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电力系统网络通信复习要点

一、1.通信网的定义,可描述为由各种通信节点(端节点、交换节点、转接点)及连接各节点的传输链路互相依存的有机结合体,以实现两点及多个规定点间的通信体系。
2.电力系统通信网中常见的通信网络有电话交换网、电力数据网、电视电话会议网、企业内联网INTRANET等。
电力数据网包含传统的远动信息网(SCADA系统)、EMS、MIS等。
3.电力系统通信网主要由传输、交换、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传输与交换部分组成通信网络,传输部分为网络的线,交换设备为网络的节点。
目前常见的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异步传送模式和帧中继。
4.电力线载波通信(也称PLC-Power Line Carrier) 是利用高压输电线作为传输通路的载波通信方式,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度通信、远动、保护、生产指挥、行政业务通信及各种信息传输。
5.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各自特点:电路交换是固定分配带宽的,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须占电路,电路利用率低;要预先建立连接,有一定的连接建立时延,通路建立后可实时传送信息,传输时延一般可以不计;无差错控制措施。
因此,电路交换适合于电话交换、文件传送及高速传真,不适合突发业务和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
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
它是将需要传送的信息划分为一定长度的包,也称为分组,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
而每个分组信息都包含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标识,在传送数据分组之前,必须首先建立虚电路,然后依序传送。
二、凡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或取无穷多个值的,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信号,均称为模拟信号,凡信号参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并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信号,均称为数字信号。
6.分组交换最基本的思想就是实现通信资源的共享。
分组交换最适合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网几乎全部采用分组交换。
7.8.传统的模拟通信中都采用频分复用,随着数字通信的发展,时分复用通信系统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码分复用主要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波分复用主要用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中还有空分复用(SDM)。
电力系统通信与网络技术题库

第一部分习题汇总第1 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通信的概念。
2、简述一般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其组成部分的功能。
3、简述通信系统的分类。
4、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是什么?5、简述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
6、什么是噪声?如何分类?7、计算机网络有那两大子网构成?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8、简述计算机通信的特点。
9、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10、简述电力系统通信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通信方式。
第2 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消息、信息、信号和数据?简要说明它们的关系。
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有何区别?3.简述信号的几种表示方式。
4.什么是串行传输?什么是并行传输?举例说明。
5.何谓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举例说明。
6.什么是基带传输?基带传输对传输信号有何要求?7.画出信息为101101的单极性不归零码、AMI码、曼彻斯特码。
8.一个模拟信号到PCM数字编码的步骤有哪几步?9.设输入抽样值i=580 ,按A律13折线编码方法求其8位码。
10.试分别以ASK、FSK、PSK来转换数字数据01101为模拟数据。
11.什么是调制?12.在数据传输中,何谓“差错”?13.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14.假定一种编码仅有四位合法码字 0000000000、010*******、1010101010、1111111111。
试求:(1)最小码距。
(2)若收到1010011010码,与4个合法码字比较可能是哪一个码字在传输中出错了?15.分组码的检(纠)错能力与最小码距有何关系?检纠错能力之间有何关系?16.采用汉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设信息位为k 位,冗余为位r位则k和r之间应满足那种关系?17、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若收到发送方送来的信息为10110011010,生成多项式为G(X)=X4+X3+ 1,接受方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写出判断依据及推演过程)18、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9、何谓FDM?何谓TDM?20、简述PCM帧结构。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复习提纲《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复习提纲第1章绪论一、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特点P4答: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特点是高度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用户分散、容量小、网络复杂。
二、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组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P5答:核心层由国调、6个网调、四川、三峡等9个节点组成;汇聚层由除四川以外的29个省调节点组成;接入层由各接入厂站及调度中心业务网组成。
