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而信其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其师而信其道

王策三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理论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学论学科重要奠基人,他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部前身)从事教育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学术研究成就斐然,人才培养桃李满天下。1953年,王策三先生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他一直主讲教育学、教学论等本科课程,聆听过先生教诲的学生可谓成百上千。1981年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领衔培养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在教育学原理专业招收教学论方向博士生,1999年退休,前后培养研究生约30人。我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过先生主讲的本科生课程“教学论专题”;1989—1995年,我在先生门下攻读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为学、为人方面得到先生的全面教导,受益终身。回想30多年来追随先生求学的点点滴滴,千言万语,不知如何诉说,想来想去,还是借用《学记》“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来表达我对先生的追忆之心。一先生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先生所带的研究生都很尊重他,感恩他,毕业后一直与先生来往较多,即使在中央或部委机关工作的同门,也很高兴能抽空探望先生,向先生问安和请教。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师父带徒弟式的,大家与先生的感情都很深厚。众多本科同学在毕业后也一直与先生往来密切,比如20世纪50年代毕业的刘硕老师,长期以来与先生谈学论道,情真意切,还合作出版了《基础教育改革论》,堪称一段师生交往的佳话。众多教育界同行专家同样对先生身怀感激敬佩之情,这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种深切感受。记得一次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耿申老师一起下校闲聊时,耿老师问我:“本陆,你的导师是哪位先生?”我回答说:“是王策三老师。”耿老师立马兴奋地说:“是王先生啊!他是真正令人敬佩的学者。”多年来,我在全国各地讲学交流,经常会沾先生的光,同行朋友会因我是先生的弟子而增进彼此的信任与亲近,在介绍我的身份时,大家也会特别强调我是“德高望重的王策三先生的弟子”。可以说,同行朋友对先生怀有一份真诚的敬重敬仰之情,我们作为先生的弟子,也因此分享了一份光环和情谊。会增师兄说先生爱生如子,这道出同门兄弟姐妹的共

同心声。先生对学生的关爱,较少嘘寒问暖式的关心,更多的是高瞻远瞩的理性大爱,即在内心深处牵挂着每个学生成家立业的大事,善于抓住学生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这种爱主要表现为对每个学生学业一丝不苟的严格要求,对作业、论文不厌其烦、字斟句酌地推敲修改。大至文章结构、观点,小至注释、标点,先生都会很细致地批注改进。记得有一次,先生感叹地说:“我一半的工作是做语文老师的事情。”先生很喜欢热心好学的学生,愿意为后学提供求学的机会。我报考研究生之前,曾到先生家里拜访,他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在了解了我的学业情况后,先生很和善地说:“我很乐意招收你,不过这要靠考试成绩来说话。”得到先生的肯定、鼓励后,我信心大增,经过精心的复习准备,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考出理想成绩,顺理成章地成为先生的弟子。不少同门兄弟姐妹在考研时也曾向先生请教了解有关信息,均得到先生的热情回应。先生对学生的关爱,还体现在对学生为人处世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上。先生凡事严谨细密,洁身自爱,是不图虚名、不谋私利的真君子。先生的这种做人风范,对师门兄弟姐妹影响至深。在读研究生期间,我们可以随时去先生家里请教聊天,但绝不能带礼物。先生为人处世的原则性极强,对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多年前,先生曾与我聊起过一件往事:1992年,一位外地考生与我同时报名攻读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她的学业水平相对差些,但考虑到两地分居的实际困难,先生本也有意录取她,谁知此人心术不正,竟然建议先生不要录取我,结果自然是她自己落选了,浪费了当年一个博士生招生名额。由此可见,先生对触犯底线、原则的人和事,绝不姑息。我们的心目中,先生是一位严师和名师,更是一位亲人。尤其是随着时光流逝,学生时代那种对先生的敬畏之心逐渐让位于彼此牵挂的亲近之情。是时间让我们慢慢体味到先生对学生藏而不露的深切关爱,也是时间让亲情不断积累和日益厚重。的确,师生情谊的真假深浅,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走上工作岗位后,先生家成了我们这些弟子最喜欢相聚的地方,有喜事想先和先生分享,有困扰也首先想到向先生请教。在精神上,大家俨然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而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长。先生常说,中国的师生关系和西方的师生关系是不一样的。到底哪里不一样?或许,这就是师生亲情。学生永远是教师的牵挂,学生的学业、事业、家庭、生活,都装在教师的心中;而教师永远是学生感恩的贵人和亲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确,在先生和我们这些弟子之间,浓浓的亲情牵连着彼此。生前,我们是先生无尽的牵挂;身后,先生是我们永远的思念。二先生一生以传道授业为乐,很喜欢与学生、同道谈学论道。以我的经历来说,

1989—1995年,我作为先生的在读研究生,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经常周末去先生家里请教聊天,度过了一段难忘的个性化教学经历。那时,我一般也不预约,到了周六晚上七点半左右就去先生家,先生便放下手头的各种事情,和我一起高兴地谈天说地。我不善察言观色,不知当时经常去先生家聊天请教是否影响了先生的工作和休息。不过,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先生对我的主动登门请教,每次都给予热情接待。聊天常从时事入手,很快便转入学术问题,点评各种人物、学派、逸事、文献,也会就一些理论或实践问题进行交流。聊天自然以先生讲为主,我会顺着先生的思路说些感想认识,每次都能聊得尽兴。对我的一些肤浅见解,先生多会细心地指教并给予纠正。一次又一次的聊天,对先生来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种个别化教学;对我来说,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去除固化程序和表面形式,直指要害问题、思想方法和学理主张,是高含金量的智力活动。在长期的聊天问学中,我逐渐领会了先生思想的要旨,日益服膺先生的學问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