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练习题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园课程2.融合课程3.广域课程4.活动课程5.核心课程(二)简答题1.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2.简述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3.简述以课程的功能为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三)论述题。
阐述以课程组织形态为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一)名词解释1.答: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匡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答:将有关科目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合并后原来科目再也不单独存在。
如将植物学、动物学、解剖学等融合成为生物学,就是典型的融合课程。
3.答:指不同学科分支的统合。
它比融合课程跨度更大。
例如许多中小学课程结构中浮现的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再把文学、艺术、舞蹈、哲学等统合为人文学科。
这三大类都是广域课程。
4.答:是根据儿童经验或者团体生活统整起来的课程,又称经验课程。
它是一系列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5.答:核心课程是受杜威儿童中心主义影响而浮现的一种经验课程。
它的提出,是出于对活动课程仅以儿童兴趣和需要作为组织课程的依据,不足以反映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考虑到儿童对这种课程的确非常喜欢的事实。
它主张:一是反对学科分立所造成的支离破碎学习的倾向,主张将学科内容统合起来,成为学习核心。
二是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角色,学校教育必须协助学生澄清及维持共同社会价值观。
核心课程是对活动课程的改造,它努力达到以社会功能和社会问题为核心的学科内容的统合,属于社会本位的课程类型。
(二)简答题1.答:幼儿园课程特点(在以下基础上做简要阐述);(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 (3)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 (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2 .答: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把课程分为五种类型。
(1)观念层次的课程,即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开设的课程。
第七章《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第七章《幼儿园课程》练习题1. 下面哪项选择不是课程的基本要素() [单选题] *A.课程组织B.课程评价C.课程反思(正确答案)D.课程目标2. 关于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学生是课程的主体B.课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过程C.课程即课程表(正确答案)D.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3. ()是课程的其他要素的抉择依据和标准,并对整个过程起导向作用。
[单选题] *A.课程目标(正确答案)B.课程内容C.课程组织D.课程评价4. ()是课程目标载体,是有关知识和经验。
[单选题] *A.课程内容(正确答案)B.课程组织C.课程编排D.课程评价5. 幼儿园课程以()基础,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为主。
[单选题] *A.教师讲授B.幼儿自学C.幼儿的间接经验D.幼儿的直接经验(正确答案)6. 课程的基本要素是() [单选题]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B.课程内容课程要素课程评价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正确答案)D.课程方法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7. 幼儿园阶段主要是打基础,特别是为()打基础。
[单选题] *A.小学教育(正确答案)B.初中教育C.高中教育D.成人教育8. ()是为整个人生打根基。
[单选题] *A.幼儿阶段(正确答案)B.儿童阶段C.婴儿阶段D.青年阶段9. 幼儿看电视的时间越长,获得()经验的机会越少。
[单选题] *A.直接经验(正确答案)B.间接经验C.内部经验D.和新阶段10. 下列关于幼儿园课程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幼儿园课是终身教育的根基课程B.幼儿园课程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C.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根基部分D.幼儿园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正确答案)11. 关于“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我国的基础教育由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这四个联系的阶段构成(正确答案)B.幼小衔接工作应由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完成C.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都必须站在整个基础教育甚至终生D.以上说法均不对12. 幼儿园课程是非义务教育教育课程,理解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幼儿园课程不是义务教育课程,不是免费的B.幼师在幼儿园中不需要强迫幼儿学习C.幼儿园课程不可留作业,进行考试或对因故未上幼儿园的幼儿进行补习D.幼儿园课程是非强制的,教师对孩子的和谐发展没有教育、引导和促进责任(正确答案)13.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是() [单选题] *A.游戏(正确答案)B.生活C.上课D.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14. 幼儿园课程以促使幼儿获得对生活环境的()为主要目的幼儿园课程中,幼儿学习的主要是来源于生活环境的。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及答案第六章xx 课程1、关于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B.课程时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过程C.课程即课程表D.课程时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2、关于素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素质具有整体性和潜在性B.素质具有稳定性、不可变C.幼儿园课程能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D.素质具有基础性3、课程的轴心是(),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和状态A. 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形式D教育目的4、xx课程内容最内在的形态是()A. 知识经验B.活动C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D.现实生活情境5、计划拟定的重点是()A. 学年计划B.学期计划C.一日计划D.具体教育活动计划6、社会生活常识的学习以()最好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集体活动D.课堂教学7、最为经济的组织形式是()A.集体活动B.直接教学C.小组活动D.个别活动8、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 幼儿可以不参加任何兴趣小组活动,家长和教师不能强迫B. 