三、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P6答:1、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有:(1)20世纪70年代的电力线载波;(2)80年代的模拟微波90年代的数字微波;(3)目前光纤通信。
2、主要特点是光纤通信: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频带宽、传输衰耗小等。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大发展时代已经开始。
电力通信技术主要有以下八种电力系统通信网主要由传输、交换、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传输与交换部分组成通信网络,传输部分为网络的线,交换设备为网络的节点。
1.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高压输电线作为传输通路的载波通信方式,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度通信、远动、保护、生产指挥、行政业务通信及各种信息传输。
2.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
3.微波通信是指利用微波(射频)作载波携带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空间进行中继(接力)的通信方式。
常用微波通信的频率范围为1~40GHz4.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从而进行两个或多个地面站之间的通信。
5.移动通信——通信的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6.现代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 异步传送模式、帧中继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技术。
7.现代通信网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传输网、支撑网。
8.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第2章 通信基础知识一、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信息量的表征P13答:离散消息xi 携带的信息量为:)(log )(1log )(i a i a i x P x P x I -==2.模拟/数字通信系统分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P14(1)模拟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用传输频带衡量,不同调制方式需要的频带宽度(简称带宽B)也不同,信号的带宽B越小,占用信道带宽越少,在给定信道时容纳的传输路数越多,有效性越好。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第二版教学设计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力系统通信技术专业必修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通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原理,掌握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解决电力系统通信问题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是根据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第二版教材所设计的。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掌握电力系统通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原理;2.了解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3.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电力系统通信问题。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1.1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概述1.2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优势第二章通信方式与技术2.1 通信方式分类2.2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应用的通信方式2.3 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比较第三章通信协议3.1 通信协议的概念3.2 电力系统通信协议3.3 消息传输协议3.4 通信协议与安全第四章通信设备4.1 电力系统通信设备4.2 通信设备性能指标4.3 通信设备的选型原则与方法第五章通信网络5.1 通信网络概述5.2 有线通信网络5.3 无线通信网络5.4 通信网络故障诊断与维护第六章电力系统通信应用6.1 通信与电力系统自动化6.2 电力系统保护与通信6.3 电力市场与通信6.4 电力信息与通信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面授形式进行,教师主讲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还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如PPT、视频等,以便更好地展现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学生需要完成课后习题和小组项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时长本课程总学时为48课时,其中36课时为面授教学,12课时为课后项目实践。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提交的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来完成。
小组项目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七、教学资源教师将提供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相关的图书、论文、案例等教学资源,并将共享教学资料,方便学生进行复习和学习。
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复习题

