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和预防策略
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
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妇产科护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医疗工作,因为这项工作关乎到母婴的生命安全。
但是由于人为因素和其他原因,妇产科护理中常常存在风险。
为了提高母婴的安全保障级别,需要在实践中预防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一、预防措施1.固定脐带和监测仪器的放置位置,减少移动。
在监测胎心率和宫缩的时候,由于乱动、灵敏度设置不当等原因,往往会导致胎心率监测仪器错误发生。
因此,使用胎心监护仪时应将导联劣质、缺乏稳定性的导联等设备予以剔除。
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告知患者随时保持安静,防止脐带滑落或胎儿心率监测仪器失灵。
2.加强产妇的宣教。
在孕期结束,到分娩之前,产妇要明确知道自己的妊娠史,并且在分娩时,产妇应明确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有无传染病等疾病史,以防止分娩过程中药物过敏、感染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3.规范药物管理。
护士要了解产妇的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对于处方药物加强监管。
避免出现药物过敏、药物不慎掉落、药物配伍错误等情况。
4.加强干燥性前列腺炎的预防。
干燥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病,女性患者在分娩期间容易感染上这种疾病。
因此,必须做好产科室的清洁工作,防止感染。
5.定期检查设备的功能和状态。
对产科室的设备定期进行保养,检查其功能和状态是否正常。
二、应对措施1.阻止产妇意外分娩。
护理人员在进行分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妇女的每一项指标,并查看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宫缩来得太快、阵痛异常、胎位异常等,都需采取立即处理措施。
2.积极治疗产后出血。
在产妇体内容易出现抑制凝血等情况,容易出现产后出血。
当发生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在保证产妇舒适的情况下,确定输血和吸氧等必要的辅助方法减轻出血现象。
3.处理产后高血压。
对于产后高血压的患者,应加强对产妇的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压升高,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同时,及时配合医生诊治,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4.避免使用错误的孕妇体位,特别是在孕妇分娩后,应采用正确的体位来加快产程并避免产妇受到压迫,从而防止产妇出现瘀伤和床垫压疮。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妇产科护理是医院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涉及孕期、分娩和产后护理等多个环节,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常常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发现和解决,就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至关重要。
1. 患者个人隐私泄露妇产科患者的个人隐私泄露是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由于产妇的生殖器官检查和分娩过程都需要暴露隐私部位,会涉及到患者的个人隐私问题。
医务人员在处理这些隐私问题时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不会受到侵犯。
2. 医疗意外事故妇产科护理中的医疗意外事故也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分娩过程中,患者和新生儿都可能出现突发的医疗意外情况,如宫颈大出血、新生儿窒息等。
医务人员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医疗意外情况,以保障患者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3. 感染控制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感染控制也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易受感染,新生儿也容易受到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严格执行消毒、洗手和隔离制度,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4. 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但也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药物管理涉及到药物的存储、配药、给药等多个环节,一旦出现差错,就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
5. 产妇情绪管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往往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
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安抚产妇的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护理,避免情绪问题对分娩的影响。
2.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医务人员需要接受应急处置培训,提高处理医疗意外事故的能力。
在分娩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的医疗意外情况,保障患者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4. 规范药物管理制度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做好药品的存储、配药、给药等工作。
在使用药品时要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用药途径,避免药物使用出现差错。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防及其处理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防及其处理妇产科护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的护理技能。
然而,由于妇产科护理的特殊性,存在一些常见的风险,需要护士们重视并采取预防措施。
本文将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和预防措施,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感染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感染是一种常见但又十分危险的风险。
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护士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器械、病床、床单等物品的彻底消毒和清洁。
此外,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及时更换患者的湿床单和衣物、调整室温等。
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护士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等。
二、药物应用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妇产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常常需要给患者使用药物。
然而,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和药物剂量计算的复杂性,药物应用风险也相对较高。
为了减少药物应用风险,护士需要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副作用等知识,仔细核对药物的标签和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用药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如果在药物应用过程中发生了不良反应或药物过敏等情况,护士需要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给予抗过敏治疗、进行心肺复苏等。