幼儿园个课程的目标、内容及组织可由每个幼儿园自己定C. 因为幼儿园不存在考试,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是素质教育D. xx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部分9、哪种课程内容的方式有利于幼儿直接经验的发展()A.分科课程B.核心课程C.活动课程D.选修课程10、教育结构性最高的活动是()A.教师专门组织的活动B.幼儿自选活动C幼儿自发自主活动11、下列教育观点不正确的是()A.评价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B.课程评价中教师即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C. 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D. 幼儿的接受学习是指幼儿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让幼儿学习,应予以取缔12、xx课程实施的具体途径是()A.幼儿园教育活动B.幼儿园教学C上课D游戏13、研究幼儿园课程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① 幼儿园应努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② 提供哪些内容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③ 如何有效地组织教育内容④ 如何确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4、课程是指在学校教师的直接和间接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与()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总和A.教育者B.教育环境C.教育内容D.教材教具15、()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一、选择题1.幼儿园课程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 )A.知识体系B.学习经验C.行为习惯D.道德品质2.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促使年轻一代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这说明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时应考虑到( )。
A.社会要求B.学科结构C.人类知识D.儿童发展3.课程即(),活动是儿童与学习环境互相作用的形式,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
A.学习科目和教材B.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C.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D.教学计划4.活动课程强调知识和智慧真正的源泉是( )A.游戏B.生活C.实践D.上课5.直接教学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 )A.以接受学习为主B.以发现学习为主C.以机械学习为主D.以无意学习为主6.活动课程是以( )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内容的。
A.学科B.问题C.儿童D.概念7.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性质,幼儿园课程注重知识的( )A.学术发展价值B.一般发展价值C.社会价值D.研究价值8.间接教学经常借助的中介有( )A.教具和学具B.提问和启发C.表情和动作D.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9.幼儿园课程要把各种教育因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强化,只有按这样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才能转化为幼儿完整、系统的学习经验,以达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这说明在组织幼儿园课程时应遵循( )。
A.整体性原则B.生活化原则C.主体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10.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是( )A.项目活动B.作业教学C.关键经验D.游戏活动11.不属于幼儿园课程主要特点的是( )A.游戏性B.义务性C.基础性D.适宜发展性12.在广义层面上对幼儿园课程理解不正确的表述是( )A.幼儿园课程是活动B.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C.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材D.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13.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的是( )A.园长和家长B.专家和教师C.家长和幼儿D.教师和幼儿16.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中,心理组织法关注的焦点是()。
新课程练习题

一、选择题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A.对 B.错答案:B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答案:C3.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答案:A第2组题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A.对 B.错答案:B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认识过程答案:C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C.等速的 D.匀加速的答案:A第3组题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A.对 B.错答案:A2.“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答案:C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答案:D第4组题1.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A.对 B.错答案:B2.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答案:A3.“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 B.激情 C.应急 D.理智答案:C第5组题1.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A.对 B.错答案:A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答案:B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答案:B第6组题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心理学练习题

《心理学》课程练习题系别:专业:班级:姓名: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概括为()、()和()几部分。
2.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和()等动态过程。
3.一般而言,人的自觉的、清晰反映客观现实的心理活动,是以人的()状态为基础并由此相伴随。
4.个性心理表征着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主要包括了()和()两方面。
5.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了人的()、()和( )三方面。
6.行为是有机体对所处环境的反应,这种反应有三种基本形式,即()、()和()。
