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启蒙主义文论共28页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https://img.taocdn.com/s3/m/38eead62a417866fb84a8ede.png)
《拉奥孔》局部
为什么拉奥孔及其儿 子在极端痛苦之中不是放 声哀嚎,而仅仅是微张嘴 巴叹息?
知识背景介绍3:温克尔曼及其《古 代艺术史》
温克尔曼(1717-1768) ,卓越的艺术史家和文艺 理论家。近代欧洲第一个 对古希腊艺术进行全面、 彻底、认真、细致研究的 人,影响深远。代表作《 对各系列绘画和雕刻的反 思》(1755)、《古代艺 术史》(1764)
‚我们已经有了两个极端剧种, 那就是喜剧和悲剧。但是人不总是在 悲哀里或喜乐里,所以应该有一个介 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剧种。” 狄德罗在此提出了怎样一种新的 戏剧样式?此前是否出现过类似 的戏剧?
何谓‚严肃喜剧‛?
‚只要题材重要,诗人格调严肃认真,剧
情发展复杂,那么即使没有诗人发噱的笑 料和令人战栗的危险,也一定有引起兴趣 的东西。而且,据我看来,由于这些行动 是生活中最普遍的行动,以这些行动为对 象的剧种应该是最有益、最具普遍性的剧 种。我把这种戏剧叫做严肃戏剧。‛
——《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
走德国民族自己的文艺之路
寓言《猴子和狐狸》
猴子吹牛皮:‚你说说看,有哪一种 动物的动作灵巧得我无法模仿!‛ 狐狸:‚那么请你告诉我,有哪种动 物下贱得会想起来要模仿你?‛
2.诗画之辨:肃清新古典主义 美学的影响
《拉奥孔:论画与诗的
界限——兼论<古代艺 术史>的若干观点》
化 激 情 为 静 穆
拉奥孔在身体上的极端痛苦“表现在面容和全身姿
势上,并不显出激烈情感”;“身体的痛苦和灵魂 的伟大仿佛经过衡量,均衡地分布于全体结构”。
莱辛的反驳1:诗与画之间的界限
A 、摹仿的媒介不同:画以空间中的 形体和颜色为符号(空间艺术),诗 以时间中的声音和语言为符号(时间 艺术);
第五章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
![第五章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267d6a03e87101f69e319538.png)
伏尔泰的思想倾向: (一)伏尔泰的思想倾向:属于比较保守一派 1、在宗教方面,其名言是:“即使没有上 在宗教方面,其名言是: 也必须制造出一个。 帝,也必须制造出一个。” 哲学上是自然神论者, 2、哲学上是自然神论者,没有达到无神论 的水平。 的水平。 3、政治上拥护君主立宪制。 政治上拥护君主立宪制。 现实生活中,是一位地主兼资产者。 4、现实生活中,是一位地主兼资产者。
哲理小说
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 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 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立的一种新型小说。大多采用 半神话或传奇性的故事, 半神话或传奇性的故事,借小 说形式表达哲学思想和政治观 点,以嬉笑怒骂讽刺现实,具 以嬉笑怒骂讽刺现实, 有议论性、分析性、 有议论性、分析性、批判的特 人物缺乏个性, 点,人物缺乏个性,是作家哲 学思想的代言人。 学思想的代言人。 查第格》《老实人》 》《老实人 《查第格》《老实人》 天真汉》 《天真汉》
Hale Waihona Puke 三、文学作品 1、 书信体长篇小说 新爱洛绮丝》 《新爱洛绮丝》(1761) 在法国文学史上, 在法国文学史上,第一 次把爱情当作人类高尚情 操来歌颂, 操来歌颂,第一个把大自 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 然的美丽风光写进小说。
2、《爱弥尔》: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哲理 爱弥尔》 小说。在此, 小说。在此,卢梭所提倡的按年龄分阶 段的针对性教育的思想是教育史上的一 个重大进步。 个重大进步。
5、社会观 启蒙思想家不满意政治上的无权地位, 启蒙思想家不满意政治上的无权地位,提出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人民参与政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两大主题 1、反对封建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统治, 反对封建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统治, 宣扬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宣扬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2、抨击教会黑暗,反对宗教迷信,宣 抨击教会黑暗,反对宗教迷信, 传无神论或自然神论。 传无神论或自然神论。