三、手术护理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手术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法。
然而,手术护理风险也较高,需要护士们严谨执行手术准备、手术操作和手术后的护理。
在手术准备过程中,护士需要核对手术器械、药物和患者身份信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护士需要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准备工作,保持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及时交换使用的器械,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掌握手术前后的护理技巧,如合理安排患者的卧位,提供必要的镇痛和抗生素预防等。
四、产褥期风险的预防和处理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后至康复期的一段时间。
在产褥期护理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风险,如产后出血、感染等。
妇科不良事件分析及整改措施
妇科不良事件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妇科不良事件分析妇科不良事件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问题、管理制度缺陷、医护人员技能和素质不足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妇科不良事件的因素:1. 医院设备不完善:例如,妇科检查设备老化、故障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误诊、误治等不良事件。
2.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如果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力度不够,可能导致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患者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3. 医护人员技能和素质不足: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对妇科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
如果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实践经验,可能导致操作失误、诊断错误等不良事件。
二、整改措施针对以上可能导致妇科不良事件的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医院设备管理和维护:定期对妇科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加强设备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设备的操作熟练度。
2.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妇科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手术操作规范、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等。
同时,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3.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考核:组织妇科专家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同时,建立考核机制,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进行定期评估,确保他们具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4. 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和服务质量:加强对患者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5.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提倡医护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及时交流和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妇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同时,医院应持续关注妇科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在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确保母婴安全,医护人员需要识别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以下是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1.患者坠床风险在妇产科,由于产妇可能需要离开床铺进行活动或接受检查,因此存在坠床的风险。
防范对策包括确保床边有扶手、栏杆,指导产妇正确使用床铺,以及在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2.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产妇在产后卧床休息期间,由于活动减少,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防范对策包括鼓励产妇在产后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并定期进行腿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3.营养不良风险一些产妇可能在产后出现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导致营养不良。
防范对策包括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并在必要时进行营养补充。
4.药物不正确使用风险在妇产科护理中,药物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不正确的药物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防范对策包括严格遵守药物使用规范,仔细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给药方式,并在给药前向产妇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5.伤口感染风险在妇产科手术后,伤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防范对策包括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及时更换敷料。
6.皮肤摩擦伤风险在长时间卧床或使用不合适的床垫时,产妇的皮肤可能受到摩擦伤。
防范对策包括使用柔软的床垫和棉质床单,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并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和毛巾。
7.意外伤害风险在产妇住院期间,由于环境陌生或缺乏安全意识,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件。
防范对策包括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加强病房巡查,向产妇宣传安全知识,并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8.母婴安全风险在分娩过程中,母婴安全是一个首要关注的问题。
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产程异常、胎儿窘迫、出血等。
防范对策包括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提供适当的助产技术,以及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为了降低母婴安全风险,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着各种常见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妇女和新生儿的健康带来影响。
因此,预防和处理这些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
1. 拉格氏子宫收缩剂的应用风险拉格氏子宫收缩剂是一种用于催产和控制产后出血的药物。
但是,其使用过程中也存在风险。
如果用药过量,会导致子宫收缩过度,引发子宫破裂、宫颈撕裂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拉格氏子宫收缩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剂量;•监测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避免收缩过度;•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评估,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2. 分娩镇痛药物的应用风险在分娩过程中,为减轻产妇的疼痛,通常会使用一些镇痛药物。