《通信系统》复习题1、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通信系统主要有哪几种?他们主要有什么特点?2、简述通信网与通信系统间的关系?3、通信网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4、简述电力通信网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5、简述电力通信网的特点?6、根据业务种类的不同,电力通信网通常包含哪些业务网?7、电力数据通信网承载的业务主要有哪些?8、电力调度数据网承载的业务类型主要有哪些?请列举两种类型?9、现代通信网中支撑网包括哪些?他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0、电力载波通信的特点有哪些?11、为什么电力载波通信使用的频率范围为40~500kHz?12、画出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构成框图?简述构成部分的作用?13、电力线载波机主要有哪几大部分组成?简述这几部分的主要功能?14、电力载波机采用什么调制方式?他具有什么特点?15、远动信号在电力载波通信中是如何得到传输的?16、电力线载的耦合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17、光纤通信具有什么特点?18、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范围是多少?一般工作波长是多少?19、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范围是多少?常用的工作波长是多少?具有什么特点?20、简述渐变型光纤的自聚焦效应?21、什么是光纤的色散?色散的类型分哪几种?他们分别是什么因素产生的?22、简述光纤产生损耗的机理?23、电力系统中常用的光缆类型有哪些?他们分别是和应用于什么场合?24、SDH与PDH相比具有什么特点?25、SDH的基本设备包括哪些?简述他们的主要功能?26、请写出SDH的标准等级以及相应的传输速率?27、STM-1最多可以包含多少个2M信号?28、简述二纤单向通道倒换环的工作过程?29、微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什么是微波的极化特性?30、微波通信的特点主要有哪些?31、为什么地面上的远距离微波通信要采用中继方式?32、若相邻两微波站的距离为30km,微波的工作频率为6GHz,则自由空间的损耗为多少?33、大气对微波传播的影响有哪些?当微波的工作频率在10GHZ以下时,那些影响是可以忽略?34、什么是余隙?余隙的大小应如何考虑?35、什么是衰落现象?改善衰落影响的主要措施是什么?36、微波射频的频率再用时如何实现的?37、画出微波收信和发信机的组成框图?简述各组成部分的作用?38、微波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简述卡塞格林天线的工作过程?39、馈线系统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对馈线系统的要求是什么?40、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41、电路交换的特点有哪些?42、什么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一般提供那两种方式?43、什么是虚电路方式?什么是数据报方式?44、帧交换相对于传统的分组交换具有什么特点?45、T接线器的功能是什么?T接线器有哪两部分组成?46、S接线器的功能是什么?S接线器有哪两部分组成?。
【通信电路与系统】期末复习提纲(投影版)

《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期末复习提纲特别说明(一)首先建立正确、牢固的电路概念(物理概念) 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对分析公式的理解 (二)务必建立强烈的“非线性电路”的概念非线性电路与大家所学的模拟电路课程中的线性电路分析方法截然不同。
请大家谨慎使用诸如拉氏变换这类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三)要建立信号“频率变换”、“频谱搬移”的概念实现这类信号变换非得“非线性电路”不可。
(四)“线性”与“非线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混频电路中介绍的“时变参量分析法”、锁相环路中的“线性分析”等。
(五)不同的知识点应该做到融会贯通第一章 通信概论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2、模拟与数字通信的概念3、通信方式:基带/频带;TDM/FDM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4、信道:有线/无线;衡参/变参5、比特速率/码元速率:二进制与多进制码率的关系 比特率指的是信息速率,单位:bit/s码元速率指的是不同进制符号的符号速率,单位:波特 当0、1等概率时,二进制码率数值上等于比特率当一个M 进制编码是由一个二进制编码转换而来时,有bM 2R R =log M第二章 谐振功率放大1、LC 并联谐振回路(各电路的基础)(1)阻抗频率特性,谐振与失谐;振荡频率,谐振电阻 (2)频率响应: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 (3)品质因数Q ,与谐振电阻的关系 (4)滤波作用,通频带 (5)重要的关系式00R Q =;P P R Q =;00p p R Q R Q =;00p Pp R R R R R =+ 03dBp f B Q ≈2、放大效率(1)功率放大必须注重效率问题(2)放大器甲、乙、丙类工作状态的定义 (3)丙类(C 类)工作状态效率高的原因提高放大效率的关键是减小管耗,主要措施:A .减小c i 的导通角θ(C 类放大,以增大激励功率为代价)B .减小电流与电压的乘积c ce i u ⋅,借助LC 电路,保证c i 大时ceu 小,或者ce u 大时c i 小(1958年提出的D 类放大,推挽PDM 开关模式放大,在音频放大、电机控制、电源逆变上应用。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绪论.ppt

电力通信现状-1
1. 20世纪70年代:电力载波通信 电力系统的特有的通信方式,主要用于话音、保护和 远动信息的传输。
2. 20世纪80年代:模拟微波通信
3. 20世纪90年代:数字微波通信
4. 目前:以数字微波为干线、覆盖全国的电力网络已 初步形成,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字 程控交换以及数字数据网等新兴的通信技术也获得 相当水平的应用。
电力通信网-2
通信 卫星
地
球
站 市长 数
用户 内 途 字 微
交 交 多波
换 换 路设
设 设 设备
备备 备
光
基
移
站
动
交
传 输 终
基 站
换 设 备
端 设 备
本地 网
光再 生中继设 备 ( 光 放大器 )
长途 网 移动 网
地
球
站数
长
市
微字 途 内
波多 交 交
设路 换 换
备设 设 设
备 备备
光
传 输 终
移
电力通电信力市通场信的化竞是争国力际-2趋势-1
2001年底,美国最大的7家电力公司联合组建“美 国光纤公司”,利用电力系统的资源,在全美建 设光纤网络,出租光纤、电路带宽,经营网络等 业务。
电力通电信力市通信场的化竞是争国力际-3趋势-2
