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建议收藏)

合集下载

最新心源性卒中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0全文)

最新心源性卒中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0全文)

最新心源性卒中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0全文)心源性栓塞性卒中(CES)是指来自心脏和主动脉弓的心源性栓子通过循环导致脑动脉栓塞引起相应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与其他病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相比,CES的病情程度相对更重、预后更差、复发率更高[1]。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CES诊断标准,为了更好地规范临床医师对CE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我们以国内外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为依据,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并建立中国的CES诊断标准专家共识,以期提高CES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从而促进CES的防控与管理。

一、CES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ES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0%~30%,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随着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整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CES的相对比例逐渐升高[2] [文献]。

2002年加拿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卒中患者中的CES比例为26%,2012年时则高达56%;韩国卒中注册研究结果显示,在2014-2018年全国的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中CES 占21.3%[3],较2002-2010年间的17.1%升高。

2014年英国的牛津血管研究结果显示,2002-2012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CES年均发病例数(18 176例/年)是1981-1986年(6 621例/年)的近3倍,预计到2050年可能继续呈三倍的增长。

我国目前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CES的确切发病状况尚不清楚,少数单中心研究报道CES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8.4%~11.0%[4]。

二、CES病因分类与发病机制本共识依据A-S-C-O(表型)分类法中的CES肯定(潜在)病因及其流行病学特点,将CES病因分为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卵圆孔未闭、主动脉弓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扩张性心肌病和心脏黏液瘤十类[5][文献]。

(一)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患病率在55岁以下人群中为0.1%,而80岁及以上人群中则高达10%[6][文献]。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新疆中医药2020年第38卷第2期50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Vol.38No.2•护理园地•《眩晕(后循环缺血冲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马晓健,代文科(平度市中医医院,山东青岛266700)摘要:总结《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应用体会。

参照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2013年)、耳眩晕(梅尼埃病)等39个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结合临床护理,制定出《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包括证候要点、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难点、护理效果评价。

2019年1月至7月,有252例眩晕(后循环缺血)患者采用《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并进行护理效果评价,方案实用性强43例(17%),实用性较强192例(76%),实用性一般15例(6%),不实用2例(1%),客观地反映了《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效果。

关键词: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艸明确指出,推动中医护理发展,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水平。

2013年至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陆续下发了52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没有涵盖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而眩晕(后循环缺血)的患者是脑病科的优势病种,大约占所有诊疗患者的24%,科室按照眩晕(后循环缺血)的护理常规运用耳穴贴压、穴位按摩、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通过辨证施护解决各种症状。

2019年1月将眩晕护理常规与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倒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一个新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于临床,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

1方法1.1制定《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参照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结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沪里的眩晕护理常规和本科室患者特点,制定《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包括证候要点、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健康指导、护理难点、护理效果评价六大部分。

中国后循环缺血定义和诊疗共识

中国后循环缺血定义和诊疗共识

后循环——大脑后动脉
后循环——大脑后动脉
穿支
– Mesencephalic – post. Thalamoperforators – thalmogeniculate
远端分支
– medial post choroidal – lateral post choroidal – post. Temporal branches – calcarine
环症状者间,ECVA受压比率无差异(4.3%对7.4%)
Mechanical compression of the ex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during neck rotation. Neurology 2003;61:845-847Leabharlann 颈椎病不是VBI的主要病因
1. 尸检结果不支持颈椎段是动脉硬化的主要部位 2. 大量血管造影的结果不支持骨赘易引起动脉侧
后循环缺血(PCI)
同义词 1.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 2. 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 3. 椎基底动脉疾病 4. 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
疾病
PCI
TIA
脑梗死
解读提纲
后循环与后循环缺血(PCI) 从历史看概念的演变 眩晕的诊断策略 新英格兰后循环缺血登记 共识
经典VBI的含义
颈椎病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
对1108例有各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转颈后多 普勒超声检查,发现:
1. 只有5%有ECVA受压; 2. 其中136例有不明原因的后循环症状,也只有12例
(9.6%)有ECVA受压; 3. 28例出现转头时症状(眩晕9,头晕11,晕厥样4,视物不清
4), ECVA受压表现有5例(无1例为头晕/眩晕); 4. 在972例没有症状与108例没有转头时出现症状的后循