但是,这些药物也会带来应用风险,如呼吸抑制、低血压等问题。
为避免这些风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副作用较小的镇痛药物;•规避过度使用镇痛药物;•紧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情况;•随时做好紧急处理准备。
3.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和处理在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可能会发生窒息。
这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如口对口呼吸或心肺复苏等。
为预防和处理新生儿窒息,需要:•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对窒息的意识和预防措施的培训;•检查孕妇娩前的孕期检查记录,了解胎儿的情况;•对胎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窒息迹象;•做好产后的护理,特别是新生儿的护理,以及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4. 母婴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母婴感染是一个常见问题。
母婴感染不仅会影响产妇的恢复,还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为预防母婴感染,需要:•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卫生护理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消毒、隔离、居住环境等;•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的抵抗力;•做好新生儿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预防并发症;•意识到妇女接触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参加培训。
5. 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预防和处理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是一种可能会威胁到孕妇和胎儿安全的高危情况。
妇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和预防策略
妇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和预防策略【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方法:对我所妇科门诊2014年1月-2015年6月不良事件进行统计。
结果: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未落实查对制度、带教护生不到位与电脑输入错误;责任人工作年限,>15年、<5年;发现者主要为护士(他人或者责任人)、护士长、家属或患者。
结论:要实现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有效预防,应当从细节管理、安全教育、制度落实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妇科;护理;不良事件;预防策略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是指与护理直接相关的损伤,在诊断治疗期间任何因素都可能对诊疗结果造成影响,致使患者的负担和痛苦因此增加,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护理事故或者纠纷[1]。
护理不良事件包括了在护理实施的期间,涉及到的各种服务、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出现的失误,这极易威胁到患者的安全性[2]。
为此,了解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引发原因,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现对我所妇科护理中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所妇科门诊2014年1月-2015年6月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整理,共计54起,其中1起Ⅳ级,1起Ⅲ级,14起Ⅱ级,38起Ⅰ级。
1.2 方法:对54起妇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归类统计,主要包括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不良事件类型、责任人工作年限、不良事件发现者等相关情况,实现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有效预防。
2 结果2.1 不良事件类型见表1。
3 讨论3.1 妇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3.1.1 人员因素:在本研究中54起事件中,4起因临床带教不到位,未真正落实放手不放眼的要求,24起因未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查对,4起因在进行电脑输入时出现错误,3起因进行交接班时未按照制度落实。
工作年限超过15年的护士,导致不良事件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3起,这可能与该年龄段护士通常年龄较大,多凭着个人经验从事护理工作,加之机体衰退等因素共同影响;另工作年限低于5年的护士,导致不良事件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出现了12起不良事件,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分护士的业务熟悉度较差,缺乏预见性,工作机械[3]。
妇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
妇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妇科护理是指对女性生殖器官、月经周期以及孕产期进行护理的一项工作。
由于女性的生理特殊性,妇科护理工作需要特别的安全预防措施。
以下是妇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
一、交叉感染的风险1.安全隐患:在妇科护理过程中,交叉感染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机会来自于医务人员、患者、室内环境和器械等多个方面。
例如,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和操作,或者伤口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引起交叉感染。
2.应对策略:(1)强化医务人员的消毒操作技能,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消毒的种类及时间等规范性操作措施;(2)加强室内环境消毒工作,定期对病房、设备进行消毒操作;(3)对于患者的个人物品、床单被罩等进行专业消毒;(4)加强对器械的管理,如手术器械、检查器具等都需要定期消毒,确保操作可靠,避免交叉感染。
二、误诊和漏诊的风险1.安全隐患:在妇科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疾病和症状较为复杂和隐蔽,医务人员可能出现误诊和漏诊问题。
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疾病恶化,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应对策略:(1)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医疗水平,引导其加强对妇科疾病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技能;(2)完善医院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3)加强医患沟通,与患者充分交流,了解其病情发展和用药情况,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合适的护理及意见。
三、医疗纠纷和安全事故的风险1.安全隐患:在妇科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病情危急或治疗方案不当,可能会发生医疗纠纷或安全事故。
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困扰,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应对策略:(1)制定医疗纠纷处理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流程;(2)定期进行医疗风险评估,提前识别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3)加强内部资料管理和信息共享,及时汇报和纠正存在的风险和问题;(4)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增强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诚恳与患者沟通,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
