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搜救管理体系探析

合集下载

海上搜救与救援分析与措施探讨

海上搜救与救援分析与措施探讨

海上搜救与救援分析与措施探讨摘要:随着我国海洋运输的迅速发展,船舶航行密度不断增加,相应的船舶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加,海洋救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海洋航行中,船舶航行的特殊情况使其在发生意外事件时难以进行有效的救援,而复杂多变的海洋状况又会对救援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由于海上环境的恶劣,救援工作很困难,常常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来进行搜索,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救援装备、人员素质、配合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不良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当前救援工作的开展。

本文将就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提高救援工作的效能和减少灾害发生造成的严重损失。

关键词:海上搜救、救援分析、措施策略前言:海洋救援是一种以降低生命、财产损害、以挽救海洋经济发展为宗旨的社会性活动。

但是,在海上救援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救援工作的效果难以通过人力来进行有效的管控,以此达到目的。

这是因为海洋存在着各种复杂且多变的状况,这些不良的状况会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在救护期间,还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果不能保证搜救的效果,很容易出现更多的伤亡。

为此,必须加强对海洋救援的投资,提高海洋救援工作的整体效能,为我国海洋经济的长远发展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海上搜救工作存在的现状问题事实上,按照其工作任务划分,可以分为海洋搜索和海洋救援。

海上搜索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准确的对出现事故船、遭遇事故的人数等基本资料进行核实的工作,而海上救援是对遇难人员、船只、财物进行救援的一种工作形式。

从过去的救援经验来看,救援设备的先进和工作人员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到搜救的工作效率。

从国外开展的海上搜救工作来分析,由于其装备和装备比较齐全,而且救护队伍的工作能力也比较强。

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能有效地减少救援和救援的耗时,提高救援工作的成功率,然而根据目前国内海洋救援工作的状况,无论是装备、装备还是人力配备,都与世界先进国家有很大的距离。

新形势下海上搜救工作体系探讨

新形势下海上搜救工作体系探讨

这 且 O年 , 速慢 , 航 17 9 3年 之前 , 国没 有 正规 的海 上 的领 导 , 些 单位 是 海 上搜 救 的 主要 力 量 少 , 平均 船 均 超过 2 我 但 平 科 救 救 助机 构 , 上 救助 能力较 弱。 为 保证 量 , 除开展 搜 救期 间外 , 时 它们 之间 设 备 落 后 , 技含 量低 , 助手 段 单 一 , 海 海上 生命 财 产安 全 , 同时维 护 我 国 的 国 较 少联 系 。在 计 划 经济 体 制 下 , 以靠 不 能 满 足 海上 搜 救 的需 要 。我 国 18万 可 . 际形 象 , 服务于 经 济建 设 , 并 根据 周 恩来 行 政命 令来 保 证紧 急情 况下 各搜 救成 员 公 里 的海 岸 线 , 在广 州 、 海 、 台设 仅 上 烟
行业管理★工作研究
___
_●_●●__
- - -
●-__-_
●__-_-
● _
_●__●-
_。●___
__-___
●____
’__。_。_
__●●-_●●-
●-_
______
_’____--
_-_^_
_^ _
____
-。。。 _。 -● Nhomakorabea。^
。 _。‘^__
__。 -。
。’ ’-_
。 一
_ _
’。_。。
。一
D I 0 9 3 .s . 0 -8 4 0 01 . 3 O :1. 6 8i n1 68 6 . 1 . 0 3 s 0 2 21


我 国 搜救 工 作 的历 史 沿 革
我 队 、 海 政府 机 关 事业 单 位 和航 运 单 位 展 的 需要 。 国 现 有 的救 助拖 轮 不仅 数 涉

完善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刻不容缓

完善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刻不容缓
成救 助失 败 。 目前 在 各 救 助 局 拥 有 的 3 2艘 船 舶 中 , 均 船 龄 平
: T 0 6 1 W 90 .1
维普资讯
栏 目编 辑 : 黄

1. 83 9年 , 均 航 速 1. k , 论 从 数 量上 、 能 上 和 配 置上 平 23 m 无 5 性 都 不 符 合 现 代 救 生 要 求 。 同样 , 救 助 飞机 的 管 理 模 式 也 不 对 能 适应 海上 复杂 环 境 的要 求 。救 助 飞 机 在 执行 紧 急 的救 助任 务 时 , 能恰 恰 要 在 民航 总 局 规 定 不 能 飞 行 的 商 业 民用 标 准 可
粤东 、 西 海域 平均 距 离为 10海 里 , 9 小 时 。以上 平 均 粤 1 为 个
距离 和平 均 到 达 时 间 是 按 正 常 海 况 条 件 下 统 计 的 , 遇 恶 劣 如
天气 , 结 果 是不 言而 喻 的 。 其 2专 业 救 助 力 量 薄 弱 , 少 先 进 的 装备 和设 施 . 缺
来 建 造 船 舶 和 舾 装 配 置 。拥有 和租 用 的救 助 飞 机 全部 持有 民 目前 , 国 海 上 搜 救 体 制 由 经 国务 院 、 央 军 委 批 准 的 我 中 海 上 搜 救 中 心 , 及 9个 省 、 辖 市 海 上 搜 救 中 心 及 其 以 直 分 中 心 和浙 江 、 西 北 海 港 航 监 督 组 成 。我 国海 上 搜 救 广
维普资讯
海上 搜救直 接 关系到 人命 、 财产 的安全 和社 会 的稳定 。中国海上 搜救 中心及各 级 ( ) 水 上搜 救机 构在 国务 院 、 交通 部及 各省 、 自治 区 、 直辖 市政 府 的领 导下 , 认真 履 行

