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并根据每个层次的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在教育学界广泛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
一、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包括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认知层次。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根据这一理论,分层教学可以按照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来进行,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
2.维果斯基的理论:维果斯基提出了“近发展区域”这一概念,即学生通过和能力较高的同伴合作学习可以达到比自己独立学习更高的发展水平。
基于这一理论,分层教学可以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让能力较高的学生与能力较低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差异教育理论:差异教育理论主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教育中如何平衡这些差异。
差异教育理论强调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1.个体差异研究:个体差异研究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差异,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实验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教育评估研究:教育评估研究主要关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评估,通过对学生的测评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层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研究主要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通过比较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找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资源研究:教学资源研究主要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开发和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体系也在不断进行着适应和改变。
在高职院校中,分层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分层教学模式旨在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按照能力、兴趣、特长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学。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于教育学和心理学。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不同的智能,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
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形式和程度都是独特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中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也是不同的。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在高职院校中,分层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分层: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规划,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
例如,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等。
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教学方法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直观和简单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深入和复杂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
3、学生评价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评价方法,如平时成绩、期中考试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严格的评价方法,如项目报告、毕业设计等。
三、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1、如何科学地进行学生分层: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的基础。
然而,如何科学地进行学生分层,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判,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如何有效地进行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分层教学模式的核心。
初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在教育心理学中,分层教学被视作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一种教学方式。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生在认知上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而在认知心理学中,分层教学被理解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方式。
根据文斯顿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类型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分层教学是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相对科学的教学方式。
二、分层教学的优点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分层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安排不同难度和形式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分层教学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行学习,不至于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3.提高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能够让教师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分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4.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上进行学习,不至于因为学习内容过难或过简单而感到无趣或挫败,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态度的形成。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1.确定分层标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标准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成绩、学习态度、积极性、智力水平等方面来确定。
2.分层课堂教学。
在分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会按照不同的学习层次进行分组,然后在不同的小组中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3.差异化教学。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认知发展水平理论和差异学习理论。
1. 认知发展水平理论认知发展水平理论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瓦列里·达维多维奇·列沃门科提出的,他认为学习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认知上的瓶颈,只有经过阶段性的过程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使学生在适宜的阶段学习适宜的内容。
2. 差异学习理论差异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包括认知差异、兴趣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
采用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差异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 确定学生分层的标准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高层次、中层次和低层次。
2. 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他们更高的学习需求;对于中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学习水平。
3. 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策略,如小组合作、项目研究等;对于中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更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如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更直观生动的教学策略,如多媒体教学、示范教学等。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研究一、引言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分组,然后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分层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结合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探讨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 不同学习理论不同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是不同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案。
布鲁纳等人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教学。
维果斯基的“区域发展理论”则认为,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可以通过学习被导入到实际发展水平中,教学需要在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上进行。
2. 教学策略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学策略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分析问题、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教学;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初中物理是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初中物理的分层教学模式十分重要。
1. 分层方式在初中物理的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组。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和课堂表现等因素,对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的组别进行教学。
在分层教学中,教学内容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调整。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加大难度,引入一些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保持原有的教学内容,提高难度适当;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举例、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其理解物理概念。
3. 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物理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引言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是学生接触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传统的一刀切式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分层教学应运而生。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或不同兴趣小组进行教学。
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兴趣的培养。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初中物理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1.1 学生差异性观点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首先在于对学生差异性的观点。
学生差异性是指学生在认知、情感、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在物理学科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具有很强的数理能力,对物理学科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可能对物理学科感兴趣不大,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是不现实的,而分层教学正是针对学生差异性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1.2 学习达成度理论分层教学的另一个理论依据是学习达成度理论。
学习达成度理论指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物理学科中,一些学生可能在某些知识点上掌握得较好,而在另一些知识点上掌握得较差,因此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有助于更好地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1.3 兴趣驱动教学理论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还包括兴趣驱动教学理论。