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妇产科护理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之一,也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感染、出血、手术意外等。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护士们需要对这些风险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本文将从常见风险和预防措施、风险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常见风险和预防措施1. 感染妇产科手术和分娩过程中很容易引起感染,因此预防感染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为了预防感染,护士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2)保持患者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更换床单、手术器械等;(3)定期对手术室和产房进行消毒,确保空气的清洁;(4)做好手术部位的消毒和创面的清洁。
2. 出血妇产科疾病和手术过程中,出血是一个常见的风险。
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来预防和处理出血风险:(1)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出血情况;(2)保持患者的安静,避免剧烈活动;(3)预防性输血,确保患者的血容量得到及时补充;(4)在出血时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如加压止血、使用止血药物等。
3. 药物过敏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患者接受各种药物治疗是常见的。
为了避免药物过敏引发的风险,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2)在给药前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药物信息,确保给药的准确性;(3)监测患者用药后的身体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及时进行处理。
4. 术后并发症妇产科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精神异常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护士需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1)定期观察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2)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预防血栓形成;(3)做好术后伤口的换药护理,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二、风险处理措施1. 发生感染时的处理一旦患者出现感染症状,护士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立即隔离患者,避免感染的扩散;(2)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检查,确诊感染的类型和程度;(3)根据医嘱及时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抗感染药物治疗,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
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妇产科护理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进行妇产科护理时需要重视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预防常见的风险,并且合理处理出现的问题。
本文将从预防和处理两方面来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及其处理措施。
一、常见的风险及预防措施1. 术后感染风险妇产科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风险。
预防措施包括:- 严格执行手术场所无菌操作,保持手术器械的清洁卫生;- 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预备训练,提高患者对手术的理解和合作度;- 术后加强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2. 产后出血风险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预防措施包括: - 在分娩前对患者进行产前教育,提前告知产后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 细心观察产后患者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出血情况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和补充水分,保持身体健康;- 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子宫颈裂伤和子宫壁破裂,减少出血风险。
产褥感染是产后妇女容易发生的一种感染症。
预防措施包括:- 产前做好妇女的个人卫生,保持外阴的清洁卫生;- 产后第一天就要开始会阴部的清洁卫生,隔天擦洗会阴部,每日清洁产褥分泌物; - 在产后每日更换产妇卫生巾,解除压力,保持卧床休息,预防感染;- 产后生育妇女如有阴道裂伤或者侧切或者会阴撕裂应及时缝合,预防感染。
4. 子宫脱垂风险子宫脱垂是产后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预防措施包括:- 术后及时咨询医生,按医嘱进行产后恢复锻炼;- 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预防腹压增大,影响子宫的位置;- 在月经期间,要保持性生活卫生,预防感染;- 产后不要提重物,防止腹压增大,对宫颈子宫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二、处理措施若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情况,护士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开出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并指导护士进行伤口的清洁换药工作。
在患者更换伤口敷料时要注意手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妇产科护理是一门专业的护理学科,负责对孕妇、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全面的护理。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风险,包括感染、出血、围产期并发症等。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感染的预防和处理。
妇产科手术、分娩和产后护理等过程中,患者易受感染。
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做到严格的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
在手术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无菌技术,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工作场所和医疗设备,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如果患者发生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对于产褥感染的患者,应及时更换床单、衣物等物品,保持机体外的清洁。
对于产褥期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和适量的尿量。
对于手术切口感染,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其次是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妇科手术、分娩过程中产生的出血是一种常见的风险。
为了预防出血,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血液凝固能力的监测,定期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检查。
对于高危出血的患者,要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