应急技术与管理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研究

应急技术与管理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研究

应急技术与管理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海上搜救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面对突发海上事故,如何高效地进行搜救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应急技术与管理的应用则能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组织管理,使海上搜救工作更加科学和安全。

本文旨在研究应急技术与管理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海上搜救工作的重要性。

一、海上搜救概述和挑战海上搜救是指在海上发生紧急情况时,对遇险船舶及其人员进行搜救的行动。

海域广阔、海况复杂、目标难以确认等特点给海上搜救工作带来了许多挑战。

同时,时间紧迫、人员安全、资源有限等问题也对搜救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因此,不能简单依赖人工经验和个体的努力,而需要应急技术与管理的有力支持。

二、应急技术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应急技术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定位和导航技术海上搜救的第一步是确定遇险船舶的位置,而现代船舶定位和导航技术能够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如GPS、GLONASS等,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帮助搜救人员准确锁定目标,为后续的搜救行动提供基础数据。

2.遥感技术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海上遇险船舶的影像信息,从而帮助搜救人员更好地了解搜救目标。

通过红外探测和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检测船只的热量分布、油污等信息,从而判断是否有人员遇险或燃料泄漏。

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全面的视角,辅助搜救行动的决策和展开。

3.通信技术海上搜救需要实时的信息传递和沟通,而现代通信技术能够提供稳定、快速的通信手段。

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等技术能够保持搜救人员和遇险船舶之间的实时沟通,对于遇险人员的安全和搜救行动的协调至关重要。

三、应急管理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应急管理在海上搜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组织管理和资源协调两方面:1.组织管理海上搜救行动需要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应急管理的机制和方法能够帮助搜救指挥部门合理组织人力和物力资源,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搜救行动的高效、科学进行。

国内外海上搜救体系比较分析

国内外海上搜救体系比较分析
门内设立搜救协调中心,协调海上救助工作。 1.5 德国和澳大利亚,搜救协调中心的设置比较特殊。德国搜救协调中
心是设在作为民间机构的德国救生艇协会;澳大利亚的搜救中心设在海
事局,海事局不设分支机构也不拥有任何搜救力量,搜救中心也不设分 中心。
2、搜救力量的发展模式
2.1 发展政府和军队搜救力量 -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加强海事和海上防卫装备的建设,这些公务船、 舰艇和飞行器是海上搜救的主要力量; 2.2 政府购买私人搜救力量 - 欧洲许多国家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搜救机构主要通过租用私营飞
2004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结合我国海上搜 救应急工作的实际,交通部开展《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的编制工作,该预案于2005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并由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施行。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 害,新的形势为我们的应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经国务 院同意,2009年3月9日,修订后的《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 案》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施行。
1、美国
管 第一区 第五区 第七区 第八区 第九区 第十一区 第十三区 第十四区 第十七区 区 地区 大西洋 大西洋 大西洋 大西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 指挥部所在地 波士顿, 马萨诸塞州 朴茨茅斯, 维吉尼亚州 迈阿密, 佛罗里达州 新奥尔良, 路易斯安那 克里夫兰, 俄亥俄州 阿拉米达, 加利福尼亚州 西雅图, 华盛顿州 檀香山, 夏威夷州 朱诺, 阿拉斯加州 责任区域 新英格兰州、纽约、新泽西州北部 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南部、德拉瓦州、马 里兰、维吉尼亚和北卡罗莱那州 南卡罗莱那州、格鲁吉亚州和佛罗里达东部 美国的内陆水域 大湖区 加利福尼亚州、亚历桑那州、内华达州和犹他 州 奥勒冈州、华盛顿、爱达荷和怀俄明州 夏威夷 阿拉斯加州

海上搜救工作应急体系

海上搜救工作应急体系

海上搜救工作应急体系
海上搜救工作应急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海上搜救组织体系:包括海上搜救指挥机构、搜救船舶、搜救飞机和搜救设备等。

