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认识图形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3课时 认识图形(2)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3课时 认识图形(2)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认识图形(2)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识别平面内不同种类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2.能够将图形分类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回顾前一节课所学的几何图形。

2.认识更多的几何图形,并通过分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各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1.教师将所需要用到的教材和教具准备齐全。

2.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提前准备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实物进行辅助教学。

2.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三张纸片,一张平行四边形,一张长方形,一张正方形。

教师让学生先将它们分成两组,并且解释为什么分成两组。

然后再把三张纸片分成三组。

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同组的图形有着相同的特征。

3. 认识图形1.教师依次出示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五边形等几何图形,并介绍其特征。

2.学生观察、辨认,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3.教师提醒学生,同组的图形有着相同的特征,不同的图形之间可以通过它们的特征来进行区分。

4.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分组,同组的图形有着相同的特征,请您根据图形的特征对它们进行归类。

如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矩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十边形、十一边形、十二边形都是多边形。

4. 练习1.学生用铅笔和彩笔可画出不同的图形。

练习时请注重对图形的描述,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它们的特征。

2.学生利用教室、校园、环境中出现的图形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围绕某个图形进行跳跃、绕圈、走线等游戏体验,并通过游戏中的体验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认识。

5.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和认识,并通过练习加深认识和理解。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学生回家整理课堂笔记,将所学几何图形的特征和归类整理出来。

2.自主作业:利用家中的玩具或手工制作几何图形,体验绘制过程和体会几何图形中的特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分组、练习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几何图形的分类方法和特征。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分类和比较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简单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学习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3. 学习图形的简单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1. 正确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

2. 学习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难点:1. 正确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

2. 学习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

2. 准备一些实物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以便学生直观地观察和触摸。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本节课要学习的图形名称。

二、新课1. 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2. 教师讲解每个图形的特征,并板书在黑板上。

3. 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实物图形,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图形名称和特征。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展示图形的图片和实物图形的观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图形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正确识别和命名图形。

同时,教师还要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他们对图形的认识。

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图形的分类和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图形,并进行分类和比较,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2课时 认识图形(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2课时 认识图形(1)

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够正确地命名这些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够正确地命名这些图形。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和特征。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的理解。

2. 学生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教具,如卡片、模型等。

2. 教师准备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如观察、操作、讨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图形。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这些图形的特点和特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和特征。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类和命名。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实物。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和特征。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确观察和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够正确地命名这些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理解了这些图形的特点和特征。

同时,教师也注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第3课时 认识图形(2)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第3课时 认识图形(2)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3课时认识图形(2)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并辨认图形中的直线和曲线。

2.能够把图形中的直线和曲线分别进行分类。

3.能够根据图形特征的不同,正确命名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辨认图形中的直线和曲线,分别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正确命名复杂图形。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图形演示和练习。

2.实物道具:如板书、图形卡片等。

3.教具:如图形工具等。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外界环境中的图形,引导学生感受图形的美。

•老师简单介绍直线和曲线的定义,并用图形展示。

2. 认识图形(15分钟)•老师放映图形展示动画,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直线和曲线形状的差异上。

•老师口头说明直线和曲线的差异,并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老师再次放映图形展示动画,让学生将图形分为直线、曲线两类。

3. 巩固练习(20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各种图形和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拿出实物道具,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观察道具,讨论如何将物品分为直线或曲线。

•老师用小组答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检验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4. 课堂互动(10分钟)•老师设置小组竞赛,比赛内容是团队和合作,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

•活动可以是完成一张图形分类的题目,每组时间限制为3分钟,比赛结束后统计答对的组数,表彰优胜组。

5. 总结归纳(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拓展内容做好铺垫。

•老师问学生是否有问题或建议,并以此做出回应。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老师以动画及实物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在观察中发现事物的特点并分类。

通过小组竞赛及互动,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

通过这些互动和相互交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第二节《认识图形》,主要内容是认识图形。

教材中介绍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和矩形,并通过观察和比较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形状和名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并区分圆形、方形、三角形和矩形。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3. 能够在给定的图形中找出指定的图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和矩形,掌握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示范和引导来帮助他们描述图形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知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和矩形。