7.心理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原则、()原则、()原则和()原则。
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和()两种。
9. 心理实验法包括()和()两种基本形式。
1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创立的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二、选择题1.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于1879年创立于()。
A.俄国B.中国C.美国D.德国2.心理现象又被称为()。
A.心理过程 B.心理活动 C.心理规律 D.个性心理3.心理现象与其他物质现象一样,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在研究中必须遵循()。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4.()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标志着心理学真正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经验总结法 D.调查法5.在实验中由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是()。
A.控制变量B.因变量C.反应变量D.自变量6.强调研究个体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7.教师想了解学生对作文的态度,让学生填写了问卷,与部分学生座谈,与个别学生谈话,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他用的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验法D.实验法三、判断题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和窥测别人心理究竟在想什么。
《幼儿园课程》课后练习

《幼儿园课程》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课程的灵魂和支点是()。
A.教材B.课程观点C,课程理念D.教案【正确答案】C2.幼儿的()就是幼儿园课程内容整合的基点,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
A.生活B.作品C.认知D.理念【正确答案】A3.《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D.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正确答案】A4.我国著名教育家先生()倡导:“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
A.杜威B.陶行知C.陈鹤琴D.张雪门【正确答案】B5.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是()。
A.做中学B.玩中学C.生活中学D.活动中学【正确答案】B6.美国于1991年在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提交的有关“入学准备”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的培养。
A.学习目标C.学习品质D.学习方法【正确答案】C7.下列不属于幼儿园课程目标来源的是()。
Λ.学科知识8.幼儿发展C.社会生活D.家长愿望【正确答案】D8.蒙台梭利认为肢体协调发展敏感期是()。
A.1-2岁B.1-3岁C.1-4岁D.1-5岁【正确答案】C9.蒙台梭利认为秩序感发展的敏感期是()。
A.OT岁B.0-3岁C.0-4岁D.1-2岁【正确答案】B10.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A.3-4岁B.3-5岁C.3-6岁D.3-7岁【正确答案】D11.蒙台梭利认为教育要以()为基础。
A.自由B.纪律C.游戏D.学习【正确答案】A12.蒙台梭利认为()是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觉能力发展的敏感期。
B.3-4岁C.4-5岁D.3-7岁【正确答案】D13.蒙台梭利认为,()不是一种材料,而是一个过程。
A.语言B.感觉C.视觉D.味觉【正确答案】A14.根据观察,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或敏感期为()。
A.1岁B.2岁C.3岁D.4岁【正确答案】D15.蒙台梭利教育以()教育为核心。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幼儿园课程的核心目标是(B)A.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B.促进幼儿全面发展C.培养幼儿的艺术才能D.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答案:BA.教育活动B.游戏活动C.生活活动D.家庭作业答案:DA.系统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主体性原则D.实践性原则答案:CA.幼儿的学习成绩B.幼儿的全面发展C.教师的授课水平D.家长的满意度答案:BA.课堂教学B.游戏活动C.主题活动D.学生竞赛答案:D二、填空题1.幼儿园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三个方面:认知目标、情感目标、________目标。
答案:行为目标答案:发展性原则3.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方法包括:观察法、________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答案:作品分析法4.幼儿园课程的实施途径有:集体教学、________活动、个别辅导、家庭教育。
答案:小组活动5.幼儿园课程的管理包括:课程计划的制定、________、课程评价。
答案:课程实施三、判断题1.幼儿园课程应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辅助。
(×)2.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3.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4.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
(√)5.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应以幼儿的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
(×)四、简答题1.请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
答案: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包括:适宜性、生活化、活动性、游戏性、综合性、发展性。
2.请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
答案: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3.请简述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答案: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包括:集体教学、小组活动、个别辅导、家庭教育。
4.请简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答案: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包括:适宜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生活化原则。
5.请简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

