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计算_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间的计算(3)-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间的计算(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普通计时法表示24时计时法;会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2.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方法。
2. 区分上午的时刻与下午的时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学习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 出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对照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总结两种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方法。
-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总结并给出正确答案。
(2)区分上午的时刻与下午的时刻- 出示几个具体的时间点,让学生判断它们属于上午还是下午。
- 引导学生发现,上午的时刻与下午的时刻在24时计时法中的表示方法相同,但在普通计时法中需要区分。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表示以下时间:- 上午7:30- 下午3:00- 晚上8:30(2)让学生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以下时间:- 19:00- 12:00- 16:304.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 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表示自己一天中的三个重要时刻。
-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相互转化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计算。
六、板书设计1.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方法。
时间的计算教案
时间的计算教案时间的计算教案1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习惯。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养成独立安排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师:“时间就是金钱”你是怎么理解的?生:师:同学们,当你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来到学校的时候,一天的学习生活就开始了。
那么,你计算过每天在学校里的时间有多长吗?带着这个问题,以4人小组为单位,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比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棒。
听懂了吗?好,开始。
生:小组讨论完成,并汇报。
(说出怎样算出来的)二、复习旧知并拓展。
1、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1——小明起床,上学,到校,上课,下课,放学的时间。
每张图让学生自己观察从中获取信息,并说出来。
教师板书。
起床:7:00上学:7:30到校:7:45第一节上课:8:20第一节下课:9:00放学:12:00小组内任选两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并汇报本组算得的什么和计算结果。
(说出计算方法)有同学选起床到第一节下课有好长时间,如没有,教师出示课件叫学生试着计算。
板书9:00-7:00=2(小时)师:为什么这里用小时不用时?师:2小时有多少分?(120分)怎样知道的?所以这里的2小时是一段时间不是一个时刻。
2、拓展练习。
出示课件2(现在4:50,路上要用20分钟,回去看大风车节目能赶上吗?用钟面演示,4:50再过20分钟是多少时刻。
(请学生上来演示)师:有谁知道大风车节目开始的时间?(鼓励表扬知道的同学,建议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记下来)。
板书:回到家的时间:5:10大风车节目开始的时间:5:27师:能赶上看吗?三、团结协作。
同学们喜欢郊游吗?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郊游的活动时间安排,好吗?比比看那个小组设计的最合理。
《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时间的计算》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包括时、分、秒,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进行实际计算的能力,包括加减乘除运算。
3. 引导学生通过时间的计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2.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3. 时间加减乘除运算4. 实际问题解决教学重点:1.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 时间加减乘除运算教学难点:1. 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应用2. 时间加减乘除运算的熟练运用教学准备:1. 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2. 教学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时间知识,如时钟的认读、时间的表达等。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时间是如何计算的么?”引起学生对时间计算的思考。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通过实例,讲解时间加减乘除运算的方法和步骤。
3. 引导学生进行时间计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时间计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实际应用1.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时间计算知识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通过时间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所学的时间计算知识进行总结。
2. 强调时间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时间计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了时间计算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时间的计算,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小学数学《时间怎么计算》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②介绍秒表的Biblioteka 时方法。③课件出示电子表。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对秒的非概念性描述;
找秒针
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四)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二)师生活动,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掌握秒与分
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
什么是秒?
找秒针?
什么是一分钟?