物理学科知识较为抽象,对学生的数理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十分重要。
分层教学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案例2.1 基础层次教学基础层次教学是指对物理学科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教学。
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并辅以个性化辅导的形式,对基础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研究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从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以及分层教学的效果三个方面,对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发展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发展理论:孟德尔松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是不断发展演化的,因此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提供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该理论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学习风格理论:根据大卫·考夫卡的学习风格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如视觉型学生更适合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学习。
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3. 教育心理学理论: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1. 识别学生能力水平:通过考试、测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物理能力进行评估,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
2. 设定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3. 设计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等。
4. 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对于高层次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对于低层次学生,可以采用示范教学、解释教学等直观明了的教学方法。
5. 提供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明显的效果:1.促进学生发展:分层教学模式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
分层走班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分层走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分层走班教学的内涵、实践策略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中小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分层走班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分层走班教学的内涵、实践策略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分层走班教学的内涵1. 分层走班教学的概念分层走班教学是指在班级内部,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教师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2. 分层走班教学的特点(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分层走班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2)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分层走班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策略1. 建立科学的分层标准(1)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通过摸底考试、平时成绩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
(2)关注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潜力: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对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估。
2.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3. 优化教学策略(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
099第二章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除了古老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外,现代的“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都为分层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一)“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
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
①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分层教学正是由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速度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从而确保了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三)“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强调指出,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这时教师要个别指导,介绍独立学习的合理方法。
在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教材或练习演算时,可进行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差生做容易的题目,教师提供纲要信号、辅导卡片或助手辅助;优生做稍难的题目,讨论学习的多种方案。
当讲授复杂、分量较多的新教材,又不能采用个别或分组教学形式时,应采用集体讲授或集体谈话的形式。
他主张实行三种教学形式的最佳结合。
而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质就是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集体教学的框架里进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2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2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2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学习风格等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多重智能理论、差异化教学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等方面。
首先,多重智能理论是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多重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个智能,如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智能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他们在学习上的需求不同。
基于这个理论,分层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和兴趣特点,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其次,差异化教学理论也是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差异化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是正常的,并且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差异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差异化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持续发展自己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信心。
此外,认知发展理论也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经历着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与分层教学相关的研究也有很多。
一项研究表明,对于低成绩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另一项研究表明,分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多重智能理论、差异化教学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
分层教学实施方案课题研究
分层教学实施方案课题研究一、引言。
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分层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对分层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个性化教学需求以及教学目标的多样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水平,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此外,分层教学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分层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
1. 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设计分层教学实施方案时,首先需要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水平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分层教学内容的选择。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更加深入和拓展的教学内容;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选择更加基础和易懂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讨论、探究等较为开放和灵活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采用讲解、示范等更加直观和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 分层教学评价的实施。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
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个性化。
四、分层教学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价。
分层教学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价是检验其有效性和可行性的重要标准。
通过实际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可以全面评价分层教学实施方案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分层教学实施方案的质量。
“分层教学”理论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word资料3页
“分层教学”理论在高中数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是教师教要适应学生学,而学生是有差异,所以,教学也应有一定差异。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差异与提高学习效率要求,结合教材与学生学习可能性,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教学要求,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从而进行因材施教,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目。
一、“分层教学”理论依据1.心理学研究依据人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新知识一种认识活动,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分层教学中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差异,根据人认识规律,把学生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层次上把握所学知识。
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二、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1.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差异与提高学习效率要求,结合教材与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学生,即能在教师与C层同学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与解答B层、A层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分层教学理论及实践依据(3篇)
第1篇一、引言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将学生按照能力、兴趣、学习风格等进行分层,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教育理念。
分层教学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公平。