在术前要保证患者的禁食禁水时间,避免术后恶心呕吐引起的剧烈咳嗽,进一步加重出血。
如果出现大出血,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首先要迅速通知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同时,要给患者注射血管加压药物,提高血压,减少出血。
对于严重失血的患者,可以进行输血治疗,以迅速恢复血容量。
此外,要注意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定期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是围产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子痫前期、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包括血压监测、尿常规、血常规等。
对于高风险患者,要加强监护,定时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妇产科护理是指对妇女及其子宫、胎儿以及与孕产妇相关的疾病进行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的专业工作。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包括感染风险、出血风险、伤害风险、过敏反应风险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以及处理方法。
首先是感染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妇产科护理涉及各种手术和操作,容易导致细菌感染的风险增加。
预防感染的措施包括: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洗手、消毒,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器械和床铺;避免侵入性操作,减少手术次数;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洗手液等防护用具。
如发现感染,立即隔离患者,及时处理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其次是出血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妇产科护理中,产前、产中、产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风险。
预防和控制出血的措施包括:提供规范的分娩条件,避免大出血的发生;监测产妇出血情况,包括阴道流血量、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等;提供充足血液备库,根据病情及时输血;监测血液凝结功能,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处理产妇出血的原因,如缝合伤口、控制出血点等。
第三是伤害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妇产科护理中的伤害风险主要包括孕产妇的坠床、滑倒、跌倒等意外伤害。
预防伤害的措施包括:评估孕产妇跌倒的风险,如年龄、生理、环境等;提供安全的环境,避免孕产妇摔倒;提供辅助设施,如扶手、防滑垫等;及时发现孕产妇的意外情况,如感觉不适、头晕、腹痛等;教育孕产妇及家属注意安全、走动时小心等。
最后是过敏反应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妇产科护理涉及到药物治疗,患者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包括: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进行评估;确保药物的准确性,检查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进行药物皮试,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调整;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立即停止药物使用,并及时通知医生;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如输液、氧气等。
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包括感染风险、出血风险、伤害风险、过敏反应风险等。
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
谈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妇产科护理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领域,面临着许多常见风险。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风险,并提供预防和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 产前检查风险:在妇产科护理中,产前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有时可能会发生错误的结果或者漏诊。
为了预防这种风险,护士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产前检查,并与患者详细沟通,确保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处理措施:如果发现产前检查结果异常或有疑问,应立即与医生沟通,寻求专业的意见和解决方案。
护士应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对常见情况的准确判断和应对能力。
2. 患者感染风险:妇产科患者易受到感染的影响,特别是在生产和术后护理过程中。
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护士应贯彻执行手卫生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服,正确处理和消毒医疗器械,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无菌等。
处理措施: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如发热、脓液分泌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
人员流动应控制,减少外部人员进入病房,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3. 用药错误风险:妇产科护理中涉及到许多药物的使用,包括镇痛剂、抗生素、子宫收缩剂等。
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应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药物信息,遵守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处理措施:如果发现用药错误,应立即停止给药,并向医生报告。
护士应积极参与药物安全培训,提高自己的用药知识和技能。
4. 产后护理风险:产后护理是妇产科护理的重要环节,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出血情况。
护士应该定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子宫收缩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处理措施: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发热、疼痛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护士应该具备快速行动和决策的能力,确保患者及时得到帮助。
5. 护理记录错误风险:妇产科护理中的护理记录非常重要,涉及到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过程和医嘱等。
护士应仔细记录并及时上报,以提供正确的医疗决策和持续的护理质量。
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妇科护理已成为妇女健康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患者意外受伤、感染等不良后果。
因此,在妇科护理中,护士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篇文章将探讨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妇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感染隐患在妇科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特殊生理结构和病情,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感染隐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不当。
妇科护理涉及到医护人员的接触,如果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不当,容易将细菌传播给患者,导致感染。
•工具和设备的污染。
如电子宫颈镜、检查台等,如果清洁不彻底,残留细菌的话,就会导致感染。
另外,如果工具和设备的保存和维护不当,也容易滋生病原体。
•消毒不彻底。