2.海上搜救通信体系:包括海上搜救通信设备、通信卫星、海上通信中心、搜救通信网络等。

3.海上搜救信息体系:包括海上搜救信息数据库、信息采集设备、信息处理软件等。

4.海上搜救法律体系:包括海上搜救法律法规、国际海上搜救公约、海上搜救协议等。

5.海上搜救培训体系:包括海上搜救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以及海上搜救演练等。

6.海上搜救国际合作体系:包括国际海上搜救合作机制、国际海上搜救协调机构、国际海上搜救援助协议等。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海上搜救工作应急体系,能够在海上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高效地进行搜救行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海上搜救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海上搜救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1卷 第 1 1 期
21 年 3 02 月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UR A FNA T N C TO L& T C O N LO N O GVO A INA E HNIA H P I O L G C LS IPNGC L E E
V0 . 1N . 1 o1 1
能存 活 的时间是不 同的, 如表 1 示 。 所
表 1 水温与落水者所能存活的时间关系
由上表 可 知 , 露 是遇 险船 员在 海上 求 生待救 期 间丧 命 的主 要原 因 。 因此 海 上搜 救最 重要 的是 赢得 时 暴 间 , 救船 舶或飞机 在 收到求 救信 号后应 第一 时 间到达 出事海 域展 开搜 救 , 样才 能减少 人员 生命损 失 。 搜 这 2 我 国搜救体 系 的不 足 之处 我 国海 上搜 救 由海 上搜 寻和 海上 救助 两 部分 组成 。海 上 搜寻 指 的是 先确 定遇 险人 员 、 船舶 和设 施等 位 置 的行 动 。海 上救助 又 称海 难 救助 , 是指 在海 上或 者 与海 相通 的可航 水域 , 对遇 险 的船 舶 、 员和其 他财 产 人 进 行 的救助 。世界 发达 国家 的经验表 明, 完善 的海 上 搜救 体 系 以及先 进 的装备 设施 , 赢得 搜 救时 间 、 对 提高
设备 、 管理 、 法律 体 系等五个方 面提 出了改进措施 , 对完善我 国海上搜救体 系、 高遇险船 员搜救 成功率有 一定的指导 提 关键词 : 遇险 ; 搜救 ; 成功率 ; 举措
中图分类号: 7 . U6 6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9 9 (02 0 .0 30 17 .8 12 1 )104 .3
收 稿 日 期 :0 卜 1 21 O一0 6

完善我国海上搜救体系

完善我国海上搜救体系

永 也 管哩 第8 1 2 -0 2 0 0i 月 誊第 期 0- 61 f
船舶 的距离 , 保证遇有险情第一 时间抵 达现场 ; 根据季 各救助局 的救助船舶 以拖船 ( 而非专用 救助船 ) 为
节的变化 、 水文气象 的特点 和海难 事故 的发生规律 , 科 主 ,3 2艘救 助船舶平均船龄 1 .9a 83 ,平均 航速 1 . 23 5 学合理地部署 、 调整救 助力 量待命 位置 , 使救助力量始 k , n 无论是在数 量上还 是在船 型 、 度 、 速 抗风浪 等性能 终处 于最有 利的救助位置 ;坚持全 天候 的值班待命要 上都 达不到快速反 虚的基本要求 ,更不能适应现代海 求, 所有待命力量时 刻保持 高度戒备状态 , 随时做好救 上救 生 的要求 。救 助船舶或三用拖 船仅达到商业 民用 一舱不沉”的抗 沉性 要求 , 但在 紧急救 助中如果 助准备 , 一旦接到救 助指令 , 保证 在规定 的时 间内迅速 船舶 “
【 关键词 】 海 上搜 救 ; 员素质 ; 人 安全标 准 ; 法 质的飞跃 ,以海上 专用救助直升机 为骨干 的立体救助 立
厦 湛江又先后成立北 海上搜救 工作直接关 系到人命 、财产 的安全 和社 体系就此起步 。此后在大连 、 门 、 部 蓬莱 , 负渤海海域 担 会 的稳定 。中国海上搜救 中心及全 国各 级海( ) 水 上搜 海第一救助飞行 队 ( 署在大连 、 、 部署在厦 门, 负台 担 救机构在 国务院 、 通部及各 省 、 交 自治 区 、 直辖 市人 民 救助任 务 )东海第二救助飞行 队( 部署 在湛 政府 的领导 下 , 认真履行海 上人命救助 的职责 , 为航行 湾海峡救 助任务 )和南海第 一救助飞行 队 ( 担 , 在我 国搜救 责任 区水域 的船舶提供救 援保 障 ,为我 国 江 , 负琼州海峡救助任务 ) 极 大地提高了海上搜救 8个救助 经济 、 航运 、 海洋 事业 的健康 发展作 出应有 的贡献。但 的反应 速度 和搜救 成功率 。3个救助局下设 1 是 由于我国地域广 大 、 海岸线长 , 搜救 工作 中存在 的某 基地 ,为专业救助船 舶和救 助飞机动态待命 的后勤保 可进行 5 nmi 以内的沿岸快速救助反应 , 0 l e 较 些 问题仍在一定程 度上制约着搜救 行动 的有效 进行 。 障基 地 , 为完 整的专业救助网络至此初步形成 。 非专业搜救 力量主要 由参加救 助行动的交通部 以 包括军队 、 中央有关直属部 门和地 我 国海 上 搜救 工 作 由 中 国海 上 搜救 中心总 体 负 外 的其他单位组成 , 责, 其具体 职责是统一组织协调搜救 工作 , 为海上 遇险 方部门 的力量 以及各港 口 、企事业单 位和航行于我 国 中央军委批复 , 人员 、 船舶及航空器提供搜 寻救 助服务 。 水监体制 改革 水域的大量商船和渔船 。根据 国务院 、 后, 随着 “ 一省一监” 原则的建立 , 沿海 省份的海事局 如遇某些海域 地方救助力量不 足时 ,中国海上搜救 中 各 相继成立省级救助协调 中心( 少数 省份除外 , 如广东省 心及地方海上 搜救 中心 与军 队联 系 ,按照抢 险救灾 的 南部队派出舰船 、 飞机给予支援 ; 事故 现场 附近 海上搜救协调 中心设在省 政府 )较 大的港 口海事局设 原则 , , 立救助分 中心 。下文从搜救 力量 以及搜救 待命制 度两 的过往船舶 由船舶交通管理 中心进行组织参 与搜救 , 这些非 专业的救助力 量往往在搜救工作 中发挥着至关 个方 面进行 分析。