本文将从分层教学理论及实践依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分层教学理论1. 布鲁姆的认知层次理论布鲁姆将人类认知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他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生通过发现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索里尔的学习风格理论索里尔将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七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得到发展。
三、分层教学实践依据1. 学生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3. 教学内容分层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浅析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浅析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1. 教学目标的多样化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是统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顾及到整体水平较为一致的学生,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或较强的学生则很难照顾到。
分层教学则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为每个学生设定相对应的目标,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学习兴趣的提高通过分层教学,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容易被激发和提高。
因为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而不会因为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而感到挫折和厌倦。
3. 教学效率的提高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够使得教学更加有效率。
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且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上,老师也可以更加注重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实践1. 教学内容的分层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拓展和深化三个层次。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对于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着重强调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题型的训练;对于基础水平较好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地加大难度,引导他们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和思考;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进行更深度的拓展性学习,引导他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学习。
三、分层教学的问题与挑战1. 教师素质的要求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灵活调整,并且需要老师具备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更加宽广的教学视野,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
2. 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整分层教学要求学生要有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更加主动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接受自己所在层次的教学,同时还要有意愿和能力主动去拓展自己的学习,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更需要他们有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更加主动的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策略在中国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研究
分层教学策略在中国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研究一、分层教学理论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在我国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
分层教学理论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最早可以追朔到春秋战国时期,源于孔子提出的“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孔子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甚至出现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完备的阐释,为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称为“分层教学”思想在中国的起源。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进一步强调和阐述了教学方式方法的针对性。
他在《集注一尽心一君子》篇中指出:“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私淑艾者。
”中国最早论述教育的专著《学记》里提出的“不陵节而施”。
其意思是不超出受教育者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征施教。
同时也有“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的话语,其意思是教育人若不能因材施教,则不能促进受教育者才能的发展,甚至适得其反(叶琳,2003)。
我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对如何发展教育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宋朝的张载因为看到个性差异,主张”教人必尽人之材”,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曾高度评价“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并强调指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王浩,2005);明朝王守恒提出“我辈致良知,是各随分限所及”的主张,明末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李稚也提出“因材而笃”的教育观点;清朝王夫之的“因人而进”的教育观念更是分层教学思想在中国的根源;晚清政府力图革新中国教育于1862年引进了在国外实行了尽两百年的“班级授课制”引入了中国,逐渐取代私塾等个别化教学模式(顾明远,1991)。
二、分层教学策略在我国的应用20世纪初,分层教学法经由日本等国传人我国,最初称之为“分团教学”。
20世纪30年代,“分团教学”实验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但由于抗日战争和内战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分团教学(分层教学)”的贯彻落实始终处于步履维艰。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也处于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
其中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水平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本文将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差异,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而教育心理学则认为,教学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
分层教学强调个性化教学,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更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有些学生数学基础好,学习速度快,能够迅速理解课程内容;而有些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速度慢,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帮助。
通过分层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方式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分层教学可以有多种方式进行。
一种方式是按照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基础班、普通班和提高班。
基础班主要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更简化、更具体的教学方式;普通班主要针对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采取正常的教学方式;提高班主要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采取更深入、更拓展的教学方式。
另一种方式是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层。
有些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有些学生则对数学兴趣不大。
通过分层教学,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提供更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不同的分层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实施好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层次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认知发展理论、差异教学理论和学习风格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
差异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认为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学习风格理论则认为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教学安排。
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1.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而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在分层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尤为重要。
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以拓展性的任务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以引导性的任务和分享性的问题激发其学习动机。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 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4.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5. 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分层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分层教学作为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分层教学的定义、原则、实施策略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分层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分层教学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分层教学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分层教学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地划分层次,避免人为因素干扰。
2. 发展性原则:分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适应性原则:分层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 系统性原则:分层教学应遵循教育规律,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确保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1. 学生分层(1)入学测试:通过对学生进行入学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
(2)平时观察:教师通过日常教学,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动态调整。
2. 教学内容分层(1)基础知识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基础知识内容。
(2)能力培养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目标。
3. 教学方法分层(1)讲授法: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采用详细讲解、反复强调的方法。
(2)讨论法: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针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置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评价方式分层(1)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分层教学的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个体差异、区分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分层教学的根本依据。
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分层教学是区分教学的重要体现。
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情境中取得成功。
分层教学也是个性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不同层次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1.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英语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方面。