第五章 启蒙主义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第五章 启蒙主义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573360c5da50e2524d7f7a.png)
第三节 赫尔德
赫尔德对文学、自然、社会的诸多思考和论述中存在一 种综合对应的关系。他用自然界植物的发展比拟文学的 发展,用社会中人性的特征解读各民族各时代文学的特 质。他力图消化吸收他那个时代的全部知识,表达他对 于世界和历史的整体观念。
第三节 赫尔德
四、评价
赫尔德不能算是一个拥有严格而完整的学科构架的文艺 理论家,但他是一个热情、敏锐并且具有独创精神的文 学批评家。
在于说明诗的优越性。诗能全面、广泛、透彻地描写事 物的动作以及情绪的发展变化。诗表现物体的美时,常 用的有效方法有两种:一是就美的效果来描写美;二是 化美为媚。
评价:
在论述诗与画的界限问题上,莱辛并不以纯粹的学术研 究为目的,而是据此为契机,表达他积极进取、注重行 动的文艺观。
第二节 莱 辛
三、市民剧理论
西方文学理论
启蒙主义文论
概述
一、启蒙运动
含义:17世纪至18世纪,在欧洲,特别是英国、法国、 德国、意大利等国,发生的一次广泛而影响深远的思想 运动。“启蒙”一词的原意是“照亮”,启蒙运动实则 为思想解放的运动。
口号:“勇于使用你的理性”
特点:拒绝迷信和神秘,对人的理性力量和科学进步抱 乐观的态度,崇尚科学,强调自由和人权。
悲剧的净化效果问题:莱辛依据他对亚里士多德《诗学 》的理解,指责高乃依曲解了亚里士多德。莱辛认为, 道德存在于激情的两个极端之间,中和适度才是净化之 道。
第二节 莱 辛
评价: 莱辛的文艺理论以其革命性和启示性,拉开了狂飙突进运
动的帷幕。
第三节 赫尔德
一、人物:
赫尔德(1744—1803),德国启蒙主义批评家,狂飙突进 运动的先驱和精神领袖。赫尔德的著作主要包括《论德 国现代文学片断》《批评之林》《论语言的起源》《莎 士比亚》《论莪相和古代民间的诗歌》《关于人类发展 的另一种历史哲学》《希伯来诗的精神》《民歌》《散 论集》和未完成的《人类历史哲学大纲》等。
西方文论第五讲 启蒙文论cee
![西方文论第五讲 启蒙文论cee](https://img.taocdn.com/s3/m/b38c7a2c3968011ca30091de.png)
艺术的自然原则和真实原则
A.关于
的理论
严肃剧的性质:“我们已经有了两个极端剧种,那就是喜剧和悲剧。但是人不总 是在悲哀里或喜乐里,所以应该有一个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剧种。” “只要题材重要,诗人格调严肃认真,剧情发展复杂曲折,那么即使没有使人发 噱的笑料和令人战栗的危险,也一定有引起兴趣的东西。而且,据我看来,由 于这些行动是生活中最普遍的行动,以这些行动为对象的剧种应该是最有益、 最具普遍性的剧种。我把这种戏剧叫做严肃戏剧。” “严肃剧”——“正剧”,它要求以最常见的市民生活为描写内容,所以也称为“市 民剧”。【使第三等级人物成为戏剧的正面角色】 重视戏剧的社会作用,视戏剧为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戏剧可以起到法律起不 到的作用。
莱辛
A. 对高特雪特的古典主义理论进行批判 【面临“如何建立德国民族文学的问题”? 批判的焦点是德国文学要师法法国古典主义,还是要学习文艺复兴的大 师莎士比亚? “这些英国戏剧没有法国戏剧中为我们所熟知的规律”,“没有这些规律也 能达到悲剧的效果”。】 B.向“诗如画”传统观点挑战 C.为建立德国市民剧斗争
其次,提出诗与画的不同美学原则:
通过对维吉尔的诗所描写的拉奥孔和雕塑《拉奥孔》的比较,得出画的最 高原则是美,诗的最高原则是真。
由此解释了雕塑拉奥孔为什么是“轻微的叹息”,而非是“哀号”。
再次,提出了术的时空辩证观:
诗虽长于表现动作,但通过动作也可以暗示物体;画长于表现物体,但通过物 体也可以暗示动作,但诗与画的界限并不能因此而混淆。由此出发,对于艺术 创作,提出了关于选取“包孕性顷刻”的规律:
文学作品:剧本《私生子》、《一家之主》,小说《拉摩的侄子》、《修 女》、《宿命论者雅克》等。
【法】狄德罗的戏剧改革理论
西方文论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
![西方文论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https://img.taocdn.com/s3/m/4fa2843e55270722192ef7d4.png)
席勒:《强盗》、《阴谋与爱情》
特色:平民色彩、反古典精神、意识有强烈政治倾向和高昂战斗热 情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是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 义的过渡,有承上启下作用。卢梭提出 “返回自然”的观点,狄德罗提出严肃戏 剧理论。
他定义诗为“一种完善的感性谈论,诗法 就是诗的科学,诗的艺术就是用诗的特有 构思方式创作作品,诗人则是指能欣赏诗 意的人”。
他认为诗的要素是感性表象、作为符号的 词和两者关联,在强调诗的审美价值。