教学反思
让学生知道秒的概念,并让学生认识时间的重要性,珍惜时间
小学数学《时间怎么计算》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时间怎么计算》
认识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认识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单位有时、分。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2. 时间的单位:时、分3.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入时间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介绍时间的单位:时、分,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二、观察与探究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引导他们认识时钟的构造。
2. 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指针如何表示时间。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讲解与示范1. 讲解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强调要考虑时钟的指针位置。
2. 示范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计算。
四、练习与巩固1. 让学生进行计算经过时间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价他们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总结,评价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时间,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提高他们对时间的认识。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3. 在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在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提高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时间的简单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会根据1 时=60 分,1 分=60 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答。
1.钟面上有()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1 圈是()分。
3.1 时=()分4.1 分=()秒答案:(1)60,5(2)1 时,5 分,1 分(3)60(4)60 (二)讲授新课1.学习例1。
3 时=()分怎么想?想:1 时是60 分,3 时是60 加60 加60,就是180 分。
2.做一做。
①5 时=()分,怎么想?(5 个60 连加的方法;或者也可以这样想:在180 分的基础上再加 2 个60 分,即180+120=300)②2 时=()分③3 分=()秒④4 分=()秒答案: ①300 ②120 ③180 ④2403.学习例2。
看下面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刻,算出中间经过的时间。
出示:下第二节课上第三节课下第三节课①下第二节课是____时____分,上第三节课是____时____分,课间休息____分。
②上第三节课是____时____分,下第三节课是____时____分,一节课的时间是____分。
辅导方法:先出示前两个钟面的时刻,让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第①题因为时针都在同一个大格里,只要算出分针从1 到5 走了20 个小格,就能准确填出课间休息20 分。
第②题先填出10:25 和11:05 两个时刻,由于时针不在同一个大格内,所以学生算起来较困难。
先让学生看时针在相邻的两个格内,若分针两次指的地方相同,说明正好是1 小时,而现在分针指的是1,还没有到5,说明经过的时间不够1 小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1.2时间的计算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1.2时间的计算人教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包括时、分、秒,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会使用钟表来读取和计算时间。
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时间的计算,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时间单位时、分、秒的认识和换算。
2. 钟表的读取和计算。
教学难点1.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2. 钟表计算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演示法:使用钟表模型,演示时间的读取和计算。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时间的计算方法。
4.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时间场景,如起床、上学、吃饭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2. 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我们是如何知道时间的?二、新课导入1. 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2. 讲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 利用钟表模型,演示如何读取和计算时间。
三、课堂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答案,重点讲解易错点。
四、巩固提高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时间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2. 强调钟表读取和计算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时间的运用,与家长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演示、练习和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了时间单位的概念和换算关系,学会了使用钟表读取和计算时间。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热烈,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数学时间的计算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优秀
三年级《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经历探索时间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方法。
3、进一步体验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2.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突破方法:探讨交流法教学难点: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突破方法:引导分析、练习巩固教法:讲解引导法学法: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师准备:钟表模型、课件、展台学生准备:练习纸、钟表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同学们,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生:时、分、秒师:那谁能说说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呢?生:1时=60分,1分=60秒师:说的真不错,1时=60分,1分=60秒,也就是说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习题)(选2题让学生解释)师:真不错,看来大家对时间单位的换算掌握的很好,那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时间的计算)【设计意图:不断地追问,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不断地复述思维的过程,使学生思维过程具体化,形成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探究新授(一)研究小明上学所用的时间师:新学期开始了,小明啊早早地就做好了开学的准备,看,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小明是7:30离开家的,他7:45来到学校师:我们来看看数学问题是什么?(课件出示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师:大家看,小明出发的时间是?(课件出示时间)小明到校的时间是?(课件出示时间),要求从家到学校一共用了多长时间,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钟表学具拨一拨,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目标,结合教材求经过时间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
1.明确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分清时刻与时间段。
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几秒,因此在教学例1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牢牢记住已经掌握的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同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2.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借助钟面模型,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钟面,帮助学生理解经过的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交流探究找到解题方法,即“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教师准备 PPT课件、钟表学生准备钟表模型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出示PPT课件)1.出示复习题。
(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之间有( )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1圈是( )分钟。
(3)1时=( )分(4)1分=( )秒2.出示古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交流:这是一首描述什么的古诗?你是怎么知道的?(2)小结:这是写珍惜时间的诗句,光阴就是时间。
3.揭示课题:时间的计算。
⊙探究新知1.学习例1。
2时=( )分想:1时是60分,2时是60分加60分,即120分。
做一做。
(1)5时=( )分,怎么想?[用5个60连加的方法;也可以这样想:在120分的基础上再加3个60分,即120+180=300(分)](2)( )时=240分(3)3分=( )秒(4)4分=( )秒设计意图:例1比较简单,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时间的计算。
时间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 能够理解和运用时间单位:秒、分、时
2. 能够进行时间的加减法运算
3.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教学材料:
1. 黑板/白板
2. 游戏卡片或数字卡片
3. 练习册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10:30”,让学生说出这个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让学生想一想这个时间离现在还有多久。
资料分析:
让学生观察一个数字卡片,上面写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比如“9:45”),让学生说出这个时
间是几点几分,然后让学生用另外一个数字卡片表达这个时间之后的时间,比如“在这个
时间之后再过15分钟,是几点几分?”