可以使用实物、图片或投影仪展示。

教师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他们观察并描述这些图形。

示例: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认识一些图形。

首先,我拿出一个圆形。

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形,然后告诉我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圆形的边是曲线的,没有直角。

教师:很好!圆形的边是曲线的,没有直角。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方形。

请你们观察方形并描述它的特点。

学生: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第二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教师选择一个图形,如圆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的特点。

教师提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其他图形,如方形、三角形和矩形,帮助他们逐渐认识和区分这些图形。

示例:教师: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个三角形。

请你们告诉我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学生: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教师:非常好!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矩形。

请你们观察矩形并描述它的特点。

学生:矩形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第三环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识别和描述图形。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2课时 认识图形(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2课时 认识图形(1)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图形(1)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

2.认识常见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3.能够按照要求进行简单的分类与图形的比较。

二、教学重难点1.图形的基本概念。

2.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各类图形的实物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Step1师生互动,通过简单的提问和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认识图形。

Step2老师向学生展示各类图形的实物或图片,并引导学生自由猜测它们的名称和特征,并一一进行点评。

2. 学习新知识Step3引导学生对图形的特征进行总结,讲解图形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并解释各类图形的命名规则。

Step4教师一一向学生介绍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这四种常见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应用。

3. 拓展应用Step5给学生出示各种袋子和小物品,要求学生用手摸出其中的物品,以感受、描绘物品外形为主,标明其名称,并一一介绍它们的形状、特点以及应用。

Step6导入比较与归类的概念,给出不同形状的物品,要求学生按照指定要求进行分类,并逐一介绍归为同一类的物品的共性、差异以及图形的相似性。

4. 总结与评价Step7小结本节课讲解的内容,并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新知识进行自我小结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1.在家中找出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将分类标准进行简单描述;2.练习圆的画法并画出5个不同大小的圆,并命名标注。

六、教学反思本课认识图形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感知不同形状的物品,让学生在对比和分类中了解图形的特点。

在教学中,注意小细节的把握,如学生对各类图形的感性认识,教师的语言表达和用词准确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尽可能多地使用实物或图形,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使教学短时间内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兼顾。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图形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图形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认识图形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2. 图形的识别和命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识别这些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或图片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一个圆柱和一个小球,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叫什么名字?”2.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然后,教师讲解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点,并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说出它们的名称。

3. 图形的识别和命名教师出示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识别这些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学生可以用手指着图形,大声说出它们的名称。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图形,并将它们画在练习本上。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然后,教师进行拓展,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本上的图形绘画任务。

2. 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图形,并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和特点2. 图形的识别和命名方法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并能够识别这些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用它们进行拼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 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进行拼组。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 教学难点: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进行拼组。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模型。

3. 学生分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探索与发现(1)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模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共同特征。

(3)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进行拼组,看看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3. 巩固与应用(1)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进行拼组,巩固对它们的认识。

(2)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图形。

4.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本节课学习的图形,你还知道哪些立体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六、课后作业1. 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进行拼组,看看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2. 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说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图形。

七、板书设计认识图形长方体:长、宽、高正方体:棱长相等圆柱:上下底面相同,侧面展开是长方形球:半径相等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会用它们进行拼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认识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 学习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3. 学会用图形拼组的方法创作简单的几何图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平面图形,并了解其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图形卡片、贴纸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如玩具、家具、衣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图形的拼组方法,如用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图形拼成一个大的图形。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拼组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形拼组,并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① 圆形是没有边的图形。

()② 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

()③ 长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

()④ 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⑤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且平行。

()(2)填空题:① 一个____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 一个____形的特点是两对对边平行且相等。

③ 一个____形是由三条边组成的,有三个角。

2. 答案:(1)判断题:① × ② √ ③ √ ④ × ⑤ √(2)填空题:① 正方形② 长方形③ 三角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能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平面图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 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 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时认识图形-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分。

2. 圆柱和球的区分。

教学准备:1. 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2. 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出示一个圆柱和一个球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如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和球的特征,如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几何图形的特征。

4. 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

四、拓展延伸(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辨认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实物中几何图形的特征。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的特征。