《幼⼉园课程》练习题温州⼤学学前教育系《幼⼉园课程》练习题第⼀章幼⼉园课程概述⼀.名词解释1. 幼⼉园课程:幼⼉园课程是实现幼⼉园教育⽬的的⼿段,是帮助幼⼉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全⾯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5.显性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的、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6. 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预期或⾮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简答题3.古德莱德 [美]五层次课程①观念的课程——理想的课程②社会的课程——正式的课程③学校的课程——领悟的课程④教学的课程——运作的课程⑤体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4. 简述课程的四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课程就是学习的科⽬和教材⼀般认为,课程是科⽬和学科的代名词,即课程是指具体的学习科⽬的总和。
也有⼈把课程与教材合⽽为⼀,视教材为课程的具体体现。
这使得通过课程⽽进⾏的教育被简化为“教书”(教教材、教课本)。
于是,教师就成为“教书匠”,学⽣也就成为“读书郎”。
(⼆)课程就是⼉童获得的学习经验这种课程定义是针对传统教育中的课程观念以及它所导致的“教材中⼼”、“教师中⼼”、“课堂中⼼”的弊端,从学习者的⾓度⽽提出来的。
由于这⼀课程定义强调学习者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所以它始终成为20世纪课程改⾰中的⼀⾯旗帜。
※课程就是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从渊源来讲,它与第⼆种定义都是产⽣于进步主义教育对第⼀种概念的反思和批判。
由于学习经验的主观性、个⼈性及模糊性,使得教师难以把握,所以,⼀些研究者将视⾓转向产⽣这⼀学习经验的“母体”——学习活动来寻求⽀持。
(三)课程就是教学计划把课程看作培养⼈的蓝图和计划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较流⾏的⼀种观点。
这⼀定义的提出,是在⼒图纠正前⾯定义中的⼀些问题,如“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活动说”的失之浅表。
(四)课程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或⽬标课程关注的重⼼应该是希望学习者通过课程⽽获得的学习结果,即教学的⽬的,⽽不是⼿段。
课程 练习题

课程课堂练习名词:课程填空: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2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依据是()3课程是指学生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4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础是()5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是()6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的人是()7提出空无课程概念的是美国课程论专家()8我国最早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课程一词的教育家是()9()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1斯宾塞2课程3进程安排4课程5课程6赫尔巴特7艾斯纳8朱熹9课程单选:1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布鲁纳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A泰勒B桑代克C斯金纳D杜威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4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 )A教育目的B课程C教学D教育制度5下列选项中,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相同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1B 2D 3B 4B 5B6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
A.克伯屈B.杜威C.卢梭D.福禄培尔7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A内容B总和C进程D时间8下列对课程理解错误的是()A学科课程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B活动课程尊重学习者的能动性C学科课程能传授系统知识D学科课程的课程观是课程即经验9主张从相应科学中精选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实行分科教学,特别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权威的课程观是()。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文化10认为“只有那些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课程的是()这种课程观的观点。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A 杜威B 斯塔弗尔比姆C 泰勒D 斐斯泰洛齐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 课程任务B 课程制定者C 课程设置的要求D 课程管理层次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总和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 知识B 能力C 直接经验D 间接经验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融合课程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 综合课程理论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 泰勒 B 罗杰斯 C 布鲁姆 D 布鲁纳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 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 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 知识—经验—活动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A 课程是知识B 课程是计划C 课程是活动D 课程是项目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 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项目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学校课程D 基础型课程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 《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 泰勒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A 柏拉图 B 毕达哥拉斯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A 杜威原理B 泰勒原理C 斯宾塞原理D 赫尔巴特原理15、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 课程标准B 课程计划C 教材D 教科书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A 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B 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C 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D 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A.课程目标 B 斯宾塞 C 赫尔巴特 D 杜威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 整体性原则B 迁移性原则C 生理适宜原则D 合理性原则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A 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C 学校课程D 基础型课程21、下列哪个国家在1988年改革之前,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A 德国B 美国C 加拿大D 英国22、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一直持续到。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库参考答案1.将课程视为研究者直接经验的学者是___,而不是___、___或___。