鲍姆嘉通强调的“表象”就是意象,通过 感动而由感性印象再生并激起情感。意象 越明晰,越有诗意。
(法国)百科全书学派: 《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 艺大词典》,1751—1780,狄德罗、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爱尔维修 等。向民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以启 迪民众的心灵,宣扬天赋人权、自由、 平等。
(德国)古典主义→ “蛙鼠之争” 莱比锡(哥特舍德)追求古典主义戏 剧、法国楷模 、理性→ 苏黎世(布 莱丁格)追求“可能世界”,英国楷 模、想象 → 莱辛、歌德、席勒
鲍姆嘉通将美学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前 者主要指美的理论,后者主要指艺术理论。
鲍姆嘉通的理论重心落在人的感性认识,他 的哲学努力旨在探求感性认识的机制与意义。 尤为注意“哲学根本无法解释诗歌艺术中的 知识问题”
他发现,人类的心理结构本来就包括知、意、 情三个部分。知即理性认识,已有逻辑学研 究,意志已有伦理学研究,唯独情即感性认 识却一直无家可归,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知识 体系建构中的一个漏洞。
他对古典主义持彻底批判的态度。
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卢梭从科学和艺术的历 史经验和自身特征两个方面论述了科学和艺术的 作用是伤风败俗的。
启蒙主义文论
![启蒙主义文论](https://img.taocdn.com/s3/m/ecc8639b83d049649b6658f2.png)
1、18世纪欧洲各国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启蒙运动背景
2、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的 条件的差异,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但反封建斗争十 分激烈! 德国一直处于封建割据、政治分裂状态,社会经 济发展缓慢。意大利遭受异族侵略,劳动人民与封建 贵族、教会势力的矛盾不断深化,资本主义发展受到 阻碍。西班牙处在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的严密控制 之下,政治经济落后于其他国家。俄国在农奴专制制 度的桎梏下,社会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就全欧情 况看,资产阶级为了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了 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便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同封建 统治阶级进行了殊死的较量,发动了著名的启蒙主义 运动。
启蒙运动萌芽于英国,全盛于法国。在法国 启蒙运动表现的最典型、最充分。德国、意 大利、俄国等国,启蒙思想也先后传播。
启蒙运动背景
4、启蒙思想家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了 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具有最彻底的反封 建的革命性。 针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蔚君权神授” 和“朕即国家”的谎言,他们提出了“天赋人 权”和“主权在民”的鲜明主张。他们用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来对抗封建等 级制和封建专制主义。他们否定宗教权威和 宗教偶像,无情地揭露教会的黑暗、贪婪与伪 善,并站在哲学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宗教神学 本身。
启蒙运动背础和先进的哲学思想为指导。 首先, 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已不满足于专制王朝的暂时 迁就妥协,而要求推翻整个封建大厦。启蒙运动正是新兴资 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所发动的又一次思想运动。它所宣传 的启蒙主义思想是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过程 中所形成的一整套的反封建思想体系,包括政治、经济、哲 学、法律、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 其次,它是在欧洲自然科学新成就和英、法唯物主义哲 学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 英国洛克(1632一1704)的唯物主义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 础。他的自然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君主立宪的主张,推动了这 一时期唯物主义和自由思想的传播。法国思想家贝勒(1647 一1706)和封特奈勒(1657一1757)继承了笛卡尔哲学中的唯 物主义因素,摒弃其中上帝永存和灵魂不死的唯心主义思想, 把理性作为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权威的武器,肯定人类进步 的思想,这都为启蒙运动的产生作了哲学和思想上的准备。