2002年3月29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也开始在东京的三 个区正式开展通信业务,其采用的技术为光纤到户 (FTTH ) ,通信速度为每秒100M字节。日本NTT的 Internet 接入费每月为11000 日元,而东京电力仅收 9800日元月租费。目前,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展光纤 入户业务所需的电线杆数目要优于日本NTT公司。此 外,在人口稠密的关东地区,东京电力公司光纤分布 密度要超过日本NTT公司。另外,所有家庭都是东京 电力公司的电力用户,其电力用户数目前远超过NTT 东日本公司通信用户数。
通信工程专业电路原理复习提纲及答案资料

2015通信工程专业电路原理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理想电压源输出的电压值恒定,输出的电流值( A )。
A 、由它本身决定B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C 、由外电路决定2、已知电路复阻抗Z =(3+j 4)Ω,则该电路一定呈( A )A 、感性B 、容性C 、阻性3、当电阻R 上的u 、i 参考方向为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A )A 、Ri u =B 、Ri u -=C 、 i R u =4、把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叫做(C )。
A 、视在功率B 、无功功率C 、功率因数5、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零输入响应中(C )A 、仅有稳态分量B 、仅有暂态分量C 、既有稳态分量,又有暂态分量6、当电阻R 上的u 、i 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 B )A 、Ri u =B 、Ri u -=C 、 i R u =7、相量是一个用来表示正弦量的复常数,包含了正弦量的( A )两个要素。
A 、频率和初相角B 、周期和频率C 、有效值(最大值)和初相角8、叠加定理不适用于( C )A 、交流电路B 、直流电路C 、非线性电路9、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A )并联使用。
A 、可以B 、不可以C 、任意10、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C )A 、支路电流法B 、回路电流法C 、结点电压法11、通过互感线圈的电流若同时流入同名端,则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压。
( B )A 、彼此减弱B 、彼此增强C 、任意12、RLC 并联电路在f 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 0时,电路性质呈(B )(频率增大后感抗增大 阻碍增强 所以呈感性)A 、电阻性B 、电感性C 、电容性13、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 C )A、一定为正值B、一定为负值C、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14、已知电路复阻抗Z=(3-j4)Ω,则该电路一定呈( B )A、感性B、容性C、阻性15、一阶电路的三要素为(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大致比例:
第1章绪论10%
第2章通信基础知识30%
第3章电力载波通信10%
第4章光纤通信技术25%
第5章微波与卫星通信10%
第6章移动通信技术15%
第1章绪论
一、电力系统通信网的特点 p3
二、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组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p5
三、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p7
第2章通信基础知识
一、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信息量的表征p12
模拟/数字通信系统分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p13
传码率和传信率p13
二、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现代通信的基础)p14
三、系统(信道)带宽和信号带宽的不同p20
四、通信中的调制技术
1.区分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p21
2.AM幅度调制的包络检波不失真条件
3.DSB-SC, SSB,VSB 的特点
4.残留边带调制的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
5.FM,PM 的特点
6.2ASK,2FSK,2PSK,2DPSK的信号波形,原理,特点
7.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传信率R b/传码率R B/M进制)
8.新技术的了解(QAM,GMSK,OFDM,扩频通信)
五、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1.PCM编码的三个过程
2.低通抽样定理和带通抽样定理
3.信道编码中,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应用
六、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AMI码,HDB3码等常见码型的编码和译码原理
2.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七、FDM,TDM,CDM,WDM,SDM的基本原理和多址技术
第3章电力线载波通信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使用频段
二、电力线载波通信耦合装置及主要作用
三、电力线载波通信耦合方式
四、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转接方式
第4章光纤通信技术
一、光纤通信的特点和优点
二、光能量在光纤中传输的必要条件
三、实用光纤的三种基本类型
四、数值孔径NA的定义/意义
五、光纤传输特性:色散/损耗的定义/意义
六、后向散射法的描述/意义/应用
七、电力特种光缆的种类及类型选择
八、主要使用的光源和光检测器的种类
九、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最大中继距离的设计因素影响
十、S DH与PDH的比较,
十一、SDH自愈环结构的原理分析
.
第5章微波与卫星通信技术
一、微波的使用频段特点
二、地面远距离微波通信采用中继方式的原因
三、一点多址微波通信系统的特点
四、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
五、卫星通信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接收系统的性能因
素
第6章移动通信技术
一、移动通信的特点
二、移动通信的组成
三、移动通信无线覆盖区结构(大区制和小区制特点)
四、了解GSM的主要技术特点,信道分配方式
五、了解CDMA的特点及优点:软容量,软切换,话音激活
六、了解CDMA的基本工作原理
七、比较FDMA,GSM,CDMA的系统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