2.从计划的角度来定义课程的学者是___,而不是___、___或___。
3.___将课程与儿童经验联系起来,而不是学科知识、活动过程或教学计划。
4.与课程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的观念同一渊源的课程观是经验课程观,而不是学科课程观、活动课程观或目标课程观。
5.强调知识研究的课程是分科课程,而不是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或广域课程。
6.强调儿童经验的丰富的课程是综合课程,而不是分科课程、核心课程或广域课程。
7.强调课程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是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而不是活动性、基础性或文化性。
8.幼儿园课程不具有强制性,这是其非义务性,而不是游戏性、基础性或文化性。
9.将幼儿视为一个人分析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研究角度是哲学,而不是心理学、社会学或教育学。
10.研究他们内在的发展需要,在研究和生活中的兴趣,研究儿童研究能力上的年龄特征的研究角度是心理学,而不是哲学、社会学或教育学。
11.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课程注重儿童的感知觉,而不是智力、动作或艺术。
12.瑞吉欧教育体系中课程的主要特征是方案教学,而不是知识研究、动作训练或感知觉训练。
13.___教育家___提倡在幼儿园实施“单元教学”,而不是___、___或戴自俺。
14.美国课程学者___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认为目标是课程编制的核心,而不是___、___或___。
15.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而不是总体目标、中期目标或预成性目标。
16.心理顺序是以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而形成的内容顺序,而不是逻辑顺序、内容顺序或学科顺序。
17.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由幼儿的身心特征决定的,而不是文化、经济发展或环境。
18.早期教育方案强调“整个儿童”的培养,而不是其他选项。
1.认知学派、蒙台梭利和班克街是教育学中重要的学派和理论,它们在教育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操作系统》课程综合练习题 及答案

《操作系统》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1 )管理、( 2 )管理、( 3 )管理、( 4)管理以及提供用户接口。
2.系统调用与一般函数调用的执行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系统调用运行在( 5 )态,一般函数调用运行在( 6 )态。
3.进程并发执行时有间断性、(7)和(8)的特点。
4.进程的基本特征有( 9 )、( 10 )、独立、异步及结构特征。
5.UNIX系统的文件目录项由两部分构成,即文件名和( 11 );6.临界资源的概念是(12),而临界区是指(13)。
7.产生死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14)和(15)。
8.段页式存储管理中,是将作业分( 16 ),( 17 )内分( 18 ),内存分配以( 19 )为单位。
9.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中,在不考虑使用快表的情况下,每条访问内存的指令需要( 20 )次访问内存;10.在操作系统中,不可中断执行的操作称为( 21 )操作;11.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段称为( 22 ),为保证进程互斥,应在进程的临界区前设置( 23 ),在临界区后设置( 24 )。
12.银行家算法中,当一个进程提出的资源请求将导致系统从( 25 )进入( 26 )时,系统就拒绝它的资源请求。
13.页面调入策略要解决(27)、(28)两个问题。
14.最佳置换算法是选择(29)或(30)的页面做为被淘汰的页面。
15.UNIX系统中,用于创建进程的两个常用系统调用是( 31 )和( 32 )。
16.进程调度负责( 33 )的分配工作。
17.通常操作系统内核提供( 34 )功能和( 35 )功能。
参考答案:1、(1)存储管理;(2)处理机管理;(3)文件管理;(4)设备管理;2、(5)系统态(核心态) ;(6)用户态;3、(7)失去封闭性;(8)不可再现性4、(9)动态;(10)并发;5、(11)索引结点;6、(12)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13)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代码;7、(14)竞争资源;(15)进程推进顺序非法8、(16)段;(17)段;(18)页;(19)页;9、(20)2;10、(21)原子操作;11、(22)临界区;(23)进入区;(24)退出区;12、(25)安全状态;(26)不安全状态;13、(27)何时调入页面;(28)从何处调入页面;14、(29)永不使用的;(30)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15、(31)fork();(32)exec();16、(33)作业;17、(34)资源管理(35)支撑二、选择题1、若Wait(s)和Signal(s)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等待进程。
石油工业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课程练习题
解释认识新的油层,通过新工艺改造发现新的油藏。这方面重点是向长庆学习,向周边的兄 弟单位学习。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 A;2. A;3. D;4. D;5. B;6. D;7. A;8. A;9. A;10. D;11. B;12. B;13. A;14. B; 15. B;16. C;17. D;18. B;19. B;20. C;21. B;22. A;23. C;24. A;25. B;26. C;27. C; 28. B;29. A;30. D 二、多选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31. A,D;32. A, B ,C;33. B,D;34. B;35. A,B,D;36. ABC;37. C,D;38. A, B,C,D;39. A,B,C,D;40. A,B,D;41. A B C;42. D,B,C;43. A,B,C;44. A,D; 45. A,B, C,D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46. B;47. B;48. B;49. B;50. A;51. A;52. A;53. A;54. A;55. B;56. A;57. A;58. B; 59. A;60. A;61. B;62. A;63. B;64. B;65. B 四、综合改错题 (请改正以下各题中存在的一些概念错误) 答案:错误见题中红色部分,正确见后面括号内部分。
A 铁路运输; B 开发开采; C 净化分离; D 化学加工
38. 下列选项哪些属于油田矿场集输范畴?()
A 油气计量;B 油气分离;