船舶海上遇险搜救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船舶海上遇险搜救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0 引言中国有着十分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域辽阔、海岸线长,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作用,是加速我国贸易自由化的重要资本,海上运输亦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伴生出了愈加复杂、严峻的海上事故,对海上搜救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

目前来讲,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当前阶段的海上搜救工作发展仍旧存有不少问题,是综合搜救能力提升必须要解决的重点,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1]。

1 海上搜救存在问题1.1 支撑力量不足纵观中国改革开放的40多年间,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日趋深化,基于现代公共治理视角,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社会参与的海上搜救管理机制,其社会效益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对提升海上搜救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客观维度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这种新型治理结构建设仍旧存有不少问题。

具体而言,多数非政府参与主体明显匮乏,其更多定位于政府的“附属机构”,系列活动实践有着较为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数量少、规模小,所发挥的作用亦是相当有限,尤其是志愿机构更是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加之专业化水平薄弱,甚至有时在海上搜救中的参与成了一种“包袱”。

同时,由于各海上搜救参与主体来自不同行业领域,彼此间并未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有着差别化的利益诉求,加之对组织认同感缺失,相关制度配套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约束力、凝聚力,大都按照利于自身利益的原则行事,导致应有的功能作用无法发挥出来,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船舶海上遇险搜救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苑礼兵,黎东楼(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南 海口 571126)摘 要 :以海上搜救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今我国海上航运情况、海洋情况的分析,从支撑力量、设备设施、人员素质3个主要的方面对海上搜救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在对我国海上搜救的难度进行明确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海上搜救完善对策。

希望能够在政府的主导下,不断优化我国海上搜救相关配套设施,并对组织结构、制度予以不断调整,使其更符合我国海上搜救现实情况,确保海难事故能够得到积极、有效的解决。

我国深远海搜救体系建设问题探析

我国深远海搜救体系建设问题探析

我国深远海搜救体系建设问题探析摘要:本文梳理总结了不同行业对于深远海的定义范围,从组织架构、规划布局、搜救能力、科研创新、区域合作等5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深远海搜救体系建设的现状,并立足当前短板弱项,着眼长远建设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关键词:深远海搜救体系引言深远海搜救体系建设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要力量,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履行国际搜救公约的重要内容。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海空兵力作战领域的延伸拓展,加快我国深远海搜救能力建设已成为支撑国家安全、推动科技进步、建设远洋海军的紧迫课题与必然要求。

我国具备深远海搜救能力的机构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和海军,其中交通运输部作为海上搜救责任部门,专业致力于应急搜救工作的研究和建设;自然资源部基于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的需求,研发制造了一定规模的声光学海底测绘装备和潜水器;海军基于援潜救生的需要,具备了一定深度的救援能力,并且在饱和潜水试验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

1深远海的定义范围不同的行业领域对于深远海的定义范围有着不同的标准,目前并没有统一界定,通常由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做出界定。

1.1 深海的定义范围从地球科学角度,200米~1000米水深范围被称为海洋光层,1000米~4000米水深范围被称为深海,超过4000米水深被称为深海洋槽;从海洋资源开发角度,我国定义为300米以深的海域,欧美国家则定义为500米以深的海域;从海军作战角度,我国定义为300米以深的海域,美军则定义为900米以深的海域;从海上搜救角度,定义为300米以深的海域。

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的面积分别为7.7万、38万、77万、350万平方公里,最大水深分别为85米、140米、2717米和5576米,300米以深的海域主要集中在东海和南海。

1.2 远海的定义范围从航区划分角度,我国定义为渤海、黄海及东海离岸200海里以远,南海离岸120海里以远(台湾岛东海岸、海南岛东南岸50海里以远)超过Ⅱ类航区以外的海域;从海洋资源开发角度,定义为离岸200海里以远海域;从海军作战角度,定义为沿海离岸600海里以远的海域;从海上搜救角度,定义为沿海离岸100海里以远的海域,主要依据我国沿海救助基地的救助能力而定。