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中国成人经股动脉VA-ECMO治疗期间下肢缺血防治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

家属教育
向家属普及疾病知识和护 理技能,提高家属的照护 能力。
康复期锻炼指导与随访安排
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随访安排
建立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随 访,了解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健康宣教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 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下肢缺血原因分析
01
动脉插管因素
VA-ECMO治疗时,动脉插管会阻断股动脉血流,导致下肢缺血。插管
的直径、插入深度、插管时间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下肢缺血的发生。
02 03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血管状况等因素也可能增加下肢缺血的风险。 例如,老年患者和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弹性较差,更容易发生下肢缺血 。
治疗相关因素
VA-ECMO治疗期间的抗凝治疗、血压控制等也可能影响下肢缺血的发 生。抗凝不足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下肢缺血;而血压控制不佳 则可能加重下肢缺血的症状。
下肢缺血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下肢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感觉异常、皮肤苍白或发绀、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随着 缺血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下肢坏死、截肢等严重后果。
加强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建设
下肢缺血的防治需要多学科合作和团队建设,未来需要加强相关学科 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下肢缺血的防治水平。
提高患者和公众的认知度
加强患者和公众对下肢缺血问题的认知度,促进他们积极参与防治工 作,也是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目的阐述
本共识旨在规范经股动脉VA-ECMO 治疗期间下肢缺血的防治策略,提高 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2014)中国后循环缺血得专家共识作者: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来源:中华内科杂志一:后循环缺血得认识、定义与意义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不部分颞叶及脊髓。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circulation ischemia,PCI)就是常见得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得20%、1:对后循环缺血得认识历史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ensientischemic at tack, TIA)患者有颅外段动脉得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就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 VBI)得概念。

可见,经典得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就是指后循环得TIA,病因上就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得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随着对脑缺血得基础与临床认识得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与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得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得认识,如将头晕/眩晕与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 得重要原因,更有将VBI得概念泛化,认为它就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得“相对缺血状态”。

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地医疗水平与健康服务。

2:对后循环缺血认识得提高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得深入(如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得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N EMC-PCP)与研究技术得发展,对PCI得临床与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1)PC I得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就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就是极罕见得情况。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1)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1)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1)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是由国内权威的心血管病专家团队共同制定
的一份关于后循环缺血的指南。

后循环缺血这一疾病的导致因素有很多,早期的预防与治疗十分关键,而本文即从预防、诊断、治疗三个
方面详细阐述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

一、预防:
1.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和胃肠道的协调性能,增加肠道保护的免
疫力和消化系统的平衡,避免发生后循环缺血等肠道疾病。

2.健康饮食:充分摄入膳食纤维,并减少过多的饮酒和高脂肪食物的
摄入,以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系统和肠道。

3.控制压力:过度的紧张和压力会导致身体免疫系统的下降,因此建
议通过身体的放松来减轻压力。

二、诊断:
1.症状的筛选: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症状为肠道缺血,包括恶心、呕吐、下腹部疼痛和腹泻。

此外,还可能有轻度的发热和厌食等症状。

2.医学检查的应用:除了对症状的判断,还应该通过医学检查来进一
步确诊后循环缺血,如电子结肠镜、空腹超声胃肠镜等。

三、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最为显著的方法,如抗凝药
物、消心痛、扩血管剂、变速激素等就是常见的常规治疗方法。

2.内镜治疗:内镜治疗主要是针对肠道供血不足造成的病变和缺损,包括球囊扩张术、超声内窥镜、灌注疗法、电凝治疗。

总之,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提供了全面、详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药物以外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最重要的是,健康饮食、控制情绪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做好基础预防,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V1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V1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V1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义和诊断:
中国后循环缺血(CLI)是指下肢血管病变引起的持续性休息性足部或足踝部疼痛、坏疽等症状。