C 原油脱水与稳定;D 液烃储存和油气外输;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 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1、关于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生是课程的主体B.课程时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过程C.课程即课程表D.课程时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2、关于素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素质具有整体性和潜在性B.素质具有稳定性、不可变C.幼儿园课程能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D.素质具有基础性3、课程的轴心是(),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和状态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形式D.教育目的4、幼儿园课程内容最内在的形态是()A.知识经验B.活动C.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D.现实生活情境5、计划拟定的重点是()A.学年计划B.学期计划C.一日计划D.具体教育活动计划6、社会生活常识的学习以()最好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集体活动D.课堂教学7、最为经济的组织形式是()A.集体活动B.直接教学C.小组活动D.个别活动8、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幼儿可以不参加任何兴趣小组活动,家长和教师不能强迫B.幼儿园个课程的目标、内容及组织可由每个幼儿园自己定C.因为幼儿园不存在考试,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是素质教育D.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部分9、哪种课程内容的方式有利于幼儿直接经验的发展()A.分科课程B.核心课程C.活动课程D.选修课程10、教育结构性最高的活动是()A.教师专门组织的活动B.幼儿自选活动C.幼儿自发自主活动11、下列教育观点不正确的是()A.评价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B.课程评价中教师即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C.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D.幼儿的接受学习是指幼儿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让幼儿学习,应予以取缔12、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具体途径是()A.幼儿园教育活动B.幼儿园教学C.上课D.游戏13、研究幼儿园课程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①幼儿园应努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②提供哪些内容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③如何有效地组织教育内容④如何确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课程是指在学校教师的直接和间接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与()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总和A.教育者B.教育环境C.教育内容D.教材教具15、()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课程标准测试题

语文课程标准练习题一、填空;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9、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10、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1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1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13、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1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15、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6、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17、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二、判断;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1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1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1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1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3 多元智能理论;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1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 的整体提高;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12、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A、学生B、教师C、学生和教师13、阅读是学生的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1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A、学习态度B、学习方式C、学习目的15.语文学习的环境是指 AA.语文课堂教学环境;B.课堂教学与阶段考核共同构成的学习环境C.课堂学习和课堂外的语言实践共同构成的语言环境16.三至五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能 C ;A.根据阅读内容写出一点自己的体会;B.借助注释、工具书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C.自觉做读书笔记;17.对一至二年级学生写字的评价不应侧重 B ;A.写字的姿势 B.书写的规范 C.会写的字数;18.一至二年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应做到 ; AA.意思清楚 B.条理清楚 C.用语得体19.三至五年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应做到 ; CA.意思清楚 B.条理清楚 C.用语得体20.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DA.培养学习能力B.形成问题意识C提高学习兴趣 D.形成探究能力21. 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DA.积极B.自主C.独立D.合作22.指导当前语文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应是 ; AA.考试说明 B.课程标准 C.教学大纲 D.教材教参23.课程标准实施意见部分,主要从以下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AA.教材编写意见、教学建议、评价意见、保障措施B.教学素养、教学管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C.配套措施、师资培训、课程目标、教材编写A.评价意见、教学意见、师德修养、业务能力24.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依次包括以下五大板块内容; C A.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设计思路、总目标、阶段目标B.导言、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内容与要求、实施意见C.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要求D.