我国海上搜救情况浅析

我国海上搜救情况浅析
关键 词 : 海上搜救
1 中国海上 搜救 工作 的历史 沿革
2 1 中 国海 上搜 救现 有体 系 . 我 国海 上搜救 工作 , 由国务 院相关部 委、 队有 军 关部 门组成 的 “ 国家 海上 搜 救 部 级 联席 会 议 ” 负责 协调 , 其办 事 机 构 为 中 国海 上搜 救 中心 ( h r T eMa— l
由国家参加 的一种国际协作 。17 99年 4月政府问 国际海事协商组织在汉堡会议上通过了《9 9 国 17 年 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 从而使各 国救助机构与救 , 援 的船 舶有 了共 同遵 守 的行 动准 则 和实施 搜救 的具 体程序。 17 93年 , 为使 在 我 国沿 海 遇 险 的人 员 、 船舶 得 到及时的救助 , 国务院、 中央军委成立了全国海上安 全指挥部, 其办事机构设在交通部 。全国海上安全 指挥部主要负责统一部署和指挥海上船舶防台风 , 防止船 舶污染海 域 , 以及 海难 救助 工作 。
我 国海上搜救情况浅析
王焕
5 9
我 国海 上 搜 救情 况 浅 析
王 焕
( 中国航 海 图书 出版社 天津 30 5 ) 04 0

要: 文章通过对我 国海上搜救工作发展历 史的回顾和现状的分析 , 以及对国外海上
安全 借鉴 发展
搜救体制 的介 绍 , 阐明我 国搜救 工作 e t f hn ) 主要 负责 海 i Sac me ec eC ne o ia , r C
海上搜 救 ( aim erhadrsu ) m riesac n ce 是使用 营 t e 救 队伍 和设备 寻找 和 营 救海 上 遇 难人 员 的活 动 , 是
门和军 队配合 “ 国海 上 搜 救 中心 ” 好 海 上 搜 救 中 做 工作 。 20 05年 , 为加 强我 国应对 海 上 突 发事 件应 急 工

我国海上空中搜救应急体系建设的思考

我国海上空中搜救应急体系建设的思考

我国海上空中搜救应急体系建设的思考海上船舶,泛指海上航行的渔船,商船,出现险情和事故需要救助时,应发出求救信号。

对处于危险之中的船舶作出响应,是每个收到遇险信号的船舶和机构的义务。

我国 1984 年起实施的《海上交通安全法》第 36 条也作出了相似的规定:事故现场附近的船舶、设施、收到求救信号或发现有人遭受生命危险时,在不严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当尽力救助遇难人员,并迅速向主管机关报告现场情况和本船、设施的名称、呼号和位置。

可见,沿海国设立专门的搜救机构和对海上遇险船舶和人员提供救助是一项法定的义务。

我国海上空中搜救系统现状1.交通部救助飞行队。

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是国家唯一一支海上专业空中救助力量,主要担负我国沿海范围内的海上遇险(难)船舶、航空器、固定设施等的人员搜寻救助和人命救生;承担海上船舶、固定设施的伤病人员救助;配合海上救助船舶实施海上救助、消防和防污染工作;应地方政府需要执行其他海上和陆地救援工作、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和国家指定的特殊的政治、军事等抢险救助任务。

在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的统一垂直领导下,现已发展成拥有交通部北海第一、东海第一、东海第二、南海第一、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5支救助飞行队,大连、蓬莱、上海、厦门、福州、珠海、湛江和三亚等8个救助飞行基地、配备了12架救助直升机救援体系。

分别担负渤海海域、黄海海域、东海海域、台湾海峡和南海海域范围内的海上人命救援和社会公益性抢险救助任务。

形成了覆盖重点海域的海陆空立体救助体系,提高了我国沿海海域人命救助的应急反应能力。

2.我国海上空中立体搜救系统的法规建设和制度管理为规范我国海上搜救行为,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海上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交通运输部实施了“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通过建立预警预防机制,险情报送制度,搜救保障机制,科学的决策机制,完善搜救的支持系统,提高我国政府应对海上突发事件和海上搜救的能力,确保海(水)上人命财产的安全,并通过制定“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规范搜救内部工作、使搜救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

加强我国海上大数据搜救指挥控制能力的思考

加强我国海上大数据搜救指挥控制能力的思考

加强我国海上大数据搜救指挥控制能力的思考摘要:针对现海上搜救指挥控制系统发展需要及当前海上搜索救援面临的问题,文章结合来海上大数据指挥发展趋势,从应急预案智能化、建设云交互平台的应急管理机制、升级救援资源,更新救援队伍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海上大数据搜救指挥控制能力的应对措施,为提升我国海上指挥能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海上搜救大数据指挥控制能力建设1.引言大数据是人类活动以互联网的发展创新至现今阶段的时代特征,是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

在指挥控制领域,21世纪初美国海外作战中心和国土防卫部门已经开始聚焦于核心大数据中心。

随着网络电磁空间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电空间权和制信息权将上升为世界海洋行动和军事行动的主要竞争领域。

我国海上搜救仍处于发展阶段,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差距。

作为一个应用于海上搜救的关键技术,大数据与将越来越多的作用于决策与指挥控制方面。

通过对于大数据指挥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针对海上应急搜救发展难点提出相关对策,来为未来海上搜救发展提供依据。

2.大数据指挥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2.1大数据将成为指挥控制与决策的主体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将越来越多的决定作战与救援行动的成败。