诊断需要结合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如超声、血管造影、CT等。

2.流行病学:
CLI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或有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人群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病的增多,CLI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

3.治疗原则和方法:
治疗CLI的原则是改善下肢血流量,缓解疼痛、坏疽等症状,避免截肢。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改善血流、防止凝血、抗炎等;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等,可以直接扩张狭窄的血管或支撑病变的血管壁;手术治疗比如血管重建术、搭桥术等,可以修复病变部位的动脉组织。

4.预防和管理:
预防CLI的关键是减少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例如及时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戒烟限酒,加强锻炼等。

对于已经发生CLI的患者,需要注意足部保健,控制感染,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国后循环缺血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

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截肢的风险。

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急性肠系膜缺血(ac u te me se nt eri c i sc h e mi a,A MI)常被定义为小肠部分血液供应的突然中断,引起的局部缺血、细胞损伤和肠道病变。

如果未经及时治疗,该过程将迅速进展为危及生命的肠坏死。

AMI有非闭塞性(n on-o c cl u siv e me s e nt eri c i sc he mi a,N OMI)和闭塞性两种类型,闭塞性肠系膜缺血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肠系膜动脉栓塞(me s e nt eri c ar te ry e m boli s m,E AMI)、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mes e nt eri c ar te ri al t hr o mbo s i s,T AMI)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 e se nt eri c ve no u s th r o mbo si s,V AMI)。

该病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在全部急诊就诊患者中,其比例仍能达到0.09%~0.20%。

快速诊断和干预A MI,对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但长久以来,A MI诊断困难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且由于较低的总体发病率,单个组织或机构很难对其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一些经典的医学著作对该病的描述及诊治方式在近年更新的版本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

目前,仍缺乏足够的高质量循证数据来指导A MI的评估和治疗。

已发表的文献主要为某些医学机构的回顾性研究、相关病例的讨论分析及专家的个人建议等。

故为了积极应对我国AMI的发病情况,我们采用国内外最新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并结合相关临床文献,由多学科专家组成联合委员会共同制定了《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旨在指导我国AMI的诊断、评估与临床治疗等工作。

该专家共识从AMI的分类、临床表现、血清学及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对于共识中的建议,专家小组以文献、数据的质量和每项建议的收益、风险与负担之间的平衡为基础进行了分级。

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

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

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简介后循环缺血症状是指由于后循环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部功能受损的一系列症状。

针对该症状,制定一个临床路径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加系统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目的本临床路径的目的是:- 提供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定义和分类;- 为医务人员提供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流程;- 提高患者就诊过程的连续性和质量;- 促进多学科合作和资源利用。

临床路径制定的步骤1. 评估干预的必要性:确定后循环缺血症状对患者健康的重要性,评估是否需要制定专门的临床路径。

2. 召集团队:由有关领域的专家、护士、信息管理人员等组成一个团队,并确定一位团队负责人。

3. 定义后循环缺血症状:明确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定义,包括症状、表现、临床特征等。

4. 确定诊断标准:制定明确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准确地诊断后循环缺血症状。

5.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情的不同,制定一套针对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具体治疗方案,并确定治疗的优先顺序和时间表。

6. 制定评估指标:确定后循环缺血症状的评估指标,以便医务人员可以跟踪患者的康复情况。

7. 制定并审查路径:根据以上步骤,制定完整的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并进行内部审查和专家评审。

8. 实施和监控:开始实施临床路径,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和评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临床路径的内容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应包括以下内容:1. 各类后循环缺血症状的定义和分类;2. 各种后循环缺血症状的诊断标准;3. 治疗方案和关键节点;4. 相关检查和实验室检验;5. 康复护理计划和措施;6. 目标评估指标和评估表格;7. 危急事件处理和预警措施;8. 宣教材料和患者教育。

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估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估应包括如下内容:1. 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2. 患者满意度的调查;3. 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接受程度和意见反馈;4. 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的比较。

结论制定后循环缺血症状临床路径有助于医务人员提供系统化的诊断和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误诊。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的住院患者。