导言、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评价要求、实施意见四、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五、简述题;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试卷2一、填空题;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C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四、分析题50分一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10分一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10分先阅读下面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谈识字、写字改革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有关识字与写字学习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 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1992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一、二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一年级:学会常用汉字11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学习音序、部首两种查字典地方法;学习独立识字;练习用铅笔写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写字兴趣;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工具;与1992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识字与写字教学,有了较大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首先,新课程标准在认字方面识字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并将“会认”“会写”分开要求,明确了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是多认少写,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这为尽早让学生开始阅读打下了一个基础;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认字兴趣,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其次,在写字方面,大纲中有掌握“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的明确要求,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学习作了具体的布置,而“新课标”中作的要求是总体性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再者,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二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20分1、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10分答 :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着为老师在教学中颇费心思,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他的本意我想应该是创设这个情景让学生表述太阳的作用;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想的程度,课堂上出现了冷场;另外,既然已经学完了“关系密切”了,这个表演只是让学生来复述文中的内容,这种情景的意义性已经不大;我想,把这个表演安排在教学“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之前,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带着问题去探究“为什么这第十个太阳不能射”比较合理;2、问题一: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搜集的资料可取吗为什么答:明显是不合理的;资料的收集和利用在新课程中作为拓宽学习课程的一种方式,为老师和学生所欢迎,它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但是,上述案例中,课一开始就交流,学生在没有很好地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像是一个个被架空了的高楼,立足不稳,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是很正常的;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应该让学生自己展示给大家,这个分享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学生重中体会成就感,能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位老师在学生的表述出现困难的时候应该向他提供及时地帮助和鼓励,而不能越俎代庖;像案例中的做法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问题二:如果让你来讲设计课前收集资料的这类型课,你会怎么处理呢答:我想,我会将这些资料的交流放在学生对恐龙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进行;如:除了课文上的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可以告诉大家的吗说说你收集到的情况吧我坚持学生收集的资料学生自己展示;学生展示过程中有困难的,老师提供协助,并适时地鼓励,以激发孩子们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信心图片以及资料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交流的空间,还会在班级上作展示;让学生的成功体验在课后得以延续;三问题分析及对策20分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10分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引导学生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10分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处理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屈;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五论述题24分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交融、渗透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它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并非是三个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
幼儿大班课程练习题

幼儿大班课程练习题一、数学题1. 下面有5个苹果和3个橘子,请问一共有几个水果?2. 请写出数字2的下一个和上一个数字。
3. 我有4个糖果,我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呢?4. 排队时,小明在第三个位置,小红在他后面。
请问小红是第几个?5. 用手指数一数,从1数到10,写下最后一个数字。
二、汉字题1. 请写出汉字"牛"的拼音。
2. 请写出汉字"日"的笔画数。
3. 下面的汉字中,哪一个是"草"的义项?(可以选择多个)a) 木 b) 口 c) 艹 d) 火4. 下面的汉字中,哪一个是"上"的反义词?a) 下 b) 中 c) 左 d) 右5. 请写出汉字"鸟"的偏旁部首。
三、英语题1. 请写出英语字母表的前5个字母。
2. 请将单词"apple"的字母重新排列,组成另一个水果的名字。
3. 请翻译句子:"我喜欢吃冰淇淋。
"4. 请找出下列单词中不属于动物的单词:a) cat b) dog c) car d) bird5. 将下列单词按照字母顺序排列:orange, banana, apple, grape四、综合题1. 请用算盘算出:5 + 3 = ?2. 请将下面的形状涂成黄色:(方形、三角形、圆形,只需要涂色不需要绘制)3. 请将下面的图案画出来:(可以自由选择图案,可以是动物、植物、家具等)4. 写出下面图中的动物的名字:(可以自由选择图片,可以是猫、狗、兔子等)5. 请写下你最喜欢的颜色,并解释为什么喜欢这个颜色。