数据的数量与质量、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数据主导的决策能力将是决定作战行动的关键和核心要素[7]。

客观世界的大数据将成为指挥与控制决策的主体。

2.2 真正的智能化指挥与控制智能化作战是高阶段的信息化作战。

智能化指挥控制对指挥与控制系统提出了基于智能技术的自主分析、自主协调需求。

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

大数据赋予了互联网以智商,这才使得互联网的作用从简单的数据交流和信息传递,上升到了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智能信息融合[8]。

在将来,建立不同作战环境件的数据共享为基础的自主式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根据专家知识形成可供人工干预的决策、计划和对策;能够进行智能计算、智能指挥、快速推演,预估计作战行动和结果,在推演和评估的基础上形成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

大力加强海上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大力加强海上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大力加强海上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海上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是保障海上安全的重要任务,也是应对突发海上事故和灾害的关键举措。

以下是对大力加强海上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首先,建立完善的救援指挥体系。

海上救援行动需要高效的指挥和协调,因此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

这个体系应包括海上救援指挥中心、灾害救援协调中心、航运企业联合指挥中心等。

各级指挥中心应该加强信息共享、指挥协作,确保救援行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其次,完善海上救援队伍建设。

海上救援队伍是海上救援力量的核心。

应加强对队伍的培养和训练,提升队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救援队伍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确保队伍的专业化和高效性。

此外,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救援行动,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第三,加强救援设备和装备的更新和配备。

海上救援行动对设备和装备的要求较高。

应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相关设备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救援装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救援装备的统一配备和更新,确保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四,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海上救援行动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这个体系应包括海上救援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救援行动的权限和程序、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法律地位等。

同时,应建立海上救援的保险制度,为救援行动提供经济保障。

第五,加强海上救援技术研发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救援技术和装备不断涌现,对海上救援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应加强海上救援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救援行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应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海上救援的水平和能力。

综上所述,大力加强海上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是保障海上安全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完善的救援指挥体系、完善海上救援队伍建设、加强救援设备和装备的更新和配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以及加强海上救援技术研发和创新,可以提高海上救援的能力和水平,为保护海上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以规范的管理方式和创新的工作思路建立海上搜救应急管理体系

以规范的管理方式和创新的工作思路建立海上搜救应急管理体系

海 难 救助 不 同于 陆地 和 空难 救 助 , 与矿 难 、 难和 空
公 路 、 路 事故 相 比较 , 铁 海难 事 故 中 人 员的 生还 可能 性
要高许多。这是因为在船舶遇险求救时 , 大多数情况下
人 员 未发生伤 亡 , 舶从 遇 险到 沉 没可 能有 数小 时 的营 船

: 圈 . 3 9 j }
的第一 现 场 ( 舶 的报 警 会 通过 卫 星 、 岸 电台直 接 转 船 海
目前 , 能担 当起 专 业救 助职 责 的救 助 单 元是海 事和 救 捞 的船艇 、 机。 飞 与商 船和 通用 飞行 器 不 同的是 , 专业 救 助单 元停 泊 待 命 的 时 间 长 , 行 ( 急 救 助 ) 时 间 航 应 的
里 的任何 一个 区域 。 加之 , 国还 有 大量 的江河 干线 、 更 我
湖泊 和 内陆水 网。 2 海 上人命救 助 时 效性要 求 高 .
公 众与 媒体 在 关 注 政府 应 对 突 发公 共 事 件 的 能 力 方面 形成 互动趋 势 , 海上 突发 公共 事件 的搜 救 工作相 对 持 续时 间较长 , 新 闻媒体 对 海难 应 急事 件往往 全 程跟 而 踪 报道 , 旦 处置 不 利 , 会 损 害 我们 党 在人 民心 目中 一 就 的 形象 , 政府 的工 作 陷于被 动 。这 方面 失败 的教 训 有 使 19 9 9年 的 “ 1 2 ” 难 事 故 救 援 , 功 的经 验 有 处置 1 ・4 海 成 20 0 2年 深 圳 海域 巴 拿马 籍 液 化气 船 火灾 事 故 和 2 0 05 年“ 辽海 ” 轮火 灾事 故 的应急救 援 。 海上 搜救 工作 的复杂 性 、 效性 要求 高和 公 众关注 时

海上搜救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海上搜救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海上搜救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王威;沙小进【摘要】文章分析了遇险船员在水中漂浮待救时面临的困难,阐述了当今搜救成功率低下的原因,并从人才、队伍、设备、管理、法律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完善我国海上搜救体系、提高遇险船员搜救成功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1【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遇险;搜救;成功率;举措【作者】王威;沙小进【作者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系,江苏南通226010;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系,江苏南通226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76.80 引言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全球海运事业不断壮大,海上船舶通航密度急剧增大,船舶遇险事故也随之增多。

因此,及时有效地开展海上搜寻与救助行动,避免或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一直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各国海上安全主管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

海上搜救是法律法规赋予救助机构的神圣使命,同时也是一项公益性职能。

海上搜救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营救出遇险人员,减少财产损失,保护海洋环境。

但是相较于国外的搜救水平、搜救设施以及搜救成功率,我国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年中国沿海及海难失踪、死亡达上百人,直接经济损失更是高达数十亿元。