如果在消毒过程中,消毒液的浓度不足或消毒时间不够,也容易导致感染隐患。
检查诊疗的安全隐患在妇科护理检查诊疗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隐患:•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如子宫颈电视检查可能会引起宫颈痛;宫腔照相检查可能会引起子宫内膜炎等。
•检查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如电子宫颈镜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损伤和出血等。
•误诊或漏诊。
如果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操作不当或不充分等,就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等安全隐患。
对策为了防范以上妇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手卫生手卫生是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关键。
护士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手卫生并加以监测。
在妇科护理中,护士每次接触患者前后都应该洗手或使用消毒洗手液。
确保设备器材清洁消毒正确的清洁消毒过程是保障医疗器材和设备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
不同的检查设备器材有不同的清洁消毒要求,护士应该了解相关的消毒操作细则,按标准操作进行消毒操作。
此外,护士还需要定期检查器械设备出现的损伤并及时性维修或更换,避免未经清洁就进行检查操作。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医疗护理涉及到众多复杂步骤,护士需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并在操作过程中认真细致。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防及其处理
妇产科护理的风险预防及其处理一、妇产科护理的特点与挑战妇产科护理涉及女性从怀孕到分娩及产后的各个阶段,其护理工作具有独特的挑战性。
首先,妇产科患者经历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压力较大,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和关怀。
其次,妇产科护理工作繁重,且经常需要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决策,对护士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要求极高。
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的治疗方法和设备不断涌现,要求护士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风险预防措施1. 优化护理流程: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包括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产后护理等,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2. 规范操作:定期对护士进行技能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特别是涉及患者隐私部位的操作。
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护士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认识,加强其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同时,加强护士的沟通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解答患者问题,消除患者疑虑。
4. 强化法律意识:对护士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使其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法律责任,提高法律意识。
5.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协作和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三、风险识别与处理方法1. 风险识别:通过定期的护理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
同时,鼓励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发现并报告风险。
2. 紧急应对措施:在发现风险后,应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如启动应急预案、协调跨学科团队合作等。
3. 跨学科合作:在处理风险时,应积极与其他科室合作,如儿科、麻醉科等,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4. 记录和学习:对处理过的风险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同时,鼓励护士学习和掌握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
四、案例分析与教育意义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学习,可以深入了解风险预防和处理策略的重要性。
例如,某医院曾发生一起因护士操作不当导致的患者感染事件。
通过对此事件的深入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护士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消毒规范所致。
妇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和预防策略
妇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和预防策略近年来,随着妇科护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不良事件在妇科护理中也逐渐凸显。
对于妇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以保障女性患者的健康和权益。
一、不良事件
在妇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手术并发症:妇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并发症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损害。
比如术后感染、内脏损伤等。
2.药物过敏反应:有些女性患者可能对某些药物具有过敏反应,导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带来不良影响。
3.护理不当:医护人员在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纰漏,比如操作不规范、沟通不畅等,导致不良事件发生。
4.隐私泄漏:在妇科护理中,患者的个人隐私被泄露可能引起患者的心理压力和不适。
二、预防策略
为了降低妇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策略:
1.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2.建立健全的药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用药流程,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记录。
3.加强护理团队的培训,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效率,避免护理不当引发的不良事件。
4.加强隐私保护意识,建立隐私保护制度,保障患者的个人隐私安全。
通过以上预防策略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妇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护理质量。
让女性患者在接受妇科护理时可以感受到更加全面而贴心的关怀,实现病人的医疗需求,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
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妇产科护士是医院中承担妇科和产科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在
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危害因素,如放射线、化学药品、病原体等,容易
导致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危害因素:
1. 病原体:妇科和产科疾病常常受感染病原体影响,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工作中接触病人分泌物及血液,易受感染。
2. 放射线:妇产科检查中,常需进行X光、CT等检查,长期接触
放射线会对护士的健康造成危害。