2. 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认识图形》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认识图形》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4、感知圆柱5、质疑圆柱师:同学们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孙 悟空和他的金箍棒,反问:变化后的金箍棒还是圆柱吗?6、感 知球,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最后一种,放在桌子上, 师:老师刚才提的要求是放在桌子上,可是我发现有的同学总 是用手扶着球,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放在桌子上的长方体、正 方体和立在那的圆柱无法滚动?师:圆柱和球滚动时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1、通过实物和模型,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对这些 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感知这些物体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进行简单拼图,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 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1、感知长方体师:请同学们从你们的学具袋里拿出一个长方 体,放在桌上,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
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师:你觉得长方体是什么 样子?(学生描述,师随机板书)2、感知正方体师:我们已经 认识了长方体,现在拿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 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3、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演示把一个 长方体紧缩成一个正方体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正方体是多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或者你认识了哪些图形 朋友呢?都长得什么样子?)
七、课堂练习 1.看一看下面的物体都有什么特征。
2. 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 )。 也有6个面,其中至少有2种不同大小的面。 的表面是( )面,是( )。
由上、下两个( )和一个曲面构成。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二课《认 识 图 形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旨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体会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特点,加强对峙体图形的直观认识,并通过对话与交 流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几何体之间的不同特点,在使用的实物比较多,注 意组织好课堂,既要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又要注意实物不要损害 、或者实物跌落造成损伤;在分类、视察的基础上,抽象立体图形,认识立体 图形的名称,帮助学生建立“实物——几何图形——几何名称”之间的直观 联系。

第3单元第2课时 认识图形(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第2课时 认识图形(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第3单元第2课时认识图形年级:一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分类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创造和描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平面图形。

2. 分类和观察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1. 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平面图形。

2. 运用图形进行创造和描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图形卡片。

3. 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其中的图形。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图形,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向学生展示各种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引导学生观察每种图形的特点,如边的数量、角度的大小等。

3.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种图形的特点。

三、图形的认识(10分钟)1. 向学生发放图形卡片,让他们观察并识别每种图形。

2. 引导学生将相同的图形进行分类,并讨论它们的共同特点。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每种图形的认识和分类结果。

四、图形的创造(10分钟)1. 让学生使用绘图工具,尝试画出自己心中的图形。

2.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描述所画图形的特点。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图形,并简要总结每种图形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图形进行创造和描述。

3. 提供一些拓展活动,如图形拼图、图形连线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类、创造和描述等环节,让学生对基本的平面图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3》教案(2024秋)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3》教案(2024秋)

认识立体图形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 页例4,第57 页课堂活动第2 题。

【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和模型,能进一步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

2.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不同物体的特性,感知这些物体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根据几种不同物体的特性,借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进行简单拼图,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 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认识面的稳定性和球的易滚动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多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立体图形,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

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师:这些立体图形有什么特征呢?学生: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长方体是长长的;圆柱有两个平平的面,而且都是圆形的;球是圆圆的,鼓鼓的。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一些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它们还有哪些特性。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活动一:滚一滚。

教师:今天我们来开展谁跑得快的比赛。

先请小朋友们猜猜,这4 种立体图形谁跑得快?学生猜测。

教师:到底大家猜得对不对呢?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大家的猜测。

课件出示搭斜面:首先用数学书搭一个斜面,然后把这些立体图形放在最高处,让它们自由运动,看看结果是怎样的。

注意数学书摆放的斜面角度不能太大,不能太倾斜。

各小组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搭建斜面。

听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让它们自由滑下来,同时注意观察它们是怎样往下运动的。

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实验,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谁跑得快的实验,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你们的实验过程?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通过观察这个小组的演示和自己的实验过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1:我发现球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滚得很快。

学生2:圆柱也可以滚动,但不像球那样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滚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认识图形》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认识图形》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认识图形》︳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并能正确地画出它们。

2.了解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性质。

3.能够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拼出简单的图形。

教学重点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并区分它们。

2.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1.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拼出简单的图形。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笔等工具。

2.学生准备几何工具、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如有需求,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

2.学生回答问题,互相讨论。

新课讲解(25分钟)1.教师引入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概念,让学生画出这些图形。

2.对于画不出或者画错的学生,需要进行纠正并弄清楚区别。

3.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性质:如正方形的边长相等、直角、对角线相等;长方形的两组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圆形的直径、半径和圆周。