因此,提高遇险船舶的搜救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

1 遇险船员在水中待救期间面临的主要困难当船舶发生海难后,船舶无法挽救时,船长为了全体船员的人命安全应立即下令弃船。

弃船后,船员在水中漂浮待救期间影响其生存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有晕浪、淡水、食物、水温、暴露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暴露。

暴露是指遇险者漂浮在水中,身体直接与海水及外界接触。

因人体体表的隔热保温能力很差,以及水的导热速度是空气导热速度的26倍,因此遇险者暴露在水中,身体散热较之陆地上的散热要快得多。

暴露在寒冷气候中,会冻伤身体组织;暴露在酷热气候下,会使遇险者中暑或衰竭。

我国南海海上搜救责任区现状及成因研究

我国南海海上搜救责任区现状及成因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刳l我网和新加坡海上搜救责任I ( 一卜闫;绿:新』J¨坡;黄: 替
16: Ⅲ
(二 )历 史 成 因 在 1979年 国际 海上 搜寻 救助 公 约 签订后 ,国 际 海 事 组 织 从1 985年 开始 着 手依 照该 公约 划定 各 国海 上 搜 救 责 任 区 域 ,地 球 广 阔 的海 洋 被 划 分为 13个 海 上 搜 救责 任 区 。在 1986年 国 际海 事 组 织召开 的亚太 地 区 海 上 搜 救 大 会上 ,形 成 了上 述 决 议 。综 合 当时形 势 ,形成 该 决议 的背 景 分析如 下 (1)我 国 和 新加 坡 是 南海 周 边 国 家仅有 的 两个 加 入 该 公 约 的 国 家 ; (2)周 边 国 家 政 治 环 境 菲 律 宾 在 1946年 独 立 后 ,于1971年斐 迪 南·马科 斯 开始 独 裁 统治 ,1986年 亚 太地 区海 上 搜 救 大 会 召开 时 ,其 国内正 在 进 行 总统 选 举 ,马科 斯虽 当选 总统 ,但 因选举 舞 弊导 致群 众 大规 模 抗 议 而被 迫 流亡 美 国 :越 南 1 976年 统 一后 ,其 扩张 思 想一度 膨 胀 ,入侵 柬埔 寨 ,派兵 控 制 老挝 ,侵 占我 国边 境 领 土 ,逼 迫 我国 发动 对越 自卫反 击战 ,1986年 ,越 共 领 导人 黎 笋离 世,越 南 开始 实行 改 革开 放 ,对外调 整 与 我国 及东 盟邻 国 的关 系:与菲 律宾 、越 南不 同 的是新 加 坡 在 1965年 建 国后 ,积 极 寻求 国 际 承 认 ,当年就 加 入 联 合 国 ,并 加 入 英联 邦 ,与 英 美 等 航 运 大 国保 持 着 较 好 的 关 系,在经 济上也 快速 发 展 ,成 为东 南亚 重要 的 金 融 和 转 口贸易 中心。 (3)西贡 (现称 “胡志 明 ”)飞行 情 报 区丧 失 服务 能力 。按 照 国际 民航 组 织 对 飞越 南海 地 区所 需 航 管服 务 的安 排 ,受 美国影 Ⅱ向(越南 和菲 律 宾都 曾是 美 国殖 民 地 ),我 国南海 大部 分水 域 被 划分 为越南 西 贡和 菲律 宾 马尼拉 飞行 情 报 区 。但 随 着 1975年越 南 抗 美救 国战争 胜 利 后 美军 的撤 出,西 贡 飞行 情 报 区 由于 缺 乏航 路 雷 达 及 通信 设 施等 服 务 装 备 ,飞 行 情 报 服 务 能 力 全面 丧 失。国 际 民航 组 织 便 将西 贡 飞行 情 报 区 的飞行 服 务业 务 分 别授权 香港 、新加 坡 及菲 律 宾管 辖。 在 这 三 方面 因素 的综合 影响 下 ,在 1 986年 划定 海 上搜 救责 任 区时 ,菲 越 无力亦无 心关心南 海海 上搜 救责 任 区 的划 分,两 国仅 分别 委 托 一名 驻 日外 交官 参 会 ,而 我 国政 府 高度 重 视 ,派 遣 由交通 部 和 外交 部 联 合 组 成 的代 表 团 队 ,并 充 分利 用香 港 民航 处 为 南海 广 大 海 域 提 供 飞行 情 报 服务 的优 势 ,力争 把南 海 水 域 尽 量 多地 纳 入 我 国海 上搜 救 责 任 区。但 英 美 等 国 不能 坐视 我 国

我国海上搜救管理体系探析

我国海上搜救管理体系探析

・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与海上救助体系有关的国际、国内的法规法律初步统计如下:《国际救助公约(1989)》、《日内瓦公海公约(1959)》、《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1979)》、《中华人民共和国潜水员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1999)》、《沉船沉物打捞单位资质管理规定(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山东省海上搜寻救助工作规定(1994)》、《关于切实加强水上交通险情报告工作的通知(2000)》、《广东省海上搜寻救助工作规定(1996)》、《船舶遇险紧急通信处置细则(1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2001)》、《海上救助打捞局船舶调度指挥管理办法(1992)》、《中国船舶报告系统管理规定(试行)(2001)》、《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规则(修正)(199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