《启蒙主义文论》课件
![《启蒙主义文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488b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a.png)
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为启蒙主义文论的传播 和发展提供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启蒙主义文论的影响与意义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启蒙主义文论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 教育意义,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 展,丰富了文学创作手法和技巧。
启蒙主义文论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思想 基础,对现代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蒙主义文论》PPT课件
目 录
• 启蒙主义文论概述 • 启蒙主义文论的核心观点 • 启蒙主义文论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 启蒙主义文论在当代的反思与启示
01
启蒙主义文论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启蒙主义文论是指18世纪欧洲启 蒙运动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思 想,它强调理性、科学和人道主 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迷信。
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推动文学的理性化
启蒙主义文论强调理性、科学和客观性,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 影响,推动了文学的理性化进程。
促进文学的社会责任感
启蒙主义文论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 推动社会进步,这种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的社会责任感。
激发文学的创新精神
启蒙主义文论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这 种思想激发了现代文学的创新精神。
启蒙主义文论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伏尔泰
01
伏尔泰是启蒙主义文论 的先驱,他的思想对整 个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 影响。
02
他主张理性、自由和平 等,反对封建专制和宗 教迷信,提倡科学和进 步。
03
伏尔泰的文学创作以讽 刺和批判为主,他的作 品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 色彩。
04
他的代表作品有《哲学 通信》、《形而上学论 》等。
第五章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第五章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a67796f40242a8956bece46d.png)
幻灯片 20 三、主要哲学观点 (一)自然与文明的对立
——私有制是不平等的现实原因 1、它把历史划分为自然状态(原始社会)和
社会状态(阶级社会)。 2、按照抽象的分析方法推导人的自然状态。
1)自我保存 2)怜悯情感 3)自我完善 3、自然状态下:“人有自由和平等”
幻灯片 21 4、社会状态下的人性:不平等、不自由、罪恶
幻灯片 1 第五章 18 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幻灯片 2 引言
法国启蒙运动是 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反对专制、宗教迷信和愚昧落后,鼓吹自由、平等 和博爱,高扬理性、提倡科学进步、教化大众。
一、法国启蒙哲学所面临的问题