一、眩晕(后循环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0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后循环缺血(ICD编码:G45.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0年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006年版)、《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2.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眩晕诊疗方案》(2010版)。

眩晕(后循环缺血)临床常见证候:风痰上扰证肝火上炎证痰瘀阻窍证阴虚阳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眩晕(后循环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后循环缺血)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观察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心功能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颈动脉血管超声、前庭功能检查、头颅CT、MRI(+DWI)或CTA、DSA 检查等。

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

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
疗的整个过程,部分患者甚至需终生服用抗凝药物。
AMI的一般性治疗
解除肠系膜血管痉挛 ✓在进行初步的液体复苏及抗凝治疗后,建议应用血管扩张剂减轻肠系膜血管
痉挛,进一步优化肠道灌注并增加组织氧供。较常见的非选择性血管舒张药 物包括罂粟碱及前列腺素E1(PGE1)。罂粟碱能有效改善组织灌注并 增加肠道存活率。
✓推荐意见9:腹膜炎患者原则上仍应进行积极剖腹探查。(推荐等级:1B)
损伤控制性手术(DCS)
✓推荐意见10:对于预期需要进行肠道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而言,损伤控制 性手术(DCS)是AMI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计划性二次开腹是AMI 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等级:1C)
多学科综合救治(MDT)与杂交手术
✓推荐意见14:当疑诊为NOMI时,其治疗重点在于尽可能纠正根本病因, 并改善肠系膜灌注。坏死肠道应及时切除。(推荐等级:1C)
预后
✓推荐意见15:对于确诊AMI的患者,应对其可能存在的术后并发症和预 后进行快速、仔细的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以决定 最佳治疗方式。(推荐等级:1C)
液体复苏以增加内脏灌注。(推荐等级:1B)
AMI的一般性治疗
抗凝 ✓所有AMI的患者,在无禁忌证条件下,均应立即开始抗凝治疗。 ✓因为它可以减少血管内血栓的发生和蔓延。这一治疗过程通常使用低分子肝
素或普通肝素进行。 ✓首剂为80U/kg静脉注射(总量≤5000U),而后维持在18U/(k
g·h)左右。 ✓其治疗目标应维持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至正常值2倍以上。抗凝应伴随治
✓ 但在各国本身的纵向比较中,仍然可以得出一定程度的结论。例如基于美国国家住院患者 数据库(NIT)的一项研究称,1995~2010年AMI的年发病率已从8.4/10 万降至6.7/10万。同样,在瑞典的两个当代AMI系列报道中,AMI的发病率亦低于 马尔默研究,特别是EAMI,其发病率为(5.3~5.4)/10万。而芬兰的一项研究则 提示,2009~2013年AMI的年发病率约为7.3/10万。

近三年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综述

近三年中医治疗后循环缺血综述
1n e o r c e e i o b e lme n o r n h a tb : e g f a t h a ta w t a d u l — u n e d b o c il u e a l r h
[8 hw MY, o 1】C o G b MH,iL Pe it gted p fisr o f T K.rdci h e t o et n o n h n i l ts e o be lm ned b n h b s【 J C ri h r a e —i dd u l— e n or c i t e J a o o cV c f d u o l a u 】 dt a s
e d b n h a t b sCor lt n e t e ci ia i r sin a d n o r c i u e . rea o b we n lnc o l i l mp e so s n
位 中的应 用『. 东医 药, 1,11) J山 1 2 1 (8 0 5 .
【] 9欧阳葆 怡 , 晓晖 , 温 梁丽 霞. 腔 支 气 管导 管 型 号选 择 分析 . 双 中 华麻 醉 学杂 志 ,0 1 16 :6 — 6. 20, ( )36 3 8 2 【0 aai Mi o Sq a a e aBoci jr u 1] qh oL y t M, i t .r hai uydet N r m a o uy m H, 1 n ln o dui lm nedboci b[.yh ea 0 6( . ohe u e nor h lu e ] ouG k , 1, 5 - n a t JK 2 14 )
masv rl a v lpig fo te mo t u n c a i a e t— sie a e k de eo n r m h uh d r g me h n c lv n i i i