由于海上搜救工作涉及面广,牵涉不同的部门和社会力量,经常需要陆、海、空协同行动。

而要实现这一点,仅靠上述的法律法规及内部的规定和办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国家在此方面单独进行立法,让所有的海上搜救活动,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而目前,我国的搜救水平就受到有关搜救的法律法规不完整、不系统的制约。

如与搜救管理体系较完善的美国相比,该国关于搜寻救助的立法内容周全、层次分明、职责清晰,高层次的有国家搜寻计划、对国际航空和航海联合搜寻手册(IAMSAR )的搜寻补充规定;美国海岸警卫队对搜寻补充规定的手册等,较低层次的有各地区的地方立法等。

应急预案海上灾难通常由船舶遇险、碰撞、海上泄漏、火灾、爆炸、航空器坠落,甚至由恐怖和海盗的袭击所造成,救助内容涉及人命、财产和保护海洋环境。

鉴于其复杂性,加之。

83海上搜救解析

83海上搜救解析
应,将不进行该搜救服务的决定报告相关部门; (3)如果未与搜救机构联系,可考虑不进行报告; (4)当遇险船位于远离陆地的海上或通航密度小
的水域时,应对不报告或不驶往的决定进行重新 考虑。
2.搜寻职能
1)搜寻行动计划和电文 2)制定自己的搜寻计划——考虑漂移影响,估计遇险船舶或
幸存人员最可能的位置;决定搜寻区域;选择搜救设施和设备以备使用; 选择搜寻模式;计划现场协调。
要求精确导航,因此,第一段航程通常顺风 航行,以减少航行误差。
5S 3S
6S 4S 2S S S 3S 5S 7S
2S 4S 6S
图6-2扩展方形搜寻(SS)
扩展方形搜寻方式
3S
S
2S
4S
(2)扇形搜寻
当准确知道搜寻目标的位置并且搜寻范围较小时 最有效。
可以在基准点位置放置一个适当的标志(如:烟 雾浮、无线电信标),用作标识该搜救模式中心 的参考或者助航标志。
动: 远洋事故: ①终止主动搜寻行动; ②通知赴援船舶继续其预定航程并通知陆基当局; ③向搜寻区域内的所有船舶发送信息,请求继续保持瞭望。 沿海事故: 与陆基当局就终止搜寻进行协商。
2)搜寻成功
当全部救助行动均已完成时,现场协调人应立即 通知所有搜救设施终止搜救行动。
现场协调人应把搜寻结束通知搜寻任务协调员, 并提供下列详细情况:
职责,直到搜救任务协调员SMC安排解除其职责为止。
二、实施援助
1.船舶援助的初始行动 2.搜寻职能 3.救助职能
1.船舶援助的初始行动
1)实施援助的船舶
(1)紧急行动 ①确认收到遇险信息。 ②收集可能收集到的信息。 ③在国际通信频率上保持连续值守:500kHz;2182kHz;
156.8MHzFM;GMDSS设备。 当船舶试图将情况转告搜救系统时,应保持与遇险船舶的通信联络。 应通知遇险船舶下列信息: ①本船的识别号、呼号、名称;②本船船位;③本船航速和预计到达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的法律法规
目前,与海上救助体系有关的国际、国内的法规法律初步统计如下:《国际救助公约(1989)》、《日内瓦公海公约(1959)》、《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1979)》、《中华人民共和国潜水员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1999)》、《沉船沉物打捞单位资质管理规定(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3)》、《山东省海上搜寻救助工作规定(1994)》、《关于切实加强水上交通险情报告工作的通知(2000)》、《广东省海上搜寻救助工作规定(1996)》、《船舶遇险紧急通信处置细则(1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2001)》、《海上救助打捞局船舶调度指挥管理办法(1992)》、《中国船舶报告系统管理规定(试行)(2001)》、《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规则(修正)(199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

由于海上搜救工作涉及面广,牵涉不同的部门和社会力量,经常需要陆、海、空协同行动。

而要实现这一点,仅靠上述的法律法规及内部的规定和办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国家在此方面单独进行立法,让所有的海上搜救活动,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而目前,我国的搜救水平就受到有关搜救的法律法规不完整、不系统的制约。

如与搜救管理体系较完善的美国相比,该国关于搜寻救助的立法内容周全、层次分明、职责清晰,高层次的有国家搜寻计划、对国际航空和航海联合搜寻手册(IAMSAR )的搜寻补充规定;美国海岸警卫队对搜寻补充
规定的手册等,较低层次的有各地区的地
方立法等。

应急预案海上灾难通常由船舶遇险、碰撞、海上泄漏、火灾、爆炸、航空器坠落,甚至由恐怖和海盗的袭击所造成,救助内容涉及人命、财产和保护海洋环境。

鉴于其复杂性,
加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