————进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启蒙。
1、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
2、为新兴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构筑思想上层建筑。
3、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 以及两国宪法的核心内容都体现卢梭社会 契约论的思想。
幻灯片 32 4、卢梭哲学的反潮流的表现:
对卢梭哲学的评价
1)用“性善论”代替“性恶论”
2)用“美德”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
3)用“人民主权”代替“三权分立”
4)用“意志主义”代替“理性主义”
幻灯片 33 第二节 启蒙运动的发展: 机械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是伴随文明进程而加深。
文明进程分三个阶段:
1)私有制的确立 富人和穷人
2)国家的产生
强者和弱者
3)权利变为专制 主人和奴隶
经济上的不平等 政治上的不平等
全面的不平等
幻灯片 22 两种不平等:自然的和精神的(政治的) 1、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立。 富人欺骗穷人订立契约,保障他们的财产。 2、官职的设置,制度的完善。 3、专制权力的出现。 一切人平等,因为他们都等于零,暴力革命的可能性。
法国启蒙哲学
![法国启蒙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d2975db4960590c69ec376c1.png)
第九章启蒙思想——近代法国哲学家(启迪民众的哲学智慧)(看书P236 思考:1、什么是启蒙运动? 2、什么是“工具理性”?)S1。
前言一、背景:近代本哲的每一个阶段是经’和唯’的并存发展,第二个阶段便则是18C的法国哲学。
这里的“启蒙思想”主要是指18C法国资’革命前后的启蒙哲学。
之所以把此作为“第二阶段”来讲,是因为哲学发展到此时和前一阶段相此有了不同的特点。
不同特点表现:近代西哲的第一阶段(早期)的研究对象:纯哲学的本’、认识论和方法论。
特别是认识论。
(后期)法哲:社会政治问题。
(政治哲学)为什么会发生转向?(背景解释):18C法资生产迅猛发展,面对封建阶级与资’和劳动民众之间不断激化的矛盾,面对新生的资’级力图把经济优势转化为政治优势的强烈愿望。
法国哲学家已经不想再去继续哲学抽象的思辩,而想用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去干预社会。
(~武器的批判)所以法国的政治哲学是随法国大革命而产生的,是为其舆论作准备的。
二、思想渊源既然发生了转向,是否与早期西哲无任何关系?1、从思想渊源或哲学本身的发展来看,18C的法哲是17C英国经验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17C欧洲大陆哲学特别是17C法国本身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具体来讲:两个思想渊源:①来源于笛卡尔哲学中的机械唯物论思想。
(培美特利)(“人是机器”西医理论/中医)②……英经’哲洛克的哲学。
(爱尔维修)(“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白板说)①、②相比,②更要大一些。
Eg:马恩《神圣家族》:“当人们感到需要一部能够把当时的生活实践归结为一个体系并从理论上加以论证的书。
这时,洛克关于人类理性起源的著作很凑巧地在英吉利海峡那进出现了。
它像一位久盼的客人一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德诗人海涅把洛克比作法哲学家所need的救世主。
《人类理解论》是法哲学家的*书。
伏尔泰:洛克是继柏拉图之后的唯一的一个哲学伟人。
为何如此追随洛克?背景:①是法哲反对教会、反对宗教神学的need无神论,唯物论②是变革当时法国社会政治制度的need P121洛克感觉主义的“白板说”:最初的心灵 = 白板。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https://img.taocdn.com/s3/m/ba2a331cfad6195f312ba6d9.png)
反对盲目摹仿古人
"我们可以赞美古人,但不要让我们 的赞赏变成盲从.为了更好地回顾 过去并欣赏那些他们不能加以精确 评价的古代作品,让我们不要对自 然赋予的美闭上眼睛而使我们自己 和自然遭受损失吧." 和自然遭受损失吧."
艺术和审美趣味的民族差异
强调各民族艺术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加讲究作品的 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 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 幽雅的风格.他们既没有英国人的力量, 也没有意大利的柔和,前者在他们看来 显得凶猛粗暴,后者在他们看来又未免 缺乏须眉气概."