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是指小肠部分血液供应的突然中断,导致局部缺血、细胞损伤和肠道病变。

如果未及时治疗,该病会迅速恶化为危及生命的肠坏死。

AMI包括非闭塞性(NOMI)和闭塞性两种类型,闭塞性肠系膜缺血又可分为肠系膜动脉栓塞(EAMI)、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TAMI)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VAMI)。

该病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在急诊就诊患者中,比例仍能达到0.09%~0.20%。

二诊断和治疗快速诊断和干预AMI对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然而,AMI长期以来一直诊断困难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由于总体发病率较低,单个组织或机构难以对其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

目前,仍缺乏足够的高质量循证数据来指导AMI的评估和治疗。

已发表的文献主要为某些医学机构的回顾性研究、相关病例的讨论分析及专家的个人建议等。

为了积极应对我国AMI的发病情况,我们采用国内外最新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数据,并结合相关临床文献,由多学科专家组成XXX共同制定了《中国急性肠系膜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该共识从AMI的分类、临床表现、血清学及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三专家共识该专家共识的建议以文献、数据的质量和每项建议的收益、风险与负担之间的平衡为基础进行了分级。

分级依据XXX (ACCP)关于临床指南中的推荐等级的规定制定。

该共识旨在指导我国AMI的诊断、评估与临床治疗等工作。

为了更加明确研究范围,我们参考了2016年欧洲肠系膜缺血指南,对AMI的定义进行了更新。

AMI是指急性肠系膜动脉、静脉栓塞或循环压力降低,导致肠系膜内血流减少,无法满足其相应脏器的代谢需求。

不包括孤立性肠缺血,以及由于粘连性肠梗阻、疝等外压因素造成的局灶性、节段性缺血。

慢性肠系膜缺血及缺血性结肠炎是单独的病例,不属于AMI的范畴。

2流行病学1970~1982年,一项来自瑞典马尔默的大型研究通过尸检发现,AMI的年发病率约为12/1万,其中EAMI患者约占2/3(8/10万)。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旨在推广如何实施早期预测、诊断和治疗,以降低中国人口中患此病的比例。

此病处于前沿,因此专家们在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和经验时必须对其进行统一认知。

以下是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的核心内容:1. 向公众传播信息:循环系统是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它支撑着我们的健康和幸福,因此需要更多的教育和传播来提高公众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2. 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诊断是防止疾病进展的关键。

医生必须更加敏锐地察觉病人的体征,尤其是对几种常见的后循环缺血症状的重视需要提高。

3. 考虑治疗方案的个性化: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专业人员现在可以将治疗方案个性化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和条件。

应当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特别对高危人群采取更为积极的控制措施。

4. 支持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医学行业需要朝着技术更高、更准确和更经济可行的方向前进。

专家们应该协助不断推进新技术,以便病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5. 加强统计数据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后循环缺血疾病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建立合适的数据库和统计模型非常必要。

此类数据可以为医师提供更好的诊断、治疗和预测方法,从而总体上提高诊疗水平和医疗体验。

6. 参与病人管理:促进病人对于疾病的理解和共识,增加病人在治疗方案中的主动地位,参与最终治疗计划的制定,维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以此缓解病人的恐惧情绪和焦虑感。

7. 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尽管已经有极大的进步,现代医学及科技仍在努力解决这种疾病的复杂性、可预报性和治疗的个性化问题。

每个专家的经验和意见都应该受到严谨的科学检验,以保持长期的科研活力和持续的前进动力。

最后,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为医生、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舞台,组织他们开展研究和合作,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中国人的健康水平。

希望这次专家共识可以发挥其预期的积极作用,让所有参与者共同获益,为后循环缺血的研究和治疗做出贡献。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作者: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关键词:后循环缺血共识TIA VBI PCI动脉粥样硬化肺栓塞编者按: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制定了后循环缺血共识,主要介绍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等。

一.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定义和意义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1.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上世纪50年代,发现一些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有颈动脉颅外段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乃因之而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将此概念引伸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概念。