4.进行例题的分析,如:一个图形由四个正方形组成,学生需要用图形拼接技巧找到这个图形。

训练与巩固(20分钟)1.明确学生的疑问,并解决问题。

2.学生练习进行识别图形并用这些图形拼成一个更大的图形。

3.进行练习,学生根据等提示或者规则画图或者标出图形的特点。

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2.进行课后练习,并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正确辨别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2.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基本性质。

3.学生能够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拼成更大的图形。

扩展1.可以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模型、图形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2.可以通过游戏等形式,增加学生的趣味性,更好地促进其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1.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2.杨立方. 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认识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认识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认识图形课时:2课时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够识别这些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图形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识别图形。

教学准备:1. 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模型或图片。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点,如边的数量、角的大小等。

2.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特征。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识别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特征。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识别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二、拓展(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实践(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卡片拼出这些图形。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1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活动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1

小学数学西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第1课时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图形。

学生可能回答:图中吊牌是长方形的,窗户的玻璃窗是长方形的,长方形的,小朋友手上玩的魔方面是正方形的,汽车上插的小红旗是三角形的,岗亭的顶上是圆形的。

小结: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用得非常普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图形。

1.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仔细观察,你能把这些东西分成两类吗?(2)让学生在黑板上分类,一边说一边把分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立思考,然后分一分。

)小结:看上去长一些,无论是竖着的,横着的,还是斜着的,都是长方形。

这种图形看上去要方一些,你怎么发现要方一些呢?学生可能回答:用正方形纸对折。

(课件展示:正方形四条直直的边一样长)看一看,摸一摸这张正方形纸,你还有什么发现呢?个角,正方形是一个平平的面。

,判断是正方形吗?小结:看上去方方正正的,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还是斜着的,都是正方形。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一个平平的面,因此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与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

(1)我们在上学期学过哪些物体?(引导学生说出上学期学过的物体有长方体、正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哪些物体和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呢?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与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

(3)看看这些物体,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说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有的面是长方形。

(4)用正方体学具在纸上画正方形。

(1人示范后,其余同学试着在本子上画)(5)用长方形学具画长方形。

4.议一议: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学生可能回答:教师里黑板的面是长方形、课桌面是长方形、书面是长方形的,这个正方体学具面是正方形的。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分一分、说一说、议一议的方法探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有2条边长,有2条边短,而正方形4条边一样长。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认识图形》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认识图形》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认识图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够正确地识别这些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能够正确地识别这些图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够正确地识别这些图形。

2. 教学难点:正确地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2. 认识图形(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征。

如: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2)认识三角形和圆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和圆的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征。

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圆是一个闭合的曲线,每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3. 动手操作(1)折纸活动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制作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2)剪纸活动让学生通过剪纸活动,剪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4. 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如:图形配对游戏、图形拼图游戏等。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1. 折纸、剪纸作品展示。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七、板书设计1. 长方形:四条边,相对的两条边长度相等。

2. 正方形:四条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3.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

认识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认识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教案:认识图形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的模型和图片。

2.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图形特征,教师进行总结。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2. 学生小组合作,用彩纸制作各种图形,并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三、巩固(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生快速说出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2. 学生用彩纸拼贴出指定图形,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图形进行想象和表达,如用图形组合成一幅画。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和拓展等环节,让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有了深入的认识。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10分钟)”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图形特征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的关键步骤,通过观察、操作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2》教案(2024秋)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2》教案(2024秋)

认识立体图形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 页例3,第57 页课堂活动第1 题,第57 页练习八第2~3 题。

【教学目标】1.能直观描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感知它们的区别。

2.通过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大小等基本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细致入微的注意力。

3.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感知立体图形的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教师: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的4 个新朋友吗?我们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说出图形的名字,并从自己的学具里拿出对应的图形摆在桌上。

教师:看来大家已经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啦!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来探究有关它们的秘密。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二、同桌对比,探究新知教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刚才摆出的图形中随意拿出一个,然后与同桌的小伙伴说说它的样子,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或者不同的地方。

同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展示交流,边说边在学具上指出来。

学生1:我拿的是长方体,它是长长的,摸起来是平平的,有些地方是尖尖的,有些地方是直直的。

转动长方体,我看见平平的面都是长长的,有些大,有些小。

学生2:我拿的是正方体,它是方方正正的,摸起来也是平平的,也有尖尖的、直直的地方。

转动正方体,我看见平平的面都是方方正正的,大小都一样。

教师: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孩子,你们的发现和他们一样吗?还有哪些补充?学生:我的长方体有两个平平的面不是长长的,是方方正正的,和正方体平平的面一样。