艺术的罪状
科学和艺术是闲暇的产物,反过来又滋 长闲逸,造成时间的浪费 科学和文艺是奢侈的产物,带来风尚的 败落,趣味的腐化 文艺消弱勇敢和尚武德行 "罗马人承认,他们的武德是随着他们赏 识图画,雕塑等而开始消逝的……" 识图画,雕塑等而开始消逝的……" 文艺使许多毫无才气的人跻身其中
狄德罗的文论
社会政治学说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围绕的是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问题 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社会契约论》围绕是如何克服社会不 社会契约论》 平等的途径 自然权利论: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 人民主权论:主权在民,政府是人民自 由意志的产物 "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 一新" ——陈独秀 一新" ——陈独秀
"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和罗 马的教士,他把黎民百姓提高到尊严的地 位……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讽刺战胜专 横,以嘲弄战胜宗教的自命一贯正确…… 一个新的纪元以伏尔泰开始.从此我们感 到,最高的统治力量应被理性所考察.文 明曾服从于武力.以后,文明将服从于思 想.王杖和宝剑折断了,光明取而代之. 这就是说,权威已经变换为自由.自此以 往,对于人民,高于一切的是法律,对于 个人,高于一切的是良心."——雨果 《伏尔泰》
讲稿法国启蒙哲学
![讲稿法国启蒙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142456f3941ea76e58fa04ec.png)
贝尔1:怀疑论仅仅对神学有危害,对科学和社会并没有什么危险性2:无神论者也能做好事{1:对上帝的畏惧与赞美并不是人们行动的唯一动力,还有一些别的原动力驱使人们行动。
对赞美的爱慕,对恶名的恐惧,各种气质上的倾向,官府的赏与罚,都会对人心产生很大的影响。
贝尔觉得这一点很好理解,应该没有人会蠢得去否定这一点。
2:对上帝的爱慕和畏惧并非永远是比其他动力更为积极的原动力。
对赞美的爱慕,对恶名与死亡的恐惧,各种气质上的倾向,对官职的期待。
对某些人来说,推动的力量药大于意图讨好上帝和害怕触犯天条。
举个例子,有人宁愿触犯天条,也不想得罪一个能使他们倒霉的君主;有的人每天违背自己的良心发誓赌咒,一边保全自己的财产,或者避免坐牢,充军等。
一个军人为了自己的宗教儿放弃了一切,就会感到进退两难。
3:既然如次,我们就不应该吧下面的事情看成坏事,而应该把它看成有可能的常事。
一些不相信宗教的人可以因为喜爱赞美害怕恶名,可以活得币那些受良心的侓令驱使的人更加道德。
4:我们应当认为有一件是更加丢脸的多的事,就是我们相信有那么多人深信宗教的真理去还是无恶不作}3:莱布尼兹的预定和谐论是有很多困难的。
将神的权力和地位超出我们所能设想的地步。
孟德斯鸠1:法就是出于事物本性的必然关系(1:法,就最广的意义来说,就是由万物的本性派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也就是说一切实体都有自己的法,神有神的法,人之上的天使有天使的法,物质世界有物质世界的法,人有人的发,甚至禽兽也有自己的法。
2:理智界不如自然界治理的好,因为理智界虽然有本性上不变的法,但是理智实体却不能像自然界遵守自己的法则一样,始终不渝的遵守这些法,也就是说人作为一个自然实体,是和其它物体一样,受一些不变的法支配的,而作为理智实体的时候则是不断的违反神所定的法,变更自己的法)2:在人类进入社会之前,和平是第一条自然法(1:位于这一切法之先的,是自然法,起所以被称为自然法,是因为它们是唯一从我们的存在结构中派生出来的。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共30页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共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c7571a943b3567ec102d8ae3.png)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0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https://img.taocdn.com/s3/m/eebf272a0066f5335a812168.png)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 培根(F. Bacon,1561-1626)作为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 奠基人,总结了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成就,提出了“知识 就是力量”的口号。强调观察和实验的归纳方法,肯定 认识的实践功能。把人类知解力分为记忆、想象和理智 这三种活动。洛克(John Locke,1632-1704)继承了培 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思想,建立了自己的经验主义的 认识论体系。他指出,人的认识本身是一张“白纸”, 在它的上面没有任何标记,没有任何观念,“我们的一 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 的。”[1] [1] 转引自《西方哲学史》上册,全增嘏主编,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3年版,第563页。