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1]。

70年代后,明确颈动脉系统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即不再使用。

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不确切的认识:如多将头晕/眩晕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病因;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状态。

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

2.后循环缺血的认识现状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PCI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2-5]:⑴PCI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颈椎骨质增生仅是罕见的情况;⑵PCI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⑶无论是临床或影像学检查都无法可靠地界定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状态;⑷虽然头晕/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PCI。

后循环缺血 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 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

其诊断标准如下:1.症状:头晕、眩晕、恶心、呕吐、复视、步态不稳、构音障碍、
吞咽困难、单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

2.体征: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肢体瘫痪、感觉减退等。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 或MRI 检查可发现后循环区域的梗死灶。

4.血管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超声、磁共振血管成
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可发现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或闭塞。

5.排除其他疾病:如前庭神经元炎、迷路炎、梅尼埃病、良性阵发
性位置性眩晕等。

以上标准中,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和血管检查可辅助诊断。

对于怀疑为PCI 的患者,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作者: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来源:中华内科杂志一: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定义和意义后循环(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不部分颞叶及脊髓。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1: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上世纪50年代,发现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e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有颅外段动脉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是由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carotid insufficiency)。

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的概念。

可见,经典的VBI概念有两个含义,临床上是指后循环的TIA,病因上是指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性低灌注。

随着对脑缺血的基础和临床认识的提高,认为前循环缺血只有TIA和梗死两种形式,“颈动脉供血不足”概念也不再被使用。

然而,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VBI概念仍被广泛使用,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原因,更有将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血的“相对缺血状态”。

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导致VBI 概念不清、诊断标准不明、处置不规范,相当程度地影响了我国地医疗水平和健康服务。

2: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提高80年代后,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如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的后循环缺血登记研究,NEMC-PCP)和研究技术的发展,对PCI的临床和病因有了几项重要认识:(1)PCI的主要病因类同于前循环缺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

(2)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机制是栓塞。

(3)无论是临床表现或现有的影像学检查(CT,TCD,MRI,SPECT或PET)都无法可靠地界定“相对缺血状态”。

(4)虽然头晕和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但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却并不是PCI。

基于以上共识,国际上已用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

3:后循环缺血的定义和意义PCI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MRI)可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患者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 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用PCI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使用PCI概念并摈弃VBI概念,可以全面提高各级医院的相关科室(神经科、普通内科、骨科、老年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和中医科)医务人员对后循环缺血性疾病的认识,规范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并开展科学的研究和科普宣传,提高我国在此领域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服务。

二:后循环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1:PCI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1)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导致PCI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夹层等。

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2)栓塞是PCI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

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

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3)穿支小动脉病变,有脂质透明病、微动脉瘤和小动脉起始部的粥样硬化病变等损害,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PCI少见的病变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纤维肌发育不良、静脉性硬化、凝血异常。

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转颈或外伤,巨细胞动脉炎、遗传疾病、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病等。

2: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PCI的危险因素与前循环缺血相似,主要是不可调节的因素和可调节的因素。

不可调节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等、可调节的因素有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脏病、卒中/TIA 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高凝状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3:颈椎骨质增生不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以往认为转头/颈使骨赘压迫椎动脉,导致后循环缺血,由于前庭神经核对缺血敏感,故而产生头晕/眩晕。

这是典型的以假设或经验代替证据的传统医学的模式,也是导致当前VBI诊断混乱的重要原因。

而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明与老化有关的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PCI的主要危险因素,因为:(1)PCI患者除有颈椎骨质增生外,更有动脉粥样硬化,无法确定是骨赘而非动脉粥样硬化致病。

在有或无PCI的中老年人群间,颈椎骨质增生的程度并无显著差别,只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不同。

(2)病理研究证明椎动脉起始段是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而椎骨内段的狭窄/闭塞并不严重。

(3)在203例连续的椎动脉动态造影中,仅2例有因骨赘引起的动脉侧方移位。

(4)对1018例有各种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转颈后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5%有颈外段椎动脉受压;其中136例有后循环症状者中也仅9%有受压;这136例中,28例转头时出现症状,受压也只4例;882例没有症状者与108例没有转头时出现症状的有后循环症状者间的受压比率无差异。