案例分析:
请学生观察黑板上写的两个时间(比如“8:20”和“9:45”),让学生计算这两个时间之间相
隔多久,然后让学生表达一个新的时间,比如“在8:20的基础上再过1小时10分钟,是
几点几分?”
游戏互动:
教师出示一些游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事件(比如“7:30”、“10:15”、“1:40”等),让学
生从这些时间卡片中挑选一个时间,并在黑板上计算这个时间之后几点几分是什么时候。
练习巩固:
让学生打开练习册,完成书上关于时间的练习,包括时间单位转换、时间的加减法运算等。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时间的计算,可以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学校放学后再过半小时是几点几分?”等。
小结:
时间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学习时间的计算,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时间计算的知识。
新人教版(新插图)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2课时 时间的计算 教案(教学设计)
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会进行有关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掌握简单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经历类比推理过程,总结时间单位由大单位化成小单位的方法,经历探究经过时间的计算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 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会进行有关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预设: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师:时、分、秒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1时=()分 1分=()秒(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有关时间的计算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思考,顺势引出“时间计算”这个问题,揭示课题。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此为生长点,为探究新知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时间单位的换算1. 时与分的换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例1)2时=()分师:谁知道2时等于多少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60分+60分=120分,所以2时=120分。
师小结:时转化成分,几时就是几个60分相加。
2. 分与秒的换算。
师:我们如何将分转化成秒呢?课件出示:4分=()秒预设:1分是60秒,4分就是4个60秒,60秒+60秒+60秒+60秒=240秒。
师小结:分转化成秒,几分就是几个60秒相加。
课件出示:120秒=()分预设:60秒是1分,120秒是2个60秒,所以120秒就是2分。
1分=60秒,2分就是120秒,所以120秒=2分。
探究点2 计算经过的时间1. 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2)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预设:从图上可以看出小明8:05离家,8:20到校。
师:你们知道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这里面的“多长时间”指的是什么吗?与“8:05”和“8:20”的意义一样吗?(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让学生明白“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2. 分析与解答。
时间的计算完整版教案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2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 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 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巩固时分秒的概念。
增强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前两天,我们手拉手学校开展了一次难忘的秋游活动,想不想了解一下知道他们去哪儿了吗二、教学例1 1、教学例1:2小时=120分钟师:去过吗(长沙世界之窗),上午9:00,全校同学准时到达世界之窗,首先,他们来到了雄伟的亚力山大灯塔。
参观了法国四大洲喷泉,漫游了神秘谷,观看了异国风情表演,最后来到儿童乐园玩了飞天大罗盘,旋转木马等好玩的游戏后,结束了世界之窗的游览,这时,已经是上午 11:00了,那同学们在世界之窗游览了多久呢(2小时)师:换句话说,也就是从上午9:00时到11:00时经过了2个小时师:那2小时等于多少分钟生:2小时是120分钟。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生:1小时是60分钟,2小时是2个60钟,也就是120分钟。
师:其实,我们只要清楚地知道了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也就是1小时=60分,1分=60秒,就能很快地进行这三个单位间的换算,同时,也能进行一些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时间计算的知识。
2、上午,同学们游览了世界之窗,下午,学校安排同学们去电影院看一场新的动画片《小恐龙历险记》,大家非常高兴2:30分就到了电影院,可电影2:45开始,那大家要等多长时间,才能看上电影呢(1)教学1小时内经历时间的计算出示钟面:师:大家这么快就知道是15分,你是怎样想的请把你的好方法讲给你的同桌听。
(小组讨论)讨论算法。
师:谁愿意介绍你的好方法汇报:① 数钟面上的大格,有3个大格就是15分钟。
(1个大格是5 分钟,3个大格就是3个5分钟,也就是15分钟。
)(看钟面,数格子的方法。
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时间的计算年级:数学三年级教材: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时间计算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时、分、秒的换算。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时钟模型或实物。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让他们说出时钟的三个指针分别代表什么。
2. 提问:我们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那么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呢?一分钟有多少秒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通过课件或黑板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3. 举例说明时间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一部电影播放时间为1小时50分钟,那么这部电影播放了多少秒呢?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计算自己每天上学、放学所需的时间,并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
2.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计算一部喜欢的电影或动画片的总播放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换算关系,并能运用时间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本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应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计算时间大班数学教案
计算时间大班数学教案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基本的时间概念和表达方式。
2.学生能够计算和解决时间相关的问题。
3.学生能够熟练使用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
教学重点:1.时间概念和表达方式。
2.时间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3.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应用。
教学准备:1.时间卡片和时钟模型。
2.习题和练习册。
3.教学演示软件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师生互动: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事物和活动,引起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兴趣。
2.展示时钟模型:给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时钟模型,让学生熟悉指针和刻度的含义。
教学内容1:时间概念和表达方式1.讲解基本时间概念:秒、分、时、日、周、月、年。
解释每个概念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2.引导学生讨论和查找不同时间表达方式的例子,如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