教师:是的,这是长方体里特殊的一种形状。

我们能不能看见一个方方正正的面就确定这个图形是正方体呢?学生:不能。

教师:孩子们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有相同之处,都有平平的面,有些地方尖尖的,有些地方直直的。

2024年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2024年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教师:第一个物品,它是方方正正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还可以扭动,你猜是什么?
学生:魔方。
教师:第二个物品,它是圆圆的,滑滑的,大小可以用手握住,你猜是什么?
学生:乒乓球。
教师:小朋友们很有生活经验,老师简单描述一下物品的形状,你们就知道这个物品是什么。看来,借助物品的形状去认识图形很重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图形。
(3)学生评价
四、
精准练习(8-12分钟)
1.回顾课堂。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我们来玩个游戏,老师把这些物体放进口袋(不透明)里,如果我们不看,只凭手摸,你能根据要求准确地拿出对应的物体吗?
教师与一名学生示范,教师说物体名字,学生摸。
教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自己摸到的是正方体的呢?(学生回答略)
教学重点
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
感知立体图形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
谈话导入
明确目标
(1-2分钟)
教师: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认识的4个新朋友吗?我们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不能。
教师:孩子们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有相同之处,都有平平的面,有些地方尖尖的,有些地方直直的。你们还比较了哪些图形?
学生3:我拿的是球,它是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摸起来是弯曲的,很光滑,没有尖尖的地方。我无论怎么转动球,看到的都是一个样。
学生4:我拿的是正方体,它是方方正正的,摸起来是平平的,有尖尖的、直直的地方。我转动正方体,看到的样子与转动前看到的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一)【教学内容】课本第27页例1,课本第29页课堂活动第1题,课本第29页练习六第1题。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会长方形和正方形拼组简单的图形。

2、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历、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P21的单元主题图。

教师:这是在第二单元学习时我们看到的一幅图,那时小朋友们在图中找到了很多有关方向和位置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再来看这幅图,从图中你能看到一些图形吗?引导学生说出图中人行道的地砖是正方形的,人行横道是长方形的,吊牌也是长方形的,岗亭的顶上是圆形的,还有玻璃窗也是长方形的。

教师: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得非常普遍。

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一些图形了,这节课我们就在你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的基础上,继续来认识图形。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会长方形和正方形拼组简单的图形。

2、学生根据P27例1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

三、小组讨论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大家一起学习,学会了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长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六、教学检验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说一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学生回答,回答时强调是物体的面。

七、巩固训练1、P29课堂活动第1题。

2、P29练习六第1题。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一)主题图例1(图略)(图略)长方形正方形【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认识图形(二)【教学内容】P28例2,P29课堂活动第2题,P30练习六第2、3、4题。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三角形和圆,能辨认三角形和圆,会用三角形和圆拼组简单的图形。

2、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三角形和圆,能辨认三角形和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圆柱的学具和钉子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在下面的图形中辨认出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吗?学生辨认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辨认的。

教师:你在上节课是怎样认识这些图形的呢?学生自由地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作以下的板书。

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图形—图形分类—物体与图形的联系—说生活中的图形。

教师:这节课就小朋友们掌握的这些方法来认识新的图形:三角形和圆。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三角形和圆,能辨认三角形和圆,会用三角形和圆拼组简单的图形。

2、学生根据P28例2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

三、小组谈论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出示P28“议一议”。

教师:除了有的交通标志牌的面是三角形,圆桌的面是圆形外,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说几个例子来大家听听。

学生自由地说。

教师:你们在说的时候都到一个“面”字,能说一说这个“面”字是什么意思吗?不要这个“面”字对不对呢?让学生理解圆桌的面是指上面的一个图形,而整个圆桌不是一个平面图形,而是一个物体了。

教师:这样一来,小朋友对三角形和圆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一些了。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大家一起学习,学会了辨认三角形和圆,知道了圆柱体的上下面都是圆。

六、教学检验师出示带有三角形和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物体,指着一个面,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回答时强调是物体的面。