3. 化学药品:妇产科治疗需要大量使用化学药品,接触过量可引起
中毒反应。
4. 高温和噪音:产房环境通常温度高、噪音大,长期暴露在这些环
境下会对妇产科护士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防护措施:
1. 戴口罩和手套:接触病人分泌物及血液时,妇产科护士应佩戴口
罩和手套,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2. 定期接种疫苗:针对常见疾病病原体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妇
产科护士感染。
3. 合理使用防护装备:进行放射线检查时,护士应佩戴铅衣等防护装备,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危害。
4.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妇产科护士应定期接受职业危害防护培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
5. 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妇产科工作环境,确保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减少噪音。
在妇产科工作中,护士们要时刻注意职业危害因素的存在,合理运用防护知识和装备,有效减少危害对健康的影响,保障自身和病人的安全。
希望各医疗机构和护士个人都能重视这一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妇产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工作,涉及到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由于妇产科护理的特殊性,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风险,包括感染、出血、引导科技使用不当等。
以下将针对这些风险提出预防和处理的建议。
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妇产科护理时,护士应该严格遵守手卫生原则,包括洗手和消毒工作。
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也是必不可少的。
护士还应该及时更换患者的卫生用品,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干燥。
出血是产妇容易遇到的问题。
预防出血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进行分娩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大量出血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采取止血措施。
在产妇分娩后的护理中,护士应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促使子宫尽快恢复至正常大小,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引导科技的使用不当也是一个常见的风险。
妇产科护理中常用的引导科技包括胎儿监护系统、无痛分娩技术等。
护士应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这些科技设备的操作方法,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这些科技设备时,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并及时调整设备参数,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对于妇产科护理中的其他风险,如产妇的精神健康问题等,也需要护士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掌握相应的护理技巧和心理支持能力,以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对于面临的风险,护士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在感染风险出现时,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对于出血风险,护士应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止血措施,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对于引导科技使用不当的问题,护士应及时调整设备参数,并与医生进行沟通,确保患者的安全。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风险,包括感染、出血、引导科技使用不当等。
为了预防和处理这些风险,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手卫生原则,做好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护士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护士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技巧和心理支持能力,以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面临各种风险,需要及时预防和处理,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1. 感染风险:在妇产科手术或分娩过程中,患者易受感染的风险较高。
为了预防感染,护士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手术室和产房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器械和设备,及时更换病人的床单和衣物。
对于感染已经发生的患者,护士应根据感染的类型和部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治疗。
2. 出血风险:妇产科手术或分娩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和处理出血风险,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时记录血量和出血性质,采取止血措施如压迫止血、输血等,同时注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及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
3. 产伤风险:在分娩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产伤,如会阴裂伤、子宫破裂等。
为了预防和处理产伤风险,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产程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产伤,如缝合裂伤、止血等,同时对患者的产后伤口进行定期观察和护理,避免感染和恶化。
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风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妇女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妊娠中毒症和危及母婴生命。
为了预防和处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风险,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压和蛋白尿,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生活,避免诱发高血压。
总的来说,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有感染、出血、产伤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预防和处理这些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只有做好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才能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妇产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涉及到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常见的风险,如感染、出血、血压升高等。
以下是针对这些常见风险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一、感染的预防及处理:1. 提高卫生意识:护士需要做好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要保持护理环境的清洁,每日清洁产房、手术室等设施。
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护士需要使用无菌手套和器械,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手术和侵入性操作,要切实执行细致的无菌操作程序。
