡萄糖代谢的两条途径之一:糖酵解途径
糖 原 (淀 粉 )
三羧酸循环 (T C A )环
物理和创伤性 人工瓣膜、微血管病性、行军性 生物因素 疟疾 化学因素 药物、毒蛇咬伤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㈢ 溶血发生的场所
血管内溶血:
• 红细胞破坏发生于血循环血管内。 • 溶血表现较明显。 • 伴有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 • 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PNH等。
血中结合珠蛋白
血中游离Hb
磷酸核糖同 分异构酶
HO C H
CHO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H C OH
CH 2 O P F -6 -P
CH 2 O P 甘 油 醛 -3 -P
H C OH CH 2 O P
核 糖 -5 -P
图 1 0 -8 磷 酸 己 糖 旁 路 ① 核 酮 糖 -5 -P 差 向 酶 ; ② 转 酮 糖 酶 ; ③ 转 醛 糖 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