教学内容2:时间的计算和问题解决1.讲解时间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教导学生如何计算时间的相加和相减。
2.给学生布置一些基本的时间计算练习,例如计算2天前是星期几,或者计算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差。
教学内容3: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应用1.讲解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区别和用法。
2.通过演示软件和投影仪展示不同时间的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表达方式。
3.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让他们转换不同时间表达方式。
巩固练习:1.给学生分发习题和练习册,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
2.教师巡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解答他们的问题。
挑战活动:1.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时间问题。
2.鼓励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团队竞赛。
扩展活动: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时间日程表。
2.学生可以进行时间游戏,比如“击钟游戏”,通过解答时间问题来赢得比赛。
作业和评估:1.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继续巩固所学的内容。
2.对学生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他们对时间概念和计算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回顾教案的实施过程,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小学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6.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
7.写上答语。
8.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判断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好吗?
二、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学生的反馈,我发现有的学生根本不懂分钟走一大格是几分钟,甚至数格子都有问题,课前应该多让学生自己在模型上数,操作,这样就会效果更好一些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争取做到课堂气氛很好的状态。那么有一点我觉得不好把握,如果让每个学生都上台来动手操作那就会导致课讲不完,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是我在这堂课后还需要去研究的地方。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练一练:3分=()秒600分=()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二)时间计算
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小学数学《时间的计算》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师:本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生:纷纷发言。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师:大家同意小张的算法吗?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这道题换汤不换药,之前的问题,我们能提取出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求得经过时间。而这道题给了我们结束时间和经过时间,来求开始时间,这三个条件,我们只需知道两个,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对不对?
生:自愿上台演板
生:打课本,做练习题。
生:一样。
生: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但他们的心理、思维发展水平还不高,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没有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讨论、操作、概括、自主探究得到新知识。
本节课我重在用复习的方式自然地导出课题,不仅能够有效引起学生地有意注意及学习兴趣,而且在这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教学过程注重联系实际生活,利用童话故事创设情境,提炼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总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能够在本节课达到教学目标。
9:50下课,10:10上课,我们休息了多长时间?......
让学生帮老师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童话情境,引出数学问题,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让理性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有趣,逐步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
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
(板书:8时、8小时)(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老师要在学生说的根底上加以标准: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
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
(板书:钟面时间—时)而8小时,是从8:00开场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详细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场到另一个时间完毕,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
3、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拟好?(实物投影反应)板书:11-7=4(小时)11: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62例1、例2及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1、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2、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3、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和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经过的时间,如从4:45到5:10经过多少时间。
教具准备:钟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一圈是()分。
3、1时=()分 1分=()秒4、教师拨时钟,学生说时刻。
二、学习新知1、学习例1(1)出示例1:2时=()分(2)问:谁知道2时等于多少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共同小结出:因为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所以2时是60加60,也就是_0分。
【板书:2时=_0分】(3)练习:3分=()秒,你是怎样想的?(1分是60秒,3分就是60加点60再加60,也就是_0秒,所以3分等于_0秒)(4)完成书P62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2、学习例2。
(1)出示例2:w ww.__j_S 学生读题后,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条件是:小明7:30离校,7:45到校。
问题是: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2)提问:要求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你是怎样算的?独立完成后与小组同学交流。
方法1:数格子。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每大格是5分,所以一共是_分;也可以这样想:方法2:用到学校的时间减去去上学的时间。
45-30=_(分)(3)完成书P62的做一做的第二题。
小红来到商店门前,商店还没有开门,她看到营业时间牌上写着早9:00开门,晚8:00开门,她又看看自己的手表,心想:现在才8:40,到开门的时间我还要等多久呢?问:你能帮助小红计算一下,还要等多久呢?可以用钟表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从8:40到9:00要经过多长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p62例1、例2
教学目的: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略)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