七、巩固训练1、P29课堂活动第2题。

2、P30练习六第2、3、4题。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二)例2(图略)三角形圆【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找规律【教学内容】P28例3,P29课堂活动第3题,P30--31练习六第5--9题。

【教学目标】1、能根据给定的事物发现规律,并能按给定的规律进行操作(画、摆、涂等)。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上下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给定的事物发现规律,并能按给定的规律进行操作(画、摆、涂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你能辨认吗?学生辨认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辨认的。

2、揭示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1、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能根据给定的事物发现规律,并能按给定的规律进行操作(画、摆、涂等)。

2、学生根据P28例3的要求独立自主学习、深思,并完成例3及下面的“画一画”。

三、小组讨论1、师:你们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质疑、挑战、纠错、补充。

五、集体讲评1、教师点评学生在以上环节特别是展示环节的情况(以激励为主,适当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师:通过大家一起学习能根据给定的事物发现规律,并能按给定的规律进行操作(画、摆、涂等)。

六、教学检验P29课堂活动第3题。

七、巩固训练P30--31练习六第5、6、7、8、9题。

【板书设计】找规律【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实践活动:图形拼组【教学内容】P32“图形拼组”的内容。

【教学目标】1、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组图形,通过图形拼组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2、在图形拼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组图形。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拼组图形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你知道吗?这些图形可以拼组出一些有趣的图形,同学们愿意来试一试吗?教师:怎样拼组呢?我们先来看一看这条帆船,如果让你你手中的图形来自己拼一个帆船,想想你会到哪些图形?为什么?教师:老师注意到你说的话中了两个字“很像”,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这两个字吗?教师:对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像我们学过的一些图形,但都不是标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所以我们在图形拼组时,要想象这些物体和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似。

同学们会想象吗?教师:继续想象。

教师:(出示拼组好的帆船图)书上已经拼组好的帆船图,你看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是一样的?都到了哪些图形?教师:看来同学们的分析是正确的,帆船的两页帆本来不是三角形,可它很像三角形,所以我们在拼组帆船的时候,就把它看成三角形来进行拼组。

所以我们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要抓住它像什么,再来进行相应的拼组,这样才能我们手中的图形来完成我们有趣的拼组。

教师:那是不是图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小东西都需要我们原封不动地拼组出来呢?教师:老师已经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你们是说抓住事物比较有特征性和代表性的东西来进行拼组,并不是每个小细节都要进行拼组。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么进行拼组图形了,你们就照着这个图来拼组一个帆船,开始。

学生自由地进行拼组帆船,老师巡视指导拼组过程。

教师拿一个小组的拼组帆船来展示,作适当的表扬和建议。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棵树和一条鱼,你们来看看,它们的各个部分又像什么?你会什么图形来进行拼组?让学生自由地发表他们的看法。

教师:同样看看书上已经拼组好的图形,看看和我们的分析是不是一样的。

学生自己总结分析的图形和书上的图形有什么区别?哪种更好,为什么?教师:知道了鱼和树怎么拼组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拼组这两个图最快并且最像,现在开始。

学生在两个图形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动手操作。

教师:把你们拼组好的图形摆放在桌上,我们一起来评一评,看看谁拼得最好。

二、给图形取名字教师:同学们已经会拼组图形了,下面这些小朋友也拼组了一些图形,你会给这些拼组好的图形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出示一些拼组好的图形,如太阳、小房子、小汽车等。

教师:首先要想一想这些图形像什么?然后再给它取名字。

学生讨论后,抽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时允许学生给同一幅图取不同的名字。

比如同样是一幢房子,有的学生取名为小房子,有的学生取名为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家,有的学生取名为温暖的小屋。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评一评,看谁的名字取得最好。

三、拼图形讲故事教师:小朋友会讲故事吗?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听。

抽一个学生讲故事。

教师:小朋友讲的故事真好听,你能把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拼摆出来吗?比如龟兔赛跑这个故事里的小白兔怎样拼呢?小乌龟又该怎样拼呢?教师指导学生拼出小白兔和小乌龟。

教师:这样看着小白兔和小乌龟你能给大家讲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学生看着拼图讲故事。

教师:小朋友能不能像这样先拼摆图形再讲故事呢?下边小朋友自己想一个好听的故事,拼出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然后给其他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活动,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