虽然同为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卢梭同伏尔 泰、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在思想上存在较为 明显的差异。伏尔泰和狄德罗更多地强调理 性,而自然”。与伏 尔泰相比,卢梭更要激进得多,彻底得多, 也正是由于卢梭对古典主义的彻底批判姿态, 他成为法国启蒙思想的标志性人物。
与柏拉图对“诗”的否定相类似,卢梭认为艺术使人 浪费时间去追求虚饰,沉湎于怠惰和奢侈,以致灵魂 被腐蚀、风化解体,趣味低劣。他特别谴责了悲剧和 喜剧,说它们无补于道德风尚。但与柏拉图不同的是, 柏拉图是站在贵族统治的阶级立场上否定艺术,要求 艺术为政治服务。而卢梭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否 定过去讴歌帝王将相、为贵族服务的艺术作品,认为 它们有害于人民和社会。他还进一步将文明与自然对 立起来,认为人天生是善良的,是文明把人教坏了。 所以推崇太古时代的淳朴景象,提出“回到自然去” 的著名口号。他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例,批评雅典以科 学和艺术培养人的礼仪和雅趣,贻害和腐化后世;而 斯巴达则将艺术家和科学家一并赶出了城邦,从而保 持了淳朴和古老的风俗和德行。
史诗与民族 史诗之为史诗,在于它深刻地反映或体现了世界各 民族的共性或普遍性,任何有意义的东西都属于世 界上所有的民族。这种共性集中在情节上。伏尔泰 说各民族都认为单一而简单的情节比混在一起互不 相关的冒险事迹,更能使人感到愉快。情节应该是 轻松而逐步展开的,而且不使人产生厌倦之感。在 主导情节基础上适当加一些插曲,是为人们所普遍 喜爱的。据此,伏尔泰肯定在文学上有为所有民族 共同接受的关于鉴赏趣味的准则,而且认为这样的 准则有很多。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共30页文档
![法国启蒙主义文论共3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c4d449c7fd5360cbb1adbdf.png)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10、倚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世纪法国启蒙美学共28页文档
![世纪法国启蒙美学共28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c4a63267c1cfad6185fa776.png)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第三编第三章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第三编第三章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9d773d671ed9ad51f01df246.png)
(一)利益论
首次将利益引入哲学,幸福导致对利益 的追求。 自爱是自私为己,趋利避害,是共同的 人性,人的本性。 正义公平都来自于自爱。
利益的区分: 个人利益 小集团利益 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是最高法律。
(二)环境与意见
1、人是环境的产物 --教育:人的一切生活条件的总和及环境 对人的影响。环境和教育紧密联系在一 起。 --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是 由于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环境产生的。 教育是万能的,造就一切。
--环境决定意见 环境中最根本的是政治形式 政治形式最根本的是法律。
--意见决定环境 高明的法律是经验和理性的结果 理性只能产生于天才人物。 “人是环境的产物”和“意见支配世界” 相矛盾。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 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 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 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 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 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 其 中 一 部 分 高 出 于 社 会 之 上 。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 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三条
一国的法律有特殊性。 一国的法律和这个国家的具体环境相适应, 地理环境的作用尤其重要。 气候 土壤 领土大小:共和制—小国 君主制—中等国家 专制 --大国
二、伏尔泰
1694-1778
1.经验论 对天赋观念的批评
2.自然神论(理神论) 上帝创世之后,不再干预世界。 即使上帝不存在,也要创造一个。
一、百科全书派的概况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 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 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 的派别 。 代表有达朗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 、 拉美特利等,以狄德罗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