以上是幼儿大班课程的练习题,请按照纸上的要求完成相应题目。
儿童课程练习题

儿童课程练习题一、数学题1. 计算 235 + 489 =2. 若一件商品原价为 128 元,现在打折10%,请问最终价格是多少?3. 在一个有 35 个学生的班级里,有 20 个男生和 15 个女生。
请问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4. 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驶 60 公里,驾驶员需要驶过 320 公里的路程。
请问驾驶员需要多少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二、语文题以下是几个句子,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补充句子中所缺的成分或词语。
1. 我每天都去学校(地点),遇见了我的好朋友(人物)。
我每天都去学校,遇见了我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
2. 这部电影非常有趣,大家都笑了很久(时间)。
这部电影非常有趣,大家都笑了_______________。
3. 姐姐每周坚持去跳舞,她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目的)。
姐姐每周坚持去跳舞,她想成为一名_______________。
4. 星期天天气非常好,我们决定去公园里玩耍(时间)。
星期天天气非常好,我们决定去_______________。
三、英语题请根据所给的单词或短语,填写合适的词语或句子。
1. I have a _______________ (大) dog. Its name is Max.2. The book is _______________ (在...之上) the table.3. My birthday is on _______________ (十二) September.4. Sarah _______________ (喜欢) to sing and dance.四、科学题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2. 什么是水的三态?3. 太阳是什么?地球是在太阳系中的哪个位置?4.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重力。
五、艺术题请完成以下的任务,用画笔或者彩色笔完成作品。
绘制一副你最喜欢的动物的画。
六、体育题请列举出三种常见的球类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练习题
第 2 页 共 12 页
《运筹学》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
1、教材43页——44页1.1题
2、教材44页1.4题
3、教材45页1.8题
4、教材46页1.13题
5、教材46页1.14题
6、补充:判断下述说法是否正确 ● LP 问题的可行域是凸集。
● LP 问题的基本可行解对应可行域的顶点。
● LP 问题的最优解一定是可行域的顶点,可行域的顶点也一定是最优解。
● 若LP 问题有两个最优解,则它一定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
求解LP 问题时,对取值无约束的自由变量,通常令
"-'=j
j j x x x ,其中∶
≥"'
j j
x x ,在用单纯形法
求得的最优解中,不可能同时出现0
"'
j j x x . ● 当用两阶段法求解带有大M 的LP 模型时,
若第一阶段的最优目标函数值为零,则可断
言原LP模型一定有最优解。
7、补充:建立模型
(1)某采油区已建有n个计量站B1,B2…B n,各站目前尚未被利用的能力为b1,b2…b n(吨液量/日)。
为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规划在该油区打m口调整井A1,A2…A m,且这些井的位置已经确定。
根据预测,调整井的产量分别为a1,a2…a m(吨液量/日)。
考虑到原有计量站富余的能力,决定不另建新站,而用原有老站分工管辖调整井。
按规划要求,每口井只能属于一个计量站。
假定A i到B j的距离d ij已知,试确定各调整井与计量站的关系,使新建集输管线总长度最短。
(2)靠近某河流有两个化工厂(见附图),流经第一个工厂的河流流量是每天500万立方米;
在两个工厂之间有一条流量为每天200万立方
第 3 页共 12 页
米的支流。
第一个工厂每天排放工业污水2万立方米;第二个工厂每天排放工业污水1.4万立方米。
从第一个工厂排出的污水流到第二个工厂之前,有20%可自然净化。
根据环保要求,河流中工业污水的含量不应大于0.2%,若这两个工厂都各自处理一部分污水,第一个工厂的处理成本是1000元/万立方米,第二个工厂的处理成本是800元/万立方米。
试问在满足环保要求的条件下,每厂各应处理多少污水,才能使总的污水处理费用为最小?建立线性规划模型。
第二章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与灵敏度
分析
1、教材77—78页2.1,2.2,2.3题
2、教材79—80页2.10题:
①写出其对偶问题
②用单纯形法求解原问题及对偶问题
第 4 页共 12 页
第 5 页 共 12 页
③比较②中原问题及对偶问题最优解的关系,掌握当求解原问题/对偶问题后,如何辨识对偶问题/原问题的最优解 3、教材80页2.12、2.14题 4、设有LP 模型如下:
0..≥≥=+=s s X X b
IX AX t s CX
z Max
试用矩阵语言,描述其最优性检验条件为:
11≤-≤---B C A B C C B B
第三章 运输问题
1、教材107页3.1、3.5题
2、教材103页例题6
3、教材109页3.10,3.11题
4、补充:一个有退化基可行解的运输问题 某运输问题的运价及各产地、销地的数据如下表:
试确定总运费最低的运输方案。
(注意:本题存在退化的基本可行解)
第四章目标规划
1、“目标规划不会出现无解”的结论对否?
2、用图解法及单纯形法求解教材125页4.2题
3、教材114页例3及116页例5.
第五章整数规划
1、判断说法是否正确:
①分枝定界求解整数规划时,分枝问题的最优解
不会优于原(上一级)问题的最优解.
②整数规划中,割平面的构造应满足能割掉松
弛问题的最优解,但不割掉原问题的可行解。
2、教材154—155页5.4,5.5题
3、教材155页5.6,5.7题
4、教材156—157页5.13,5.14题
5、对教材11页例1建立其整数规划模型,并用分支定界法与割平面求解。
第七章动态规划
第 6 页共 12 页
1、判断结论正误
①动态规划的最优性原理保证了从某一状态开
始的未来决策独立于先前已作出的决策
②对于同一个动态规划问题,逆序法与顺序法
的解不一样
2、教材237页7.1,7.2题
3、某企业有某种高效率设备3 台,拟分配给所属甲、乙、丙车间,各车间得到设备后,获利情况如下表,试建立最优分配方案(20分)
4、教材238页7.6题
5、某企业今有3个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其收益所得及所需投资额如下表,由于可支配资金只有10万元,试进行项目选择。
第 7 页共 12 页
第八章图与网络分析
本章只考察——最短路问题与最大流问题
1、教材264页例12
2、下图是一个交通网络,每条边(弧)的容量及一个可行流如下表所示,试求这个网络的最大流。
3、下图为一运输网络,试安排其流量为7的最小费用流。
图中各边的容量及费用如下表:
第 9 页共 12 页
第 10 页 共 12 页
第九章 网络计划
1、判断说法正误
①PERT 计算中,总时差是线路上的时差,可以串用,但单时差是工序的时差,不能串用 ②在PERT 计算中,将最早节点时刻等于最迟节点时刻、且满足0
)(),()(=--i t j i t j t E L
节点连接而成的
线路是关键线路 2、教材313页9.2题
3、某工程的PERT 数据如下表: ①画出网络图并予节点以正确的编号 ②计算最早、最迟节点时刻
③据所画网络图填写计算下表
第十章 排队论
本章不做重点要求
1、在一个随机服务系统中,当其输入过程是一普阿松流时,即有
(){}()t
n e
n t n t N P λλ-==!
,则同一时间区间内,
相继两名顾客到达的时间间隔是相互独立且服从
参数为λ的负指数分布,即有()t
e t X p λλ-==说法正确
否?
第十一章 存贮论
本章公式记忆太多,不做重点要求
1、分析建立模型
不允许缺货、补充时间无限短的确定型存储模型的假设条件是: 不允许缺货 补充时间无限短
需求是连续的且需求速率R为常数 单位物资单位时间的存储费用C1是常数 每次定购费C3(不考虑货款)是常数 试:(1)画出存储量变化曲线
(2)分析费用,建立总平均费用最低的订货模型(订货周期、订货量)
2、参看弄懂教材362页:“模型二,允许缺货,补充时间较长”;能够根据其他模型条件,从而由模型二得到其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