三: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脑干是重要的神经活动部位,脑神经、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和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在其间通过。

当血供障碍而出现神经功能损害时,会出现各种不同但又相互重叠的临床表现。

因此PCI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刻板或固定的形式,临床识别较难。

PCI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Horner综合症等。

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PCI的特征表现。

常见的PCI类型有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纯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等)。

目前证据表明PCI的总体预后并不比前循环缺血者差,如NEMC-PCR中,407例患者中预后好者达79%。

2:常被误认为是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脑干结构的致密和血管支配与神经结构的非一一对应特点,决定了绝大多数的PCI呈现为多种重叠的临床表现,极少只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

如在NEMC-PCR中,仅不到1%的患者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

单一的症状或体征,如头晕、眩晕、头昏、头痛、晕厥、跌倒发作和短暂意识丧失等,多由全身性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前庭周围性疾病和精神障碍所致,很少由PCI所致。

在NEMC-PCR中,没一例患者表现为不伴其他表现的单纯跌倒发作,因此单纯跌倒发作并不是PCI的常见表现。

3:后循环缺血的评估和诊断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的基础。

特别仔细地了解病史,特别是症状的发生、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演变过程和可能的诱发因素;要注意了解各种可能的血管性危险因素;神经系统检查时,要特别重视对脑神经(视觉、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听觉、前庭功能)和共济失调的检查。

对以头晕/眩晕为主诉者,一定要进行Dix-Hallpike检查。

对所有疑为PCI的患者应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主要时MRI检查。

DWI-MRI对急性病变最有诊断价值。

头颅CT检查易受骨伪影影响。

诊断价值不大,只适用于排除血和不能进行MRI检查的患者。

应积极开展各种血管检查,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MRI血管造影(MRA)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均有助于发现和明确颅内外大血管病变。

各种检查各有特点,不同检查间的相关研究还缺乏。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在国内广泛使用,可发现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近段的狭窄或闭塞,但不能成为PCI的诊断依据。

心电图、心动超声和心律检测是发现心脏或主动脉栓塞来源的重要检查,特别是对于不明原因、非高血压性PCI者重要。

颈椎的有关影像学检查不是诊断PCI的首选或重要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四:后循环缺血的治疗1:后循环缺血的急性治疗目前仍缺乏专门针对PCI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因此对PCI的急性治疗应基本等同于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应积极开展卒中单元的组织化治疗模式。

对起病3小时的合适患者可以开展静脉rt-PA溶栓治疗。

有条件者可行动脉动脉溶栓治疗,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宽。

对所有不合适溶栓治疗且无禁忌征者,应予以阿司匹林100-300mg/d治疗。

其他治疗措施可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治疗指南。

2:后循环缺血的预防对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控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的防治指南。

鉴于约40%的后循环缺血病因为栓塞,建议积极开展病因检查。

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

单用或联合使用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应探索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

除非明确颈椎骨质增生与PCI的关系,否则不应该仅为治疗PCI而行颈椎手术。

3:后循环缺血的宣教应积极开展PCI的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师的继续再教育,更新观念,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不再使用VBI概念。

应加强宣教,正确掌握PCI的早期表现,实现早发现、早诊断。

应加强宣教,正确认识PCI的危险因素,建立科学的预防观。

五: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应积极推动我国在PCI领域的临川研究,积极推动建立国家性或地区性的登记系统的数据库。

应规范PCI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措施。

应重视患者血管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注重血管病变的发现。

六:有关后循环缺血的几个重要认识1:PCI包括TIA(即经典的VBI)和脑梗死。

2:PCI的主要原因与前循环缺血相同,颈椎病不是PCI的主要原因。

3:头晕/眩晕是PCI的常见表现,多伴有其他表现,单纯的头晕/眩晕极少是PCI的表现。

4:转颈或体位变化后头晕/眩晕的主要病因不是PCI。

5:对PCI的诊断检查、治疗和预防应与前循环缺血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