3. 疫苗接种:孕产妇和护士应定期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提高免疫力。
4. 卫生教育: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卫生教育,告知正确的洗手方法,避免接触传染源。
5. 备妥急救药品:护士要随时备有常用的急救药品,如抗生素、抗感染药物等,以应对感染的紧急情况。
1. 术前准备:为手术患者准备好血液制品备用,以备不时之需。
术前评估患者出血的风险,如既往出血史、增加的器官容积等。
2. 监测和评估: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评估出血情况。
3. 流质管理: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要合理管理液体入量,避免容量过负荷或低血容量状态。
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输注血液制品。
4. 护理措施:卧床休息,避免负重和剧烈活动,以减少出血风险。
改变体位,保持降低腹内压力。
5. 禁用促凝药物:避免在术后不久使用促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1. 定期监测血压:对于高危产妇,要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及时发现和处理血压异常。
2. 严密观察:监测孕产妇的水肿情况、尿量和蛋白尿等指标,同时关注孕妇的口唇是否发绀。
3. 饮食管理:控制盐的摄入量,减少水肿。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咸、油腻、过多的刺激性食物。
4. 防止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导致的血压升高。
5. 纠正缺氧:对于缺氧的孕妇,应及时纠正缺氧,保持良好的氧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和预防策略
发表时间:2015-12-21T14:38:58.2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0期供稿作者:陈秀
[导读] 江苏省阜宁县妇幼保健所要实现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有效预防,应当从细节管理、安全教育、制度落实等方面着手。
江苏省阜宁县妇幼保健所 224400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护理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预防策略。
方法:对我所妇科门诊2014年1月-2015年6月不良事件进行统计。
结果: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未落实查对制度、带教护生不到位与电脑输入错误;责任人工作年限,>15年、<5年;发现者主要为护士(他人或者责任人)、护士长、家属或患者。
结论:要实现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有效预防,应当从细节管理、安全教育、制度落实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妇科;护理;不良事件;预防策略
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是指与护理直接相关的损伤,在诊断治疗期间任何因素都可能对诊疗结果造成影响,致使患者的负担和痛苦因此增加,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护理事故或者纠纷[1]。
护理不良事件包括了在护理实施的期间,涉及到的各种服务、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出现的失误,这极易威胁到患者的安全性[2]。
为此,了解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引发原因,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现对我所妇科护理中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所妇科门诊2014年1月-2015年6月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整理,共计54起,其中1起Ⅳ级,1起Ⅲ级,14起Ⅱ级,38起Ⅰ级。
1.2 方法:对54起妇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归类统计,主要包括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不良事件类型、责任人工作年限、不良事件发现者等相关情况,实现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有效预防。
2 结果
2.1 不良事件类型见表1。
3 讨论
3.1 妇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3.1.1 人员因素:在本研究中54起事件中,4起因临床带教不到位,未真正落实放手不放眼的要求,24起因未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查对,4起因在进行电脑输入时出现错误,3起因进行交接班时未按照制度落实。
工作年限超过15年的护士,导致不良事件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3起,这可能与该年龄段护士通常年龄较大,多凭着个人经验从事护理工作,加之机体衰退等因素共同影响;另工作年限低于5年的护士,导致不良事件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出现了12起不良事件,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分护士的业务熟悉度较差,缺乏预见性,工作机械[3]。
3.1.2 技术因素:在54起不良事件中,3起因导管固定不规范,3起因补液速度过快,这些均是由于技术不熟练等因素所致。
3.1.3 管理因素:由于妇科门诊通常都是小手术,这使得患者的流动频率往往较大,不少护士为了减少护理环节,不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
3.2 妇科护理不良事件预防策略
3.2.1 重视安全教育:在进行新护士招聘时,必须进行岗前培训,重点加强新护士安全教育问题,而在入科之后,需再次根据妇科常见不良事件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护理缺陷防范等相关措施,避免任何差错的出现。
针对妇科患者,必须提前做好安全教育、防护告知,针对个别患者,可采用防护栏进行预防,并在床尾悬挂“防跌倒”的标志。
对存在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还需要在床尾悬挂“防导管脱落”的标志。
每日对护士操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总结,尤其是针对有危急症患者,在发生不安全因素时,必须及时进行讨论分析和重点讲解。
3.2.2 加强护士业务知识、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妇科护士的业务技能,护士长除了鼓励护士自觉参加学历教育之外,还应当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邀请骨干护士或者其他专家,进行新理念、新知识、新概念的护理讲座,以此来实现对护理综合能力水平和理论知识的提高。
3.2.3 加强细节管理:为了有效控制妇科不良事件,加强细节管理非常有必要,护理部应当经常性组织护士护理管理应急预案的学习,从根本上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
此外,针对出现高危环节、高危时段、高危因素以及高危人群,拟定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方案。
而针对高危药品,在进行注射针剂的排放时,必须运用专门的小药杯进行存放,以此提高使用者的警觉。
3.2.4 修订完善护理规章制度:根据妇科情况编制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做到每个妇科病人人手一本,以便家属及患者能够随时进行学习;根据妇科急症特点拟定抢救流程和预案;建立标本采集登记本、护理缺陷登记本、临时医嘱本以及化疗登记本等,并充分发挥交班本的空白面,对交班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针对未完成的相关工作,以及需要重点看护的患者,提高交接班的掌握情况。
此外,经常性对护士制度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并严格执行考核制度,针对不合格的护士,进行再次培训,直至其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够再次参与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陶淑云.妇产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与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2(22):125.
[2]程宛,张志兰,邓翠珍,苏冰梅.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0(8):127-128.
[3]花秀英,黄小华,孙正芳.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