通过定期的测验、调查问卷等方式,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依据。
2.确定分层标准3.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或者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态度较消极的学生,则可以设计一些简化或者巩固性的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4.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5.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分层教学的作用1.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层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层教学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理论依据(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分层教学理论依据1.“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依赖与周围人们的帮助,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的,儿童的发展情况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在教学与发展的问题上,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由此他还提出了“教学最佳期”的概念,并指出,传统的教学处于教学的最低界限,好的教学应处于教学最佳期,即最低教学界限和最高教学界限之间的期限,而教学最佳期是由最近发展区决定的。
最近发展区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学应当走在儿童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促进儿童发展。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的了解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及他们所面对的问题是自己能独立解决的,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只有这样,教学才能超前于发展并应到发展。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核心竞争力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使培养儿童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可能。
儿童是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个体,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要变为现实依赖于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复杂的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教育的最高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调整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形成适合儿童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氛围,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原有发展水平,不断为他们创造最近发展区,并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只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教育目标就有可能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9
第二章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
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除了古老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外,现代的“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都为分层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一)“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
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
①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分层教学正是由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速度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从而确保了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三)“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强调指出,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这时教师要个别指导,介绍独立学习的合理方法。
在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教材或练习演算时,可进行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差生做容易的题目,教师提供纲要信号、辅导卡片或助手辅助;优生做稍难的题目,讨论学习的多种方案。
当讲授复杂、分量较多的新教材,又不能采用个别或分组教学形式时,应采用集体讲授或集体谈话的形式。
他主张实行三种教学形式的最佳结合。
而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质就是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集体教学的框架里进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这既顾及了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避免
①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又可把因材施教提升到可操作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是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实施个别化的有效模式。
二、国内外分层教学的研究概况
20世纪初分层教学被引入学校教学以来,将班级进行分层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
从1916年开始,对分层教学的研究也大量展开。
分层教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它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于美国。
20世纪初,美国面对着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为了教育这些背景各异的新生,教育官员认为有必要按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
到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在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到不同的层,并且始终待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
但开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平等的区别对待的方法,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而对“高能儿童”则给予特殊照顾,助长了他们自高自大的骄傲习气。
同时,由于分层,使得学生之间的隔阂加深了,易造成社会矛盾,是一种不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
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
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使得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对教育制度进行抨击和反思,产生了要加速培养“尖端人才(精英)”的紧迫感,从而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并开展了再实验、再研究、现评价,形成了对分层教学新的研究高潮。
经过再研究,教育家们发展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再加上在高度民主工业化国家高度社会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
据调查发现,60年代中期,英国的小学存在96%的教师都在分层后的班级里教书。
法国政府70年就要求在初中三、四年级进行分层次,开设向职业教育分流的技术班。
70年代~80年代中期,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呈现出两大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持赞成的态度,认为教师对分层后的同质班级进行教学更容易,对学生也产生积极的效果。
另一种是持反对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对差生不公平,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效果。
到了90年代,由于美国政府对精英人才和学术成就的重视,大部分学校重新回到分层教学的实践当中。
据美国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显示,86%的公立中学仍在实施分层教学,只不过方法上有所调整。
根据现有的研究,至今对于分层教学是好是坏的问题仍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结论。
不同教学目的价值观使得人们对分层教学的评价
有赞有贬。
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
但是我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
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例子。
各地在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都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像北京十一中英语学科分层教学的教育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在当时造成很大的影响。
90年代初上海率先提出实验。
1993年福州八中英语学科的教育实验,平行分班,分层授课,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东莞塘夏理工学校1999年实施以升学和就业进行分层的教学实践,连续两年都有170多名毕业生通过高职和普高高考。
青岛经济职业学校2001年在英语、数学两学科实施“走班制”的分层教学管理,效果显著。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3日13版)
山东威海第二职业中学在2001级学生数学、英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实验,将数学、英语都分为A、B两个层次,变原来固定的班级授课制为固定班级授课制+流动的A、B两个层次教学制。
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英语平均分差异不显著,但优秀率明显高于入学时;虽然A层(中差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许多,但是A层次教学压力很大。
沈阳市8所职业学校自2000~2005年进行了英语分层次教学,对A、B、C层的学生分别进行探索性教学、提高性教学和补偿性教学。
实验显示成绩越好的学生进步越快,各层次学生在适应自己的空间学习,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在2002~2003年对四个B班(分A、B层)进行实验,通过对课型、教材组合、课堂活动、课外学习要求、评估标准等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实施,大大地提高B层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学习效率。
北京外贸学校在2003级的英语教学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其弊大于利,C层学生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建议用班内分层制。
温州教师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对2003级高一新生进行英语分层,探索利与弊,实验结果显示:分层有利于中高层次学生提高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但对于成绩处于低
层次的学生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90年代末以来,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有的针对所有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也有针对某一门学科的分层教学,特别是英语科。
十几年来,中职校内进行的分层教学试验,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已提供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依据。
许多教育网页中刊登有关“分层教学”方面的文章,如刘树仁的《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蒋国平的《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程桂勤的《关于分层英语教学的报告》、刘少娟等的《突出主体地位尝试分层推进——英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等。
虽然分层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很多专家曾经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提出分层教学的概念,并对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出了一定的方案。
但在中国期刊网中关键词“技工学校英语分层教学”的连接没有,网络中搜寻也没有,这说明分层教学在技工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极少。
虽然分层教学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以走班分层教学的形式居多,但这些方案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还缺乏必要的可操作性措施。
因此,从技工学校的角度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衣服搭配,时尚女装搭配,女装9元包邮
EkO07w03u8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